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众文化课程 读书感想
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审视与思考
——读《大众文化导论》与《解读大众文化》感想
组长:刘伟
黄颖杰 李书峰 李祎昕
2013.05.01
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审视与思考
——读《大众文化导论》与《解读大众文化》感想
刘伟
黄颖杰
李书峰 李祎昕
摘要:《大众文化导论》一书是王一川先生于2004年出版的一本著作。《解读大众文化》一书的作者是大众文化领域著名的美国专家约翰菲斯克。通过阅读这两本书,我们从感性到理性地对大众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本文阐述了我们对大众文化本身及其产生原因、传播、作用、发展等方面的理解。
关键字:大众文化 约翰菲斯克 电视 网络 广告 心脑控制社会建构
序
《大众文化导论》一书是王一川先生于2004年出版的一本著作。这本书作为高校通识课程教材,富有条理而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大众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规律。书中着重介绍了电影、电视、畅销书、流行音乐、互联网、广告、青春亚文化等大众文化形态。
《解读大众文化》一书的作者是大众文化领域著名的美国专家约翰菲斯克(Jhon Fiske),作为“世界指明的文化研究健将”,他经常会给是世界文化研究领域带来一些新思想,这一特点在这本《解读大众文化》中也略有体现。
为在有限篇幅中力图较为深刻地探讨我们阅读这两本书后的感想,下文主要讨论有关大众文化概述、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网络文化以及广告文化等最具有代表性的课题。
一. 由大众文化定义所引发的思考
可以说,一切属于哲学范畴的学问名词的定义都是永远不能够完善也不是唯一的,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但关于大众文化的定义,是任何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所以我们就必须要尝试着去阐述它的定义。
比如约翰斯道雷所归纳的那六种定义: 1.一种广受欢迎或众人喜好的文化 2.高雅文化之后剩余的那部分文化 3.大批量生产的商业文化 4.来自人民的文化
5.关联“霸权”理论、权利抵抗、以反抗与兼并为标志的“战场文化” 6.围绕后现代主义而产生的文化样态
对于菲克斯,在《解读大众文化》中,他说“文化(及其意义和快乐)是社会实践的一种持续演进,因为它具有内在的政治性,它主要涉及各种形式的社会权利的分配及可能的再分配”再从这一对文化概念阐述的基点出发,他阐述了自己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解,他认为“大众文化由局域从属地位或被剥夺了权力的人群创造,他们有着各种创造,他们有着各种组成,他们丧失了物质和推理的资源——这由剥夺了其权利的社会体系所提供”我们从这样蹩脚的翻译中依旧可以归纳出菲克斯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大众文化是社会基层人民群众的一种创造,这种创造受社会体系所影响,但依旧具有多样性与主动性。这种文化是社会中各种具有差异的团体,在社会活动中将其具有的“亚文化”进行传播,这是属于从属地位人群对于权力集团的抵抗。
这与我们从其他文献中了解到的其他大众文化专家的观点截然不同。从陈多友与小森阳一的访谈记录《大众媒体墙与心脑控制》一文,以及网络上查找到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他们看来社会上已经产生的大众文化并非大众创造文化的初衷,那些文化并非大众真正需要的,它是被商品逻辑、资本、权力所操控的。这种文化缺乏自我意识,被动多于主动,往往是被灌输的,它的传播过程虽然可能存在快乐,但这种快乐与文化都是近似机械的,使大众丧失了个性而变得统一化。
对于前后两种观点我都很赞同,菲克斯的观点很具有乐观性,这样的观点对我极具诱惑力。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会更积极地评价这个社会——人民群众用其富有创造性又极其多样化的创造力创造了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在表达民众意愿的同时,帮助构建了社会,使社会更加民主化,平等化。我认为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比在中国更符合实际。对于中国的大众文化而言,我认为的确也是存在着菲克斯所说的这种作用的。尤其是在当代中国,网络的发达让人们有机会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思想受到冲击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具有个人意识以及国家主人翁心态。人们开始通过创造一些大众文化表现不满(如“和谐”“被自愿”等词的发展与新解,公共网络平台上传播的对政治不满的打油诗等)。但看到大众文化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很清晰地看到中国普通民众的无奈。当“拼爹”“官二代”“郭美美”等词被全国人民心领神会,当我们肩负着建设国家之重任的大学生开始用“高富帅”“白富美”作为崇拜或嘲讽的对象,当这些风华正茂正要大展宏图的青年精英们戏谑地自称“屌丝”的时候,我看到了大众的无奈。这种无奈创生出来的大众文化是病态的,它可能会从简单的自我调侃变化成引导青年人走向无奈顺从,走向对不平等产生的差距的认同。这是自我限制的一面,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在中国也的确存在着他人限制的一面。也就是权力集团自上而下地灌输思想,以机械的方式生硬地创造没有根源的文化。使缺少知识甚至是一部分知识分子盲目顺从,接收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大众文化。例如在中国早期十分流行的有关国共题材的战争片,影片中比较片面地表现了两个党派之间的斗争,将其中一方的感情色彩倾注到电影作品中,对另一方进行了丑化。于是当时的群众接受了这样的大众媒介的宣传,本来不具有党派意识也并不隶属于任何党派的民众,却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其中一方的憎恶,这种憎恶由于社会普遍的认同而变得根深蒂固。而究其原因,却只是因为一些并不全面的宣传,显然这种认同,虽然是社会普遍的认同,却也是畸形而不健康的。如此的例子还有很多,暂不一一列举。这种灌输而产生的生硬的大众文化又会在民间逐渐演变升级,变成一种不思原由,息事宁人,顺从的社会文化。这对于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讲,是可悲的。
