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数列妙解心得

时间:2019-05-12 05:3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数列妙解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数列妙解心得》。

第一篇: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数列妙解心得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数量关系”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主流题型,在江苏省A、B、C三类试卷中均有所体现,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部分,考查的重点在应试者对于“数”的敏感性(数字推理)和对于“量”的关联性“数学运算”的把握。但是很多考生对于数量关系题型总是“心有力而力不足”,下面江苏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和考生说一下数字推理题目方面的技巧和思路:

很多初次接触公务员考试题目的考生对下面一个题目感到头疼:1,2,3,5,7,()。

对于做了一部分数字推理题的考生来讲应该不成问题,但为什么这个题目很多人一开始不会呢?答案也很简单,那就是数字敏感性不强,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数字敏感性。如果有人提示一句这是一个素数数列那绝大多数马上告诉我下一个是11。这些话看似无厘头,但数字推理题从这道貌似简单的题目可以看出一定的规律:

基本素数数列:1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贪多嚼不烂,我们先不说下一个数列是什么,那么我们可以想一下会不会有什么变形在里面存在呢?

可能的变形1:奇数项加1,偶数项减1,那就变成了 2 1 4 4 6 10……,那这个数列要是放到公考题目中估计又会难倒很多考生。

可能的变形2:我们现在考虑的是从1开始的数列,那么出题人可不可能变换一种思路,让数列从大数开始呢?华图学校数量关系教研组主任李委明老师曾经有这样一个预测,那就有下面的一个数列:83 89 97,这里有两个非常经典的分解形式:91=7×13,111=3×37,所以91和111不是素数。

跟素数数列相对应的就应该是合数,那么20以内的合数有哪些呢?4,6,8,9,10,12,14,15,16,18,20。这些就要大家来积累,公考最近几年题目不会考很直接的东西,但是这些数列的变形形式出现的概率会非常大。对我来讲比较变态的变形形式是奇偶项加减一个数的形式,公考出题是有原则的,所以最有可能的是加减1,也有同时加上一个数或者减去一个数的,是否可以一眼看出其中的奥妙跟大家是否可以做大量的题目是有很直接的关系的。

我们来看下面一个数列,1,0,-1,-2,(),如果不考虑选项那么下一个答案肯定就是-3,用时1s。可是一看答案一下懵了,因为没有-3这个选项。其实对于做题人第一个思路往等差数列上去考虑是很好的习惯,我提倡这种思维,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等差数列的变式可以解决的问题是很多的,但这个题目上为什么就不靠谱了呢?那么我们看到这个题目中既有0,又有负数,既然等差数列不能解决那么我们就应该考虑3次方了,因为平方项不可能出现负数,而中间有0出现,那么出现3次方的可能性太大了!那么我们重新看这个题目,0=13-1,-1=03-1……,那么这个题就解决了,为什么有这样的总结呢?

我们来看一下二次方数列和三次方数列的基本形式都有哪些:

基本二次方数列: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121 144 169 196 225 256 289 324 361 400

基本三次方数列:1 8 27 64 125 216 343 512 729 1000

它们的变形形式有可能是先做差然后出现,也有可能同时加减一个数,也有可能奇数项和偶数项有不同的变化,这就看大家对于这些数字是否熟悉,如果熟悉的话,就可以看到这些数字和它们是非常近的,那么对于这些数字做一些基本变化那么题目就不成问题了。

在文章的结尾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基本数列的说明,希望对大家的公考准备带来帮助:

等差数列:前后两项的差不变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前后两项的比不变的数列叫做等比数列

素数数列:只能被1和数字本身整除的数叫做素数数列

合数数列:素数以外的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合数数列

数列通项:前后数字(两项或者三项)之间有固定关系的数列叫做有通项的数列,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这些数字的通项。

第二篇: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考法律术语汇总

公务员考试中与法律相关的选词填空材料,常以法律专业术语的固定搭配为考查重点,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平时应注意此类词语的积累。法律专业术语是专门用来表示法律领域特有的事物、现象的专业用语,具有规范、严谨的特点。以例题为据:

【例题】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_____。对此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_____;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复议 诉讼 裁决 B.复议 控告 判决

C.仲裁 复议 仲裁 D.仲裁 诉讼 复议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A。“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官方身份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第一空中申请的对象为“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故不适用“仲裁”,排除C、D两项。“控告”一般针对的是国家机关或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时,可以启动行政诉讼程序,第二空应选“诉讼”。第三空中,“判决”是法院作出的,对于国务院一般要用“裁决”。

公务员考试中与法律相关的选词填空材料,常以法律专业术语的固定搭配为考查重点,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平时应注意此类词语的积累。法律专业术语是专门用来表示法律领域特有的事物、现象的专业用语,具有规范、严谨的特点。以例题为据:

【例题】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_____。对此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_____;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复议 诉讼 裁决 B.复议 控告 判决

C.仲裁 复议 仲裁 D.仲裁 诉讼 复议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A。“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官方身份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第一空中申请的对象为“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故不适用“仲裁”,排除C、D两项。“控告”一般针对的是国家机关或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时,可以启动行政诉讼程序,第二空应选“诉讼”。第三空中,“判决”是法院作出的,对于国务院一般要用“裁决”。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可以将此类词语进行专门记忆,对于考生来说,博闻强记最为重要。【相关推荐】 临沂人事考试信息网:linyi.offcn.com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心得——数列篇

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心得——数列篇

第1步:整体观察,若有线性趋势则走思路A,若没有线性趋势或线性趋势不明显则走思路B。

注:线性趋势是指数列总体上往一个方向发展,即数值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且直观上数值的大小变化跟项数本身有直接关联。思路A:分析趋势

1、增(减)幅一般,考虑做加减。

基本方法是做差,但如果做差超过三级仍找不到规律,立即转换思路,因为公考没有考过三级以上的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1】 ﹣8,15,39,65,94,128,170,()

A.180

B.210

C.225

D.256 解:观察呈线性规律,数值逐渐增大,且增幅一般,考虑做差,得出差23,24,26,29,34,42,再度形成一个增幅很小的线性数列,再做差得出1,2,3,5,8,很明显的一个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5+8=13,因而二级差数列的下一项是42+13=55,因此一级数列的下一项是170+55=225,选C。

【总结】做差不会超过三级;一些典型的数列要熟记在心。

【可锐点评】如果把题干作为第一级,做差等处的一列数列作为第二级,第二层数据再加工得出的数列为第三级。从历年真题看,一般都考不到第三级,只到第二级。不过江西2009年数量关系部分的第30题的确考到了第三级。

2、增幅较大,考虑做乘除

【例2】 0.25,0.25,0.5,2,16,()

A.32

B.64

C.128

D.256 解:观察呈线性规律,从0.25增到16,增幅较大考虑做乘除,后项除以前项得出1,2,4,8,典型的等比数列,二级数列下一项是8×2=16,因此原数列下一项是16×16=256。【总结】做商也不会超过三级。

3、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 【例3】 2,5,28,257,()

A.2006

B.1342

C.3503

D.3126 解:观察呈线性规律,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最大数规律较明显是该题的突破口,注意到257附近有幂次数256,同理28附近有27、25,5附近有4、8,2附近有1、4。而数列的每一项必与其项数有关,所以与原数列相关的幂次数列应是1,4,27,256(原数列各项加1所得)即11,22,33,44,下一项应该是55,即3125,所以选D。【总结】对幂次数要熟悉。思路B:寻找题眼

注:题眼是指数列中存在着的相对特殊、与众不同的现象,这些现象往往是解题思路的导引。题眼1:长数列,项数在6项以上。基本思路是分组或隔项。【例4】 1,2,7,13,49,24,343,()

A.35

B.69

C.114

D.238 解:观察前6项相对较小,第七项突然变大,不成线性规律,考虑思路B。长数列考虑分组或隔项,尝试隔项得两个数列1,7,49,343;2,13,24,()。明显各成规律,第一个支数列是等比数列,第二个支数列是公差为11的等差数列,很快得出答案A。【总结】将等差和等比数列隔项杂糅是常见的考法。

