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形象的现代性思考

时间:2019-05-14 19:0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简爱形象的现代性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简爱形象的现代性思考》。

第一篇:简爱形象的现代性思考

简爱形象的现代性思考

指导老师:杨亦军作者:宋琼琳准考证号:39220620002

2内容摘要:《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女权主义小说,它的问世引起人们对女性主义及对其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热烈讨论。一百多年前,英国工业社会时期,男权至上,女性处于屈从地位。身材瘦小,地位卑微,势单力薄的简爱不屈于命运,敢于向权势、向不公平的待遇抗争。她自立、自强、自尊,追求纯真自由的爱情,面对爱情、金钱、地位、前途的抉择,从容理性地思考,决定自己的去留,有力地诠释了“女人的命运靠自己主宰”的永恒主题。现代女性在自由民主,经济高度发达,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享有女性独立的权利,不再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起点更高,但在女性自身的素养及信念追求上,还不能对简爱望其项背。简爱这一经典形象,将穿越国界,穿越历史,穿越社会制度的变迁,成为千千万万现代女性的标杆。她的精神形象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简.爱形象不屈抗争理性现代性

《简.爱》自一八四七年问世,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了。它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时光的尘埃,丝毫遮没不了这部小说耀眼的光芒。今天,它依然不失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在浊浪排空的经济大潮中,被数以百万计的中国读者所珍爱。

《简.爱》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感染了无数的读者。小说女主人公简.爱自然流露的现代性女性意识是整部作品的灵魂所在。简.爱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经济独立,追求自己的理想爱情。她塑造了一个个性自由,主张人人平等,不向命运低头,自主掌控个人命运的坚强女性形象。这一经典形象穿越时空,指导天下女性成为生活的强者,活出自己的价值,做命运的主人。

一、面对人生逆境,坚强不屈,勇于抗争。“绝不在沉默中沉沦”。

简·爱 父母早逝,从小就寄人篱下。舅舅去世后,冷酷、虚伪的里德舅妈及表兄妹根本不把她当人看。舅妈嫌弃,表姐蔑视,表兄侮辱毒打,势利的仆人为虎作伥,年幼的简.爱置身于水深火热的生存环境中。表兄约翰欺侮、虐待简爱,“不是一周两次,也不是一天两回,而是经常如此,弄得我每根神经都怕他。他一走近,我身子骨上的每块肌肉都会收缩起来„„我无处哭诉。”“佣人都不愿站在我这边,免得得罪他们的少爷,而里德太太则装聋作哑,熟视无睹。”都是失去双亲的疼爱,寄居舅父家,林黛玉却得到大家的宠爱。然而简.爱并未绝望。种种不幸唤起的是她无限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1]

积蓄已久的愤恨,让简·爱的恐惧心理已经越过了极限,她的反抗如火山般爆发。她怒斥表兄约翰.里德道:“你是个恶毒残暴的孩子!你像个杀人犯—像个 1

奴隶监工„„你像罗马皇帝„„”当约翰用书把她砸得头破血流时,简.爱的愤怒终于化成了勇敢的反击,她“发疯似的同表兄扭打起来”。破天荒的反抗招来了严厉的惩罚——被关进红房子。幼小的简.爱也曾反思“为什么我总是受苦,总是遭人白眼,总是让人告状,永远受到责备呢?为什么我永远不能讨人喜欢?为什么我尽力博取欢心,却依然无济于事呢?”“我因为挨了打,跌了跤,头依然疼痛,依然流着血,约翰肆无忌惮地打我,却不受责备,而我不过为了免遭进一步无理殴打,反抗了一下,便成了众矢之的。”幼小的心灵,理智在呼喊着:“不公啊,不公!”

里德舅妈当着简.爱的面,对寄宿学校的布罗克赫斯特先生说简爱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简.爱明白“舅妈在我通向未来的道路上播下了反感和无情的种子。我被践踏得够了,我必须反抗。”幼小的简爱是不甘心被冤枉和无端指责的。于是简.爱直截了当地揭穿了里德舅妈的冷酷,卑鄙。“我要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每个问我的人。其实你很坏,你的心肠很狠,你自己才骗人呢!„„”“要是里德舅舅还活着。他会同你说什么?”“里德舅舅在天堂里,你做的和你想的,他都看得清清楚楚。我爸爸妈妈也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知道你把我关了一整天,还巴不得我死掉。”抗争胜利,也导致她和里德舅妈的彻底决裂,使简.爱被逐出盖茨黑德府,住进了寄宿学校。学校实习所谓肉体惩罚、拯救灵魂的残酷教育方式,学生们遭受饥饿、寒冷、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大量学生被疾病折磨而死。里德舅妈甚至“巴不得简.爱死在罗沃德学校爆发的伤寒疫情中。”然而,简.爱却顽强地挺过来了。

在艰难黑暗的生存环境中,简.爱从未屈服于权威势力。在罗沃德学校,简.爱就已意识到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得依赖个人的不断努力。这所人间地狱般的假慈善学校,学生饱受饥寒,因莫须有的罪名招致惩罚、凌辱甚至挨打„„患难姐妹海伦忍受虐待,一味顺从,简.爱义正词严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会讨厌她的,我会抵制。要是她用那束木条打我,我会从她手里夺过来,当着她的面把它折断。”她告诉海伦:“若是无缘无故地打我,我们就要狠狠地回击„„我必须反抗那些无理惩罚我的人。同样,我会爱那些爱抚我的人。”

当简爱自身尊严和名誉受到损害时,她并不保持沉默,她努力还自己一个清白。她把一切原原本本地告诉善良的坦普尔小姐,终于在得到证实后,坦普尔小姐为她当众洗清冤屈。

简.爱是贫苦阶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代表。童年的不幸、苦难不但没有打倒她,反而激起她更大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简.爱的诞生宣告了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以自己独特的性格反抗不合理的待遇,宣扬了受压抑的妇女的反抗意识。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简.爱在19世纪比我们做得更好,她意识超前,这也是我们现代女性应该具备的先进的自我意识。

二、自立,才能自尊自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彰显人格魅力。

恩格斯说过:“任何社会中,女性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没有经济的独立,女性解放运动便无从谈起。追求女性解放,首先追求经济上的独立,然后才是人格、政治上的独立,还必须有思想、感情上的独立。”[2]的确没有独立的经济意识就没有被人尊重的人格独立。现代女性只有有真才实学、努力工作、经济独立,才能不依赖别人,在精神上人格上独立,获得别人的尊重。要改变受压制的地位和生存现状,首先必须争取平等的经济地位,从依

附状态中解放出来。现代女性如果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连基本生活也要依赖别人,那么拿什么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呢?那所谓的寄生虫的自尊,恐怕也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简.爱强烈的独立意识是小说世界的标尺。学业优秀,勤劳能吃苦是简爱的美德。热爱工作,并且做出成绩,赢得大家的赞誉,靠自己养活自己,这就是长相平凡,家境贫寒的简.爱十足的底气。

环境的恶劣,命运的悲惨并未让瘦弱的简.爱沉沦。当卸下“说谎者”这个沉重的包袱后,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立自强的女孩。“我打算从头努力,决心排除万难。披荆斩棘地前进。我拼命苦干,获得几分成功。几周之后我被升到了高班,不到两个月我被允许学习法文和绘画。”凭借自己的实力,简.爱获得大家的认同和赞美,赢得了尊严。简.爱“成为了第一班的第一名,后来又被授予教师职务。”才能出众,成就了简.爱一份体面的能养活自己的职业。至此,简.爱才真正意义上独立、自立了,她不再是受社会慈善施予的弱者,她不再依赖谁,自食其力,她获得了人人平等的权利和尊严。

简.爱并未就此安于现状,她渴求去冒各种风险,追求人生的真谛。于是她准备充分后,勇敢地登报求职。最终以优异的综合素质谋得相当于罗沃德学校双倍薪金的家庭教师工作。“一般都认为女人应当平平静静,但女人跟男人一样有感觉。她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像她们的兄弟们一样需要有用武之地。”现代女性尤其需要这种敢于拼搏,追求上进的精神,自立自强才能赢取别人由衷的赏识和尊敬。

既无资产又无门第,甚至连容貌也很平常的简.爱,清醒地意识到经济的独立是她人格独立的支柱,只有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她才觉得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才觉得自己是实实在在的人。在她爱上雇主罗切斯特时,简.爱不断提醒自己,在她和罗切斯特之间永远隔着一道鸿沟。“想到我和我不由自主爱上的人之间更宽的鸿沟——财富、地位、习俗,我心里感到非常凄凉。”简.爱时刻警醒自己,不迷失自我。她告诫自己“你同桑菲尔德的主人无关,无非是拿了他给的工资,去教他的被保护人而已„„不要把你的柔情、你的狂喜、你的痛苦等等系在他的身上。他不是你的同类。记住你自己的社会地位吧,要充分自尊,免得把全身心的爱,徒然浪费在不需要甚至瞧不起这份礼物的地方。”

经济地位的悬殊使简.爱非常敏感,她一边深爱着罗切斯特,一边又常常忐忑不安。罗切斯特任何一种用财物表示爱意的方式,都使她产生烦恼,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她敏锐地感觉到罗切斯特的笑容“像苏丹在充满幸福与温情的时候,赐给那些金银和珠宝抬高身价的奴隶的微笑。”简爱在爱情和自尊之间,只想求得内心的平静,一颗不被过多的恩惠压碎的心。当罗切斯特要求简.爱放弃家庭教师工作时,她执意不从,“我将继续当阿黛勒的家庭教师,这样我就能挣得自己的食宿费,还有一年三十磅的薪金。”当罗切斯特问她还需要什么时,她立刻回答说:“你的尊重。而我也报之以我的尊重,这样这笔债就两清了。”

在风流倜傥、傲慢的主人罗切斯特面前,她并没因自己出身卑微而显出奴颜媚骨。相反她在富有的、性情无常的庄园主——罗切斯特面前,不卑不亢,从容大方,毫无自卑感。当罗切斯特问简.爱他长得漂亮吗?她冲口而出:“不,先生。”直言不讳的回答令罗切斯特感到了她与众不同,她并不刻意奉承她的主人。她曾对罗切斯特说:“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富有,我的心胸也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

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俩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她时刻维护自己的尊严,即使在有钱又漂亮,有学识的英格拉姆公爵小姐面前,简爱也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她看清了各自的优劣势,她甚至鄙夷英格拉姆的人格。罗切斯特故意与英格拉姆小姐调情,散布要与之结婚的消息,却暗中观察着简.爱。简.爱虽然痛苦,却并不灰心失望。她清醒地认识到“英格拉姆小姐不值得嫉妒。她太低下了,她好卖弄,但并不真诚。她风度很好,又多才多艺,但头脑肤浅,心灵天生贫瘠„„她缺乏教养,没有独创性,从来没有自己的见解。”简爱明白罗切斯特并不是真心爱上英格拉姆小姐,而英格拉姆小姐也不可能真心实意的爱罗切斯特。当罗切斯特故意散布谣言,说自己的财产不到人们认为的十分之一时,英格拉姆及其她高贵的母亲便不再理会罗切斯特了。她们爱的是金钱、权势和地位,哪里是罗切斯特本人呢?

