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最经典的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最经典的总结
◆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 第一章
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联系特征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五:发展的知识点
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②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③ 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六: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七: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
八:量变,质变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九:肯定,否定
肯定: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十: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十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第二章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三:运动的基本规律
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四: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论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五: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六: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七: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 第三章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⑵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第四章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
⑴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⑵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⑴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⑵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⑴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⑵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⑶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⑷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四: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⑴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⑵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五: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六: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七: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⑴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⑵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八: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九:资本积累
⑴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⑵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⑶ 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十: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⑴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⑵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⑶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⑷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十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十二:经济危机
实质:经济危机的实质或本质是旧的生产力产能过剩与供给过剩,有效需求饱和与不足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
十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本质: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 第五章
一:垄断
⑴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⑵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⑶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二: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⑴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讯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五:经济全球化
⑴ 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⑵ 后果: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六: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七: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过渡的资本主义 八: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 第六章
一:无产阶级革命
⑴ 性质: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⑵ 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
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教训
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四: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五: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意味着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否定,这就必然要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拼死反抗。社会主义新社会在开始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是不会停止的,时起时伏,有时甚至相当激烈,资本主义还可能会复辟,这就注定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只有尊重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规律,及时研究新情况、有效地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时,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顺利地向前发展。
◆ 第七章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 材料题
一、材料: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观点中的一些对一般客观实际的阐述还任然符合实际,不过一些理论已经过时了。
问题:综合上诉材料,探讨对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看,与时俱进就是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要根据时代发展而变化,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这一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亲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人类有益成果,做出新概括的过程。
二、材料:在17世纪牛顿曾坚信光是由微粒组成的。这一学说得到了几何光学学家的质疑,后来到了费更斯时代,光的波动学说被认可,认为光是由微粒组成的,但是它具有光波动的方向和能量。显然,量子学说所说的光量子是具有波动性的微粒。它和牛顿所假设的微粒学说有着本质的区别。
问题:结合马克思基本原理,辨析这段文字。
答:1)辨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与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这种辨证的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至否定,否定至否定的过程。事物这种否定至否定的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曲折迂回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经过这样两次否定以后,虽然量子力学中提到的微粒与牛顿提到的微粒有了本质的区别,但是这标志着人们已经对光有了本质的认识,体现了认识事物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三、材料一:鲁国有个人说:“我能让人起死回生”。
问题:①他认为的让人起死回生的理由有哪些哲学原理相悖? 问题:②他犯的错误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①:使用2倍治疗半身不遂的剂量就能使死人起死回生,这种简单类推的办法,违背的哲学原理是:从量变到质变不是一个简单的量的叠加过程,而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答②:鲁人给我们的启示是事物的变化有别于量的差别,我们不能混淆两者的界限,每种事物的用途有大有小,我们应该恰如其分地使用它,不应无限度地乱用,更不能机械地只从量变大小上类推。
四、材料一:有位过江者,看见一个人抱着一个婴儿,要投入江中,这是婴儿哭泣,这个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他善于游泳,他是婴儿的父亲,父亲善于游泳,那么他的婴儿也一定善于游泳吧。
材料二:鲁国有一个人擅长编草鞋,也擅长织白绢。他想搬家到越国去,朋友对他说,你到越国去是不行的,他问为什么,朋友说,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是越国人擅于不穿鞋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国人习惯披头散发,不戴帽子,所以你的长处到了那里用不上。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可能吗? 问:这两件事违背了什么哲学原理?
答:他们都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这一原理,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不能千篇一律,不能靠主观愿望做事,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不同情况的特点,这样做事才能成功。
五、材料:有个齐人去打猎,坚持打了很长时间,却没有打到很多猎物,所以他很羞愧。他考虑了一下问什么自己打不到猎物,后来发现是他的猎狗不好。但是由于家境贫困,买不起猎狗。于是他就努力种田耕地,赚了钱,家中富裕了,就购买了好狗。有了这条好狗,他就打到了很多猎物。
问题:①对齐人转变中,含什么哲学原理?
问题:②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意义?
