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语文教师培训体会
中职语文教师培训“大讲堂”活动收获和体会
2013年11月8日,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中职语文教师培训试点项目启动。作为语文教师的培训内容的“大讲堂”首次开讲。上午,教育部职成教司王扬南副司长做了题为“我国职教改革发展形势及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讲座。下午,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专家郑国民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中外语文课程的启示与思考”。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我们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教改的方向,也启发我们深入地思考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及语文教学,感到收获很大。
王扬南副司长的讲座,重点介绍了我国职教改革发展的形势任务,给我们指明了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首先,介绍了近年来职教改革的形势。目前,全国的中职学校有12000所,在校生2000万,每年招生800万。高职学生有900万。职教具有与普教大体相当的格局。第一,近年来,职教改革在扎实地推进。从总体布局上看,正在着力搞好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建立职教体系;大力推进职教考试与招生制度的改革;还有体制改革的试点、试验区的推进。第二,教育教学的基本制度的改革。包括制定中职学校的设置标准、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及学校管理方面的改革。第三,校企合作成效显著。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改革大步推进。全国组织了53个行业指导委员会,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分行业制定指导意见。推进集团化办学,全国有70%的只知学校采用了集团化的办学。分行业举办技能打赛,成效显著。第四,人才质量明显提升。中职学生的首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仅次于重点大学。第五,优质教学资源扩大。示范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大大地改变了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其次,指出了职教改革发展的任务。职教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加快建设职业教育的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要求构建就业导向的合理人力资源结构。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自主创新。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了顺利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要提升职业教育的的保障水平。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教学方面,要明确主线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系统性培养。努力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岗位实际导向创新教学模式。讲座的第三方面内容是关于中职语文教改的方向。第一,以德育、语文、历史、美术和体育五门课为中心,统筹改革;第二,以课程改革为载体,落实课程改革;第三,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第四,适应国家发展,具有国际视野,以开放的姿态共享各国的优秀成果。
郑国民教授的关于“中外语文课程的启示与思考”的讲座,首先对比了中外的语文教学。他以美国小学三年级的课文《民谣花木兰》为例,介绍了教学设计。其成功在于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的设计,而且这些活动是在不同的情景中展开的。其中的语言训练是在相对真实、完整的语境中进行的,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有让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郑教授还以美国小学五年级为例,老师要求学生每周读一本书。美国的高中语文课,培养学生快速阅读与精读的结合。总之,语文课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倡导学生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没有一定的阅读面和阅读量,学生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相反,我国的语文教学中,课堂的教学内容太碎。脱离语境的字词训练,枯燥乏味。教师的提问密度大,效果差,学生被动接受,没有兴趣。接下来,郑教授以文言文的教学为例,给我们传授了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具体方法。第三方面,郑教授指出了中职语文教改的方向。郑教授强调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发展。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是显性的,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隐性发展,即学生思考了什么。更要注重学习过程的价值。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郑教授强调,课堂教学环节应少一些,更加扎实一些。现在的课堂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太多,无效问题太多。应该让学生多提问题,老师只提出学生忽视或没有认识到的但对文章的理解又极其重要的问题。尽量多让学生活动,减少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提问、回答。要多让学生提出问题,互相检查,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具体到课堂的教学流程,首先是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或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摘录自己喜欢、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或段落,进行交流分享。在此基础上,写一写,背一背。接下来让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二、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再次读课文,产生新的认识和感受,说一说,写一写。
