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简爱》中简爱女性形象
浅析《简爱》中简爱女性形象
学号:080212009012 姓名:施航工业设计2009级
摘要——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讲,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很多。《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本文主要从小说《简爱》的内容入手,浅析简爱这一女性的光辉形象,关键字—— 简爱女性执着反抗成长
一、小说《简爱》简介
简爱是个孤女,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父母由于染上伤寒,在一个月之中相继去世。幼小的简寄养在舅父母家里。舅父里德先生在红房子中去世后,简过了10年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一次,由于反抗表哥的殴打,简被关进了红房子。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和恐惧,使她大病了一场。
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以后,简被送进了洛伍德孤儿院。
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简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她最好的朋友海伦在一次大的斑疹伤寒中去世了。这次斑疹伤寒也使孤儿院有了大的改善。简在新的环境下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学校任教两年。由于谭波尔儿小姐的离开,简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
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经常在外旅行,偌大的宅第只有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阿黛拉·瓦朗,罗切斯特是她的保护人,她就是简的学生。
一天黄昏,简外出散步,邂逅刚从国外归来的主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以后她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时好时坏。整幢房子沉郁空旷,有时还会听到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笑声。
一天,简在睡梦中被这种笑声惊醒,发现罗切斯特的房间着了火,简叫醒他并帮助他扑灭了火。
罗切斯特回来后经常举行家宴。在一次家宴上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简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屈辱,离开客厅。此时,她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其实罗切斯特也已爱上简,他只是想试探简对自己的爱情。当他向简求婚时,简答应了他。婚礼前夜,简在朦胧中看到一个面目可憎的女人在镜前披戴她的婚纱。第二天,当婚礼在教堂悄然进行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切斯特先生15年前已经结婚。他的妻子原来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疯女人。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简离开了罗切斯特。在寻找新的生活出路的途中,简风餐露宿,沿途乞讨,历尽磨难,最后在泽地房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并在当地一所小学校任教。
不久,简得知叔父去世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同时还发现圣·约翰是她的表兄,简决
定将财产平分。圣·约翰是个狂热的教徒,打算去印度传教。他请求简嫁给他并和他同去印度,但理由只是简·爱适合做一位传教士的妻子。简拒绝了他,并决定再看看罗切斯特。
她回到桑菲尔德庄园,那座宅子已成废墟,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失去一只胳膊,一只眼睛)。简找到他并大受震动,最终和他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二、《简爱》中简的女性形象
简·爱是个不甘忍受社会压迫、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女性。无论是她的贫困低下的社会地位,或是她那漂泊无依的生活遭遇,都是当时英国下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能够把一个来自社会下层的觉醒中的新女性摆到小说的主人公地位,并对主人公为反抗压迫和社会偏见、力争取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追求幸福生活所作的顽强斗争加以热情歌颂,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是难能可贵的。其中作品中反映出的女性三次不屈服的抗争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
1.第一次反抗
小说刚开始写到简小的时候父母双亡,自幼寄宿在舅母盖茨海德家中,里德先生去世后,舅母对她态度转变很大,对她咒骂甚至毒打,甚至将他关起来当牲口一样圈养,这些幼小的简都默默的记在心中,她不去反驳反抗不是因为她的懦弱,而是没有一个好的时机。直到,布罗克赫斯特先生的出现,将她带出了舅母家。临上车的时候,简在舅母家大门口将她这几年的怨恨全都说了出来,用最恶毒的话诅咒了虐待她的舅母和表弟。这是简第一次勇敢对自私,冷漠,恶毒的报复。
2.第二次反抗
从盖茨黑德“出逃”后,简来到了罗伍德。她本以为逃出了“地狱”,但是她所面临的又是另一个噩梦。布罗克赫斯特先生是个外表正派,却极度虚伪的人。从第一次见面,布罗克赫斯特对简就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简刚来时,他让简站在高高的凳子上,当着所有孤儿的面批斗她,说她是个罪人,只有主才能拯救她,洗涤她的灵魂。而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简的内心是无比的愤怒的,她甚至出现了“呼吸困难、喉咙紧缩”的状况,然而,海伦的出现和坦普尔的教诲及时了制止了这个有极强自尊心的女孩子的愤怒。就是这样两个对简来说极其重要的人并没有一直陪伴在简的生活,而正是由于他们的离席,成就了简又一次的抗争。海伦过早的逝去,这是简一生中直面的第一场死亡,但是与海伦的最后一场谈话让简明白死亡并不可怕,这给这位本就勇敢的女人生命中加入了更多的无畏。加上坦普尔的教诲,简再一次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和面对自己。
这一次的反抗相较于第一次而言更拥有一种自主意识。简在身边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时候,敏锐的意识到应当到更大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价值。这样一种主动的反抗正是女权主义极力提倡的。
3.第三次反抗
简遇到罗彻斯特后,面对他喜怒无常,蛮横无礼的性格脾气时,简总表现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因为简的这种性格罗彻斯特也慢慢的喜欢上了简,而简也对罗彻斯特开始产生好感,继而一片痴情。但是因为伯莎梅森的存在,想到自己根本比不上伯莎梅森,她无时的不克制着自己的感情,无时无刻的不与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做着斗争,因为这些想法她的内心做着挣扎,最终决定离开。
如果说,前两次的反抗是基于情感支配下的冲动,那么第三次的反抗是简建立在理性思维后的反映。这种理性依然依附于其本身对于自由而平等的爱的渴望之上,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理性思维结果。
4.第四次反抗
面对圣•约翰的求婚,简从惠特克劳斯逃走了。这一次的逃走意味着简的两种反抗。一种是对宗教的反抗。圣约翰.里佛斯是一个野心勃勃,洋洋自得、个人英雄主义想法极强的基督徒。他企图简牺牲自己的情感需要去成就道义上的责任。简的反抗是对虚伪的宗教的反抗。另一种是对传统爱情观的反抗。简回到了桑菲尔德,回到了已没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的罗彻斯特的身边。简的这一举动是一个颠覆,颠覆的是传统的门当户对、颠覆的是以往的童话故事。最终,她在追求真爱和独立的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简在其抗争的一生中得到了思想上的巨大飞跃,更成就了一个伟大了女权主义的诞生。简的反抗不仅是对一些人,一些事的反抗,而是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些制度的反抗。
三、结语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虽然受尽磨难,但她那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幸福的精神却让人们震撼。其中,简爱独特的爱情观更加深化了她的个性,她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该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有了这样的爱情信念,她在追求个人幸福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纯真朴实的感情和一往无前的勇气。简爱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仆人地位而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对于她来说,爱情是纯洁高尚的,罗切斯特的财富与他们的爱情无关,她之所以衷情他深爱他,就是因为他能与她坦诚相见,能够读懂简爱身上不平凡的气质、才学、美德,简爱成了他生命中难求的知音。而罗切斯特用来对待简的那种正直又热诚的友好坦率也使简深深爱上了他。
这部小说中也描写了罗切斯特两次截然不同的爱情经历,有力的批判了但是社会时代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和爱情观。而追求独立的人格的简爱,同时也更注重追求男女之间精神的平等,即使她的经历不艰辛但仍热爱生活,坚定自己爱的信念,等待平等纯粹真实的爱,甚至毅然放弃渴望已久的爱情,并最终经历磨难后与自己爱的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这部小说塑造的简爱的形象是高贵的,困窘的环境改变不了她的高贵,艰难的命运也改变不了她的高贵。简在不幸中实现了自我超越,追求自由平等,实现了人生价值,而对于当代的女性,更应有自己的信念,为自己创造一片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英)著,盛世教育西方名著翻译委员会译.《简•爱》.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4版.[2]彭凌丽《浅谈一个女人抗争的一生对《简爱》女权主义的思考》
