第一篇:读书感想
阅读《艺术史的视野》中高居翰的《中国绘画史方法论》心得
由于这是高居翰为美国大专艺术学会年度会议的两个学术讨论会所写的演讲稿,所以语言较为通俗易懂。但即便是这样,由于知识缺乏,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许多问题。下面我将针对我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我所做的思考展开论述。
一.文中提到:“我所谓的‘革新的’的方法,不同于我们在许多文章、正式论文中所常见的统一而定的方法;而是要去追溯艺术风格形成的来源和他的影响;去探讨风格发展的前因后果;将风格表现以外的价值写出。”其中“风格”这个词让我很费解,如果说将它用在别的领域,音乐或时装设计等方面,我也许不会这么关注它,因为我可以轻而易举地理解它的含义并且可以坚定地说出自己喜欢哪一种风格。然而在绘画方面,“风格”远不是那些意思了。它并不能使我具体可感,只是让我这个无知的人觉得有些神秘罢了。我跑去问毕斐老师,毕老师的一个观点似乎让我悟到了些什么。老师说,“风格”这个词可以不严谨地对应到中美史研究中的“品”,对艺术品风格的研究则对应中国古典美术史中的品评。起初它是西方一种研究艺术作品的方式,现在逐渐被应用到中美史的研究的革新中。
二.文中还说:“认为社会环境影响中国艺术作品的创作之研究文章,一直并不缺乏。不过,每一个人都只专注在研究画家的生平传略、时代的背景、道家和佛家思想与宗教艺术的关系等方面,这使研究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然而我们却很少仔细思考,这些客观的因素与作品之间究竟可能存在何种关系。”我在想,既然高居翰先生以上列举的这些因素是客观因素,那么什么才是主观因素呢?是不是对应画家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画家在创作初期受到的一些社会影响?在下文中,我仿佛找到了答案,“如果我们都能朝着这种方向去研究,而不再只是去推测艺术作品是在表达画家的何种思想、何种感觉的话(如此只会让我们把作品的真正意义局限于画家自己,而不是把它与社会环境作一联系),那将使我们得到不同的研究结果,而我想我们将会更完整地了解我们所研究的艺术品。”其实我又在想,为什么当我在文章中看到“客观因素”的时候就一定会想到“主观因素”呢?这是不是我的一种并不科学的思维定式呢?就像毕老师说的那样,在人文科学的学习中,学术研究有时像云彩那样变幻无常,有时又像钟表那样精确入微,如果思考问题形成了思维定势,那必然会影响思考的结果。
三.文中还提到:“中国艺术研究的现阶段,就是一方面要重视著录、画史,一方面须以批判的精神去对待它们。”其实这样说也不无道理,在中国有那么多的书史画史被奉为圭臬,但他们的正确性却很少有人去质疑。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精读顾恺之的《画论》,虞禾的《论书表》…..即使语言晦涩,但还是会生硬的背下来。虽然,我们可以再老师的指导下去理解那些古拙质朴的语言,去理解古人那种思维方式,但我们也很明白,若想用古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去看画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若让我说一下背这些究竟有什么用,我自己也说不出来。当然。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他必然有被奉为臬的理由,但我们这些初学者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卑微而忘记擦亮眼睛。这也就是为何要用批判的精神去看待他们的原因。
第二篇:读书感想
读书遐想
古今中外很多学者都曾与书结缘,谈过读书的感想。如我国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国家总理周恩来青年时代撰写过一首读书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言:“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英国著名哲学家、作家培根曾写过《谈读书》,“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凡此种种,他们都对读书情有独钟,他们的生命和书都有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
书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识字开始便有了与书的交流,每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就是读书史。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人所读的书有别,不同年龄阶段每个人所读的书不同,不同层次的人所读书的种类有差异。