答①:在这样一环套一环的过程中,猎豹是关键,得到猎豹就能得到猎物,体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也体现在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的重要性。
答②:我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不要一味蛮干,要考虑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关键所在,想想方设法的解决,关键问题解决了,事情才能办好,假如只是孤立的看问题,不考虑问题的症结,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情也就无法办好。
六、材料一: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首次对群众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定义。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材料二: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全党同志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志愿,集中群众只会。使得一切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
材料三: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只有顺民心才能得到人们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永远利于不败之地。我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无论是征战年代的浴血奋战,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都要实践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①:材料一、二、三的理论依据及其内容? 问题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意义?
答①:理论依据:人群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们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答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七、材料一: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材料二: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材料三: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对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问题①材料一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观点?具体内容?
答: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内容: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问题②:材料二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什么观点,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内容: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问题③:材料三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什么观点,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观点:人群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们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八、材料:19世纪中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比德国、俄国等大国的工资高50%,从那时那现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异。
问: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有关原理,说明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答:1)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原理表明,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其货币表现是劳动力价格,但是在表面现象上工资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劳动力作为商品,他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延续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等因素组成的劳动力的价值,还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水平受到自然条件,民族特性和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工资水平。
3)各国工资水平差异,主要由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决定的。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对提高工资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因此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过去存在差距,现在仍然存在差距。
九、(美国的高失业率)用马克思主义原理,阐明工人失业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
答:近几年,美国经济一直不景气,失业人数时多时少,但是始终存在失业现象,运用马克思相对人口过剩形成的原理,才能正确分析这个问题。相对人口过剩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多余的过剩人口。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工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趋势,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社会上劳动力的供给在增加,两种趋势的发展,会使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可见,工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
十、(微软公司垄断)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十一、材料:(十月革命)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已经掌握政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2.邓小平第一段论述的含义:
答: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2)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因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意味着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否定,这就必然会遭到资本主义实力的拼死抵抗。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是不会停止的,时起时伏。有时甚至相当激烈,资本主义还可能会复辟,这就注定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只有尊重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规律,及时研究新情况,有效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的向前发展。3.邓小平在第二段论述的含义?
答: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样社会主义就能在自我完善中走向辉煌。
十二、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马克思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行动。” 1.列宁强调什么问题?
1)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
2)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
3)只有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才是代表工人阶级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政党。2.马克思强调什么问题?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2)共产党人之所以不懈地追求共产主义理想,是因为这个理想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根本利益在奋斗目标上的最高体现。是因为这个理想是是工人阶级解放与全人类解放的统一。共产党当然要致力于工人阶级的解放,但是工人阶级的解放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工人阶级多进行的革命斗争,不只是反映工人自身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包括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在内的最广大人们群众的利益要求。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⑴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⑵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理解透)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阶段、每一个矛盾都有其独有的特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一种辩证的关系: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区别的,有着各自的内容,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结的,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而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答: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⑵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内容)⑶它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是反对形形**的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是引导我们不断更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现实地变革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强大工具。(意义)
5.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它们的关系?
答: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方式,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统一性,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6.事物发展的规律及其客观性?
答:运动平衡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客观性: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7.辩证唯物主义否定观的内容及其基本意义?
答:辩证唯物主义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意义:?
第二章
1.请说明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答: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2.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答: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管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因此,其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将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并可以将客观结果与主观认识两相对照。在这种意义上,实践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4.实践的含义,特征和基本形式。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其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三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答: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精神生产。(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2.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它们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第一,这两个矛盾是其它一切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规定和制约其它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第二,这两个矛盾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规定了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面貌;第三,这两个矛盾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①人们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们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生产力的含义及其基本要素?
答: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5.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答:生产关系是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的内容包括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关系。具体包括:1.生产资料归谁所有.2.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如何.3.产品如何分配.6.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注: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叫生产方式。
第四章 1.什么是平均利润?它是怎样形成的?平均利润形成的意义是什么?
答: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形成的意义:说明了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
2.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答: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3.什么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二者区分的依据是什么?区分的意义是什么?
答: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区分的依据是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意义: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找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的源泉)。
4.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5.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具体内容?
