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包法利夫人和简爱的形象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2 论中西婚姻观的差异 象征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运用 Cultural Elements in Chinese Film Subtitl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5 A Study of Angel Clare’s Multiple Personaliti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Roger Chillingworth in The Scarlet Letter Viewed from th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7 戏仿和影射—《洛丽塔》中的互文性 从后殖民主义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成功 9 朗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1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 12 论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母女关系 13 有效的英语新闻结构分析 14 剖析希腊神话中的爱情观 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基督式人物塑造 16 从理解文化角度翻译英语习语 17 英汉”黑色”的隐喻的对比研究 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网络聊天室会话的含义 19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 20 浅析《老人与海》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 21 关于苔丝和海丝特的悲剧对比分析 22 论《儿子与情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23 论英语听力难点及解决方法 24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婚姻观 A Comparison between Task-based Approach and Communicative Approach 26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in Daniel Defoe’s Roxana and Emily Zola’s Nana 2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8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29 中外大学校训翻译分析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Quest for Identity: An Analysis of Women Characters in The Bluest Eye 32 非传统式英雄——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名利场》 33 浅析哥特意象在爱伦坡小说《丽姬娅》中的体现 34 论《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A Withering Rose:An Analysis of Tess’s Tragedy 36 斯佳丽性格的自我超越和升华
Styl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Financial Reports 38 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 39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40(英语系经贸英语)浅析企业如何通过市场定位打开销售渠道
《追风筝的人》中哈桑自我牺牲精神的研究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从理解文化角度翻译英语习语
性格和命运--《小妇人》中四姐妹分析 论叶芝创作风格的转变
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英美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研究
从《红字》看霍桑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与妥协 《紫色》中“家”的解读
Cause Analysis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现实元素 英国议会制辩论--探究与实践 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黑人女性的悲剧根源 生活在夹缝中的畸形人——评《小镇畸人》
情景法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新东方为例 从合作原则视角析《认真的重要性》中人物对话的文学效果
基于认知语境的英语动物习语的理解策略研究——以“狗”的习语为例 以“三美论”对比《登高》两个英译版本的“意美”与“音美” 霍桑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以《红字》,《拉帕西尼的女儿》为例 解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浅析《飘》中女性主义的萌发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转向成熟的过程 报刊英语新词的汉译习语中的文化差异
毛泽东诗词中典故翻译的对比研究
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颠覆--《奥兰多》之女性主义解读 英语词汇教学中联想记忆法之研究 从文化视角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浅析《圣经》人物典故在《红字》人物形象刻画上的运用
东西方生命观的交融--《春江花月夜》与《再回湖畔》的比较研究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pretation and Roles of Interpreters 试论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教学中词汇的深层认知处理研究
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分析
Humor and Viol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从文学伦理阐释《榆树下的欲望》母杀子的悲剧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运用
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 从异化与归化看网络上美剧的字幕翻译 Christ Love in Uncle Tom’s Cabin
女性的自我迷失与回归—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蒂凡尼的早餐》(开题报告+论文)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语用功能分析 86 从传统消费观念看中美文化差异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Wedding Customs 88 《外星人》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解析 89 论杰伊盖茨比之“了不起” 90 《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 91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92 《祝福》两种英译本对比研究 93 广告英语的文体特征研究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前四部)的影响 95 英文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96 论标示语汉英翻译中的等效问题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托妮•莫里森《爱》中的黑人妇女形象 98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策略 99 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 100 论《呼啸山庄》中的意象
