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沂南县研讨心得体会
感受时代教师风采,尽享教研丰硕成果
------临沂市农村小学英语“常态与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有感
在11月28日-29日,我参加了在沂南县举行的临沂市农村小学英语“常态与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此次教研活动使我很受启发,让我见识了新一代小学英语教师的风采,又学到了一些宝贵的小学英语教学经验。
在此次研讨会中,近距离地感受到了高效课堂,感受到了它与传统课堂的区别。高效课堂打破了老师是绝对权威和绝对主导的这一陈规,在高效课堂中,孩子的主导地位得到体现,孩子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研讨会中,首先是沂南县双语实验小学的学生表演的英文版西游记,双人唱英语歌曲表演剧“猫鼠之夜”,通过学生们的说唱跳,让我们领略到了现代小学英语教师培养出的孩子的英语素养的确跟以往不同,让人既兴奋又向往,向往自己也能够培养出这样的学生,能够走上舞台,能够用英语进行表演、歌唱。
接下来五位英语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高效课堂。前面三位老师都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课堂中既兴奋,又神往,看到老师用这么有趣生动的画面展现看似枯燥的英语知识,在课堂上不再感到乏味。三位老师在巧妙导入新课的同时,让任务贯穿课堂的始终,课堂围绕一条主线进行;横向活动中,老师们用娴熟的英语口语给学生来指引,采用多种课堂活动模式评价学生学习英语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收获,也体验着学习英语带来的快乐。后面两位老师尽显农村小学教学的风采,体现了农村小学在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还没有完全普及的条件下,用他们自己的智慧给平凡的英语课堂带来了活力和生机,让看似“小米加步枪”的小学英语课堂注入了活力,用老师扎实的英语教学基本功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收获和满足,看似脱去华丽外衣的课堂下面隐藏着老师的不俗的教学技能。
郭淑华老师的简笔画给了我很大的感动,自己平时上课也经常使用简笔画给学生上课,学生表现出来的高兴劲,自己心里非常清楚,给英语课堂带来的高效非三言两语所能表达;然而难能可贵的是郭淑华老师几乎每节课都能利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她的用心可想而知,而且在她的带动下,她周围的老师都尝到了简笔画给小学英语课堂带来的甜头,都再努力的学习和使用简笔画。作为一位有心的老师,郭老师有了自己的目标:把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全部用简笔画编辑成册。真的渴望她能早日实现这一目标,让广大的临沂小学英语老师受益,让所有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表笔画带来的快乐。
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袁磊老师能够把三年级的英语话题和英语学习句子,串成歌词,编成舞蹈,给了在场所有的老师又一次感动,难能可贵!现代的小学英语教学需要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更需要有多方面的才艺去带领学生学习。几位老师的典型发言,让我们了解到小学英语教学成绩的来之不易,无论条件是优越还是恶劣,无论我们的学生是先进还是落后,我们要开动大脑,想办法,用我们的智慧,让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不再寂寞,不再沉闷,让学生在激情四射老师的引导下,把课堂气氛做活,做大,做强,真正让我们的学生学中玩,玩中学,轻轻松松把英语学好、学活、学精!
