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小班韵律活动教学案例
一、小白兔和大灰狼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两段不同的音乐,并能跟着音乐做出各种动物的动作。
(2)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感受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教师布置场景,音乐,小白兔和大灰狼的头饰。
(三)活动过程 1.带幼儿进入场地
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学小鸟飞到森林里吧 2.听第一段音乐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播放音乐《小白兔与大灰狼》)
(2)教师提问:听了这个音乐你感觉怎么样?
(3)教师提问:那你们来说说看,森林里有什么动物?(请个别幼儿说,并请幼儿做出动作)
(4)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播放音乐)
教师:小朋友那我们跟着音乐做自己说出来的小动物的动作吧!但是等会音乐停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蹲下来不动。3.听第二段音乐
(1)教师:老师还给小朋友来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也一起来听听看。(播放音乐
(2)—教师提问:听了这个音乐你感觉怎么样?
(3)教师提问:那你们来说说看,森林里又来了什么小动物?(请个别幼儿说,并请幼儿做出动作)
(4)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播放音乐)
教师:小朋友那我们跟着音乐做自己说出来的小动物的动作吧!但是等会音乐停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蹲下来不动。
4.完整的欣赏音乐(播放音乐)
今天小兔子和大灰狼也想出来玩,那我们就跟着音乐坐在椅子上做动作,好吗? 5.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玩的真开心,我们今天都来当小兔子,一起来玩《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游戏。6.游戏
教师讲述游戏规则:小白兔们,你们看外面草地上多美呀,我们一起去草地上玩吧,但是等会要是大灰狼出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蹲在那里,那样子大灰狼就找不到我们,他自己就会走掉的!
(1)教师带领幼儿当小白兔,请一位老师当大灰狼。(提醒幼儿做各种小白兔的动作,大灰狼出来的时候要蹲在那里不动)播放音乐。
(2)请一位幼儿当大灰狼,教师和幼儿当小白兔。播放音乐。
(四)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老师以一个简短的格式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且给了幼儿两个动物的角色来分辨音乐,这让我了解到音乐游戏是培养儿童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它能使孩子们得到艺术美的陶冶,使幼儿体验到“玩”一样的感觉,同时,还能培养孩子想象力,丰富幼儿情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洗刷刷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学习搓的动作,有节奏地随歌曲做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沐浴球若干,垫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洗衣服》。
老师:“宝宝们,妈妈有一大堆的脏衣服还没洗呢,你们帮妈妈一起来洗衣服吧!” 听音乐做动作。
(2)感受并表现歌曲《洗刷刷》。
老师:“洗衣服好累啊,妈妈的脸上都是汗了,怎么办呢?”
(3)欣赏教师示范,感受歌曲旋律。
教师拿沐浴球边唱边做洗脸动作。
老师:“妈妈是怎么洗脸的呀?谁来学学妈妈?”
“真舒服啊,妈妈还想再洗一次,你们和妈妈一起来洗吧。”(学习搓的动作)
“妈妈用什么动作表示真舒服啊?”
(4)迁移生活经验,表现歌曲内容。
老师:“除了洗洗脸还可以洗洗哪里呢?”(头、手、脚、脖、胸等)分别听音乐洗小手、洗小脚、洗前胸等。
(5)集体表演歌曲,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老师:“今天天气真热呀,宝宝跟妈妈一起来洗个澡吧!”拿好沐浴球,做一遍。“前面洗干净了,后面的背还没洗干净,怎么办呢?” “妈妈有个好办法,我们转过身去,互相帮助着洗洗,跟旁边的好朋友说:‘请帮我一下吧!’”集体表演一次。
(四)结束
“让妈妈闻闻,恩,真香!让妈妈看看,恩,真白!我们都是干干净净的好宝宝!宝宝们,我们去休息一会吧。”
(四)活动反思
《洗刷刷》教学活动选材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因此幼儿对活动较感兴趣。活动中采用了静动交替,师生活动等教学方式,自然地进行有效整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重点部分是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并发现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刷子,不同的刷子有着不同的作用,同时要借助肢体语言伴随音乐的节奏来表现刷子使用时的动态。我采用了生活中富有情趣的音乐素材“嘻唰唰”,旋律鲜明的节奏,音乐欢快节奏明确,好让幼儿在表现刷子的特征中,更利于幼儿想象力以及表现欲的发挥。
三、(一)《猪八戒吃西瓜》
是根据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人物重新创作的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和猪八戒外出寻找食物,猪八戒偷懒、嘴馋,在找到一个大西瓜后,馋得找出各种理由把整个西瓜都吃了,孙悟空利用猪八戒随手扔的西瓜皮,使他连摔四跤,吃尽了苦头,告诉了我们猪八戒好吃懒做、自私自利的行为,同时又非常的搞笑。幼儿通过在律动中逐步学习创编吃西瓜的动作,不仅感知到了律动的韵律特点,也使猪八戒的形象更加逼真,富有童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
(二)活动目标
由于中班是第一次接触律动教学,所以确定本活动的目标是:(1)根据幼儿已有经验,让幼儿理解律动内容。
(2)初步培养幼儿感知律动的韵律及旋律特点。
(3)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创编动作,体验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猪八戒、西瓜、切西瓜、吃西瓜、扔瓜皮、摸肚子等图片各一张。
(2)电子琴。
(四)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回答问题,直接导入课题。
例如,小朋友喜欢吃西瓜,猪八戒也喜欢吃西瓜,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音乐律动《猪八戒吃西瓜》。2.基本部分
(1)通过观察图片,启发引导幼儿说出吃西瓜的过程。
教师引导幼儿,现在我们拿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怎样才能吃到呢?