答: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或者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6.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之所以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因为其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第一,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环节。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全过程。
7.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8.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P39)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三大规律。(P40,4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3、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P73)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4、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P95)第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 与历史唯心主义 的根本标准,体现了历史观上两种根本性对立的立场。第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社会历史问题的基础,是社会生活与社会历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第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社会实践 的根本问题。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1、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经济原因
2、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历史原因
3、时代的不断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每个国家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7、简述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意识从起源来看是自然姐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从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意识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一如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8、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意识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者的辩证关系: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C、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意义: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B、它对四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9、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0、简述科学社会主义视野下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1、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
2、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将实现社会直接占有。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个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的时期;第三自然科学发明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因知而进行。”
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 4 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二)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自动化水平达到了空前规模,20世纪60年代工业机器人的出现,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除了“蓝领”和“白领”以外,有增添了“钢领”即机器人。由此,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声称劳动价值论过时了,现代化的机器和劳动一样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不如丹尼尔·贝尔说:“在电子计算机时代,技术起着决定作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要改变,过去是劳动创造价值,现在是知识和技术创造价值。”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指出:“在信息经济社会,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来实现的。”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价值和使用价值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的观点是否正确并阐明理由。(1)上述观点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现代化的机器由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更多的使用价值,但并没有创造更多的价值,当然,率先采用现代化机器的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2)上述观点也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现代化机器只是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不会创造新价值。工人的劳动和剩余劳动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3)使用自动化机器的企业之所以能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一是因为这些企业工人的劳动是复杂劳动,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二是因为它们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材料分析题
1.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l]孟轲说:“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答:(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2.用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摘自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答:(1)材料l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认识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2)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否定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趣和目的而编纂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这是他与前二者的主要分歧所在。(3)在马克思的这段著名的话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不能逾越和取消社会发展的固有的阶段。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最经典的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最经典的总结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一章
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
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联系特征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五:发展的知识点
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③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六: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七: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八:量变,质变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九:肯定,否定
肯定: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十: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十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
答。
三:运动的基本规律
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四: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论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五: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六: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七: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第三章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
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⑵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
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
⑴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⑵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⑴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⑵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⑴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
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⑵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⑶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⑷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四: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⑴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五: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六: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七: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⑴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⑵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八: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九:资本积累
⑴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⑵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⑶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十: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⑴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⑵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⑶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⑷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十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十二:经济危机
实质:经济危机的实质或本质是旧的生产力产能过剩与供给过剩,有效需求饱和与不足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
十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本质: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第五章
一:垄断
⑴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⑵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⑶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二: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讯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五:经济全球化
⑴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⑵后果: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
危险。
六: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七: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过渡的资本主义 八: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六章 一:无产阶级革命
⑴性质: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⑵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教训
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四: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五: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意味着
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否定,这就必然要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拼死反抗。社会主义新社会在开始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是不会停止的,时起时伏,有时甚至相当激烈,资本主义还可能会复辟,这就注定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只有尊重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规律,及时研究新情况、有效地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时,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顺利地向前发展。
◆第七章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材料题
一、材料: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观点中的一些对一般客观实际的阐述还任然符合实际,不
过一些理论已经过时了。
问题:综合上诉材料,探讨对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看,与时俱进就是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要根据时代发展而变化,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这一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亲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人类有益成果,做出新概括的过程。
二、材料:在17世纪牛顿曾坚信光是由微粒组成的。这一学说得到了几何光学学家的质
疑,后来到了费更斯时代,光的波动学说被认可,认为光是由微粒组成的,但是它具有光波动的方向和能量。显然,量子学说所说的光量子是具有波动性的微粒。它和牛顿所假设的微粒学说有着本质的区别。
问题:结合马克思基本原理,辨析这段文字。
答:1辨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与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这种辨证的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至否定,否定至否定的过程。事物这种否定至否定的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曲折迂回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经过这样两次否定以后,虽然量子力学中提到的微粒与牛顿提到的微粒有了本质的区别,但是这标志着人们已经对光有了本质的认识,体现了认识事物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三、材料一:鲁国有个人说:“我能让人起死回生”。
问题:①他认为的让人起死回生的理由有哪些哲学原理相悖? 问题:②他犯的错误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①:使用2倍治疗半身不遂的剂量就能使死人起死回生,这种简单类推的办法,违背的哲学原理是:从量变到质变不是一个简单的量的叠加过程,而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答②:鲁人给我们的启示是事物的变化有别于量的差别,我们不能混淆两者的界限,每种事物的用途有大有小,我们应该恰如其分地使用它,不应无限度地乱用,更不能机械地只从量变大小上类推。
四、材料一:有位过江者,看见一个人抱着一个婴儿,要投入江中,这是婴儿哭泣,这
个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他善于游泳,他是婴儿的父亲,父亲善于游泳,那么他的婴儿也一定善于游泳吧。
材料二:鲁国有一个人擅长编草鞋,也擅长织白绢。他想搬家到越国去,朋友对他说,你到越国去是不行的,他问为什么,朋友说,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是越国人擅于不穿鞋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国人习惯披头散发,不戴帽子,所以你的长处到了那里用不上。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可能吗? 问:这两件事违背了什么哲学原理? 答:他们都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这一原理,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不能千篇一律,不能靠主观愿望做事,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不同情况的特点,这样做事才能成功。
五、材料:有个齐人去打猎,坚持打了很长时间,却没有打到很多猎物,所以他很羞愧。
他考虑了一下问什么自己打不到猎物,后来发现是他的猎狗不好。但是由于家境贫困,买不起猎狗。于是他就努力种田耕地,赚了钱,家中富裕了,就购买了好狗。有了这条好狗,他就打到了很多猎物。
问题:①对齐人转变中,含什么哲学原理? 问题:②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意义?