两位专家的讲座,开拓了我们的思路,特别是久久困扰我们的问题,得到了解答。我们体会到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语文教育在未来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大有可为。
一、语文课程必不可少
近年来,职教改革如火如荼,专业建设得到充分重视。而作为文化基础课程的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受到淡化。语文课的课时被压缩,中技班从每周四节降为两节,高技班从两个学期减少到一个学期。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角度看,语文课程作用不大,甚至有被取消的可能。我们作为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重挫。通过王扬南副司长介绍国家关于建设职业教育体系的政策,我们明确了职教的未来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注重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语文课必将在职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语文教师也会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中,为发挥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尽一份力量。
二、语文教学必须改革
语文课程在中职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也不能因循守旧,或照搬普教的语文教学。因为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发展方向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与普教学生的培养方向有所区别。语文课程要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的综合职业能力服务。所以中职教育的语文课程要加大教改的力度。教学内容要与专业结合,教学方法要适应现代人才的需要,力争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喜欢,用人单位满意的课程。
三、语文教师应不断学习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大多在学校默默教书,很少有进修的机会。对外部世界的语文课的教改知之甚少。对于职业教育的语文课如何改革,向什么方向改等问题缺乏深入的理解。职业院校语文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是一个满足中职语文教师的现实需要的项目。它可以给老师们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让老师们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为广大中职语文老师深化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北京工贸技师学院
彭越香
2013年11月21日
第二篇:语文教师培训体会
语文教师培训体会
在没有来xx培训之前,我就一直在想,我们这些去培训的都是语文老师,那么学校肯定都请一些专业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不同的语文方面的一些知识了。可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之后,我发现课程的安排很符合我们的口味。
第一节课是《乡土知识的主人》,本来我们都是从农村来的,多少也了解或者说懂得自己民族的一些基本知识。现在再加上xx教授的具体分析乡土知识的重要性后,我一下子觉得我们有多重要,双语教学有多重要。再加上杨教授平易近人、质朴的讲解,让我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都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第二节课是黄威荣老师的信息技术课,安排这一节课作为第二节课的目的无外乎就是,老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不断的接受新信息,才能教好你的学生。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不懂得用电脑的人是21世纪的“文盲”。
第三节课是xx老师上的《小学教师艺术修养(音乐)》,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调节人的情绪,让人受到艺术的熏陶,从而产生美的理念。有了美的理念后再来学习郭老师上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显得不枯燥了。等了解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后再来学习xx老师上的《教育政策法规》就知道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要知法犯法。要想不犯法,人人必须有一颗爱心,所以接下来又是xx老师上的《心理学》这门课。前面这几节课用传销的说法,那叫做洗脑。经过袁老师对我们一天的心理辅导之后才开始进入我们的专业主题课《小学语文》。学了专业课之后就得实践,于是就进入了课堂研讨。然后再加强学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教育技术方面的有关内容。