至于我本人,读书有些年头,但到目前为止无所建树,属于“死读书”那类,读书还算有些习惯,但还没到如痴如醉的程度。曾记得读连环画册成了儿时最美好的记忆。班级设了一个图书角,每个人需要带三本书放在那里,父亲为此还专门带我到新华书店挑选了三本连环画册,我高兴地将自己的书与其他同学共享。每有闲暇,我们便拿图书角的连环画看,连环画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有时甚至爱不释手。稍微大点,认字多了,开始看《故事会》、《儿童文学》、《童话大王》等,《故事会》中的“阿P正传”幽默搞笑的故事,《童话大王》中的皮皮鹿古灵精怪的故事伴随我走过了初中生活。
读高中,学习理所当然成了头等大事,看书成了调剂的东西,只有寒暑假的时间涉猎古典文学名著充实自己的寒暑假生活,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看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所著的武侠小说。不过现在大部分内容都时过境迁,不甚了了。
后来,我上了师范院校,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多了,又因为中文系的缘故,大学的图书馆对我们开放。我们一有时间便可以到图书馆借书看,有时在图书馆
自习的时间边看书边自习,有时到大学的草坪上看书,回想起来,好不惬意温馨。工作后,我成了一名人民教师,这时读书就有选择性,不能漫无边际、信马由缰,关注更多的是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在教育的书籍报纸里面徜徉。理论类的书
籍枯燥乏味,有时只能硬着头皮看,想到古诗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提到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无限感慨,理论类的书籍何求锱珠必较呢?况且大哲学家培根也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因此,现如今只要是好书,我都囊括其中,有时做做简单的读书笔记。不同的书灵活处理,有的书囫囵吞枣,有的书细嚼慢咽,有的书泛读,有的书精读,不一而足,与书为友,与古今中外一切伟大心灵沟通、交流、凝聚、融合。
生活因阅读而充实,生命因阅读而精彩。书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每当我单调孤寂时,我会造访它,与书中的人物或者作者进行对话,悄无声息中心灵得到滋养;书是我进步的阶梯,每当我思虑阻塞时,我会求助于书,从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恍然间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书是我人生的坐标,每当我思想偏移时,我会想到书,在书山书海中搜罗先贤智者人生真谛,天南海北中参悟人生。读书,开阔了我的眼界,增长了我的知识,陶冶了我的情操,从中得到了快乐。有人曾说: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左右人生的宽度。在有限的生命里,读书何尝不是左右人生宽度的美好事情呢。读书可以跨越时空,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吧,让书香盈满大家人生路!
郭俊峰
4/26/2010
第三篇:读书感想
读书心得体会
书是人类进的阶梯,这是某位名人所讲,身为大学生的我其实并没有理解的特别透彻,只是潜意识感觉这句话挺正确。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感觉自己是不平凡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平凡的,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所以只要有人能把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真实感受用不枯燥的文字描述出来,那么就能够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不可否认这就是本好书。
书如人,生活中书到处可见,而人又是比比皆是,读书就如交友。社会是个大熔炉,一定的人际关系是必须的,朋友有分许多种,书又何尝不是啊。学校学生把精力放在了读书上,但是侧重点不一样,只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课外闲书上面,这样虚度光阴,就像一个人整天和一堆酒肉朋友整天堕落是的,这样不仅不能学习到东西,提高自己,还把自己的大好年华浪费掉。我们要和书交朋友,就必须要有选择,就像生活中并不是认识的人越多越好,朋友有益友损友之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读书也是这样,我们要有选择读书,只有我们现在有时间学习读书,现在的我们已经失去了去慢慢读书的时间,时不我待,我们已经是快出师的学生了,说句现实的话,我们以后所要考虑的是养家生存的事情了,没有人希望自己长大,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我们选择读书就要选择能够提高自己能力的,在学习和快乐中提高自己,总之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和书建立起良好的友谊,无论自己是什么样子,昨天已经过去了,把握现在,期待明天。
