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 风景写生
风景写生
(一)(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表现力
2、大胆运用颜色作画
3、掌握风景写生的布局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全理构图
2、大胆用色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画数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风景写和生
(一)二、讲授新课
1、风景画的透视
作画时要先用合理的构图,把透视关系画准确。(近大远小的透视)
主要掌握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表现空间感,一般来讲,中景主要用来刻画主体物,画得比较实,而远景是为了衬托中景,画得比较虚。掌握得好,有了虚实,也就塑造了空间感。
2、欣赏范画
3、讲解绘画步骤
(1)构图
(2)画铅笔稿,用线要轻掌握好近景、中景、远景
(3)着重刻画
4、体会怎么样从平凡景物中去发现美。城市和乡村,都有美丽的景色。一块草地,一片树林,一道河湾,一条小径……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
5、学生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1)用钢笔、铅笔或色彩画一幅风景写生
(2)可以外出写生,也可以临摹
(3)可用多种方法
6、作业评价
(1)作业展评
(2)学生互评
风景写生(二)
教学目的:
1、培养观察能力
2、进一步学习风景的有关知识
3、掌握色彩画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构图
2、取景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画数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风景写生
(二)二、讲授新课
1、取景
风景写生,首先要取景,取景就要解决构图的问题。
怎样取景:可以用取景框或者用手代替取景框来选择景物的一部分,对于自然景物,根据画面的需要可以有取有舍。
在取景构图中,视平线在画面上的高低位置是很重要的,“画面”上视平线低,就产生开阔的感觉;视平线高,则近景显得更为具体充实。这是根据需要来决定的。
在画风景写生时,还要注意近、中、远景三个层次,表现出空间距离。
2、教师带领学生实地写生,讲解构图
(1)从不同的角度看一自然风景,先仔细观察,确定主体物并可作适当移动,将别处的景移到自已的画上。
(2)落笔时,注意留“天”、留“地”,整体饱满,切忌散乱,不管在哪个角度,主体物要突出。
(3)打好轮廓,可上一些明暗。
3、学生写生,教师巡回指导(1)用水粉画一幅风景写生,注意画面的气氛和色彩相协调。
(2)可以用油画棒、彩色铅笔等工具材料结合水粉色进行作业。
4、作业讲评。
教学后记:教学过程中,本着淡化学生技能的指导思想,对于学生风景写生的一写技能没有很好的教授,导致在写生时,学生显得手足无措完成的作业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处理得不好。得出结论:淡化美术技能,不是不要美术技能。
第二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教案[模版]
美术学科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5课 风景写生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风景写生的题材,学会如何制作取景框,并能灵活的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风景写生。2.能够运用取景框对风景进行取舍,学会如何运用线面进行风景写生,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够独立的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通过写生训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物象的能力,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教学重点】制作取景框,学习线面写生地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取景框,选取一处风景进行线描写生。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风景图片若干、自制取景框若干。学生:教材、铅笔、绘图纸、黑色卡纸、剪刀、风景图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教师:播放歌曲视频《乌苏里船歌》,让学生感受乌苏里江的美景。学生:听音乐,欣赏美景。
教师:很多人也和同学们一样很喜欢家乡美丽的景色,老师这就有几张赵喜云老师的风景写生作品,同学们想不想看看?
(教师展示赵喜云老师的线描风景作品四幅,带领学生欣赏线描风景绘画作品)教师:这些风景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看出来了吗? 学生:是用线的方法画出来的。教师:这些作品都运用了哪些线呢? 学生:有直线、曲线、弧线、折线……
教师:这些简单而富于变化的线条将美丽的风景留在我们的记忆中,这节课我们也用线描的方法画一画美丽的景色吧!(教师出示课题——《风景写生》)
二、发展阶段
1.教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自学提示。(教师用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美术学科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自学提示的问题。
教师小结:通过学生的回答,讲解在绘画时要灵活地运用线条,注意线条的轻重、疏密的排列,同时要注意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面对远处的景物要用较虚的线条,近处的景物线条则要实一些。
2.小组合作:制作取景框。
教师出示一张庞大的建筑群的图片,提出问题:当遇到这样多而繁杂的景物时,我们应如何绘画呢?