接下来再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了解一些语文教学技能后再观摩研讨。最后就是xx老师的《教育科研理念与方法》,把这门学科放在最后肯定是想让大家在学完所有课程后有一个钻研的方向。所以不要小看课表的安排,其实要使课程紧密联系是需要下功夫的。
总之一句话——乡下人要做自己的主人就必须掌握信息技术必须有一个发展方向,必须懂得知法不犯法,必须心理健康,必须学好自己的专业,懂得基本技能,最后要朝教育方向去钻研的这么一个过程。
第三篇:2013中职班主任培训体会
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伊春市职教中心曹清杰
今年寒假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班主任培训,这次培训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在这次培训的开学典礼上,辛厅长语重心长的讲话、班主任代表热情洋溢的演讲都给了我从事人民教师这一光辉职业的坚定信念,让我积极投入到这次培训学习中。以路主任为首的培训团队,为我们打架了优质的平台,使我们开阔眼界。培训中,专家、一线老师代表给我们做的精彩报告,尤其是李晓凡校长三天的讲座和张院长的拓展训练,让我受益匪浅,解决了我工作中的许多困惑,对我班主任工作有了科学的指导,从而充满了信心。
如何以法律的视野看待班主任工作,如何去爱我们的学生,如何将德育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如何做一名新时期有担当的班主任,如何把课说好,如何制作PPT和使用新浪show等等问题的探讨,都让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对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耐心、爱心、恒心!更重要的是不断要充实自己的各方面知识。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体会到要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班主任,确实要付出自己艰巨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班级水平,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为我们职业学校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参加中职教师企业意识培训体会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参加中职教师企业意识培训体会
参加中职教师企业意识培训体会
不一样的培训 不一样的收获
走出去,才知道天多高;走出去,才知道地多宽;走出去,才发现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不一样的眼界,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行动。参加xx中职教师“企业意识”培训,才知道不一样的培训,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收获。
参加培训,我一直在看。
“菜鸟到大师的距离——练习。”
这是在参观xx企业文化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标语。它给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它的地利:显眼、醒目。走进基础车间,直入眼帘的就是这一幅硕大的标语,毫无异义地喜欢上了它,并感动于它。学生在迷茫、怠工时抬眼一看这幅标语,心里自然又重新鼓足了劲。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作为教师,我们都要搞班级文化建设、教室文化布置,要在教室里贴上名人名言、贴上励志的标语。可我们的名人名言、我们的励志标语挂在了墙上就再难走下来,失去了它应有的指导性。别说学生就是我们老师都可能背不下来我们挂在教室里的名人名言。为什么?问题不在名人、也不在名言,而在于我们和他们之间横着的距离。一句话,缺乏实用性,是为“标语”而“标语”。我们在文化建设时不够用心。
“用心”是xx教育团队追求的价值观之一,从他们张贴的标语里就可管中窥豹。他们张贴的每一条标语不是出自名人,而是出自他们自己之口,显得真实、自然、易于接受。如经验之谈、如谆谆教诲,脱口而出,针对性特别强也特别亲切,就像在对学生诉说、提醒。xx真的做到了创立一种文化、形成一种环境、营造一种氛围——始终如一地保持一种实用特色。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企业文化还体现在xx每一个员工的言谈举止中,而不是僵硬地挂在墙上、冰冷地躺在文件里。在这,和大家共同分享几条xx的标语。“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起点。”
“老师就是要讲给学生听、做给学生看、带着学生一起干。” “知道和会是两码事,要把知道的变成会做的事。” ……
参加培训,我一直在听。
夏金星教授在讲“如何转化后进生”中说:“创造成功的机会,安慰不起作用,鼓励也不起作用,只有成功才有用。”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我们的学生是怀着失望与无奈踏进中职的校门的。他们没有考上梦想的高中,在父母眼中,他们是没跳过农门的鱼、他们是成不了钢的铁,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值也大打折扣。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命运也感到前途暗淡、渺茫;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他们往往表现为退缩、害怕,甚至破罐破摔。针对特殊的生源情况,教育教学方法亟待新的改变:先育人后教学。德国教育家第德多惠的一句话我们都很熟悉:“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看,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心。而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最好方法。教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和谐一方社区。我们老师应尊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一份自信,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学生自会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再去争取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以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促成更大成功的取得。通过反复成功的正强化,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学生积蓄以后踏上工作岗位的良好的信心支撑和动力资源,为学生成长为社会的成功者奠基。参加培训,我一直在动。
