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得体会----寻访党的足迹,聆听历史回响
心得体会
敬爱的党组织:
为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庆祝建党90周年,我校启动了“寻访党的足迹,聆听历史回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260余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将分五组寻访省内外著名红色圣地。而我则到了台山、恩平等侨乡本土的红色圣地进行寻访,活动前我已认真了解了寻访地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信息,并在寻访过程中写下心得体会,阐明一个预备党员对党的认识和体会。
我们的活动分两站,第一站是台山滨海纪念馆。滨海纪念馆(滨海松苑)记载了台山人民革命武装自1944年成立后,以大隆洞为中心建立根据地,人民武装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滨海总队的历史,台山人民为了解放,不惜赴汤蹈火,前赴后继。大海有情,青山作证,记录着滨海英雄业绩。这些都体现了端芬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侨乡重镇。滨海纪念馆位于台山市端芬镇隆文管区(原大隆洞公社),1997年8月落成,分为两层,首层是滨海总队武装斗争史展览室,二层是图书室、阅览室。纪念馆的左边是纪念碑,呈三角棱形状,正面刻着“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碑旁边是纪念亭,呈六角形,亭上刻着“滨海亭”,亭内刻着“滨海松苑志”。滨海松苑东边是镇徽塔,呈三角形,塔的东边写着“欢迎你到隆文革命老区来”11个大字。
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1927年农民起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建。革命烈士纪念碑寄托了革命老一辈和全台山人民对烈士的无限怀念和崇高敬意,是全市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要向烈士学习,学习他们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积极进取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舍身忘我、勇于献身的崇高品格和英雄气概。我们要倍加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江山,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全面建设好小康社会、实现越跨式发展的成果,告慰我们先烈的在天之灵。
我们的第二站是恩平三老纪念亭。恩平三老纪念亭被命名为江门市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恩平籍的冯桑、揭荣、吴有恒三位老共产党员、老红军,是恩平先进的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的总代表,他们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 光辉的一生, 在他们的革命历程中留下了高贵的美德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建立“ 三老” 纪念亭, 把冯棠、榭荣、吴有恒三位老革命的事迹刻在亭中,是为了教育和激励后人。
如今,为了进一步发挥“三老亭”应有的作用,恩平市切实加强了对“三老亭”的管理,使之成为创建文化名市的载体和青少年德育教育阵地。文化部门正在组织文化工作者创作一批歌颂三位革命前辈事迹的书籍,把“三老亭”作为建设文化名市的载体;教育部门把“三老亭”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教育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到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教育,使中小学生从小树立高尚的情操。
希望各有关部门要研究有效的措施,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这些教育基地的作用,要经常性地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团员、在校师生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开展各种爱国爱乡的教育活动,教育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做好表率;教育和激励广大青年团员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开拓,努力拼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当好先锋;教育和激励青少年学生刻苦学习,学好本领,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当代青年在享受着幸福新生活的时候,应该不忘党带领人民群众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相信带着对革命英魂的崇敬,亲临革命历史圣地,寻访党的足迹,将促使新一代青年人传承前辈们吃苦耐劳、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融合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更好地发挥新时代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篇:红领巾寻访党的足迹 总结材料