答①:在这样一环套一环的过程中,猎豹是关键,得到猎豹就能得到猎物,体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也体现在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的重要性。
答②:我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不要一味蛮干,要考虑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关键所在,想想方设法的解决,关键问题解决了,事情才能办好,假如只是孤立的看问题,不考虑问题的症结,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情也就无法办好。
六、材料一: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首次对群众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定义。就是
一切为了人民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材料二: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全党同志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志愿,集中群众只会。使得一切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
材料三: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只有顺民心才能得到人们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永远利于不败之地。我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无论是征战年代的浴血奋战,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都要实践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问题①:材料一、二、三的理论依据及其内容? 问题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意义? 答①:理论依据:人群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们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答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
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七、材料一: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二: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材料三: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对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问题①材料一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观点?具体内容? 答: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内容: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问题②:材料二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什么观点,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内容: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问题③:材料三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什么观点,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观点:人群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们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八、材料:19世纪中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比德国、俄国等大国的工
资高50%,从那时那现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异。
问: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有关原理,说明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答:1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原理表明,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其货币表现是劳动力价格,但是在表面现象上工资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劳动力作为商品,他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延续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等因素组成的劳动力的价值,还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水平受到自然条件,民族特性和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工资水平。
3各国工资水平差异,主要由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决定的。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对提高工资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
因此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过去存在差距,现在仍然存在差距。
九、(美国的高失业率用马克思主义原理,阐明工人失业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
侣。
答:近几年,美国经济一直不景气,失业人数时多时少,但是始终存在失业现象,运用马克思相对人口过剩形成的原理,才能正确分析这个问题。相对人口过剩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多余的过剩人口。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工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趋势,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社会上劳动力的供给在增加,两种趋势的发展,会使劳动力商品供
过于求,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可见,工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
十、(微软公司垄断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十一、材料:(十月革命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已经掌握政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放弃了社
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2.邓小平第一段论述的含义: 答: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2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因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意味着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否定,这就必然会遭到资本主义实力的拼死抵抗。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是不会停止的,时起时伏。有时甚至相当激烈,资本主义还可能会复辟,这就注定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只有尊重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规
律,及时研究新情况,有效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的向前发展。
3.邓小平在第二段论述的含义? 答: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样社会主义就能在自我完善中走向辉煌。
十二、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马克思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行动。”
1.列宁强调什么问题? 1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
2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3只有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才是代表工人阶级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政党。
2.马克思强调什么问题?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2)共产党人之所以不懈地追求共产主义理想,是因为这个理想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根 本利益在奋斗目标上的最高体现。是因为这个理想是是工人阶级解放与全人类解放的统 一。共产党当然要致力于工人阶级的解放,但是工人阶级的解放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 解放自己。工人阶级多进行的革命斗争,不只是反映工人自身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包括 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在内的最广大人们群众的利益要求。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
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所谓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所谓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此二者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二者是统一的。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其理论意义:①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④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其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① 人类依赖于物质社会。②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由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变物质力量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③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5.实践的含义、特点、基本形式:
含义: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特点:① 物质性: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 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③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践 6.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形成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7.规律的含义和根本特点:
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根本特点:客观性。8.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发挥的条件(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要注意哪几点?):
含义:又称主观能动性,指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并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条件:①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③ 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物质条件和手段。
9.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普遍联系的观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其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其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表现在:
①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共处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2)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其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各有特点,且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此二者相互关系如下:
① 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特殊性即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② 二者相互联系:共性是个性的本质,个性是共性的基础,二者不可分离。③ 二者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1.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变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超过一定限度的必然结果,且二者可相互渗透:
第一,在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第二,质变的过程中有量的特征,如求学问的三个阶段。
12.否定之否定规律:
(1)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所谓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趋势;所谓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或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2)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的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3)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这三个过程(实质),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其发展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总趋势。13.思考:结合辩证观谈谈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辩证观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被筛减、增加,旧文化被淘汰,新文化不断产生的过程实际上是事物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如此不断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不断壮大,而外来文化亦经历从人们因感兴趣而对其加以肯定,发现弊端又加以否定,之后了解其文化内涵对其进行否定之否定。
总而言之,辨证的否定观实质为“扬弃”,即保留优点,克服缺点。14.结合量变到质变规律谈谈对自身成才的作用: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然而,当事物质变的条件日趋成熟时,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再如,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应充分估计成事的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知识的积累如此,人生的道路亦如此。1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产生了可能;
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16.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从实践到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2)从认识到实践:为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过程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17.真理的含义及其客观性:
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客观性:①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18.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这是绝对的,人类的认识每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3)二者辩证关系:a.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b.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辨证转化的。
1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的本性要求主观同客观相符合,实践且只有实践,才能满足这一条件。(2)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使实践有资格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20.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确定性: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此外没有别的客观标准。