【可锐点评】隔项后,两个变量依然符合“如果有两个变量,一般它们是独立变化的”规律。题眼2:摇摆数列,数值忽大忽小,呈摇摆状。基本思路是隔项。【例5】 1.03,3.04,3.05,9.06,5.07,27.08,()A.7.09

B.9.09

C.34.00

D.44.0l 解:数列是大小摇摆的,我们可以尝试隔项解法。把奇数项列出来,组成新数列:1.03,3.05,5.07,(),这样,我们可以观察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各自形成一个新数列,所以我们应该将数列“拆分”开来,形成两个独立的数列:整数部分是:1,3,5,(7);分数部分是:0.03,0.05,0.07,(0.09)。合并起来即7+0.09=7.09,则正确选项为A。【可锐点评】凡是整个数列都是小数的,十有八九都是,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各自独立变化。题眼3:有两个括号,那一定得隔项。【例6】1,3,3,5,7,9,13,15,(),()

A.19,21

B.19,23

C.21,23

D.27,30 解:看见双括号直接隔项找规律,有1,3,7,13,();3,5,9,15,(),很明显,两数列里,相邻两数的差都为2,4,6,(8),易得答案为21,23,选C。【例7】0,9,5,29,8,67,17,(),()

A.125,3

B.129,24

C.84,24

D.172,83 解:注意到是摇摆数列且有双括号,义无反顾地隔项找规律。分出两个支数列0,5,8,17,();9,29,67,()。支数列二数值较大,规律较易显现,注意到增幅较大,考虑乘除或幂次数列,脑中闪过8,27,64,发现支数列二是2^3+1,3^3+2,4^3+3的变式,下一项应是5^3+4=129。直接选B。回头再看会发现支数列一可以还原成1﹣1,4+1,9﹣1,16+1,(25﹣1)。

【总结】双括号隔项找规律一般只确定支数列其一即可,为节省时间,另一支数列可以忽略不计。

题眼4:分式。类型(1):整数和分数混合,提示做乘除。【例8】 1200,200,40,(),10/3 A.10

B.20

C.30

D.5 解:整数和分数混搭,马上联想做商,很易得出答案为10。

【可锐点评】整数和分数混合的时候,一般先把所有整数变形为分数,例如本题,题干变为3600/3,600/3,120/3,()/3,10/3,然后分析相邻两数的商,分别为6,5,(4),3。可知第四个数字应该为30/3=10。类型(2):全分数。解题思路为:能约分的先约分;能划一的先划一;突破口在于不宜变化的分数,称作基准数;分子或分母跟项数必有关系。【例9】 3/15,1/3,3/7,1/2,()

A.5/8

B.4/9

C.15/27

D.﹣3 解:能约分的先约分3/15=1/5;分母的公倍数比较大,不适合划一;突破口为3/7,因为分母较大,不宜再做乘积,因此以其作为基准数,其它分数围绕它变化;再找项数的关系3/7的分子正好是它的项数,1/5的分子也正好它的项数,于是很快发现分数列可以转化为1/5,2/6,3/7,4/8,下一项是5/9,即15/27。【例10】 ﹣4/9,10/9,4/3,7/9,1/9,()

A.7/3

B.10/9

C.﹣5/18

D.﹣2 解:没有可约分的;但是分母可以划一,取出分子得二级数列﹣4,10,12,7,1,(),后项减前项得三级数列14,2,﹣5,﹣6,()。

此时可以有两个解法,解法一,可以发现,B﹣A/2=C的规律,即,﹣5=2﹣14/2,﹣6=﹣5﹣2/2,所以最后一项=﹣6﹣(﹣5/2)=﹣3.5。由此可知二级数列最后一项为1+(﹣3.5)=﹣2.5,原数列最后一项则为﹣2.5/9=﹣5/18。