[3]董菊.《自卑——自强——自信——解析<简•爱>的人物性格》.《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03.[4]杨玲谭贤军.《<简•爱>中的宗教、社会等级和两性等级的分析》.《大众文艺》.[5] 刘伯香.“我就是我自己”——论简·爱的女性主义特征[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第二篇:毕业论文:论简爱的新女性形象
毕业论文:论简爱的新女性形象
摘要《简爱》是 19 世纪英国批判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成功在塑造了新型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简爱的生动形象,集中描写了它为了谋求女性独立和爱情平等而进行的斗争。简爱是以其感动人心的对于一位“灰姑娘”式的人物的奋斗史而取胜的。她自尊自主,叛逆反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爱情,是一位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性平等,不向命运低头,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的坚强女性。体现了现代新女性观。
关键词 自尊自强,叛逆性,人格独立,新型现代女性观
1847 年,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横空出世,它打破了 19 世纪前半叶的英国婚姻模式的束缚,女主人公简爱那种敢爱敢恨,大胆反抗的精神为世人所惊叹和钦佩。她是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文学群体中最光彩照人的叛逆新女性,这在以前的英国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难怪它一出现就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而获得了永久的魅力。夏洛蒂写作《简爱》之时,英国的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分裂工人运动,表面上采取某些改革的措施,例如通过了女工实行十小时工作日的法案,但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善,并没有获得平等的权利,即使是经历了三次高潮的宪章运动,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工人和劳动群众参加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也没有提出男女平等的问题。当时妇女没有支配财产的权利,在婚姻市场上也缺乏竞争力,他们认为到工厂做工有失身份,因而,教书,当家庭教师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因为这种情节都取决于作者个人的体验,凝聚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带有一定的自传性。可以说《简爱》就是“女家庭教师的大宪章”1它是以一种“叛逆的独立性”2的情绪写成的。体现了作者追求女性独立的精神。
小说的主人公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在悲惨世界中孤苦飘零,备受凌辱,虽然貌不惊人,但却始终不甘沉沦、自强不息,勇敢地和命运作斗争,以独特的性格力量征服了千万读者的心。全书激荡着主人公对压迫者的愤怒抗议和要求主宰自己命运的呼声,勃朗特用她那女作者特有的细腻的笔法为我们刻画出了一位栩栩如生的平凡女性,她追求自立、自尊、自爱,在与不公平的命运作斗争中闪烁着不朽的光辉。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和。
观更加深化了她的个性,她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该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男女双方彼此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她的爱情应该是纯洁高尚的,她对罗切斯特的财富不屑一顾,之所以钟情于他就是因为他能平等待人。她言辞激烈地对罗说:“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爱吗?你想错了,我们的灵魂跟你的一样,心灵也是同样健全的!如果上帝赐于我美貌和大量财产,我会让你感到不愿离开我,就像我不愿离你一样。我现在和你说这些,不是从习俗,惯例,甚至凡人的肉体,而是你我心灵之间的交流,就像我们进入了天堂,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当罗切斯特问她还需要什么时,她立刻回答说:“你的尊重,而我也报之于我的尊重,这样这笔债就两清了,”她表达爱情的方式不是甜蜜的赞美,温柔的话语,更不是乞求,他追求的是两颗心的平等结合。这种自信的气质使她获得了罗切斯特由衷的敬佩和真挚的爱恋。简爱的形象之所以能够震撼和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人,正是她以自爱和自尊为人生的支柱,才使得自己的人格魅力得以充分展现。她的表白充分表明了她的自尊。自立自强的个性以及对罗切斯特真挚的感情。这使罗切斯特证实了自己的眼光,自然也赢得了爱情。是的,爱情须以平等和互相独立作为基础,女人必须有独立的人格,自尊自爱,不依附于他人才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热爱,才会有真正的幸福。
二、从简爱曲折坎坷的爱情道路中,体现出了简爱的现代女性特征。
在简爱与罗彻斯特先生的爱情中,简爱的挣扎贯穿始终。她觉得罗彻斯特的爱压迫着她,与她一贯坚持的自强与人格独立截然对立。恋爱之初,罗切斯特时而冷漠,时而热情,故意亲近英格拉姆小姐。简爱误以为他要娶英格拉姆小姐,又想把他留在身边,对此激愤不已,她严厉斥责罗切斯特,说了一段非常经典的话:“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象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象两个都经过 ”这实际上就是一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段充满女权主义色彩的女性独立宣言,从中我们可以理解,简爱追求的平等,是指精神上的,是一种灵魂与灵魂的平等。这与她一贯用一种精神和道德的尺度,取代财产和美貌为尺度的世俗价值观念,是一致的。但是,建立在精神之上的平等,只是头脑里的假象物,她没有切身感受过,觉得虚幻和不真实。倒是那世俗的不平等,那种“没有一点爱,没有一点仁慈”的苦日子,她的感受具体真切而又揪心。简爱有些矛盾,她主张精神的平等,这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女教师可能获取的立身基点,但她对此缺乏信心,抱有疑虑。而那种建立在财产与美貌基础上的世俗的不平等,她会反抗、否定,但又不能释怀。
简爱对于建立在精神平等上的爱情,抱有疑虑的。她爱罗切斯特,渴望得到他的爱,可当罗切斯特向她示爱时,她又不敢相信是真的,“想象这样的命运会落到我的头上,那真是神话——真是幻想”。她在体验幸福与昏眩之际,敏感的心,却在紧张地搜寻隐匿的和可能出现的不平等。她的内心深处,弥漫着不详的预兆,总觉得哪个地方存在问题。在婚前的日子里,简爱的情绪不安、抵触、透出淡淡的恐惧感。她担心幸福和爱情最终会露出梦幻的本色,因而不敢深陷进去。她拒绝接受珠宝和财产的馈赠,声称要继续做家庭教师,用挣来的钱来支付自己的膳宿费用。这说明了她在接受世俗婚姻的同时还不忘给自己留下人格尊严可以回旋的余地,是“能屈不能断”的反抗个性体现之一。后来当简爱发现罗切斯特的疯妻子时,证明自己之前的担心和恐惧并不是空穴来风,她内心开始了痛苦的挣扎:是离开情深意重的罗切斯特,还是留下来当他的情妇?她勇敢地作出了离开深爱的人这一痛苦抉择,坚持了她在这一发现之前就确定的立场:“我不是鸟;没有罗网捕捉我;我是个有独立意志的自由人;我现在就要运用我的独立意志离开你。”这就是简爱一贯坚守的神圣原则——自重、自尊、自爱。这种选择充分显示出简爱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女性,她的离开,是在争取一个普通女性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人格尊严,这在维多利亚时代是何等的震撼人心,给同时代的女性起了楷模作用。出走后的简爱经历更多的生活磨难,还险些落入了宗教信徒圣约翰的“非爱”式的婚姻圈套中,幸而在关键时刻她听到了来自内心世界最真切的罗切斯特的爱的呼唤,于是她像出走时一样勇敢地飞奔回到罗切斯特的怀抱中。由于夏洛蒂的现代意识,使简爱成为具有独立外在经济条件和内在独立精神的现代女性形象,大胆表达了女性的心声。
三、通过简爱的爱情过程,体现简爱大胆追求相对独立、自由平等的新型爱情。
平等观念是简爱性格构成的一个关键要素,更是她为之抗争的原始动力。平等观念的接受和确立,令简爱轻而易举地和其他人站在同一地平线上,驱逐自卑的阴影,她因而变得自尊、自信而振奋。爱是平等的,这是简爱择偶的首要标准,也是她独立人格的闪光点,但女性的独立首先在于经济的自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虽然实行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但妇女在政治、人格上远远没有获得平等的可能。既无资产,又无门第,甚至连容貌也很平常的简,其社会地位是可想而知的。在简的心目中,经济的独立是她人格独立的支柱,只有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她才觉得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才觉得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人。所以,当她的经济地位(继承一笔遗产)和罗切斯特的经济地位发生逆转以后,她满怀深情地走向桑菲尔德庄园。在那里,简爱以自己超凡脱俗的勇气,向陈腐的观念和习惯世俗发起了撼人心弦的总攻。终于,她胜利了,她的胜利是站在异常坚实的基础之上的,简爱终于在走向自己的目标,并因此而远远地超越了生育她的那个时代。
简爱带着华丽的光环走进桑菲尔德庄园。她昂首阔步,充满自信。这种自信,不是因为罗切斯特的破产沉沦,也不是因为他肢体上的残缺,而是简爱觉得,现在她可和他平等了。这里的平等有两种含义:其一是罗切斯特已是“单身贵族”,无需简爱再以一种不伦不类的身份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其二是简爱再也不需要以“受惠者”的心理和罗切斯特相处。使简爱与罗切斯特在精神上达到相通,达到完全平等。因而她在罗切斯特身边毫无压抑感,完全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意志的自由人。这样,简所追求的新型爱情才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与平等。