读书不是阅读,阅读不过是给大脑提供知识素材,只有经过思
考,把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思想,这就是读书。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看到书上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看的却是纸的背面。生活中许多人读书,有些是为了思考,从书中感悟作者的心思,从中结合自己融入自己的想法,但是这只是少数人的想法。还有一堆人读书属于临时抱佛脚,需要写作,就会查询一大部分资料,只是为了写作,这是普遍人的想法。还有一些人是为了谈论,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他们是为了在一些人面前显示自己知识的渊博,而且很多人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有些人问这几种做法到底哪个是正确的,是好的,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正确错误,只是人生观的问题,对事物的理解不一样而而已,只要自己的目标明确,读书总是好的。
书本知识是一个人的经验,是一个人你的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只有真正经历了才能表露出真实想法,真实感情。选择读一本关于某些方面的书后,就像和作者在这个方面进行交谈似的,而且对方所说的不是别的,而是他们思想中的精华,因为毕竟每一本书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当我们读书时对待每一本书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去相信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么熟悉,那么肯定就会读懂了,那么这就叫做很好的读了一本书,无论是什么书。
学习也是读书的一部分,只不过心态不一样而已,学习肯定有成绩,为什么有高有低呢,除了天分不一样,也就是说我们经常谈论的聪明,干什么都能学习的非常快,心态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很多时候我们读书都是为了一些原因,就像我们现在学生读书都是把它当做固定工作,在学习听课中无形的给了自己压力,这样就会容易疲惫,所以有好多学生选择了逃课,这是在大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甚至就存在我们身边。中学我们学习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中找快乐,快乐中学习,这是我们从小到大就听到老师教育我们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但是我们自己或者我们身边根本就很难出现完美的人,其实我们就是俗人,但是我们努力让自己从学习书本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永远比不读强,所以无论以前的自己什么样子,崛起吧!
现在我们在校的大学生,其实我们可以算是正在度过我们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刻,现在我们一脚迈进成人的队列,但是另一脚还是家人心目中没有社会经验的孩子。此刻的我们生活安逸,不知奋进的人会有很多,我们大学生对未来根本没有概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逸的大学生活让我们缺少了主席笔下八九点太阳的朝气,迷茫,无聊,使我们经常说出口的词,言尽了大部分在校生,尤其是新生,的心态。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书可以让人突然明白生活的意义,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
就对我们学生来讲教科书已经陪伴了我们十几年了,我们就好像是学徒跟随师父学习赖以生存的本领,毕业就是出师。不可否认,书本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想想一种情景,一位经历岁月洗礼的老人毫无保留的对我们讲解着他的毕生所学,毕生经历,就这样我们认识了历史,学到了本领。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和笔记使人精确——史鉴让人明智,诗歌让人巧慧,数学让人精细,博物让人深沉,伦理让人庄
重,逻辑和修辞让人巧辩。珍惜青春华年,读书洗礼自己的灵魂,启迪自己的智慧,让自己成为合格的大学生,开创自己的未来!
