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时间:2019-05-12 04:3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体育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体育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第一篇:浅谈体育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法制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等心理品质。下面谈谈体育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个环节。

一、了解体育课结构进行全方位法制教育教育

体育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的全面教育,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锻炼健美的体格,发展理性行为,提高思想觉悟,充实智力活动,扩大经验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体育课的结构,根据每堂课的特点和内容贯穿法制教育的内容。

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法制教育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通过队列练习和团体操学习,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同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适时对学生灌输违法乱纪行为的不良后果,进行法制教育。

2、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法制教育

体育教材内容多、范围广,各个运动项目训练重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在山羊、技巧、单杠动作及耐久跑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有的学生存在畏难情绪,怕苦、怕摔、胆怯等。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我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少畏怕的情绪。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学生就有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使学生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含义。这样,在进行克服堕落思想、违法乱纪行为时就有了更强的决心和信心,达到了寓法制教育于体育课,寓法制教育于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3、结合不同游戏活动进行法制教育

体育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如做“迎面接力比赛”游戏,不仅能发展学生速度和奔跑能力,更能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如“果园拔草”游戏,能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结合这些活动,设想违纪行为的进一步后果,从“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俗话说起,结合生活中少年儿童逐步堕落的事实和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4、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法制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达到有效的法制教育的目的。

5、结合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法制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更要时时做到遵规守纪,模范守法,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

二、体育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

体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把法制教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也是体育教育在教学中所要追求的目标。

1、体态暗示法

用体态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例如,当教师在教学中有做的不够的地方,则进一步分析后果,并真诚地表示歉意,从而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2、实践体验法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治情操,磨练意志,体会人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而这些更是学生良好地遵守法制的基础。

3、激励竞争法

体育教学中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分组竞赛等,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并在竞争中对学生讲明规则的重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激励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又如:障碍跑教学中,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把拦架看成前进中的困难,只有征服它才能走向成功等。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竟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4、时机捕捉法

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通过篮球、足球的学习,可以培养后进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品尝失败和挫折的滋味,培养他们向困难和障碍挑战,永不言败的进取精神,认识到不能靠暴力,而是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改变平时争强好斗惹是生非的不良习惯。又如:田径、体操可以帮助后进生确立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和奋发向上、力争第一的竟争意识,在激烈的竟争中学会表现美、创造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逐步改变不思上进、善恶不分的不良习惯,从而养成遵守法制的观念。

5.情感感染法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唤醒他们潜在上进意识和良知。在体育活动中悟出应该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如何处事的道理,净化心灵,使他们自身得以完善,保持和集体同步,促进后进生向好的方向和谐发展。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厌恶、鄙视,也正是一种良好的法制教育思想。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法制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法制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法制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法制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在法制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篇:体育渗透法制教育心得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摘 要] 新时期的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定德育教材、设置教育课程上,而应该广泛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各个领域,充分、合理利用已有资源,尤其是体育教学。

[关键词] 德育教育 ;道德 ;渗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国家主席一再强调,“要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的德育教育将面临巨大考验。一.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然性。1.什么是道德

道德,就是指“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①现在大家把道德的教育称之为德育教育.在讨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时候,很多人就想到如何编写更好的德育教育教材、如何开设德育课程;而没有想到应该合理利用其他课程不断渗透德育教育。2.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的学校德育教育流于形式,缺乏广泛联系实际。真正有效的德育教育应该重视在自然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也不能为人所掌握。

3.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

体育课由于他与其他文化课不同,它主要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它主要以活动性游戏和各项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在学习中每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学习的手段和对象,每一个练习都是身体力行。在体育教学中,知识的学习和道德品质教育等主要是在运动实践过程中进行并完成的。所以它比空洞的说教更具有深入人心的教育意义。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体育课中的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两大载体来让学生领悟、感知;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德育的沐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然性

体育活动和心理活动往往是同步进行的,比如田径项目,这是一项既单调枯燥,又累又脏的运动,学生普遍都不愿意参加练习。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保证教学质量,老师首先要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因此,进行田径教学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不畏艰苦的思想品德。又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因为篮球教学以集体练习为主,所以教学中也同时渗透了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再如进行健身、健美操等内容教学时,因这些项目集健身娱乐于一体,教学时一般都配有明快轻松的音乐,因此教学中也渗透了对学生健康、活泼、奋进、向上的思想品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必然的。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

主要包括: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良好的行为规范,高尚的道德、意志、作风、品质、情操。比如: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团结合作,互助互爱、尊敬老师、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爱护公物,热爱劳动、爱护体育场地器材,积极打扫体育场地卫生、勇敢坚毅,吃苦耐劳,自尊自强等等。的美德等诸方面。