(2)教师小结吃西瓜的过程,依次出示切西瓜、吃西瓜、扔瓜皮、摸肚子的图片。
(3)幼儿重复练习吃西瓜的过程,帮助记忆。
(4)老师示范讲解各个动作,重点是切西瓜和吃西瓜。
例:切西瓜
(1)老师讲解动作要领,幼儿跟着做。(老师示范,幼儿模仿,较难的地方师幼可以多练几遍。)
(2)加入律动的讲解。(在活动中加入相应的节拍,提高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增添了课堂的活跃气氛。)
(3)共同练习,重点也是难点。A、节拍练习B音符练习C全音符练习D听音乐练习(较难的地方可以多练几遍,集体练,分组练,单个练)
(4)吃西瓜的讲解,练习同上.(五)结束部分
教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的律动是《猪八戒吃西瓜》,并且还练习了切西瓜和吃西瓜的动作,学得非常的开心和快乐,下节音乐课的时候,我们继续学习扔瓜皮和摸肚子的动作。
(六)活动反思
鼓励幼儿将学会的动作展示给他人看,并且自己尝试创编其他的动作。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切西瓜和吃西瓜的动作练习,感受到了律动的韵律特点,体验到了活动的快乐。
活动中先出示猪八戒和西瓜的图片,直接导入课题,又引导幼儿说出吃西瓜的过程,并且又在音乐的伴奏下逐个练习,表演吃西瓜的各个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由慢到快,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课堂设计思路较轻,效果较好。
五、毛毛虫和小花花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性质变化,通过动作表现角色的特征和情绪。
(2)幼儿能理解故事,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
(3)激发幼儿对韵律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图三张、大象和小鸟的胸饰若干、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律动激趣,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来了”的律动进场。
(2)故事引入。
老师:“今天还会来一位动物朋友跟小朋友做游戏,小朋友你们猜一猜它是谁呢?”教师出谜语引出大象。“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比手还能干。” 老师:“你们喜欢小鸟和大象吗?大象和小鸟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教师讲故事《小鸟和大象》幼儿认真领会小鸟和大象在故事中的情绪变化。
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鸟,它们整天飞来飞去,做游戏跳舞,玩的可高兴了。一天它们又快乐的和大树做游戏,忽然听着了“”的声音,小鸟们吓坏了,它们可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他们以为怪兽来了,就赶紧藏到大树后面。这个时候,从小河那边来了一群大象,它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小鸟这边走了过来,只见他们有的伸着鼻子,晃来晃去,有的吸了小河里的水,再喷到另外一只大象的身上。玩得可高兴了。藏到大树后面的小鸟,再也忍不住了,它们一个个飞到大象的身边跟大象做起了游戏。有的小鸟和大象跳着邀请舞,有的小鸟飞到大象的身后和大象捉迷藏,还有的大象在给小鸟洗澡,他们玩的可高兴了
(3)听音乐分辨小鸟和大象的歌曲,幼儿想象自编动作。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段音乐也讲了这个故事,我们来听一听,这段音乐有几小段?”幼儿完整听音乐,老师在旁边根据着音乐分别指三幅图。老师:“这首音乐有几段?第一段是谁出来跳舞了?”(小鸟)“我们一起来学小鸟跳舞吧!”
放小鸟音乐,幼儿听小鸟音乐游戏舞蹈。教师鼓励幼儿想象创编不同的动作。如:拍手、飞翔、唧唧喳喳叫、跳圆圈舞等。先让幼儿集体做,老师发现好的动作后再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并加以提炼。
老师:“接着又是来跳舞了?”(大象)“大象是怎么跳舞的呢?”