红领巾心向党
追寻党的足迹
——记六(1)中队寻访优秀共产党员李传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少先队员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队员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9月23日下午,仪征市胥浦中心小学六(1)中队少先队小干部在大队辅导员孙老师和班主任陈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仪征市退休老共产党员李传富爷爷的诊所,开展了一次红领巾寻访活动。
一走进李传富爷爷的诊所,仿佛是走进了一个白色的世界。摆放整齐的医疗器械,干净素洁的白大褂。让人觉得虽然只是个便民诊所,但却非常卫生。正是李传富爷爷的这份用心经营,使他先后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基层干部”的光荣称号。队员们跟随着李传富爷爷,兴致盎然地参观了这个别致的小诊所。
李传富,是一名农村医生,他说:“当时农村非常的穷,没有人当医生,所以农村缺医生,还缺药品,于是他通过村民的推选,学了医,当了医生。因为是为人民服务的事,所以感到很光荣,家里人也特别支持。”这一干就是41年,41年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无怨无悔,这其中也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事。
听李爷爷说,有一次,一个6岁的小男孩,在河边玩耍,一不小心滑了下去,溺水了,情况十分紧急,小男孩拼命的喊救命,人们听到了呼喊声,都赶了过来,有个人跳进河里,把小男孩救到河边上,但小男孩一直昏迷不醒,这该怎么办?大家焦急万分,这时,群众的背后传来一阵声音:“快让开,快让开!”只见一位身上穿着白衣大褂,背上背着医药箱的老医生从人群里挤了出来,这人正是李爷爷,他用双手不停地按压小男孩的胸部,就这样重复的按压,但只吐了一点水出来,于是又实行第二套方案——人工呼吸。李医生给小男孩人工呼吸,一口一口地把小男孩肚子里的水吸出来,水吸出来了,还是没反应,就继续吸,把小男孩吃的饭都吸出来了,终于救活了,这情景让人非常感动,小男孩的爸爸妈妈非常感激李爷爷,握着李爷爷的手说:“你是孩子的救命恩人,要不是您扎根农村,等孩子送到大医院,恐怕早就没命了。” 爷爷说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每一位医生都会这么做的,他为自己的这份职业感到光荣,因为可以为人民群众服务,救死扶伤。李爷爷说完还特地嘱咐我们说:“你们可不能在河边玩耍,很危险的哦!”
当我们问他觉得什么样的医生才算好医生?李爷爷回答说:“人民信得过的医生,就是一名好医生,竭尽全力救人。”
围坐在李爷爷身边,聆听着李爷爷的介绍,观看李爷爷为病人治病的过程,我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队员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纷纷向李爷爷请教:“李爷爷,您觉得党在你心中是怎样的,有哪些地方最值得我们热爱?入党的时候,最令您难忘的是什么事?我们家乡在党的领导下,发生过哪些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们将来长大后要入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您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期望和建议?„„”一个个稚嫩的声音,道出了对党的向往和热爱。面对队员们的提问,李爷爷的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地解答,讲自己的经历,讲党的故事,让队员们了解了党的伟大,知道了家乡的巨变。在言谈交流中,队员们对李爷爷的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努力学习,全面掌握知识,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做个‘四有’新人”的期望在队员们心中扎下了根。
最后,在积极的互动中,队员们向李爷爷表示感谢的同时,也道出了自己参加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想,在依依不舍中离开了李爷爷的家。
相信通过本次活动,队员们对李爷爷、对中国共产党一定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红领巾踏着党的足迹,一定会更加健康向上的成长!
