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
代表委员:丧失荣辱观常从小事开始 ——对于“八荣八耻”,仅仅铭记不够,还要体现在行动上 “唯利是图、弄虚作假”“享乐主义当成时尚”“万事以己为先”“重利而轻义”„„目前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的这些不和谐音符,说明一些不健康和不文明现象,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还大有市场。“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正在出席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表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小事情”维系“大荣辱”,仅仅铭记“八荣八耻”是不够的,还要从“小事”上做起,只有在行动上做到了“八荣八耻”,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正确的价值观才会得以形成。“小事”见“荣辱”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走进烤鸭店。口水流下三千尺,摸摸口袋没有钱。”一段时间以来,像这样的另类童谣在一些中小学校园十分流行,许多小学生都能随口背出来。听了这些另类童谣,许多父母都是苦笑着摇头。这些看似是孩子们的生活小事,其实极易混淆孩子们的是非,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周桂英代表说:“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缺位,一些孩子缺乏对父母、长辈、老师和同学的爱,缺乏社会责任感,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其实,一些维系“荣辱”的“小事”,又何尝不在大人们的身上发生呢?在电梯间吸烟,在大庭广众之下为一点小事骂得唾沫飞溅,众多围观者评头论足„„对这些熟视无睹的“小事”,常德传代表说,“小事”其实不小,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丧失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小事”做得怎么样,做得好不好,在反映个人道德修养的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社会的和谐程度。唱江华代表说:“弘扬爱国主义,就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对广大青少年来说,首先要让他们懂得‘爱’,培养他们自爱、爱人、爱家,这样,才能真正懂得爱国主义,懂得去服务人民。” “小善会变成大善,社会风气就会蔚为大观。”龚亚夫委员认为,你谦让一点,他礼让一些;你贡献一点,他贡献一点,大家都献上一点爱心,我们的社会风气不就好了吗? “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诸如此类的小事情看起来都很不起眼,但是它关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反映出我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到底树立得如何。”王雅安代表说。“小事”问“荣辱” “开会像过年,酒肉都齐全”“开会开会,一开就醉”„„正是这些看起来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成为一些领导干部是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面“镜子”。王雅安代表说,现在机关工作最让人头疼的事是会太多。大会套小会、上级开完自己还要开,自己开完了还要往下开,层层开会,不仅效率不高,还造成很大的浪费。一些代表认为,社会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地方财政宽裕了,贪图享受的奢靡风悄然而起。与此同时,我国还有1.2亿人口生活困难,比许多国家的总人口数还多。“这些奢靡之事,既大量消耗着国家的财富与资源,又腐蚀着人们的精神情操和格调,这给社会风气带来了很坏的影响。”于保法代表认为。当前,一些个人和企业不以诚实守信为荣,反以为耻,恶意违约、逃税骗税屡见不鲜,房贷、车贷等金融业务一度被叫停就是明证,这些失信行为不仅带来了数千亿元的经济损失,并破坏社会的肌体。不计较个人得失者被当作“傻子”,偷懒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不尊重劳动、不尊重科学的“小事情”还在社会上存在,尊重科学、尊重劳动还远没有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对此,王雅安代表说,小事情上的失信行为,带来了大事情上的不和谐与不信任感,人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隔膜。现在不少人摆不正“小”和“大”的关系,不少人以善小而不为,却以恶小而为之,没有羞耻感,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洪可柱代表说:“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对理想、道德产生不利影响,带来思想上的混乱,甚至扭曲人格。” “小事”成“荣辱” “门对门我们住在一起,楼挨楼我们都是邻居;窗连窗我们天天见面,心贴心我们胜过亲戚„„”日前,记者在天津市河西区天塔街听到了这样一首邻居节之歌。天塔街道宾水东里社区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看到了社区居民心中蕴藏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友爱,因此我们围绕构建团结互助的和谐邻里关系这个目标创建了邻居节。”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长春等地相继开展了这一活动。“从‘邻居节’可以看出,老百姓真正从这个小节日中体会到了团结互助的快乐,体会到了弘扬良好社会风气的温暖与快乐。”汪春兰代表说。“社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吸引人们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并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洪可柱代表说,“这些活动不仅要开展,而且要理直气壮、光明正大,这样更能振奋人心,凝聚人心。”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要从小处着眼,从实处着手。”于保法代表说,要注意从具体事情和行为抓起,从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王秀君代表认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尤其要重视家庭教育,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要以平等的态度和子女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品德健康的孩子。“同时,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做到每位教师、每个科目、每节课都适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另外,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反腐、打黑、扫黄、反邪等工作,从根本上扭转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同时,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打击黄、赌、毒和封建迷信为重点,引导农民革除陈规陋习,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
第二篇:八荣八耻学习心得体会
八荣八耻学习心得体会
塘园小学洪清霞
2006年秋
人类道德发展史上,在处理人我、己群关系问题时,长期存在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道义论和功利论的对立和分裂。“为人民服务”第一次把这个问题提高到是否促进历史前进的高度来考察,因而坚持了历史的尺度和道德的尺度的统一,实现了道德的目的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促进了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的结合,为道德中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因而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同一切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分水岭。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人民满不满意,人民高不高兴,人民赞不赞成应当成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与言行的标准。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的是将其贯彻和体现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因为职业生活是人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人的社会实践的最重要的舞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把“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作为公民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鲜明地提了出来。