金融英语术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言语行为理论在意识流作品中的应用——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例 103 从语言的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儿童形象 104 从汉英墓志铭看中西生命价值意识之差异 105 提高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10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07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Jude’s Tragedy in Jude the Obscure 108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 109 以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夜访吸血鬼》中路易的行为活动
《论语》中“孝”的英译——基于《论语》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An Approach to the New Women’s Consumerism in Sister Carrie by Theodore Dreiser 112 Creative Treason in Film Title Translation 113 从合作原则分析《绝望的主妇》中的语言间接性及其幽默效果 114 浅析舒肤佳品牌的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剖析电影片名翻译
“Lady First” Reflected in Different Cultures
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之餐具比较——筷子和刀叉 118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 119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 120 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白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122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 123 从《老友记》看美国幽默 124 从麦当劳看美国快餐文化
新经济原则在商品买卖会话中的运用 126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施
An Analysis of Jane Eyre’s Contradictory Character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to Reading-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129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 130 汽车商标词的翻译特征和方法
黛西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作用 132 从语用学角度看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表达 133 中美商务谈判的风格差异
Foreignization as a Translation Approach--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Wei-ch’eng 135 浅析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中的精神顿悟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137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A Feministic Study of the Theme of “The Chrysanthemum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39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在词汇上的差异 141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 142 《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性格分析
美国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144 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双重性
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角度简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146 英语商务信函的礼貌用语
种族沟通的桥梁——对《宠儿》中两个丹芙的人物分析 148 房间和风景的象征意义:读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149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关于《白鲸》中的象征主义手法运用的研究与探讨 151 简爱性格魅力分析 152 中西礼仪对比
153 海丝特白兰—清教时代的新女性 154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节奏分析 155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156 “红”的中英对比及其翻译
157 试析《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的成长主题 158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爵士乐时代的新潮女郎 159 中西方对"死亡教育"之态度的对比研究
160 解读奥斯丁小说《诺桑觉寺》对哥特传统的模仿与颠覆 161 星巴克营销策略研究
162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63 浅析《喜福会》中母女冲突的存在与消融 164 当代中美青年恭维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165 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的语用研究
166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中安娜的政治困惑分析 167 埃德加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探索 168 《希腊古瓮颂》中的艺术和永恒之美 169 《劝导》中安妮•艾略特的道德判断
170 冯内古特《五号屠场》的主题分析 171 分析课堂教学中的肢体语言
172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垮掉派”特质的体现
173 On Emily Bronte's Self-realization Through the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 174 英汉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175 性别差异在日常英语词汇和句法中的体现 176 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177 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 178 《小妇人》中的性别语言差异分析 179 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180 《爱玛》中身份和同辈的压力 181 解读海明威的性属观
182 西丽自我身份的寻求——《紫色》的女性主义解读
183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184 论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快乐王子》中译本为例 18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86 Analysis of the Subtitle of White Collar under Skopostheorie 187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以人物名字为例 188 初中英语阅读技能教学
189 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 190 从英汉习语视角看中英文化差异 191 Robert Frost’s Man and Nature 192 金钱在婚姻中的角色:《爱玛》和《名利场》中女主人公婚姻观的差异 193 《老友记》中的对话分析
194 男权社会下康妮女性身份的诉求--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研究 195 英语外贸电子邮件的语篇分析 196 BB电子商务安全
197 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讨
198 从语境视角浅析《生活大爆炸》中反语的幽默属性 199 美国广告语中的会话含义研究
200 探讨星巴克多样化顾客关怀及其推广性
第二篇:分析包法利夫人形象
分析包法利夫人形象--理想转嫁和现实超越