第三篇:寻访红色足迹(本站推荐)
寻访红色足迹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70年前那场决定世界前途命运的伟大胜利,永远铭记在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心中。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日首都阅兵,隆重纪念那场伟大胜利,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中国人民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到骄傲,也为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到自豪。
曾听老一辈的人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那段不为人知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艰苦青涩的时光.年轻的我们根本想象不出那段苦日子,甚至有时候还认为是天方夜谭.玉米、红薯是早中晚饭的主打歌,饮料则是玉米粥,多种做法的大白菜,可是却没有什么油,连盐都放得很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使吃得反胃也还是这些.我们的餐桌上多了许多那时没有的佳肴,我们的衣柜里多了许多那时没有的衣装,我们的书包里多了许多那是没有的书本,我们的脑海里多了许多那时没有的知识,我们的记忆中多了许多那时没有的快乐……
大概这就是她的羽翼吧,护佑着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让我们没有了晚上没有电,洗澡去河边,早起找野菜,农耕累弯腰的回忆了.我们从小就有着幸福的生活,虽然我家不算富裕,可是我却可以拥有一个屋顶遮阴避雨,拥有墙壁挡风;我也拥有一台属于我的电风扇,在炎热难耐的夏天送来凉爽的风;我家还有暖气,能在严冬送来丝丝暖意……我们所吃的、用的、穿的甚至是交通工具都体现着我们生活的优越.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这不就是党的力量么?党就是这样,造福于人民.善于向历史学习才能不让前人的血白流。我们今天纪念这场胜利,是在清醒和理性的态度下,面对历史。我们既面对所受的屈辱,也缅怀前人所做出的牺牲,更珍惜得之不易的胜利,目的是面对未来,营造未来。在日本国内也有不少有识之士,理性面对这段历史。但是,日本一些右翼势力却一再颠倒黑白,否认侵略罪行。所以,走和平发展之路,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不能忘却,更不容篡改。日本政府应当正视历史,吸取教训,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
这大概就是她的光环吧,那无时不刻都在发光的光环,照亮了前方的路,即使前方的路有再多的荆棘,有再多的绊脚石,有再多的困难我们也不怕,我们一定可以度过难关.顺着历史的大潮,我寻找着你的足迹!在南京的战场上,我见到了你!革命先烈用鲜血铸就了这座千年的古城.在台儿庄的焦土上,我找到了你!那血染的黄土地上,有你深深的印记!在武汉的天空,我找到了!无名大队的耻辱在这里得到了洗刷!在百团大战中,是无数的战士们抛颅头,洒热血,他们是抗战中最伟大的英雄!是他们向世界昭示:中国人民不可侮!中华民族不可欺!你的足迹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你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土地上印下了的的足迹.阅兵式纪念,是为了警告那些罔顾事实、篡改历史的人,中国早已不是过去积贫积弱之民族;是为了提醒我们的同胞,铭记先辈们的牺牲,铭记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是为了讴歌无数先烈浴血奋战、穷其生命追求民族自强的精神。饱经沧桑、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更加热爱和平,更懂得珍惜和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凝聚中国力量,为了共同梦想努力奋斗。抗日战争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正是有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汇集起夺取抗战胜利的磅礴力量。我们要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一心,捍卫人类尊严和历史正义,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我们就一定能够开创崭新的未来,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篇:寻访红色足迹
蒙山高,沂水长,好儿女,永不忘
