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社区群众工作 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做好社区群众工作 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做好群众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需要与时俱进,要以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的要求,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摆正位置,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为官之要,先存百姓;执政之要,顺乎民心”。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如果我们真正把人民群众看成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深怀爱民之心,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认真地为他们解决困难,那么许多看似难乎其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自然也会日益密切;如果把为群众办实事看成是找麻烦,把敢于提不同意见的群众看成是“刁民”,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抱着这样的态度,是不可能做好群众工作的。因此,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认识,摆正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除与群众地隔阂感,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石。
二、耐心倾听,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知道群众所想、所盼,了解群众的愿望、要求,摸清群众利益诉求的重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群众工作。通过与群众直接接触,进行面对面地谈心、对话,交流情况,沟通思想,从而熟悉群众心理,把握好群众的思想脉搏,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信心和针对性,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是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信访是社区群众表达意愿、诉求的主要手段。面对社区特殊人群多、矛盾纠纷多,处理信访问题难度大的情况,迫切需要建立点面结合,层层接访的工作机制。社区应建立信访接待中心,全天候接访确保群众就近有处信访,表达意愿有人听。领导干部要严格落实接待日制度,定期接待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对接待日受理的问题实行跟踪和反馈制度,对所办理的问题,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及时反馈,努力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二是开好居民议事会。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邀请相关服务单位的领导与群众代表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交流,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把测评结果作为下一步开展工作的依据。
三是设置民情信箱。在居民生活区悬挂民情意见建议箱,指定人员开箱,把居民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问题分类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在案。社区内部能解决的问题归为即办事项,明确人员抓紧落实;需要上级部门或其他单位协调解决的问题归为转办事项,邀请有关部门与居民群众代表座谈,尽快解决,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居民群众反馈。
四是记好民情日记。社区领导干部应坚持每月走访居民群众家庭,把每次走访的情况认真记在日记本上,并对每次走访过程中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实行“全程跟踪制”,时时征求办理满意度,确保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三、加强学习,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
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而社区干部面对居民的任务加重、头绪增多,许多干部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对于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大胆面对、主动触及、及时化解。所以社区干部要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学理论、政策、法律、社会学、心理学,学与群众打交道的方法艺术,将学习这个良好习惯坚持下去,尽可能拓宽知识面,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工作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在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时,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迫切的问题、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坚持从群众的小事、急事、难事做起,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零距离服务群众,不断增强社区对广大居民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群众工作,不仅是密切党和居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动员居民群众投身科学发展伟大实践、建设和谐社区的迫切需要,社区党员干部要结合社区实际不断摸索群众工作的方法,总结群众工作的规律,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本领,努力推动和谐稳定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袁正清 2011年11月30日
第二篇:浅议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社区群众工作
浅议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社区群众工作
2008年天津市政府批准了武清新的城乡总体规划,明确了的发展定位为“京滨综合发展轴上的重要新城,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不同层次的聚居点建设在武清各个街道飞速发展,部分新建社区居民大都是由当地拆迁农民和因贫困或拆迁而申购经济适用房的市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弱势群体人数较多;因建设征地、拆迁补偿、就业安置等问题遗留的群众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也较为突出。然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社区群众工作,是摆在每一名社会政工师面前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工作社区经验,谈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社区群众工作。