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简爱认为美满的婚姻是女性的最好归宿。提出婚姻应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需要和相互依存的基础之上,强调婚姻的内容重于形式。所以,在和罗切斯特的恋爱关系和婚姻关系中重视深厚的感情基础,并相对地保持一个独立完整的自我。当简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冲破重重阻力,二人即将结合时,简爱得知罗切斯特有一位“活着的妻子”她的“神经马上开始强烈地颤动了。”这时的简面监着人生的选择,是抛弃追求人格尊严,为人情妇,荀且人生; 还是毅然出走。幸福的美梦破灭后,简仿佛从幸福的颠峰坠入到痛苦的谷底,她说“竟然促夏降了一场圣诞节严霜,六月里刮起了十二月的暴风雪,成熟的苹果上结了冰凌,盛开的玫瑰遭积雪压垮,干草地和麦田里裹尸布似的冰层。”6在这里,冰雪成了扼杀一切美好事物的杀手。仿佛是它将简苦苦追求的自由与幸福埋葬了。当罗切斯特要求她留下时,她感到“肉体上毫无力量,犹如熊熊烈火前的一根草。”的确,在想爱与不能爱之间徘徊,是一种异常痛苦的挣扎,最终,自尊自爱的简、自强自立的简终于没有成为感情的奴仆,尽管她是那样地爱罗切斯特,她也毅然将爱情的火苗压在心底与“偷来的爱情”决裂。以撕心裂肺的代价来换取人格的尊严和道德的纯洁。这不能说不是一种痛苦的抉择。
第三篇:论《简爱》中简爱的女性意识
论《简爱》中简爱的女性意识
作者:祝娟
单位:博英阳光幼儿园
【摘 要】夏洛蒂•勃朗特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简爱》出版于1847年。在那个年代,由女性作家创作的以女性作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实属难得,更可贵的是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独立意识,虽然这种独立意识在强大的社会价值观念的作用下显得有些无助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有些病态。但《简爱》的女主人公简爱敢于反抗压迫,要求独立自由,追求平等的精神体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使其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全新的女性。
【关键词】简爱
女性意识
平等
独立
女性意识界定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具体得说:“‘女性意识’指女性的自我意识⋯⋯它主足于女性的‘此在’去感知,体验人生与世界,传达女性的欲望与追求,肯定女性的经验与价值”。19 世纪的英国是“女性小说的时代”。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主题创作出超越时代的女主人公简·爱。她既不是“家里的天使”也不是“理想的淑女”,她的桀傲与叛逆显然和时代的主流意识格格不入,却因勇敢的挑战男权控制下的既定秩序,追求女性的独立、平等成为女性文学不朽的经典人物形象。
女性意识在《简爱》中的体现
十九世纪的英国普遍存在的妇女观是什么呢? 当时的思想家约翰·拉斯金在其散文《论女王的花园》中就说, 理想的妇女和理想的家庭与现实的原始森林式的生存竞争互不相容,妇女的地位不是在社会上, 而是在家庭中。按照当时流行的说
法, 就是做“家里的天使。”这就意味着女人必须在家里侍奉丈夫和孩子, 否则就是不合乎“家里的天使”的模式, 也就失去了女人存在的价值。显然, “天使”集中概括了一个男权主义世界里十分荒谬的妇女观。这种观点在十九世纪十分盛行, 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简·爱却大声宣布“我不是天使, 我就是我自己!”这呼声既是对以男子为中心的英国社会的公开挑战, 也是为捍卫女性人格与尊严的呐喊。若从妇女解放的角度说来,这句铿锵有力的话在当时有名么激进,多么有份量!可以它是打开《简爱》的一把钥匙。
简爱从小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寄养家庭里少爷的专横, 小姐的傲慢, 夫人的恶意, 仆人的偏见,都令她感到痛苦不堪,从而产生强烈的反抗意识“不公平!不公平!”这是她的结论。终于在她被她的表哥打得头破血
流之际,她发疯似的和他对打,使尽全力狠狠地揍他一拳,并发泄地叫道:“你这个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的皇帝!”她甚至敢于对她残忍的舅母说: “世界上我最恨的人就是你!”
对寄养家庭的反抗导致了简爱被送进劳渥德孤儿院。这是一所以肉体到精神对孩子们进行宗教束缚摧残的所谓慈善机构, 简仍是那样叛逆不驯。她对好友海伦经常受到责骂和鞭打却从不抱怨十分蔑视和愤恨。她奉劝海伦说, 如果自己受鞭打, 便要把那根鞭子夺过来, 当面把它折断, 而且“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狠狠地回击!”这正是简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写照。简以她顽强的生命力熬过了八年窒息刻板的学校生活, 但她始终念念不忘的是“我向往自由, 我渴望自由”。这都表明了简“不与环境命运相妥协, 勇于反抗斗争, 争取做人的权利的可贵精神, 而这正是当时广大妇女觉醒的标志。”
女性的独立首先在于经济上的独立。在简爱生活的年代,结婚是女子的唯一出路。但在简爱的心目中,经济的独立是她人格独立的支柱,只有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她才觉得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才觉得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人。简爱经历了痛苦, 贫穷的童年,但她发奋努力,终于以超群的才华当上了老师,经济上得以自食其力。她对经济上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强烈的也是贯穿始终的。罗切斯特给她买的昂贵的衣服首饰,都让她一一推掉。她向罗切斯特表示: “不要任何财物,只要一颗没有被大量的恩惠压倒的心”。她永远也受不了“让罗切斯特先生把我打扮得像一个玩偶,每天让金雨淋在我周围"。她执意不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而要继续作阿黛勒的家庭教师,用这个挣得我的膳宿费和外加的一年的三十磅。在离开桑菲尔德和她所深爱的男人后, 简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一份新的生活她承担了圣约翰为他介绍的艰苦工作。为穷人服务,做一名乡村教师。同时,这份工作也给了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需要依附任何人!简爱在经济上独立的要求, 并没有使她把金钱作为唯一的目标。简爱在金钱面前,在叔叔的遗产一夜之间由赤贫变为富有的时候, 她立即就把遗产的大部分转赠给她贫穷的表哥表姐。很明显, 作者努力让她的女主人公在经济上独立的用心是良苦。我认为, 遗产的安排并非象许多评论者所说的是“画蛇添足”, 而是恰恰反映了作者已经敏锐地看到, 女性的独立。
首先在于经济的独立。她清楚地懂得, 如果妇女在经济上不能独立, 那么在政治上、婚姻上就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可言, 这个认识无疑是接近真理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只要妇女仍然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是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 那么妇女的解放, 妇女同男子的平等, 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
按照维多利亚时期妇女的行为规范, 简爱有两大过失:一是向一个男人(罗切斯特)主动表达自己的爱情;二是拒绝另一个男人(圣约翰)的求婚。简爱与男主人翁罗切斯特的爱情波折,使她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罗切斯特的时候, 她很清楚地意识到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巨大的鸿沟: 罗切斯特出身名门,是上流社会的绅士;她出身卑微,不名一文,只是一个地位与佣人差不多的家庭教师。然而,她并没有因此气馁,或者自我贬低,而是勇敢地向自己!向罗切斯特承认自己的感情。在一场社会地位如此悬殊的爱情当中,表现得不卑不亢。她认为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这无疑是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向社会偏见的大胆挑战。“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貌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在英国小说史上,简是第一位女主人翁,为强烈的感情所驱使,主动地向她爱慕的男主人翁表达爱意,而又如此率真感人!当她为自己不能与罗切斯特结合却仍被留在庄园而感到屈辱时, 她愤然说道: “你认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 这番有力的自白表明了简一贯遵循的神圣原则一一自重、自尊、自爱。
由于罗切斯特疯妻的存在使他们无法结成夫妻, 于是罗切斯特就决定带简到遥远的地方一起生活, 但简认为自己无异于当一名情妇, 她对自己说:“我关心自己, 我越是孤独, 越是没有朋友, 越是没有支持, 我越尊重自己”。她勇敢地面对厄运的挑战, 作出了离开罗切斯特这一痛苦而又坚决的抉择。这正是她把爱情与人的真正价值紧紧连在一起, 从而使爱情升华到了更高的境界。她的出走, 不仅完满地表现了她的性格, 她的执著追求, 而且是对世俗观念的大胆蔑视。因此, 她的离去, 不是逃避现实, 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选择, 是在争取一个普通女子应有的社会地位的道路上往前迈了一步。
简爱在离开庄园后,流浪荒郊,幸好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在圣约翰与简的交往中, 他发现了简的性格中闪出的不平凡的光彩: 她直爽, 单纯, 富有激情,特别是她的能吃苦耐劳和有毅力这一点, 圣约翰认为是适合作一个传教士的妻子的有利条件,所以他向她求婚。但他对简的求婚不是出于爱情,而是上帝的旨意。简虽然佩服圣约翰的献身精神,但他们的爱情观有着截然不同的分歧。她认为圣约翰向她求婚,不是因为爱她,只是要在他在印度的辛苦工作中有一个合适的同事。她一再坚持在爱情婚姻上应该是平等的,应该以爱情为基础而结合,而不应该把妻子当作传教士的一件有用工具。她对圣约翰说: “我鄙视你的爱情观念!我瞧不
起你奉献的这种不真实的感情!是的,圣约翰,你把它奉献出来的时候,我鄙视你!