二. 理解电视文化
电视是一种运用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图像的媒介技术。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是融新闻、艺术、技术于一体的传播媒介。而电视文化则是由电视媒体构建的生活与艺术交融的符号表意系统。
电视文化起源于西方,英国和美国是世界电视发展的先导,但是与英国相比,美国的电视文化发展的商业化进程更快,程度更高。美国的电视节目繁多,是公众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娱乐工具。
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电视文化才出现在中国内地。最初的电视文化在中国是作为一种政治目的的,主要在宣扬政治教育主题。除了极少数的政府领导和高级知识分子以外,大部分国人是无法看电视的,所以初期的电视文化影响极小。当改革开放的钟声敲响,中国电视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电视台第一次播放广告开始,中国的电视中开始插播广告,这意味商业开始介入电视媒体,打破了中国电视仅仅受控于政府的局面,虽然这种影响在当时还是有限的。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电视发生了巨变,但中国电视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依然不够成熟,白岩松曾经说过:“如果说中国的电视产业是公共电视,那就是最肮脏的公共电视;如果说中国的电视产业是商业电视,那就是最无能的商业电视”的确,中国的电视产业管理不足,节目质量参差不齐,所以说中国的电视产业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要走。
电视文化的特点主要有大众化、类型化、日常化、娱乐化和商业化。
电视文化的大众化,首先是通俗化。电视文化是面向大众的文化,多层次地反映大众的需求,任何精神生产在生产自身的同时都在生产自己欣赏的对象,而电视文化在满足多层次大众需求的时候,应在适应中注重提高自觉意识。
电视的类型化,这说明了电视具有很大的范围类型,例如纪录片、新闻、故事片、访谈节目等等。而电视节目类型的定位更是关系到了受众的类型与数量,就是说某一类的电视节目总是会引起特定的某一类人的兴趣,相应的观众在知道了此类节目是自己喜欢的节目时也会用着特有的期待之情去观看欣赏从而得到快感。
电视的娱乐化和日常化是电视文化中两个最明显的特征,它使得电视文化与其它文化有了明显区别。在近几年的一些调查中不难发现大部分人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这也反映出电视文化对大众生活的渗透之深影响之大。
电视文化的商业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都逐渐走上了商业流程的路线。然而过于强调电视文化的商业化也会影响到电视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所以电视节目的制作在如今需要遵守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艺术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艺术创作具有独特的规律,精品可贵,但精品的生产非常不容易,创意在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个性、灵感是艺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当然,任何艺术创作都源自于生活,所以深入生活,挖掘生活是必须的。如果不能做到这些只是一味的最求商业利润,电视文化必将走向衰败。(比如中国电视)
近几年来电视事业迅猛发展,对原有的整个社会文化格局产生强烈冲击。电视的发达使主要靠剧场演出的电影、戏剧、音乐、舞蹈等和靠阅读方式接受的文学,均纷呈萎顿,陷入低谷乃至生存于危机之中。但由于我国电视产业管理不规范,很多电视人追求快速利益,在电视中出现了不少胡编乱侃、粗制滥造的劣制品,影响了电视文化的整体品位。(例如最近被批评很多的抗日剧)但相信,当越来越多的国人已经意识到了这种问题的存在,电视产业势必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理解网络文化
首先,我想谈谈网络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广义地讲,网络文化是人们在网络时代的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延伸的展现。狭义来讲网络文化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是人们在互联网世界中,工作、学习、交往等活动方式的总称。
在二十一世纪,计算机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网络把世界缩小,同时网络文化也随之产生,为传统的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网络文化又和传统文化有着区别,它有着自身的特点。目前,对网络文化褒贬不一。
所以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网络文化的利弊 利:
1、网络文化的传播信息功能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之后的第四媒介,他所承当的传媒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上网浏览新闻已经日益成为上网人群的一个习惯。我国有66%的网民上网浏览新闻。
2、网络文化的民意汇集功能
网络文化在民意汇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利用网络回答人民的提问,温总理网上听民意这一点就很好的体现了网络汇集民意的功能。
3、网络文化的娱乐功能
