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共)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冯延平
我参加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国家级培训,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我们,能够接触远程教育,步入信息课堂,能够运用先进网络采集信息,内心深感肩负重大责任。
我是一名普通小学教师,很庆幸,有西北师范大学为我们提供有网络培训的机会,有热情大方、认真负责又富有耐心的辅导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短暂的学习使我终身受益,为我今后的教学拓宽了道路,让我珍视好好把握,为顺利进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所具有的特性,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出路,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能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让学生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这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CAI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进行信息革命最有代表性的产物。随着CAI的逐渐推广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技术。网络化的进程,也正一步一步临近,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一个好的课件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前科技发展异常迅猛,每个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利用多种媒体组合,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参与和学习积极主动性,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首先通过自学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给学生提供自学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改变教材的观念和形式,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有利于面向全体同学发展个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紧迫的。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而“课件”的合理运用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件中利用二维、三维动画技术和视频技术能使抽象、深奥的知识简单化、直观化,缩短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变静态的挂图为可操作的动态的画面,变教师的单一说教为形象的视听剌激,变抽象复杂的问题为简单具体化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势必会提高,课堂的教学容量也会相应地扩大。想,只要老师们在设计课件时,能以提高教学效率为最终目的,那制作出来的课件就一定是实用的!我们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
教育技术培训对我的教学受益匪浅,我们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引导学生善于置疑,积极探索,大胆联想,多方位,多层面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科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通过教育技术培训能使教师更能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育三种模式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更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 , 给学生留出更多的
空间,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效果。
通过六个模块的培训学习,学到许多新的知识,尤其是老师讲的一些常用软件使用时的小技巧,我认为非常实用。学习的过程中更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我还要努力学习。通过这次培训,我将会对新课程理念有更加深入地把握,也会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最后我要感谢辅导的老师,他们的渊博知识令人信服,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令人钦佩。一周的学习虽然短暂,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所学到的知识一定会有用武之地。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盖峰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默认分类 2007-08-20 13:08:19 阅读254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8月15日---21日我参加洛阳市中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我们,能够接触远程教育,步入信息课堂,能够运用先进网络采集信息,内心深感肩负重大责任。
我是一名普通中学教师,很庆幸,有国家和师训科学校为我们提供机遇,有热情大方、认真负责又富有耐心的王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短暂的七天使我终身受益,为我今后的教学拓宽了道路,让我珍视好好把握,为
顺利进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所具有的特性,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面对二十一世纪教
育的出路,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能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让学生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这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CAI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进行信息革命最有代表性的产物。随着CAI的逐渐推广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技术。网络化的进程,也正一步一步临近,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一个好的课件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
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前科技发展异常迅猛,每个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利用多种媒体组合,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参与和学习积极主动性,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首先通过自学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给学生提供自学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改变教材的观念和形式,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有利于面向全体同学发展个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紧迫的。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而“课件”的合理运用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件中利用二维、三维动画技术和视频技术能使抽象、深奥的知识简单化、直
观化,缩短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变静态的挂图为可操作的动态的画面,变教师的单一说教为形象的视听剌激,变抽象复杂的问题为简单具体化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势必会提高,课堂的教学容量也会相应地扩大。想,只要老师们在设计课件时,能以提高教学效率为最终目的,那制作出来的课件就一定是实用的!我们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运用
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
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教育技术培训对我的教学受益匪浅,我们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引导学生善于置疑,积极探索,大胆联想,多方位,多层面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科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通过教育技术培训能使教师更能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育三种模式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更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 , 给学生留出更多的空间,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通
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效果。
通过八个模块的培训学习,学到许多新的知识,尤其是老师讲的一些常用软件使用时的小技巧,我认为非常实用。学习的过程中更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我还要努力学习。通过这次培训,我将会对新课程
理念有更加深入地把握,也会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最后我要感谢辅导的老师,他们的渊博知识令人信服,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令人钦佩。一周的学习虽然短暂,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所学到的知识一定会有用武之地。
学习信息技术心得体会