放大象音乐,幼儿听大象音乐游戏、舞蹈。教师鼓励幼儿想象创编不同的动作。如:吸水、喷水、洗澡、跳舞、走路、转圈等。(方法同小鸟)
老师:“后来小鸟和大象怎么样了?”听大象和小鸟游戏的音乐幼儿自由结对,舞蹈游戏。教师鼓励幼儿想象创编不同的动作,如拍手、洗澡、转圈、跳舞等动作。并在集体中进行提炼。
教师小结提醒幼儿:大象因为特别大、身子象小山一样,所以它跳起舞来动作比较笨重。小鸟因为比较小,身体轻,跳起舞来动作灵巧、可爱。
(3)律动。
老师:“我们刚刚表演了小鸟和大象,现在想不想听着音乐完整地表演啊?那谁来当小鸟,谁来当大象?”老师请幼儿自选胸饰小鸟和大象。
介绍游戏方法和规则:
老师:“那我们应该怎么玩呢?”老师随即提出要求:①要听清楚音乐,什么时候小鸟出来;②什么时候是大象出来,大象出来跳舞的时候,小鸟就蹲下来别动表示躲起来;③最后呢?它们一起跳起了舞。
播放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老师在旁边提醒、指导,鼓励幼儿创编各种动作。最后教师说“天黑了,小鸟和大象互相再见回家去了。”幼儿互相做再见的动作,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提出游戏中发现的问题,游戏再开展一次。交换角色表演一次。老师退出。
(四)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今天大象和小鸟玩得高兴不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是好朋友。小朋友们也要象他们一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这样就会有很多很多的小朋友跟你们做朋友。
听小鸟和大象游戏的音乐,幼儿出活动室做户外游戏。
(五)活动反思
大象有着长长的鼻子、象小山一样的身体;而小鸟有着娇小、灵巧的身体,大象和小鸟都深深的印在孩子们的脑筋里,孩子们平时喜欢模仿它们。而“大象与小鸟”这段音乐欢快,给人一种快乐的感受,老师给予了其一个美妙的故事情节更使人愿听、想听,从而再想要去表现。老师设想让幼儿跟着这段音乐进行表演,同时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但要培养幼儿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合理地去选材、去设计,幼儿才能从中获得知识,增强创造力。在这个活动中老师要做一个要做孩子的发掘者、引导者。
第二篇:大班幼儿韵律活动教学案例
一、赶花会
(一)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和ABA结构,学习用小鸭子走路和看花等动作分别表现A段的欢快与B段的悠扬。
(2)探索表演各种花的造型动作,表现B段各句的起止和过程。
(3)体验用不同身体动作表现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的神奇。
(二)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
组织幼儿观察过多种姿态的不同颜色、不用形状的花。
小鸭子、鸭妈妈以及各种造型的花卉图片或桌面教具。
鸭妈妈头饰一个,小鸭子头饰人手一个。
(三)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逛公园
(1)春天到了。公园正在举办《花卉展览》,我们一起跟着爸爸和妈妈去逛公园看花卉好吗?
(2)幼儿围成大圆圈,开展音乐游戏《逛公园》。
(3)小猫捉老鼠了,爸爸、妈妈带着大家一起来到了公园。哇!公园里的花卉真漂亮呀!听说公园有花卉展,许多朋友纷纷前来,快来看——谁也来公园了? 2.布置花卉场景
教师随着音乐的节奏,操作小鸭子和鸭妈妈教具,让幼儿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
(1)鸭妈妈带着可爱的小鸭子在赶路,他们去花会观赏鲜花,花会上的花千姿百态,真漂亮呀!鸭妈妈带着宝宝看得真开心。天黑了,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2)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再次欣赏音乐观看表演,引导幼儿感知小鸭子去公园赶花会和小鸭子回家的音乐是一样的。
3.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子角色,开展《赶花会》韵律活动
(1)鸭妈妈带着小鸭子赶花会,你觉得他们高兴吗?
(2)教师唱谱,带领幼儿随着A段音乐,欢快地表演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3)《花卉展览区》到了!花儿真美丽呀!看一看,做一做花儿开放的动作。
(4)教师唱谱,带领幼儿探索表演开花、摆造型动作,教师反馈,幼儿练习。
(5)幼儿完整地倾听教师唱谱,欣赏B段音乐,并做开花摆造型动作,教师可用动作及语言给予提示。
(6)天黑了,小鸭子和鸭妈妈逛花卉也很累了,我们跟着音乐走回家吧!教师边唱谱边随着音乐表演鸭走路的动作。
(7)教师带领幼儿连贯完整地听音乐表演《赶花会》,在开花前和变化动作前,教师均可用手势提示幼儿变换动作。4.讨论活动
去公园赶花会人很多,在路上我们要注意什么?提醒幼儿学会找空地方行走,避免和他人发生碰撞。
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开展想象创作,学习小鸭子走路等动作,然后重现秋游中的赏花活动,激发幼儿通过动作尽情地表达自己对花的喜爱之情,并乐意参与到游戏中去。活动中引导幼儿用身体来表现不同的花的造型动作,除了幼儿单个的造型,还有两个幼儿合在一起做开花造型动作,也有三个及更多幼儿的合作造型,还有幼儿结合了我们春游时看到的美丽的花卉做了造型,这些都给活动增添了一些亮色。
(四)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在孩子创编花的造型动作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了让幼儿欣赏各种盆栽及根据图片上的4种有特色的花的造型来模仿,创编花的造型动作,很多幼儿都 能够在 老师的引导下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出各种花的造型,来充分感受美,表现美。最后的拓展游戏花儿找朋友的动作表演,我觉得很有意义,可以放在根据音乐完整表演的过程中。
二、张家爷爷的小花狗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唱准如弱起的节拍。(2)尝试用拍身体的方法替代部分歌词,玩默唱的游戏。
(3)在默唱的过程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玩具小狗一个。
(2)幼儿会玩音乐游戏《小花狗》。
(三)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小花狗》
教师出示玩具小狗: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小花狗》好吗? 2.幼儿学习歌曲《张家爷爷的小花狗》
(1)教师:刚才,我们玩了好玩的小花狗游戏,你知道这只小花狗是谁家的小花狗吗?你知道这只小狗叫什么名字吗?