在英格拉姆面前,朴实善良,坚强自信的简.爱多么可爱!简.爱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罗切斯特,赢得了他的爱情。

三、不慕财富和权势,追求平等自由的爱情,理性思维,冷静从容抉择爱情

去留。

结婚前夕,简.爱知道了伯莎.梅森——罗切斯特的疯妻的存在。19世纪英国的婚姻制度规定“不得以任何借口,同精神失常的配偶离婚。”[3]已婚的罗切斯特是不能和简.爱结婚的。面对歇斯底里的罗切斯特,简.爱异常的冷静。简.爱拒绝了不平等的,不道德的婚姻,以非凡的自制力,克制了对罗切斯特的强烈的爱。而对于从小缺爱孤单的她,放弃这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是多么残酷和痛苦!“我经历着一次煎熬。人世间再没有人能期望像我这样被爱了。他那么爱我,而我又那么倾慕他„„”只要一句承诺“我将属于你,罗切斯特先生。”一切荣华富贵便唾手可得。当罗切斯特提出违法的婚姻时,简.爱拼命地从她所爱的人怀里挣扎出来,不愿过那种不正当的生活。简.爱对苦苦挽留她的罗切斯特说道:“我关心我自己,愈是孤独,愈是没有朋友,愈是无助,那我就愈是自尊。我会遵守上帝创造,由人批准的法规。”若是按以往在舅妈家及罗沃德学校时,性格叛逆的简.爱或许会为爱而反叛传统道德,与相爱的人厮守。她最终的出走,并不意味着计较身份地位,而是简.爱身上有着对女性自由和道德自由的向往。正是靠着坚强的毅力,简.爱才在精神上牢牢地控制住了自己,她把握了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没有被爱冲昏头脑。简.爱不留恋金钱和地位,鄙视苟且之爱,追求完美爱情的人格魅力,打破了以往女人被动的角色,表现了她与众不同的爱情观,昭示着简.爱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

离开罗切斯特,简.爱被圣.约翰兄妹收留,她始终保持着自尊自重。她努力地做一名称职的乡村教师,过着清贫的生活。她的善良,能干,受到所有人的尊敬。乡村牧师圣.约翰是个虔诚的教徒,他要求简.爱做他的妻子。但他不是真心爱她,而是觉得简.爱可以做他传教布道的得力助手。因为他发现简.爱性格中闪出的不平凡的光彩,她直爽,单纯善良,吃苦耐劳,有毅力,适合于做一个传教士的妻子。实质上,圣.约翰对简.爱的求婚,是在宗教的名义下,男权对女性的招安,无视女性的自主意识,凌驾于女性之上。面对圣.约翰自私霸道的求婚,简.爱拒绝了这种无爱之爱,拒绝为宗教而牺牲自己的爱情婚姻。尽管前段恋情

苦无结果,圣.约翰热烈追求,简.爱还是保持了冷静、理性的思维,她没有感情用事,为报恩而答应嫁给圣.约翰。她依然坚持追求自由平等之爱,理智地认识到约翰这种爱的本质:“他用的不是一个情人看心上人的眼神,而是牧师召回迷途羔羊的目光——或者更恰当些,是一个守护神注视着他所监护的灵魂的目光。”简.爱认为“仅以这样的身份依附他,我常常会感到痛苦,我的肉体将置于紧紧的枷锁之中„„”“做他的妻子,永远受到束缚”“这简直难以忍受。”

离开了罗切斯特,简.爱仍旧深爱着他。她把对罗切斯特深深的爱埋藏在心底。冥冥中,简似乎听到了罗切斯特焦急痛苦的呼喊:“简!„„简!„„”她感应到了他的痛苦。罗切斯特妻死财毁,他从富甲一方的庄园主落魄为一无所有的残疾人。疯妻已亡,罗切斯特是自由身了。然而他失去了昔日傲人的资本:财富、健康、地位,他比当年的简更不幸。而此时的简呢,她继承了叔叔的一大笔遗产。并且获知约翰兄妹就是她的亲表兄妹,简爱有了爱她的亲人,她不再孤独。在分送出三份财产给约翰兄妹后,依然足够她过上富足的生活。简爱与罗切斯特二人的身份地位,生活环境,可以说是乾坤大转移,她完全可以高傲地俯视罗切斯特,超越罗切斯特,凌驾与他之上。可是她义无反顾地飞奔而到罗切斯特的身边,照料这个自己深爱的男人,主动要求和他结婚,尽管他已落魄。令人震撼的爱情,读者无不为之动情。简爱与罗切斯特的婚姻,在外人看来是多么的不般配,不值得。可当他们的思想境界和素质修养达到高度契合时,社会的不平等意识与规范在他们心中已无所谓了,他们完全可以为对方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简爱清醒地意识到男性不可能是女性的拯救者,相反他有时更需要女性的拯救。正因为简爱意志坚强,又总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罗切斯特才特别信任她。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完全征服了罗切斯特。婚后十年,简爱认为“自己无比幸福,幸福到语言难以形容,因为我完全是我丈夫的生命,正如他完全是我的生命一样,„„我全部的依赖都给了他,他全部的信任都奉献给了我。”

这就是简爱追求的纯粹的爱情,不掺杂任何物质利欲,不受身份地位的左右。在简.爱看来,婚姻的基础只能是爱情,真正的爱情可以冲破门第、财产的种种阻碍,达到男女双方精神的契合和心灵的互通。

结束语: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简爱。无论时光推移,社会变迁,今天的女性都能从简爱身上领悟出人生的智慧和哲学!从简爱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今新女性的形象:坚强不屈、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不卑不亢,理智把握自己的命运。追求平等、自由、纯真的爱情。这一形象征服了亿万读者,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女性象征。

附:参考文献

[1]《林黛玉与简爱的爱情观比较》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朴英爱 吉林延边 133002

[2]马克思、恩格斯著《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49页

[3]王文惠,张秀丹 《〈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解读》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86-88

[4][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1

第二篇:简爱形象再探

简爱形象再探

摘要: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塑造了一个敢于为正义、平等、人格尊严独立而与生活困境、社会歧视及男权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的主人公,她的性格特征征服了无数读者,她一直被视为不甘屈辱、勇于抗争的精神典范和励志的典范,是真、善、美的象征。这是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简爱》这部作品最常见的评价。但细读作品,我所看到的却是一个缺乏自信,时时感到自卑,有着报复心理,虽然追求爱情却又有着陈旧而保守的传统婚姻观的不一样的简爱。关键词:简爱、人生经历、报复心理、自卑、保守

简爱的人生经历

缺乏自信、时时感到自卑以及有着报复心理,简爱这种性格的养成与她童年在舅妈家以及后来在劳渥德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在一个充满了暴力而又恶劣的环境下生活。在开篇简爱有这样的自白“只要想到要在冷飕飕的黄昏时分回家,手指与脚趾都会被冻僵,我便会觉得非常可怕。并且还要挨保姆白茜的一同责骂,这些都让我非常伤心。除此之外,我觉得自己体质比不上里德家的约翰、伊丽莎和乔治依娜这三个孩子,这又会令我在心里感觉到低人一等。”1在舅妈家,简爱的处境一直都是“低人一等”的。她在那个家里一直都是被孤立的。舅妈并不允许她同他们一家人团聚在一处,表姐们蔑视她。那位表哥则时常欺负、虐待她,以至于“我的每一根神经都对他感到害怕,他一走近,我骨头上面的每一块肌肉都会被吓得收缩起来”。不管是受了恐吓还是折磨,她都没有办法进行申诉,没有人会愿意站在她那一边。她从小就时常被提醒被暗示自己只是一个靠人养活的人,就连佣人也会觉得她连仆人都不如。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让简爱的性格更加孤僻和极端。虽然她惯于表示服从,但她骨子里却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她小小年纪就知道竭力捍卫自己的尊严,不容许它受到半点亵渎和践踏。当她的恐惧超过极点时,她也会奋起反抗,她的反抗是尤为激烈的,“就像奋起反抗的奴隶,在绝望中打定 1[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3页 了主意,要将反抗进行到底”2。她咒骂表哥是凶手,是鞭笞奴隶的坏蛋,是暴君。很难想象一个十岁的小女孩而会有这样极端的反映。而这些都是她在那个家里长期压抑和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结果。在被关在红屋子里后,她的思绪开始翻腾,她不停的质问自己为什么总是受苦,总是要挨打挨骂。她发出了 “不公平!这不公平!”的呼喊,并开始下决心要将这种难以忍受的压迫摆脱掉,甚至产生了要逃离,逃离不成就不吃不喝让自己饥渴而死的想法。但她毕竟还是个孩子,在胡子乱想会有鬼魂出现之后她被吓坏了,但她的舅妈和仆人门并不理会她的恐惧,直到她晕倒在地。虽然事后简爱说道这件事并没有让她患上可怕的、严重的疾病,但还是让她的精神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当然这也让她的报复心理更加的强烈。她并没有咒骂她的舅妈,只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道,“里德太太,你让我体会到了精神遭受折磨和摧残的痛苦。但我其实应该原谅你,因为我相信你并不明白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你在不断撕扯我的心弦的时候,也许还骄傲的以为是在纠正我的坏习惯呢”。听起来是漫不经心,但不难发现,这漫不经心的话里所夹带的那种报复心理:她希望自己的舅妈有天能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并因此受到良心的谴责。之后她对她舅妈说的自己的舅舅和父母会在天上看着,其实也是一样的心理。

后来在医生的帮助下,简爱被送到劳渥德学校。起初她也想做个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想要结交很多新朋友,想要得到大家尊敬和爱。她的同学对她非常好,老师也曾热情的夸奖她。但布罗克赫斯特的到来使得这一切都被改变了,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她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想要抢夺他人的利益,并告诫大家不要和她做伙伴。这让她感到了自己被狠狠的打倒在地上,自尊和脸面再次遭到了无情的践踏。但是,幸运的是,简爱遇到了伙伴海伦和老师谭普尔小姐。正是她们让简爱感受到友爱、平等、勇敢、信任和鼓励;并帮助她洗清了“罪名”她们让简爱从不幸的遭遇和种种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拥有了明智的思考和宽恕的美德,更让简爱学会了如何自尊、热烈、深情、无私地去爱。但好景不长,海伦因为肺病去世了,这对简爱是个不小的打击,她悲伤,难过,寂寞,无助⋯⋯于是她变得越来越坚强和叛逆。痛苦的童年结束之后,简爱就在洛伍德学校当了一名普通的教师。对她来说谭普尔老师一直扮演着母亲和保护人的角色,她的大部分知识 2[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7页 都源于谭普尔老师指导。但后来谭普尔的离开,使她的生活彻底变了样,她稳定的情绪还有把劳渥德当成自己的家的情感都随着谭普尔老师的离开而变得不复存在。简爱在劳渥德的八年里,几乎断绝了和外面所有的联系,在这几年中她按照一成不变的规章制度和作息习惯生活了八年。谭普尔的离开让她意识到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的厌倦。她盼望获得自由。于是,简爱在洛伍德当了两年的教师之后,决心摆脱受了八年的压抑的地方。她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离开洛伍德学校。她通过刊登广告,成为了桑菲尔德府的一名家庭教师。实现了自己在一个崭新的环境里挑战新的工作,开始新的生活的愿望。