不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也是不平等的!”
圣约翰对简的求婚,实际上是在宗教的名义下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招安, 本质上仍然是把女性当作工具,当作附庸,当然被简爱所拒绝。
简爱的女性意识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平凡的简·爱虽然相貌普通,出身卑微,然而却拥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罗素曾说过:“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善良如空气,没了它,我们的生活无法想象。简·爱的善良除了我们理解的同情心外,更有着超越于普通人之上的无私与宽恕。
在简·爱舅妈里德太太临终时,她陪在身边的那一幕感动了无数读者。从小
说中,我们看到里德太太简直就是简·爱苦难的源头,随着收留她,疼爱她的舅舅里德先生的去世,冷酷无情,虚伪自私的里德太太把简·爱当作佣人一样对待,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刁难,对这个失去双亲的可怜孩子,不但不给予同情与关爱,反而处处苛责,纵容自己的孩子欺负。更可恨的是,她把简·爱送进了标榜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的人间地狱般的慈善学校里,并且在前来接简·爱的布鲁赫尔斯先生面前撒谎怒斥简爱是一个撒谎而讨厌的女孩子。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深深伤害过自己的人,简·爱原谅了。
当这位曾虐待过自己的舅妈临终时,在没人在身边的情况下,她去探望了她,并对她所受的巨大的痛苦产生了怜悯之情,她弯下腰吻了吻她,深情地叫了一声 “舅妈,亲爱的舅妈”并妥善安排了她的后事。简·爱在此的表现,让每一位读者都看到了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善良。马克·吐温曾说过:“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
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都会有意无意伤害别人,也会被别人伤害,如果执著于这些伤害,只会让自己更痛,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也许宽容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好。寄人篱下,任人驱使的悲惨童年,饱尝了人情冷酷,世态炎凉的滋味,并没有使简·爱变成一个冷酷麻木的女孩,相反,她用一颗善良博大的爱心关爱着身 边的人。简·爱这样一个平凡而圣洁的女子告诉21 世纪的女性们不仅要爱自己,还要去爱家人,爱朋友,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甚至是曾经伤害自己的人。只有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无私的给予,在世俗怨恨中心胸旷达而付出真爱,才称得上 是一个具有高贵品格的形象。
简·爱悲惨的成长历程让她早早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 尊严。她宁可承受孤独,也不愿低三下
四、无视人格地去乞求廉价的怜悯和同情。当仆人告诉她称呼表哥主人时,她勇敢地反问道“: 他怎么是我的主人? 我又不是仆人!”无论是舅母的虐待还是学监的侮辱,无论心灵受到多大的挫伤,她都自尊自爱,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自己的人格。
在做罗切斯特养女阿黛勒的家庭教师时,她虽只是一个出身微贱的小姑娘,本应是很容易低声下气,乞求怜悯的。但简·爱却不。在简·爱与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第一次有关礼物的谈话中,罗借养女阿黛勒要礼物的茬口,试探简·爱对他人的施舍和恩赐的态度:是否期望别人的礼物? 简·爱实实在在地答到“: 我说不上来,先生,我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经验,一般认为是讨人喜欢的。”罗讥讽
道“: 爱小姐,你不像阿黛勒那么单纯,她一见到我就嚷着要‘礼物’,而你却转弯抹角。”简不露声色说“: 因为我对自己是否配得礼物,不像阿黛勒那么有信心”罗再次为难道“: 啊,别以过分谦虚来搪塞!”简不卑不亢说到“先生,你已经给了我‘礼物’,我很感谢你,赞扬学生的进步,是教师们最向往的酬劳。” 在谈话中,她既不忘家庭教师的身份,又充分表现出作为一个平等个人的自信和自尊。”
简·爱的自尊自爱还表现在当她发现自己爱的人有妻子时,选择了离开。罗切斯特和简·爱相爱后,欢天喜地到教堂准备结婚时,得知罗切斯特早已结婚和 阁楼上藏疯妻的秘密。这一消息使简·爱伤心欲绝,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来之不易的幸福瞬间就要消失了,是去还是留?虽然她深爱着罗切斯特,但她不愿违背道德准则,不愿失去做人的尊严去做罗切斯特的情人。她告诉罗切斯特:“先生,你的妻子还活着,这是早上你自己承认的事实。要是按你的希望同你一起生活,我岂不成了你的情妇。别的说法都是诡辩———是欺骗。”她拒绝了这份不道德的
婚姻,以非凡的自制力,克制了对罗切斯特强烈的爱,毅然离开了庄园。这使我们感受到简·爱独立人格中包涵的平等、自尊的进步爱情观以及她的独立人格的锋芒和魅力。
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读者来说,爱情主题是一个最富有人情味、最能引起感情共鸣的主题;对创作者来说,爱情主题是最能展示作者人性力量的主题。简·爱的爱情让读者感到一股强大的、热情优美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她的感情历程,读懂了她对爱情与女性独立的诠释,也让读者为她在情感与理智徘徊中作出令人振奋的抉择而喝彩。
简·爱的感情观中主要的一个特点是平等的爱情。罗切斯特虽专横傲慢,但感情真挚强烈,经过骄傲和感情之间长时间的斗争,被简·爱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深深地爱上了她。简·爱知道这种爱情在当时注重阶级的社会是不可能的,在她以为罗切斯特要与贵族小姐结婚时,她选择离去,而罗切斯特却要求她留下来,这也激发了简爱的表白。“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
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 开你一样。上帝没有这样,可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段爱情表白,道出了简·爱内心要求人格平等的呼声, 充分表现了她反对以金钱地位为标准的庸俗爱情观,鄙视资
产阶级的门第观念,以大胆的叛逆精神向罗切斯特告白。
其次,在简爱寻求的爱情里,二人在经济上应该是独立的,而不是依附性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这一惟物主义理论不仅仅适合阶级范畴,也对男女的社会关系作出了相适应的解释。女性要独立,首先要争取经济上的独立,抛开对男性的物质依赖。所谓“靠诚实的劳动挣得的面包,比不劳而获的面包更香甜。”在她打算嫁给罗切斯特时,她的想法就是:不愿依附于对方,而愿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带来更多的财产。她拒不接收罗切斯特送给她的钻石戒指、项链和手镯等奢侈礼品。当罗切斯特要她立刻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时,她拒不认同,而是继续履行家庭教师的职责,她要以自食其力的劳动来保持个人的人格尊严,也维护了自己纯洁高尚的爱情。也正因为这样,简·爱才能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以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简·爱的婚姻观首先表现在她发现罗切斯特已经有妻子后,选择理智地离开。尽管她非常爱罗切斯特,但她知道如果与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她将失去尊严,因为她的留下只会使她成为一名情妇。她要的不是这样不纯净的爱情和婚姻。她凭着坚强的毅力,痛苦而坚定地离开了他,去独自谋生。至此,可以看到简· 爱追求自由、平等的婚姻。