(2)教师随着音乐轻声地念歌词,然后,带领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
(3)教师放慢速度唱歌,幼儿感受其中的弱起部分。
(4)幼儿学唱歌曲,教师用指挥的方法,在重拍处用“点头”的方法唱准节奏。
(四)学习玩“默唱”的游戏,表演歌曲
(1)默唱游戏:唱一唱,拍一拍。教师:我们要来玩一个游戏。在唱歌曲的时候,有的歌词不唱,用动作来表示,你们想做什么动作?
(2)幼儿自主选择动作,教师帮助确定,并带领幼儿练习,例如:拍手、拍腿、拍肩等。
(3)不唱第一句歌词。师生听音乐拍手和歌唱,进行默唱活动。(表演2遍)
(4)教师选择“小花”的歌词,带领幼儿默唱歌曲,试试不唱“小花”,在“小花”歌词处做捂嘴巴动作。(表演2遍)
(5)变化默唱歌曲的动作,引导幼儿不唱“小花”,但在“小花”歌词处做拍腿动作。(表演2遍)
(6)幼儿尝试默唱别的歌词,表演歌曲。
教师:你们还想不唱什么歌词,玩默唱游戏呢?(例如:叫小花、名字、小狗等)带领幼儿唱一唱、拍一拍,进行默唱游戏表演活动。
(五)活动反思
在幼儿学习默唱的方法时,如果幼儿有困难,教师可以降低难度。在唱到不唱的歌词时,可以用捂住嘴巴的方法进行,也可以从整句不唱开始,逐步过渡到一个词不唱。为增加活动情趣,教师可引导幼儿为小狗起名,也可以用幼儿起的名字替代小狗的名字。在幼儿熟悉了默唱的方法之后,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不唱部分可以由一个词减少为一个字,或者由一个词增加为几个词;也可以使用加快速度的方法增加难度。向家长介绍游戏的方法,提供歌曲,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玩玩唱唱,体验亲子游戏带来的快乐。在数学活动中玩“拍手数数”的游戏。游戏可以这样玩:教师报一个数字,幼儿按这个数字有节奏地拍手。教师视幼儿的掌握情况,数字可以由小到大,要求幼儿拍手的速度也可以越来越快,从而不断地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巩固幼儿对数的认识。
三、快乐的阿依古丽
(一)活动目标
(1)在听音乐合拍做动作的基础上,学跳有情节的新疆舞。
(2)按舞蹈情节记忆动作顺序。
(3)初步体验新疆舞蹈的欢快与民族特色。
(二)活动准备
(1)新疆娃娃或新疆帽一顶。
(2)人手一件打击乐器。
(三)活动过程
(1)在《水果丰收》乐曲伴奏下,复习踵趾步及摘果子等动作。
(2)了解《葡萄丰收》舞蹈情节。
(3)教师出示新疆娃娃或新疆帽,幼儿观察并说出这是新疆小朋友以及新疆人最爱跳舞的特点。
(4)教师讲解舞蹈情节。
(四)学跳舞蹈(1)教师示范,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舞蹈,幼儿观察并说出老师跳了些什么动作。
(3)先练习“手”的动作。在座位上坐着做、站起来站在椅子前面做。
(4)重点练习踮步与进退步。
(5)教师边说故事情节,边示范舞蹈,幼儿跟着老师学习舞蹈。
(6)重点练习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动作,在继续完整练习舞蹈。
(7)教师或一些幼儿戴新疆帽舞蹈,其余幼儿欣赏并拍手伴奏,体验新疆帽舞蹈的欢快情绪和民族特色。
(8)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在教师指挥动作的暗示下,进行即兴地齐奏或轮奏。对于踵趾步孩子还是不太会,一折一折的,没有美感!看来不止要教会,还要培养他们对于舞蹈的美感。
因为教室场地比较小,所以我把动作分成手和脚两部分。先根据情节练习手部动作。然后再站起来练习脚部动作。因为有了故事情节动作顺序倒不难记。就是踮步与进退步需要特别的练习。
(五)活动反思
(1)针对班内幼儿多的实际情况,可以把幼儿分成男女两组,这样学习时对掌握不好的孩子老师能个别指导,根据男女幼儿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鼓励女孩创编不同的动作,在自己的实际能力上得到提高。
(2)学习动作时,孩子之间会互相遮挡,可以把动作图谱先分散在教室四周,让孩子自由选择进行模仿练习,教师进行观察指导,等孩子基本掌握动作后,在放在一起连贯表演。这样,更尊重幼儿、主体性得到更好的体现。
(3)老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体态语来控制幼儿的情绪,如眼神、动作。另外音乐指令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1234567来让幼儿起立准备、7654321回到自己的位置。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形成良好的音乐活动常规,让音乐活动上得轻松自如。
四、啄木鸟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乐曲的内容,并能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啄木鸟活动的动作过程。(2)引导幼儿自己分辨乐曲的基本结构。
(3)幼儿在表演时能加入表情,并体验表演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啄木鸟》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以故事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早上好。今天老师要给你讲一个故事。你们想听么?