三.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契机

在龟兔赛跑中,兔子刚出发,你就教育它“要乘胜追击、坚持不懈„„”显然不合时宜;如果邱少云同志刚伏倒在草坪里,敌人还未扔出燃烧弹,你就教育学生们要“舍己为人、敢于牺牲„„”那显然收效甚微;再如狼牙山五壮士,他们正在激烈战斗,还没跳下悬崖,你就教育学生要“伸张正义、大义凛然、报效祖国„„”显然时机还没到最佳。体育教学也是一样,测量1500米时,学生才跑了800米你就教育他要坚持„„学生在分组学习中,都表现得很和睦友好,你教育学生要团结协作„„在游戏比赛中学生还没分出胜负,你就教育他们要“胜不骄、败不馁„„”这些都将收效甚微,因为德育教育的契机没有把握好。比如在长跑时,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生理上的“极点”时,再不断给学生鼓励,让学生顽强拼搏,坚持到底,当学生出现第二次呼吸的欢快与自信时、跑完全程后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与承认时,他就会明白坚持的含义,这样就使德育渗透教育取得最佳效果。

四.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渗透”一词在词典中有三个含义.一是两种气体或两种可以混合的液体,彼此通过多孔性薄膜而混合;二是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中透过;三是用于抽象事物时,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进入到其他方面.②由此看出渗透是一种渐渐进入的过程.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于每一堂体育课中.1.利用体育常规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上课、下课集合时,教师都要求学生配合体育委员,做到“静、齐、快”报数声音洪亮。这时就可以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养成维护班集体的荣誉感,树立远大理想。又如: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时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表现不好的同学要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让他们明白这将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教育他们练习时要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再如:制定游戏规则时,让他们明白,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如游戏“捕鱼”,一定要强调在捕“鱼”时,“网”一定不能破,否则捕到的“鱼”不算。“鱼”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跑动,跑出区域算被捕,让同学们在游戏过程中既玩又练,还能逐渐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及集体主义精神。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学习的内容较多,有跑、跳、投、掷、球类、基本体操、游戏、总结等。此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情景,设置不同的德育教育契机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有成绩测量的项目中可以分组学习通过比较,对各组的态度、组织与协调、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加以肯定地教育。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小组及个人在学习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有利于增强信心,调动积极性,培养学生敢于竞争、勇敢顽强的精神品质。在总结学习经验中,开展小组互相点评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用自己的学习心得为其他同学提供服务。学生既获得了共同提高,又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爱,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在这些内容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游戏,因此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教学中做好德育渗透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五.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体育教学中选择适宜恰当的德育渗透技巧,会使德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体验法

教师利用音乐、舞蹈、挂图、道具等各种教学辅助形式和形象、生动的语言给学生创设比较真实的形象的活动情景。让学生比较真实地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德育的实际体验。

比如在队列练习时,为了让学生精神振奋,遵守纪律,教师可出示解放军仪仗队检阅式的图片,并配以音乐,引导学生向解放军战士学习,使学生在形象化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到集体主义的力量和伟大。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故事情境的熏陶和感染,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和实践道德的动机.如在游戏《小狮子过河》中,教师精心设计情境,每一次总有几只狮子踩到水里,以此诱导学生互相帮助,学生感到这节课非常有趣,都很愿意帮助同组的小狮子。2.辩论、哲理法

有计划地组织辩论,不仅有利于活跃气氛,开发智力,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进行合作创新学习小跳绳过程中,有的组可以创新出很多种花样,多人或者单人。通过讨论就可以得出“一根跳绳,有很多种玩法;一根跳绳也可以收获很多分快乐,只要你们团结合作„„”通过这些讨论和争辩,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也可以引用一些谚语、名言和诗词等,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而且能强化教学效果。比如“少小不努力,老大图伤悲”“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温暖”“胜不骄、败不馁”“三人行,必有我师”等语句。灵活使用它们可以加深学生对道德的理解。3.激励法

体育练习往往与克服困难联系在一起。所以体育教学中适当地使用激励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游戏比赛时,某组因为某个人的失误或者运动能力太差而导致失败,其他同学往往会一齐埋怨该同学,此时,教师合理利用激励手段,告诉同学们“如果你们不去批评他,相反去鼓励他,或许他可以跑得更快„„”当同学们看到该同学因为有了大家的鼓励果然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赢得了比赛的胜利。此时同学们体会到的将是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博大的胸怀所带来的魅力。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将给学生带来更为直接、更为形象、更为深入人心的德育教育。这将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全面施行素质教育,培养合格新世纪人才的需要。因此,德育教育应广泛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体育教育。

第三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中学生物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在当前社会法制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面对日前学生法律素养薄弱、行为自律意识欠缺、自我保护能力匮乏以及生物学科教育中法制教育滞后的现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生物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现实、可操作而有实效的途径。这种运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文本的“法眼”解读,以及运用艺术眼光对法律文本、法律事件的“文学”欣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必将使得法制的神圣光芒照进生物课堂,照进学生的心灵。那么,如何在生物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呢?下面就是我的几点建议:

一、在生物教学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

现代案例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而展开,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评判。学生则积极投入讨论并自由发表见解。案例教学不是单纯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法制案例教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即课前准备、课上讨论和总结评析。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教师与学生分别对教学案例和制定的相关资料的个人学习过程。教师对案例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进一步了解案例中的问题和有关背景知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学生则要熟悉案例内容,掌握案例所揭示的事实情况,洞察案例中章显或内隐的疑难问题,并借助有关材料提供的理论指导,分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运用已有的经验归纳出自己对问题解决的初步假设,提出多种合理的并能经得起质疑和反驳的解决对策和方案。