解法二,把三级数列的数字,各×﹣2,得四级数列﹣28,﹣4,10,12,(),发现除了﹣28外,剩下的数字,恰好是二级数列里的数字,我们便知道四级数列最后一项为7,于是三级数列最后一项为﹣3.5,最后便可以得出答案。【可锐点评】本题三级数列之间的规律的确有些难找。题眼5:正负交叠。基本思路是做商。【例11】 8/9,﹣2/3,1/2,﹣3/8,()

A.9/32

B.5/72

C.8/32

D.9/23 解:正负交叠,立马做商,发现是公比为﹣3/4的等比数列,易得出A。题眼6:根式。类型(1):数列中出现根数和整数混搭,基本思路是将整数化为根数,将根号外数字移进根号内。

【例12】 0,3,1,6,√2,12,(),(),2,48 A.√3,24

B.√3,36

C.2,24

D.2 36 解:看到双括号先隔项,有两个支数列0,1,√2,(),2;3,6,12,(),48。支数列一即是根数和整数混搭类型,以√2为基准数,其它数围绕它变形,将整数划一为根数有√0,√1,√2,(),√4,易知应填入√3;支数列二是明显的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因此答案为A。类型(2):根数的加减式,基本思路是运用平方差公式:a^2﹣b^2=(a+b)(a﹣b)。【例13】 √2﹣1,1/(√3+1),1/3,()A.(√5﹣1)/4

B.2

C.1/(√5﹣1)

D.√3 解:碰到分式的,首先都变形为分式:√2﹣1=(√2﹣1)(√2+1)/(√2+1)=(2﹣1)/(√2+1)=1/(√2+1),这是根式加减式的基本变形形式,要考就这么考。同时,1/3=1/(1+2)=1/(1+√4),因此,易知下一项是1/(√5+1)=(√5﹣1)/[(√5)^2﹣1]=(√5﹣1)/4。

【可锐点评】本题的分式变换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对几种常用的变换手法比较熟练,最好是对诸如√2﹣1=1/(√2+1)这类的等式事先都背下来,作为“零件”备用,考试基本上就考这些常用的变换,这样考试的时候速度就快多了。

题眼7:首一项或首两项较小且接近,第二项或第三项突然数值变大。基本思路是分组递推,用首一项或首两项进行五则运算(包括乘方)得到下一个数。【例14】 2,3,13,175,()

A.30625

B.30651

C.30759

D.30952 解:观察,2和3很接近,13突然变大,考虑用2,3计算得出13有2×5+3=3,也有3^2+2×2=13等等。因为后接的175数字更大,考虑用幂,显然为13^2+3×2=175,所以下一项是175^2+13×2=30651。【总结】有时递推运算规则很难找,但不要动摇,一般这类题目的规律就是如此。

题眼8:纯小数数列,即数列各项都是小数。基本思路是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考虑,或者各成单独的数列或者共同成规律。

【例15】 1.01,1.02,2.03,3.05,5.08,()

A.8.13

B.8.013

C.7.12

D.7.012 解:将整数部分抽取出来有1,1,2,3,5,(),是一个明显的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8,排除C、D;将小数部分抽取出来有1,2,3,5,8,()又是一个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13,所以选A。

【总结】该题属于整数、小数部分各成独立规律。【例16】 0.1,1.2,3.5,8.13,()

A.21.34

B.21.17

C.11.34

D.11.17 解:仍然是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拆分开来考虑,但在观察数列整体特征的时候,发现数字非常像一个典型的和递推数列,于是考虑将整数和小树部分综合起来考虑,发现有新数列0,1,1,2,3,5,8,13,(),(),显然下两个数是8+13=21,13+21=34,选A 【总结】该题属于整数和小数部分共同成规律。

【可锐点评】迄今为止,我观察到的公务员考题,的不论是数理能力题,还是图形推理题,只要是两个变量都在变化的,它们一般都是独立变化。还没有发现它们可以合成一个变化规律的。