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看综艺节目、聊天等都成为现在人们上网娱乐的重要内容。这种大众娱乐一方面带来了一些好处:对一些人来说缓解了压力,让其心情愉快,又无形当中受到了文化的感染或者是熏陶。但是,也出现不少的问题,例如沉迷游戏给社会带来危害的事件也不在少数。
弊:
1、知识产权受侵犯。
网上大量的音乐、书籍、杂志多是免费的,没有支付版权费。网络文本的可复制性也致使知识产权的维护成为一大难题,而目前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2、虚假信息泛滥
由于人人都可以参与,门槛低了,文化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假消息充斥网络,网络游戏凶杀暴力非常突出、低俗恶搞流行,网络色情泛滥„„这些已经成为阻碍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绊脚石。恶搞一词甚至成了2006年最流行的十大词汇。恶搞中最著名的就是《闪闪红心――潘冬子参赛记》,将一部反映革命的片子搞成参加流行歌手大赛,足见其低俗。四理解广告文化
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广告文化充斥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必说电视电脑的无数充斥着的广告,也不必说满大街的小广告、小传单,手机上的广告短信就在无时不刻地给我们传递着讯息。
纵观广告的历史,它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在数千年之前,世上就有了广告的雏形,古代的叫卖、吆喝就是最早的、最简陋的广告形式。到了近代,人们学会了利用印刷制品制作传单来派发,从而可以使各家的广告蔓延到很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他们的产品。之后,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手机、电脑等各种高新技术的发明,广告也见缝插针地在这些传媒中播放。起初,广告作为一种发展速度很快的新鲜事物,被大众广泛接受,广告以其新颖和方便,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很快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作为广告的副产品,广告文化也开始兴起。本来广告不过是商人随便想想的产物,到了现在已经衍生出了很多广告的周边副产物,有各种广告设计公司,台词、演员、背景、形式,广告已经成为了一种可以称得上是精美的艺术品。制作精美的广告完全可以给人以各种视觉上的享受,促使人们心甘情愿地购买其中的物品或是服务。
到了21世纪,广告文化逐渐发展到了鼎盛地步。加上了很多电脑技巧、特技效果的广告异常精美,这的确是广告以及广告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同样的,随着广告的无限普及,它逐渐地在生活中变得密集、密集、再密集。满大街的小广告影响市容、电视的广告插播,完全打乱了我们看电视的节奏以及兴趣。曾经有戏言道:请不要在广告时间插播电视剧!这大概很能反应我们广大人民的情绪。电脑的广告更是可恶,网页上随意一点,就会有各种弹窗广告植入,严重影响了我们浏览网页的速度以及兴趣,甚至有些弹窗广告还有恶意病毒。最让人无奈的大概是手机中的广告了。我曾经多次在上课的时间接到陌生电话,误以为是紧急事件,就偷偷跑到教室外面接电话,结果却是各种广告推销,弄的我一肚子火气不知道往哪里撒。就这样,广告文化,逐渐成为了令人们烦躁、反感的东西。
作为书中广告文化的重要部分,广告文化中的性别问题,的确是我们容易忽略,但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作为一个相对而言较为弱势的群体,在广告中占了大部分的板块。诚然,广告的确塑造了一些女性弱势的形象,以及女性需要男性呵护的思想。很多广告都瞄准了女性的口袋,做足了女人的文章,特别是各种化妆品和护肤品。也的确是抓住了让女人更漂亮的想法。但是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本书的这段完全夸大了事实。女性,从古至今,就作为美的代名词而存在,并不是由于广告的侵蚀而拥有了这个形象。爱美,是很多女孩子的天性,并不是完全由于社会和男人眼光的关系。所以,对于这方面的指责的确有一定道理,但绝不是完全正确的,至少有一定的夸大。(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小小的想法,仅供参考。)
最后,由于广告以及广告文化的快速发展,广告业的良莠不齐也是在所难免的,有些广告的确是构思精妙,非常养眼。但也有很多广告为搏人眼球,制作得非常雷人、低俗。更何况,广告,只是作为其物品的代言,而非物品本身,并不具有决定性。就像脑白金的广告,很多年都没怎么改过,特别是台词,一度被评为年度最差广告。但是时光荏苒,很多十佳广告的商家都已经倒闭了,而脑白金却还在很好地销售,所以,综上,广告只能起辅助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作为大众本身,我们在看广告的时候,也要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广告中的虚幻所迷惑,我们需要有自己的立场以及批判角度。不要随波逐流,对于自己的需求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不被广告所左右。
总结
大众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虽然对于“大众文化”本身的定义与观点每个人都有不同看法,因人而异。但大众文化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如以上讨论的电影、电视、广告、网络等)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社会形态构成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无论大众文化是由统治阶层控制的建构社会的工具,还是如约翰斯菲克所说的起源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快乐的手段,我们认为都只是作者在重点叙述自己的一部分观点,而大众文化的起源可能是两者兼具的。另外,在我们看来,大众文化也具体反映了一个时代下人民从精神到物质上的生活状态,我们从该时代中大众文化所关注的焦点便可得知当时人民组想要的是什么。从该时代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便可得知该时代科技、艺术发展水平。这对其它领域的研究也是有帮助的。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大众文化基于受众是大众,其更具有强大社会作用,基于哲学的思维方式而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大众文化是一门令人着迷的学科。