反映简·爱婚姻观的另一个例子还体现在她拒绝表哥圣约翰的求婚中。离 开桑费尔德庄园后,简·爱历尽艰辛,最后被里佛斯兄妹收留。兄妹中的哥哥圣 约翰是一个虔诚的传教士,在他打算去印度传教时,他多次向简·爱求婚,但却 不是出于爱情,而是他赏识简·爱的才华和毅力,在他心中婚姻只不过是为自己 取得一位帮手的工具。面对他的求婚,简·爱有过挣扎,但她明白,如果她和圣 约翰在一起就等于抛弃了一半自我,过一种完全克制自己受人支配而且没有真 正爱情的虚伪婚姻的生活。尽管她非常赞赏他献身宗教的精神,感激他对她的 赏识,她还是拒绝与圣约翰缔结没有爱情的婚姻。第二天,她在爱的呼唤下,告 别了圣约翰家,重返桑费尔德,她要到那儿去寻找自己真正的爱情与归宿。在罗 切斯特庄园被烧,眼瞎臂断时,简·爱毅然选择了自己的爱情,待在自己深爱的 人身边,不离不弃,奉献给灾难中几乎绝望的罗切斯特以真诚的爱。她用自己的 行为表明了自己的爱情观,那就是平等自主,真诚奉献。
女作家精心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很不寻常的家庭女教帅形象,歌颂了把两颗灵魂平等结合在一起的爱情,同时也歌颂了敢于和男权社会顽强斗争的妇女,把维护女性的人格尊严看得高于一切。从表层意义上说,《简爱》的爱情故事是平民女作家站在进步的立场上,对于当时盛行的以金钱、门第、美貌作为交换条件的买卖婚姻的否定。可是从深层内涵看,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中,深藏于其中的意义,是令人震撼的开始觉醒的。19 世纪西方妇女强烈的女性意识,千百年来柔弱可怜、因没有人格的独立而寻求男性保护的女性,在女作家建构的世界里,挺立起来了,她获得了雄伟刚强的力量,不仅得到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更实现了经济上的自主。简爱这一形象变得高大而不同凡响,她闪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象暗夜中的火把,为广大妇女点燃了希望之光。
参考文献:
[1]李立新,简析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思潮[J].人文2009(1):127—128.[2]李涛,新历史主义与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48—51.[3]苗福光,欧美生态女权主义述评[J].学术论坛2005(10):181—184.[4] 王文惠,简•爱性格的另一面——以女权主义批评解读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64—66.[5] 王文惠,《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读解[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11):86—88.[6] 王文惠,从被压迫者到压迫者——论《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兼及相关问题[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6):99—101.[7]王文惠,月亮与火的宗教意象之美——读夏洛蒂•勃朗特之《简•爱》[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3):89—92.
第四篇:《简爱》与女性神话
《简爱》与女性神话
[摘要]《简爱》通过对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身卑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主张人人平等,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女性形象。一般认为,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以五所房子为代表:童年寄人篱下的盖茨海德的舅妈家,少女时代的罗沃德寄宿学校,任家庭教师的桑菲尔德庄园,和表兄一家相认的莫尔顿乡村,最后的归宿芬丁花庄园。在每个阶段里,简爱有着女性神话里被妖魔化抑或女神化的影子,同时存在超越女性神话,有着独立人格及自由意识的自我肯定。这显然比同时代大多数女性前卫进步得多。但患有严重厌女症的简爱也是无法跳出历史塑造出的女性神话的框格,肉体和精神上最终都会依从与一个男人,但是是她真正爱上的男人。还得说明,一位女性的社会地位及经济条件也或多或少影响她对女性神话的接受程度,英格拉姆小姐的婚姻观就是个好的例证。
【关键词】女性神话;简爱;男性意识;自我意识
命运把简爱抛掷到了一个父母双亡,穷困潦倒,寄人篱下的境地。来到盖茨海德舅妈家,唯一爱护她的舅舅也已去世。她忍受着舅妈的嫌弃,表姐妹的蔑视,表兄的侮辱与毒打,以及势力佣人的为虎作伥,从而激发了她潜意识里的反抗与叛逆。这样一来,又使得她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小坏蛋,人们轻蔑的称她为耗子。简爱没有伊莉莎和乔治亚娜的美,尽管她们只是一俊遮百丑。但是没有美貌和身份地位的简爱,在寄人篱下的境地里自然成了女性神话中被丑化的那一类。她淘气,讨厌,阴丝丝,贼溜溜,忘恩负义等等,都是大家对她的印象。
而在这一群人中,对简爱最恶毒的莫过于约翰里德——她的表兄了。约翰里德对简爱进行侮辱谩骂并且拳脚相加,甚至打得她淌血依然不罢手。这些强于他人的反应,是约翰里德男性意识中对于女性神话里简爱这一类型的女性的不可容忍,也诠释了男性对于女性的压迫不允许女性做出任何反抗,否则将被视作罪孽深重,罪大恶极。从另一面看,简爱是个穷牧师的女儿并且现在是个孤儿,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经济保障,她依附于亲戚家,周围的人认为她就该对舅妈一家毕恭毕敬,安分守己,像仆人一样感恩戴德。于是乎当简爱因恐惧完全出于自卫打了表兄后,结果却是恶毒残暴的表兄成了众人的怜悯对象,佣人们纷纷叹息:“哎呀,哎呀,这么大的气出在少爷身上。”而本来无辜值得同情的简爱却被当做忘恩负义的可怕家伙关进了红房子里。
在佣人们的眼里,打少爷是个极其可怕丢脸的举动,以她们的观念来想问题是这样的:少爷以后会有很多钱,而简爱却一个子也不会有,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决定了谦恭和顺才是简爱的本分。没有经济保障的女性对有经济地位的男性要持着毕恭毕敬的态度,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何尝不是女性神话对女性的洗脑。当然,这不是简爱的自主意识能认同的观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约翰里德对她专横霸道,表姐对她高傲冷漠,舅妈对她充满厌恶,甚至佣人都偏心。他们不容许简爱自我意识的存在或不能知道女性会有自我意识,因为她偏离了唯我独尊的男性意识塑造下的女性形象,也偏离了被女性神话禁锢的传统女性的女性意识所塑造的自我形象。
童年的简爱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个本性恶毒,灵魂卑劣,为人阴险的货色,最后被无情的逐出了无她容身之地的盖茨海德,结束了她悲惨的童年生活。
无论未来命运如何,离开盖茨海德就是个全新的开始,简爱怀着愉悦的心情来到了女子寄宿学校罗沃德。即使随后她在这所学校的生活,是以肉体上的受罚和心灵上的被摧残开始的。简爱带着顽劣的个性和反抗的精神来到罗沃德,这时的简爱更多的是拥有一种外在的力量,而她获得内心的刚强得益于与海伦的相处。
要是以女性神话来看,这时的海伦和简爱就是鲜明的对比。简爱在面对舅妈一家的伤害时,选择以牙还牙,以暴对暴。而海伦在面对斯卡查德小姐的当众鞭打和谩骂时,选择了无限的容忍和宽容。如她自己所说:耐心忍受只有自己感到的痛苦,远比草率行动,产生连累亲朋的恶果要好,更何况《圣经》上嘱咐我们要以德报怨。暴力不是消除仇恨的最好方法,同样,报复也绝对医治不了伤害。