(2)不确定性: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它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历史局限性。(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21.试论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答: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的总和,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其辩证关系为: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③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第一,它的变化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第二,它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三,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举凡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都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在现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和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就要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2.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保存公有制基础上对一部分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做出恰当改变,以使这些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得到改善,使其从阻碍生产力发展变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关系。这一规律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遵循的,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
23.试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答:(1)规律: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适合生产力时,对生产力发展有促进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不适合生产力,或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时,对生产力发展有阻碍作用。
(2)这一规律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改变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3)把握这一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哲学基础,它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4)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目的是为了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5.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因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
(2)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3)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其历史进步作用是其他阶级斗争不可比拟的。26.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7.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答:(1)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2)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3)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即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①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② 阶级分析方法: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阶级背景中去,确定阶级性质。28.资本主义萌芽的途径:①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而来。② 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29.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途径:① 利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② 利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30.商品经济的含义及产生的途径:
含义:是以交换为目的所进行的经济形式。
途径:① 社会分工的出现。②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劳动者。
31.商品的二因素:商品均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自然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是社会属性。二者既对力,又统一。其对立性表现为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其统一性体现在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则属于使用价值之中。
32.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称之为有用劳动,其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其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33.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4.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价格波动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这种波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
第一,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
第二,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价格与价值的背离。
第三,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作用:第一,自发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35.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是贯穿商品经济发展的始终,决定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36.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37.劳动成为商品的条件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条件:①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② 劳动者须一无所有。
特点:①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接受教育训练的费用。
② 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一般商品,使用价值消耗,价值也消失,而劳动力商品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不会随使用而消失。
38.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剩余价值。3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40.垄断产生的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41.垄断的实质: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42.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特点:① 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② 劳动结束后的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值的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3)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和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生产剩余价值有两种方法: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4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44.资本的有机构成的含义: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45.产业资本运动的前提条件:
①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②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即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46.社会总产品的含义及其实现问题:
含义:是社会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年作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和。
实现:通过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来实现。价值补偿:社会总产品的各个实物部分如何通过商品形式出售,实现货币值。实物补偿:如何用货币形式购买到再生产消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47.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要求社会两大部类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48.资本主义工资:
①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②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但以劳动价格现象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③资本主义工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还有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④现阶段工资的提高改变不了工人被剥削的地位。49.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或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其职能是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① 资本主义的民主实质是“金钱民主”。
② 资本主义宪法实行私有制,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和保护人权等四个基本原则是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建立的。
③ 资本主义制度名义上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形式,实际上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一种政治机构。
④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以“三权分立”原则为依据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结构组织形式。
⑤资产阶级政党是代表国家内部不同阶级或集团利益而夺取政权或保持政权的一种政治组织。
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核心是利己主义,表现为拜金主义。
本质:是为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是资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50.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及其原因和实质: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①个体资本生产所有制的变化;②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的变化;③国家资本所有制的变化;④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原因: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51.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52.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历史联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53.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提纲
一、全书知识贯串
绪论
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三个理论来源。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3、运动观(定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反对错误观点)。
4、意识观(起源、本质、能动作用)。
5、联系及其特点。
6、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及其属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关系,矛盾分析法,方法论意义)。
7、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掌握度的意义、量变质变及其关系,方法论意义)。
8、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否定观,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方法论意义)。第二章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他认识论的区别。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4、真理及其客观性。
5、真理的二重性及方法论意义。第三章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心史观的表现形式)。
2、社会存在三个部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3、社会意识及其构成(三个层次及划分依据)。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5、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概念、关系及所提炼相关重要知识点)。
6、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理论。
7、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两面性。第四章
1、商品(概念、三条件、二因素及关系)。
2、劳动二重性(概念及关系、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枢纽”)。
3、价值、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4、价值量(概念、决定、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5、价值规律(内容、表现形式、作用)。
6、货币本质,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如何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
7、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为什么)。
8、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特点)。
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10、资本两种形态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
11、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联系与区别)。
12、个别资本的运动(资本循环概念、三个阶段、三种职能、正常进行的条件)。
13、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4、利润与剩余价值,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
15、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16、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五章
1、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和实质。第六章
1、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第七章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考试题型及分数分布情况
1,2,3,4,单选题(共20小题,每题2分,计40分)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计10分)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6分,计30分)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10分,计20分)
三、关键知识点论述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解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解答】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解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解答】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基本问题
【解答】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哲学基本派别 【解答】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3、物质概念的定义
【解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解答】马克思主义物质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5、实践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解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三个基本特征。
6、社会实践基本形式 【解答】社会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7、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现实基础