果园里,有些松树生病了,一点精神也没有,一只啄木鸟飞来了,她东看看西看看,仔细地检查,发现原来是虫子在捣乱。于是,它就“笃笃笃”地为大树治病。松树慢慢地好起来,感觉舒服多了。啄木鸟开心地拍起了翅膀。最后大树的病好了,啄木鸟高兴地抖动着翅膀,跳起了舞,可开心了。
(2)幼儿听音乐,根据故事情节,尝试分辨乐曲结构后学习创编动作。
1)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给你们讲了啄木鸟的故事,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听一首《啄木鸟》的歌曲。你们要仔细听听看,音乐中哪一段是松树生病,啄木鸟检查?哪一段是啄木鸟捉虫的音乐?哪一段是松树感觉很舒服长叶子的音乐?哪一段是啄木鸟跳舞的音乐?
2)老师完整播放音乐一次,引导幼儿认真倾听音乐后自由做动作。3)老师引导幼儿逐段欣赏儿歌。
师: 你觉得这段音乐说了什么事?(教师播放“查病”音乐,引导幼儿理解音乐内容)师:啄木鸟会怎样查病呢?(幼儿扩散回答)幼儿集体在“查病”音乐中自由表演啄木鸟检查的动作。(老师要提醒小朋友要注意动作、表情、眼神的引导)
幼儿仔细欣赏“治病”音乐。教师提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一跳一跳的、很快等)是啄木鸟在干什么的音乐?(引出治病)
师:啄木鸟会怎样为松树治病捉虫呢?(逐渐引导幼儿自己用动作表现,老师要适当的知道幼儿)
幼儿伴随“治病”的音乐自由表演啄木鸟的捉虫子的动作。(老师要提醒小朋友要注意动作、表情、眼神的引导)
让幼儿欣赏“松树长叶子,啄木鸟跳舞”音乐后老师提问:松树身上的虫被啄木鸟捉掉了,感觉怎么样?(很舒服、慢慢地、很高兴等)它会做什么动作呢?(幼儿创编大树长枝叶和啄木鸟跳舞的动作)
(3)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创编的动作。1)幼儿整体表演。
2)幼儿分角色表演。(男孩当苹果树,女孩当啄木鸟,然后再反过来表演)(4)活动结束。
幼儿陪着老师随《啄木鸟》的音乐背景做飞翔动作走出教室休息。
(四)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可充分发挥想象,根据乐曲旋律理解故事内容,并创编相应动作。班级幼儿节奏感较好,在欣赏音乐时就能根据节奏的旋律动起来,并且很快就发现了乐曲的特点。我请了几名幼儿上台手拿“啄木鸟指挥棒”随着音乐律动,体验音乐节奏,幼儿在此环节兴趣浓厚。整个活动环节流畅,从熟悉音乐到创编动作,幼儿都掌握得比较好。最后的集体表演也比较成功,大部分幼儿即能创编新动作也能找准音乐中的强拍。
四、杀鸡宰鸭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杀鸡宰鸭》。
(2)能根据歌词创编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吃鸡(鸭)等动作。(3)体验生活中热情招待客人的快乐情感。
(二)活动准备(1)熟悉歌词。
(2)教师事先让幼儿观察捉鸡(鸭)、杀鸡(鸭)的过程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3)鼓励幼儿在爸爸妈妈杀鸡(鸭)时做他们的小帮手。(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用挂历纸制作厨师帽。
(5)炖鸡汤和红烧鸭的实物,歌曲录音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厨师,导入活动
(1)我是个厨师,今天我给大家做了两道好吃的菜,你们想知道是什么菜吗?让我来唱给你们听。
(2)教师范唱一遍歌曲,在歌曲的结尾出出示两道菜(炖鸡汤和红烧鸭)
(评:教师在开头以厨师的身份导入,让幼儿进入“厨师做菜”的情景,使幼儿在开头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有利于活动的更深层的开展。)
2.幼儿学唱歌曲
(1)厨师做的是什么菜?(炖鸡汤、红烧鸭)要做出这两道香喷喷的菜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拔毛)
(评:在这一环节教师巧妙的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结合起来,)
(2)幼儿与教师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说歌词。(评:在这里出现音乐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歌词的同时感受的歌曲旋律,为下一环节的填词歌唱打下基础。)3.幼儿学唱歌曲
(1)放慢速度,让幼儿试着在音乐的伴奏下填词歌唱。
(评:在没有范唱的情况下,让幼儿尝试填词主动学唱,是基于幼儿对歌词曲调比较熟悉)
(2)请幼儿用清晰快乐的歌声表现接待客人时的愉快情 感。
(四)活动反思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拔鸡(鸭)毛、吃鸡(鸭)的先后过程。
“在做这道菜地之前,我们先要学会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等准备工作,你看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歌词?为什么?你喜欢这句歌词配上哪个动作?
