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年级组教研活动总结
对课中年级组教研活动总结
在学校教研活动中,我们中年级组老师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每位老师都认真对待,不甘落后,团结协作,积极参加每次教研活动,标,新评价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并在课堂上努力实践,立求创新,教学水平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下面我就把中年级组教研活动总结如下:
一、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本学期我组认真学习了《新课标》和《走进新课程》,阅读了一些教育杂志,使我们的教学理论知识不断丰富。随后又研究分析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教研的内容,就是“不断反思,同伴协作,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制定好教研主题,大家逐步落实。认真钻研教材,开展单元备课活动。整体把握每单元教学重、难点,特别是单元的起始课,都要一起研究,一起备好课。上完课还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是否融洽、和谐;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努力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
二、以专题研究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教学活动
专题的确定,给教学以方向,给教师以动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实践,不断探索,使教学研究不断深入。教学中,我们三、四年级主要围绕课堂教学、作文教学展开。因为大家感到作文教学是小学中年级阶段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围绕如何进行作文指导教学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我们展开了深入地研讨。在教研专题专题的指引下,三年级任燕霞老师上了作文教学《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张欢老师上了《锡林郭勒大草原》,四年级老师张凤梅老师上了《蒲公英的梦》。通过研讨,我们一致认为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提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动手练笔。
三、教研活动形式
1、采取全员参与、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方式,要求中年级组语文教师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2、以“教师个人学习---独立备课---课堂实践---讨论交流---集体备课---上反思课”为主,构建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教研之路。
3、通过探索研讨辩论,努力实现“三提高”,即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提高每一个学生的习作水平。
四、教研活动实施过程
1、召开教研组会议,讨论决定开展研究教研活动,初探并拟定开展此活动的实施方案,确定教研活动的内容:以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为抓手,把作文教学始终渗透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从而使作文教学绽放光彩。
2、学习有关理论,调查分析目前我校教学情况。研究探讨教学存在的问题。语文老师调查搜集有关资料,与科组老师共同学习。
3、与学校主管领导取得联系,请给予指导,准备进行教研活动。
4、专业引领,提升理论 通过自学专业知识,组织教师观看教学课堂实录,从网上学习研究资料等途径,努力将校本教研推向新的高潮。研究课堂教学课例内容(1)三年级:
执教教师:任燕霞 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执教教师:张欢 《锡林郭勒大草原》
四年级内容:语文版第七册阅读教学
执教教师:张凤梅 《蒲公英的梦》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校主管领导、语文教师等参与者提前学习与文本有关的各种资料,并搜集信息,探讨问题。中年级教研组语文教师按要求撰写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2、学习后交流讨论
在业务学习期间,全体教师畅所欲言,探讨教法、学法,明确教学步骤,把自己所设计案例的构思、想法在会上进行交流、讨论,同时要求做课教师认真听取,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设计精益求精。
3、观摩教学
要求成员教师对做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详实的记录,并写好评课记录。
4、课例研讨
观看课例后,组织教师讨论、分析课例,做课教师先自评、反思,听课教师通过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计,新的思路。
5、集体备课 搜集级组教师的意见再做修改后各班按教学设计进行实践教学,然后反馈意见,搜集好的方法和模式进行集体备课。如果在教学中发现方法实施性不强,负责该单元的老师集所有反馈意见重新在本班再次进行实验,进行指导,形成的一些典型性案例,教师要及时总结,撰写有一定质量的教学案例、论文及教学设计。
五、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2、阅读理解不认真,读的少。
3、教研活动时间不能做到准时,教研活动不能实现高效。
4、学生的习作能力还很不乐观,作文教学任重道远。
总之,为了上好课,我们还要坚持认真参加每一次听课研讨活动,从中吸收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灵活的运用。达到经验共享、不断提高的目的。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都要从生活出发,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充满生命的活力,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是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研活动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只有扎扎实实地搞好校本教研,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
第二篇:六年级组教研活动总结
六年级组教研活动总结
又是一年学期末,又开始总结工作,静静梳理头绪,回顾一学期以来紧张而忙碌的工作,真是几多耕耘,几多付出,几多汗水,几多 收获。
一、提高课堂效益,追求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我们 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 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但要完全做到位,享受高效课堂的快 乐,却需要付出更大更多的努力,我们组具体从以下方面着手:
1、课前扎实备课: 要达到高效课堂的标准。我组老师首先从课前设计上下功夫。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学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以前在备课时,老师们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首先,教学目标 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前提下,确定详实的教学目标,以教材作为训练的载体,精心设计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有一定的收获,形成一定的技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 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 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 80%以上的学生掌握 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 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此外备课时教学设计还要紧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 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 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坚持做到“凡是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师决不替代。”
2、课上做好引导。
①教师转变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学生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转变三种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 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 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②课堂还给学生 我组老师经过在一起研讨后觉得“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我们应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这样就 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 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③科学的学法指导。我组教师认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 了重要保障。我们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 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④适当的激励机制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 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引起我们组老师的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
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 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3、课后反思 我组的老师都能够及时的批改作业,作业按等级、书写、日期进行批改,不但对本次作业的正确率作出评价,而且对字体的书写也做出评价,并能对个别学生写上自己诚挚的批语或期望。我们组老师还通过不同方面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每天对自己讲的课都作出深刻的反思,加快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4、家校合力,时刻关注学困生 除了上课特别关注学困生以外,我们的老师还利用工作之余的时 间去学生家里家访,我们的老师认为“十次电话家访抵不上一次上门 家访。”上门家访是老师、家长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这时对孩子的 教育,除了语言外,还可以利用肢体动作、眼神等传递情感。在教育 面前,如果没有形成家校合力,那学校教育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满。
第三篇:中年级组教研工作计划
中年级组教研工作计划
(2012年——2013学年)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我们中年级语文教研组,将在学校教导处的引领下,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抓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所有工作的落脚点,遵循《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年级语文教研组每个语文教师的素养,从而全面提高中年级语文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安全教育作为年级工作重点。
2、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备好课,上好课。突出年级特色。
3、认真钻研教材,坚持每月集体备课一次,提高年级组教师的教学水平。
4、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组内老师教学教研水平。
5、学习理论转变观念。
6、交流心得,互学互助。
三、工作重点:
1、本学年要继续保持教研组融洽、团结、向上的气氛,使教研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使每一位教师热爱学生,热爱学校,自己爱学习,乐学习。
2、教研组长认真落实随堂听课制度,特别是关注年级组中的新教师,教学能力稍弱一点的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督促本组教师自觉准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3、尽可能让组内每一位教师多听课,琢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特别要利用好教研组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议课、评课、反思,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理念、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4、本学年,教研组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他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5、作业本的质量关系着教学质量,本学年组内的每一位教师要从作业上抓起,让学生养成认真、踏实的学习习惯,争取有一叠“卷面整洁、评改规范、数量齐全、训练合理”的作业本。