然而除了简爱,没有人看到海伦的优点——那美好的品质和思想的光辉,却将她邋遢的缺点无限放大来看。这是个在女性神话压抑下多么愚昧短见的世界,仿佛只有不反抗才是真理。海伦绝不是麻木的人,反之她是个看得很透彻的人,即使死亡也扰乱不了她内心的平静。正是在她的影响下,使得简爱在屈辱中免遭沉沦。布罗赫克斯特在简爱打碎画板时当众对她的羞辱是多么的残忍,他说:“这个本可以成为上帝的羔羊的女孩子,是个小小的被遗弃者、、、、、、你们必须提防她,不要学他的样子,必要的话避免与她作伴,不要同她一起游戏,不要与她交谈、、、、、、这个女孩是个说谎者。”无法想象,这是赤裸裸的人身攻击和人格侮辱,这是多么残酷的语言,用在了一个十岁的女孩子身上。布罗赫克斯特不仅对简爱如此,他对整所学校的全体师生都是这样的残酷和狠心,他完全按照自己的男性意识形态来塑造者这些孤苦的女孩子,他让她们过修女般的生活,让她们吃苦受累,并遏制她们的自然欲求。认为她们在饭菜里多加些作料就是骄奢淫逸,亵渎灵魂。他的最终目的不过是想将这些女孩陶造成为女性神话里为男性无私奉献,臣服于男性之下,只为男性意识使用的完全“无我”的女性形象,一个绝对他者。
简爱在这样的压迫下不屈不挠的成长起来,她也努力向女神化的形象靠近,成为有修养有知识的完美的人,可贵的是他没有丢掉那一点自主意识。正是这点自主意识使她不会被关闭在女性神话中从而丧失了自我,而是按女性神话成就并超越自我。成为一个自由的理性的女人。这将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她如何处理与罗切斯特和圣约翰的情感问题上。
简爱一踏进桑菲尔德就卷入了爱情,罗切斯特确实对她抱有烈的爱情。然而有着贵族优越感及狂妄自大的男性意识的罗切斯特却时常折磨这简爱。他给与简爱爱的情愫和希望的同时,又可以安排了一场贵族宴会,让简爱置身其中,只是让她看自己与英格拉姆小姐搞暧昧,让她以为自己会和英格拉姆结婚,然后让她嫉妒,以显示对自己的爱。这是多么自私,不考虑女人感受的男性意识在作怪。他从不考虑自己在带的和精神上的沉沦和腐朽,却以如此卑劣的方式来试探简爱。更有甚者,当简爱得知他有妻子后,竟然厚颜无耻的要求简爱做他的情妇。他弃疯妻不顾,还要拉简爱下水。在男性意识的驱使下,女人是他存在的源泉,又是使之顺从自己意识的王国。他需要简爱的救赎,那么简爱就要为他牺牲自己,放弃一切,比如尊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她爱他。可是罗切斯特错了,简爱是唯一一个在女性神话的笼罩下依然保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于是她逃离了他,颠覆了男性自以为是的意识。
简爱的逃离带有自我救赎及自我惩罚的意味。她觉得自己差点受了诱惑,到了“无我”的境地,成为传统女性神话中的一员。她受尽苦难,却又差点掉入男性意识形态所设的陷进中,这次出现的男性是近乎完美的传教士圣约翰。在莫尔顿乡村,圣约翰帮助简爱走出了桑菲尔德的阴影。于是简爱对圣约翰充满了感激和崇敬。近乎对他言听计从了,对于他高贵的品质和圣徒的性灵无可挑剔。直到圣约翰固执的已上帝的名义要求她成为自己的妻子,才让简爱幡然醒悟,圣约翰也不过是个世俗的男人罢了。他也一样企图男性意识作为至高无上的主体单元出现,凌驾于女性之上。他认为简爱具备作为传教士妻子的品质,即使两人不相爱,也要为上帝和自己服务,这将是她无上的荣光。男性意识总是力图把女性意识压制到奴役状态来达到自我完善。自亚当夏娃以来,可知女性神话的滥觞,可知其根基的顽固不可拔除。夏娃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她是夏娃的肋骨做成的,注定永世依附于他,自然而然顺从他。所以作为传教士的圣约翰,这种想法更为突出。以至于一旦简爱拒绝他,他就不再和她说话。因为女性在他眼里,必须被要求作为绝对他者,若女人越是作为人而存在,绝对他者的美好品质就与要从她们的身上消失,这是男性意识形态所不能容忍的。
简爱就是要作为与男性平等的人而存在,虽然她并不缺乏女性神话里女神的美好品质。最后她带着财产回到了芬丁庄园,为身体残疾,一无所有的罗切斯特奉献出无私的爱。简爱没有被束缚在男性意识及女性神话编制的牢笼里,她用自我意识和爱找到了最后的归宿。
【参考文献】[1](英)夏洛蒂勃朗特著;黄源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4.6 [2](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神话);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49 [3]《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七辑》,李维屏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班级:12师本2班
学号:1201000605
姓名:卓美丹(22号)
第五篇:简爱形象再探
简爱形象再探
摘要: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塑造了一个敢于为正义、平等、人格尊严独立而与生活困境、社会歧视及男权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的主人公,她的性格特征征服了无数读者,她一直被视为不甘屈辱、勇于抗争的精神典范和励志的典范,是真、善、美的象征。这是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简爱》这部作品最常见的评价。但细读作品,我所看到的却是一个缺乏自信,时时感到自卑,有着报复心理,虽然追求爱情却又有着陈旧而保守的传统婚姻观的不一样的简爱。关键词:简爱、人生经历、报复心理、自卑、保守
简爱的人生经历
缺乏自信、时时感到自卑以及有着报复心理,简爱这种性格的养成与她童年在舅妈家以及后来在劳渥德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在一个充满了暴力而又恶劣的环境下生活。在开篇简爱有这样的自白“只要想到要在冷飕飕的黄昏时分回家,手指与脚趾都会被冻僵,我便会觉得非常可怕。并且还要挨保姆白茜的一同责骂,这些都让我非常伤心。除此之外,我觉得自己体质比不上里德家的约翰、伊丽莎和乔治依娜这三个孩子,这又会令我在心里感觉到低人一等。”1在舅妈家,简爱的处境一直都是“低人一等”的。她在那个家里一直都是被孤立的。舅妈并不允许她同他们一家人团聚在一处,表姐们蔑视她。那位表哥则时常欺负、虐待她,以至于“我的每一根神经都对他感到害怕,他一走近,我骨头上面的每一块肌肉都会被吓得收缩起来”。不管是受了恐吓还是折磨,她都没有办法进行申诉,没有人会愿意站在她那一边。她从小就时常被提醒被暗示自己只是一个靠人养活的人,就连佣人也会觉得她连仆人都不如。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让简爱的性格更加孤僻和极端。虽然她惯于表示服从,但她骨子里却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她小小年纪就知道竭力捍卫自己的尊严,不容许它受到半点亵渎和践踏。当她的恐惧超过极点时,她也会奋起反抗,她的反抗是尤为激烈的,“就像奋起反抗的奴隶,在绝望中打定 1[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3页 了主意,要将反抗进行到底”2。她咒骂表哥是凶手,是鞭笞奴隶的坏蛋,是暴君。很难想象一个十岁的小女孩而会有这样极端的反映。而这些都是她在那个家里长期压抑和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结果。在被关在红屋子里后,她的思绪开始翻腾,她不停的质问自己为什么总是受苦,总是要挨打挨骂。她发出了 “不公平!这不公平!”的呼喊,并开始下决心要将这种难以忍受的压迫摆脱掉,甚至产生了要逃离,逃离不成就不吃不喝让自己饥渴而死的想法。但她毕竟还是个孩子,在胡子乱想会有鬼魂出现之后她被吓坏了,但她的舅妈和仆人门并不理会她的恐惧,直到她晕倒在地。虽然事后简爱说道这件事并没有让她患上可怕的、严重的疾病,但还是让她的精神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当然这也让她的报复心理更加的强烈。她并没有咒骂她的舅妈,只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道,“里德太太,你让我体会到了精神遭受折磨和摧残的痛苦。但我其实应该原谅你,因为我相信你并不明白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你在不断撕扯我的心弦的时候,也许还骄傲的以为是在纠正我的坏习惯呢”。听起来是漫不经心,但不难发现,这漫不经心的话里所夹带的那种报复心理:她希望自己的舅妈有天能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并因此受到良心的谴责。之后她对她舅妈说的自己的舅舅和父母会在天上看着,其实也是一样的心理。