——寻访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在2011年迎来90岁生日。9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经历过无数的磨难,有初建党时的艰辛,有带领人民想要解放中国时的困苦,也有领导人民走向社会主义路线时的茫然,但是,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值得信赖的党,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裕,我们在平静安逸的生活中学会感激中国共产党,我们用我们特有的方式来庆祝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艰苦的岁月,所走过的路。在暑假期间,我们——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寻访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来到红色沃土沂蒙山区的沂南县,看望当地的革命红嫂,通过寻访那些革命先辈们遗留的足迹,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向革命先辈们那样以坚韧的品质来面对我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先辈们致敬,为建党90周年献上我们最真诚的礼物。
关键词:90周年红嫂足迹献礼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我们大学生在了解国情中坚定理想的信念,在服务社会中彰显人生的价值、在实践学习中增长才干,进一步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调查研究能力,同时也为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
周年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我们通过寻访红色足迹,了解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警醒我们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有像革命先辈一样不怕困难的勇气,有像革命先辈一样坚持自己正确信念的决心,同时也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应该在服务社会中彰显自己的价值。
二、调研的基本内容:
2011年7月13日,我们调研小组来到红色沃土沂蒙山区的沂南县,找到了我们要拜访的革命红嫂—刘牧英老人,并向刘牧英老人以及她的家人询问了发生在当地的革命事迹。通过与刘牧英老人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发生在当地的脍炙人口的英雄事迹,有许多名人故事就在那里发生。从刘牧英老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招待中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党和祖国在当地居民心中的地位。直到我们真正来到这片抗战武装与人民一同抗战的地方才深刻体会到,那种军民同心,人民从内心里爱党爱军的感情。
深深母爱演绎鱼水军民情
刘牧英老人的家住在临沂市沂南县张庄镇,而张庄镇在抗日战争年代处于敌我争夺的一个要塞地带,所以刘牧英老人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激流,敌人的残暴,和我八路军战士的英勇奋战。
战争年代,刘牧英老人和其他村民一起积极投身我八路军根据地的后勤工作,为前线队伍源源不断的提供各种物资,尽管条件十分艰苦,还要面临敌人的多次扫荡,但村民们以民族大义为重,不畏艰险,顽强斗争,为我八路军的前线战斗提供了有效的后备支援。
当时,我八路军某部战后医院因敌人扫荡,不得已面临被迫转移的境地。医院里有位医生刚刚产下一名女孩,在如此紧张的形式之下,为不拖累自己,影响了工作,这位医生决定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托付给当地的村民。可是,由于敌人的多次未交扫荡,村名手中的粮食就连自己的家人都养活不起,更何况再添加一人,谁来照顾这名战火中出生的婴儿成了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就在此时,刘牧英老人站了出来,毅然担负起照顾革命后代的艰难任务。老人一家的生活和其他家庭
一样,都非常艰苦,后来老人的大儿子又出生了,一下子照顾两个本该身处襁褓之中的儿女,让老人的生活更加艰辛。但是,老人并没有抱怨什么,为了赢取党和祖国的伟大胜利,再大的牺牲,老人也义无反顾。敌人来了,老人一手领着年龄稍大的女儿,身上还背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还得时刻注意着敌人的攻击,伤了哪一个,老人也不愿意。
就这样,老人在战火燃烧的岁月里坚持了下来,后来,女儿差不多六岁的时候,被她的亲生父母接走,虽然离开了刘牧英老人的红色家庭,但她的根却深深扎在了沂蒙山区的每一寸红色土地。
时至今日,老人当初抚养的女儿每年都会来到沂蒙老区看望老人,说到这里老人特别欣慰,直夸现在生活的好,感谢党和祖国为人民所做的一切。岁月的苦涩没有让老人倒下,相信等待刘牧英老人的一定会是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
浓浓恩情造就红色沂蒙魂
在与我们的交谈中,刘牧英老人讲到了许多那么多八路军先辈们的地方,我们真想每一个地方都去看看,去感受一下八路军先辈们往日抗战的艰苦与战争的激烈,以及感受一下他们在那枪林弹雨中的生活。
那时的战争环境非常紧张,敌人更是相当的残暴,每次进村扫荡都会把老百姓的粮食掏空,祸害村民。据老人讲,有一次老人在家正忙着,听见外面传来熙熙攘攘的嘈杂声,等到她趴到墙头一看,外面来了一群鬼子,把老人可吓坏了,幸好及时发现,老人带着孩子急忙从后墙逃走,躲开了鬼子。这算是老人经历的最为惊险的一次了,直到今天说起这件事,老人还是特别后怕。