摘要:“爱玛”和“包法利夫人”是一个女人的两个称谓,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意义:个性、激情与贤妻良母。这两个角色都由她一人扮演。在她内心及外在表现上都发生了强烈的冲突。但也正是这种冲突表现出了她丰富而复杂的性格特征,即“二重组合型”性格。她有着女性的一切特质,她追寻着理想的爱情和生活,正属于女性主义中“女性理想”范畴。为此,她只能采用第三种理想实现方式:理想转嫁。不满现实生活的平淡和无爱情的婚姻,她试图超越现实去寻找理想的生活和爱情,对于一个有激情和活力的女性而言,有其内在合理性
一、“包法利夫人“与“爱玛”的角色之争
在这部著作中,福楼拜讲了一个女人的故事,她 有两个称呼:“包法利夫人”和“爱玛”。在西方,女子 出嫁后随夫改姓是几千年来的习俗,爱玛也不例外。当她嫁给包法利医生后,人们就称她为“包法利夫 人”。但这两个称谓对这个女人来说代表着不同的 意义。“爱玛”和“包法利夫人”是两个不同的角色。由同一个女人在同时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时就必然 会造成角色的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导致爱玛矛 盾复杂的性格,这种性格正如刘再复先生说的“二重 组合型”性格,也称对立型性格,就是性格内部具有 深刻矛盾性。
[2](P288)
1.作为“女儿”的爱玛和作为“母亲”的包法利夫 人 爱玛出生在19世纪中期的法国,少女时代的爱 玛被送进了修道院,那里有超尘脱俗的圣歌、圣画,还有浪漫的种子。“修女们在训戒时,反复拿未婚 夫、丈夫、天国的情人和永恒的婚姻这些概念作比 较,在她的灵魂深处唤起意想不到的柔情”,[1](P438)还有一肚子浪漫故事的老姑娘在修道院出入。这些 种子在她心中发芽生根,她展开丰富联想,去勾勒她 的梦。“她的气质是多愁善感型的,而非艺术鉴赏型 的,她寻求的是感情,而非景物。”[1](P440)幻想终究 是幻想,渐渐地她对修道院的生活感到腻烦,院规与 她的性情格格不入,父亲只好把她接回家。人都是要成长的,因为结婚,爱玛成了“包法利 夫人”。作为“包法利夫人”,她不得不面对现实,作 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包法利夫人要做母亲了,这时 书中是这样写的:“爱玛起初惊异万分,接着巴不得 快快分娩,好尝一尝做母亲的滋味。”„(P496)可以看 出,这时依旧是爱玛的角色占上风,她又在幻想了; 做母亲的滋味如何呢?她盼望生个儿子,希望他替 自己出口气,而“女人呢,则经常受到束缚,缺乏活 力,任人摆布„„”[1](P496)所以,她在想像中对孩子 有母爱的成份。但是现实是需要物质的,不光是感 情,由于家境窘迫,不能按她的意思买一个吊式摇 篮、一顶粉红色小绸帐和绣花的婴JLOI~,因此,她索 性什么也不做了,因为她所想的不能实现!这时,她 宁愿做爱玛。由此看出,爱玛是有母爱的,但在她心 中总有想像在作怪,一旦这个想像不能实现,角色之 争肯定是“爱玛”得胜。
2.作为“妻子”的包法利夫人与作为“情人”的爱 玛。
情感是最能体现“爱玛”与“包法利夫人”角色之 争的。走出修道院的爱玛指望是体验一下浪漫迷情 的真实。结婚仅仅出于对新生活的热望,或者也许 是由于这个男人的存在而起的刺激,她深信自己得 到了那种不可思议的爱情,后来才怀疑自己是不是 弄错了。可是走出教堂的爱玛已无法改变作为包法 利夫人的命运了,因为神圣的仪式冠以另一个称谓 便给这个人今后的命运定了位,爱玛成了包法利夫 人。
爱玛的角色虽然换成了包法利夫人,但爱玛仍 然是爱玛,“包法利”只是别人的姓。然而,尽管这只 是别人的姓,爱玛毕竟已不再纯粹为爱玛了。她开 始试图作一个“包法利夫人”。“她每天趴在窗口,目 送包法利外出行医,然后飞去一吻。”[](P465)在这 里,她是一个完美的妻子的形象。可是丈夫的贫乏 无知,没有浪漫情调的缺点,使她越来越难真正做包 法利夫人了。爱玛的影子又追上来进入了她的脑 子,她依然相信离开现实,浩渺无
边的广阔领域有那 祥和幸福的伊甸园。所以“在她的灵魂深处一直期 望意外发生”,“好像沉了船的水手”,“睁大一双绝望 的眼睛”,仍在“遥遥寻找白帆的踪影”。[1](P467)于是 她在人前不免流露出时而爱玛、时而包法利夫人的 情愫,两个称谓在空间上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双方微妙而深刻的矛盾和纠葛。
爱玛虽成了包法利夫人,但在福楼拜笔下,真正 的转变仍是那么困难,她宁可去做众人诅咒的堕落 的女人,在肉欲的快乐中沉沦,也不愿成为众人赞誉 的贤妻良母。当初爱玛嫁给查理完全出于一念之 差,出于一种错觉,她以为他就是书中的理想情人。但后来她发现他一无所知、一无所教、一无所期,她 便恨起他来,恨得那样刻骨铭心。她不爱他了,他是 套在她脖子上的枷锁,但有个声音却居高临下地宣 告:你应该爱你的丈夫!她究竟在为谁守节?她究 竟在为谁活受罪?于是她拒绝了,依然以爱玛的原 则在继续寻找爱情,寻找另一种存在的方式。她一 面让自己的情欲充分燃烧起来,追求她未曾享受过 的爱情,努力地做爱玛的梦;另一方面又屈从于道 德,屈从于“包法利夫人”这个称谓,在追求中怀疑 着、摇摆着。她在体验到爱情时感到幸福,而在意识 到自己是包法利夫人时又感到痛苦;她许身给罗道 耳弗后,一方面觉得罗道耳弗是她在世上惟一的幸 福之源,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有罪恶感,遂试着去发 现丈夫的优点,帮丈夫医治病人。这时,她的情性与 妻性在矛盾中展现,也就是两个角色的冲突表现着 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她深层的情感世界里,感性 与理性,痛苦与欢乐,情性与妻性,爱与道德互相搏 斗互相交织。
二、作为“女性"的爱玛
不论是作为爱玛还是作为包法利夫人,我们必 须首先承认一点:爱玛是女性。她具有女性的个性 特征,也有女性的追求和理想。
爱玛婚姻的特点可以这样概括:有热烈追求的 女人加不懂感情、无生气、天资迟钝的男人。爱玛不 堪忍受枯燥的、无激情的的家庭生活,她要获得爱,要实现心中的理想和追求,必然要转嫁第三者,或儿 女或情人。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父母看似为儿女着 想,实际上是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从成功的孩子身上得到慰藉和心理满足。爱玛希望 生一个儿子的想法,也是这种心理。因为“她过去毫 无作为”,而“男人少说也是自由的,他可以尝遍热 情”,[](P496)所以当她发现生下来一个女儿时,“她 转过头,晕过去了”,[](P496)寄希望于儿子的理想顿 时破灭了。如此一来,她只有寄托于情人了。
从伦理观念来说,她背叛了自己的丈夫,抛弃了 家庭,她的行为可以归于伦理范畴的“恶”。然而,评 价艺术形象应从审美的角度去看待。爱玛追求理想 的方式是理想转嫁型的。爱玛对情人的一再追求,实际上是对生活、爱情的追求,因为爱玛终究是希望 情人能带来不同于粗鄙现实的理想生活。所以,归 根到底,她寻求情人,一方面是对丈夫、对生活的不 满意的一种表现,对非理想生活的一种叛逆,另一方 面则是想把情人当成理想转嫁的载体。爱玛寻求情人的动机是试图超越现实。从美学 悲剧性看,她的本质就是自我保存和自我超越的欲 望。就自我超越而论,她本能地追求更好的生活,即 更适合自己理想的那种生活,这种对理想的生活的 欲求,本质上讲又是一种对于现状的不满足的超前 意识和欲望。爱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的行动,必然是在平庸无奈的生活中一次又一次挣扎、反抗,一次 又一次寻求理想的转嫁和寄托。因此,爱玛的悲剧 和全书的魅力就在于她反抗的意识和对生命无休止 的追求。
当然,我们在肯定爱玛这个形象的积极因素的 同时,也应看到她的局限,那就是对追求和抗争还缺 乏理性认识。因此,她的生活只是一连串的谎话,好 像面网一样,用来包藏她的爱情。最后,只能用一句 宿命的遗言:什么也不要怪罪,预示了抗争的终止,并以自杀否定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否定她错误的转 嫁。所以,我们既要肯定爱玛理想的转嫁方式是女 性理想实现的一种途径,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 不足。
三、爱与欲
福楼拜说,爱玛是一个通常所见的女人。也就是 说,爱玛是一个具有通常人的生命活力,同时也激荡 着种种欲望的人,是芸芸众生中一个物质的、肉身的 人。她的种种欲望,激发了她对生活的无穷想像与渴 望,具体表现为对“爱”与“幸福”的追求。她向往“爱”与“幸福”,而这在她的生活中却不存在。她不接受这 个事实,不承认这种现实,她不满足于包法利医生和 她的婚姻及那种枯燥乏味的生活。她对现实具有叛 离心态。其实,她所想像的“幸福”不过是福楼拜所说 的“属于虚伪的诗”,也即由肉身欲望激发并借助幻想 营造出来的传奇世界。她明明生活在现实的环境,欲 望却盲目地把她引升到传奇的世界。她一味地听凭 欲望的驱使,试图让“爱”永远充满疯狂的激情,甚至 认为“爱”就是激情,于是她就不断去寻找爱与幸福,享受快乐,这也是她的悲剧因素之一。
爱玛人生理想主要体现在对爱情理想的追求 上。真正的爱情是灵与肉的结合,所以爱玛的性要 求,对爱情的一再追寻有其合理性。爱玛不满于现 实婚姻中无爱无激情的现实,她试图超越这些,正是 爱的引导,把她推向了赖昂、罗道耳弗的怀抱。所 以,她对情人的爱是真诚的,由爱欲导致的性欲是无 可非议的。她虽然背叛了家庭,背叛了丈夫,但她却 是在努力地试图超越现实、超越自身,这是一种向上 的进取,是那种自以为得到的“理想爱情”。因而,在 精神上,她是真诚地爱着对方的;在性关系上,她没 有将性作为交换金钱或地位的工具。美国的黑泽尔 ·E·巴恩斯在其存在主义伦理学著作《冷却的太阳》 中认为:如果性快乐是共享的,自由赋予的和以欣赏 性态度接受的„„如果双方都没有纯粹地利用他人 或被他人所利用的这种神秘感受,那么,人们就似乎 找不到任何理论上的理由来说明为什么这种关系是 不诚的。[3](P414)所以爱玛的这种以爱为基础的性爱 是正常的,有其合理性的内含。
这部小说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其中重 要的一点就是塑造了爱玛这个文学形象。而历年 来,我们对她批判的同时仅施以同情又未免太简单 了。我们还应看到,爱玛身上蕴藏的某些合理性因 素暗合了读者心理:她的活力、激情、追求、性要求,不仅是她个人的,也是女性的,人类共有的。正是爱 玛身上蕴含有普遍性,所以不仅是作者,甚至每个人 都可以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当然我们在肯定 女主人公身上合理因素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其中的不足,也就是她悲剧中的主观原因,诸如激情 中的无理性,抗争中的不觉醒,追求中的个体性。