学生:可以只画出其中的一部分。
教师: 面对很庞大很复杂的景物,我们绘画时,对景物应进行取舍。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法宝,有了这件法宝,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选取我们需要的景物了。(教师出示取景框,并将若干取景框分发到各小组)
教师:下面请各小组成员研究一下取景框的制作方法,并进行制作,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 教师补充:如果在野外写生,没有取景框,我们可以拇指和食指交叉成一个四边形,做一个临时取景框。
3.师生共同研究取景框的使用方法。
教师小结:首先用取景框选取出最喜欢的一处风景,将最喜欢的建筑或者风景中的主要物体放在画面接近中间的位置,注意水平构图或者垂直构图时,景物的排列以及前后的遮挡关系。
第二课时
实践体验:
室内教学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内事先选择好的某个位置,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学生同时拿出自制取景框。
介绍取景框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用取景框在校园的同一位置对不同范围进行取景,教师展示不同取景内容的不同写生范作,讲解合理取景和构图对表现校园景色的重要性。教师辅导、巡视指导。
安排写生自选区域和位置进行写生练习。
学生写生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讨论、纠正。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顾
美术学科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将知识点进行梳理,逐条进行强调复习。
二、作业展示
挑选学生尚未完成的作业进行展示。
请学生相互评价,请作者自我评价,目前作业中体现出的优缺点。教师进行讲评。
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对于出现较多的共性问题,通过示范展示的方法进行纠正。
三、学生作业
学生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评价
在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对于已经完成的作业及时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对作业进行自评与互评。
五、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的作业,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六、拓展总结
总结本次作业全班同学普遍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今后注意事项。展示与本次作业相关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大胆的拓展尝试。【课后反思】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第6课反思
五年级上册第6课《梅花魂》教学反思
上完《梅花魂》这一课,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洋溢着一种感动,为自己,也为学生。课文主要讲述了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课文通过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为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的哭;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这五件事,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创设情境。
教学开始,我让学生说自己喜欢的花,由花引到对梅花的了解。自然而然地导课。在体会梅花精神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中华民族那些有节气的民族英雄。通过交流,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深化了对梅花魂的理解。让学生漫步在文化的长廊里,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意蕴里。文中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受到一次独特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将成为孩子们一次独特的生命体验、一次高尚的精神洗礼、一次深刻的情感升华。
二、尊重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的阅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读懂文本、获取书面知识,更要尊重学生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在阅读文本时的感悟,与作者情感共鸣。由此,我深入文本,努力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自我感悟。最后我认为“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想想为什让你感动?”这一发散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积极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阅读中将自己的感情情通过文中的语言表达出来。尤其在讲到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中国人的时候,教学达到了高潮,孩子们想到了精忠报国的岳飞,想到了留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的文天祥,想到了不辱使命的苏武,不顾威胁利诱,冲破阻挠回到祖怀抱的钱学森,想到了王二小,江姐„„望着他们一张张激动的小脸,我感受到孩子们已经感受到了梅花魂就是民族魂,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啊。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尊重学生独特情感,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学生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力图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我觉得这样的思路走对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四篇:湘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水墨画动物教案
水墨画——动物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23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基本的水墨用笔技法后的创造性的综合。通过欣赏、感受、尝试水墨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触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并在神奇的墨色变化中找寻快乐。对于培养学生笔墨表现能力,激发学生水墨创作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本课学习,主要教学生用中国画中的点厾法来画动物。尝试用水墨的国画语言对动物进行造型的练习,让孩子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国画的造型手法,打消陌生感,并用简单、概括、富有变化的笔触传神地表现动物,激发他们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培养孩子保护动物的意识。
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选择观察的对象常常也从兴趣出发,渐渐按照学习任务的需要去感知事物。他们对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具有很大成分的直观性,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高年级学生已能感受到生活新奇和美好,喜欢动脑筋,乐于提问题,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较多地评价他人,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作出评价。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水墨画的特点。
2、学习用笔和用墨的技法对动物进行造型,体验笔墨趣味,激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
3、学习用写意画法来画动物螃蟹,并拓展让学生画身边的动物。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水墨写意的基本绘画方法。
教学难点:大胆地用简洁、概括的笔触,变化的墨色,描绘动物的动作与神态。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演示法、参观法、讨论法、实习法和复习法。设计思路: 本课以“设疑激趣--赏析评述--感受实践--评述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先导,在导入课题上运用生动的猜灯谜、看视频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让学生放开想象,大胆创作,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毛笔、墨汁、笔洗、调色盘、宣纸和毛毡或废报纸等工具材料。(教师)水墨画工具材料、教学用范画,多媒体课件。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先来猜两个灯谜看哪个同学猜的快猜的对!‘猜一猜’
“八只脚,台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水中动物)下面还有一个灯谜:“水里游着穿青袄,平生都是弯着腰,活着没有血,死了满身红”。(打一水中动物)生:是螃蟹和虾。
师:好,我们打开谜底看一看,到底是什么动物呢?果然是虾和螃蟹,同学们很聪明,都猜对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的水中动物,我们看一看下面一段视频,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影片里的动物们都是运用什么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呢?(播放视频)
师:视频播放完了,老师的问题是这些水中动物都是运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呢?