各种职业活动的属性、目的并不是任意确定的,而是基于人民群众的需要,而职业活动的价值评价标准也不是出自从业者的主观臆断,而是掌握在其所服务的对象人民群众手中,所以服务人民乃是职业活动内在的必然要求。正是职业活动使得“为人民服务”获得了具
1体的内容和形式,也使得服务群众这一道德要求表现出强大的现实力量。我们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应该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在践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上下功夫。
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还在一些地方严重存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还大有市场,是非混淆、善恶颠倒、荣辱错位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努力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不仅是我们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回应各种各样的挑战,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荣誉的一服有效的清醒剂,更是我们扶持正气,积极进取,保持饱满的热情,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科学指针和精神动力。
作为学校德育,我们不仅要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更要引导学生从小了解和感悟良好的行为习惯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不但从社会舆论上,而且从社会风气上都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们要一方面通过学校自身的德育工作创新实施德育,另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家长培训,运用社会资源,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共促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三篇: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加强道德修养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顺应时代要求,为我们明确地树立了荣辱的标杆,是新时期每个公民的修德之基、立身之本和道德行为准则,也是每个党员干部的行为底线。党员干部应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
树
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最关键的还是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做到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坚持什么,抵制什么,旗帜鲜明。每个党员干部只有严格按照党章要求,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愿望之中,为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础。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党员干部必须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善事做起,坚持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学会从日常小事中来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党员干部只有养成荣进耻退的良好习惯,才能不断激发创造、奉献的激情,树立以国家振兴为己任的责任感;才能用科学的方法对待生活、工作、学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祖国的发展谱写辉煌的人生。
党员干部的道德操守对社会荣辱观的形成起着巨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因此,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从自身做起,自觉成为践行“八荣八耻”的表率。带动文明和谐、诚信有序社会风气的形成,党员干部有义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鞭挞丑恶,弘扬正气,让倡导真善美、抵制假丑恶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人民群众普遍遵守的规范,成为人民群众自觉的追求。
加强道德修养,关键在于自省自律。党员干部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各种诱惑,应当保持应有的道德操守。要不断加强学习,在思想上做到与时俱进;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亲近群众,正视民忧,尊重民愿,满腔热忱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在行动上密切联系群众,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过好名利关、金钱关、美色关,在生活圈、交际圈、娱乐圈中提高自控能力,坚决抵御各种落后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永葆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
第四篇: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3月4日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在各地引起强烈反响。这几天,人们所言所思已不止于认同,而是思考如何去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如何做到言行一致。
道德感人皆有之,但是爱人如己等人类社会不能缺少的道德规范却必须通过学习才能知晓,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是如此。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各种价值观并存,事实上存在不同的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归根到底是人影响人的过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刚研究员说,在全社会应当由干部带头影响群众,在学校里应当老师做表率,影响和带动学生,在家庭中应当父母严于律己影响孩子。其中,干部、教师等更应当要求自己具有高于一般人的道德水平。
知行合一就是坚决反对说一套,做一套。知廉却不去行,知耻却偏去行,这是不少人的写照。那些在重要场合说一套、在私密场合说另一套、做起来还有一套的人,是社会风气的败坏者。因此,诚实和言行如一,是良好社会风气的根基,也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
第五篇: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
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
01064039 交通运输 赵原辰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强调,要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对中华民族树立正确价值观进行高度概括,全面阐述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建设文明民主国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干部和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社会主义荣辱观被评为2006年春夏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之一。
荣辱观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那里,是有区别的。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什么是荣辱观?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怎样理解历史上的荣辱观?荣辱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等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这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针对性是什么?一个现代社会总体上是开放和宽容的,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和准则。现代社会生活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论怎样选择,都不能离开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耻为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我们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它应当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共识,也应当成为每个人做人的准则。