在当今这个“疯狂信息化”的计算机时代,信息技术是衡量教师的重要标志。教育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形态要现代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美术教学,改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自动化、增强艺术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现在电脑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做为一名教师,对电脑的应用应该更加精通。在学院学习了冯春晖老师的信息技术课,又学到了很多电脑的知识,比如,职称考试的操做题还可以,自己制作画面,制幻灯片,等等。多媒体电教手段能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十分有利。也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的解决十分有利。如教师在讲解示范制作表演时,通过摄像机不同角度拍摄,然后投放出来,能解决学生看不清,或不明白的操作过程,也可以多次重复播放,消除学生畏惧情绪。使学生明确、自信、愉快地理解创作过程,学会怎样去表现美。
学了这些新知识,给我以后教学上带来了很多收获,多媒体教学中要经常出示一些课件,和课上用的相关图片,我都能自己动手制做。有了这些新鲜的画面,学生很愿意学,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电脑制做图片,可动可以静,生动活泼,能获得手工绘制的投影片无法产生的效果。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学生也很高兴。
电脑,让社会变成了信息社会世界已经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
做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要不断的实践,掌握电脑的技巧,就会觉得这些并不困难。
通过学习信息技术,我现在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把他运用到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来表现语文教材的内容,不但使学生入境入情,也活跃了气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回想起,在学院短暂的学习信息技术,我深切的体会到,要正视自我,完善自我的道理,做为一名教师以后在工作中要学生满意,要社会满意,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的去学习,探索新知识,尤其是信息技术。
此次培训,使我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在这短短的几天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1、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参加国际竞争。同时,信息社会呼唤信息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这些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由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高低来决定。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三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使我的受益不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最后,我想说,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再培训会收获些须的欣慰吧!我仍会继续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这将是我以后的最终目标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天祝县祁连乡祁连初级中学:王平
2008年8月21到8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在“武威职业学院”举办的为期六天的“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学习,这次培训有名师为我们传授教学经验和进行技术指点。这次培训的教师讲解认真、不厌其烦的解惑,并开展博客论谈、进行网络互评,使我学习到来自各校同仁们不同的教学经验,在激情四射的讨论交流过程中,使我有醍醐灌顶之感,收获颇丰。虽然六天的学习很紧张,但过得很充实,下面就谈谈我对本次信息教育技术培训的点滴体会。
一、教学观念和手段的变革
㈠教学理念与资源的创新
本次培训强调过程性评价,每天的培训都要通过网上博客进行交流,通过甘肃信息技术培训平台进行交互学习。通过博客记录教学过程、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经验,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知识。而且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以及使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设施开展教学。所以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密切联系,信息技术今后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就是把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数据,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加以综合分析达到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水平。
㈡教学手段与直观教学的变革
直观教学即通过视频等来传播知识也是信息化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直观教学使抽象知识的理解和一些实物的认识更加方便。说到直观视觉教育,就联想到音频听觉教学。现在,随着信息的日新月异,除了视觉教育之外,音频教育也越来越普及。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在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通过文本、音频、视频、流媒体与传统课堂进行整合下的直观教学会更加能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这些之外,我感觉收获很多的地方还在于,通过学习这门课,我们掌握了更多的收集信息和交流思想的途径,如各种网站,BBS等。
二、信息技术知识及理论有所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
㈠信息技术的概念划分更加明确。
这六天我们所学习到的理论方面的知识,使我较好地理解了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使我学会了授导型教学和探究型学习的设计方法,激起我在今后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这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欲望。真正认清了“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等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加以区分,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㈡教学方式与目标定位进一步明确。
“老师引导——-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学习形式,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而且是一个以符合教学、学生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同时明白了以课程为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定位,即“三促进”:⑴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促进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⑵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和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㈢课程整合的认识进一步加强。
弄清了整合的技术选择原则,应该是“量课程之体,裁技术之衣”。不应该是课程顺应信息技术,而应该是课程同化信息技术,应该是“课程本位”,而不能是“科技本位”。在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三方面的要求:⑴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必须适合利用信息技术教和学的内容;⑵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应用,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多样化需求;⑶学科/领域的不同特点,不同学科培养目标与认知规律的不同应该是技术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
㈣网络技术的优势认识明确。
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让我们明白了网络教学的优势所在:⑴能满足多主题、分层次的教学任务;⑵可以预设和提供学习支持功能;⑶或以支持全员成果展示或全参与式的互评;⑷具有动态信息发布功能,使教师搜集过程性评价信息成为可能。还有就是网站的持续存在性和交互支持功能可以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六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使我的受益不浅,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第三篇: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在这短短的几天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1、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
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参加国际竞争。同时,信息社会呼唤信息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这些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
由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高低来决定。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培训虽然短暂,但使我的受益不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最后,我想说,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再培训会收获些须的欣慰吧!我仍会继续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这将是我以后的最终目标。