[参考文献]
[1][法]福楼拜.福楼拜精选集.包法利夫人[M].谭立德编
选.李健吾译.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2]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3][美]黑泽尔·E·巴恩斯.冷却的太阳:一种存在主义伦理
学[M].万俊人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第三篇:包法利夫人形象浅析
包法利夫人形象浅析
——艾玛和包法利夫人角色的矛盾
“不要怪任何人„„”是临死前包法利夫人的忏悔,也是艾玛的无奈。
艾玛和包法利夫人,不一样的名字,却是同一个人,有着两种性格。作为艾玛,她是浪漫的,充满梦想的,渴望爱情的;作为包法利夫人,她必须谨守道德,必须忠诚,必须做贤妻良母。可以想见,做了艾玛就不可以做包法利夫人,做了包法利夫人就没有了艾玛。艾玛和包法利夫人是一个矛盾体。当然,这是建立在包法利的平庸无能和现实的物质条件上的。恩格斯说:“每个人都追求幸福,向外在的世界和自身的存在寻求幸福,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和积淀起来的一种意识和感情。”这种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在艾玛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甚至可以说是激烈的。
这一枚种子——对浪漫爱情和豪华淫逸的生活的追求是在其接受修道院教育的时候深深埋下的。正是由于在修道院中的贵族式培养,接受了浪漫主义小说进而对爱情怀揣了美好憧憬。然而,梦想终究是梦想,它没有成为现实,艾玛嫁给了包法利——一个平庸无能,感情迟钝的乡镇医生,与艾玛一直幻想的骑士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无疑让艾玛的梦成了碎片。艾玛的梦碎了,艾玛不再是艾玛,艾玛已经是包法利夫人了,她必须做一个妻子该做的。面对不可改变的事实,艾玛也曾经妥协,尝试着做一个贤妻良母。这一点在迁居永维镇之后,艾玛做为包法利夫人试图对帮助丈夫包法利在事业上创造惊人的成就,也真正做到了贤妻良母,但是包法利太无能,太不争气,差点断送一条人命,这一事件让包法利夫人真正的绝望了。
艾玛又复活了。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像是一种毒药,让艾玛无法自拔。在枯燥无味的现实生活和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下,艾玛又一次堕落在了爱情的温床。就像先前和莱昂的感情一样,艾玛疯狂的爱上了罗尔多夫,甚至不顾一切要与其私奔,但是罗尔多夫抛弃了她,一切的美好在收到那封信后碎成一片,艾玛被击垮了,甚至崩溃了。然而,当艾玛在包法利的细心照料下再次康复之后,在又一次遇见了莱昂之后,艾玛的爱情又一次死灰复燃了。只是,结果是一样的,这一次的爱情依然脆弱。面对爱情梦的一次次破碎,面对自己欠下的一大笔债务,面对自己沦陷的道德,艾玛只能选择服毒自杀。因为这个世界不是艾玛的世界,它只能是包法利夫人的世界。艾玛死了,包法利夫人也活不了。
在充满腐蚀和引诱的资产阶级社会里,像艾玛这样的人是无法生存的,可以说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就了艾玛的悲剧。修道院的贵族式教育给了艾玛幻想的空间,现实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却没有给包法利夫人权力像艾玛一样去追求爱情,当包法利夫人想像艾玛一样生活的时候,矛盾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包法利夫人在对枯燥无味现实生活无法忍受后,她选择了成为艾玛,也意味着选择了堕落,成为了荡妇,造就了日后的悲剧。
艾玛假使没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对爱情的极度渴望,没有对奢侈淫逸生活的贪恋,艾玛就会是一个贤妻良母,就会做好包法利夫人的角色。虽然包法利平庸无能,但是他是一个负责任的丈夫,尽其所能的爱着他的妻子,不会像莱昂和罗尔多夫一样玩弄包法利夫人。作为一个妻子,包法利夫人其实是幸福的。夫妻生活就应该是平淡安宁的。只是作为艾玛,她是不幸的,因为这不是她向往的生活。包法利的好,艾玛永远都不会发现,包法利夫人也发现不了,因为她的心理藏着艾玛——一个渴望爱情的女人。
包法利夫人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说是追求自己幸福的典范,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可以不留一丝退路。为了爱情,她可以牺牲一切,声誉、孩子,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因为即使是死,她依然在憧憬她的幸福。
包法利夫人不是一个好母亲,虽然在怀孕之初,她也曾憧憬自己做为一个母亲的情景,想为孩子买衣服帽子,但是为了爱情,她可以抛弃一切,可以让家庭支离破碎。而且为了她所谓的爱情,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职责。
包法利夫人是悲剧的,矛盾的。她的悲剧在于她对幸福的过分执着,沉浸在自己的爱情世界中无法自拔,以至于无法看清社会现实——社会现实是残酷的。她的矛盾在于她已经是包法利夫人心里却住着艾玛,背负着道德却在沦陷和堕落。艾玛和包法利夫人是矛盾的,不可调和的,这就造成了包法利夫人的悲剧。
如果按照荣格的“情结理论”,爱玛其实是有一种艺术情结,执意沉溺于自己的想象而无法自拔。有人说《包法利夫人》是对浪漫主义和浪漫派小说的一种清算,我是十分赞同的。19世纪中叶的法国外省是狭隘封闭、单调沉闷的,爱玛的文化风尚是畸形的,她不顾自己的丈夫与女儿,却把婚外情当成自己成就壮烈爱情的方式。所以不可避免地,如此可爱的一个女子变得可恨和可怜。
同福楼拜一样,我对爱玛既同情又谴责,她是一个有着女性主义精神的女子,拥有自己的追求,但她又是一个不够聪慧的庸人,追求新生活,却不懂得正确的道路。心灵贫瘠,趣味庸俗的她无论是读书,还是“阅人”,都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她涉猎了很多的浪漫作品,而浅陋庸俗的本性,让她形成了有所偏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爱玛的悲剧和全书的美丽就是她,最后她为此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正是鲁迅先生说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她无法越过现实与幻想之间的鸿沟,也分不清欲望和现实之间的代价,飞蛾扑火最终毁灭了自我。
爱玛则是为了追求理想爱情而不幸误人歧途,走投无路之下选择了自杀。而不同的是,她并非欣然而死,相反还带着无限的凄然。在死亡将至之时,她大叫一声“瞎子”之后,悲凉离去。这一声“瞎子”可以说既是对自己的否定,也是对她爱情追求的全盘否定。爱玛一经从修道院进入社会。她把爱情想象为“一只玫瑰色羽毛的巨鸟,可望而不可及,在诗的灿烂的天空翱翔”,然而事实却与之相差千里。这种不切实际、想人非非的品行与爱玛这个形象结成一体,成为爱玛最重要的精神特质。而这种不切实际的爱情观最终也让她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爱玛所体现出来的罪恶感相对而言没有安娜那么强烈,但她确实在内心深处也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这样做。从她弥留之际很虔诚地吻十字架就可以看出她心中的罪恶感,她希望她的罪过能以她的死来抵消。临死前的那一声“瞎子”也正好说明爱玛确实在反省之前一系列的作为,从“瞎子”意象联想到爱玛的遭遇,爱玛本身就是一个“瞎子”,一个精神上的瞎子。为了虚幻的梦想,她一直痛苦地挣扎着,拼命地争取,最后命运还不是和“瞎子”一样。李健吾在《福楼拜评论》一书中这样评价爱玛:“她的悲剧和全书的美丽,就在她的反抗意识,她有一个强烈的个性,天生骄傲,是一个纯粹的自私主义者,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把自己当成一个贵族妇人,期盼有奇遇,她相信将来总会是好的,她的一生只是一部谎言。
福楼拜笔下的爱玛生活在法国的转型时期。这个时期法国资产阶级引以为荣的英雄时代过去了,1848年的革命风暴也已平息,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庸的时代。浪漫主义式的激情已经过去,现存的只是鄙陋可厌的实际生活。在这样一种平庸现实生活背景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爱玛注定要处处碰壁。爱玛一经从修道院进入社会,周遭环境如同催化剂,使爱玛身上原已养成的向往上流社会糜烂生活的思想和爱幻想的习惯变本加厉地发展起来。最初,她还有一丝幻想的灵性,却逐渐地由浪漫而放荡,在肉欲和物欲的驱使下,踏上了一条不归路。爱玛的毁灭,虽然有自身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讲,又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糜烂的贵族社会生活风气、毒害人灵魂的宗教布道、资产阶级取得胜利后花天酒地的生活以及都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正是这种种社会力量的集合体使她围困其中无法自由活动,可以说残酷的现实生活无可挽回地把她推向了毁灭。