(3)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双手按|× ×× × ××|的节奏轮流做 拔毛的动作。请一些创编的较好的幼儿做示范表演。
(4)启发幼儿为第12小节创编各种表示高兴的动作。(高兴得跳起来、跳起了舞
(5)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共同讨论逐句创编1--12小节的歌表演动作。
(评:这一环节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创编拔毛时“横拔”、“竖拔”、“两只手轮流拔”等都是幼儿的创意。)
五、兔子舞
(一)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结构与节奏,掌握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2)大胆探索创编木偶小兔的动作,并能合着音乐节奏运动。
(3)享受游戏情景营造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兔子头饰一个。
(2)录音机,兔子舞音乐。(3)事先请一幼儿扮兔姐姐。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坐成半圆形欣赏音乐,感受快乐情绪。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从跳舞毯那里带来一首音乐,你们想听吗?(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幼儿欣赏音乐,并自由做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腿等。师:“喜欢这段音乐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师小结:“这是一段非常活泼、热情的音乐,听了让人觉得特别开心,特别想跳舞。”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表演。
(2)熟悉木偶兔子的故事,探索创编木偶兔子的动作。师:“嘘,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音乐说了一个故事—木偶兔子开音乐会的故事。夜幕降临的时候,森林里一片安静,木偶兔子们聚在草地上,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当有魔力的音乐传来,奇迹出现了,木偶兔子全身活动起来,跳起了快乐的兔子舞。”
师:“让我们一起变成木偶兔子,起来跳舞吧。”“木偶兔子变变 变—幼儿做木偶兔造型。
幼儿创编木偶兔的舞蹈动作,全体幼儿表演木偶兔子舞。以“领头人”的方式,幼儿随音乐舞蹈一次。师:“刚才XX小朋友的动作特别 有节奏,有精神。”幼儿跟着学。“XXX小朋友跳舞时笑得特别甜。”幼儿跟着学。师:“让我们有精神地、快乐地再来一次。”幼儿随音乐再表演一次。(3)用“兔姐姐”教学的方式,学习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学习第一个基本动作:兔跳。师:“学会了木偶兔的舞蹈,不知能不能去参加兔子音乐会,让我们好好想想办法。”(兔姐姐跳上)
师:“HEIIO,兔姐姐。” 兔姐姐:“HEIIO,木偶兔子们。” 师:“兔姐姐,你去那里呀?” 兔姐姐:“我要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呢!” 师:“太棒了!你能不能带我们一起去呀?” 兔姐姐(作思考状):“行是行,可是你们会学兔子跳了吗?”请幼儿上来学兔子跳。兔姐姐:“对了,兔子跳是用脚尖轻轻地跳,低低地跳,像我这样。还要有节奏地跳,瞧这样。”示范:
前 后 前前前; 1 2 3 4。
(跳 跳 跳跳跳 拍手 拍手 拍手 拍手)幼儿伴乐自由练习。
学习第二个基本动作:兔子蹦。兔姐姐:“木偶兔子们跳得真不错,如果再加上兔子蹦起来的动作就更好看了,瞧我这样。”示范:
前后前前前,蹦嚓 蹦嚓 蹦嚓 蹦嚓。
(跳 跳 跳跳跳,踢腿 踢腿 踢腿 踢腿)
“如果你们学会了这个动作,就可以去参加兔子音乐会了!BYE—BYE。”(兔姐姐下)教师讲解师范动作难点:伸出腿,勾脚尖,另一条腿曲膝。幼儿伴乐自由练习。(4)组合兔子跳和蹦两个基本动作。师戴上头饰:“现在,让我这个兔姐姐带你们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吧。不过天黑了,森林里可能会迷路,小兔千万不要掉队!”
众幼儿用基本动作组合成韵律动作前行。师:“瞧,这里就是开音乐晚会的大草地。咦?怎么没人?” 录音机传出有魔力的声音:“亲爱的兔子朋友们,你们来迟了,今天的舞会已经结束,请你们明晚七点钟准时来参加我们的兔子音乐会。BYEBYE—”
师:“今天我们练兔子舞迟到了,让我们回去休息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再来!”幼儿喝水休息。
(5)进一步熟练韵律动作,享受游戏情境的快乐。兔姐姐上:“小兔子们快醒醒,我们要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啦!让我们坐上动物快乐小列车,出发吧!呜—”
幼儿双臂搭在前面小朋友肩上成火车状,蛇行韵律成圈状。师:“终于来到目的地,让我们到大草地上找个位置,等待音乐会开始吧。” 录音机传出有魔力的声音:“哈哈,亲爱的兔子朋友们,兔子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在今天的舞会中,我们将选出跳得最棒的木偶兔子,做为我们的小舞星,并为他戴上最美丽的花环。好!让我们随着音乐尽情地跳起来、动起来、扭起来吧!”
劲舞音乐响起,众幼儿表演创编的木偶兔子的各种舞蹈动作。幼儿推选出若 干名小舞星,师为他们戴上花环,并祝贺他们。
(四)活动反思
(1)适时引导,拓宽孩子思路。有时孩子很想表现,但不知往何处思索,这时教师在活动中抛给他们一个智慧之球是多么重要。比如让孩子自由想象兔子是如何跳舞的,第一个小朋友往上跳了,我马上暗示孩子们从兔子跳舞的方向来表现,他们马上表现了往前,往后,往左,往右,旋转的小兔跳。我把他们的不同方向兔跳动作一串联,我们的兔子舞就创编好了!