一、科学判断和深入调研新型社区的特点
科学判断和深入调研新型社区的特点,是每名社会思想工作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武清区街道亨通社区居民中,部分是原有城市居民。绝大部分是因国家及市区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被征地拆迁“农转非”的居民,他们由失地农民变成社区居民,由以前的松散型居住模式变成了城市化的密集型居住模式,生活习惯的不同带来了社区管理上的新问题。一是居民家庭经济来源窄。当前亨通新建小区内的居民,与市区内的传统居民社区模式有所不同,市区内的社区因为城市的固有特点,社区管理在经济方面有来源,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而亨通的新建社区,多由当地拆迁农民组成,思想和文化素质受到一定影响,且由于这些农民变为居民后,失去了原本赖以生活生存的土地,又因为年龄、文化、技术等原因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生活中会逐渐感受到经济方面的压力,并转化为对政府的怨气和对基层党组织的不信任,造成不稳定因素。二是社区公益资金渠道少。新建的社区与其它地区整建制拆迁成立的社区又有所不同,整建制拆迁后组成的社区多是由原较为集中的村组整体搬迁形成,原村组遗留的部分资产仍可用于新建社区的居民,或作为社区公益设施建设,但由松散的农民和部分城市贫困人群组成的社区,基础设施及公益设施、活动等经费来源存在困难,无法对社区的正常运转提供帮助。在社区建设的投入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该街道社区建设所需资金主要靠街道、居委会自筹,一些重点项目、重点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社区硬件设施显得较为薄弱,有待于拓宽筹资渠道。三是社区干部队伍人少事多。社区建设的工作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社区建设队伍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专兼职工作者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社区志愿者队伍人员来源渠道较窄、层次较低、参与率不高;社区理论工作者队伍匮乏;以及新社区日常工作初始阶段千头万絮。科学认识社区当前的情况,深入调研社区居民的结构层次,准确研判思想工作的重点,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社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社区发展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发展的大逻辑,也是群众工作的新环境。
二、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做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群众工作重心在基层,主体是基层组织,建好了基层组织,做好群众工作就有了可靠保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实现社区全覆盖,零死角。亨通结合创先争优、“五老四教”、远程教育等专项工作,进一步加强、规范党支部建设,强化党员干部紧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四评活动,党员亮身份等活动。增强党员凝聚力,向全体党员公开各项工作指标及党务情况,并将党员承诺书全部公示上墙,做好党务、居务、财务三公开,长期公示支委工作目标、居委日常事务、社区财务状况,接受群众监督。组织党员积极开展各类服务群众的活动,将创先争优落到实处。社区着眼提高还迁居民幸福指数,创新实行了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以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为主体,共同协商处理社区事务、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起到了强党建、抓服务、促和谐,打造群众满意的一流品质社区的良好作用。社区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30个党小组,担任楼门长的社区党员85人,社区党建活动触角延伸到了社区每个角落,实现了党组织的全覆盖。在全面实现“一社区一支部”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党委(党总支)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楼栋、党小组建在楼门。同时在民间组织、文化团队、活动场所和商务楼宇中建立党组织,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街道社区党组织体系。社区各项工作都有党员干部带头,都有党组织负责,促使各部门全心全意地为社区居民服务,让百姓享受社区高品质的生活。党支部通过党员干部入户慰问走访、召开座谈会、开展讨论等形式,与群众的交流更加密切,社区干部对群众的所思所想、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的疾苦,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对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实效更加信任。
三、创新服务方式和倡导“全民公益”的志愿生活
社区发展的目标就是,提高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收入水平;建立良好的社区内部人际关系和合理的社会结构;发展社区居民的民间团体和组织,培养居民的民主意识和自治、互助能力;提倡有利社区进步的伦理、道德;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群众工作的根本要求。习主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带领人民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亨通社区自成立以来,一直创新服务方式。社区建立健全了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一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服务模式,开设了18个便民窗口,全天候办理居民日常事务。同时,还完善生活配套,设立图书室、全民健身武术基地、健身长跑俱乐部、文艺排练厅、书画室、棋牌室、爱心超市等功能室所;兴建了卫生服务站、银行、菜市场、养老院等服务设施,为社区居民打造15分钟优质方便生活圈。同时,积极营造“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氛围。自2010年起,社区从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参与重要志愿服务行动的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使志愿者开展服务时多一份保障。建立志愿者积分制,联系社区商家使积分变成实惠,大力宣传志愿者的奉献精神,进一步提高志愿者的社区认可度,让全民公益成为一种社区精神,让志愿生活成为一种时尚。目前,亨通社区从最初,仅有5人的党员义务巡逻队发展到如今已有21支队伍,1345人注册志愿者。