十岁前在舅妈家以及后来在劳渥德的人生经历与简爱性格的养成是分不开的。因为从小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又无处申诉,使她从小就养成了一种报复的心理。每一次反抗都会让她觉得有复仇的快感。那些不公平的待遇也使她从小就她孤独倔强,极其敏感。另一方面,无论是在舅妈家里,还是在寄宿学校,她的尊严一点儿也没有得到肯定。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她一直极力反抗来保护自己的人格。而她那些所谓的争取独立、平等、自由的行为,恰恰正是为了掩饰心底深藏的自卑。实质上她从小便是是一个内心极度缺乏自信,时时自卑的人。

简爱的报复心理

首先,简爱的报复心理即作者的报复心理。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在其塑造的角色简爱身上投射了自己在感情方面、生活方面受到打击而产生的报复心理。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一部具有自叙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生于1816年,5岁丧母,8岁时上教士子弟学校并吃尽苦头,9岁时失去两位姐姐。1839年,夏洛蒂勃朗特当家庭教师时,又受到主妇的虐待。1842年,作者与妹妹爱米莉赴比利时布鲁塞尔求学。求学期间,她爱上了比利时皇家学院的教授康斯坦丁·埃热,但康斯坦丁·埃热已有合法妻子。1845年,全家曾寄与厚望的弟弟勃兰威尔因当家庭教师期间爱上雇主之妻而蒙羞受辱。虽然夏洛蒂·勃朗特否认书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就是她本人,但在其塑造的角简爱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她自己的影子,从小被虐待,吃尽苦头,感情上遭受挫折。而书中的各个人物都能再现实中找到原型。再看《简爱》中各个人物的结局,更能说明作者的报复心理。简爱在盖茨海德府中时,受到其舅妈及其表兄约翰的虐待。最后她的表兄约翰在伦敦沦为一个十恶不赦、生活放荡的恶棍,债台高筑,终于在挥霍了大笔家产后死去。而她的舅妈里德太太也因此身染重疾,不治而亡。罗切斯特的妻子伯莎,那个阻止他们在一起的最大障碍,则从年轻时的美丽、富有,发展到纵欲、酗酒。后因疯狂而被囚禁期间又企图放火杀人,曾咬伤前来探视她的弟弟梅森,最终从由她纵火而燃烧的桑菲尔德庄园顶部跳楼自杀。这些都说明,当夏洛蒂·勃朗特无法宣泄其心中的怨恨时,也就将自己内心真实感受与丰富的想象力结合起来融于其文学作品中,使其报复心理得到满足。而身材矮小、穿着寒酸的简爱,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却得到了“王子”的爱情,在上流社会的领域中战胜了那些有名的太太小姐,这是作者对于上流社会的一种报复,同时也说明,“在书中,夏洛蒂·勃朗特发挥其丰富的主观想象力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在书中得到补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让位于书中作者想象中新的爱的秩序与结局。”3

作为书中的主人公,简爱自身也有着强烈的报复心理。不论是在生活还是感情方面。简爱在舅妈家的时候受到许多不公平的待遇,而又无处申诉。她虽然习惯于表示服从,但她的情感爆发也是非常激烈的。她会像一个奋起反抗的奴隶一样,在绝望中打定了主意,将反抗进行到底。她没有力量来跟他们进行对抗,只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恨意。她咒骂表哥是个暴君,是凶手,是鞭笞奴隶的坏蛋。她跟她的舅妈说自己的舅舅和父母会在天上看着她。就在要被送去劳渥德之前,她还对她的舅妈进行了一番咒骂和控诉。“我很幸运你不再是我的亲戚了。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再叫你舅妈了。从今以后我也不想再见到你。要是以后有人问我喜不喜欢你,或是问起我在你这儿的日子你是怎么对待我的,我就告诉他,我只要一想到你,就觉得非常恶心,你简直就是个魔鬼”4。在看到她的舅妈被吓得针线活都吓得掉在了地上,面孔扭曲的像是马上就要哭出来一样,她的心中充满了从未有过的愉快和胜利感。最后舅妈落荒而逃,她独自站在餐厅,就像个战场上的胜利者。这其实是一种报复之后的快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复仇是种多么幸福的滋味!它好似品尝一杯芬芳的美酒,温和而又香醇。但是在尽兴之后却又不免觉得有点刺激又心酸,让人感觉好像中了毒一样”5,而在感情上,也是如此。简爱曾对罗切斯特说过这样的话,“要是上帝赐予我一 34 《简爱中的报复心理》刘新建、张洪钧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0 年10 卷 第1 期 第45页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9页 5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30页 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6她在追求一种平等,这种平等之中也包含了要让别人尝一尝自己受过的苦,这与她对待舅妈和表哥那种“恶人要有恶果”的态度实质上是一样的。

总是简爱是一个有着强烈的报复心理的人,不论是在生活还是感情方面。

简爱的自卑

简爱一直被视为一个为正义、平等、人格尊严独立勇于抗争的精神典范。她竭力捍卫自己的尊严,不容受到半点亵渎和践踏。实质上她这种超乎常人的自尊恰恰来自于她内心深处无法回避的肤浅的自卑。小说从头至尾都没有使她摆脱这一心理障碍,她的许多努力与其说是为了求得自由,不如说是为了摆脱自卑。出生于贫穷的牧师家庭,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没有出众的外表,这些都是简爱自卑的根源。她在舅妈家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小小年纪就知道用极为激烈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这些都是自卑的表现。而后来被送到劳渥德之后,她尽力想做个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想要结交很多新朋友,想要得到大家尊敬和爱。她不断奋发进取,努力学习各门功课,并最终取得了第一名。她懂法文、懂绘画、懂音乐、懂写作。她所做的这些上也都是为了摆脱自卑感。简爱的自卑还表现在她对于自己外貌的不自信。她的外貌并不出众。无论是她在舅母家里面对着的两个姐姐,还是后来在桑菲尔德遇见的情敌英格拉姆小姐,这种骨子深处的自卑都一直存在。当多年未见的白茜来看望她时,她只觉得白茜见到自己一定非常失望。并一直强调,白茜并没有对自己的外貌表示赞许。而后来遇到罗切斯特时,她的自卑表现的更为明显,她一直觉得“矮小、苍白、五官长得那么不端正的自己配不上魁伟英俊、有钱有地位的主人公罗切斯特。认为即使在他面前呆上几个小时,他也不会看她一眼。而只有英格拉姆那样漂亮、高贵、多才多艺的小姐才会让他迷恋。在答应了罗切斯特的求婚之后,她的自卑感仍然时时跑出了捣乱,她觉得自己无论是身材外貌还是身份地位都与罗切斯特先生不匹配,对彼此的爱情一直有种不真实、不信任的心绪,一直觉得自己仿佛是在做梦。同时她也在恐惧,害怕自己会像英格拉姆小姐那样被抛弃。在面对费尔费克斯太太的怀疑时,她的回答是“为什么,难道我是怪物吗?难道我就不可能得到罗切斯 6[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09页 特先生真诚的爱吗?”7听上去是对费尔费克斯太太的反驳,但这其中实际上也透露出了她对这份感情的怀疑与不信任。这种不真实感在结婚当天她得知罗切斯特夫人存在的时候最终决堤。她的离开与其说是为了追求平等自由的爱情,不如说是因为对自己的婚姻的怀疑和不认同而选择的逃避。而通过作者对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关系的设定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简爱的自卑。罗切斯特虽然魁伟英俊、有钱有地位,但他在简爱的面前往往都是以弱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们初次见面时罗切斯特先生从马上摔了下来,不得不扶着简的肩膀才又回到马背上;后来他床上的帷帘被“疯女人”点着时,是简及时扑灭了火,救了他一命;梅森来到他家时,罗切斯特先生一听到这个名字就全身发抖,并向简说:“简,以前你曾经让我靠着你的肩膀,现在再让我靠着。”8;最后,罗切斯特因为一场大火变得又瞎又残,而简爱则继承了叔父的遗产,变得十分富有。而且愿意和他在一起,并表示只要她还活着就不会让他感受孤独之苦。这时的简爱扮演着情人加慈母的角色,显得又多情又崇高。作者一直试图在他们之间营造一种平等关系。夏洛蒂给予了简爱一笔遗产,为了使她进一步摆脱自卑。但外貌却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只好削弱对方,通过将罗切斯特描写成一个弱者,以此来弥补他们之间的差距。但这也更加突显出了简爱的自卑。那种因为金钱和地位上的不平等而产生的自卑。

简爱的保守

在作品中,夏洛蒂让简爱说了这么一段用来追求平等的宣言:“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能够容忍人家将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将我渴望的一点水自杯中泼掉吗?你以为我地位卑微、境遇贫寒、个子矮小、容貌平常,便没有灵魂和感情吗?你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同样高尚,感情也和你一样丰富。如果上帝赋予我一点美貌与财富,我就能让你在离开我时同样觉得难舍难分。现在我并不是通过世俗以及惯例的方式在和你讲话,甚至都不是通过凡胎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交谈,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而拜倒在上帝面前的灵魂那样平等。因为本来我们便是平等 78[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19页 [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166页 的!”9在简爱的心中她仍是站在男人的立场上来衡量女人的价值的,她也认为,金钱、美貌是女人取悦男人的资本。另外,简爱一直在强调平等,但是事实上她的表现却不是如此。她对于他们的爱情仍然会有种不真实、不信任的心绪。甚至担心自己会被抛弃。在她的潜意识里,她和罗切斯特仍旧是不平等的。当她得知罗切斯特有一个疯癫的妻子——伯莎,她不顾罗切斯特的恳求,独自离开了桑菲尔德。人们一直高度评价简爱的离开,认为她在爱情和尊严之间选择了尊严,即只能作为一个光明正大的合法妻子,决不做一个偷偷摸摸的情妇。认为这是她品德高尚的体现。但联系简爱继承了遗产后再次回来的事实,伯莎的出现只不过是给了她一个逃避的借口。因为在简爱的心中只有经济上的独立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可以给她获得“平等”的必要资格,只有通过这样的平等,简爱才能找到信心来克服她多年来一直为之受折磨的自卑心理。因此,当表哥圣•约翰告诉她:她已经获得了为数不少的一笔遗产时,她立刻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这无疑会是一个巨大的恩惠,并且能够因此而成为在经济上独立的确实是一件光彩的事——是啊,我都可以感觉到这点了——这个想法在我的心中膨胀了起来”10在这一方面来说,简爱仍是一个保守的人,虽然她一直在强调平等。再看她对待婚姻的态度,又何尝不是对于传统婚姻的屈服和纵容。罗切斯特的婚姻并不幸福。在那段婚姻中他可以说是一个受害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同这个在楼上的女人一起生活了四年。四年不到她就把我折磨得够呛了。是她把我拖进种种可怕的令人堕落的痛苦之中,这是任何一个娶这种既酗酒又荒淫的妻子的男人都躲不过的”11伯莎使罗切斯特变得麻木和毁灭,甚至还曾经想到过自杀。正是简爱的爱使他重获有生气的新生活。罗切斯特认为简爱了解到了真相之后就会理解他,站在他那边,不会离开他。但是,简爱知道了真相后,还是选择了离开。而离开本身就是对罗切斯特原先的婚姻即传统婚姻的一种认同。对简爱来说,这个疯女人拥有作为妻子的合法地位。在她面前,简爱只能退缩,没有机会为爱的权利而奋斗。她不能面对所谓的只是名义上存在的“合法”婚姻,她失去了勇敢的反叛意识,放弃了对爱人的承诺,将罗切斯特又推到了痛苦的深渊。在这场爱情和理智的搏斗中,简爱一直保持着她的自尊以确保不被推翻和摧毁。9[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08页 [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326页 11[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59页 10但这种自尊显然拒绝了罗切斯特。这里,简爱的所谓的“充满个性”是以爱人的破碎的心和再次进入痛苦的深渊为代价的。在关键时刻,她扮演了一个逃兵的角色并放弃了她的宣言。她变成了一个守法的从不大胆越界的公民,成为了传统婚姻观的维护者,却把自己的爱人又推回到原先那个痛苦绝望的深渊。我们不得不说简爱在这里有些狭隘,自私和无情。她明明坚信:婚姻是要以爱情为基础的,但面对罗切斯特那段没有爱情的婚姻,她仍然选择了认同。可以说,简爱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保守的。