刘牧英老人与她的家人在和我们的交谈中,一边点头一边称赞八路军好。不管老少,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八路军在那个古老的山村一代被一代人的传颂了下去,人们爱戴八路军,听老人讲,八路军战士在那里中转休息,睡的是军民的屋门外,不管刮风下雨,吃的是军队的干粮,不拿走居民的一分一毫,铁一样的纪律,铁一样的组织,成就了抗战的胜利,造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老人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是在战火中出生的,后来入了伍,也亲身经历了战争你年代的艰苦和残酷,并向我们讲述了很多发生在当地的革命故事。再后来,另外的两个儿子也相继当了兵。老人希望家里的红色精神能代代相传。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长谈,我们刘牧英老人那里听到了很多发生的抗战时期的革命故事,也了解到了很多发生在沂蒙老区人民身上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经历,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与刘牧英老人拍照留念,结束了我们的拜访。
三、调研心得
看着这脚下的土地,仿佛看见了革命先辈们以前走过的风风雨雨,那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每一个故事,对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经验,一次教训,一种刻苦铭心的记忆。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是我们会用我们的热情去感悟,去聆听革命先辈们留下每一寸足迹。看着眼前的山山水水,我们感受到了那些革命先辈们的奉献和牺牲的激情岁月,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看见了那些先辈们正将燃烧着的革命火焰交给我们。星火相传,我们一定会从革命先辈们那里担负起新的更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
我们的党在一步步壮大,一步步发展,每一次的实践,每一次的改变,每一次的回顾都是在汲取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中国在发展,经过了那最艰难的岁月,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迈得更稳,迈得更快,不管前面是荆棘还是悬崖,我们在那些革命先辈们的洗礼下,必将更加的勇敢,更加的坚强。
还记得奥运的精彩,汶川的悲壮,世博的盛大,党和人民空前的团结,那时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国力量的强大,我们正在强盛,我们正在崛起,这些我们都应该感谢党的领导,感谢在党的历史上有过贡献的人们,革命先辈给了我们一个榜样,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我们正在经历着我们最宝贵的时光,我们应用我们的激情去点亮我们未来的路,应用我们的热情去开拓我们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红色足迹寻访
守住尊严,守护约定
城港路街道中心小学 李昭 生义娜 “大阅兵,我们看什么?我不知道你们在看什么,但是我是在找人-------我要去找9个人年级最小的叫欧兴田。”这是我是演说家中问题少年梁植的一短话。梁植在节目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位90岁的老人和他的战友们的故事。
1938年淮北中学有9个学生亲眼目睹了他们村17户人家被日军屠杀。老人、小孩满地尸体,他们非常愤怒,忍无可忍于是冲回教室咬破手指,用血在身上写请愿书,参加抗战,并约定如果在战争中谁受伤了,要互相帮助,如果有人牺牲了,活着的人要为他们收尸。于是他们用毛笔在自己的胳膊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再用针一针一针的刻上去。以作为自己在战场上能让战友找到自己的最后凭证。很快他们上了战场,潘志邦、丁在森、徐明杰、张殿加、乔景坤等人相继在战争中牺牲。抗战胜利后,这9个人仅剩下了欧兴田。欧兴田为了守住和战友的约定,于是一个战场一个战场的去找自己的战友遗体,他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去做这件事并建了一座烈士陵园。最快的用了2年时间找到,最慢的一位用了28年才找到,欧兴田把他们一个一个接回了家,自己也从家中搬出来住到了烈士陵园。
当阅兵式中战士们锃亮的钢靴踏在天安门的土地上我们仿佛还能感受到每一个潘之邦匍匐在地上的体温,当我们仰头看蓝天时仿佛能看到在战壕里的每一个丁在森也在仰头看着,在寻找着希望。当我们听到嘹亮的军号声时仿佛能听到徐明杰、乔景坤、张殿加虽然声音还带着稚嫩但却无比坚定的冲锋的呼号。这是一场八年的抗战,但抗战的胜利却从来不是一场战役的胜利,它不是一个战略的胜利,也不是一个军队的胜利,它是属于一个民族的自尊重新树立的宣告。它是一个从1840年开始就任人宰割的土地决定涅槃的时刻。打抗战我们打了8年,但等这个胜利我们等了一百年。
时代在改变,我们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场,不知道战争的残酷。没有硝烟的时代,并不是没有战争,战争也并不都是枪林弹雨。也许我们不理解当初那些烈士的勇气和激情来源于哪里!但是我们身在我们的时代,我们懂得我们这个时代的形势,嗅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气息。我们依旧可以嗅得到战争的气息。时代虽然改变了,但是不变的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民族兴亡,匹夫有责。世界的各种文化在相互蚕食。保住我们的民族立于世界之林,实现我们中华的伟大复兴。我们仍旧像革命时代的烈士一样,为我们的祖国奉献我们毕生的精力,甚至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