【解答】在实践活动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人在实践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自然界,通过实践不断地改造着自然界。因此,实践既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的现实基础。
8、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及其主要体现
【解答】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9、联系的普遍性
【解答】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10、发展的实质
【解答】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解答】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即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1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解答】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对立面的转化,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3、矛盾普遍性的涵义
【解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14、矛盾特殊性的涵义
【解答】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不同事物的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1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解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16、辩证思维方法 【解答】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17、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解答】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这些方法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
18、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主要表现 【解答】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主要表现有: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活动能够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活动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9、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解答】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社会实践是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主要表现
【解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主要表现为: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区别 【解答】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具有形象性和直接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在整理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借助抽象思维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 【解答】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4、认识过程第二次能动飞跃的意义
【解答】第一,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5、认识过程第二次能动飞跃的条件 【解答】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通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
6、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解答】认识的发展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一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7、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解答】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成果,但人类的认识过程并没有因此结束。
8、真理绝对性的含义
【解答】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这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9、真理相对性的含义 【解答】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受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有待进一步拓展;第二,真理反映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正确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
10、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解答】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通过相对表现出来。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于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过程中。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解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其次,实践是人们履行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能够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最高权威。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解答】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解答】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第三,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解答】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5、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 【解答】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解答】(同第7题)
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解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矛盾运动过程,其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内容上看,这一规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本相适合;与此相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新的相对稳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不断走向高级阶段。
8、经济基础的内涵 【解答】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科学内涵包括两点:第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特别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第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有内在联系,一般说来,经济体制是经济基础的具体实现形式。
9、上层建筑的构成
【解答】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由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部分构成。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观点。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组织设施。其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
10、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解答】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最后,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11、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
【解答】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1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解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一般说来,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其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是对抗性的。
1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解答】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革的方向;其次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
14、社会形态的内涵 【解答】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5、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解答】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16、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解答】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解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8、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解答】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对历史事件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从而导致历史发展发生重大变化。其中,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重大的促进作用,反动人物对历史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客观规律制约,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的二因素
【解答】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解答】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解答】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4、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
【解答】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有: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自发调节必然会产生消极后果,导致垄断的发生和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等。
5、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解答】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没有任何实现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解答】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解答】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相对过剩(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解答】与自由竞争相比,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具有新的特点:第一,在竞争目的上,垄断竞争的目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第二,在竞争手段上,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三,在竞争范围上,竞争不仅在国内市场和经济领域,而且扩大到国际市场和其他领域。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解答】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最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解答】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第三,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存在着一定的历史联系;最后,社会主义民主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2、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解答】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作了如下四点概括: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建立人民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解答】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解答】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它的基本特征有: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第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四、其它知识点
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⑵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⑶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⑷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 ⑴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⑵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⑶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5、(单选)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选)哲学基本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内容:⑴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⑵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7、(选)哲学的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8、(选)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9、⑴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辨证法、诡辩法的重要区别所在。
⑵ 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
10、(选)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⑵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⑶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2、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涵义:⑴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⑵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矛盾的斗争形势: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两者关系:
⑴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⑵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⑶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⑴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⑵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⑶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⑴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⑵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3、(选)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向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方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14、(选)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15、(简)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⑶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⑷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16、(选)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7、(多选/简)辨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其主要表现在:
⑴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⑵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⑶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⑷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8、(多选/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⑴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⑵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⑶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⑷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9、(论)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⑴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⑵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2)反映具有创造性,如果把人的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做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⑶因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人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⑷总之,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创造性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20、(选)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1、(选)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⑵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最根本特征: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最基本哲学前提。
22、(选)真理的绝对性: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⑴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⑵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23、(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⑴从真理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⑵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4、(选)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25、(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2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⑴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⑵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低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⑷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⑴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⑵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
27、(选)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28、(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表现:
⑴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⑵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9、(选)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的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⑵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⑶经济建筑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30、(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间落后于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31、(选)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32、(选)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多样性,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历史的五种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决定意义,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
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3、(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⑴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⑵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⑶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4、(选)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实践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⑴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⑵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实践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35、(选)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1、马克思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P3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P3
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P9
4、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P10
5、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28
6、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⑴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⑵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28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P29
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30
8、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P31
9、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32
10、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P32
11、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P32
12、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P32
1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P34
1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表现: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5、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40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P40
16、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P40
17、新事物的定义: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P41
1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P43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钥匙”;
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9、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P44 20、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总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P462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7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斗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47
2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P57-P59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④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⑤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3、主体、客体、中介的定义:P63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成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P65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⑤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P69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总之,实践是它们统一的基础。
27、★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P70—P71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②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8、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唯物论){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法)。P73
29、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人类的能力);
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认识的正确性)P73 30、★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统一的辩证观:P76 ①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③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④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P87
32、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认识必然,争取自由。P90
33、★生产方式的作用:P95 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③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P98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5、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P1003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P102—P103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A.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37、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构成。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P105
38、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P115
39、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英雄造势时体现唯心主义,时势造英雄体现唯物主义。P134
40、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使用价值)和抽象劳动(价值)。P145
41、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2、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P147
43、货币的5中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P147
44、★价值规律的定义、形式和作用:P147—P149 定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形式: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积极作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③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由此,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45、劳动力的价值包括的部分:P154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④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4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购买劳动力并带来剩余价值。
47、★★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必背,P160)联系: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范畴,因为它也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
区别:①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产阶级都获得;②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必然被相对剩余价值取代;③超额剩余价值不需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以下内容主要考选择题:
1、垄断产生的原因:P183 ①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②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③激烈的竞争个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私人垄断资本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使国家垄断资本应运而生。P186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P195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55
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5、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P263
6、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P265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实质和核心)、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必考)
①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②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③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④斗争中有同一,同一中有斗争。
3、矛盾两性的区别: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5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促进事物量的变化 第二,促进事物质的变化
6、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7、矛盾的普遍性: 时时有矛盾 处处有矛盾 事事有矛盾
8、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或的灵魂。
10、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寓于共享之中。
11、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12、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席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越,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3: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和飞跃性的同一。
2010考研政治材料分析
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答案要点:
34: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而梅兰芳大师这件出演失误可以看作是偶然 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所以说失误的错误时难免的。
2、梅兰芳大师将舞台事故的错误变成成功经典之作,是因为他的这种成功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正是由于梅兰芳大师的应对突发事故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才使得错误变成经典之作。
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因此,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时,我们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首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把握认识,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