第四篇: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答题技巧21

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答题技巧21

资料分析易错点

掌握必要的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对于提高公务员考试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是有一定帮助的。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题型,在资料分析中有一些常见易错题,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考生的复习工作有帮助。

资料分析易错点

1.用特征数字法估算增长量的式子的时候,会遇到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相差颇大,选项之间差距不大,我相信很多小伙伴这时候选答案就很纠结,很容易选错。其实,遇到这种问题,就需要注意放缩问题。增长量的式子是个增函数,这时候增长率如果估算偏小,算出来的值就偏小,选答案就应该选个偏大的。

2.在比较大小的时候,就如比较基期值,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这时候两个式子数据比较接近,分子分母的倍数都比较接近,增长率都大于百分之十,用直接除的话又比较麻烦,这时候怎么来解决这类问题呢?其实我们还学过可以用差分法来比较,分子分母各自想减,得到的新分数与分子分母较小的进行比较。

3.图表型题目中,增长率用折线表示出来,比较增长率的时候,用斜率比较和实际值算出来有时候不相符,这时候,我建议大家是用实际值算出来的为准,不能当看斜率。

4.估算年均增长率时,用末期值减去初期值再除以初期值再乘以n.选答案时,如果计算出来的结果大于10%,则选择选项中比计算结果略小再略小的,但是实际操作中如果选项差距较大会存在误差。遇到这种问题,其实计算出来的结果如果为10%,误差至少减1个百分点;20%左右,至少减3个百分点;30%左右,至少减57个百分点。

资料分析题四大高频考点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本文盘点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高频考点。掌握必要的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对于提高公务员考试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是有一定帮助的。下面针对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提供一些技巧指导,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资料分析考试的知识点虽然没有数学运算灵活,但内容较多,公式的数量较多,且针对同一公式考察的方式也随着近几年考试的难度提升而越发多样,这就需要我们把资料分析庞杂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梳理。对于资料分析的考察点主要围绕基期量、增长量、增长率、比重相关这四个模块展开,本文就这四个方面进行一定的总结。

一、基期量相关

特征:已知现在……求过去(具体数值)…… 基础公式1(减法):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基础公式2(除法):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

(一)增长率

1、增长率≤5%时,使用增值率化除为乘公式A/(1+r)=A/(1-r)

2、增长率>5%时,使用直除法,遇到特殊分数简化计算

3、增长率为倍数,采用直除法,勿忘记+1,基期量=现期量/(1+倍数)

(二)变形类

增长率间接给出,往往涉及百分点概念,(百分点是百分数数字之间的计算)这种题型先计算出增长率,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比如,与比重杂糅、与平均数杂糅,题目中往往出现干扰选项(现期平均数)

1、间隔基期量:先利用公式r=r1+r2+r1*r2求间隔增长率

2、基期量求和:利用公式加和即可,但是选项往往会出现单个基期量干扰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3、基期量作差:利用公式作差即可,但是选项往往会吹按现期量作差干扰

4、基期量比较:分数比较问题,可利用差分、插值、直除三种速算技巧

5、基期量比值:求解基期量比值,也就是基期倍数,可采用十字交叉法

二、增长量相关

特征:(现在)……比(过去)……增长(下降)……(具体数值)公式1: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公式2: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

公式3:增长量=现期量×增长率÷(1+增长率)增长量计算:

1、若用公式1、2,只需简单估算即可;

2、若用公式3:应用特殊分数法,分子为1:现期量/(1+n);分子不为1:m*现期量/(m+n)

3、增长率较小:估算→先算现期量×增长率,再进行修正

4、增长率为倍数:先算基期量,再利用公式1进行计算,常常能够约分

5、增长率没有特殊性:利用放缩法速算,或者找相近的特殊分数修正;修正方法:增长率变大,计算结果偏大;增长率变小,计算结果偏小

6、减少量(增长率为负):减少量=现期量÷(n-1)

7、增长量比较:

【口诀】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现期量的倍数大于增长率的倍数,现期量大的增长量大

【估算】数据差值大则简单估算结果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三、增长率相关

特征:整体中……部分所占的比重(比例)% 公式1: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公式2: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