(二)课上讨论 课上讨论是案例教学的精髓部分。教师对讨论的过程进行适当而有效的操纵并注意将讨论引向主要问题的解决,同时注意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讨论与案例有关的理论知识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利用。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学生的法制观念较差,这个时期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结合具体生物学知识进行。在七年级上册《认识生命》的教学中,我首先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居世界第三,森林资源丰富,共有木本7000多种,其中,乔木2800多种,还有银杉、水杉、银杏、珙桐、金钱松、台湾杉、鹅掌楸等30多特有珍贵树种,具有“活化石”之称,是世界著名的“孑遗植物”。再引入森林的作用和破坏自然资源引起的危害以及自然保护的意义,接着指出国家为此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同时制定了《森林法》。《森林法》中规定“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沙、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禁止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树林内砍柴、放牧。在采伐森林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择伐和渐伐方式。”对此不仅要求学生做到并求学生做好宣传工作。同时还提到树木花草可以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在自然界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要求学生要爱护学校花草树木,不要攀枝摘花和踏采花草,也要求学生做好监督工作,使全社会都来保护周围的环境。

(三)总结评析 在总结评析阶段,教师要对案例教学过程特别是案例讨论的成效作全面总结,鼓励个性差异,帮助学生形成不断反思的习惯。总结评析对学生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认同个性差异的反思过程。

1、使学生懂得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八年级的《生理卫生》中的生殖和发育一章,着重讲述了青少年容易犯罪的原因。我讲到青少年发育的特点时,讲了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大脑的兴奋性比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个特点有好的一面,此时好奇心强,是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的一面,即这个时期,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正在形成,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对待环境的影响,还不能控制内部的冲动和调整自己的行动。在这个时期正确分辨是非必要的。因此,在这一时期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不能和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不能看黄色书刊和光盘,也不能浏览不健康网站,如果稍不注意就能被坏人利用或不知不觉地染上了不良习惯,以至造成犯罪。通过以上分析,使学生明白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的警惕性有所提高。

2、使学生自觉地遵纪守法。

初中学生的法制观念已经初步形成,并且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例如在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容时,根据遗传的基本规律,说明近亲结婚隐性基因相遇的机率很大,后代出现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亲禁止结婚。”资源、人口和环境是当代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又是构成生态环境的三要素,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制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在讲《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内容时,指出《野生动物保护法》虽然颁布了很久,但大肆捕猎、贩卖和宰杀珍稀野生动物的行为却屡禁不止。这一危及人类生存环境的愚昧行为,是对生物学知识和法律知识无知的表现。接着结合书本的内容,向学生阐明生物必须依赖环境而生存,更强调生物的生命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强调人必须对生命自然界持尊重的态度,并牢牢树立起人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观念,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举大量具体事例说明生态平衡破坏后引起的后果,而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珍稀动植物要严加保护。因此,国家制订了《环境保护法》,其中有规定:“要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民造成清洁和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这里所指的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等。

二、“法制教育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正确认识案例教学

1、它“一是将抽象的法学理论知识融入教学学中,使学生在共同分析、讨论的过程汇总,不知不觉地获取法律学科理论与专业知识。二是通过对法律案例剖析、追问的过程,养成学生反思实践问题的精神,提高反思实践问题的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与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坚持案例教学作为生物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当前的法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案例教学是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是生物教育灵活化、贴近实践的途径;其次,案例在教学中具有巩固和深化的作用,案例教学是对于系统知识的再次、灵活运用,对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系统知识具有很好的效果;再次,案例教学对于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有很好的提高作用,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锻炼。因此,案例教学在生物教育中的运用是必须的。

(二)传统系统化教学中课堂模式

以教师讲授、学生聆听为主,案例教学的课堂与传统模式有很大区别,需要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案例教学开拓学生思路,以学生的思考和分析为主,需要学生以更积极的角色介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而教师则要更侧重于一个引导的角色。有学者总结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做到“五要”和“五不要”。“五要”为:要选择得体的教学案例;要充分了解案例的主题;要准确把握案例教学的每个环节;要全面主导案例讨论;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五不要”为:不要用案例教学取代其他教学方法;不要成为讨论的中心;不要轻易给出答案;不要去证实某种观点,案例不是实证,鼓励不同的观点和评价;不要将案例分析当成概念阐述。

(三)做好案例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设计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1、案例的选取和整理。

“法制案例教学以法律案例为课堂教学的起点,选择恰当的典型的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先决条件。”一个好的案例必须具有实际价值,从法学教育来讲,首先,案例的价值集中体现在案例中体现出的法律知识与法律运用;其次,案例必须具有现实性,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现实性和真实性,避免凭空虚构案例;再次,案例必须具有启发性,这是案例教学目的的要求,启发性强的案例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最后,案例的选择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要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争议性强的案例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