进行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用工需求。
xx为我们安排了“企业调研”。这对我们一直在学校教书、上课的老师来说,完全是陌生的。即使有,那也是书本上的、理论上的。我们缺乏实战能力、缺乏实战经验。但我们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是为企业服务的,而我们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要求吗?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好更快地与企业用工需求相接轨?这些问题一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直困扰着我们中职教师。所以,我们老师必须走出学校,走进企业,进行企业调研。
我们这一组要调研的是重庆通盛工业有限公司。从“前期准备”到“制定调研方案”再到“企业调研”再到“总结展示”,我们全组齐心协力,分工合作。这一次企业调研是激动而愉快的。通盛公司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呢?企管部冯中明部长回答我们:态度、技能。而态度是最重要的: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能吃苦耐劳、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冯部长说:如果让他到中职学校当老师,那我就抓这两个方面。想起曾经看到的一个调查结果,企业对员工的素养最看重哪些方面。排名前五的是态度、性格、习惯、敬业、技能。而态度是排在第一位的。就如冯部长说:技能再好、态度不好,拿来我也无法用。而态度好的他至少可以当流水线上的装配工。
说到这里,对我的启示是:我们中职学校必须狠抓德育,学生的养成教育必须得天天抓、月月抓、期期抓、年年抓,抓到点、抓到位,让我们的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参加培训,我一直在想。
“xx现象”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老师,还将改变我们的学生。我们这些二三十岁、四五十岁,在事业单位的温床里按部就班,已经慢慢失去棱角,变得有些麻木的老师们,在参加xx“企业意识”培训的时候,怎么一个个都变得生龙活虎,有激情、有干劲?在听课时不再接打电话、也不再想着与周公约会,而是忙着记笔记、争着举手发言。结束一天的培训后,认真地记下一天的培训感受,认真地写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计划、作报告、完成PPT。甚至加班至深夜、加班至凌晨,只为更好地完成当天的培训任务。这一奇怪的“xx现象”,让我满足于自己的充实忙碌,让我反思自己的积极努力。我的答案是团队意识、竞争机制。
参加培训,都可能在第一天安排“破冰活动”。而“破冰活动”无外乎这三个步骤:分组——交流——定组长、队名、口号。而xx的“破冰活动”多走了一步——以小组为单位做游戏。只多一步,而体验和结果完全不同。在游戏环节中,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执行,一起欢呼、一起遗憾,一起流汗、一起感动,真正的“破了冰”,真正的做到了互相认识,真正的理解了团结、合作、服从、竞争。而这种团结、合作、服从、竞争的企业意识一直贯穿培训的始末,贯穿我们每一次的培训任务。
“xx现象”再一次印证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一个人都有渴望被认可、被肯定的需要。点燃了心中的那团火,迷茫的人也会燃烧。我们都不愿做慢慢加热的冷水锅里的青蛙,在浑然不知中丧失跳跃的能力,丢失本该精彩的生命。我们满足于自己工作的安逸稳定,可我们也渴望赋予挑战的生活,而不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就凭自己的良心和责任心。我们老师的生活需要改变,我们学生的职业生涯更需我们老师去改变。强化小组学习,引入竞争机制,让团结、合作、服从、竞争的企业意识深入学生内心。
不一样的培训——企业意识,不一样的体验——充实快乐,不一样的收获——思想火花。走出去——学习,走回来——改变,改变的是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心态,改变的是行动,改变的是我们对中职教育工作的热情。
第五篇:参加中职教师企业意识培训体会
参加中职教师企业意识培训体会
不一样的培训
不一样的收获
走出去,才知道天多高;走出去,才知道地多宽;走出去,才发现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不一样的眼界,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行动。参加xx中职教师“企业意识”培训,才知道不一样的培训,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收获。
参加培训,我一直在看。
“菜鸟到大师的距离——练习。”
这是在参观xx企业文化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标语。它给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它的地利:显眼、醒目。走进基础车间,直入眼帘的就是这一幅硕大的标语,毫无异义地喜欢上了它,并感动于它。学生在迷茫、怠工时抬眼一看这幅标语,心里自然又重新鼓足了劲。作为教师,我们都要搞班级文化建设、教室文化布置,要在教室里贴上名人名言、贴上励志的标语。可我们的名人名言、我们的励志标语挂在了墙上就再难走下来,失去了它应有的指导性。别说学生就是我们老师都可能背不下来我们挂在教室里的名人名言。为什么?问题不在名人、也不在名言,而在于我们和他们之间横着的距离。一句话,缺乏实用性,是为“标语”而“标语”。我们在文化建设时不够用心。
“用心”是xx教育团队追求的价值观之一,从他们张贴的标语里就可管中窥豹。他们张贴的每一条标语不是出自名人,而是出自他们自己之口,显得真实、自然、易于接受。如经验之谈、如谆谆教诲,脱口而出,针对性特别强也特别亲切,就像在对学生诉说、提醒。xx真的做到了创立一种文化、形成一种环境、营造一种氛围——始终如一地保持一种实用特色。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企业文化还体现在xx每一个员工的言谈举止中,而不是僵硬地挂在墙上、冰冷地躺在文件里。在这,和大家共同分享几条xx的标语。