第四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起步于年代初期,十多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教育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截止年月全市共建起了个校园网,计算机教室多间,拥有计算机达多台,配备计算机专职教师人,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学校达所,几年来,接受过信
息技术教育的学生人数达万人次,占全市中小学总学生人数的.。开展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学科覆盖率达,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师覆盖率达。市一中、市二中和拱北小学已率先成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好范文版权所有
下面就近年来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关情况简单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管理
市教委各级领导历来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并把推进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为此,市在年就率先在全省配备了计算机专职教研员,并于年成立了“市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市中小学计算机教学专业委员会”,分别由市教委主任和主管教学的副主任担任主任和理事长,许多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也都分别成立了由学校领导、计算机教师和其它非计算机学科教师参加的“计算机教学实验小组”,从而在组织上保证了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市教委还为加快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还于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市计算机学科教学的通知》等多份纲领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发展目标,并在全省率先于部分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必修课,并结合本市实际,提出三个统一(统一管理、统一教材,统一考试),二个提高(通过广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全市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个目标(使我市信息技术教育真正走在全省前列,成为我市的教育特色)。
二、重普及,促提高,普及提高双丰收
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推进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是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和标志性工作。截止到年月,全市共有所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程,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所有高中,年全市所有初中,年全市所有小学都将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程,使我市所有中小学生都要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同时,我们在努力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时,也注重对计算机特长生的培养,为此全市每年要举办六次市级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竞赛(中、小学生计算机知识竞赛、网页设计制作竞赛和多媒体制作竞赛)以及报刊赛、大奖赛等多种竞赛活动,进一步选拔尖子学生,再通过各种形式的集训进行再提高,几年来,我市在参加全省全国的gdoi、noi以及电视大奖赛等各种竞赛活动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共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五个,二等奖近十个,省级以上奖励更多达余人次,拱北中学今年还在全中noi奥林匹克分区联赛中获某省赛区团体一等奖(全省第四名),并连续两年获全国优秀参赛学校称号,我市在参加全省的gdoi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也获得团体第七名,受到了省内外有关专家的好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三、采取措施,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强化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要真正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除领导重视外,还需要有一批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较高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此,市教委从年开始,就每年从大专院校和社会各界招聘大量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充实我市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同时,市教委还每年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如加强各种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与学习,外出考察交流,以及举办高水平的技术专题讲座(如网络管理、网页设计、多媒体制作等)等,并定期进行优质课评比、优秀软件的评比、优秀论文的评比等,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为使这批教师安心工作,市教委和各个学校还想尽办法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对他们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并在职称评定、课时计算给与倾斜,使他们工作顺心,生活安心。目前,我市已拥有一批高学历、高素质且具备较强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截止到年月,全市全市信息技术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以及获省级以上奖励的论文、教案、软件等达余篇(件)。
狠抓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要大力发展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推进市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加速实现市的教育现代化。我们还必须大力开展全市所有非计算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以切实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
依据《某省省教育信息化工程规划》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市教委早在年就建立起分层次的多级培训机制:一级层次是要求所有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在年前全部进行一次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并要求有的教师要通过计算机初级考核,的教师要通过计算机中级考核,各级各类学校能有以上的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去;二级层次是要求所有的中青年教师
在年前全部达到并通过计算机中级考核,要达到并通过计算机高级考核,各级各类学校要有以上的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去;同时学校要把教师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能力作为晋级考核的指标。为此,我市在年就根据学校教育实际编写出 了全省第一本适合教师培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一书,并制作出 了配套光盘。目前此项培训计划进展顺利,已达到预期目标。现在全市开展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学科覆盖率达,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师覆盖率达以上,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教学。
四、加强课题研究,大力促进科研促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实现教育过程的信息化,并最终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基于此,我市加大了科研力度,全市中小学兴起了教育科研的浪潮,截止到年月,全市共承担了国家、省级重点课题达数十项之多,如市教委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子课题“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一中承担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语文教学”,市二中承担的“cai促进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提高的研究”,拱北小学承担的“多媒体熟语识字”等,使我市在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辅助教学和课程整合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加强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全面推进我市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市教委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子课题的“信息技术与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于年月结题,它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我市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教育管理信息化、教育信息资源、网上教育与远程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了整体分析、研究,找出了许多阻碍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症结,提出了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原则、战略思想、发展策略和措施保证,规划了我市信息化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并为此建立了“市实验中学”,力图通过营造信息化环境,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教育带动学校的全面工作,使实验学校逐步构建起现代化的信息化办学模式。因此,可以说这是我市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对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将起到一个不可低估的作用。