李晓博
机制09——3
第四篇:读书感想
1、强化记忆,使自己学习的成果牢固地贮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用。
2、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在一个工作的过程中,很难保证各种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完整的知识学下来,难免出现漏洞和缺欠,通过在学习复习,自己检查出来后就可以及时补上。
3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可以说。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复习时的全面回顾,查漏补缺,又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把长期学习的各部分知识有机地“组装”起来,或者说,将学过的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透彻理解。这个学习加工整理过程,直到掌握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完成了知识系统化的任务为止。得到谓融会贯通,编织知识之网。古人所说“温故知新”,就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这个新的理解和体会,主要指形成系统化的知识。
理论结合实践是读书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当你在读书的时候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好找机会找时间去接触下实际东西,有些书面很难理解的东西,一接触实际就迎刃而解,只要弄明白了,也从而会从中得到兴趣。找一两个现实的问题,必须是与专业书有关的,先自己想一下答案,然后从专业书中找答案,看专业书怎么解释的。
1.。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作者:华罗庚
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作者:《论语》
o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作者:狄德罗
o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作者:陶行之
o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作者:(清)刘鹗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作者:B.V
o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作者:韩愈
第五篇:读书感想
读书感想
07级地理科学与规划经济地理专业 章逸洲07306797
首先要指出的是,意大利作家乔万尼奥利的这部拙作是一本小说而非传记。里面有多出作者为了文学表现力而添加的想象、夸张,也是不可避免的掺入了作者的主观论断。但这一切并不妨碍本书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在人类战争史中,反阶级压迫的战争占了相当的比例,在这种战争中涌现出的军事历史人物的事迹无不英勇悲壮,可歌可泣。在古罗马奴隶制时代,奴隶领袖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起义,曾经震动了真个西方世界,其不畏强权、前仆后继求解放的斗争精神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奴隶,谱写了奴隶乃至人类解放的光辉诗篇,至于斯巴达克斯与他的战友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足智多谋,作者在书中已经有充满激情的、详细而不繁琐的描述,再次我不重复。这篇读后感,将要表达我对于英雄的崇拜,与对于起义本身的一些看法。
斯巴达克斯起义发生在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改变的前夜,那是个社会矛盾极具激化的时代,贵族们生活穷奢极欲极尽奢靡腐败之能事,民众生活穷困,而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努力则更是忍受着骇人听闻的剥削与非人的折磨。在政治上,曾经代表着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罗马共和政体已经没落,曾经无比光荣骄傲的罗马公民已经沦为群氓,沦为暴民。从马略到苏拉,一个个独裁者粉墨登场,罗马的光芒已经暗淡。在书中,即将要成为罗马最强大独裁者的凯撒,曾对他极为欣赏的斯巴达克斯说过这么一段话;“你将有伟大的自我牺牲,但那将是毫无效果的无谓牺牲。我已经向你指出,你所采取的手段不足以达到你的目标,现在我还要向你指出,你的目标本身只是激动的想象的产物,只是外表诱惑人的幻想,犹如人类无法捕捉的幽灵。