2、课堂讲授的技巧。

案例教学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有不同的课堂讲授方式和手段,恰当的形式可以使得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讨论法和质疑法是案例教学中常见的方法,组织学生就案例所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讨论,发现案例中涉及的法律知识;不迷信案例中的结论,在论证结论的正确与否的过程中达到对案例知识的深刻认识和体会。案例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当在生物教育中予以广泛采用。我国不是普通法系国家,案例教学不可能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但是吸收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弥补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的不足。在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德育与传授知识的关系。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使学生认识世界和发展认识能力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后,才能辨别是非,才可能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生物教学是传授生物学知识,发展生物学能力的过程。在生物教学中要应用生物学理论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只能选择适当时机穿插进行,而不能喧宾夺主。

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如粮食问题、人口增长过快、B超的人为干预生育、环境污染、资源开发不合理、生态破坏等,都与生物科学有直接关系,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将使学生从小懂法、讲法、依法、执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中让“法制教育案例”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第四篇:2013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平塘县摆茹中学潘应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方法和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2、渗透法制教育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器材】

多媒体电脑、闹钟、纸盒、音叉、示波器、泡沫塑料、棉花、空纸盒、耳罩等。【教法与学法】

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阅读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

一、上节复习

(1)上节课我们已经掌握了声音的三个特征以及决定他们大小的因素.下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发声体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音调越________.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响度就越________.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的________不同.

2.我们把高于________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音叫________. 3.男低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________的响度大,________的音调高.

(2)结合以上知识,阅读课本中《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内容,试着完成下面题目: 1.人们以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______处减弱;在_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处减弱.

二、引入新课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听一段音乐开始今天的学习(播放歌曲《军港的夜》)。生:静静的听

师:大家熟悉这首歌吗? 生:沉默后答道:不熟悉!(播放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兄弟抱一下》)师:同学们,好听吗?感觉怎样?

生:好听,感觉舒服、心情好、心情澎湃。

师:我们接着来听下面这些声音,说说感觉怎样?电脑一边播放,老师在一旁同时配音。配音:

1、当我们正上课时,女老师穿着高跟皮鞋走过同时隔壁传来了电钻的声音。

2、当我们在学习时,窗外传来了汽车的鸣笛声,发动机的轰隆声。

3、中午我们正在休息时,隔壁的麻将声四起同时有人在欢快的哼着歌曲。

4、夜深人静时,传来了卡拉OK的声音,吵得人不得安宁。师:同学们听了以上这些声音有什么感想? 生:使人烦躁,影响休息和睡眠,学习

师:是啊,我们就把这些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称为噪声。关于噪声同学们会想到什么问题?提出什么问题? 生:

1、噪声是怎么产生的?

2、噪声的来源有哪些?

3、噪声的危害有哪些?

4、我们怎样控制噪声?

5、噪声有没有好处呢?我们如何利用它? 师(肯定和赞赏):同学们提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探讨这些问题。引出课题: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三、新课教学(1)了解噪声

师: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那么噪声与乐音有什么不同呢?

1、演示实验:噪声的波形

利用示波器,观察泡沫摩擦玻璃时产生的噪声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生:很好奇的观察

(用演示实验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不到的现象展现出来,让学生产生惊奇,继而进行思考,促进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噪声概念:

1、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防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环境中寻找噪声。

你的生活环境,教室、教室周围有噪声吗?如果有,这些噪声从哪里来? 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归纳总结两类噪声的主要来源。

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

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搅拌机、打桩等。

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板书

一、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角度

2、环境保护角度

师:大家再来听听用泡沫摩擦玻璃的声音,演示强弱不同的两次泡沫摩擦玻璃的声音。大家再来听一听这两次声音有什么不同?

我们要有一个尺度来衡量强弱不同的噪声,就像时间和长度一样,要有单位,因此人们用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师:不同分贝的噪声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请大家阅读本节小资料中声强级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

然后回答两个问题:

1、回想在这些环境中你的感觉。

2、举例说明噪声对人们的危害。

生: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 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 dB会干扰说话,影响工作效率。

长期生活在90 dB以上的噪声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

突然曝露在150 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不能超过50 dB。

3、人的听力受环境影响

师:噪声的危害表现哪些方面。

生1:正在学习时,噪声使人生气,不能思考问题。生2:使人烦躁、妨碍休息和睡眠。生3: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

视觉模糊,甚至神智不清、休克、死亡,高强度的噪声还会损坏建筑物 师1:心理影响。2:生理影响。3:破坏建筑物或工作设备。板书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dB(2)寻找减弱噪声途径

师:噪声对人们的影响很大,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加以控制?消灭它们!