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突出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市中小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研究”作为我市首批重点课题早已于年立项,为配合该课题研究,我市还在拱北中学、拱北小学和香州七小设立了三个“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验班”,该课题明确提出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坚持“信息技术是教育的工具而不是教育的目标,信息技术是认知工具,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是创新工具,强调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等四个基本原则,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突出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从教材、教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实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好范文版权所有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育信息化必然引起教学模式的变化,现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教育过程的结合,给教育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貌,它赋予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以更丰富的内容。如何突出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和非线性的表达方式来营造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新型教学环境,尤其是创建优化的网上学习环境,来实现教师传授与学生自我探索的有机结合,以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已成为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内容。为此我市市一中、市二中、市四中、市六中、拱北中学、实验中学、县一中、拱北小学、香州一小、香州一小等一大批中小学校多年来一直都在如何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提高教学效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认真的研究、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如市一中的“校园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与研究------多媒体与语文教学”、市二中的“cai促进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提高的研究”、拱北小学的“多媒体熟语识字”以及市六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受到了省内外教育专家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对市六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某省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达中说“这个实验班我非常欣赏,它体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美国哈佛大学威斯汀教授也说“这种模式在美国也很少见,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五、积极推进校校通工程,加强我市教育城域网和“市中小学虚拟网校”的建设
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要“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为此,我市加大了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并于去年投资近两亿按高起点、高标准的信息化要求兴建了市一中和斗门县一中两个高中部,使其信息化环境、信息技术装备、网上学习环境等均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同时市教委还在去年就与市电信局签署了合作建设“市教育城域网”的协议,规定在年前全部完成我市城区中小学校的“校校通”工程,并加快了我市综合性的“市中小学虚拟网校”的建设步伐,力争在年前将“市中小学虚拟网校”建设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网校,向社会、学校、家庭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以实现充分的资源共享。
同时,我们也对网络教育环境下给教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了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强化了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在德育方法上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对信息的辨别与选择能力,力求在充分挖掘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的同时,把其负面影响减到最小程度。
第五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伴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进步,世界各国均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人力度。我国也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加入了这一行列,开启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到目前为止,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型城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已取得很大进步,但与之相比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则稍显薄弱,这也造成了我国整体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较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的现状。在我国约2.3亿中小学生中,农村中小学生就有接近1.4亿之多,比例达到60.8%之多。未来他们将会陆续步入社会,因此,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所以,如何在农村中小学中开展更为优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如何更好地让农村中小学生为未来融入到信息化社会打好基础就成为当今中国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我国农村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1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信息技术常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获得初步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
但由于升学率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主观上并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尽管设置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课程,但实际上却只是让其为语、数、外等与升学考试相关的课程让路。这样的课程安排一方面会使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知识的获得,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学生因此对形同虚设的“信息课”毫无了解,在缺少学校和学生推介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自然也会产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茫然和懈怠的态度。因此我们首先应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知问题,才有可能改善我国农村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2 基础设施匮乏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尽管有的地方已认识到其重要性,但真正要让其顺利开展起来也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这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资金的缺乏。从学校建设来看,农村中小学基本上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修缮教学楼、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上,因此能用于购进、维护、升级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上的资金就十分稀缺。资金的稀缺造成了现在我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基础设施匮乏。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微机室计算机较少,甚至有些地方没有条件设立计算机教室;课堂上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的情况不占少数;普通教室中配备的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也十分稀缺。也正是这样的现状使得当今我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缺乏必备的物质载体。反观农村中小学学生及学生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仅有少部分学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计算机,大部分学生并无机会接触计算机。由此可见,农村中小学资金的缺乏,进而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匮乏,也成为影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1.3 教师欠缺专业技能