参考文献 [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日] 岩崎允胤:《人的尊严、价值及自我实现》,刘奔译,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3年

[奥]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顾天天译,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1 《简爱中的报复心理》刘新建、张洪钧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0 年10 卷 第1 期

第三篇:浅析《简爱》中简爱女性形象

浅析《简爱》中简爱女性形象

学号:080212009012 姓名:施航工业设计2009级

摘要——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讲,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很多。《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本文主要从小说《简爱》的内容入手,浅析简爱这一女性的光辉形象,关键字—— 简爱女性执着反抗成长

一、小说《简爱》简介

简爱是个孤女,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父母由于染上伤寒,在一个月之中相继去世。幼小的简寄养在舅父母家里。舅父里德先生在红房子中去世后,简过了10年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一次,由于反抗表哥的殴打,简被关进了红房子。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和恐惧,使她大病了一场。

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以后,简被送进了洛伍德孤儿院。

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简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她最好的朋友海伦在一次大的斑疹伤寒中去世了。这次斑疹伤寒也使孤儿院有了大的改善。简在新的环境下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学校任教两年。由于谭波尔儿小姐的离开,简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

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经常在外旅行,偌大的宅第只有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阿黛拉·瓦朗,罗切斯特是她的保护人,她就是简的学生。

一天黄昏,简外出散步,邂逅刚从国外归来的主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以后她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时好时坏。整幢房子沉郁空旷,有时还会听到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笑声。

一天,简在睡梦中被这种笑声惊醒,发现罗切斯特的房间着了火,简叫醒他并帮助他扑灭了火。

罗切斯特回来后经常举行家宴。在一次家宴上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简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屈辱,离开客厅。此时,她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其实罗切斯特也已爱上简,他只是想试探简对自己的爱情。当他向简求婚时,简答应了他。婚礼前夜,简在朦胧中看到一个面目可憎的女人在镜前披戴她的婚纱。第二天,当婚礼在教堂悄然进行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切斯特先生15年前已经结婚。他的妻子原来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疯女人。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简离开了罗切斯特。在寻找新的生活出路的途中,简风餐露宿,沿途乞讨,历尽磨难,最后在泽地房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并在当地一所小学校任教。

不久,简得知叔父去世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同时还发现圣·约翰是她的表兄,简决

定将财产平分。圣·约翰是个狂热的教徒,打算去印度传教。他请求简嫁给他并和他同去印度,但理由只是简·爱适合做一位传教士的妻子。简拒绝了他,并决定再看看罗切斯特。

她回到桑菲尔德庄园,那座宅子已成废墟,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失去一只胳膊,一只眼睛)。简找到他并大受震动,最终和他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二、《简爱》中简的女性形象

简·爱是个不甘忍受社会压迫、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女性。无论是她的贫困低下的社会地位,或是她那漂泊无依的生活遭遇,都是当时英国下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能够把一个来自社会下层的觉醒中的新女性摆到小说的主人公地位,并对主人公为反抗压迫和社会偏见、力争取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追求幸福生活所作的顽强斗争加以热情歌颂,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是难能可贵的。其中作品中反映出的女性三次不屈服的抗争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

1.第一次反抗

小说刚开始写到简小的时候父母双亡,自幼寄宿在舅母盖茨海德家中,里德先生去世后,舅母对她态度转变很大,对她咒骂甚至毒打,甚至将他关起来当牲口一样圈养,这些幼小的简都默默的记在心中,她不去反驳反抗不是因为她的懦弱,而是没有一个好的时机。直到,布罗克赫斯特先生的出现,将她带出了舅母家。临上车的时候,简在舅母家大门口将她这几年的怨恨全都说了出来,用最恶毒的话诅咒了虐待她的舅母和表弟。这是简第一次勇敢对自私,冷漠,恶毒的报复。

2.第二次反抗

从盖茨黑德“出逃”后,简来到了罗伍德。她本以为逃出了“地狱”,但是她所面临的又是另一个噩梦。布罗克赫斯特先生是个外表正派,却极度虚伪的人。从第一次见面,布罗克赫斯特对简就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简刚来时,他让简站在高高的凳子上,当着所有孤儿的面批斗她,说她是个罪人,只有主才能拯救她,洗涤她的灵魂。而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简的内心是无比的愤怒的,她甚至出现了“呼吸困难、喉咙紧缩”的状况,然而,海伦的出现和坦普尔的教诲及时了制止了这个有极强自尊心的女孩子的愤怒。就是这样两个对简来说极其重要的人并没有一直陪伴在简的生活,而正是由于他们的离席,成就了简又一次的抗争。海伦过早的逝去,这是简一生中直面的第一场死亡,但是与海伦的最后一场谈话让简明白死亡并不可怕,这给这位本就勇敢的女人生命中加入了更多的无畏。加上坦普尔的教诲,简再一次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和面对自己。

这一次的反抗相较于第一次而言更拥有一种自主意识。简在身边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时候,敏锐的意识到应当到更大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价值。这样一种主动的反抗正是女权主义极力提倡的。

3.第三次反抗

简遇到罗彻斯特后,面对他喜怒无常,蛮横无礼的性格脾气时,简总表现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因为简的这种性格罗彻斯特也慢慢的喜欢上了简,而简也对罗彻斯特开始产生好感,继而一片痴情。但是因为伯莎梅森的存在,想到自己根本比不上伯莎梅森,她无时的不克制着自己的感情,无时无刻的不与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做着斗争,因为这些想法她的内心做着挣扎,最终决定离开。

如果说,前两次的反抗是基于情感支配下的冲动,那么第三次的反抗是简建立在理性思维后的反映。这种理性依然依附于其本身对于自由而平等的爱的渴望之上,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理性思维结果。

4.第四次反抗

面对圣•约翰的求婚,简从惠特克劳斯逃走了。这一次的逃走意味着简的两种反抗。一种是对宗教的反抗。圣约翰.里佛斯是一个野心勃勃,洋洋自得、个人英雄主义想法极强的基督徒。他企图简牺牲自己的情感需要去成就道义上的责任。简的反抗是对虚伪的宗教的反抗。另一种是对传统爱情观的反抗。简回到了桑菲尔德,回到了已没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的罗彻斯特的身边。简的这一举动是一个颠覆,颠覆的是传统的门当户对、颠覆的是以往的童话故事。最终,她在追求真爱和独立的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简在其抗争的一生中得到了思想上的巨大飞跃,更成就了一个伟大了女权主义的诞生。简的反抗不仅是对一些人,一些事的反抗,而是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些制度的反抗。

三、结语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虽然受尽磨难,但她那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幸福的精神却让人们震撼。其中,简爱独特的爱情观更加深化了她的个性,她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该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有了这样的爱情信念,她在追求个人幸福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纯真朴实的感情和一往无前的勇气。简爱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仆人地位而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对于她来说,爱情是纯洁高尚的,罗切斯特的财富与他们的爱情无关,她之所以衷情他深爱他,就是因为他能与她坦诚相见,能够读懂简爱身上不平凡的气质、才学、美德,简爱成了他生命中难求的知音。而罗切斯特用来对待简的那种正直又热诚的友好坦率也使简深深爱上了他。

这部小说中也描写了罗切斯特两次截然不同的爱情经历,有力的批判了但是社会时代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和爱情观。而追求独立的人格的简爱,同时也更注重追求男女之间精神的平等,即使她的经历不艰辛但仍热爱生活,坚定自己爱的信念,等待平等纯粹真实的爱,甚至毅然放弃渴望已久的爱情,并最终经历磨难后与自己爱的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这部小说塑造的简爱的形象是高贵的,困窘的环境改变不了她的高贵,艰难的命运也改变不了她的高贵。简在不幸中实现了自我超越,追求自由平等,实现了人生价值,而对于当代的女性,更应有自己的信念,为自己创造一片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英)著,盛世教育西方名著翻译委员会译.《简•爱》.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4版.[2]彭凌丽《浅谈一个女人抗争的一生对《简爱》女权主义的思考》

[3]董菊.《自卑——自强——自信——解析<简•爱>的人物性格》.《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03.[4]杨玲谭贤军.《<简•爱>中的宗教、社会等级和两性等级的分析》.《大众文艺》.[5] 刘伯香.“我就是我自己”——论简·爱的女性主义特征[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第四篇:《现代性》读书笔记

《现代性》读书笔记

《现代性》读书笔记1

现代性的序曲阶段: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标志

人开始了自我发现,教会受到了质疑,社会的宗教色彩开始淡化,个人主义的种子开始发芽,世俗生活逐渐获得了肯定。

韦伯:除魔化,理性化

现代国家的概念:技术性的人工制品;人间的社会契约,自然权利和意志的保障,摧毁了中世纪政治的神学基础

核心:个人乃是最高的价值,个人及其权利是社会的法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根基。

经济: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从16、17世纪开始发展,它们在特定的条件下联姻,从而使得商品经济的规模爆炸性地增长,中世纪庄园自给自足的经济遭到了不可逆的毁坏。

哲学: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奠定了现代主体哲学。笛卡尔式的理性主体既是自然身体的对立面,也是自然世界的对立面。