拜伦说: “男人的爱情是与男人的生命不同的东西,女人的爱情却是女人的整个生存。”性别的差异决定了爱情观的不同,尤其对于艾玛这样一个深受浪漫主义小说影响的女人来说,能经历一场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的爱情就是她生活的全部。可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那么残酷,面对由父亲包办的婚姻,面对有着年龄距离、思想代沟的丈夫,艾玛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与巨大的打击。她从一开始就不得不接受传统女性的命运: 丈夫、家庭、孩子。
著名作家苏童就曾评价《包法利夫人》是一部包含人性弱点的百科全书,认为它几乎不带评判色彩地描述了一个女人在追求爱情和物质享乐时的可爱与可气、激情与痴狂以及任性与堕落。
爱玛的一生犹如戴着镣铐跳舞,充满悲怆。可以说,在自己整个生命过程中,她没有认清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却把所有的生命激情毫无保留地释放,最终绝望地自杀。
此外,小说也阐释了一个人生普遍存在的困惑:人在追求完美、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往往会陷身欲望与现实的冲突,恰如戴上镣铐或落人陷阱,无法解脱,不能自拔,最终可能会导致失败或毁灭,尽管在挣扎过程中或许也有暂时的成功,但总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一个天真纯洁的女性,为追求理想的爱情,却走上r毁灭的道路。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爱玛追求爱情本来无可厚非,错就错在她把一切都想得太完美了。托尔斯泰曾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之口说道:爱情是对人的试金石。确实,爱情往往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心灵、品格、禀赋的伟大或低贱。爱玛受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幻想着充满激情的伟大爱情。福楼拜对爱玛追求爱情中的真、善、美是持肯定态度的,对她的悲剧命运则是同情的,但对她不切实际的幻想则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同时他也想借女主人公梦想的幻灭及其自身的毁灭来给世人以一个清醒的警示。
一、盛赞新作的艺术美
《包法利夫人》一问世,批评家圣伯夫就马上慧眼识英雄,敏锐地指出;“在许多地方,在不同的形式之下,我似乎发现新的文学标志:科学、观察精神、成熟、力量、有点严厉。这是新的特点,未来几代人的领袖们会追求这些特点的。”①圣伯夫大声赞扬这部杰作。维克多·雨果从盖纳西岛寄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包法利夫人》是一部杰作„„”米舍莱、朱尔·雅南、尚弗勒里向作者表示祝贺。最后,波德莱尔在一份发行范围很狭的杂志《艺术家》上热烈欢呼杰作的问世。《包法利
夫人》在艺术美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乔治·桑赞叹福楼拜对艺术的艰辛追求:“居斯塔夫·福楼拜是一个伟大的探索者。” 但她也毫不留情地责备他“写伤人心的东西”,“把丑恶指给人看”,“对人生缺乏一种明确的和广大的视野”①。有的 评论家把福楼拜说成”文学的基督”,意思是他为文学创作而受尽了千辛万苦:“他在二十年里为文字而斗争,在句子面前奄奄一息。”② 屠格涅夫认为“在任何语言的任何作家身上,都没有(像福楼拜)这样精益求精。”③福楼拜强迫自己严格的艺术训练,令他的同行吃惊,甚至那些自吹是文笔优美的作家,连龚古尔兄弟,泰奥菲尔·戈捷都感到意外,称赞福楼拜的作品“像诗句一样有节奏,像科学语言一样明晰,有大提琴的雄浑,有火红的羽毛似的热情”④。
左拉说得更明确:“《包法利夫人》问世后,产生了文学上的整整一场革命。现代小说的格式在巴尔扎克的巨型小说中是分散存在的,似乎刚刚经过压缩,明确地在这部400页的小说中提了出来。新艺术的法典写成了。《包法利夫人》具有一种明晰和完美,这种完美使这部小说成为典范小说和小说的最终典范。”左拉的评价虽然有过溢美之嫌,然而他的判断大体还是正确的,左拉认为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所散见的现实主义手法,都在《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里得到集中的体现;但是福楼拜具有巴尔扎克所缺乏的明晰和完美,而这是新的艺术法典。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福楼拜开创了新的流派。尽管福楼拜本人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等等颇有微词,左拉却对《包法利夫人》推崇备至:“以《包法利夫人》为典型的自然主义小说的首要特征,是准确复制生活,排除任何故事性成分。作品的结构仅在于选择场景以及某种和谐的展开程序„„最终是小说家杀死主人公,如果他只接受普通生活的平常进程。”⑤
朗松也指出,《包法利夫人》“是一部观察细致而紧凑,形式辉煌而简洁的作品。”⑥ 在教材中肯定了这一判断:“《包法利夫人》有幸成为当代小说的一部代表作。” 布吕内蒂埃断定说,“人们可以认为《包法利夫人》在当代文学史上是一部重要著作。”蒂博岱认为:“就小说而言,《包法利夫人》的技巧,几乎就像《安德洛玛克》(辛的作品)在悲剧中的地位那样,是部典范作品。”⑦沙尔·杜博斯指出:“《包法利夫人》不仅是小说中的经典作品,也许这是从严格、紧凑和狭隘意义上来说成为艺术品的唯一小说。”⑧当代评论家巴尔德什认为:“必须重读《包法利夫人》:它达到人为的完美境地,人们不会倦于欣赏它。”⑨这些作家和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包法利夫人》的艺术性作了高度评价。
二、关于“包法利主义”
波德莱尔特别对福楼拜塑造的包法利夫人这个人物形象十分欣赏:“包法利夫人沉湎于想入非非的浪漫爱情的遐想中,她像男性一样痴心地、慷慨地委身于那些卑劣的家伙,也如同一些诗人醉心于女人一样„„其实,这个女人在她的同类中、在她狭窄的世界里和她局限的视野中是很崇高的„„总之,这个女人是真正的伟大,她特别令人同情。作家努力不在作品中出现,如同一个耍木偶的演员,表现系统的冷酷。尽管如此,所有有知识的女性都应该感谢他把女人提高到具有高度力量、远离野蛮动物、接近理想男性的地位,感谢他使女人具有一个工于心计、富有幻想的完人的双重性格。”①
十九世纪已有论者强调这部小说的心理学和哲学层面。福楼拜基本上把爱玛看作受侮辱受损害的女性。就性格而言,爱玛爱作不切实际的幻想,内心充满了激情,故而,法国评论家于勒·德·戈尔蒂埃提出“包法利主义”的概念,把它定义为“人所具有的把自己设想成另一个样子的能力”: 即是一个人幻想过一个与现实完全两
样的生活,像爱玛一样幻想改变这种生活强加给人的命运,迷恋于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命运,这种人所犯的心病就叫做“包法利主义”。
在新批评中,让—皮埃尔•理查尔在《文学与感觉》(1954)中,首先在《包法利夫人》里从作家对丰盛的餐桌、食欲旺盛的宾客的描写,揭示作家与女主人翁的欲望和兴致。“随兴致接踵而来的是满足”。“爱玛的爱就像吞食一般。‘她像一个饥不择食的人那样扑向快活’”。然后是“吸收”、“反刍”、“消融”、“酥软的爱情”、“肉体的参透”......理查尔指出:福楼拜的“天才最吸引人之处就是把内在经验、具体经验和隐喻的表达始终集于一身的那种完全和谐”。水作为一种吞没和溶解的力量,是爱情的隐喻,“如果女人像水一样具有吸引力,那么海洋就像女人一样抚摸着人。”水滴、汗珠、液珠“仿效欲望的行为,还有欲望的意识本身。”“水像鸦片一样让人麻醉”。从而揭示了福楼拜的“水系”。随即,水“汇合 ”、“顺流而下”。变化,就是“随波逐浪”。福楼拜认为:“包法利主义”就是“一心只想成为他人的我”。作家本人“陶醉于永久的灵活多变,他感受着自身,并要使自己保持纯净的可塑性。” 理查尔从作家与笔下人物的自身感觉、自我意识,即从作家及其人物本身迸发出的激情与外部世界发生的碰撞处罚探索作家深邃的心,追寻作品的内在价值②。
三、道德观念的混乱与缺失
艾玛追求爱情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她错在突破了道德的底线。她并不是不晓得社会道德的框架,也知道作为妻子与其他男人偷情是有悖伦理的,但她对于道德的界限和容忍尺度的理解和掌握是混乱的。比如,她懂得作为妻子应该关心丈夫、爱护孩子、料理家务,却在与赖昂最初的暧昧中,将 “贤妻良母”作为提高自己高度和增强自豪感的手段,并把它们作为“错失良机”的安慰和补偿。她与罗多夫偷情后,却又对家庭不管不问,完全把自己迷失在幻想中了,只有在每次幻想进行的不那么顺利的时候,才会想起自己所在的家庭,施舍给孩子一点关爱。她为了与情人厮守,不惜欠下许多债,甚至把整个家都败光了,但当她走投无路要乞求公证人给予帮助时,却断然拒绝了公证人提出的卑鄙的交换条件。艾玛是个多么矛盾的个体:她能够把贤妻良母的一套做得完美无瑕,却不去认真做;她背着丈夫与情人们偷情,各种底线完全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却在能得到帮助的时候断然拒绝了公证人的卑鄙要求。可见,艾玛的道德观念是混乱的,不完整的。
正是因为没有完善的、正确的道德观念的约束与指导,艾玛的悲剧才更加的典型化,没有了束缚,她便完全沉醉于自我幻想的追求和欲望的满足中,忽视了家庭,给爱她的人带来无尽的伤害,也最终给自己留下了巨大的遗憾和悔恨。
第四篇:简爱形象再探
简爱形象再探
摘要: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塑造了一个敢于为正义、平等、人格尊严独立而与生活困境、社会歧视及男权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的主人公,她的性格特征征服了无数读者,她一直被视为不甘屈辱、勇于抗争的精神典范和励志的典范,是真、善、美的象征。这是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简爱》这部作品最常见的评价。但细读作品,我所看到的却是一个缺乏自信,时时感到自卑,有着报复心理,虽然追求爱情却又有着陈旧而保守的传统婚姻观的不一样的简爱。关键词:简爱、人生经历、报复心理、自卑、保守