后来在医生的帮助下,简爱被送到劳渥德学校。起初她也想做个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想要结交很多新朋友,想要得到大家尊敬和爱。她的同学对她非常好,老师也曾热情的夸奖她。但布罗克赫斯特的到来使得这一切都被改变了,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她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想要抢夺他人的利益,并告诫大家不要和她做伙伴。这让她感到了自己被狠狠的打倒在地上,自尊和脸面再次遭到了无情的践踏。但是,幸运的是,简爱遇到了伙伴海伦和老师谭普尔小姐。正是她们让简爱感受到友爱、平等、勇敢、信任和鼓励;并帮助她洗清了“罪名”她们让简爱从不幸的遭遇和种种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拥有了明智的思考和宽恕的美德,更让简爱学会了如何自尊、热烈、深情、无私地去爱。但好景不长,海伦因为肺病去世了,这对简爱是个不小的打击,她悲伤,难过,寂寞,无助⋯⋯于是她变得越来越坚强和叛逆。痛苦的童年结束之后,简爱就在洛伍德学校当了一名普通的教师。对她来说谭普尔老师一直扮演着母亲和保护人的角色,她的大部分知识 2[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7页 都源于谭普尔老师指导。但后来谭普尔的离开,使她的生活彻底变了样,她稳定的情绪还有把劳渥德当成自己的家的情感都随着谭普尔老师的离开而变得不复存在。简爱在劳渥德的八年里,几乎断绝了和外面所有的联系,在这几年中她按照一成不变的规章制度和作息习惯生活了八年。谭普尔的离开让她意识到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的厌倦。她盼望获得自由。于是,简爱在洛伍德当了两年的教师之后,决心摆脱受了八年的压抑的地方。她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离开洛伍德学校。她通过刊登广告,成为了桑菲尔德府的一名家庭教师。实现了自己在一个崭新的环境里挑战新的工作,开始新的生活的愿望。
十岁前在舅妈家以及后来在劳渥德的人生经历与简爱性格的养成是分不开的。因为从小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又无处申诉,使她从小就养成了一种报复的心理。每一次反抗都会让她觉得有复仇的快感。那些不公平的待遇也使她从小就她孤独倔强,极其敏感。另一方面,无论是在舅妈家里,还是在寄宿学校,她的尊严一点儿也没有得到肯定。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她一直极力反抗来保护自己的人格。而她那些所谓的争取独立、平等、自由的行为,恰恰正是为了掩饰心底深藏的自卑。实质上她从小便是是一个内心极度缺乏自信,时时自卑的人。
简爱的报复心理
首先,简爱的报复心理即作者的报复心理。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在其塑造的角色简爱身上投射了自己在感情方面、生活方面受到打击而产生的报复心理。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一部具有自叙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生于1816年,5岁丧母,8岁时上教士子弟学校并吃尽苦头,9岁时失去两位姐姐。1839年,夏洛蒂勃朗特当家庭教师时,又受到主妇的虐待。1842年,作者与妹妹爱米莉赴比利时布鲁塞尔求学。求学期间,她爱上了比利时皇家学院的教授康斯坦丁·埃热,但康斯坦丁·埃热已有合法妻子。1845年,全家曾寄与厚望的弟弟勃兰威尔因当家庭教师期间爱上雇主之妻而蒙羞受辱。虽然夏洛蒂·勃朗特否认书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就是她本人,但在其塑造的角简爱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她自己的影子,从小被虐待,吃尽苦头,感情上遭受挫折。而书中的各个人物都能再现实中找到原型。再看《简爱》中各个人物的结局,更能说明作者的报复心理。简爱在盖茨海德府中时,受到其舅妈及其表兄约翰的虐待。最后她的表兄约翰在伦敦沦为一个十恶不赦、生活放荡的恶棍,债台高筑,终于在挥霍了大笔家产后死去。而她的舅妈里德太太也因此身染重疾,不治而亡。罗切斯特的妻子伯莎,那个阻止他们在一起的最大障碍,则从年轻时的美丽、富有,发展到纵欲、酗酒。后因疯狂而被囚禁期间又企图放火杀人,曾咬伤前来探视她的弟弟梅森,最终从由她纵火而燃烧的桑菲尔德庄园顶部跳楼自杀。这些都说明,当夏洛蒂·勃朗特无法宣泄其心中的怨恨时,也就将自己内心真实感受与丰富的想象力结合起来融于其文学作品中,使其报复心理得到满足。而身材矮小、穿着寒酸的简爱,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却得到了“王子”的爱情,在上流社会的领域中战胜了那些有名的太太小姐,这是作者对于上流社会的一种报复,同时也说明,“在书中,夏洛蒂·勃朗特发挥其丰富的主观想象力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在书中得到补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让位于书中作者想象中新的爱的秩序与结局。”3
作为书中的主人公,简爱自身也有着强烈的报复心理。不论是在生活还是感情方面。简爱在舅妈家的时候受到许多不公平的待遇,而又无处申诉。她虽然习惯于表示服从,但她的情感爆发也是非常激烈的。她会像一个奋起反抗的奴隶一样,在绝望中打定了主意,将反抗进行到底。她没有力量来跟他们进行对抗,只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恨意。她咒骂表哥是个暴君,是凶手,是鞭笞奴隶的坏蛋。她跟她的舅妈说自己的舅舅和父母会在天上看着她。就在要被送去劳渥德之前,她还对她的舅妈进行了一番咒骂和控诉。“我很幸运你不再是我的亲戚了。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再叫你舅妈了。从今以后我也不想再见到你。要是以后有人问我喜不喜欢你,或是问起我在你这儿的日子你是怎么对待我的,我就告诉他,我只要一想到你,就觉得非常恶心,你简直就是个魔鬼”4。在看到她的舅妈被吓得针线活都吓得掉在了地上,面孔扭曲的像是马上就要哭出来一样,她的心中充满了从未有过的愉快和胜利感。最后舅妈落荒而逃,她独自站在餐厅,就像个战场上的胜利者。这其实是一种报复之后的快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复仇是种多么幸福的滋味!它好似品尝一杯芬芳的美酒,温和而又香醇。但是在尽兴之后却又不免觉得有点刺激又心酸,让人感觉好像中了毒一样”5,而在感情上,也是如此。简爱曾对罗切斯特说过这样的话,“要是上帝赐予我一 34 《简爱中的报复心理》刘新建、张洪钧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0 年10 卷 第1 期 第45页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9页 5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30页 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6她在追求一种平等,这种平等之中也包含了要让别人尝一尝自己受过的苦,这与她对待舅妈和表哥那种“恶人要有恶果”的态度实质上是一样的。
总是简爱是一个有着强烈的报复心理的人,不论是在生活还是感情方面。
简爱的自卑