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耻”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从我做起,结合自身的实际,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方面作出表率,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一名大学生更作为一名青年人,我能理解总书记对青年同志的特别关注,作为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更是党和人民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因此我们的思想道德培养和荣辱观的树立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特别是我们年轻的特性决定我们更易受社会风气和各种思潮的影响,也更容易成为民族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缺失者而背离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这并不是杞人忧天,现实生活中道德缺失现象中也不乏当代大学生,无论是助学贷款欠款不换所带来的大学生诚信危机,还是论文抄袭成风的不良习气,一切都指向了处在象牙塔尖的我们,因此很多人不仅没有成为社会道德的捍卫者和宏扬者,反而湮没于道德缺失者之中。一位哲人曾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能震撼人们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所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应是我们所具备的,只有知耻明德才能修身立业,也才能回报国家和社会。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努力学习,诚实信用,遵纪守法等都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准则,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学习道德,明荣耻,在未来的社会角色中可以分清是非曲直,让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服务于社会和国家,服务与自己的良知和道德,争荣而避耻。做一个民族和国家,个人和社会都认可的有德,有荣,知耻之人。所以我们要主动参与“希望工程”、“志愿者”、“手拉手”、“春蕾计划”、“扶困助残”等公益活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加强人格锤炼,为弘扬社会新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尽职尽力。服从祖国利益,励志服务人民,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要养成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以为人民服务为最大光荣,薪火相传“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追求,有效抵制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冲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决心,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
观的榜样。
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以“八荣八耻”为契机,发挥学生模范带头作用,在全校内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公德教育活动。
开展一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新时期的道德观,例如带领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以“讲文明,树新风”等为主题的各项活动,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公益活动。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都离不开全体公民的集体意识以及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团结互助。只有团结才有力量,只有互助才能使每个人感受到人们社会的温暖,造成一种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是建立和谐美好社会之必需。相反,任何的极端自私乃至损人利己都会危害他人,有碍于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负面的风气得不到有效的遏制,还可能造成整个民族的“一盘散沙”,其危害是很大的。我们要通过这些活动让“八荣八耻”真正走进广大学生内心,融化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
三、我们大学生应以广大社会经济市场为实践基地,通过践行“八荣八耻”,艰苦奋斗,使自己学有所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首先,荣辱观直接关乎于人的自尊心、进取心和羞耻心,也是人们是否具备道德自觉与法律自律的基础。所以,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就必须以正确的荣辱观为指引,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身体力行中树立团员的榜样,将胡锦涛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我们团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团员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让广大青年团员真正感受到对与错、是与非、荣与辱,为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打下基础,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当今社会变迁非常快,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以往的一些道德规范和标准正在受到强烈冲击,现在年轻人对于成功的定义有所偏差,一个健康的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应该有很多种,不是有钱有权有房有车就是成功。一个人应该具有正确的荣辱观,知善知恶、知是知非、知荣知耻,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其成员能有正确的荣辱观,尊道贵德、崇仁尚义,弱小也能变为强大。
其次,艰苦奋斗是我们革命人民和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光荣传统。不论在困难时期和人民生活大为改善以致走上富裕道路的条件下,艰苦奋斗仍是
必须坚持的可贵品质。它在人民革命战争中,是党和人民取得胜利的法宝;在和平建设中仍是取得辉煌成果的可靠保证。因此,我们始终应以保持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为荣,与艰苦奋斗相对立的是一味追求享受,甚至骄奢淫逸、腐化糜烂,对个人与社会都是十分有害的腐蚀剂,不仅与传统的道德背道而驰,而且历来为一切正直的人们所不齿。在大力提倡加强道德修养、净化社会风气的今天,更应在每个人头脑中清楚界定应有的是非观、善恶观和荣辱观。敢于开拓创新,勇攀科学高峰,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和本领。要把报效国家、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的愿望,化作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源泉和动力,学习王选等前辈学人的科学攻关精神,紧跟时代需要,响应国家号召,学好专业本领,成为明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人才。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伟大精神的民族。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她虽然饱经忧患,虽然灾难深重,但始终屹立不倒、不可征服,这就在于她的人民深受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血液中流淌着仁义的精神,在心灵的深处凝结着正确的荣辱概念。尤其是当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更以先进的思想指引广大人民前进的方向,极大地革新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内涵,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先进的思想道德观的高度体现。胡总书记所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就是全面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华民族将以它不竭的生命力更好的发展,将始终保持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