简爱的人生经历
缺乏自信、时时感到自卑以及有着报复心理,简爱这种性格的养成与她童年在舅妈家以及后来在劳渥德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在一个充满了暴力而又恶劣的环境下生活。在开篇简爱有这样的自白“只要想到要在冷飕飕的黄昏时分回家,手指与脚趾都会被冻僵,我便会觉得非常可怕。并且还要挨保姆白茜的一同责骂,这些都让我非常伤心。除此之外,我觉得自己体质比不上里德家的约翰、伊丽莎和乔治依娜这三个孩子,这又会令我在心里感觉到低人一等。”1在舅妈家,简爱的处境一直都是“低人一等”的。她在那个家里一直都是被孤立的。舅妈并不允许她同他们一家人团聚在一处,表姐们蔑视她。那位表哥则时常欺负、虐待她,以至于“我的每一根神经都对他感到害怕,他一走近,我骨头上面的每一块肌肉都会被吓得收缩起来”。不管是受了恐吓还是折磨,她都没有办法进行申诉,没有人会愿意站在她那一边。她从小就时常被提醒被暗示自己只是一个靠人养活的人,就连佣人也会觉得她连仆人都不如。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让简爱的性格更加孤僻和极端。虽然她惯于表示服从,但她骨子里却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她小小年纪就知道竭力捍卫自己的尊严,不容许它受到半点亵渎和践踏。当她的恐惧超过极点时,她也会奋起反抗,她的反抗是尤为激烈的,“就像奋起反抗的奴隶,在绝望中打定 1[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3页 了主意,要将反抗进行到底”2。她咒骂表哥是凶手,是鞭笞奴隶的坏蛋,是暴君。很难想象一个十岁的小女孩而会有这样极端的反映。而这些都是她在那个家里长期压抑和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结果。在被关在红屋子里后,她的思绪开始翻腾,她不停的质问自己为什么总是受苦,总是要挨打挨骂。她发出了 “不公平!这不公平!”的呼喊,并开始下决心要将这种难以忍受的压迫摆脱掉,甚至产生了要逃离,逃离不成就不吃不喝让自己饥渴而死的想法。但她毕竟还是个孩子,在胡子乱想会有鬼魂出现之后她被吓坏了,但她的舅妈和仆人门并不理会她的恐惧,直到她晕倒在地。虽然事后简爱说道这件事并没有让她患上可怕的、严重的疾病,但还是让她的精神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当然这也让她的报复心理更加的强烈。她并没有咒骂她的舅妈,只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道,“里德太太,你让我体会到了精神遭受折磨和摧残的痛苦。但我其实应该原谅你,因为我相信你并不明白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你在不断撕扯我的心弦的时候,也许还骄傲的以为是在纠正我的坏习惯呢”。听起来是漫不经心,但不难发现,这漫不经心的话里所夹带的那种报复心理:她希望自己的舅妈有天能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并因此受到良心的谴责。之后她对她舅妈说的自己的舅舅和父母会在天上看着,其实也是一样的心理。
后来在医生的帮助下,简爱被送到劳渥德学校。起初她也想做个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想要结交很多新朋友,想要得到大家尊敬和爱。她的同学对她非常好,老师也曾热情的夸奖她。但布罗克赫斯特的到来使得这一切都被改变了,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她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想要抢夺他人的利益,并告诫大家不要和她做伙伴。这让她感到了自己被狠狠的打倒在地上,自尊和脸面再次遭到了无情的践踏。但是,幸运的是,简爱遇到了伙伴海伦和老师谭普尔小姐。正是她们让简爱感受到友爱、平等、勇敢、信任和鼓励;并帮助她洗清了“罪名”她们让简爱从不幸的遭遇和种种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拥有了明智的思考和宽恕的美德,更让简爱学会了如何自尊、热烈、深情、无私地去爱。但好景不长,海伦因为肺病去世了,这对简爱是个不小的打击,她悲伤,难过,寂寞,无助⋯⋯于是她变得越来越坚强和叛逆。痛苦的童年结束之后,简爱就在洛伍德学校当了一名普通的教师。对她来说谭普尔老师一直扮演着母亲和保护人的角色,她的大部分知识 2[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7页 都源于谭普尔老师指导。但后来谭普尔的离开,使她的生活彻底变了样,她稳定的情绪还有把劳渥德当成自己的家的情感都随着谭普尔老师的离开而变得不复存在。简爱在劳渥德的八年里,几乎断绝了和外面所有的联系,在这几年中她按照一成不变的规章制度和作息习惯生活了八年。谭普尔的离开让她意识到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的厌倦。她盼望获得自由。于是,简爱在洛伍德当了两年的教师之后,决心摆脱受了八年的压抑的地方。她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离开洛伍德学校。她通过刊登广告,成为了桑菲尔德府的一名家庭教师。实现了自己在一个崭新的环境里挑战新的工作,开始新的生活的愿望。
十岁前在舅妈家以及后来在劳渥德的人生经历与简爱性格的养成是分不开的。因为从小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又无处申诉,使她从小就养成了一种报复的心理。每一次反抗都会让她觉得有复仇的快感。那些不公平的待遇也使她从小就她孤独倔强,极其敏感。另一方面,无论是在舅妈家里,还是在寄宿学校,她的尊严一点儿也没有得到肯定。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她一直极力反抗来保护自己的人格。而她那些所谓的争取独立、平等、自由的行为,恰恰正是为了掩饰心底深藏的自卑。实质上她从小便是是一个内心极度缺乏自信,时时自卑的人。
简爱的报复心理
首先,简爱的报复心理即作者的报复心理。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在其塑造的角色简爱身上投射了自己在感情方面、生活方面受到打击而产生的报复心理。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一部具有自叙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生于1816年,5岁丧母,8岁时上教士子弟学校并吃尽苦头,9岁时失去两位姐姐。1839年,夏洛蒂勃朗特当家庭教师时,又受到主妇的虐待。1842年,作者与妹妹爱米莉赴比利时布鲁塞尔求学。求学期间,她爱上了比利时皇家学院的教授康斯坦丁·埃热,但康斯坦丁·埃热已有合法妻子。1845年,全家曾寄与厚望的弟弟勃兰威尔因当家庭教师期间爱上雇主之妻而蒙羞受辱。虽然夏洛蒂·勃朗特否认书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就是她本人,但在其塑造的角简爱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她自己的影子,从小被虐待,吃尽苦头,感情上遭受挫折。而书中的各个人物都能再现实中找到原型。再看《简爱》中各个人物的结局,更能说明作者的报复心理。简爱在盖茨海德府中时,受到其舅妈及其表兄约翰的虐待。最后她的表兄约翰在伦敦沦为一个十恶不赦、生活放荡的恶棍,债台高筑,终于在挥霍了大笔家产后死去。而她的舅妈里德太太也因此身染重疾,不治而亡。罗切斯特的妻子伯莎,那个阻止他们在一起的最大障碍,则从年轻时的美丽、富有,发展到纵欲、酗酒。后因疯狂而被囚禁期间又企图放火杀人,曾咬伤前来探视她的弟弟梅森,最终从由她纵火而燃烧的桑菲尔德庄园顶部跳楼自杀。这些都说明,当夏洛蒂·勃朗特无法宣泄其心中的怨恨时,也就将自己内心真实感受与丰富的想象力结合起来融于其文学作品中,使其报复心理得到满足。而身材矮小、穿着寒酸的简爱,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却得到了“王子”的爱情,在上流社会的领域中战胜了那些有名的太太小姐,这是作者对于上流社会的一种报复,同时也说明,“在书中,夏洛蒂·勃朗特发挥其丰富的主观想象力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在书中得到补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让位于书中作者想象中新的爱的秩序与结局。”3
作为书中的主人公,简爱自身也有着强烈的报复心理。不论是在生活还是感情方面。简爱在舅妈家的时候受到许多不公平的待遇,而又无处申诉。她虽然习惯于表示服从,但她的情感爆发也是非常激烈的。她会像一个奋起反抗的奴隶一样,在绝望中打定了主意,将反抗进行到底。她没有力量来跟他们进行对抗,只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恨意。她咒骂表哥是个暴君,是凶手,是鞭笞奴隶的坏蛋。她跟她的舅妈说自己的舅舅和父母会在天上看着她。就在要被送去劳渥德之前,她还对她的舅妈进行了一番咒骂和控诉。“我很幸运你不再是我的亲戚了。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再叫你舅妈了。从今以后我也不想再见到你。要是以后有人问我喜不喜欢你,或是问起我在你这儿的日子你是怎么对待我的,我就告诉他,我只要一想到你,就觉得非常恶心,你简直就是个魔鬼”4。在看到她的舅妈被吓得针线活都吓得掉在了地上,面孔扭曲的像是马上就要哭出来一样,她的心中充满了从未有过的愉快和胜利感。最后舅妈落荒而逃,她独自站在餐厅,就像个战场上的胜利者。这其实是一种报复之后的快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复仇是种多么幸福的滋味!它好似品尝一杯芬芳的美酒,温和而又香醇。但是在尽兴之后却又不免觉得有点刺激又心酸,让人感觉好像中了毒一样”5,而在感情上,也是如此。简爱曾对罗切斯特说过这样的话,“要是上帝赐予我一 34 《简爱中的报复心理》刘新建、张洪钧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0 年10 卷 第1 期 第45页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9页 5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30页 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6她在追求一种平等,这种平等之中也包含了要让别人尝一尝自己受过的苦,这与她对待舅妈和表哥那种“恶人要有恶果”的态度实质上是一样的。