“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起点。”
“老师就是要讲给学生听、做给学生看、带着学生一起干。”
“知道和会是两码事,要把知道的变成会做的事。”
……
参加培训,我一直在听。
夏金星教授在讲“如何转化后进生”中说:“创造成功的机会,安慰不起作用,鼓励也不起作用,只有成功才有用。”
我们的学生是怀着失望与无奈踏进中职的校门的。他们没有考上梦想的高中,在父母眼中,他们是没跳过农门的鱼、他们是成不了钢的铁,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值也大打折扣。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命运也感到前途暗淡、渺茫;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他们往往表现为退缩、害怕,甚至破罐破摔。针对特殊的生源情况,教育教学方法亟待新的改变:先育人后教学。德国教育家第德多惠的一句话我们都很熟悉:“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看,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心。而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最好方法。教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和谐一方社区。我们老师应尊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一份自信,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学生自会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再去争取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以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促成更大成功的取得。通过反复成功的正强化,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学生积蓄以后踏上工作岗位的良好的信心支撑和动力资源,为学生成长为社会的成功者奠基。参加培训,我一直在动。
进行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用工需求。
xx为我们安排了“企业调研”。这对我们一直在学校教书、上课的老师来说,完全是陌生的。即使有,那也是书本上的、理论上的。我们缺乏实战能力、缺乏实战经验。但我们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是为企业服务的,而我们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要求吗?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好更快地与企业用工需求相接轨?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中职教师。所以,我们老师必须走出学校,走进企业,进行企业调研。
我们这一组要调研的是重庆通盛工业有限公司。从“前期准备”到“制定调研方案”再到“企业调研”再到“总结展示”,我们全组齐心协力,分工合作。这一次企业调研是激动而愉快的。通盛公司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呢?企管部冯中明部长回答我们:态度、技能。而态度是最重要的: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能吃苦耐劳、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冯部长说:如果让他到中职学校当老师,那我就抓这两个方面。想起曾经看到的一个调查结果,企业对员工的素养最看重哪些方面。排名前五的是态度、性格、习惯、敬业、技能。而态度是排在第一位的。就如冯部长说:技能再好、态度不好,拿来我也无法用。而态度好的他至少可以当流水线上的装配工。
说到这里,对我的启示是:我们中职学校必须狠抓德育,学生的养成教育必须得天天抓、月月抓、期期抓、年年抓,抓到点、抓到位,让我们的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加培训,我一直在想。
“xx现象”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老师,还将改变我们的学生。
我们这些二三十岁、四五十岁,在事业单位的温床里按部就班,已经慢慢失去棱角,变得有些麻木的老师们,在参加xx“企业意识”培训的时候,怎么一个个都变得生龙活虎,有激情、有干劲?在听课时不再接打电话、也不再想着与周公约会,而是忙着记笔记、争着举手发言。结束一天的培训后,认真地记下一天的培训感受,认真地写计划、作报告、完成PPT。甚至加班至深夜、加班至凌晨,只为更好地完成当天的培训任务。这一奇怪的“xx现象”,让我满足于自己的充实忙碌,让我反思自己的积极努力。我的答案是团队意识、竞争机制。
参加培训,都可能在第一天安排“破冰活动”。而“破冰活动”无外乎这三个步骤:分组——交流——定组长、队名、口号。而xx的“破冰活动”多走了一步——以小组为单位做游戏。只多一步,而体验和结果完全不同。在游戏环节中,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执行,一起欢呼、一起遗憾,一起流汗、一起感动,真正的“破了冰”,真正的做到了互相认识,真正的理解了团结、合作、服从、竞争。而这种团结、合作、服从、竞争的企业意识一直贯穿培训的始末,贯穿我们每一次的培训任务。
“xx现象”再一次印证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一个人都有渴望被认可、被肯定的需要。点燃了心中的那团火,迷茫的人也会燃烧。我们都不愿做慢慢加热的冷水锅里的青蛙,在浑然不知中丧失跳跃的能力,丢失本该精彩的生命。我们满足于自己工作的安逸稳定,可我们也渴望赋予挑战的生活,而不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就凭自己的良心和责任心。我们老师的生活需要改变,我们学生的职业生涯更需我们老师去改变。强化小组学习,引入竞争机制,让团结、合作、服从、竞争的企业意识深入学生内心。
不一样的培训——企业意识,不一样的体验——充实快乐,不一样的收获——思想火花。走出去——学习,走回来——改变,改变的是心态,改变的是行动,改变的是我们对中职教育工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