6、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唯一的方法是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热爱阅读!本学年,我们继续像上学年一样,争取每班都有自己的读书特色,使课内向课外延伸,使学习语文的课堂无限延伸开去。
7、每一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上一节教研课,上课教师提前一周提出本节课研究目标。为了让每次评课都能真正起到研究、提高的目的,教研组落实一名教师根据研究目标评价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认真评课。这样,让每次评课都能有的放矢,真正发挥它的教研实效,让大家观摩、反思、交流、学习,共同成长,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总体水平的快速提高。
8、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本学期,重点加强对预习习惯,自主积累习惯的培养。
9、坚持每月集体备课一次,提高年级组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
四、具体措施:
1、根据学校工作重点,带领全组人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各项教研活动,努力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
2、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集体备课,备课活动一般程序为事先确定———集体研讨———由一人执教———交流反思,以便互帮互学,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
3、坚持教学“六认真”,规范教学行为。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方法灵活多变,重难点突出,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学生作业方面:课堂上保证学生有一定的作业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训练学生的写字速度。检查重点:书写整洁、正确率、批改正确率。协同教导处加强督促检查工作,以规范教学工作。
4、关心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5、围绕新课改,按计划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或集体备课活动,定时、定点、定内容,学习有主持,各人的交流发言有内容、有记录。
6、组织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观摩优秀课堂案例。交流、分享、学习中心发言人收集的教育理论、优秀课例等。
7、把教研与科研结合起来,让科研工作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工作、教研工作之中。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建议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及《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解读》第3-17页。
2、暑期备课、计划检查及反馈、整改。
3、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完善语文教学计划及教案。
4、安排两位青年教师上研究课。
5、组织全组教师认真观摩并评议、修改两位青年教师的参赛课。
6、拟定教研组小课题研究方案。
7、进行三四单元的集体备课。(分年级组)(四年级组负责人:陈晨)
十月:
1、随堂听课与反馈。
2、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的第二学段部分及《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第18-31页。
3、学生作业检查。
4、组织全组教师认真观摩并评议、修改三位青年教师的参赛课。
5、一位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五位青年教师参加赛课。
6、结合教研课,进行一次小课题研究。
7、进行五六单元的集体备课。(分年级组)(四年级组负责人:胡廷艳)
十一月:
1、随堂听课与反馈。
2、教案检查。
3、建议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的第2、3、4、5小节内容及《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第32-47页。
4、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听三位青年教师上教研课,课后组织教师进行认真的讨论、交流。
5、半期检测及小结。
6、结合教研课,进行一次小课题研究。
7、参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竞赛。
8、进行七八单元的集体备课。(分年级组)(四年级组负责人:周玉华、胡小玉)
十二月:
1、随堂听课与反馈。
1、建议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第48-61页。
2、认真研究,制定复习计划,拟定复习提纲。
3、参加期末试卷试题竞赛。
4、组织第三次月考。
5、参加教研活动观摩。
2012年一月:
1、有针对性地进行期末复习。
2、组织好期末检测。
3、做好各项统计、总结工作。
三月:
1、寒假备课、计划检查及反馈、整改。
2、建议教研组成员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第62-73页。
3、根据教导处总的计划,商讨、修订本组下期教研计划,明确教研工作重点。落实组内教研具体任务的分工。
4、进行三四单元的集体备课。(分年级组)
5、结合教研课,进行一次小课题研究。
6、安排两位青年教师上研究课,组织全组教师认真观摩并评议、修改两位青年教师的参赛课。
四月:
1、建议教研组成员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第74-81页。
2、组织教师参加领雁工程培训。
3、学生作业检查。
4、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听四位青年教师上教研课,课后组织教师进行认真的讨论、交流。
5、结合教研课,进行一次小课题研究。
6、进行五六单元的集体备课。(分年级组)
五月:
1、组织半期检测及小结。
2、教案检查。
3、建议教研组成员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第82-95页。
4、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听四位青年教师上教研课,课后组织教师进行认真的讨论、交流。
5、结合教研课,进行一次小课题研究。
6、进行七八单元的集体备课。(分年级组)
六月:
1、建议教研组成员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第96-110页。
2、制定语文复习计划,组织期末考试。
3、期末成绩评定、教学质量分析工作。
第四篇:中高年级组主题教研活动总结
中高年级组主题教研活动总结
2010.12
为了落实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学教研活动质量,本学期,我们语文中高年级组将转变教研活动方式,紧紧围绕学校“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高雅人”的教育宗旨,扎实开展了高效课堂主题教研活动。