简爱一直被视为一个为正义、平等、人格尊严独立勇于抗争的精神典范。她竭力捍卫自己的尊严,不容受到半点亵渎和践踏。实质上她这种超乎常人的自尊恰恰来自于她内心深处无法回避的肤浅的自卑。小说从头至尾都没有使她摆脱这一心理障碍,她的许多努力与其说是为了求得自由,不如说是为了摆脱自卑。出生于贫穷的牧师家庭,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没有出众的外表,这些都是简爱自卑的根源。她在舅妈家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小小年纪就知道用极为激烈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这些都是自卑的表现。而后来被送到劳渥德之后,她尽力想做个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想要结交很多新朋友,想要得到大家尊敬和爱。她不断奋发进取,努力学习各门功课,并最终取得了第一名。她懂法文、懂绘画、懂音乐、懂写作。她所做的这些上也都是为了摆脱自卑感。简爱的自卑还表现在她对于自己外貌的不自信。她的外貌并不出众。无论是她在舅母家里面对着的两个姐姐,还是后来在桑菲尔德遇见的情敌英格拉姆小姐,这种骨子深处的自卑都一直存在。当多年未见的白茜来看望她时,她只觉得白茜见到自己一定非常失望。并一直强调,白茜并没有对自己的外貌表示赞许。而后来遇到罗切斯特时,她的自卑表现的更为明显,她一直觉得“矮小、苍白、五官长得那么不端正的自己配不上魁伟英俊、有钱有地位的主人公罗切斯特。认为即使在他面前呆上几个小时,他也不会看她一眼。而只有英格拉姆那样漂亮、高贵、多才多艺的小姐才会让他迷恋。在答应了罗切斯特的求婚之后,她的自卑感仍然时时跑出了捣乱,她觉得自己无论是身材外貌还是身份地位都与罗切斯特先生不匹配,对彼此的爱情一直有种不真实、不信任的心绪,一直觉得自己仿佛是在做梦。同时她也在恐惧,害怕自己会像英格拉姆小姐那样被抛弃。在面对费尔费克斯太太的怀疑时,她的回答是“为什么,难道我是怪物吗?难道我就不可能得到罗切斯 6[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09页 特先生真诚的爱吗?”7听上去是对费尔费克斯太太的反驳,但这其中实际上也透露出了她对这份感情的怀疑与不信任。这种不真实感在结婚当天她得知罗切斯特夫人存在的时候最终决堤。她的离开与其说是为了追求平等自由的爱情,不如说是因为对自己的婚姻的怀疑和不认同而选择的逃避。而通过作者对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关系的设定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简爱的自卑。罗切斯特虽然魁伟英俊、有钱有地位,但他在简爱的面前往往都是以弱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们初次见面时罗切斯特先生从马上摔了下来,不得不扶着简的肩膀才又回到马背上;后来他床上的帷帘被“疯女人”点着时,是简及时扑灭了火,救了他一命;梅森来到他家时,罗切斯特先生一听到这个名字就全身发抖,并向简说:“简,以前你曾经让我靠着你的肩膀,现在再让我靠着。”8;最后,罗切斯特因为一场大火变得又瞎又残,而简爱则继承了叔父的遗产,变得十分富有。而且愿意和他在一起,并表示只要她还活着就不会让他感受孤独之苦。这时的简爱扮演着情人加慈母的角色,显得又多情又崇高。作者一直试图在他们之间营造一种平等关系。夏洛蒂给予了简爱一笔遗产,为了使她进一步摆脱自卑。但外貌却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只好削弱对方,通过将罗切斯特描写成一个弱者,以此来弥补他们之间的差距。但这也更加突显出了简爱的自卑。那种因为金钱和地位上的不平等而产生的自卑。
简爱的保守
在作品中,夏洛蒂让简爱说了这么一段用来追求平等的宣言:“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能够容忍人家将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将我渴望的一点水自杯中泼掉吗?你以为我地位卑微、境遇贫寒、个子矮小、容貌平常,便没有灵魂和感情吗?你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同样高尚,感情也和你一样丰富。如果上帝赋予我一点美貌与财富,我就能让你在离开我时同样觉得难舍难分。现在我并不是通过世俗以及惯例的方式在和你讲话,甚至都不是通过凡胎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交谈,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而拜倒在上帝面前的灵魂那样平等。因为本来我们便是平等 78[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19页 [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166页 的!”9在简爱的心中她仍是站在男人的立场上来衡量女人的价值的,她也认为,金钱、美貌是女人取悦男人的资本。另外,简爱一直在强调平等,但是事实上她的表现却不是如此。她对于他们的爱情仍然会有种不真实、不信任的心绪。甚至担心自己会被抛弃。在她的潜意识里,她和罗切斯特仍旧是不平等的。当她得知罗切斯特有一个疯癫的妻子——伯莎,她不顾罗切斯特的恳求,独自离开了桑菲尔德。人们一直高度评价简爱的离开,认为她在爱情和尊严之间选择了尊严,即只能作为一个光明正大的合法妻子,决不做一个偷偷摸摸的情妇。认为这是她品德高尚的体现。但联系简爱继承了遗产后再次回来的事实,伯莎的出现只不过是给了她一个逃避的借口。因为在简爱的心中只有经济上的独立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可以给她获得“平等”的必要资格,只有通过这样的平等,简爱才能找到信心来克服她多年来一直为之受折磨的自卑心理。因此,当表哥圣•约翰告诉她:她已经获得了为数不少的一笔遗产时,她立刻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这无疑会是一个巨大的恩惠,并且能够因此而成为在经济上独立的确实是一件光彩的事——是啊,我都可以感觉到这点了——这个想法在我的心中膨胀了起来”10在这一方面来说,简爱仍是一个保守的人,虽然她一直在强调平等。再看她对待婚姻的态度,又何尝不是对于传统婚姻的屈服和纵容。罗切斯特的婚姻并不幸福。在那段婚姻中他可以说是一个受害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同这个在楼上的女人一起生活了四年。四年不到她就把我折磨得够呛了。是她把我拖进种种可怕的令人堕落的痛苦之中,这是任何一个娶这种既酗酒又荒淫的妻子的男人都躲不过的”11伯莎使罗切斯特变得麻木和毁灭,甚至还曾经想到过自杀。正是简爱的爱使他重获有生气的新生活。罗切斯特认为简爱了解到了真相之后就会理解他,站在他那边,不会离开他。但是,简爱知道了真相后,还是选择了离开。而离开本身就是对罗切斯特原先的婚姻即传统婚姻的一种认同。对简爱来说,这个疯女人拥有作为妻子的合法地位。在她面前,简爱只能退缩,没有机会为爱的权利而奋斗。她不能面对所谓的只是名义上存在的“合法”婚姻,她失去了勇敢的反叛意识,放弃了对爱人的承诺,将罗切斯特又推到了痛苦的深渊。在这场爱情和理智的搏斗中,简爱一直保持着她的自尊以确保不被推翻和摧毁。9[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08页 [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326页 11[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59页 10但这种自尊显然拒绝了罗切斯特。这里,简爱的所谓的“充满个性”是以爱人的破碎的心和再次进入痛苦的深渊为代价的。在关键时刻,她扮演了一个逃兵的角色并放弃了她的宣言。她变成了一个守法的从不大胆越界的公民,成为了传统婚姻观的维护者,却把自己的爱人又推回到原先那个痛苦绝望的深渊。我们不得不说简爱在这里有些狭隘,自私和无情。她明明坚信:婚姻是要以爱情为基础的,但面对罗切斯特那段没有爱情的婚姻,她仍然选择了认同。可以说,简爱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保守的。
参考文献 [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日] 岩崎允胤:《人的尊严、价值及自我实现》,刘奔译,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3年
[奥]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顾天天译,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1 《简爱中的报复心理》刘新建、张洪钧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0 年10 卷 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