四、改革创新,开拓“网络群工”的新阵地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敦促“提网速”“降网费”,更是引起无数网友热议。说明网络传媒宣传效应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关注。“网络群工”已经成为我们政工师们的新阵地,网络社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和网络民主、网络舆情、信息网络服务与网上网下群众利益诉求的新需要,都要求必须政工师们改变以往工作方式,开拓“网络群工”新阵地,以顺应时代潮流,形成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立体化群众工作,才能更好的完成群众工作新使命。居住在武清区蒲瑞馨园的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随时了解社区动态;动动手指,就能实现水电、燃气开口的办理;一键求助,就能享受家政、维修上门服务;甚至还能用它来进行预约问诊,完成外出旅游查询攻略等内容。社区通过把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社区党建与党员管理工作,蒲瑞馨园社区党总支利用所创建的智慧社区运维指挥中心平台和社区所有居民家中的电视互动机顶盒平台,专门打造了党建工作平台项目。今后,社区居民只需打开家中电视,足不出户就能及时有效的共享政务信息,掌握党内动态,解决居务问题。党建工作平台项目涵盖了辖区内多达20余项的党建工作内容,其中包括社区内党员的档案管理,发展党员工作,党员培训和党组织关系接转,远程终端站点的学习,社区各类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党员服务站的开展情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下基层、办实事、解难题、交朋友”活动的情况,特色党日活动和优秀党支部、党员的评选工作,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管理以及组织相关制度的建设,社区党建绩效考核工作,换届选举的开展情况,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困难群众活动的开展情况等工作。这一平台的创建不仅能够使社区党支部掌握了网络舆论阵地的主动权,提高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水平,增强了政工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除此之外,社区政治思想工作者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工作准则,从发现社区问题入手,将解决不满情绪导入行动,针对社区居民共同感受的问题进行系统交流讨论。了解各团体和阶层的文化背景,利用社区感情推动社区的群众工作。
第三篇:社区民警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国家安危,公安系与一半”,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而群众工作则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就是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区民警处在直接面对群众的最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尤其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本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社区民警如做好群众工作谈一些粗浅看法,供大家相互交流。
一、把握社
区警务的定位,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开展群众工作中来
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使之自觉自愿地协助、参与公安工作,已成为民警开展群众工作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而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耐心做好群众工作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深入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耐心做好群众工作,打牢群众的思想基础。一是要把握社区警务的定位,大力推行警务公开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从全方位了解公安,为开展群众工作提供机制保障。二是要学会做群众工作,学会用群众的语言与群众沟通,学会发动群众、鼓动群众,组织、带领群众积极开展各种群防群治活动。三是要加强法制宣传和防范宣传,在提高群众自防自卫意识的同时,增强群众参与治安工作的自觉性。
二、改进社区警务的运行机制,使社区民警真正走进社区,融入群众
一要实行弹性工作制。社区警务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案件高发以及群众最需要的时段和地段,特别是错开社区居民上下班的时段,实行群众休息、我上班的灵活机动的弹性工作制,分别满足于警务室接待群众,入户走访、重点地段徒步巡逻等工作内容,打破以往群众上班警察上班,群众下班警察下班的工作模式,从时间上满足民警开展群众工作的需求。
二要建立“以房找人”的实有人口管理模式,以适应动态社会治安的特点。“以房找人”,需要切实建立长期、日常性的社区民警入户查访工作机制,形成惯例、促成规范。
三要建立社区人口管理责任倒查追究机制。从追逃、抓获暂住流窜犯罪嫌疑人等方面扩大责任倒查的渠道,提高社区民警走进社区,融入群众,落实实有人口管理的责任心。
三、构建和完善社区民警绩效评价体系,调动社区民警做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评价社区警务工作的标准应该是围绕公众的反应而制定的。第一是群众的认同满意程度。第二是刑警破案中真实感受程度。因为,社区发了案,有没有线索,除了运用科学手段,主要就看社区民警基础工作扎不扎实,这一点刑警最有发言权。第三是发案的升降程度,即群众的安全感。构建和完善社区民警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社区工作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实行单列指导、单列考核、单列奖惩的模式,不仅把社区的基层基础业务有效地划分出来,还增强了社区民警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制定社区群众工作评价指标时,既要考查工作过程,也要注重实现结果。在考核形式上可以采取定期考核与即时监测相结合,保证公开、公平和透明,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加强业务培训,切实提高社区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社区民警的工作包罗万象,但概括起来必须基本具备三种能力。一是群众工作能力。即组织发动群众,带领群众维护治安、创建和谐社区的能力。要想群众配合工作,必须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创造警民合力的工作氛围。同时要有较强的工作魄力,当机立断处理问题,协调各方,找准结合点,使问题圆满地得到解决。二是要有较强的执法办案能力。社区民警服务是主业,但必须具备办案所需要的基本法律素质和办案技能。三是宣传服务能力。社区民警既是信息员、宣传员、又是战斗员,社区民警的宣传服务能力可以理解为在社区法律的普及和实施,并应当贯穿于社区民警工作的始终,培育社区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四篇:浅谈社区民警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浅谈社区民警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常到基层辖区走访调研,发现一些群众抱怨某些社区民警缺乏工作协调能力,遇事不冷静,抓不住要害。一经了解,问题清楚了:群众工作做不好的原因是不善于协调沟通,工作定位和方法不准,运行机制不畅通。