它在远处看来是活生生的,它诱惑着你,但是你越是顽强的追上去,他就越是远远的离开你,当你觉得你好像捉住它的时候,他却在你的眼前突然消失了。人类自从离开树林住在一起,自由就消失了,奴隶制就产生了;因为每一条为了全体利益而限制个人权利的法律,就侵害了个人的自由。从此以后,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在什么时候,总是有最强横最狡猾的人统治群众,而且老是有普通的人们服从他们。甚至好些最优良、用最英明的制度建立起来的共和国,也逃避不了这一规律。因为他的根源就存在于人的本性当中。底比斯、斯巴达、和雅典的不光荣的结局就是证明。就在我们这一以人民具有最高权利的原则为基础的罗马共和国,你已经看到了,一切政权都被那一部分贵族掌握,他们占有了一切财富,也因此掌握了一切力量。他们把共和国的政权变成了他们这一阶级世代相传的遗产。四十万个没有事物、住所和衣服抵御冬寒的罗马公民能算自由民吗?他们只不过是第一个遇到他们购买他们的选票的人的奴隶罢了,选举的权利就是这些贫苦的“世界统治者”的唯一财产。因此在我们这儿“自由”这个词早已失去了它的意义。虽然这调子永远能够在群众的心坎里引起反响,但往往是一些暴君弹奏的更出色。斯巴达克斯,我遭到这些及其骄横的贵族的压迫,我同情平民的悲哀和痛苦,我明白只有消灭贵族,平民才能得到幸福,为了打垮这些豪门贵族的统治,必须鼓起平民阶级的热情,但同时必须在他们的嘴里装上
马勒子,用铁一般的坚硬意志领导他们。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跟豺狼一样,因为人类一向氛围豺狼和羔羊,老鹰和鸽子,一向分为吃人和不吃人两种;我已经择定了我的道路,确立了我的目标。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能够解决这样苦难的任务,但是我一定要夺取政权,从根本上改变双方的命运:我要使压迫变为被压迫者,使吃人的家伙变成被吃的食料。“
正如凯撒赤裸裸的表述那样,公民已经成为“第一个遇到他们购买他们的选票的人的奴隶罢了”。曾经代表罗马无限光荣也威严的元老院,已经成为一桩桩政治交易的交易所,已经退化成为一小群贵族追逐野心的斗兽场。在罗马,有一个名为卡提丽娜的大贵族,似乎对角斗士们深表同情,甚至提出要提供帮助。但是最终斯巴达克斯悲愤的发现,他所尊敬的卡提丽娜只不过是想借角斗士们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野心,请看下面一段斯巴达克斯在卡提丽娜的别墅中所说的话“啊,卡提丽娜,我所尊敬而且崇敬的高贵的人呐。我是为了满足你的要求才上这儿来的,但是我根本不指望你能说服这几位高贵的贵族。虽然你真诚的相信你所说的话,但是在你心灵的深处,对这一点连你自己也是完全没有信心的。请你和你高贵的客人们允许我袒露心声,我要把我心坎里的话统统的告诉你们。由于豪门贵族的统治,你们这些自由的、出身高贵的公民被人家从管理国家大事的机构中排斥了出来,而且被剥削了财富和权利。这一家门贵族阶级,对人们是敌视的,对勇敢的、想进行新的改革的人也是敌视的;他们的政权,使近百年来的罗马充满了悲惨的内乱和变动,而现在,他们比以往任何时期更集中的掌握了全部政权,他们可以任意的支配和通知你们。但是对你们来说,用武力举行政变的目的就是推翻目前的元老院,用别的对人民更公平也是更有元件的把财富和权利加以平均分配的法律来代替现行的法律,用另一批从你们中间或者你们的朋友中间选择出阿里的人组成新的元老院。对你们来说,对目前当政的人们来说也是一样,住在阿尔卑斯山以北或者住在海外的人民永远是野蛮人,你们还是希望他们跟过去一样,仍旧在你们的统治之下,仍旧成为你们的附庸,为了显示出你们贵族的身份,你们希望你们的宅邸里充满了奴隶,在斗技场上,和目前一样,不断的举行你们最心爱的表演——角斗士们的流血角斗。当你们在明天获得了胜利而且掌握了政权以后,角斗士们的角斗就将成为调剂你们繁重政务的误了休息。你们只希望这一带你,对你们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有你们自己来代替目前的执政者。
“但是我们这些不幸的角斗士们所关心的却完全是另一回事。我们这些被一些人轻视的贱人被剥夺了自由、被剥夺了祖国、为了娱乐别人而被迫相互杀戮的人一定要获得完全的、充分的自由。我们要夺回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因此,我们起义的目标不仅要反对目前的执政者,而且要反对代替他们的人,不管他们叫做苏拉或者卡提丽娜。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这些角斗士是不是有希望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单独发动武装起义来推翻强大的罗马的统治呢?……“
斯巴达克斯起义发生的大的社会原因,是罗马民主失败没落中社会矛盾的极具恶化。而我认为这种没火是不可避免的,罗马共和国到帝国,有其必然性。
民主的没落,无非是少数人通过或收买或其它的手段窃取了大多数人的权利,而这能够顺利实现,则是因为民众愚昧无知、贵族们狡猾凶残。广大的民众之所以愚昧,在于他们没有自己的财产,或者他们的财产被别人巧取豪夺。黑格