参考文献: 维基百科
《大众文化导论》王一川 《理解大众文化》约翰斯菲科
《大众媒体墙与心脑控制》陈多友与小森阳一访谈记录
第二篇: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考试要点
第一讲 传媒与文化
1、文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 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2、大众文化: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大众文化是普通民众所创造并欣赏的一种普及文化。
精英: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层地位并有影响作用的杰出人物。精英文化却是代表正统的、由主导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那一部分精英所创造并欣赏的文化。
3、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指(代表个人、团体等,尤指形成一经济或政治制度基础的)思想方式。是一种观念的集合,是概念、观点、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从广义讲,它源自特定的阶级或群体。每一种类的意识形态指适合那种阶级的观念体系。
4、霸权:指各种各类的支配,不局限于政治方面。它不但指涉政治、经济因素,而且包含了文化因素。
(1)媒介霸权的观点认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成为整个社会的统治思想。大众媒介被视为受社会统治阶级控制、帮助那个阶级控制社会其他人的工具。
(2)媒介霸权的三个命题:新闻记者的社会化包括充满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报道指南、例行工作规则和导向;新闻记者倾向于报道保守的和维持现状的话题和消息;新闻记者倾向于表现亲美国的报道和对他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负面报道。
政治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政治对大众传媒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归属具有决定性影响,也就是统治阶级掌握着“文化霸权”;政治发展状况对大众传媒的发展水平具有决定性影响;政治秩序的良好可以带动大众传媒的繁荣,反之则传媒业也会受到反面影响。
大众传媒对政治的正面作用:传递政治信息。监督政治环境、统一政治规范、塑造政治形象、传承政治文化。大众传媒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成为新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力量出现的导火索和鼓动者,并在一定的政治发展阶段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5、文本、解读、意象、镜像、全景监狱
文本指“任何书写或印刷品的文字形式”。
超级全景监狱不单产生了自我监视、互相监视的人群,也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传播语境。这种新的传播语境具有非常独特且令人困厄的特征。
6、七、消费、媚俗、后现代、后现代主义
消费社会:人们对消费品的占有不再以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而是以炫耀消费品的附加值作为消费行为的主要目的。消费社会对消费品赋予过分价值,趋向于把消费品不仅当作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而且作为最大的利益,整个经济、社会和文化制度被一种消费物质商品的动力所支配和渗透。(概念参考书本)
第二讲 媒介文化与当代文化转型
一、媒介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1、社会生活的大众媒介化
社会生活通过大众媒介被整理、呈现与保存,社会生活被媒介文本化与大众传播化;大众传媒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播被日常生活化,成为人们几乎不可须臾离开的生活内容。
2、媒介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审美的泛化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二、媒介文化与大众认同
1、媒介环境的不断扩张
大众传播表现社会环境,成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基于这一层面及其重要作用,大众传播才把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等对立因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2、媒介文化与大众认同
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人的社会化主要发生在两个宽泛的阶段,即是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
认同:包括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指向一个集体的维度,基于一系列共有的目标、价值观或经验的共同认同,能够形成社会运动的重要基础。自我认同指的是自我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身以及对我们同周围的世界关系的独特感觉。
知识分子的定义:(1)社会的良心;(2)智慧的传播者;(3)对真理和神圣的亵渎与怀疑者。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独立、民主、批判和创造的精神。
知识分子的三种类型:政治知识分子、一般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