公式3:增长率=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计算:直接应用公式: 给定现期量和基期量,利用公式1 给定增长量和现期量,利用公式3 给出增长量和基期量,利用公式2 【方法】估算法、直除法

1、增长率比较:分数比较问题:可利用差分、插值、直除等速算技巧

2、增长率模型:两期混合增长率(间隔增长率):r=r1+r2+r1*r2

3、混合增长率:

【口诀】大小居中,但不完全中,偏向基数较大的 【方法】十字交叉

1、年均增长率:增长率较小,常用近似计算公式(1±x%)n=1±nx%

2、增长率较大,代入排除法,代入整十的数

3、相隔几年数据都给出,(最大增长率+最小增长率)÷2

4、平均数增长率:r=(x1-x2)÷(1+x2)

5、拉动增长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基期量

6、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增长量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7、发展速度=现期量/基期量

四、比重相关

概念:在一个整体中,部分占整体的比例

特征:部分……占整体的……比重(比例)%;整体中……部分所占的比重(比例)% 公式1:现期比重=A/B 公式2:基期比重=A/B*(1+b)/(1+a)公式3:两期比重作差=A/B*1/(1+a)*(a-b)◆比重计算:

1、现期比重:公式1直接计算;方法:估算法、直除法、插值法

2、基期比重:公式2直接计算;方法:有倍数关系约分,选项往往存在现期比重,利用计算

3、比重变形:已知部分、比重,求整体;已知整体、比重,求部分;选项设置多元化,如选项为比值、饼形图;部分和整体的数据由多部分组成;(A÷B)×(B÷C)=A÷C三者比重间关系

◆比重比较:

1、现期比重比较:分数比较问题,可利用差分、插值、直除等速算

2、两期比重比较:

◆比大小: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上升;部分增长率小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下降。

◆算差值:应用公式3,有倍数关系考虑约分。

上述就是对资料分析的四个核心模块的梳理,希望能够为大家更加全面的掌握资料分析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的题型提供一定的帮助。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第五篇: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答题技巧15

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答题技巧15

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易错点

掌握必要的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对于提高公务员考试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是有一定帮助的。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题型,在资料分析中有一些常见易错题,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考生的复习工作有帮助。

资料分析易错点

1.用特征数字法估算增长量的式子的时候,会遇到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相差颇大,选项之间差距不大,我相信很多小伙伴这时候选答案就很纠结,很容易选错。其实,遇到这种问题,就需要注意放缩问题。增长量的式子是个增函数,这时候增长率如果估算偏小,算出来的值就偏小,选答案就应该选个偏大的。

2.在比较大小的时候,就如比较基期值,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这时候两个式子数据比较接近,分子分母的倍数都比较接近,增长率都大于百分之十,用直接除的话又比较麻烦,这时候怎么来解决这类问题呢?其实我们还学过可以用差分法来比较,分子分母各自想减,得到的新分数与分子分母较小的进行比较。

3.图表型题目中,增长率用折线表示出来,比较增长率的时候,用斜率比较和实际值算出来有时候不相符,这时候,我建议大家是用实际值算出来的为准,不能当看斜率。

4.估算年均增长率时,用末期值减去初期值再除以初期值再乘以n.选答案时,如果计算出来的结果大于10%,则选择选项中比计算结果略小再略小的,但是实际操作中如果选项差距较大会存在误差。遇到这种问题,其实计算出来的结果如果为10%,误差至少减1个百分点;20%左右,至少减3个百分点;30%左右,至少减57个百分点。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库精练(8)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2011年,商标局共受理商标注册申请1416785件,同比增长32.1%,再创历史新高,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商标注册网上申请达804926件。

国内申请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省、浙江省、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申请量分别为231382件、158366件、94737件、85183件、83998件,这五个省市的申请量之和占国内总申请量的51.3%.申请量超过40000件的省份还有福建省、山东省、四川省、河南省,申请量分别为74800件、64749件、43130件、41214件。西部12省份商标申请量达182410件,同比增长39.9%.国际注册申请量排名前5位的省(市)分别是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福建省、北京市,申请量分别为3388件、2952件、1022件、978件、620件。