理性是现代性的核心观念

韦伯:理性作为现代社会组织形式的内在根基。无论是现代国家,还是现代企业,其组织方式的内在脉络都是理性。现代社会机构充斥着这种计划性。

19世纪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之后——现代性的成熟时期

固定的民族—国家、自由民主政制、机器化的工业主义、市场化的资本主义、主体—中心的理性哲学、权力的理性巧妙配置的社会组织,以及所有这些之间的功能联系。

现代社会塑造了现代意义上的个体,锻造了他们的感受,锻造了他们的历史背影;同样,这个现代个体对现代生活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经验。

现代性的危机:各种各样的后现代主义是反现代性的最新、最暴躁和最激进的表达。

第一章:现代生活

波德莱尔眼中的现代性,就是现代生活的短暂性、瞬间性、偶然性。都市生活的碎片化和转瞬即逝导致现代人有着冷漠、厌世和对对象的惊人的不敏感。

大都市的生活让理性的心理状态和货币经济形式相互强化。货币“一方面使非常一般性的到处都同等有效的利益媒介、联系媒介和理解手段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又能够为个性留有最大限度的余地,使个体化和自由成为可能。”劳动分工专业化趋势让个体人性不完善,每个人都是都市机器的一个零件,都市使人异化和非人化。

18世纪的自由主义发现了普遍性的个人主义:所有人都是具有普遍人性的自由平等的个人。

19世纪的浪漫主义发现了非普遍性的个人主义:自由的个人之间彼此还保持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赋予个体追求与众不同的荣光气质。

都市人需要同大量的他人打交道,但是这种接触是功能主义的、表面性的、浅尝辄止的、非个人化的。“次要接触代替主要接触,血缘纽带式微,家庭的社会意义变小,邻居消失,社会团结的传统基础遭到破坏。”

对于本雅明来说,现代社会中街道上的人群是现代性的新奇植物。对于这样的大众,现代性经验就是震惊。它们并未形成资产阶级的丰碑,而成了历史废墟。本雅明想通过“救赎”,也就是总体性来修复分裂的现代性。

工业化催生了都市,都市强化和再生产了工业主义,颠倒了农业乡村的主导地位,都市吞噬了乡村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现代资本主义

现代性和资本主义差不多同时萌芽,现代性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各种各样的叙事。现代性的发生,就是同过去进行断裂:制度的断裂、观念的断裂、生活的断裂、技术的断裂和文化的断裂。现代性,是一个祛魅的过程。

现代性的开端,源于马丁路德的新教革命。新教改革奏响了个人主义的序曲,教廷的势力衰微,君主的权力增强,社会世俗化潮流不可遏制。

韦伯发现现代西方理性主义的根源驻扎于经济生活之中,而这种经济理性的行为取决于“人的能力和气质”。清教徒将克勤克俭,艰苦劳作看作是获得上帝恩宠的唯一方式,是对上帝应尽的责任。他们大量积累财富,却不奢侈消费,结果便是“资本主义的过度积累”。清教徒当作天职的勤勉变成了现代工人对职业的安分守己。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现代国家体制都有理性的烙印,其组织手段都是建立再条文基础之上的形式法。

马克思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出发探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围绕着商品生产、交换、消费来组织的,利润是根本目标。资本主义社会所有东西都标上了市场价值,所有东西都被抽象化,人与人的关系也抽象为物与物的关系。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被马克思看作“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事实上的基础或起点”。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主轴,无产阶级是现代社会的掘墓人。

桑巴特认为消费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奢侈品消费的增长,影响着工业生的组织。

理性社会是除魔化的,商品社会是市场化的,奢侈社会是欲望化的。

福柯从权力关系入手,认为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分野就是一种权力和另一种权力的差异。一方是巧取豪夺的、强征的、压迫的、暴躁的、粗鲁的,另一方是激励的、生产的、创造的、投资的、管理的权力。从惩罚制度的变迁上看,现代社会对身体的惩罚术是规训,它不再镇压和消灭身体,而是改造和利用身体,从身体刑到监狱的产生就体现此特点。

第三章:现代观念

政治上:

马基雅维利:政制和统治是最高目的,德行屈服于政制,政制的实践可以将德性弃置一边,意志可以选择政制。

霍布斯认为政制应该在自然法的基础上生长出来,自然权利作为自然法制约了德性。

洛克认为人们联合成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

从马基雅维利到霍布斯到洛克,现代国家概念形成:这是一个世俗的被谋划的国家,它是个人的自愿联合体,国家的根基在于个人的权利和意志,其合法性是同意性的契约。

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他勾勒了一个自由而平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一个结合体以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整个集体。社会契约是他理想的社会状态。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发现了“人”,人文主义诞生了。人可以通过手段和技术达成自己的目标。

现代科学也成长于这个时期,人作为一个认知主体站在了自然的对立面。人和自然展现出一种对抗关系,人要借助理性将自然征服,人是统治和主宰自然的中心。

经济上:

亚当·斯密认为个人利益不一定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它可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协调,借助的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国家不应该干预经济生活,个人应该有充分的经济活动的自由,自由的市场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

第四章:工业主义和民族—国家

吉登斯将工业主义定义为:无生命物质能源在生产和流通商品的过程种的运用,如蒸汽动力、电力等的运用;生产和其他经济过程的机械化,是人力和机器的组合;工业主义还意味着制造业的普遍推广,在这种制造业的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产品的生产流程;生产流程一旦被制度化,就会出现集中性的生产地点,即工厂。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商品化是资本主义诞生的基础性前提,但这同样也是工业主义的条件。

卢卡奇认为,人“是被结合到一个机械体系中的一个机械部分······无论他是否乐意,他都必须服从它的规律。”“存在着一种不断地向着高度理性发展、逐步地清除工人在特性、人性和个人性格上的倾向。”

福柯将工厂看成监狱,也把监狱看成工厂。这种规训式的工厂—监狱已经密布整个社会的肌体之中,这种协作方式给传统的家庭生产方式予以打击。

工业主义强调生产体系中的生产过程和技术手段,机器成为决定性的手段,它是“对物质世界的非生命资源的利用。”

工业主义还促成了民族主义的形成。社会分工仰仗一般性、基础性、标准化、普及化的教育,这种教育,只有类似现代“国家”教育体制才能做到。“现代人无论如何用不着效忠某位君王,忠实于土地或者信仰,他要忠实的是一种文化。” “民族主义是为使文化和政体一致,努力让文化拥有自己的政治屋顶”。

本尼迪克·安德森将民族看成一个“想象共同体”。“垂直—纵向”式的宗教共同体的衰落,王朝的衰落,神谕式时间观的衰落,印刷业的发展,促进了旧的共同体的衰落和新的共同体的崛起。观念和政治实践同样也可能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五章:现代性的冲突

18世纪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第二个阶段高度成熟的现代性。大革命后出现了三股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主义。

以工业资本主义为实践形态的自由主义在19世纪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但是,现代性在突进,反现代性也在突进。文化的现代性也在攻击技术的现代性。现代性在遭到了政治上的共产主义、文化上的现代主义的攻击后,还遭到了哲学上发端于尼采的后现代主义的攻击。尼采将美学上的现代主义和哲学上的后现代性嫁接起来:要以审美的方式——而非理性的方式来看待世界和人生。尼采,通过海德格尔,直到德里达,这个传统使得整个现代哲学的大厦坍塌了。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激进表述,也是对现代性的抛弃和排斥。

《现代性》读书笔记2

序言:1、今天与一二十年前不同,这个星球的每一片土地,除了鲜有的几个例外,都在顺应一场现今被称为“现代化”的急切的,强迫性的,不可阻挡的变迁,并被迫接受与之俱来的一切事物,包括持续扩大的人口过剩和它必将导致的社会紧张

2、现代生活方式可能会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但是把它们联合在一起的恰恰是脆弱性,暂时性,易伤性以及持续变化的倾向

3、成为“现代”的意思是急切地,强迫性地去进行现代化,不只是“成为”,更别说使其身份保持不变,而且是要永远处于“变化”中,避免完成,保持未定状态

在任何阶段和任何时间,一直处于“事后”状态也是现代性一个不可或缺的特点

4、现代性整体因其强迫的,急切的现代化而从之前的时代凸显出来,而且现代化意味着液体,溶解和熔炼

与其说现代智力主要着迷于熔炼技术,还不如说着迷于设计将被熔化金属顷注于其中的模具以及使之保持这种形态的技术。现代智力技术追求的是完美

前言:论轻灵和流动

1、秩序的可靠和坚固,是人类自由力量的典型产物和结晶。这种坚固和可靠是“松开闸门”的总的结果:是解除管制,自由化,灵活化,弹性化的结果,是技术的速度,扩散和顺从的结果

换言之,是技术允许制度和它的自由的行动者实行快速分离,允许它们相互回避的结果

2、我们正从一个前设的“参照群体”时代走向一个“普遍观照”的时代

这一时代的模式和框架,不再是已知的,假定的,更不用说是不证自明的,它们中有许多是相互冲突的,戒律之间相互矛盾,每条戒律都被剥除了许多强制性的,约束性的力量。而且它们的特征都已改变,因而都已依每条戒律的任务情况按条目重新分类,这些戒律不是先于生活政治而存在并塑造生活政治的话语框架,相反,这些戒律是生活政治的结果,是生活政治的转变重新塑造了这些戒律

“液化”的力量已经从“制度”转移到了“社会”,从政治转移到了生活政治,或者说,已经从社会共处的宏观层次转移到了微观层次

3、我们对现代性的看法,就是一种个体化,私人话的观点,编造模式的重担和失败的责任,都首先落到了个体的肩上,依附和互动模式的转变——“液化”已经开始。

这种模式在今天具有可塑性,但是像所有的流体一样,这种模式不能长期保持它的形态。塑造它的形态比保持它的形态更为容易

固体是一次定型,并且一劳永逸。保持流体的形状要求长期予以密切注意,同时保持警惕,并付出持久的努力,而且即使是这样,这种努力取得成功也只是一种预想

4、流动的现代性的到来,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状况,系统性结构的遥不可及,伴随着生活政治非结构化,流动的状态这一直接背景,以一种激进的方式改变了人类的状况,并且要求我们重新思考那些在对人类状况进行宏大叙事时起构架作用的旧概念

5、现代性的意义非常丰富,借助许多不同的标识,我们可以追踪它的实现和随后的进展。然而,现代生活和现代背景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也许是差异产生差异,也许是它们的所有其他特性都源于一个关键特性:时间与空间的变动关系

6、在现代性中,时间具有历史,这是因为它的时间承载能力在永恒扩张——空间(空间是时间单位允许经过、穿过、覆盖或者占领的东西)上的延伸,一旦穿过空间的运动速度成了人类智慧,想象力和应变能力的体现,时间也就获得了历史