通过参加这次的教学研讨会活动,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怎么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怎么培养学生的能力?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和资源?相信通过这一次学习,会让自己的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找到答案,自己的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李宗波
于沂水镇双龙小学
2011/11/30
第二篇:沂南学习材料
结束语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勤劳朴实的沂蒙妇女在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身上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她们因党的教育而觉醒进步,因翻身解放而光彩照人,因战争洗礼而忠贞坚韧。她们对党和军队充满着无限热爱,对侵略者反动派充满了刻骨的仇恨,她们毅然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家庭和革命的重担。她们就是沂蒙根据地涌现出的独特的先进女性群体——沂蒙红嫂。明德英、王换于、李桂芳、胡玉萍等英模人物,就是这个先进女性群体中的光辉典范。历史选择沂蒙山 武装斗争,保卫家园 发展生产、改善民生
“妇救会”是“妇女救国会”的简称。根据地妇救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妇女为八路军纺线织布、缝军装、做军鞋、碾军粮、烙煎饼、救护伤员,传送情报,抚养革命后代等,在妇救会的带领下,沂蒙妇女积极参与拥军支前工作,为人民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沂蒙红嫂,是一个先进女性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明德英被誉为“沂蒙红嫂第一人”。抗日战争时期,明德英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伤员,著名作家刘知侠以她的事迹为背景,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从而诞生了“红嫂”这一伟大的称谓。此后,小说相继被改编成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电影《红嫂》及其他各种地方剧。以明德英事迹为素材创作的各种绘画、木刻、剪纸等民间艺术作品,在全国上百种刊物上刊登,明德英以及她乳汁救伤员的感人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为之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2009年9月明德英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伟大的母亲王换于:抗日战争时期,王换于家是红色堡垒户,是党政军革命干部的家。罗荣桓、徐向前、朱瑞、黎玉、郭洪涛等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都曾在她家生活工作过。她像母亲一样保护着这些革命干部和他们的子女们。1939年秋,她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42名革命后代。当得知在她家居住过的陈若克和孩子牺牲的消息后,她千方百计找回陈若克母女的遗体,将其厚葬在自家菜园地里。她组织群众抢救伤员,救活了奄奄一息的《大众日报》社干部白铁华。她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山东省各界代表联合大会会刊》,填补了山东档案关于联合大会资料的空白。42集电视连续剧《沂蒙》中的于宝珍,就是以她为原型创作的。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革命战争年代,她积极投身拥军支前工作。196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和庄村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连长。她以雷锋为榜样,照顾烈军属、五保户,一心扑在集体上,爱党爱军几十年如一日。1978年胡玉萍随儿子到抚顺,把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带到了抚顺,同“雷锋团”结下不解之缘,实现了她爱国拥军一辈子的夙愿。拥军寄托爱党爱军情怀:胡玉萍是沂南人民的优秀儿女。她的模范事迹是沂蒙精神的生动体现。开展向胡玉萍同志学习活动,对于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公仆意识、宗旨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教育党员干部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对于激发全县人民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推动全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沂蒙红十嫂:在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沂蒙红嫂是一个伟大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除明德英、王换于、李桂芳、胡玉萍四位光辉代表外,还有一大批事迹突出的沂蒙红嫂典型,她们的事迹家喻户晓、声震沂蒙。