外国来华申请量(包括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领土延伸申请)排名前10位的国家或地区分别是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德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法国、意大利、瑞士、澳大利亚,申请量分别为26060件、19715件、6318件、5588件、3796件、3461件、3243件、2865件、2124件、2085件,这10个国家或地区的申请量之和占外国在华申请总数的78.5%.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1.2011年,商标注册网上申请占商标注册申请总量的()A.50.4%B.53.6%C.56.8%D.60.1%

2.2010年,西部12省份平均商标申请量为()A.10537件B.10865件C.11179件D.11476件

3.2011年,外国来华商标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或地区的申请量之和为()A.75255件B.75525件C.76215件D.79585件

4.2000~2011年,商标局受理商标注册申请总量同比增长最快的是()A.2000年B.2002年C.2004年D.2011年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2001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B.2011年,我国商标注册国内申请量占申请总量的比重超过95%

C.2011年,商标注册国内申请量排名第十位的省份其申请量不超过40000件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D.1999~2010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总量翻了三番

1.【解析】C.所求为,C项与之最接近,当选。

2.【解析】B.所求为3.【解析】A.所求为,B项与之最接近,当选。

(26060+19715+6318+5588+3796+3461+3243+2865+2124+2085)件。利用尾数法,计算后两位,60+15+18+88+96+61+43+65+24+85=60+(15+65)+(18+88+24)+(96+61+43)+85=555,后两位为55,A项符合。

4.【解析】B.2000年同比增速为223177÷170175-l≈223÷170-1≈31%,2002年同比增速为371936÷270417-1≈37÷27-1≈37%,2004年同比增速为587925÷452095-1≈59÷45-1≈31%,2011年同比增速为32.1%(材料已告知)。比较可知,2002年同比增长最快,B项正确。

5.【解析】C.A项:根据第一段可知,我国商标注册申请总量从2002年开始位居世界第一,该项说法错误。B项:需要计算,先跳过。C项:根据第二段可知,广东、浙江、北京、江苏、上海、福建、山东、四川、河南共9个省的申请量超过了40000件,因此排第十位的省份的申请量不超过40000件,该项说法正确,当选。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下载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数列妙解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数列妙解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答题技巧5

    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答题技巧5 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题库精练(4) 1.行政垄断、“车轮腐败”、教育乱收费、公款吃喝、“政绩工程”、官僚主义等等未必带有贪污受贿性质的腐......

    考生总结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考生总结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面对即将到来的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相信很多考生都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下面华图(http://jl.htexam.com/)学员总结的行测答题技巧,......

    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总结经验技巧

    目前距离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对于考生来说复习时间可谓充足,但大部分考生还是一心想把复习时间留到最后,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行测取得高分突破,成为决胜......

    2012公务员考试行测做题技巧心得(最终5篇)

    2012公务员考试行测做题技巧心得(原创) 最近有很多同学问我有没有行测方面的资料,我很想帮助大家,同时也感到压力和责任重大,我知道大家真的很需要这方面的资料,而我也只有竭尽......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习题及精解(15)

    江苏中公教育:http://js.offcn.com/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习题及精解(15) 1.冠心病:传染病 A.熊猫:哺乳动物 B.京剧:豫剧 C.细菌:病毒 D.鲤鱼:两栖动物 2.拳击:摔跤......

    2017农业银行招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7农业银行招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两大方法巧解定义判断题 一、主特征法 1.含义: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出被定义项具备的主要特征的方法。 2.适用题......

    2014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五大数列的规律(共五则范文)

    2014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五大数列的规律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必考数字推理,在行测中数字推理对于广大的考生来说是一个重难点,考生在此极易失分。为了让考生在考试中能......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江苏卓博教育讯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将于3月23日进行,江苏卓博教育将第一时间提供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下载,A、B、C类考生可参考。点击下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