总是简爱是一个有着强烈的报复心理的人,不论是在生活还是感情方面。
简爱的自卑
简爱一直被视为一个为正义、平等、人格尊严独立勇于抗争的精神典范。她竭力捍卫自己的尊严,不容受到半点亵渎和践踏。实质上她这种超乎常人的自尊恰恰来自于她内心深处无法回避的肤浅的自卑。小说从头至尾都没有使她摆脱这一心理障碍,她的许多努力与其说是为了求得自由,不如说是为了摆脱自卑。出生于贫穷的牧师家庭,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没有出众的外表,这些都是简爱自卑的根源。她在舅妈家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小小年纪就知道用极为激烈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这些都是自卑的表现。而后来被送到劳渥德之后,她尽力想做个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想要结交很多新朋友,想要得到大家尊敬和爱。她不断奋发进取,努力学习各门功课,并最终取得了第一名。她懂法文、懂绘画、懂音乐、懂写作。她所做的这些上也都是为了摆脱自卑感。简爱的自卑还表现在她对于自己外貌的不自信。她的外貌并不出众。无论是她在舅母家里面对着的两个姐姐,还是后来在桑菲尔德遇见的情敌英格拉姆小姐,这种骨子深处的自卑都一直存在。当多年未见的白茜来看望她时,她只觉得白茜见到自己一定非常失望。并一直强调,白茜并没有对自己的外貌表示赞许。而后来遇到罗切斯特时,她的自卑表现的更为明显,她一直觉得“矮小、苍白、五官长得那么不端正的自己配不上魁伟英俊、有钱有地位的主人公罗切斯特。认为即使在他面前呆上几个小时,他也不会看她一眼。而只有英格拉姆那样漂亮、高贵、多才多艺的小姐才会让他迷恋。在答应了罗切斯特的求婚之后,她的自卑感仍然时时跑出了捣乱,她觉得自己无论是身材外貌还是身份地位都与罗切斯特先生不匹配,对彼此的爱情一直有种不真实、不信任的心绪,一直觉得自己仿佛是在做梦。同时她也在恐惧,害怕自己会像英格拉姆小姐那样被抛弃。在面对费尔费克斯太太的怀疑时,她的回答是“为什么,难道我是怪物吗?难道我就不可能得到罗切斯 6[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09页 特先生真诚的爱吗?”7听上去是对费尔费克斯太太的反驳,但这其中实际上也透露出了她对这份感情的怀疑与不信任。这种不真实感在结婚当天她得知罗切斯特夫人存在的时候最终决堤。她的离开与其说是为了追求平等自由的爱情,不如说是因为对自己的婚姻的怀疑和不认同而选择的逃避。而通过作者对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关系的设定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简爱的自卑。罗切斯特虽然魁伟英俊、有钱有地位,但他在简爱的面前往往都是以弱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们初次见面时罗切斯特先生从马上摔了下来,不得不扶着简的肩膀才又回到马背上;后来他床上的帷帘被“疯女人”点着时,是简及时扑灭了火,救了他一命;梅森来到他家时,罗切斯特先生一听到这个名字就全身发抖,并向简说:“简,以前你曾经让我靠着你的肩膀,现在再让我靠着。”8;最后,罗切斯特因为一场大火变得又瞎又残,而简爱则继承了叔父的遗产,变得十分富有。而且愿意和他在一起,并表示只要她还活着就不会让他感受孤独之苦。这时的简爱扮演着情人加慈母的角色,显得又多情又崇高。作者一直试图在他们之间营造一种平等关系。夏洛蒂给予了简爱一笔遗产,为了使她进一步摆脱自卑。但外貌却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只好削弱对方,通过将罗切斯特描写成一个弱者,以此来弥补他们之间的差距。但这也更加突显出了简爱的自卑。那种因为金钱和地位上的不平等而产生的自卑。
简爱的保守
在作品中,夏洛蒂让简爱说了这么一段用来追求平等的宣言:“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能够容忍人家将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将我渴望的一点水自杯中泼掉吗?你以为我地位卑微、境遇贫寒、个子矮小、容貌平常,便没有灵魂和感情吗?你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同样高尚,感情也和你一样丰富。如果上帝赋予我一点美貌与财富,我就能让你在离开我时同样觉得难舍难分。现在我并不是通过世俗以及惯例的方式在和你讲话,甚至都不是通过凡胎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交谈,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而拜倒在上帝面前的灵魂那样平等。因为本来我们便是平等 78[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19页 [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166页 的!”9在简爱的心中她仍是站在男人的立场上来衡量女人的价值的,她也认为,金钱、美貌是女人取悦男人的资本。另外,简爱一直在强调平等,但是事实上她的表现却不是如此。她对于他们的爱情仍然会有种不真实、不信任的心绪。甚至担心自己会被抛弃。在她的潜意识里,她和罗切斯特仍旧是不平等的。当她得知罗切斯特有一个疯癫的妻子——伯莎,她不顾罗切斯特的恳求,独自离开了桑菲尔德。人们一直高度评价简爱的离开,认为她在爱情和尊严之间选择了尊严,即只能作为一个光明正大的合法妻子,决不做一个偷偷摸摸的情妇。认为这是她品德高尚的体现。但联系简爱继承了遗产后再次回来的事实,伯莎的出现只不过是给了她一个逃避的借口。因为在简爱的心中只有经济上的独立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可以给她获得“平等”的必要资格,只有通过这样的平等,简爱才能找到信心来克服她多年来一直为之受折磨的自卑心理。因此,当表哥圣•约翰告诉她:她已经获得了为数不少的一笔遗产时,她立刻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这无疑会是一个巨大的恩惠,并且能够因此而成为在经济上独立的确实是一件光彩的事——是啊,我都可以感觉到这点了——这个想法在我的心中膨胀了起来”10在这一方面来说,简爱仍是一个保守的人,虽然她一直在强调平等。再看她对待婚姻的态度,又何尝不是对于传统婚姻的屈服和纵容。罗切斯特的婚姻并不幸福。在那段婚姻中他可以说是一个受害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同这个在楼上的女人一起生活了四年。四年不到她就把我折磨得够呛了。是她把我拖进种种可怕的令人堕落的痛苦之中,这是任何一个娶这种既酗酒又荒淫的妻子的男人都躲不过的”11伯莎使罗切斯特变得麻木和毁灭,甚至还曾经想到过自杀。正是简爱的爱使他重获有生气的新生活。罗切斯特认为简爱了解到了真相之后就会理解他,站在他那边,不会离开他。但是,简爱知道了真相后,还是选择了离开。而离开本身就是对罗切斯特原先的婚姻即传统婚姻的一种认同。对简爱来说,这个疯女人拥有作为妻子的合法地位。在她面前,简爱只能退缩,没有机会为爱的权利而奋斗。她不能面对所谓的只是名义上存在的“合法”婚姻,她失去了勇敢的反叛意识,放弃了对爱人的承诺,将罗切斯特又推到了痛苦的深渊。在这场爱情和理智的搏斗中,简爱一直保持着她的自尊以确保不被推翻和摧毁。9[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08页 [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326页 11[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59页 10但这种自尊显然拒绝了罗切斯特。这里,简爱的所谓的“充满个性”是以爱人的破碎的心和再次进入痛苦的深渊为代价的。在关键时刻,她扮演了一个逃兵的角色并放弃了她的宣言。她变成了一个守法的从不大胆越界的公民,成为了传统婚姻观的维护者,却把自己的爱人又推回到原先那个痛苦绝望的深渊。我们不得不说简爱在这里有些狭隘,自私和无情。她明明坚信:婚姻是要以爱情为基础的,但面对罗切斯特那段没有爱情的婚姻,她仍然选择了认同。可以说,简爱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保守的。
参考文献 [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贾文浩、贾文渊译,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日] 岩崎允胤:《人的尊严、价值及自我实现》,刘奔译,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3年
[奥]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顾天天译,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1 《简爱中的报复心理》刘新建、张洪钧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0 年10 卷 第1 期