“群众利益无小事”,“国家安危,公安系与一半”,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而群众工作则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就是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区民警处在直接面对群众的最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尤其离不开群众的支持。现就社区民警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谈一些粗浅看法,供大家相互交流。
一、把握社区警务的定位,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开展群众工作中来。
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新历史条件下,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使之自觉自愿地协助、参与公安工作,已成为民警开展群众工作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而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耐心做好群众工作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深入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耐心做好群众工作,打牢群众的思想基础。一是要把握社区警务的定位,大力推行警务公开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从全方位了解公安,为开展群众工作提供机制保障。二是要学会做群众工作,学会用群众的语言与群众沟通,学会发动群众、鼓动群众,组织、带领
群众积极开展各种群防群治活动。三是要加强法制宣传和防范宣传,在提高群众自防自卫意识的同时,增强群众参与治安工作的自觉性。
二、改进社区警务的运行机制,使社区民警真正走进社区,融入群众。
一要实行弹性工作制。社区警务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案件高发以及群众最需要的时段和地段,特别是错开社区居民上下班的时段,实行群众休息、我上班的灵活机动的弹性工作制,分别满足于警务室接待群众,入户走访、重点地段徒步巡逻等工作内容,打破以往群众上班警察上班,群众下班警察下班的工作模式,从时间上满足民警开展开展群众工作的需求。
二要建立“以房找人”的实有人口管理模式,以适应动态社会治安的特点。“以房找人”,需要切实建立长期、日常性的社区民警入户查房工作机制,形成惯例、促成规范。
三要建立社区人口管理责任倒查追究机制。从追逃、抓获暂住流窜犯罪嫌疑人等方面扩大责任倒查的渠道,提高社区民警走进社区,融入群众,落实实有人口管理的责任心。
三、构建和完善社区民警绩效评价体系,调动社区民警做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评价社区警务工作的标准应该是围绕公众的反应而制定的。第一是群众的认同满意程度。第二是刑警破案中真实感受程度。因为,社区发了案,有没有线索,除了运用科
学手段,主要就看社区民警基础工作扎不扎实,这一点刑警最有发言权。第三是发案的升降程度,即群众的安全感。构建和完善社区民警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社区工作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实行单列指导、单列考核、单列奖惩的模式,不仅把社区的基层基础业务有效地划分出来,还增强了社区民警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制定社区群众工作评价指标时,既要考查工作过程,也要注重实现结果。在考核形式上可以采取定期考核与即时监测相结合,保证公开、公平和透明,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加强业务培训,切实提高社区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社区民警的工作包罗万象,但概括起来必须基本具备三种能力。一是群众工作能力。即组织发动群众,带领群众维护治安、创建和谐社区的能力。要想群众配合工作,必须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创造警民合力的工作氛围。同时要有较强的工作魄力,当机立断处理问题,协调各方,找准结合点,使问题圆满地得到解决。二是要有较强的执法办案能力。社区民警服务是主业,但必须具备办案所需要的基本法律素质和办案技能。三是宣传服务能力。社区民警既是信息员、宣传员、又是战斗员,社区民警的宣传服务能力可以理解为在社区法律的普及和实施,并应当贯穿于社区民警工作的始终,培育社区良好的法治环境。
五、学会协调沟通,及时把握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做好群众工作,处理社区邻里纠纷,这就要求社区民警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在处理问题过程中,社区民警首先考虑的是大家的共同利益是什么?其次是找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有效途径。为纠纷各方找到共同的利益,千方百计找出对大家对双方都有利的切合点,这样,协调沟通就有了基础。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要做到一视同仁,办事公道,不能有任何偏心,如果站错位置,有一方不服,反而导致矛盾更加复杂,处理问题会更加棘手。只有找准矛盾的结合点,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注意言语的修饰,这样沟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一个优秀的社区民警只有善于协调群众工作中各方面环节,才能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事业才能成功,才能为共筑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长青派出所彭小波)
第五篇:社区群众工作经典材料
群众工作网格化 xxx谱写和谐曲
————新形势下xxx街道xxx社区群众工作经典材料
xxx区xxx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城郊结合部社区,位于xxx市区西北部,辖区面积xxx平方公里,总人口xxx人。近几年来,随着流动人口不断涌入,社区的人口管理、计生工作及治安管理等工作压力很大。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
xxx街道及全体社区干部面临的重大课题。街道党工委结合实际,xxx年创造性地在独树根西社区试行网格化管理,这一新模式出现了“社会管理网格化、服务群众心连心”的喜人局面,社区先后荣获xxx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xxx省和谐社区、xxx省文明单位、xxx省体育先进社区、xxx市级“文明单位”、科普先进社区等荣誉,在2007-2011年妇女儿童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被xxx省人社厅、xxx省妇联荣记二等功。
一、主要做法
(一)实行“五步走”,构建科学管理新体系
针对社区存在流动人口多且成分复杂特点,在管理上往往出现对社情民意缺乏深入了解,导致许多苗头性、倾向性的社会矛盾不能及时掌控。社区通过试行网格化管理,实行划格、定人、定责、定制、考核“五步走”,依托网格化管理,构建起“‘网’住社区大小事,解决问题不出‘格’”的科学管理新体系。一是按照“合理布局、尊重历史、着眼发展、界定清晰、方便管理,便于服务”的原则,科学将社区划分为7个网格,网格内的单位、楼群纳入网格管理之中。二是根据各网格管理服务工作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一名网格长,网格管理包括环境卫生,民政、计生、就业、社保、城建、综治、党建、党廉、文化、民生工程、违建巡查等内容。三是网格长实行一岗多责,不仅要承担在社区分管的业务工作,同时要坚持每天巡查所负责的网格,实现人到格中去,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促和谐。四是社区和网格结合自身实际,以网格信息库、基础台账、网情日志等形式,建立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查的“五有”工作机制,实现事在网中办。五是建立群众评议奖惩制,加强对各站的工作日常考评,组织群众定期评议,结合社区干部绩效考评,对成效好,管理成绩突出的实行奖励。对各网格信息员根据工作情况给予一定报酬。
