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巧解寓言故事类题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题中寓言故事类题如何作答呢?中公为考生带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巧解寓言故事类题。
首先从这类题型的特点出发,寓言故事类需要各位考生得出的正确答案,往往是我们从文段给出的小故事里得到的启示,所以,寓言故事类正确答案往往是一个寓意深刻的道理。
【例题】有一次,苏格拉底淌水过河,脚一划,落水了。他拼命挣扎,大喊救命,不远处有个钓鱼者不但不救他,反而转身就走。最后是他的学生救了他。后来那个钓鱼者淌水过河,也落水了,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正巧在河边散步,便用竹竿把他救了上来。当学生们知道救上来的就是那个钓鱼者时,都后悔了,但苏格拉底却说:“不对,我们应该救他,这正是我们和他的区别。”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A.莫以善小而不为
B.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做人原则应以一贯之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D.普度众生是哲学家的使命
【解析】在题干中,我们发现文段中有两种相同的行为,即“学生救了苏格拉底”,后面,“苏格拉底要求学生救坏人”为什么会产生两种相同的行为呢,在于这是应该始终坚持的“做人的原则”,故正确答案为C。
如果考生带着目的去寻找其中蕴含的原因,那么正确答案也就自然而然呼之欲出,非常容易操作。
第二篇: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巧解寓言故事类题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题中寓言故事类题如何作答呢?中公为考生带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巧解寓言故事类题。
首先从这类题型的特点出发,寓言故事类需要各位考生得出的正确答案,往往是我们从文段给出的小故事里得到的启示,所以,寓言故事类正确答案往往是一个寓意深刻的道理。
【例题】有一次,苏格拉底淌水过河,脚一划,落水了。他拼命挣扎,大喊救命,不远处有个钓鱼者不但不救他,反而转身就走。最后是他的学生救了他。后来那个钓鱼者淌水过河,也落水了,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正巧在河边散步,便用竹竿把他救了上来。当学生们知道救上来的就是那个钓鱼者时,都后悔了,但苏格拉底却说:“不对,我们应该救他,这正是我们和他的区别。”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A.莫以善小而不为
B.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做人原则应以一贯之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D.普度众生是哲学家的使命
【解析】在题干中,我们发现文段中有两种相同的行为,即“学生救了苏格拉底”,后面,“苏格拉底要求学生救坏人”为什么会产生两种相同的行为呢,在于这是应该始终坚持的“做人的原则”,故正确答案为C。
如果考生带着目的去寻找其中蕴含的原因,那么正确答案也就自然而然呼之欲出,非常容易操作。
“更多详情请进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http://jx.offcn.com/?wt.mc_id=bk10383 也可加入江西中公教育官网微信平台:jx-offcn-com 或加入新浪官方微博:江西中公教育”
第三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巧解多次稀释溶液题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巧解多次稀释溶液题
行测答题技巧:
在国考行测科目的数量关系部分,浓度问题“出场率”较高,考生需引起高度重视,一般类型的题目采用方程法、十字交叉法能较快得出答案。然而,溶度问题中的溶液多次稀释问题难度较大,综合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采用传统方法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因此,为帮助考生在考场上快速解决这一类问题,专家为广大考生总结了两类溶液多次稀释问题的两个重要公式,考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
溶液多次稀释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
(1)原有浓度为 溶液质量为M克,每次倒出N克的溶液,再添水加满,重复操作n次;
(2)原有浓度为 溶液质量为M克,每次倒入N克的清水,再倒出N克的溶液,重复操作n次。
例题1: 从装满1000克浓度为50%的酒精瓶中倒出200克酒精,再倒入蒸馏水将瓶加满。这样反复三次后,瓶中的酒精浓度是多少?
A.22.5% B.24.4% C.25.6% D.27.5% 解析:此题答案为C。依题意,每次操作后溶质变为原来的(1000-200)÷1000=0.8,由于溶液质量不变,则每次操作后浓度也变为原来的0.8,故反复三次后浓度变为50%×0.8×0.8×0.8=25.6%。
例题2: 杯中原有浓度为18%的盐水溶液100ml,重复以下操作2次:加入100ml水,充分配合后,倒出100ml溶液。问杯中盐水溶液的浓度变成了多少?(假设盐水溶液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A.9% B.7.5% C.4.5% D.3.6%
行测答题技巧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yueduziliao/xingce/
例题3: 杯里全是水,倒出 装入纯酒精,又倒出 装入纯酒精,再倒出 装入纯酒精,问现在酒精浓度是多少?