7、由于速度新近获得了可变能力和扩张能力,现代时代已经成为了征服空间的武器。

在现代时期里,运动速度和更快的运动手段在稳步增加,掌握了最为重要的权力工具和统治工具

第一章解放

1、个体化指的是人们身份从承受者到责任者的转型和使行动者承担完成任务的责任,并对他们行为的后果负责,换句话说,个体化存在于自治——根据法律上的权利的建立之中,而不管事实上的自治是否已经很好地建立起来

2、现代性用强制性的社会地位的自主代替了他主

早期现代性的脱域是为了重新嵌入,脱域是社会认可的结果,而重新嵌入却是摆在个体前面的任务

作为承袭而来的社会归属的家庭出身已经被虚构成员资格的社会阶层的目标所代替。前者是一个归属的问题,后者(成员资格)却包含了一个巨大的成就标准,社会阶层必须是加入进去的,而且成员必须连续地在一天一天的行为中更新,再确认并得到检验

事后看来,可以说阶层分裂(性别分裂)是使自我独断权利变得有效的获取资源机会不平等的副产品。各阶层在有效的身份范围和在选择以及利用的便利上都不相同,人们拥有的资源越少,拥有的选择也就越少,就不得不通过数量的力量,紧密团结并从事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的脆弱

3、正如贝克指出的,一个人如何生活变成了系统性矛盾的传记性解决办法,社会仍然在制造风险和矛盾,正是应对处理这些风险和矛盾的义务和必要性,正在被个体化

4、对于个体来说,公共空间就和一个私人焦虑被投射于其他的巨大屏幕差不多,它不断地私人化,或者在放大投射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取新的总体性品质:公共空间是一个公开承认个人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地方

“社会”总是与个体自主保持一种模糊的`关系:个体即是社会的敌人同时又是社会的必要条件,但这种注定要持续下去的模糊关系状态中,威胁与机会的比率在现代历史的进程中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5、沉重的现代性时代,竟然是一个模仿建筑或园艺方式来形塑现实的时代,建构服从理性裁定的现实,应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并按照严格的程序规则进行,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在这种建设开始之前,所有的一切都被设计好了。这是一个制图板和蓝图的时代,一个希望用立法手段来让理性进入现实的时代

6、在今天,任何真正的解放,需要的是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公共领域和公共全力

第二章个体性

1、我认为,秩序的意思是指单一性,稳定性,重复性和可预见性,在一个情境中某些事情比在其他情境中发生的可能性要大的多而且其他的事情更不可能发生或者是根本不可能发生,有且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把这种情境称为是有秩序的,同时还意味着在某地的某人必须干预这种可能性行,未雨绸缪控制场面,密切注意那些事情以使其不会随意的发生

2、(使“到处寻找”式的生活特性化的)身份认同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与其说是解放的工具和手段,不如说是自由再分配的工具和手段

3、消费社会的旗帜是“身体的良好感觉”,因而是一种无特定标准的主观体验,它同时使人处在永恒监督所导致的“持续的焦虑和渴望的状态之中,永不满足、永不确定。这便需要购物以“驱除心魔”、变得确定和自信。继而,对消费品的依赖性成为保持不同自由和获得身份自由的前提条件

4、生活在一个为富人的利益而设计的相同世界里的穷人越受到诱惑,便越感受到贫困的现实,进而便越能激起对片刻快乐的尝试选择。但由于个体资源的丰富程度制约着选择的范围以及承担错误选择结果的自由,(消费)社会等级末端的弱势群体为降低无趣感的解除束缚行为可能使他们面临着悲惨、痛苦、苦难,以及永远增长的、破裂的、没有关爱和希望的生活

第三章时间/空间

1、陌生人的相遇是一件没有过去的事情,而且多半也是没有将来的事情

结果就是,都市生活要求有相当特殊和熟练的技巧:礼仪客套规则

让都市环境成为一个利于和适宜个人礼仪客套行为的地方,意味着要提供作为这样一个公众形象人人都可以分享的空间,这是一个没有被推动,被强迫或者被欺骗去摘下他们的面具,以让他们随心所欲,展示自我,它是这样一个作为普遍的善,作为共同任务和作为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而展现在它的居民面前的地方

2、列维·斯特劳斯指出无论在何时,只要存在着应付他者不同性的必要,人类历史中通常运用两种策略:一种是人的禁绝策略,通过监禁、流放或屠杀制造空间上的隔离,如“禁止进入的空间”,二是人的吞噬策略,通过容纳、吸收和吞没以终结或消灭他者的差异性,如“消费空间”

3、沉重的现代性是一种大量占有的现代性,一种越大越好的现代性,是领土征服的时代

取决于硬件规模与质量的财富和权势往往是缺乏活力的,既不便移动也难以操作

在对空间的征服中,时间必须具备适应性和柔韧性,而且首要的是要有收缩性

4、固态的现代性是一个相互承诺的时代,液态的现代性却是一个解除承诺,捉摸不定的时代,在流动的现代性中,是那些最为捉摸不定的人。那些自由行动而不被注意的人在统治着

5、时间的瞬时性改变了人们共处的形式、参与集体事务的方式,“对持久性表示冷漠并避免持久性的文明”使得过去处理生活事务的习惯失去了作用和意义、对行为后果的责任意识淡漠使得人们得过且过——人类文化、道德纽带依赖的两大支柱(对过去的记忆与对未来的信念)消散了。

第四章劳动

1、液态社会破除了固态社会中的劳资关系,使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不再如以往那样牢固,资本更依赖消费者,以往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强联系被解除了。

液化的、流动的、解除控制的、形式分散的现代性,预示着轻快的、自由移动的资本主义的出现

2、福特式的工厂是固态的现代性下工业生产的典型,其运行建立在机械生产的基础之上,受到劳动力的限制,劳资关系是相互依赖、共同生存的。

而以微软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则破除了由空间限制导致的劳资关系的固定

鲍曼将这种情况称为丢掉笨重机械与劳动力负累的“轻装旅行”。由此导致的一种结果是,资本不再过多注重劳动力所能提供的生产者的价值,转而把目标集中在消费者的价值制造上。

劳动失去了其在固态资本主义时期的中心地位,不再能够提供可供资本环绕和可资自我界定、确立自我身份和生活计划的基准,个体生活难以保障固定与安稳

液态社会的时空关系变化促使了劳动力的贬值、分散与流动

鲍曼从劳资关系的液化侧面说明了如今资本逃逸、失业潮涌现等现象出现的原因

第五章共同体

1、所有的共同体都是假定的,是在个体选择之后而非个体选择之前,是计划的东西而非现实的东西

2、“爱国主义”赞扬人们的“不结束”和易适应性(可塑性),有着“紧密结合、携手合作”的长期有效的号召,可能激发起“吞噬策略”

“民族主义”不怎么信任选择,强调命中注定的归属,更可能与“禁绝策略”结合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区分了“我们”与“他们”,形成了“非此即彼”的情况。共同体的团结,伴随着排斥与净化,而对相似的“我们”的渴望,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的流动性的现代,是无法平息与缓解的。这一共同体或团体是恐怖和焦虑的避难所,它分割了信任、关爱的区域”与“风险、怀疑以及永久警惕的荒野

3、现代的共同体是一种衣帽间式的共同体,它需要一个“能够把有类似潜在兴趣的个体聚集起来”的“舞台场面”,在这个场面上,人们可以把其他分歧暂时搁置在一边,就好像去剧院看演出之前要把外套和帽子留在衣帽间。大街上各式各样的人走进剧院观看表演,脱下各式各样的着装,穿着适合这一场所的得体的服饰,它指的是每个人怀着自己的兴趣在这一空间中寻求共同的善。等到散场,每个人又穿上各式各样的衣服回到大街上。每个人在各自独立的一疲惫的天结束后,抛弃维特根斯坦式的忧郁独处,参与到集体的狂欢中。无论哪种都像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带着自己独立的兴趣,又能关注公共的事业

《现代性》读书笔记3

看完了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说实话,没什么感觉,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很多其它人的著作和观点,对于我来说,理解上有些困难,导致我可能只能把握住作者著作非常小的一部分观点,甚至还可能是作者批判的观点。这听起来有点讽刺,就像当初维特根斯坦看完罗素给他书写的序后便断言罗素根本就没看懂。这也许就是现代性的一个魅力所在,当初爱因斯坦发表完相对论,全世界不也没几个人理解吗?但是哲学、社会学这些著作,又不可能像理论物理那样,有很明确的公式表达,只要抛弃常识,用理性思维去认识客观实在,建立符合客观规律的理论模型即可。而我读完之后,既不像读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逻辑学(小)》那样感到艰涩但最终仿佛改变了你大脑的结构一样,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都会发生改变;也不像读叔本华的随笔、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那样语言流畅富有美感;更不像读佛洛依德,有着清晰的逻辑线条,作者是将他的思考的成果体系按照一个脉络讲述下来,《现代性的后果》总是不停地罗列事实和其他作者的观点,然后再加以评说,但是最后结果显得比较开放,因为没有很多结论性的语句,而且可能因为他著书的时代经历着核危机,所以在书中多次提到核冬天之类的词。所以这可能是一个社会学家的著作吧,更加关注社会上的问题,我记得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讲黑格尔的时候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但是最后补充道,黑格尔本人是不会用如此粗俗的例子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区别。当时我想过毛,毛到底有没有那么伟大?毛有他豪气蓬勃的诗词,也有针对广大无产阶级的粗俗的语录,其实这些形式都不重要,语言只是工具,真正有意义的是它所承载的思想,就像尼采的其它著作,相比《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起来就艰涩许多。但是毛的思想境界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或者说第一代领导集团,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以及他们的前瞻性如何以使得我们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我没看过毛选,也不像老师读过马恩选集,事实上,作为一个正式党员,我连共产主义宣言都没有读过,只是早期读过课本和一些读本,所以我没有答案。

吉登斯好像批判了历史目的论,我觉得自己断然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历史目的论,但是作者又没有细说,所以我没有在上面停留思考,但我又想到社会达尔文主义,但这又返回到作者说的另外一点,也是我始终有所疑问的一点,社会真的会越来越前进,人类真的会变得更加文明吗?从进化论的角度我觉得是的,但从某些角度来说,社会更像是社会中人类的一种意识形态的反映,这种反映会像物质推动生命体进化那样直接吗?辩证地看,人类的思想意识中始终对存在着善恶这对先验的概念,你如何阻止这恶的反映?这听起来太主观了,但事实难道不是这样吗?那难道可以干脆不要善恶吗?那社会岂不是更加沦陷了?现代性将人类的思想解放,于是也带来了一个缺点,那就是信仰缺失,如果连善恶都没了,那人类和机械还有什么区别?或许未来只能是这样才说得通,不然就像吉登斯提出的疑问一样,科学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以后又是什么?如果按照进化论,这个地方不该有停滞啊?但如果科学社会主义不可达到,那我们为何还做此空想?打倒对上帝的信仰却建立起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从而再等待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而且也像吉登斯说的那样,从来都没有证据证明社会不会发展到这些设想的对立面,而且在我看来,人类集体走向毁灭的说法似乎听起来更容易实现些——基于某些偶然因素而不是大规模的战争。