公共知识分子:指的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 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新型知识分子:新型知识分子往往通过自己的消费活动,来转换原有的身份,获得即得体又合法的标志。他们是消费文化的产物,成为时尚的制造者和娱乐信息的传播者。他们不再引导社会公众对自身和社会进行批判式的思考,而是直接诱导人们如何去进行大众消费与享受日常生活。
媒介文化形态之一:当代运动影像
1、读图时代与视觉文化:
一、从图画、图片到运动影象;
二、当代社会文化的图象转型;
三、视觉文化的当代转型
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
数字技术的影响:传统视觉媒介的数字化以及媒介的融合;基于数字技术的新视觉媒介的出现;互动与异步的实现。
2、虚拟影像空间的体验:电子游戏与游戏人生(现代游戏的科技化与媒介化、现代游戏的商业化与产业化、现代游戏的极端虚拟性与参与性、现代游戏的内容转化)、知识的游戏化与博彩化、真人秀的欲望叙事(节目与人物的真实展示、内容局限性、主题与本质的商业化、媒介的渗透)
3、中国当代历史影视剧及其特性:历史的大规模媒介化、两种历史观、建构历史与历史叙事
第三讲 大众传媒中的偶像
偶像:本义是指用木料、泥土或金属等制成的供人敬奉的人像,例如庙里的佛像、神龛中的圣像等等。后来是指人们所崇拜的对象,尤其是指带有某种盲目性的崇拜的对象。
图腾都具有保护、庇护、寄托、希冀等功能。
偶像崇拜:对这个或数个人格化的神祗的崇拜。有平民化、个体化、感情化、随意化、内投射化特征。
偶像崇拜开始世俗化的原因:首先是社会的民主化;其次是宗教组织的衰落;再次是日常生活的商品化。
时尚、偶像与大众传媒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尚需要偶像和大众传媒的强力引导与广泛宣传;大众传媒需要时尚与偶像来维持吸引力和大众性;偶像则需要时尚与大众传媒的形象出新和关注度。于是,时尚、大众传媒和偶像就在这种共生关系中完美结合在一起。
中国当代偶像的媒介文化意义:时尚偶像成为当代偶像群落的主流;匿名偶像群的大量涌现;偶像群体现着社会文化意义从政治一元化到消费一元化的整合过程。
时尚的缺陷:
1、就时尚的内在方面而言,是丧失了自由的个性;就时尚的外在方面而言,是丧失了自由的世界;就时尚的根本内涵而言,是丧失了自由本身。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两者的叙事差异:大众文化在叙事上的最大特点是通俗性、随意性和具有趣味性的价值取向。精英文化在叙事姿态上要求严肃性、精准性和思辨性、学理性,表现在内容上的重要性和分析的权威性。两者的综合对比:首先,大众文化在传递信息、阐述情况多为简单的事实,关注的是事件本身,通常只是就事论事;而精英文化要承载着社会的责任感,承载着人类的良知。其次,精英文化对世界塞入意义,大众文化对世界取出意义。最后,大众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快餐式”,集中体现在随处可见、可调众口、快进快出;精英文化为了延续其历史使命,摆在第一位的往往是一种公正、公平的文化创造环境,一种合理、有序的文化创作氛围,它要承载社会责任感哈良知。
两者的社会影响:大众文化(迎合的建构);精英文化(引导的解构)。(其余内容参照书本)
第四讲 广告及其叙事
广告: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其功能有:基本功能、经济功能(认识功能、心理功能)、宣传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公益广告)。
广告的叙事类型:证明型模式(用名人做证词式广告,选择演员来充当角色,以叙述者的身份给人们讲述产品的使用方法)、说教型模式(在公益性广告说辞中,说教性质的词语用得比较多,一般广告以强调规则或训导的语言来进行诉求)、沟通型模式(通过商品标志、商品造型以及包装物来传播信息,使产品内涵与广告形式完美结合,在与受众的沟通中,具有最终说服、推广的作用)、圆满型模式(广告叙事通过相会相聚、喜庆祝寿的场景,尤其体现中国传统观念,家庭圆满、家庭幸福是其语义内涵)、抒情型模式(抒情型广告叙事方法强调人性化表现,叙事尤以情感诉求为主)、享乐型模式(享乐型叙事方法与情节表现大多通过图像产生鲜活的感觉给人视觉的愉悦感,尤其强调视觉快感和享受,或陶醉于身体体验的诱惑之中)。
广告即是利用恰当的修辞表白、凝聚甚至是制造、生产种种欲望。
广告对传媒的负面影响:内容的庸俗化、传媒的同质化、广告的节目化。
第五讲 舆论的类型
一、小群体舆论:
1、组织即指具有共同目标的人群的集合。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特征:有明确的目标、拥有资源(人、财、物、信息和时间)、保持一定的权责结构。
2、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它既同社会和个人相区别,又介于社会和个人之间,并且是联结二者的中介。特征是: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有一定的行为准则、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
性。
3、随即舆论群:无明确目标、在一些陌生的场合被突发事件裹挟着纷纷发表意见的群体。
成员、场所随机。
4、固定舆论群:具有民间世俗特点和地域文化特征;具有浓厚形而下的特点,对于规范民间生活有重要作用。考虑的是个人利益或小圈子的利益。在规则约束下的理性思考,关注的是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
二、众意:又称公众舆论,指社会范围内25 %以上至60 %以下的公众所持有的一致意见。考虑的是个人利益或小圈子的利益。在规则约束下的理性思考,关注的是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
1、群体舆论:代表在相同环境和条件下,围绕共同任务从事大体一致活动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组织共同意志和共同认识的意见。其作用:(1)对个人的社会化有促进、指导作用;(2)增强团体凝聚力,维护团体的生存和发展;(3)对社会,集中小群体舆论和形成民意。
2、阶层舆论。
3、阶级舆论。
三、民意:民意是人民对有关自身利益的社会问题所形成的一致意见,体现为人民的精神、愿望、和意志的总和,又称民心、公意、公共舆论、公论等,具有坚实的真理性。它能够被民意检测的量度(60-70 %以上)所证实。它是最大范围内的一致性很高的舆论。民意的四定律是:量多理正定律、群落浮现定律、弱化-刚性定律、民心向背定律。