(2)全身心投入,象孩子一样快活。当我们忘记自己,当我们象孩子一样投入自己设计的活动时,我们的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能力也会不断提升!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
第三篇:小班韵律活动
小班韵律活动:小瓢虫飞 活动目标
1、熟悉身体的各个部位,学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乐意参与韵律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1、创设花、草、树等活动场景。
2、小瓢虫手饰、音乐磁带“小瓢虫飞”等。活动过程
一、欣赏场景,激发活动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入场,引导幼儿欣赏花、树等美丽场景。
二、游戏互动 “小瓢虫捉迷藏”。
1、出示“小瓢虫”玩具,以情境性的游戏口吻,帮助幼儿熟悉歌曲中所涉及的身体各部位,学习点点头、耸耸肩、拍拍膝盖、扭扭屁股等身体动作。如: 小瓢虫飞到头顶——点点头向它问好; 小瓢虫飞到肩膀——有点痒痒动动肩;小瓢虫飞到头顶——拍拍膝盖欢迎它;小瓢虫飞到屁股——扭扭屁股和它交朋友。
2、启发幼儿在与“小瓢虫”的互动中,用身体动作表现相应的语境。
三、学习律动“小瓢虫飞”,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
1、欣赏歌曲。
2、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用优美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四、游戏“小瓢虫找朋友”,体验韵律活动的有趣与快乐。
1、幼儿戴上“小瓢虫”的手饰,在游戏的情境中,运用身体律动进一步感受和表现音乐、节奏。
2、鼓励幼儿说说与做做,小瓢虫还会飞到身上的哪些部位?
3、尝试创编歌词,并配合动作进行积极互动。
五、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师:“我们一起跟着小瓢虫飞到花园里去吧!„„”,在音乐声中飞过“草地”、“花瓣”、“大树”,飞回家„„
第四篇:小班韵律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韵律活动教案
——我有一双小小手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儿童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拍手和做手部动作
2、培养儿童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3.能够理解儿歌内容,并且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儿歌。4.了解双手的作用,知道手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
二、活动准备: 谜语、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重点:
能有感情朗读、背诵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
四、活动难点:
2、帮助儿童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拍手和做手部动作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活动
1、猜谜,说说小手。
(说谜语:十个小朋友,五个在左,五个在右,十个小朋友,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猜猜是什么?(手)
2、教师指导: 分解动作:
(1)我们一起来拍拍手
(2)找个小朋友一起拍一拍
(3)我们一起把右手举起来再把左手举起来
(4)左手摇一摇右手摆一摆
组合动作:我的小手拍一拍,我的小手摆一摆,我的小手举起来。
我的小手拍一拍,我的小手摆一摆,我的小手握起来。
3、听一听
(1)教放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竖起我们的小耳朵,听听儿歌里都说了什么了?)(2)教师示范动作
(3)幼儿随学,小朋友一起跟老师做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有了一双小小手,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4.做一做
(1)放歌曲《小手拍拍》
(2)教师示范动作
(3)幼儿随学,小朋友一起跟老师做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啦来,手指伸出来
眼睛在哪里,眼睛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嘴巴在哪里,嘴巴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等。(4)师生表演
六、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的这首儿歌边唱边做给你的爸爸妈妈看。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学案例
一、鞋匠舞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随音乐合拍地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
(2)体验歌曲中传达的劳动的愉快心情。
(二)活动准备:
《鞋匠舞》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师:有一个鞋匠,他每天都在给别人做鞋子,你们来听听他是怎样给别人做鞋子的。
(2)教师带领幼儿回忆歌词内容,并体会歌曲中传递的愉快情绪。
师:鞋匠是怎样给别人做鞋子的呢?
师:他做鞋子的时候用了哪些东西呢?
师:你觉得他是一个快乐的鞋匠还是一个伤心的鞋匠?为什么呢?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个开心的鞋匠吧。
(3)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1~2遍。
(4)教师启发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合适的动作。
师:我们都来做快乐的鞋匠,快乐的鞋匠是怎样绕线的?
师:他是怎样拉线、钉鞋钉的呢?
(5)教师提取幼儿创编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唱边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
(6)教师有重点地指导幼儿按节奏合拍地做动作。
(7)在幼儿较熟悉动作的基础上,师生共同随乐表演,并鼓励幼儿表现出鞋匠劳动时愉快的心情。
(四)活动反思
(1)通过活动让幼儿能随音乐有节奏地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
(2)通过活动让幼儿能通过表情、歌声来表现鞋匠的愉快心情。
二、嫩芽长出来
(一)活动目标
(1)据音乐想象嫩芽初锭和生长新叶的情状。
(2)结合音乐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活动重点:用肢体动作表现嫩芽初锭情状。
活动难点:结合音乐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象征嫩芽的手饰。用嫩绿的皱纸栓在手上。
(二)活动过程:
1.芽怎样长
(1)春天来了,树枝上的嫩芽长出来了,你们知道树枝上的嫩芽是怎么长出来的吗?