当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基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以中老年教师为主,然而中老年教师的基本专业知识(具体体现在使用信息技术上)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根据调查显示,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的中小学42周岁以上(含42周岁)的中老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6%,其中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仅为24%,这显然没办法满足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条件所限,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并未受过完整的能力、技能、专业知识培训,这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没办法将基本专业知识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第二,部分教师本身并不重视该课程,通常还未将具体操作进行讲解便让学生自行实践,也并未进行监督,使得学生往往并未进行课堂内容的操作而是使用计算机的娱乐功能。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输出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通过提升教师素质进而最大化其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成为另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4 缺少完善的评价体系
尽管目前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提出对学生的评价要将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应遵循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和教师更倾向使用总结性评价,并不重视过程性评价,这样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过程发展,进而忽略了学生在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问题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环节上也同样存在着。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笔试加上机操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而无论是哪种形式教师都仅仅关注学生在期末时的操作是否遵循教材,从而进行评判。仅通过最后的一张试卷或是一次操作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操作要领而忽视了过程中体现的对具体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这样的评价体系是不完善的,一方面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另一方面又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无疑是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初衷相违背的。
发达国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
2.1 专项经费投入高
由于发达国家对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高,为保障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各国均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环节投入了大量资金。如:在英国,政府将6%的国拨教育经费用以购置微机;法国为开展多媒体教学每年直接投入10亿。这些数字都很直观地表明了发达国家极其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并通过一系列措施为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
2.2 信息技术课程普及程度高
世界各国已达成一项共识,那就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对增强中小学生对信息产业的了解,锻炼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世界各国也纷纷加大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程度。如:美国的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得最早,到了20世纪90年代,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要求小学生能简单了解计算机的相应功能和计算机技术的实际意义,并能进行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英国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列为全国中小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
2.3 师资培训力度大
发达国家开设了多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而进行优质的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如:美国将教育技术投资中的30%用于师资培训;法国设立了教师培训学院、进修学院来培养专业的计算机教师;韩国通过对在职教师培训和未来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社会意识。
2.4 重视网络教学
近几年网络教育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兴起与壮大使得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网络教育的发展。英国政府在教育经费的使用中明确提出要保证英国的中小学校能通过网络进行教学并为中小学教师购置相应课程软件;法国教育部表示要使低年级学生学会使用电子邮件进行通信,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基本网络操作。
2.5 评价制度趋于完善
与我国教育现状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体制中对平时学生的学习情况也颇为重视,一方面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他们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这一点具体在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上则表现为其评价系统中对平时学习过程的考察,例如:英国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密切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作业加以反馈,且期末考核成绩不作为最终成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学生不断对应用程序进行发掘并加以改进,并将其作为考核要求之一。
解决措施
3.1 加大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投资
提升信息教育水平,与一定程度的信息技术教育投资是分不开的,前面提到发达国家对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高,为保障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各国均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环节投入了大量资金。在这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参考借鉴,加大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投资,丰富内容,拓展渠道,强化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资源建设。
3.2 增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执业培训
现在很多中小学的教师,尤其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信息技术教育水平较低的地区任教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并不具备符合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的要求。如果加大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投资,而相应的教师却还没有做好准备,那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来说则是一种阻滞。因此我们要增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职业培训,从而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间的发展。
3.3 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工作
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一定要有耐心,在全国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改革过程中应该坚持的方向之一,只有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才有可能尽早一步了解计算机的相应功能和计算机技术的实际意义,并能进行初步的计算机操作。普及工作也应该将重点放在农村地区,实现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全面化与合理化。
3.4 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评价制度
信息技术教育,更多程度上是一种对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类学科更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即阶段性评价而非形成性评价。正如大学教育重视了平时成绩一样,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也应该注重平时学生的参与度而非最终的考试结果,考试的形式也应更为灵活,让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之中得到良性发展,需要我们更加注重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