民兵英雄侍振玉、许婚动参的梁怀玉、智闯虎穴的刘玉梅。母子情深的祖秀莲、卖女拥军的方兰婷、永远的新娘李凤兰、拥军八十载的范桂君、毁家纾难的王自生、爆破英雄公成美、母女情长的王桂华…….她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拾担架、送军粮,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为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做出了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任凭岁月流逝,中国共产党将永葆青春,领导中国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为之矢志奋斗,这样的政党必定根基牢固、生命旺盛、前途光明。
第三篇:沂南三小清明扫墓
传承英烈精神·永远不能忘记
-----沂南县第三实验小学
王友续
缕缕春风、松柏含悲,却诉不尽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道不尽对烈士英魂的无尽哀思。为牢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弘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不断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和热爱,坚定跟党走的信念。3月28日,沂南三小部分学生代表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来到鲁中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了以“传承英烈精神·永远不能忘记”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面对着庄严的纪念碑,学生们心情激动,思绪万千。队员们含着热泪,为抗日烈士们敬献了花圈和亲手制作的精致小白花,纪念碑上“抗日烈士碑”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在苍松翠柏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此时此刻,队员们没有了往日的喧闹,没有了今日的嬉笑,都静静地肃立着,他们穿着整齐的校服,鲜艳的红领巾在胸前飘扬,挺立在烈士墓前,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捍卫着烈士墓的荣誉。
活动仪式上,辅导员老师讲述了抗日英烈们的英雄事迹,少先队员们站立在纪念碑周围,念着一个个烈士的名字,深深地把他们刻在心里。随后,全体少先队员在纪念碑前,举行了庄严宣誓和呼号,最后,少先队员们参观了鲁中革命烈士纪念馆,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画面,向少先队员们讲述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少先队员们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观看展览,并不时驻足凝望沉思。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永远留在所有人的脑海中,先烈们的光辉形象永远镌刻在所有人的心中。沂蒙精神展用大量珍贵的历史史料,再现沂蒙精神产生、发展、升华的历史进程,讴歌了沂蒙人民为新中国建立作出的奉献和牺牲,展现了沂蒙老区在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
通过此次扫墓活动,少先队员们被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所感动,被革命先烈对党的无限忠诚所感染,纷纷表示,要继承烈士的遗志,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沂南三小的少先队员们在参观鲁中革命历史纪念馆
沂南三小的辅导员老师、少先队员代表合影
沂南三小的少先队员向纪念碑敬献花圈并宣誓。
第四篇:沂南红色影视基地
沂南红色影视基地旅游项目推广方案
景点简介:红嫂家乡旅游区暨中国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总占地1129
亩。由《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常山庄村》、《沂州古县城》、《山乡梦影视服务中心》组成,总投资2.6亿元。这里是红嫂乳汁救伤员的真实发生地,这里是当年沂蒙革命根据地中心,这里至今保留着抗战时期的古村风貌。随着电视剧《沂蒙》的拍摄和热播,很多红色影视剧相继在这里拍摄完成。推广目的:这里是中国独一无二抗战时期中国“红色堡垒村”,这里就是英雄马牧池,这里就是乳汁
救伤员的“红嫂”家乡。
这里是影视剧《沂蒙》、《娘》、《沂蒙六姐妹》、《斗牛》拍摄地,这里是中国炙手可
热的独具特色的红色影视剧拍摄地,这里是演艺人才腾飞的地方.这里是当年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至今这里完好的保留着抗战时期的沂蒙特色古村风
貌。
这里的风景美不胜收,这里是中国摄影家眼中最美的地方,这里是中国艺术院校户外写生
基地,是摄影爱好者最向外的地方。
这里是沂蒙精神的发源地,是红色旅游、爱国教育、党性教育的红色教育基地。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详情