回顾此次主题教研活动的点点滴滴,我们在碰撞.思索.对话.实践中一步步地成长着„„
一、制定计划,确定主题
搞教研不是摆花架子,每个参加教研的老师都积极参与,使每次教研活动更扎实,有激烈的讨论和深入的研究,我们把教研的主题确定为:阅读主题教研活动,提升学生素养。
二、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效.根据学校的精神,本着务实的原则,我们对本次活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先分散再集中.我们除了制定计划外,大家还提出了各自语文教学中的困惑,老师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确定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大多数老师都发现语文课堂上发言的只是极少数,其他同学总是默默无闻.而且,学生的语言贫乏,知识储备少。究其主要原因,课堂上老师的语言导向没有起到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如果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努力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使他们趋向学习目标,把学习任务和适当的目标联系起来,以激起求知欲望,使被动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获取,因此,学生能否主动探究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只有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才会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经过我们中高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研究决定由教学经验丰富,驾驭课堂能力强的姚老师和年轻教师孙老师承担课堂教学任务,然后针对本次教学活动对本册书的各篇课文进行分析研究,确定略读课文<<学会看病>>和《金色的脚
印》为示范课例。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次集体备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备出了四分各具特色的教案,经过多次的推敲.整合,取其精华,形成了一份预案.三、实践中反思,反思中成长
姚老师和孙老师第一次试讲后,我们对教案进行了讨论,重新确定了教学思路,又进行了第二次试讲,效果更好了。
千锤万凿出深山.经过反复实践与反思,一节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教研课就这样诞生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们对这句话更是深有感触.四.累积成果,走向未来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们教研组全体成员都感觉收获颇丰,不禁流溢于笔端,形成了一份份珍贵的教学经验.我们也在探究和发现中走向未来.我们相信,我们组的教研活动一定会抛砖引玉,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起到推动作用.此次主题教研活动虽然接近尾声,但教研的脚步却还在前进,我们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沿着教研兴教的路一直走下去……..
第五篇:五年级组微教研活动总结
根据xx区小学科学教研中心组的安排,本学期江舸(组长)、李怿珍、郑松南、潘津珍四位老师组成了五年级组的微教研合作小组。
9月份,我们一起接受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论培训,初步了解了微教研模式。之后结合任教的年级,我们成立了五年级合作小组,推选江舸老师为组长。最后,参与讨论并且观摩学习了三年级组老师的研究课例《各种各样的叶》,对微教研模式的开展有了更真实的感受和认识。
10月份,我们小组讨论决定,本学期以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材料单元《雨天中的布料》一课为例,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微教研模式研究。同时,参与讨论并观摩学习了四年级组老师的研究课例《形形色色的动物》,有了很大启发。
11月份根据教研员郑xx老师的要求,我们开始分步进行研究。研究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第12周):个人设计,每个成员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学习的思维和经验基础上独立设计一片教学设计。第二阶段(第13、14周):小组通过xx部落对每个成员提供的教学设计进行讨论,经历小组互评、组内优化、组间论评,对教学设计的不足、优点和建议点列出来。通过组内和组间优化后,达成共识,最后形成一份比较优秀的教学设计,并且决定由吉山小学的潘津珍老师来实施这一节课。为了达到更好的研讨效果,我们小组在十四周的周二在华康小学进行了试教,对执教的潘老师提出了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再次修改和优化。第三阶段(第15周):实施。通过《雨天中的布料》课例展示,实施和检验方案,然后通过组内和组间的评课,对教学设计进行最后的修正、反思和提升。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每位队员都非常积极,参与度极高,结合各自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很多金点子。不但在网上讨论、互相评价,对教学社进行整合,还利用试教的机会,结合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优化。在小组的努力下,潘津珍老师成功地展示了《雨天中的布料》一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肯定。课例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整合,对学生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指导相当到位,巧妙地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为学生搭建合理的学习支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后,潘老师结合听课老师们的宝贵意见,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撰写教学反思,并且把课例的所有资源都上传到xx部落的小学科学微教研群组博客,供大家学习和交流。
此次活动,最大的特色和感受就是,在探究课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必要时对教材进行整合,科学地改装实验装置,细致地指导学生,巧搭支架,在实验和汇报交流中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希望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能继续坚持这种微教研模式,以小团队的模式探讨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