尔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只有有了自己的财产,他才能够获得自己的自由。”罗马大名鼎鼎的格拉古兄弟死后,元老院马上疯狂反攻,宣布任何四人占有意大利和行省工地皆属私有。大土地的占有不再受任何限制。在这种背景下,小农纷纷破产。罗马公民没有自己的财产,所以只能献出自己的自由。再往深处探究,我认为这一切的原因在于奴隶在罗马的扩张带来了大批的奴隶,他们代替了公民成为了国家的劳动力。但罗马的奴隶不同于斯巴达的奴隶,他们是私产,且常常是贵族的私产。于是乎不可比买你的,出现了一轮轮的斗争兼并,出现了一个个富可敌国能通天的政治寡头。
罗马与古希腊的民主,我认为是一种发端于原始社会的民主。在原始社会,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依赖于集体,集体利益就是个人利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离开集体个人将无法生存。在雅典,陶片放逐法能够成为一种极严厉的刑罚的原因就在于此。当奴隶制到来财富与力量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当少数人的穷奢极欲能够成功的建立在大部分人的痛苦之上时,民主就退化了。因为总有一些人,他们比别人更凶残更狡猾,更有智慧或者更不择手段。并且随着知识智慧与财富的一起被垄断,这些人成功的把自己的特权地位变成了世袭。
在这里我说点题外话,提出自己的一个想法。就是民主必须建立在社会普遍的开明智慧之上,它绝对不能成为一种流氓政治,那种民主不如不要。而再把智慧的种子广泛传播,把民主的光辉真正发扬光大的时候,一种所谓的开明专制可能不仅没有害,反而必不可少,因为它在一个乱糟糟的社会中用强权扫开了一条大路,用“带着绒线手套的铁拳”赶着人民走向光明。名垂千古的法国大革命爆发在人民的鼎立支持上,建立在启蒙运动开启的广泛的群众觉醒上。然而,启蒙运动的导师伏尔泰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路易十四时代》,其中胜赞以专制闻名于世的“太阳王”的统治,这实在是耐人寻味的。
民主失败了,少数人掌握了经济基础,这让他们可以为所欲为。曾经稍微被压制的贪欲与兽性带着百倍于前的凶猛吞没了最后一点理性与善良。努力把奴隶们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的同时,也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终于,斯巴达克斯第一个点燃了烽火,他将流芳百世。他站出来了,面对着把自己的雷霆之威仪放在整个西方世界,如大海一样的罗马,斯巴达克斯勇敢的亮剑,点起了漫天复仇的狼烟,不可一世的罗马似乎在它最鄙夷的十万奴隶们的怒吼中瑟瑟发抖,可也只是发抖而已。斯巴达克斯跳出来的太早了,正如他自己所意识到的那样“在全意大利系着铁链的一千多万奴隶中,我们还征集不到十万名手执武器投奔我们的人;因为我们的理想还不能深入到被压迫的群众中去,还不能把他们的心燃烧起来;因为罗马的专制统治还没有使被压迫民族失去最后的忍耐力;因为罗马的力量还很强大,而我们的力量还太弱小…….这就是我们不能也不会取得胜利的原因。如果我们有胜利的希望,那也只能在意大利之外,但在意大利境内我们注定是要失败的,我们一定会死在这儿。“然而,英雄是不会屈服于命运的,如果历史没有给他机会,那么英雄就要自己去创造机会。哪怕注定要失败,哪怕注定要牺牲,他也要像一个好几次战胜罗马人的勇士那样无谓的战死在杀场。他的事业是神圣的,他绝不会随着他的牺牲而灭亡。在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必须流下不少鲜血,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的实现。与其苟且偷生毋宁英勇战死。他牺牲了,但是他与他的战友留给我们的是
用鲜血染红了的自由与平等的旗帜,留下了复仇和胜利的遗产。我们看到,在败局已定的时候,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选择了为战而死,不是跪而生。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英雄,战斗的时候是,牺牲的时候更是。他要跟罗马这个巨人做生死斗争,哪怕他不是海格力斯。奴隶制还没有激起那被迫发出的最后后生,必败无疑,必死无疑,但他的存在,并不是为了那一时一地的胜利,确实为了发出一生惊天的呐喊,一声早了五百年的呐喊,五百年后,奴隶制终于与西罗马帝国一起走进了坟墓。而为它唱挽歌的,是这五百年前的回音,为它填第一铲土的,是这五百年前不屈的灵魂。
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早生了五百年的斯巴达克斯,企图替代上帝来灭亡尚未疯狂的罪恶,所以他站在了上帝的对立面。
他无比高贵,他必败无疑,他为人类的苦难挺身而出,可冥冥之中,上帝在神秘的笑,就像宙斯对普罗米修斯神秘的笑一样。
斯巴达克斯
他活着,只为了死去。他死去,是为了永生。
他已经踏着无穷的岁月昂昂二来,也必将踏着更多的岁月悠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