第六讲 第一舆论机构
媒体的作用:正向:传播信息、设置议程、引导舆论(舆论机关、公众舆论的呼应者);负向:媒介依赖、信息冗余、虚拟交流(人际交往、互动减少,与社会、群体逐渐疏远)、白色转化(低级趣味内容降低了受众的平均审美水平和鉴赏力甚至诱发了许多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危机(大众传播带来了文化、思想、政治冲击,对社会制度构成威胁)。
媒介的舆论力量:媒介的话语支配、媒介制造、媒介的舆论合力、媒介的舆论机制。
第七讲 第二舆论机构
第二舆论机构是除了新闻媒体之外的集中表达意见的组织,具有特定的舆论行为和目标。特点是:舆论活动常由精英发动,影响深远;往往反映某个组织或集团的要求。
1、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使自己和公众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和职能。其活动:宣传性、咨询性、交际性、服务性、赞助性。
游说指多方活动陈述建议、主张,以期被采纳、实施。美国的游说方式是调查研究报告、研讨或者讲座、旅行考察、争取出席听证的资格、间接辅导。
2、民意测验:测量特定人群在某一问题上所持意见的分布情况的一种工具。又称舆论测验。
3、思想库”,也称智库,即智囊机构。最初是指由专家组成、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严格意义上的智库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民间组织。智库的职能主要包括:提出思想、教育公众和汇集人才。类型有:政府型、政党型、独立型。传播方式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4、压力集团又称为利益集团,是指那些致力于影响国家政策方向的、但是其本身并不谋求组织政府的组织。活动可以分为直接活动和间接活动两大类。直接活动是指压力集团或其代表,在与议会、行政机关、法院等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机关以及这些机关的决策者和工作人员的直接接触中影响具体的公共政策的制定的活动(方式:直接的游说活动、提供信息和情报、社交行的接触、提出司法诉讼)。而间接活动是指压力集团借由影响公众舆论、参与选举活动、鼓动群众等方式来间接影响政府(方式:参与选举活动、利
用新闻媒介影响公众舆论和政府、基层动员、暴力活动、发起合法的请愿、抗议和示威)。类型有:政治压力集团、经济压力集团、职业压力集团、公共利益团体。
第八讲 权力及其舆论操纵
权力:指改变个人或团体行为的能力。其本质是主体影响和制约自己或其他主体价值和资源的能力。构成基础有法定权、强制权、奖赏权、专长权和表率权。其类型有:强制的权力、功利性权力、操纵性权力(使用技巧主要有“洗脑”、宣传和社会化。)、人格型权力(又称影响力。人们对他们的服从主要是因为其人格因素。在现代政治中,来自机构中的权威与来自个人的人格魅力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权利主体主要指国家,即作为统治阶级工具的政府。此外还包括政党、政治社团以及政治个人。政治权力要实现的主要目的是利益。
所谓权力的“制造同意”,就是利用宣传手段,制造种种假象表明大众赞同权力的统治与政策,诚心接受权势阶层的观点。主要方式有突出报道、精英言论、意见“构造”、议程协商。
公共领域是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的、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共理性精神的、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的批判空间
文化霸权指一个阶级主宰另一个阶级的意识型态及文化,通过控制文化内容和建立重要习俗以统一意见来达到支配目的。
舆论一律:指整个社会只有当权者的声音,仅允许媒体对社会事务表达掌权者的观点,不准公开表达任何与权力话语对立的意见。危害主要是扼杀理性、丧失经济、文化废弛、管理失衡。
公共权力:是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由政府和其它公共组织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
公共权力话语以协商为手段、以平等为前提、以公共领域为场所、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同民众(或代表)诚恳地讨论社会问题,在公共决策和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中与公民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达到对社会的和谐管理。
公共权力话语的结构:回应性话语权、政策性话语权、评价性话语权。
公共权力的规则:社会意志最大化、反映全体公众的诉求、信息和意见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篇:《大众文化与传媒》读书心得.doc
《大众文化与传媒》读书心得
最近看了陆杨、王毅写的《大众文化与传媒》,有点感想。先主要说下大概的内容,这本书分了五个部分分别描述。
首先说下第一章文化和大众文化:
相当一部分理论家的概括中,文化多被视为导向某种成果的累进运动,文明则被视为成果本身。
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文化已成一个自足的概念而包括四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一种总的心灵状态,与人类追求完美的精神密不可分;二是指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中知识发展的总状态;三是艺术的总体;最后是指整个生活方式。由此文化具备了两种阐释:一是一种内部过程,特别是长期结盟于知识生活和各门各类的艺术;一是指一种总体过程,进一步说可以指一切生活方式的具体形态。随着现代社会中现实生活日渐分裂而成为支离破碎、互不相干的片断,大众传媒成了原子化、片断化社会生活得以保持一种“整体”感觉的主要途径。D·麦克唐纳《大众文化理论》: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区别在于,民间文化发端于下层,它是民众自然而然的经验表达,不受高雅文化的恩惠,是为民众自享,满足自身的需要。大众文化则是从上面下达,是为商人雇用的技师制作,它的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其参与程度就限制在买与不买的选择上面。