A.50% B.60% C.70% D.80%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惠新西街学习中心
行测答题技巧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yueduziliao/xingce/
第四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巧解语句表达排序题
行测答题技巧:巧解语句表达排序题
行测答题技巧:
一、“语句排序”题考察能力
此类题目的展示形式是给出6个句子,然后对这6个句子进行排序。这样的一种考察形式意在考察考生分析材料内在逻辑关系的能力,需要考生对于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写作顺序进行把握。
二、“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
此类题目最忌讳的做题方式,是按部就班地对所给的句子进行次序排定,这样的方式在公务员考试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是非常不明智的,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因此解决这类题目需要我们通过一些比较明显的标志性词语来结合选项进行排除,以便于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快速做出题目。语段中的某些词语往往是理清句子含意和先后次序的重要标志词。这些标志词包括关联词语、指示性代词,也包括表时序、次序、总括和举例解释等过渡性词语。
1、关联词语
关联词常成对出现,有固定搭配习惯,据此可确定含有成对关联词的句子的顺序。
若单独使用关联词,也可通过句子的意思寻找与其逻辑关系相符的句子。
2、指代词
指代词一般跟在其指代的对象之后,因此据指代词可以确定其前句的内容。当然这个地方需要考生注意的一点是:首句一般不含指代词,否则会造成指代不明。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结合选项进行排除,排除掉那些明显不符合的选项。
3、重复词
重复词即两句话中都出现的词语。如果两句话都含有某一个主题词,证明这两句话谈论的是同一个话题,说明两句话的联系非常紧密,应该排在一起。
4、顺序词
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进行,因此会包括很多表示逻辑顺序的词,比如:时间顺序词、空间顺序词(常遵循由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由远及近等)、事物发展顺序词等。
三、“语句排序”题的做题顺序
对于排序题,我们除了掌握一些标志性的词语,还需要遵循特定的做题顺序以便于快速做题。
行测答题技巧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yueduziliao/xingce/
1、对一些特征明显的选项可据选项进行排除:如首尾句是否合适、选项中的已确定排序等,从而缩小正确选项的范围。
2、一般情况下需利用关键词合并同类项,并结合选项进行排除,最终确定一个答案。
3、顺序拍出来之后,进行语感顺读,最终确定答案。
例题:
①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
②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油一片
③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
④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
⑤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
⑥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
对上述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⑤①②⑥③④ B.⑥③②④⑤①
C.②⑥③④⑤① D.⑥⑤①③②④
解析:做这个题目在没有特殊选项的情况之下,我们需要通过寻找题干中的标志性词语来确定两句话或三句话的排序,来排除选项。如:观察材料可以发现:②中有关联词“虽然”,④中有关联词“但是”,因此②④排在一起,可以排除选项AC。继续观察题干可以发现,②中说的是“绿油油”,④说的是“残荷”,①说的是残荷也消逝地无影无踪。因此这三个的顺序一定是②在前,④①在其后。所以可以确定答案为B。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
行测答题技巧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yueduziliao/xingce/
第五篇: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巧解寓言故事类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巧解寓言故事类题 首先从这类题型的特点出发,寓言故事类需要各位考生得出的正确答案,往往是我们从文段给出的小故事里得到的启示,所以,寓言故事类正确答案往往是一个寓意深刻的道理。
【例题】有一次,苏格拉底淌水过河,脚一划,落水了。他拼命挣扎,大喊救命,不远处有个钓鱼者不但不救他,反而转身就走。最后是他的学生救了他。后来那个钓鱼者淌水过河,也落水了,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正巧在河边散步,便用竹竿把他救了上来。当学生们知道救上来的就是那个钓鱼者时,都后悔了,但苏格拉底却说:“不对,我们应该救他,这正是我们和他的区别。”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A.莫以善小而不为
B.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做人原则应以一贯之
D.普度众生是哲学家的使命
【解析】在题干中,我们发现文段中有两种相同的行为,即“学生救了苏格拉底”,后面,“苏格拉底要求学生救坏人”为什么会产生两种相同的行为呢,在于这是应该始终坚持的“做人的原则”,故正确答案为C。
如果考生带着目的去寻找其中蕴含的原因,那么正确答案也就自然而然呼之欲出,非常容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