这里我有个疑问,为了提出这个疑问我先做些铺垫。社会形态的进步是否是由于思想意识的进步?(与前面讲意识的反映有不同之处,因为那里讲的更像是一个实时的系统,它不停地在反馈作用下调节自身,而这里强调的是一个崭新的系统的构建)我们只有先想才能行动,我们只有在很小的范围内才使用实践经验去获得知识然后产生新的理论,我觉得从这一点上说是事物先于意识的,(为防混淆,举个例子,当年美国试图搭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如果实现了,那我们就可以得到肯定得结论,从这一点上讲,是客体的实在先于主体的思想,因为我们只意识到问题,并没有意识到结论,我们只提供了问题的条件,问题是经由条件自身的演化而得到结论)但从人类社会的整体未来来讲,都是在作设想,我们的结论有时候在我们的意识层面都站不住脚,为了提出我前面提到的疑问,我们不妨承认这些设想的合理性,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任何事物的演变,都与外界环境是分不开的,古代中国人不都讲天时地利人和吗?生物的进化都是很大程度上地取决与外界自然界,寒武纪生物大爆炸,恐龙灭绝,哪一个是生物自身演化的结果?生物在意识以外都体现了对外界很强的依赖性。四大文明古国的建立哪个不是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以社会进步科技进步这些都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质环境,而且物质环境一旦改变,便引发出了科技和社会的改变,在这里吉登斯似乎很强调生态这一方面,他把生态问题作为现代性的最主要几个方面之一,这可以说成了人类道德层面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那么这里在强调的就是人类也要去改变环境,维护环境的平衡。但是在这里我又断言,这永远都不能抵消环境自身的改变,这一结论从宇宙大爆炸那一刻似乎便已成为定局,因为这一范畴从根本上就秒杀了人类的意识,理性都终将难逃二律背反,意识又能走多远?而且没有理性的帮助,意识又能起到何种作用?所以现在我便可以提出我的问题,人类思想进步的速度是否赶得上物质世界变化的速度?我们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建立所谓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而最终社会的推动是根源于思想的进步还是物质世界的改变?如果社会的改变是被动的,那么它是否仍然是可控的?或者至少说是稳定的?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的最后没有告诉我们什么结论,全书似乎只是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或许他像维特根斯坦之类人,故意不将他的最重要的思想写在书中,而是要读者去理解书中含义从而得到这个结论,如果是从这点出发,我觉得吉登斯可能会和维特根斯坦一样失望。我在这里也只是提出一个问题,或许问题本身并不成立,我也没有任何结论。但是从哥本哈根会议,我似乎看到了些问题成立的先兆。

写到最后这里,我似乎脑子里也全剩下偶然、随机、虚无之类的词了,而我现在也无法将它们组合出新的东西,未来我们看到了很多,却又其实什么都没看到,所以或许非得坚持某种信仰,才不至于陷入悲观,但是又回到了前面所说,在现代性的社会里,这样的信仰能建立起来吗?而我更愿意憧憬的不是这无休止的逻辑层面的对立面转换最终获得的一个实在的统一,而是一个超越我现在意识的并超越这矛盾的也即否定之否定的结果。

《现代性》读书笔记4

主要包括本书第一部分的导言、现代性的断裂、安全与危险,信任与风险、社会学与现代性等四部分内容。本文是笔者阅读这五部分的内容后作出的知识梳理,以达到加深记忆,巩固阅读效果的目的。

在文书的导言部分,作者指明了写作的侧重点是依据文化与认识论的笔调。对于何为现代性,作者认为将现代型与时间段和地理位置联系起来并不能真正揭示现代性的主要特性。作者通过分析一些关于新时代的专业术语,指出此类现象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制度转变上,认为我们正在从建立在物质产品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体系向主要地与信息相关的社会体系转变的讨论。并得出结论:认为这些争论更关注的是哲学和认识论的问题。作者通过分析利奥塔的扬弃“宏大叙事”的观点及一般意义上的对利奥塔的回应(认为一种首尾一致的认识论是可能存在的)。进而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观点。

作者认为为了说明我们对于自身的迷茫(即认为关于社会组织的系统性知识是不可能获取的),这些迷茫主要是源自我们被超出我们控制的无法理解的事件所困扰,就必须重新审视现代性的特征。作者提出的论点的出发点是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断裂论”的解释。所谓断裂,是指现代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在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作者认为理解断裂的性质,是分析现代性究竟是什么并诊断今天它对我们产生的种种后果的必不可少的开端。

在现代性的断裂这一部分内容,作者分析了现代性在内涵和外延上断裂的特点。并指出了现代性的断裂特性未能受到重视的原因(原因之一是长久以来受到社会进化论的影响,“进化论”可以按照一条“故事主线”来描绘历史)并提出了取代进化论的叙事或者结构其故事主线,即不能把历史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或者不认为它体现了某种组织与变革的统一性原则。进而作者提出了识别将现代社会制度从传统社会秩序中分离出来的断裂的若干要素:现代性时代到来的绝对速度;断裂体现在变迁范围上;现代制度的固有特性。

本次阅读的第三个部分是安全与危险;信任与风险。作者将安全与危险,信任与风险的讨论构成《现代性的后果》一书的一个实质性部分。作者认为社会学的经典作家都极为重视现代性的“机会方面”,而没能充分预见现代性的黑暗的一面,并举例说明(生态关系没有融入社会学之中;政治权力的强化行使;军事力量的发展)现代性具有破坏性的一面的危害,进而得出结论: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可怕而危险的世界,这足以使我们去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去假设:现代性将会导向一种更幸福更安全的社会秩序。

本次阅读的最后一个部分是社会学与现代性。作者对社会学与现代性的关系做了分析。作者从社会学中提出了三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第一个概念涉及对现代性作出制度性诊断;第二个概念与社会学分析的基本焦点“社会”有关,第三个是社会学知识和这种知识所涉及的现代性特征之间的连接点。

在对现代性的制度性诊断这里,作者分析了社会学中最著名的理论传统,即在解释现代性的性质时都倾向于注意某种单一的驾驭社会巨变的动力。通过分析,作者认为,现代性在制度性的层面上是多维的,每一个被各种传统详细说明的要素都发挥者自己的作用。在第二份概念社会学分析的基本焦点“社会”这里,作者认为各种研究社会学的学者所说的社会等同于民族国家。因此为了解释现代社会的性质,必须抓住民族国家的具体特征;其次,对于社会学的目标是否是解决“秩序问题问题”,作者认为应该把对秩序的探讨变为社会体系究竟是怎样把时间和空间“连接”起来的。强调在现代性的条件下,时间—空间伸延的程度比即使最发达的农业文明也高的多。但就时间和空间的跨度而言,社会体系的能力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扩张。为了认识作为整体的现代性的某些特征,我们必须深入地考察现代制度是怎样“适应于”时间和空间的。在第三个概念这里,作者通过论述关于社会学的两种著名的观点,提出社会学与其所进行的主题(现代性条件下的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必须用“双向解释”才能加以理解,认为这是一种反思性模式。社会学概的概念和发现,与“现代性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密切相关。作者认为要试图充分理解现代性的性质,就必须摆脱既存的社会学的种种视角,必须对现代制度的特别动力学机制和全球化范围作出说明,并解释其与传统文化断裂的性质。

第五篇:历史题材下的现代性思考——品读《人面桃花》

历史题材下的现代性思考

——品读格非《人面桃花》

摘要:《人面桃花》是先锋作家格非沉寂十年之后推出的力作,在其珍爱的历史题材中蕴含了对生命的现代性思考。小说体现了浓厚的新历史主义色彩,在许多方面又显现出了对新历史主义的突破,可谓格非小说创作的一个里程碑。小说对乌托邦理想的描写,对秀米人生的刻画灌注了作者许多的人生思考,即是对历史的个人描写,又是在对整个历史的后现代审视,意味深远。

关键词:《人面桃花》 新历史主义 现代性思考

《人面桃花》是格非2004年长篇力作,小说取材于清末民初的反清革命历史,讲述陆秀米从一个乡村女子到革命党人的传奇人生。父亲的突然失踪使她开始正视世界,革命党人张季元就是这个神秘世界的象征,两人滋生了情感却因革命党被剿灭特别是张季元的猝死而告终。秀米出嫁途中被土匪绑架至偏野小村花家舍的一处湖心小岛上。读了张季元留下的日记,秀米了解了革命党创立大同世界的真正动机。于是,她后来的革命蓝图中混杂了父亲对桃花源的梦想、张季元的“大同世界”理想,还有花家舍的土匪实践,带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她在经历了牢狱之灾后活了下来,看到了革命胜利之后的乱象才去世,因而又经历了更大的幻灭——对自己曾经为之献身的理想、信仰的幻灭。

《人面桃花》依然是格非所珍爱的历史题材。新历史主义是先锋作家们普遍持有的历史观,格非对先锋派的坚守体现在他对新历史主义的继承。他们对历史的理解超越了启蒙主义的宏大历史观和历史必然论的认识,“对历史的理解和把握产生了根本性的位移,即由原来着眼于主流历史的‘宏伟叙事’而转向更小规模的‘家族’甚至个人的历史叙事;由侧重于表现外部的历史行为到侧重揭示历史的主体——人的心理、人性与命运;由原来的努力使历史呈现为整体统一的景观到刻意使之呈现为细小的碎片状态;由原来表现出极强的认识目的性——揭示某种‘历史规律’,到凸现非功利目的的隐喻和寓言的‘模糊化’历史认知、体验与叙述”。

格非的新历史主义观念是非常浓厚的,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就有充分的体现,《人面桃花》中依然烙有新历史主义的痕迹:首先是个人主体的凸现和历史背景的隐匿。《人面桃花》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那就是辛亥革命前——清末民初,这样一个极容易覆盖故事的背景明显地被作者有意的隐匿在故事之后。这源于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历史是普通人的历史、是个人的历史,他们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体。所以,我们看到了秀米、张季元、王观澄等这些小人物对理想的追求,以及他们表现出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伟大与卑微。个人活动掩盖了历史背景成为文本历史叙事的线索,这是《人面桃花》中新历史主义的表现之一。其次是对历史发展动因的异样思考。我们传统的历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是有自身的规律的,个人能够起到加速或者减慢历史发展的作用,却不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而格非对历史的理解显然超越了这种历史必然论。在《人面桃花》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和成败都是取决于人的欲望,人的欲望、人的本性以及一些偶然因素成为了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王观澄建立的世外桃源——花家舍的败亡,看似是由于六指人的暗中计算,但如果没有没有庆生的侮辱,六指人也许只是悻悻离去。这还不是最终的原因,导致花家舍灭亡的最终原因还是几个把总多疑、恶毒的本性,正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相互提防、相互猜疑才使得六指人有了可乘之机。而六指人从花家舍打破的第一个缺口——马弁,是因为他对秀米的渴望。性欲、权利欲等各种欲望注定了花家舍的在劫难逃。秀米的改革实践的失败,同样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翠莲的出卖,翠莲的出卖是因为她放荡的本性和那个算命先生的一个预言。欲望、人性和一些偶然因素替代了原来的历史必然论成为文本中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然而细读之后,这部小说又跟格非前期新历史小说在主题上有了较大的差异。受当时流行的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新历史小说热衷于历史的解码与重新编码。它张扬被历史掩盖或忽视的一面,从而以一种断续、颓败的历史颠覆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新历史小说”是对过去几十年文学中占据话语霸权地位的革命宏大叙事的一种反拨,隐隐约约地也是对政治威权的一种无言的反抗。但是,新历史小说虽然对主流历史、钦定历史 “SAY NO”,却更多地却停留在文字游戏层面上,历史背景往往模糊不清,也缺少具体而明确的历史观。而《人面桃花》反映出来的关于历史的反思却出现了意味深长的变化。表面上看,小说依然排斥了宏大、正统的历史叙事,对革命党人张季元、夏举人、包括陆秀米多有贬抑之词;对于辛亥革命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叙述者也尽量表现出冷静、超然物外的观照,引人注目的是,格非一直不断地借笔下革命者之口表达对革命本身的反思:小说中,张季元、王观澄、陆秀米都怀有改造社会的理想,有共同的桃源情结。他们对革命的领悟又是什么呢?