(二)创新网格化,搭建便民服务新平台
随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xxx社区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突破口,创立便民服务一体站为载体,构建了“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的网格化社区管理服务新格局。一是推行“一站式”服务,从便民利民服务入手,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工作环节,开展民政低保、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生服务、综治信访等多项“一站式”服务项目,使社区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二是组建好“两支”队伍,建立两支xxx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团员青年服务队伍,设定每月第一周为服务周,建立服务卡,服务卡上印有服务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依托志愿者服务队伍,组织起来开展社区义务奉献活动,对网格中的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行上门服务,办理社区事务,保持社区服务常态化。三是定期开展月主题服务活动,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服务活动等,真正把关心和服务送给群众,极大增加了与社区群众间的联系,有效地确保社区的和谐和稳定。四是建立信访调解负责制,负责组织党员、居民骨干对网格中发生的民间纠纷实行有效调解。通过每天一研判制,搜集社情民意,定期做好矛盾排查工作,有效化解民事纠纷,实现对网格内居民的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零距离动态管理和服务。同时,建立廉情监测网络,开展“网格倡廉”活动,推进监督预警实时化。通过网格单元、社区服务站、街道共同为居民提供“线”上的服务,确保矛盾消化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取得成效
通过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了服务前移,使社区管理和服务全覆盖,更好地发挥社区在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实现民情联系无遗漏、社区管理无盲点、社区服务无缝隙。
成效之一: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参与感。通过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社会矛盾多元调解、社会管理综合执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重点工作,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通过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政府引导的生活服务体系,加强包括公共行政服务、社会保障服务以及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在内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通过畅通民意表达和利益诉求渠道,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成效之二:重心下移, 提升了管理服务效率。通过网格化社会管理,实现政府工作重心下移,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干部根据自身的能力及时给予帮助, 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融洽。同时,网格化管理使信息采集、监督、反馈、督办系统更加流畅, 不仅节约了管理成本, 还更好地满足了群众的需求,真正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渠道畅通、反馈及时。
三、经验启示
在社区网格化管理试行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启示之一:坚持党的领导。社区党委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区委、街道党工委的决策部署,并紧密结合社区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社会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社会的末梢,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
党组织就在身边、政府就在身边、社会服务就在身边、温暖和谐就在身边。突出党建引领方向,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启示之二:先进党建带动。一流的党建是带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社区党委坚持在发展中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启示之三:思想解放先行。走科学发展之路,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这条道路,才能使经济发展,社区文明和谐,人民幸福。对于xxx社区这样一个处在城郊结合部且流动人口成分复杂的社区来说,首要的一条就是要狠抓解放思想。通过解放思想,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方式、新的方法来谋划发展之策,凝聚发展之力。
启示之四:科学发展统领。社区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用发展引领全局,注重从实际出发,在发展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确定相应的目标任务和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精心组织实施,全力加快发展,不断壮大实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秩序安全有序、心情更加舒畅。
启示之五:强化责任保障。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是一项创新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强化硬责任、落实硬保障。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抓、社区党委领导具体抓,都对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重要事项、重要工作亲自研究、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同时也保证一定的工作经费,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为社区网格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