生:水墨画!师:对,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利用水墨画的艺术形式在动画上的一个创举,视频上的蛙、鱼、虾、蟹都是运用水墨画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很形象,也很生动。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运用水墨画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动物。板书:水墨画——动物
(二)步入课题,认识水墨画
师:关于水墨画,回顾一下我们四五年级的时候所学的内容,我们先从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入手。
师:有什么呢? 生1:有毛笔。(教师一一点击鼠标)生2:有墨汁。生3:还有宣纸。
师:从工具材料上,我们知道中国的水墨画是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勾勒皴擦出来的作品,我们下面看几幅图画,每一幅水墨画作品老师都安排了与现实生活中的动物相对照,比较一下,认真思考水墨画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
1)师:知道这幅是谁画的吗?这个画家是个画虾的高手。
生:齐白石。师:对,齐白石是闻名中外的画虾巨匠,他笔底下的每一只虾都很生动自然,栩栩如生,展现了他高超的技艺。
2)师:这幅是徐悲鸿大师的马,人们常说过目不忘的就是徐悲鸿的马,看这幅作品与现实生活中的马相比,更能看出马本身的气势与活力。
3)师:这是齐白石的螃蟹图,寥寥几笔全然表现出了螃蟹的个性。
4)师:这幅是徐悲鸿的麻雀,画的很概括,但是麻雀的神态表现的很自然。师:四幅作品看完了,请位同学说一说水墨画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1:和我们生活中的动物有些差距,大多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但是它更能展现出动物在大自然中的本质体貌特征。
生2:基本没有大红大绿的色彩,整个色调显得非常淡雅。
师:同学回答的非常好,水墨画的用笔是夸张的、概括的。简练、概括的用笔却能把我们生活中的事物非常的形象。水墨画强调了‘墨即是色’,表现出的色调十分淡雅,可以说是表现出了一种意境。
师:细心的同学发现了我们所讲的水墨画的特点可以说成是两大特点:一是用笔上的特点,二是用墨上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关于用笔和用墨。
师:在用笔上,先看一下我们手中的毛笔,笔头是一个长长的圆锥体型,很软,这种特性也就给我们书画时带来了很大的自由性和笔墨变化。用笔尤其要看笔锋的运用,有中锋、侧锋、逆锋、顺锋四种,老师现在主要向同学们展示怎样用中锋和侧锋。中锋是将毛笔的主锋垂直保持在点画的中线上,写出的线圆浑自由,表现出线条的形式,常用于形体塑造上的勾勒。
侧锋是将笔锋斜侧在宣纸上进行创作的,画出的墨有着较大的浓淡变化,表现出面的形式,常用于皴擦方式上来体现物体的明暗体积和质感。
(向学生展示两种不同的用笔方法,让学生比较中锋和侧锋表现的不同。)
师:在用墨上呢,我们使用的墨汁是黑色的,但是将墨和水适当的调和就会产生很多的浓淡变化,有句古话说:“墨即是色”、“墨分五色”,其实就是说墨色变化丰富,大概分成“干、2 湿、淡、浓、焦”五种墨色,墨与水调和出的浓淡变化应该是无穷无尽的。
师:老师的宣纸上画了五种墨色,我们分别去看一下,(展示五种墨色)在一幅水墨画里,即使只用单一的墨色,也可使画面产生色彩的变化,完美地表现物象。“墨分五色”,那墨色有“干、湿、浓、淡、焦”五种。其中“干”与“湿”是水分多少的比较;“浓”与“淡”是色度深浅的比较;“焦”在色度上深于“浓”。各种墨色的特点及用途如下:
1、“干” 墨 水分少,常用于山石的皴擦,可产生苍劲、虚灵的意趣。
2、“湿” 墨 加水多,多用于渲染,或雨景中的点叶、点苔、使画面具有湿润之感,或用于泼墨法,表现水墨淋漓的韵味。
3、“淡” 墨 色淡而不暗,不论干淡或湿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于画远的物象或物体的明亮面。
4、“浓” 墨 为浓黑色,多用以画近的物象或物体的阴暗面。
5、“焦” 墨 比浓墨更黑,用于笔蘸上极黑之墨是为焦墨,常用来突出画面最浓黑处,或勾点或皴。
师:笔墨讲完了,看我们知识窗里还有一个知识点,(点击‘写意画’)什么是写意画?我们先来看两幅画。(点击图片)师:这是一幅李苦禅大师画的《鹰》,还有一个李可染画的《牧牛图》,我们说这两幅画是用‘写意画法’完成的,再来看两幅画,也是一幅《鹰》和一幅《牛》,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找一找,上下这两组画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生:上面的直接表现出来墨的浓淡变化,而下面的需要勾勒再填色完成。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下面的两幅画其实就是勾线填色完成的,是一种工笔画的形式。这两种方法是相对的,根据上面两幅画的表现方式,请一位同学说一说写意是一种什么样的作画方法?写意画有时什么样的画呢?