师:怎样控制?怎么消灭?我们能否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做一做。(可根据学生提出的可行方案去实施,也可以根据声音传播原理分析。)学生分组实验:

以MP3(或闹钟、手机)作为声源,给出泡沫塑料、棉花、空纸盒、耳罩等物品,让学生寻找采用什么方法控制(减弱)噪声。师:

1、用什么方法控制呢?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学们要注意观察、实验,深入探究并总结物理规律,要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身体力行去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要尽量体现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2、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做实验探究,寻找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弱噪声。教师巡视指导和点拨

师:做完实验的同学请把器材放好,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方法和做法。生1:把MP3关掉或拔掉电源。师:说出你的方法

生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生2:用空纸盒罩住MP3,把噪声减弱。生3:用泡沫包住MP3,把噪声减弱。师:说说你的方法。

生3: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生4:用棉花塞住耳朵,或带上耳罩。师:说说你的方法。

生4: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师:我们发现泡沫塑料的吸音效果比较好,这说明一些物体的吸声效果比效强,用以解释为什么在学校和工厂周边植树造林能减弱噪声污染。(树木对声波有较好的吸收作用)。师:同学们做得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归纳控制噪声的途径。生:噪声的控制

1、声波处减弱。

2、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3)强化理解

师:由于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人们把噪声叫做“隐形杀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法》做出了规定,要严格控制噪声污染,请你举例说明生活中减弱噪声的措施和方法。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四十六条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第四十七条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限制作业时间,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生1:汽车、摩托车的消声器——在声源处减弱。

生2:城市道路网和高速公路旁的隔声板——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生3:在学校或街道两旁种植树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生4:工厂工人和炮兵用的耳罩,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生5:一些主要街道和学校附近有噪声显示器——禁止汽车鸣喇叭,在声源处减弱。

师:在学校走廊或很多公共场合,一般都有“保持安静”或“轻声慢步”提示牌(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需要安静的场合,如若大声喧哗,自己就成了噪声声源,就会对他人的工作、学习、休息造成干扰。

师:凡事皆有两面性,我们看待事物应当用辩证的眼光去审视,凡事要一分为二,那么噪声也一样,它有没有可利用的一面呢? 生:(大家回答)有

生1:噪声除蚊(虫)器。生2:噪声武器。

师:好了,这节就到这,通过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生1:噪声的来源。

生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生3:噪声的控制。

生4:我们要爱护环境,不要制造噪声。

师:很好!此外,今天我们还学习了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寻找物理规律,还了解了些许哲学方法——辩证法。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好!师:我们要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爱护我们的环境,关注噪声的产生,寻找噪声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我做起,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志愿者。【课堂小结】

1、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

2、怎样防治噪声? 【布置作业】

调查学校周围有哪些噪声源,学校应该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因此可以在学习主要内容的同时,拓展一定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在课堂讨论、思考、完成并巩固所学知识。【学习方法指导】

冬天原来嘈杂的马路,降雪后,万籁俱寂,显得十分的安静,那周围环境中的噪声都上哪去了?

分析:降雪后,马路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我们知道马路上的“嘈杂”声主要来自于各种机动车发出的噪声,这时马路上的雪松软,有缝隙,变成了较好的吸声材料,噪声被雪“吃掉”了.所以雪后的马路上显得比平时寂静多了.后来,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制成了专门铺在马路上的“吸声”材料,用这种材料铺成的马路,噪声大大降低了. 【拓展训练】 噪声的防护技术

噪声是繁华城市里污染环境的一大公害。为了贯彻我国噪声卫生标准,减小噪声的危害,保护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必须对噪声进行防护。在噪声防护技术中,一是减小噪声源的噪声,二是减弱、控制噪声的传播,三是个体防护。下面概括介绍这三方面的防护技术。1.噪声源的防护技术

最理想的办法是将噪声源的发声体改为不发声体,例如用无声液压代替高噪声的锤打,用无声焊接代替高噪声的铆接等。用这类无声或低声设备及工艺代替高声设备及工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噪声问题。但是,由于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从声源上根治往往是不可能的,许多原有设备还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因此,对噪声采取一些控制技术,仍然具有重要和普遍的意义。

2.减弱和控制噪声的传播,可以有四种技术

(1)远离噪声源。人远离噪声源,使噪声在远距离传播中衰减。

(2)改变噪声指向。噪声在低频时,一般无指向性,但随着频率的增高,其指向性也随着增加。因此,对于高频噪声,改变指向是一项控制噪声的行之有效的对策。

(3)筑墙控制噪声的传播.衰减量与声频或波长有关,与墙高度也有关。筑墙衰减噪声,在实用中被考虑的限度为25 dB。若在墙上贴吸声材料或房间挂吸声板。能有效地衰减噪声。(4)大气、树木和草地可以削弱噪声的传播。噪声由气温高处向气温低处折射、由上风处向下风处折射。根据这一规律,噪声源应设置在低温处和下风处。绿化城市,不仅可以减弱噪声的传播,而且可以防止空气污染。3.个体防护

如果由于技术或经济上各种原因,未能达到控制噪声的要求,只好采取个体防护措施。(1)帽盔。优点是隔声量大,对高频的隔声量可达40 dB~50 dB,而且可以减少对内耳的损伤,对头部又有防震和保护作用.缺点是笨重、不透气。因此只对强噪声适用。(2)耳罩。外壳用硬质材料,内面用软质材料,内装吸声材料,隔声性能好。(3)隔声棉.用石蜡或油浸透的棉花塞入耳道。(4)耳塞。通常用软橡胶或软塑料制成。

第五篇: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五条、三十一条、三十二条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1、感悟文章的野性美,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法制教育,增强保护野生动物意识。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介绍资料

1.激趣导入: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具有雄、奇、险、秀的特点。总面积约360平方公里。数以千计的石峰危岩平地拔起,形态各异,亭亭玉立。峰上奇松挺拔,灌木丛生,时有云雾蒙绕,景色神奇。区内山奇水秀,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索溪峪便是其中的一个景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

2.板书课题,质疑: “野”为什么要加上引号?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野”的?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具体描写索溪峪的“野”的?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师导入: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随着作者的描述,沿着作者的足迹去看看索溪峪,一起去享受索溪峪给我们的快乐。自读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索溪峪的“野”?