它是怎样长成绿叶的?
(2)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是一个芽苞苞,用动作表现发芽的过程。教师以肢体和充满活力的神情,引导幼儿表现。
2.绿绿的嫩芽长出来
幼儿听教师弹奏一遍音乐,告诉幼儿这段音乐讲的就是嫩芽长出来的事情。
我们再仔细地听一遍音乐,想一想芽苞苞怎样长成嫩芽,又怎样长成一片新的绿叶? 听了音乐,我们好象看见:芽苞苞长出来,一点一点长成了嫩芽。嫩芽抬起头,太阳照着它,暖阳阳的。嫩芽又仰起头喝雨水。就这样嫩芽慢慢长成了一片绿绿的新叶子。我们再仔细听一遍音乐,想想嫩芽生长的样子。
(三)活动反思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注意乐曲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不同,教师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音乐的变化。
引导幼儿带手饰,根据音乐的变化表现嫩芽的生长过程。
请一些表现力较强的幼儿商定用哪些动作进行表现,并进行表演。
三、猜拳游戏
(一)活动目标
(1)能按音乐的节拍协调的做动作,学会听音乐做跑跳步。
(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舞的心情。
(二)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玩过猜拳游戏。
(2)幼儿学过跑跳步。
(3)乐曲录音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感受旋律
----教师组织幼儿欣赏乐曲。
----引导幼儿为乐曲伴奏。
----引导幼儿随乐去做跑跳步。
2.集体游戏
----教师示范舞蹈跳法。
----教师请个别幼儿尝试,重点提醒幼儿在音乐结束前要找好两个邀请者。音乐最后一拍,三人猜拳时,与别人动作出的不一样的幼儿到圈内当邀请者。如三人动作出的都一样,原邀请者仍做邀请者。
----集体跳猜拳游戏舞。
3.动作说明
1---8小节:邀请者站在圈中边拍手边做跑跳步前进,到8小节时,邀请者站在圈上任何两个幼儿前面,这两个幼儿便是被邀请者。
1小节:邀请者与被邀请者左手叉腰,右脚跟在右前方点地,同时右手向右前方摊开做邀请状。
2小节:右手和右脚还原。
3—4小节:动作同1---2小节,方向相反。
5---8小节:三个幼儿手拉手成圆圈,依逆时针动作做跑跳步。
9---10小节:三个幼儿猜拳,如有一幼儿不同,则出去做邀请者,如有相同,则原邀请者还做邀请者。
(四)活动反思 从《纲要》的这一精神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幼儿的表现, 保护幼儿的自尊心,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创编动作。当音乐响起,甜甜小朋友躺在地上,随着音乐慢慢从地上抬起头,然后边扭动身体边站立起来表演。当时我没有制止他,在个别表演中请他上来表演,甜甜说这动作代表嫩芽从地上发芽慢慢长成绿叶。的确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与感受美的创造力,我对他的表演予以了充分肯定。其它小朋友们也自由创作,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强烈起来。其次,在鼓励和肯定孩子们的表演同时,教师也展示自己的创编动作。
五、猴子爬树
(一)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性质,较合理地匹配猴子爬树和从树上滑下来的动作。学习听音乐的上行节拍有节奏地做猴子爬树的动作。
(2)迁移生活经验,创编各种猴子玩耍的动作。
(3)散点活动时,学习找空地方游戏。
(二)活动过程
(1)复习学习过的韵律活动“盖房子”
(2)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创编各种猴子的动作。
师:你们去动物园时最喜欢什么动物?猴子会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学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创编猴子爬树、猴子玩耍、猴子从树上滑下的动作,并与孩子一起练习各种动作。
(3)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的前后两部分,并匹配动作进行练习。
师:你们听,老师弹的音乐哪一段是猴子一下一下往上爬树的?哪一段是说猴子从高高的树上叽里咕噜滑下来的?(教师用有节奏的、渐强的方法弹奏乐曲的前面部分;同快速、连续的音阶弹奏方法表现乐曲的后面部分,以帮助孩子有效地匹配和练习。
(4)幼儿学习随乐曲中间部分自由创编做各种“猴子”动作。
师:“小猴子除了爬树还喜欢玩。来,我们一起随这段音乐学学小猴子。(教师反复弹奏乐曲的中间部分,及时反馈部分幼儿的创编动作,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5)幼儿完整练习韵律活动。
师:小猴子告诉你们,这儿有很多的大树,我们一起来爬树吧!(教师指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散点找空地方,然后一起完整地玩“猴子爬树。”
(6)结束语。
师:小猴子们,我们再到别的地方去玩玩吧!
(三)活动反思
活动中让幼儿能够很好地感知、理解、表现音乐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但是对于我们小班幼儿来说,辨别音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把“小猴子在树上玩耍”这部分音乐提前,先让幼儿充分感知中音区的音乐;接下来出现上行、下行的音乐,幼儿在心里就有了比较,分辨上行、下行就显得不那么突然了。
在感受乐曲的情绪以后,我采用夸张的身体语言和幼儿进行爬树、玩耍、下树动作的创编,这样幼儿就能愉快的投入到音乐律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