第五篇:《简爱》和《傲慢与偏见》对比阅读
《简爱》与《傲慢与偏见》对比阅读
在图书馆,轻轻地合上这本《傲慢与偏见》,心里莫名地感到一空,总有一种感叹:“诶,终于完了。”
在这两个星期里,我也终于看完了这两本书。该怎么说呢,在一个时间段内同时看完两本同样以爱情为主题的书,在看的时候,我便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两本书进行对比了。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re ,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嗯,把这句英文原版中的第一段话放在这里只是想感叹一下,它说得太对了。而且,英文的原版读着比翻译的有味道得多。“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一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好吧,其实我想谈的和这一段话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单纯地感慨一下。
老实说,我在读着《傲慢与偏见》的前三分之一的时候,是没有太大的感觉的,或许是我没仔细阅读的缘故吧。它在开局的时候没有像《简爱》那样,一开始就给我们一个大的冲突。《简爱》的开头,简爱和她舅妈的冲突便初步突出了简爱的性格,便已经给了我一种震撼。但是《傲慢与偏见》没有,如同下棋,《傲慢与偏见》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只是布局,将一些人物慢慢的放在场上,将故事后期矛盾的线索拿一部分提前告诉读者,但是却没有开始进攻,在温和的节奏中已经开始隐藏杀招。
同样都是讲爱情,我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傲慢与偏见》的格局要比《简爱》大。这种大主要体现在它的人物多,人物之间的关系复杂,人物的性格多样,故事的矛盾点多。而《简爱》虽然也在描写简爱和罗切斯特之余,花了一定的笔墨描写如果舅妈、圣约翰、海伦、校长等人,但是《简爱》当中的这些描写只能说是为简爱这个人物的描写而服务,它并没有深入到简爱这个人的故事中,也没有成为简爱的故事中的矛盾的发起点。
《傲慢与偏见》不同,它描写了好几段婚姻,不同的婚姻当中有不同的主角,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而且不同的婚姻当中的故事也成为了伊丽莎白和达西的故事当中的一部分。故事中有这么几段婚姻,伊丽莎白的姐姐吉蒂和达西的朋友彬格莱;伊丽莎白的妹妹莉迪亚和达西儿时的玩伴韦翰;伊丽莎白的表哥柯林斯和夏绿蒂。吉蒂和彬格莱在最初的舞会上相遇后,似乎就两两倾心,但是因为达西和彬格莱的妹妹的设计,使他们的爱情遇到了波折;韦翰最初的时候伪装地很好,一个劲地说达西的坏话,让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印象更差的同时也让伊丽莎白有点心动;柯林斯让我觉得很好笑,在他打算继承班纳特先生的财产的同时居然生出了要同时娶他的一个女儿,以此来给班纳特家一点补偿的奇妙的想法。而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故事便是在他们的故事的发展中而发展的。
初次相见,伊丽莎白和达西一个傲慢,一个对傲慢有偏见。然后因为韦翰的话,加上伊丽莎白本身的偏见,他对达西的印象便更差了。于是,在达西傲慢地想伊丽莎白求婚的时候,伊丽莎白断然拒绝。同时,她也得知,她姐姐的爱情的不幸遭遇竟是达西一手促成,原因只是因为达西觉得双方的阶级差异,门第观念。在这个时候,伊丽莎白对达西的恨达到了至高点。故事的转折在达西给伊丽莎白的信中,信一如既往的傲慢,但是却向伊丽莎白揭露了韦翰的伪装,从这时候开始,伊丽莎白对他的心便开始慢慢有点认同。当她从达西的佣人那里得知达西的优点后,她对他的好感进一步上升。故事的高潮在于韦翰和莉迪亚的私奔,是达西的默默付出,才将一场私奔闹剧转化为一场婚姻。这个时候,其实伊丽莎白只差一个达西的表白。从初次相见,到最后走到一起,两个以前相互瞧不上眼的人在一次次的矛盾中互相了解。伊丽莎白逐渐虽达西放心偏见,而达西最后也为了伊丽莎白慢慢的不再傲慢,故事走向圆满的结局。
和《简爱》一样,男主和女主都有着等级的差距,但是在《简爱》当中,等级其实并不是最主要的矛盾,简爱在自己的婚姻当中始终坚信她和罗切斯特是一样的,拥有一样的权利,而他们之间的障碍其实只是罗切斯特的那段婚姻和简爱的过度倔强。而当最后因为意外,罗切斯特的夫人不在以后,他们的婚姻的阻碍便自然而然地不在了。
但是在《傲慢与偏见》中,两个人的最大的障碍其实说到底还是和等级有关。因为处于社会的贵族阶层,达西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他要傲慢,他能傲慢,除了对待自己的家人外,其他的所有人都必须膜拜他。但是伊丽莎白的家庭,虽然不是社会的最底层,但是和达西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伊丽莎白的家人仍然只拥有者世俗的俗气,她的母亲现实,且有着一种不知礼节为何物的感觉,总会在不恰当的时候说一些不恰当的话。她的妹妹,由于母亲的溺爱,从小便放荡,因此才会做出那种私奔的让家庭的形象受到损失的事情。除了她姐姐温和、知礼外,她的家人总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对于家人的无奈,她在社会的顶级阶层那里总会感到一点的羞耻,说到底,这还是社会阶级的原因。当达西放下自己的傲慢之后一步步地用自己的行为靠拢时,她才能够坦然接受达西的爱。
下面呢我想说说两者的人物,两部作品中都在一定程度上讽刺了某种人,如同《简爱》中的校长、舅妈等,同时,圣约翰的那种属于牧师的婚姻观也让人无语。但是虽然都有讽刺,《傲慢与偏见》中的要讽刺的丑角却明显地比《简爱》多,达西的姨母和彬格莱小姐的在达西面前说伊丽莎白的坏话,结果却起到了相反的效果,这让人有点哭笑不得;韦翰的那种恬不知耻的无赖让人印象深刻;伊丽莎白的表哥的那种见风使舵,看到好处便厚着脸皮凑上去,碰到有灾难的时候居然出言讽刺、落井下石让人不爽;夏绿蒂的那种对婚姻的那种谋划让人心寒;以及班纳特太太的势利„„这一个个人物的一个个特点比起《简爱》来说更加鲜活,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最后我就想再来谈谈女主的对比。
简爱是一个可怜的姑娘,她的童年遭遇十分凄惨,因此她从小便十分独立,同时,她也有着一个姑娘的善良、友爱。虽然处在社会的底层,但是,由于她内心的骄傲和独立,虽然她偶尔也会为此而饱受苦恼,但是更多的是她无时无刻不在做着自己。当她意识到自己爱上了罗切斯特的时候,虽然双方有着等级的差距,虽然她偶尔也会掩藏自己的内心,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她能大胆地向罗切斯特表达自己的关心,表达自己的爱。比如说在她误以为罗切斯特要迎娶别的女孩的时候,虽然不想看到那一幕,但是她还是选择了在罗切斯特结婚前去见他,去表达她的关心。再比如,当知道罗切斯特有在世的妻子的时候,她毫不讳言自己依然爱着他,但是她在说出那一番话之后还是选择了离开。而这些则表明,社会阶级的低下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简爱的对于爱情,对于自己的生活的独立性。
但是伊丽莎白不同,她比简爱过得幸福。她的家庭虽然算不上是社会的顶层,但是至少是衣食无忧的。她的家庭虽然有着母亲和妹妹的不争气,但是她的父亲是宠着她的,她的姐姐依然是知书达理的。所以伊丽莎白保留了一定的自己的性格的活泼,但同时相比简爱,她便没了那种独立。伊丽莎白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虽然知理,但是她更多的时候有点女孩子的小性子。比如,当她对达西的傲慢的印象不满时,她便对他展示了自己的偏见,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独立,但是这种独立也可以说成是赌气。再比如,当她在后面开始和达西和好的时候,她也对自己说,如果达西不再来看她,便说明达西已不再喜欢他,而她也没有必要再理他。这种有着小女生恋爱心态的感觉在简爱那儿是很难出现的。
因为时间的关系,暂时我也只能写上这么多了。而在这最后,我想谈一谈我看书的整体感受。就我个人而言,其实我更喜欢的是那种随着性子来,优哉游哉地读书方式,这两本书看得太急,以至于有的东西没有看细,我相信当我第二次回头重温的时候会有一些别的味道,别的感觉。
感觉!读书的感觉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我读书的享受吧,这种享受是由于将自己代人到书中的故事情节当中去,讨厌那些让人讨厌的人,感慨那些让人感慨的事,品味作者的语言,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并随着他一切喜怒哀乐。这或许就是我读书的一切。当我在读《傲慢与偏见》的时候,前半部分我真的感到乏味,而读到后面,当我看到作者用自己的文字,通过情节的发展,让之前使我乏味的内容成为矛盾的线索的时候,我是由衷的感到佩服的。同时,我能很清晰地记得,从伊丽莎白的妹妹开始私奔的那个情节起,我的情感就跟着伊丽莎白一起变化了。和她一起着急,看到表哥嘲讽的信的时候忍不住想打他,知道是达西的付出让妹妹能成功结婚时陪她一起感动。最后当伊丽莎白在达西面前耍着小性子,拿着达西以前的事情开涮的时候和她一样轻松。情感就在这一段时间内陪她起伏、波动,最后还有的是放下书时的那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以及一点点回味的不舍。这或许就是文学的魅力,没有啥鉴赏不鉴赏,当你的思维,你的情感跟着作者,跟着书中的人物走上那么一走,完成了一次书中的旅行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地便会有属于你自己的感悟,属于你自己是收获。这便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