出示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边读边想,课文通过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在书本上找出来,用笔做符号。

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悟表达方法。

2、检查预习,理清思路 ⑴读准字音,扫清障碍。

出示词语:断壁悬崖、拔地而起、磅礴、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浩气长舒、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窈窕淑女、怦怦直跳

⑵理解词语 猜词游戏。

形容山延续不断,弯弯曲曲地延伸。(绵亘蜿蜒)古时八尺或七尺叫一仞。形容山多而高。(千峰万仞)气势宏伟、盛大的样子。(磅礴)面目秀丽,姿态优美的女子。(窈窕淑女)

⑶ 检查读文,指名读,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 ⑷ 学生汇报并板书:山野、水野、野物野、人野。⑸师:在文中哪些找到答案的画一画、读一读。想想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总起句)再看一看,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总—分—总结构)

三、精读课文,谈“野”论野 ①赏析“山是野的。” a齐读这一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述“山是野的”这个特点的?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b赏析句子:“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

你从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了一种惊险的美?(板书: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胆颤)

c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一种惊险的美?(一线天、百丈峡,它们的名字听着也让人觉得害怕。)

d有感情朗读, 读出你的惊讶,读出你的赞叹,并谈谈自己的收获。②赏析“水是野的。”

a让我们跟着摄像师的镜头,来领略索溪峪水的野吧!b赏析句子“索溪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

写出了索溪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十分调皮、可爱。也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一段中,作者还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索溪峪是一个野孩子,山路是它的哥哥,树木是它的大叔,石头是它的弟弟。)

C赛读,读出索溪的趣。

③赏析“山上的野物是‘野’的。”和“游人也‘野’了起来。” a快速朗读,想想“野”加引号的含义。

b赏析句子“人们,在这山水中返朴归真了。”“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返朴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

课文中怎样写猴子与游人的“返朴归真”?乘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教育》。我们能去惩罚那只调皮的小猴子吗?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 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三十一条: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 贵、濒危野生动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野生动 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仔细观察文章各段的写法,说说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四、再读全文,探“野”品“野”

①探究课题:现在大家明白没有,题目中的“野”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学生谈,体会作者意在强调索溪峪的美与众不同,它是没有经过人工雕琢、修饰的,是纯天然的自然美。)

② 摘抄或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板书设计 保护野生动物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2、了解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和和田维吾尔人的性格特征。学习作者细腻的语言描写手法。

3、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法制教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和田维吾尔的民俗风情,感受维吾尔人以苦为乐的精神风貌。

2、难点:通过阅读文章,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独立阅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风俗习惯,那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今天我们就去领略一下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吧。

2、出示图片,同学们边看边听,并猜猜这是哪一个少数民族。

3、同学们猜得真准,这就是维吾尔族,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权鹏飞的笔迹,透过文字去感受一下维吾尔族的民俗风情吧。板书课题,并读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理清本课学习目标

让学生齐读导读提示,理清本课的学习目标。(指名回答,师相机出示幻灯片,并要求同学们读一读)

2、指导学习方法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在描写一个民族特点时,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指名回答)

师小结,同时出示幻灯片。

三、再读课文,理清民族特点。

1、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在描写一个民族特点时可以从这个民族的语言,服饰,民居,饮食等方面来描写。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方法,同时带着两个学习目标快速地朗读课文。

(指名回答:豪气乐观、热爱土地、天性爱美、能歌善舞的民族。师相机板书)

在此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教育。第二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2、细读课文,交流感受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分仔细阅读,深入的理解。

2、提示交流方法

我们在交流读后的感受可以抓住文章的哪几个方面进行交流。(指名回答)出示幻灯片师小结。

3、学生汇报,教师个别的进行指导。(1)豪气乐观的民族。

a、出示: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

和田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

b、出示:忽闻一阵马车飞奔、铜铃丁冬,车上一个汉子嘶着沙哑的嗓子 在迎风引吭。(这里与前面“我”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体现了维吾 尔人的豪气与乐观。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2)热爱土地的民族。

a、维吾尔人的吃离不开土地。如馕、烤肉、库乃其。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 感受。

在这里运用了两个反问句式来表达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如果不 是……)

b、维吾尔人的穿也离不开土地。

远远望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这句话运用了打比 方的方法,进一步说明和田维吾尔人对土地的热爱。)

c、联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体会维吾尔人对土地的热爱不亚 于印第安人。

(3)爱美爱花的民族。

a、出示: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这句话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的是种在沙土

里的花,虚写的是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的花。让人们体会到有维吾

尔人的地方,就有盛开的花。突出了他们对花的热爱。)出示图片,直观理解。

b、出示:巴扎的闹市里……真是美不胜收。(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形式,说明了维吾尔人不但爱美,而且会创造美。)c、找出维吾尔的姑娘、小伙美的句子。d、联系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让同学们体会维吾尔人爱花的程 度不亚于德国人。

(4)能歌善舞的民族。

a、让同学们理解“没有歌舞,维吾尔人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成了他 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b、出示图片,把句子与图片联系起来,让学生深入体会维吾尔人的能歌 善舞。

(5)请同学们来小结“土、花、歌”都表现了维吾尔人怎样的特点?