张季元:“我觉得我们正做的事,很有可能是错的,或者说,他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甚至可以说毫无价值,的确,毫无价值。好比说,有一件事,你一边在全力以赴,同时,你又明明怀疑它是错的,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王观澄:“一心想在花家舍造一座人人称赞的世外桃园。可最后只落得一个授人以利斧、惨遭横祸的结局,还连带着花家舍一起遭殃。”

陆秀米:“她不知道她正在做的事是否是一个错误。或者说,是一个笑话。” “(革命)不做什么,好玩呗。” “做一件事(革命),为了忘记其他事。”

类似这样对革命、对理想的怀疑、思虑、犹豫、幻灭反反复复出现,是否也反映了格非本人一种对历史进步的幻灭感、深深的厌倦感。小驴子(包括张季元)是以“革命”的方式建立大同,王观澄是以土匪的方式建立世外桃源,两者的理念都很动人,但实现手段却是在一个崇高的名义下充满了暴力、血腥和对生命的漠视。这种理想本身与实现手段之间的背离,消解了英雄人物的崇高性、神圣性,是格非对他笔下人物与众不同的非英雄化阐释。这里传达了格非对革命失败原因的思考。这是否源于人性中的弱点?革命要成功,如果不克服这些弱点是永远不可能的。陆侃、王观澄、秀米他们无论怎样努力最终还是失败,这是因为他们都犯了“执念”,他们多多少少都被性欲、权利欲等欲望所驱使着。

“乌托邦狂想”从开始就注定了它是个悲剧,而且是个闹剧,他们对桃花源梦想的痴迷和执着,未尝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反驳,或者叩问、但是他们对革命,对乌托邦理想,存在着偏狭的理,这决定了这将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悲剧。像秀米的父亲———陆侃的疯(是别人说的)和出走,以及荒岛上的匪首———王观澄的梦想和他最后的被杀,张季元的神秘来往和死亡,还有秀米的被捕和沉寂,可以说都是理想的实践者,都是为了要建立一个乌托邦世界。实际上,乌托邦梦想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情怀,但他们不仅是想了,而且是真的去做了,而且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觉得这是小说打动人的地方。但小说的结局呢,却是在看与被看中凄惨地死去,死亡可以说是他们的乌托邦梦想的终结,小说的悲剧性在这里充分地体现出来,革命不仅没有成功,还将自己的青春烧成了灰。秀米出狱后说的:“我觉得自己家就像是一只花间的蚂蚁,一切都是卑微的,琐屑的和没有意义的,但却不可漠视,也无法挽回。”想想秀米在奋斗了那么久以后,就只是认为自己是琐屑和卑微的,没有意义的,这应该就是革命的大悲剧。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无论个人或群体付出怎样的努力,人总是无能为力于历史。人是这样渺小,所谓改变所谓乌托邦,只是人类的错觉、僭妄,即使像辛亥革命这样在中国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变,也可能只是一个错误,一个玩笑。那么历史上的其他革命或改革呢?这不由让人浮想联翩。所以小说最后,格非让秀米回归了一种他认为最理想的生活。小说最后一章“禁语”是全书最温暖动人、饱含诗意的,也是秀米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秀米和喜鹊终于从喧嚣**的外界退回到她们最后的温情脉脉的庭院。秀米种花草、读闲书、观星象,像一个古代士大夫那样过着隐居的生活。秀米还学会了种菜、洗衣、纺鞋等作为女人最普通最实在的事。也许只有这样的日常生活才是一个人最真实最甜蜜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桃源所在。

格非从80 年代初走上文坛,在80 年代中后期成为先锋小说家中的重要一员,他的代表作《迷舟》、《褐色鸟群》等等以善于营造小说叙事的“迷宫”、制造无法填补的“空缺”闻名,这个时期的格非是一个不动情的非常“智性”的作家,他的小说虽然以历史或现实生活为背景,但他对真正的历史和现实本身似乎都缺乏真正的兴趣,他以玄学式的“轻逸”姿态高蹈于沉重的历史和现实之上,进入90年代之后,格非的创作开始发生变化,逐渐逼近时代,表现一种欲望化时代人的精神的贫困和沦落。之后,格非沉默了十年没有新作,埋首研究小说叙事,直到《人面桃花》问世。

晚清的革命历史过程曲折、头绪纷乱,是非常复杂的,要表现这段历史的精神特质以及这段历史在人的生活和心灵世界所引起的震撼和变化,是很有难度的,格非的巧妙就在于他选择了一种巧妙的“成长小说”类型,描述的是一个不谙世事、天真纯情的少女在历史的大动荡时代身体和心灵逐渐成熟的过程。从而可以化复杂为单纯、化混乱为清晰、化寓言为写实,将个人的经历与历史的纠缠以艺术的方式再现出来。理想主义的人生追求和奋斗构成了秀米人生壮美的传奇,而对她的个人的生理、心理的成长叙事则构成了这个诗篇的本身,前者属于政治的、历史的、道德的范畴,后者则属于感性的、审美的、私人生活的范畴。如果说小说中的《地方志》等对于这些革命者的记述属于一种时代正史,那么小说中对于革命者个人的欲望叙事则构成了正史外的野史,成为与时代传奇纠缠在一起难以分割相互补充的存在。作为先锋小说家的格非显然对历史中的非理性、神秘性的一面仍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给《人面桃花》带来了一种虚实相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不确定性。这也是历史本身的特性所在。格非自己称他在这部作品中力图“通过简单来写复杂,通过清晰描述混乱,通过写实达到寓言的高度。”《人面桃花》的确达到了这种艺术境界。

在格非看来,在历史的迷津中,只有个人的生命悸动、内心丰富的生存体验、灵魂的孤独、寂寞、惆怅等才是最鲜活的、最真切的。作为一部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格非没有刻意去渲染、铺张历史感,也没有竭力去搜寻“宏大”“意义”,而是从历史生活中人物的际遇、存在状态去感受生命的实在性和鲜活性。

或许对于格非而言,历史也许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真实,那些有关历史确定性的种种言说与诠释,除了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历史是虚构和想象的产物之外,它并不能说明更多的真理。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迷雾中,什么都显得那么靠不住。可能最靠得住的就是这一批人,这一批鲜活的、拥有自己独特生活边界和个性体验的人。因此,我们才会在小说中看到,无论是陆侃、张季元、陆秀米,他们都不是革命或乌托邦的符号代码,而是历史进程中一个个真实的人。正如格非自己所说:“小说提供的历史恰恰是被正史所忽略的,作家敏感到的,一个更加丰富的背景当中的个人的历史,这是历史学家不会关注的。”因此,他在小说中努力地表现自己所感觉到的世界、人生和人性,以及他自己所认为最真实。最真切的历史。

格非在获奖演说中说:“《人面桃花》虽然披上了一件中国近代革命的外衣,但我的确无意去复现一段历史事实。„„我由此想到了中国历史传统中的一个个梦幻,并想赋予它一定的社会学意义。你可以将这种梦幻命名为老子的小国寡民、陶渊明的桃源仙境、康有为的大同、宗教的彼岸,现实的乌托邦等等。但我所关心的是,这些梦幻和我们习以为常的经验世界究竟构成了怎样的隐喻关系,另外,倘若它发生在近代风云激荡、三千年未有之历史大变局中,它又会是怎样的情形。我进而想到动荡年代裹挟在革命浪潮中的卑微的个人,尤其是个人被遮蔽的自我意识,不论它显得如何脆弱,如何转瞬即逝,但在我个人的记忆和想象中,却显得不容辩驳。”

《人面桃花》的经典之处不只在于作者对历史主义题材的突破,更在于蕴含在作品中人性的思考。乌托邦的坚持与幻灭,梦想的价值性思考,生命意义的探索都体现在陆秀米的一生中。她一生中经历的事情对当代女性的生存也有很大的启发性。

参考文献:

1.格非.人面桃花[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 2.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3.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M].云南人民出版,2003 4.格非,于若冰等.关于《人面桃花》的访谈[J].作家,2005(8)5.傅梅,无可奈何的回归——评格非小说《人面桃花》[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2)6.张丽军,刘雨等.追寻人类精神天空的高度、困惑与局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1)

下载简爱形象的现代性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爱形象的现代性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旅游地形象定位思考

    关于旅游主题形象定位的思考(旅游主题形象定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在现今旅游规划与开发中,通过旅游地形象定位以突出旅游地的与众不同和自身优势来吸引旅游者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毕业论文:论简爱的新女性形象

    毕业论文:论简爱的新女性形象 摘要《简爱》是 19 世纪英国批判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成功在塑造了新型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简爱的生动形象,集中描写了它为了谋求女......

    《简爱》中的疯女人—— 另类的复仇者形象

    摘要:经典的具有女性独立反抗意识的文本《简·爱》,主人公简爱形象被认为是一个要求平等独立的新型女性。而作品中的疯女人这一角色常常被忽略视为简的陪衬物,甚至被视为“贵族......

    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性

    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性 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指建立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体系。教育体系的要素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

    现代性的后果读书笔记

    信任是爱读《现代性的后果》关于信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 学号32013060143 传播学 三班 李杰摘要 “信任可以被定义为:对一个人或一个系统之可依赖性所持有的信......

    现代性与大屠杀读后感

    最近无论是看历史、哲学还是社会学,甚至巴巴地跑去以色列一趟,都带着一个疑问:为什么是犹太人而不是别人遭到大屠杀的厄运?二战期间的犹太大屠杀并不是传统意义的战争大屠杀,比如......

    论文—简析《简爱》中的女主人形象

    简析《简爱》中女主人的形象 摘要: 《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成功地塑造了新型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简爱的生动形象,集中描写她为谋求妇......

    包法利夫人和简爱的形象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