沂南红色影视基地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距沂南县城西北23公里。抗战时期这里是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也是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常山庄村四面环山,群山相连,只要在各个山头放一个哨兵,便可以一哨观天下,进退任我行,不要说一支部队,就是一个人从这里路过我们也看的清清楚楚。所以说此地藏龙卧虎,易守难攻,是我抗战的战略要地。如果说到历史,首先要说党中央的英明决策。1938年1月,中共山东省委在徂徕山领导起义后,党中央十分关注山东的战局,并明确指出:山东省委的工作应以发动游击战争与建立游击区的根据地为中心,省委工作的中心应当放在鲁中区,尤其是以蒙阴、莒县等广大地区为重心,而常山庄这一带恰为蒙阴至莒县的中心。
随后,中共中央又作出了“派兵去山东”等一系列决策,首先派陕甘宁边区党委书记郭洪涛率高克亭等50余名军事干部和地方工作干部到山东,随后将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又委派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和红军将领张经武率部分红军干部、长期在白区工作的党员干部以及部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的学员近200人到达沂南,接着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将所属部队整编为10个支队23个团,共2.45万人,地方武装1万余人。同时,统一指挥山东各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从而拉开了创建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序幕,使这里成为山东抗战的中心。从1938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直在沂蒙革命根据地战斗、工作的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高克亭同志曾经说:“抗战时期,山东的中心是沂蒙,沂蒙的中心是沂南,沂南的中心是常山。” 站在三孔桥上,我们看到北边这一大片的青石林,可谓是我们常山庄独有的一片景观,当地老百姓叫它黑石沟。沿着这个黑石沟往北100米的位置,有一个地道口,是当年这里的百姓掩护八路军救护伤员的地方,现在仅剩一个洞口,但还可容纳10多人。
前边这个书写着马牧池三个字的石碑,是为了方便拍摄影片而立起的道具石碑。马牧池是这里乡镇的名字,常山庄就是属于马牧池乡。关于马牧池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我们山区一般都缺水,但是这条小河却常年有水,古时候来往的商人都在这里歇脚饮马,大家垒坝拦水,修起了一个个饮马的池子,称牧马池或饮马池。后来就有个马牧池这个地名。
整个影视基地所拍摄的都是一些30、40年代抗战题材的影视剧,所以这里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风貌,都是大家眼前这些茅草屋石头墙,所有房屋都是用当地石块建成的,咱们眼前的这些石头墙当地称之为“干插墙”。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临沂市委宣传部要拍摄一部反映沂蒙人民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沂蒙》,剧组历时三个月,在沂蒙山区走遍了6个县200多个村庄,最终将《沂蒙》的拍摄基地选定在这里。就是因为这里不但地形独特而且还完整的保存了当年抗战时期的古村风貌。在这里先后拍摄了电影《沂蒙六姐妹》、《斗牛》,电视剧《沂蒙》《娘》等20余部影视剧。《沂蒙》荣获了2009年央视“优秀首播剧奖”、“最高收视率奖”和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沂蒙六姐妹》荣获了全国五个一精品工程奖、电影华表奖和泰山文艺奖一等奖;《斗牛》荣获46届台湾金马奖。
这些生长在石头缝中的百年老树和这些石头房屋,古朴沧桑,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见证了当年共产党领导的沂蒙人民奋起抗战的历史。
随着拍摄影片的不断播出,这里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热情的观众在追寻当年革命斗争的遗迹,寻找当年那段真实感人故事的同时,纷纷到这里来观光,使这里既有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又有着丰富的人气。到目前为止,这里陆续拍摄了电视剧《沂蒙》、《娘》、《反抗之真心英雄》、《地道英雄》、《平原枪声》、《岛城风云》、《永不磨灭的番号》、《干得漂亮》、《战雷神》;电影《沂蒙六姐妹》、《斗牛》、《诱杀》、《一个农民的1978——2008》等30余部红色影视剧。前来近距离观看明星大腕,深层次感受红色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年这里被确定为《山东省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现已成为红色旅游、爱国教育、写生拍客、影视拍摄的基地。
影视基地荣誉
红色影视基地,山村影视城、影艺人才的摇篮
红色影视文化根据地、山东省乡村特色旅游示范区
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党史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文化生态综合旅游地、沂蒙红色影视拍摄最具特色基地。