四、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1、结合全文,说说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和它的作用。

2、本文的写作特点。

五、拓展延伸,渗透法制教育

1、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法制教育。

2、同学们讲讲自己在课外搜集的有趣的民族风俗习惯。

六、作业:

1、积累本课的好词妙句。

2、课后再阅读有关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文章。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五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不同的景象以及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3.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目标教学,激学引欲

当看到这个课题时,你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在课前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你们曾遇到哪些不理解的地方,通过下面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可以提出来吗?

二、自主学习,导疑凝思 导疑凝思。(教师巡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

2.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为何而闻名,后来又怎样了?说明什么? 3.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4.如果你当时就在葬礼现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现在问题与要求都提出来了,大家说运用什么方式进行讨论?(学生: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难点分析 1.引欲。同学们刚才所提的问题都不错,说明大家在自主学习时都很认真,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以上这几个问题来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2.组合。(要求以4人为一小组,可选一位组长,争取小组成员都能参与讨论。)3.释疑。(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疑惑之处给予指点,释疑。)

四、组际交流,反馈互补 1.交流。(每组派1~2名代表报告本组成员已知和未知的问题)2.反馈。(1)巴西总统之所以要为这闻名于世的大瀑布举行葬礼,是为这个大瀑布的逐渐消失而深感遗憾。

(2)为什么说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①瀑布雄伟壮观。(板书:壮观)要求学生找出描写壮观的有关词句。②瀑布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要求找出描写旅游情境的有关词句。(3)后来的大瀑布又怎样了呢?(学生回答后)板书:衰败

(4)衰败之后的大瀑布又是怎样了呢?(板书:葬送)“葬送”的原因是: ①上游建起了水电站;

②水资源浪费,“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 ③破坏森林,乱砍乱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反复诵读。)

3.引探。

正因为这种种原因,瀑布不见了,人们是慕名而来,失望而去,直至哀悼。而哀悼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号召人们都要重视和保护生态平衡,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板书:保护

为了拯救大自然,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大瀑布举行了葬礼。在葬礼的现场,人们的心情一定是沉重的,心里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出来。现在就让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进入角色准备演一演、说一说吧!生分角色扮演

4.师结: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所面临的大事,但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也有许多不重视环保的实例,为此,小记者们!你们愿不愿意为拯救大自然而尽一份力?愿不愿意拿起笔来呼吁社会、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乘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法制教育: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第十九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五、多元练习,差异发展(大屏幕出示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如倡议书、读后感、书信、诗歌等都行。(2)形式不限,可两人合作写,也可多人合作写。(3)要求能说能演的,也可露一手。

六、师结全文,激励再学

好!今天这一节课,由于同学们都认真自学,大胆质疑,从自学到质疑、议疑,到理解汇报,无不说明同学们都以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来对待学习,希望下节课同学们会发挥得更好!

《成长足迹》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用心感受老师的辛勤耕耘,在浓浓的师恩中找寻成长的足迹,并以此为动力,继续前进。

2.通过对活动过程的阶段性回顾、个性化汇报展示,使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3.通过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

承前启后,为下阶段的活动做好铺垫。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法制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时光匆匆,光阴似箭,转眼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太多的喜悦,太多的怀念,太多的感恩,太多的留恋,此刻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回顾六年的成长经历吧!

2.制订活动计划

(1)阅读“活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2)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参考哪些材料。

3.根据“活动建议”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A.小组讨论:可以有哪些活动计划。

B.通过交流筛选可以活动的项目,并通过自由报名,和自由组合的方式确定活动小组的成员。

4.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5.共同审查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此进行修改。

二、走进名家的小学回忆。1.阅读 “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交流阅读收获: 从主题上看:

《难忘的启蒙》——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 《老师领进门》——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 《作文上的红双圈》——难忘当年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从内容上看:

回忆老师的教诲——《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作文上的红双圈》;

记录同学——《忘不了的笑声》。交流作者写法。小结谈话:插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法制教育。你们认为当老师好吗?要做哪些事情呢?我国《教师法》的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三、深情的诉说——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1.观看《深情的诉说》

2.交流成长的足迹——难忘的小学生活:①同学情深②师恩难忘③集体记忆 3.交流——一张难忘的照片; ①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②小组交流,全班评点。③当堂习作。④小结。

三、制作成班级纪念册。1.讨论制作分工。制定制作方案。2.指导收集资料:

㈠同学情深:照片、回忆、(作文、日记等)㈡师恩难忘:照片、作业、试卷、评语、日记…… ㈢集体荣誉:各活动的照片、奖状…… 按照分工集体制作班级纪念册。

四、把制作好的成长纪念册在班级荣誉栏中展览。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3.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4.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2.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3.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这节课我们先来谈论一个话题:提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你会想到什么?(神

五、神

六、神七成功升天,并成功着陆;而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等宇航员也成了中国的太空人。)

2.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板书课题)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自读第四、第六两个自然段,解决一个问题: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变为

现实的?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2、自读第七自然段,解决一个问题: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需要什么?