生:写意是直接用墨的浓淡变化表现概括的形而不需勾线填色的方法。师:很好,(点击写意画)其实写意画是与工笔画相对而言的一种画法。它画于生宣上,要求用粗放、简练的笔墨画出对象的形神以来表达作者的意境。
师:我们了解了关于水墨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知识,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些水墨画名作,看看这些名家是怎样用笔墨表现动物的。
1)师:第一幅是清朝初期朱耷的《荷花水禽图》和《花鸟图》,我们先来看一下朱耷的简介:朱耷(1626~1705)字雪个,号八大山人,明朝后裔,清初时画家,明亡后,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朱耷身遭国破家亡之痛,一生不肯与清王朝合作,性情孤傲倔强,行为狂怪,以诗书画发泄其悲愤抑郁之情。一生清苦,命运多舛,这形成了天才艺术家必须的人生苦难,更造就了他的艺术价值。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朱耷画中的鸟禽有什么特点?——从它的眼睛上去找。
生:眼珠在上面。
师:对,有着‘白眼向人’状,体现了画家当时国破家亡的郁闷,表现了他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
可见,我们所学的水墨画还能寄托感情,也是表现自我的一种载体。)师:这是齐白石的青蛙和螃蟹图,表现很生动,让我们仿佛走进了水的世界里。3)师:这也是齐白石的作品《九鱼图》和《灯鼠图》,老鼠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可恨的动物,可是画家的笔下把老鼠偷灯油的形象表现的非常可爱。)师:看徐悲鸿的《八马图》,画的非常有气势,仿佛能够听到马的嘶鸣和马蹄声。5)师:这幅画同学们可能不太熟悉,这是当代画家黄胄的《群驴图》,黄胄善画驴,就像齐白石善画虾徐悲鸿善画马一样家喻户晓。)师:再看最后一幅,我国现任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画的骆驼,他的骆驼自成风格,3 人称“骆驼刘”。
(三)讲解示范,技法训练
师:下面我们就来运用写意的画法来学习画虾,请看好老师的示范。
1、先将毛笔濅入水中,拿出再挤掉水分,在笔锋处蘸墨,用侧锋一笔画出虾额,在下面画出虾的腮腔。(用顺锋)
2、然后两笔表现虾额前的两只平衡器。
3、虾额头部后留白,接画虾的肢体,虾身分五节,先用侧锋画前两节,虾身第三节出现转折,谜语中说虾平生都是弯着腰,就是说出了虾的这一个特点。4、接往下带笔,侧锋画出虾的第四和第五节肢体,顺锋拉下尾鳍。5、勾出虾的颚足,每一肢节画一只步足。
6、画虾的鳌足,要体现出鳌足的运动和力量,用笔时线条要流畅。7、重墨中锋点睛,勾须。
完成作品,向学生展示,将课前准备好的作品和画虾、螃蟹的步骤图粘贴黑板上展示给学生。
(四)技法演练
师:下面同学们把你课前准备好的笔墨纸放到桌上铺好,注意别把墨汁滴到桌上,根据老师提供的技法大胆的去画。
(五)个别辅导
讲解用笔用墨方法,如何使形体准确,用笔流畅,墨色丰富。
(六)作业展评(看谁画的好)
主要看学生作品是否生动,用笔是否流畅,墨色是否富有浓淡变化,水分是否控制得当,形体是否准确,神韵是否完备。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写意的方法画水墨画动物,希望同学们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学习中国画,体会中国水墨画中的笔墨神韵,多多观察,大胆创作,画出心中最美的画。
(八)课后拓展
运用写意画法画一个我们身边常见的小动物(比如:螃蟹)比一比,看谁画的好!
(九)教学反思
第五篇:六年级美术第5课 风景写生教学设计
第5课 风景写生
课时: 3-4 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第1 课时)
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上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二)发展阶段(第2-4 课时)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作业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