影视基地景观
沂州古驿道、红色堡垒村、山村石头寨、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沂蒙母亲王换于展馆、沂蒙大姐李桂芳展馆、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纪念馆、战时火线桥实景展室、小车队长李家才展馆、支前妇救会展馆、支前街、指挥街、影视街、沂州古县城、山乡梦度假村
影视基地美食
常山柿子、西寺堡梨、马牧池山鸡、野竹旺粉皮、双泉峪烤地瓜、芋头、核桃、栗子等地方特色餐饮小吃
影视基地体验
参与影视拍摄、水上拍摄体验、明星见面会、古城古装体验、影视片花仿拍、影视小品拍摄、民俗表演、沂蒙大秧歌互动
影视基地度假
滨水餐厅、生态别墅、标间宾馆、剧组接待、游客接待、旅游团接待、欢乐农家
景区游览内容
走上 “ 沂蒙古道 ” 感受 “ 长亭外,古道旁 ” 的古朴与厚重,进入明清商铺,品尝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特产。走进 “ 马牧池 ” 大门,回味《沂蒙》电视剧的情节。在感受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剧情中,进入 “ 红色堡垒村 ”,这里依托独特的抗战时期的山村风貌,以马牧池所具有的红色历史,全面展示红色文化、影视文化和沂蒙民俗。在三孔桥上,可以想到电视剧《沂蒙》中日伪军进出村庄从这里经过时那种不和谐的音乐。“ 马牧池 ” 石碑记载着厚重的历史,《沂蒙》剧中一些惨烈的场面都是在这里拍摄的。视野中的古村院落,低矮破旧甚至脏乱,就是这些茅草屋,石头院,小土路,石台阶,典型的旧时山乡村景,古村风貌,吸引了电视剧《沂蒙》导演管虎。当初,他带领一班人马,从沂蒙山区 6 个县 200 多个山村景点中选定了这个地方。“ 沂蒙大戏台 ” 是影视剧大场景的拍摄地,它成就了《沂蒙》剧中妇救会识字班的场景,《斗牛》中抓阄的场景。平时这里有红色歌舞表演、有沂蒙大秧歌互动,游客们可以踊跃参加。在 “ 东家大院 ” 可以想到李中奉与鬼子同归于尽的悲壮场景;在 “ 李家大院 ” 可以透过于宝珍一家人,感悟到根据地军民一家亲,同心协力斗敌顽的情景;在 “ 支前院 ”、“ 红嫂院 ”、“ 红色堡垒户 ”、“ 红嫂纪念馆 ”,仿佛回到了战争年代。当你穿过西城门,走进 “ 山乡梦度假村 ” 和 “ 水上景区 ” 以后,你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 古炮楼 ”、“ 古县城 ”、“ 宪兵司令部 ” 矗立在你的面前,你可以参加古城古装的仿拍体验,尽情享受影视娱乐的趣味。
营销策略。合理规划和建设影视主题公园及影视基地
(1)建设符合实际且特色鲜明的影视主题公园。沂南红色影视基地可以借鉴影视主题公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具有本地鲜明特色的主题公园。如在海南尖峰岭取景拍摄的《红楼梦》,投资者就可以在这里建立主题公园,利用《红楼梦》的知名度来吸引游客。
(2)根据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不断完善的旅游环境,建设 影视旅游 基地。对沂南红色影视基地来说,要充分发挥沂南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把影视作品拍摄基地建在革命老区,以历史文化衬托影视,以影视作品来带动旅游,将影视与旅游很好的结合起来,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 影视旅游 产品的开发
(1)建设新的 影视资源 旅游专线。作为天然摄影城,可以利用在沂南的拍摄工程,设计旅游线路,以形成各类 影视旅游 线。继续发展更多的 影视旅游 专线,鉴于沂南有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拥有令中外游客钟情的民俗文化。因此可以发展红色文化 影视旅游 专线。
(2)政府要重视影视作品的拍摄,应给予大力的支持。沂南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该支持影视作品在沂南的拍摄、录制,采取较宽松的管理方式,简化甚至省略审批程序,以吸引一些影视剧组来沂南拍摄。加大对沂南现有的 影视旅游 资源的宣传力度。好风凭借力,扬帆正有时。伴随着新一轮文化旅游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高潮,沂南县文化旅游业也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沂南三小手拉手活动
拉手共成长,同绘中国梦
——沂南第三实验小学与里庄中心校后峪子联小举行手拉手活动
3月13日,沂南县第三实验小学与里庄中心校后峪子联小开展了以“拉手共成长,同绘中国梦”为主题的手拉手活动。两校少先队员在一起相互交流,畅谈理想,建立了真挚的友谊。
活动在嘹亮的少先队队歌声中拉开序幕。首先是沂南三小教导主任徐玉洁和里庄中心校后峪子联小校长袁俊良签订了两校“手拉手”联谊协议书并交换了联谊纪念牌。接着,里庄中心校校长田洪友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最后,两校师生共同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把手拉手活动推向高潮。会后,三小与里庄中心校后峪子联小的少先队员们友好交流,相互交换了友情卡、交友信,并相互交换礼物,两校师生的友谊之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本次“手拉手”活动,队员们在传递爱心的同时,也真切地体会到了一份真挚的友谊,在畅谈生活、理想中共同描绘了一幅七彩中国梦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