3.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在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来自主学习。

4.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 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2.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3.关注重点语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五、师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十二条科学技术协会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

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协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为政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第十四条 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科技馆(站)、科技活动中心和其他科普教育基地,应当组织开展青少年校外科普教育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三条 国家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自由,鼓励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保护科学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全社会都应当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第七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抄袭、剽窃他人科学技术成果,或者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弄虚作假的,由科学技术人员所在单位或者单位主管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获得用于科学技术进步的财政性资金或者有违法所得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追回财政性资金和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所在单位或者单位主管机关向社会公布其违法行为,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申请国家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和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师生讨论:

1.自己还知道哪些有关科技发明和科技进步的知识故事? 2.作为祖国的未来,你对发展祖国科学事业有何设想和抱负?

六、总结收获,拓展延伸。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

2.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板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

具体事例 联系上下文 明代 万户试飞 字里行间 详略得当 „„ 联系生活实际

1970年 卫星升天 联想 2003年 神五飞天 抓重点词 2005年 神六飞天 结合资料

↓ 结合事例

团结合作 默默奉献 勇于探索 锲而不舍

《智慧之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两个故事。

2、通过小组合作讲故事,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明白自我保护或救助他人既需要爱心,又需要勇气和智慧。

3、围绕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自我保护或救助别人的片段写作。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简要复述故事内容,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3、围绕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片段练习。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简要复述故事内容,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片段练习。

教学准备:

1、课件

2、预习要求:(1)读通课文,积累词语。(2)知道课文写了哪两个故事。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由此可见,保护自己,珍惜生命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尤为重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智慧之花》,去文中了解自我保护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灵活展示)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一)检查预习:(1)开火车读词语:

阳光灿烂 蹦蹦跳跳 惊恐万分 难以逃脱 转忧为喜 小心翼翼 毫无退缩 半信半疑(2)课文讲了哪两个小姑娘的故事?分别讲了哪两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过渡:同学们,这两个故事很相似,都是关于自我保护和救助别人的故事。同学们想讲一讲这两个故事吗?

1、出示学习要求

(一)从课文中选择其中一个故事,并在小组内讲一讲,想一想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习情况:(1)小组内选派代表讲故事。(2)学生谈体会,课件出示重点句。“要记住和应用学过的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呀!”

过渡:玛利亚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救出伙伴,靠的是知识和勇气,而江雪是靠法律来保护自己。是什么力量让玛利亚和江雪如此机智勇敢呢?

“显然,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将爱心、勇气和智慧融于一身。”(二)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过渡:是啊,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难以预料的灾难,当遇到这些灾难时,我们如何去面对?

1、出示学习要求

(二)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还会遇到哪些受到伤害或救助别人的事例?你应该怎样进行自我保护或救助别人?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件自我保护或救助别人的事。(比如:地震、洪灾、雪灾、被骗、独自一人出门,偶遇陌生人问话,被开水烫伤„„)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习情况。(1)学生进行小练笔。(2)指名交流自己的作品。

四、当堂训练

1、积累词语:

阳光灿烂 蹦蹦跳跳 惊恐万分 难以逃脱 转忧为喜 小心翼翼 毫无退缩 半信半疑

2、小练笔: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还会遇到哪些受到伤害或救助别人的事例?你

应该怎样进行自我保护或救助别人?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件自我保护或救助别人的事。(在学习要求二出示)

(比如:地震、洪灾、雪灾、被骗、独自一人出门,偶遇陌生人问话,被开水烫伤……)

五、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七条 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生、财产安全的要求。第十一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生、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十五条 消费者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六、板书设计: 智慧之花

玛利亚救助他人 自我保护 江 雪(爱心 勇气 智慧)

下载浅谈体育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体育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反思

    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反思 漯河市第十五中学 吴世仿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大塘镇里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2013年春季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镇有关精神,拓宽思路,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和法制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养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初探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初探 教师在进行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化学知识,而且还要育好人,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渗透法制教育,哪些事能干,哪些事不能干。因为中学......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毕节实验高中高庆平 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确立世界观、是非观、法制观的重要时期,他们渴望了解社会,更渴望被社会接纳,但他们也正处于叛逆期,强调自......

    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反思

    渗透法制教育《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克和千克是两个质量单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

    八年级体育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二0一三年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赤水市丙安学校:陈翼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及教师的法定责任,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

    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材料 政策背景 1、中小学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的法定责任。 2、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汇报材料

    让法制理念更好地从孩子开始 ——大银镇中心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的同时,青少年犯罪情况日益严重,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