第二章从霸权理论到文化工业批判:
阿多诺:文化工业在大众传媒和日益精巧的技术效应的协同下,大事张扬戴有虚假光环的总体化整合观念,一方面极力掩盖严重物化的异化社会中的主客体间的尖锐矛盾,一方面大批量生产千篇一律的文化产品,来将情感纳入统一的形式和一种巧加包装的意识形态,最终是将个性无条件交出,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趣味之中。由此可见,文化工业就是一场骗局,它的承诺是虚伪的,它提供的是可望不可及的虚假的快乐,它是用虚假的快乐骗走了人们从事更有价值活动的潜能。
阿多诺对“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两个概念作出了区分。大众文化当中大众对他们所消费的文化有所反应,故可根据自己的趣味来作取舍定夺。而文化工业则是从上到下强加给大众,表面上是把大众款待得仿佛专为他们贴身制作,实际上是在灌输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标准化了的形式和情感。“文化工业”生产什么商品,取决于这些商品能够实现什么市场价值。
第三章 制码/解码与民族志观众研究:
霍尔《文化,传媒,语言》:电视话语的流通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即电视专业工作者对原材料的加工。
第二阶段是“成品”阶段。“意义”被注入电视话语后,占主导地位的是赋予电视作品意义的语言和话语规则。此时电视作品变成一个开放的,多义的话语系统。
第三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是观众的“解码”阶段。观众必须能够“解码”,才能获得“译本”的“意义”。换言之,如果观众看不懂,无法获得“意义”,那么观众就没有“消费”,“意义”就没有进入流通领域。而最终是电视“产品”没有被“使用”。
第四章 公共领域与传媒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公共领域指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干涉。
什么是“公众”?哈贝马斯认为,公众是关于市民的广泛的互动,即“公众”不是滞止不前的概念,而是只存在于公民之间的积极意见、观点和信息的交流和交往之间。正是在这些交往之中形成了公共舆论。
洪美恩《拼死寻观众》:两种电视模式,一是西欧的大众服务模式,关心观众需要看什么节目,把观众当成公众和公民。二是美国的商业模式,关心消费者想要看什么节目,把观众看成市场和消费者。
第五章 文化经济与抵制理论
费西克:“两种经济”理论——电视节目首先运行于金融经济系统当中,这里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制片厂商(生产者)将电视节目(商品)卖给电视台(消费者)。第二个阶段是电视台将观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此后电视节目的流通便进入文化经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对观众而言,只是一种原材料,观众通过自身的解读产生快感及意义,观众是意义的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
德塞图:抵制理论——大众如何逃避控制。
自下而上的抵制可以消除传媒的神秘性,解构传媒的霸权力量。观众观看电视并不是一种麻木不仁,不由自主地一味被动“吸收”和“消费”的过程。意义生产在电视节目播放的时候并未完成,观众对电视意义的解码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制作者的本意未必一定能够通达观众,因为观众完全可能在自身的阶级和社会环境中,解读亦生产出新的意义来。
《大众文化与传媒》过对较有代表性的几大批判学派的学术思想以及观点的梳理与点评.显得格外“卓而不群“体现出了 对传媒批判学理论本土性建构的努力。看着本书第一次有点难以理解,读着读着却也慢慢的懂点了什么,它让我对文化与传媒的理解更加的深入。
第四篇:大众文化利大于弊
大众文化利大于弊
在文化研究领域有两个学派,分别是伯明翰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他们是西方文化研究思潮的源头,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在对于大众文化这个领域却有不同的观点。伯明翰学派在前期由于大多数的成员都出身与中下层或工人阶级所以采取与以往精英知识分子不同的态度去对待、研究通俗文化,力图重估其价值。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是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其成员主要是一些有着犹太血统的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们认为“Popular Culture”即“Mass Culture”,即”为了满足大量消费而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其观众是没有鉴别力的消费者。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都属于批判学派,他们都认为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具有强大的构建能力,但是对于大众文化的定义确实完全不相同的。
在对于大众文化这个方面我是比较认同伯明翰学派的,我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容易”被人所熟知所接受的流行文化,我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在钟爱的同时重视传播良性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利大于弊。那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百度词条对于大众文化的解释:“大众文化,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就是一种为了使大量民众获得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在如今这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在一步步的走向更文明的社会的时间段,在日常的社会工作学习压力变大的情况下,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容易被人们用短时间就可以获得大量的快乐的文化。以简单的事例来说,每一个国人在有机会在国外看到中国的文化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的时候都会感到无与伦比的骄傲与自豪,但是如何让中国的文化走出国门却一直是一个问题,如果说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内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只是一种小众文化的时候,那我们谈何让中国文化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呢,所以在这一方面,大众文化就有了其优点,我们现如今所倡导的在接受传统文化的时候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大众文化在接收了那部分精华后,让传统文化变成一种更容易被人所接受的文化,这让我们的文化被其他国家的人所接受,让我们不再被”洋人“的文化占据社会主流,这难道不是重视传播大众文化的理由吗?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传播良性的大众文化呢?举个例子来讲,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就算没有接触过却也略有所耳闻的“饭圈文化”,那么为什么要以饭圈文化做例子呢,因为饭圈文化逐渐变成了一种畸形的大众文化。饭圈文化即粉丝文化,用以概括大众流行文化中的发烧友现象最早是最初的发烧友,往往指那些对某种流行文化或者小众艺术特别醉心、专业程度高、艺术修养优秀的一群人,发烧友对所痴迷的乐手、歌手、影星的演奏演唱与表演如数家珍,见证了大众流行文化的强大魅力。从相对小众的发烧友文化到大众粉丝文化的过渡是自然而然的,背后是文化工业的巨大推动力量。反过来,粉丝文化对包括网络小说、影视剧、综艺节目在内的文娱产业无疑也有着很大的助推作用,二者相互作用、彼此成就。粉丝怀着巨大热忱,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追星,沉醉于特定的影视作品,相互交流、深化理解、彼此激发二次创作,这些都很自然,无可非议。但是当“饭圈文化”一旦失去理智,开始盲目崇拜那就开始逐渐变得畸形,就拿今年入狱的吴某来说,他可以算得上是在现如今的娱乐圈中的顶级流量,可以当他被捕入狱后,畸形的饭圈文化发表的言论令人不禁捧腹大笑,缺乏起码理性约束的粉丝群体如同决堤的洪水,不只让粉丝个体迷失、沉沦,也助推着流量明星们自我膨胀、忘乎所以。看似对偶像明星百般呵护、无限宠溺,其实是“毁”人不倦,金钱供养、无底线膜拜让流量明星们不断地自大自满,最终走向灭亡。而且不良的饭圈文化也在影响着少年的良好成长环境,以一种病态的文化让正在塑造世界观,价值观的青年误入歧途,不在崇拜科学家,医生而是去崇拜那些流量明星,长此以往,不良饭圈文化毁掉的将是整个一代人,污染的是整个社会风气,败坏的是整个的民族精神。总之,不良的大众文化(饭圈文化)不利于正确的大众文化传播,对正确的社会发展都有影响,这就是我们要重视传播良性的大众文化的原因。
这个世界是一个多姿多彩,人才辈出的世界,有着炫彩的文化,夺目的精神,但不管取得了如何样的成绩,刨根问底来说个人也是大众的一部分。可以接受你像作古代诗人陆游笔下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可以接受你“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不让自己的高洁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但是在如今这个大同社会中,不被人们所接受的,不被人们所能融洽的畸形文化,最终都是要被良性的大众文化所取缔,大众文化不是只有快节奏,低俗的,当我们所有人都在重视传播良性文化的时候,那么总有一天我们的国家的文化就一定可以传播到异国他乡,所以说只要我们传播良性的大众文化,那么大众文化的利一定是大于弊的。
参考文献
1.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理论 学位论文库
2.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地位 学术期刊库
3.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社会和理论生成语境比较研究 学术期刊库
第五篇:课程感想(范文模版)
课程感想
陈瑜
1205030011 这门课我已经上了两次了,虽然是一样的内容,但是第一次的教学和学习跟第二次的教学是不同的感觉,它有种升华和熟练的准备。
首先是感谢,感谢师兄师姐的引导与培训,感谢他们的这十五周来的全情投入,感谢他们的认真准备和有效引导,让我们真正投入其中,乐在其中,体验其中,感悟其中。
第一接触了这门课程的时候,自己还是懵懵懂懂的听得一知半解,一是自己对有些内容不感兴趣,二是自己的专注度不够高,导致对于这门课程没一种自己的理解。课下也理所应当的比较偷懒没有认真的回忆上课的内容,毕竟是学生自主课堂的内容。但是课程慢慢的上了安排,自己也有在其中慢慢学到东西。
在编辑部授课的时候,校对对于一本杂志来说是很重要的,而我真的学到了怎样用符号去改改病句,因为我是文院的,所以对我来说是很有用的一个知识。还有学到了校对的方法,原来简简单单的办公软件还可以用来校对啊,真的是学到了实用知识。感谢他们没有藏私,而是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虽然授课的时间很短,但是我觉得他们是有用心去准备的,ppt也好,在教室上的讲课虽然不是真的老是,但是他们上去讲课的时候是闪着教师的光环的。
作为谷风的一员。作为设计部的一员,最喜欢的应该就是在设计部的部长上去讲课的时候了,她在讲台上教授大家怎样用ID软件去排版,把一堆死气沉沉的文字,用漂亮的排版方法排列的整整齐齐,配上文字和图片,让他们搭配得恰到好处,真是一种制造美的享受,也是一种技术人员的骄傲。在课堂上,看着他们学习着排版的过程,虽然笨拙,但是大家都很投入。两节课的学习中,大家都基本掌握了排版的基础要领,大家也对杂志的制造过程也更加明了。大家都是因为喜爱杂志所以才选择聚在一起,决心要办一本一流的杂志,所以各部门的工作无论清闲还是忙碌,但是大家心里应该对这本杂志是具有责任感的吧,所以不会敷衍了之,不会抱着敷衍的态度去对待它...所以我愿意去上这门课,它是与杂志息息相关的一门课,从开始时的介绍杂志,到教授排版的过程,都是一种负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