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月10日是什么节日
5月10日是什么节日
2015年5月10日为母亲节
母亲节起源
母亲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在一月八日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瑞亚(英文:Rhea、Cybele,希腊文: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亚的母亲,故称众神之母)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三天之久。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
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1876年,美国还在悲悼南北战争的死者。安娜·查维斯夫人(Anna Jarvis)在礼拜堂讲授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讲到战役中捐躯的英雄故事后,她进行祈祷时说:“但愿在某处、某时,会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纪念和赞扬美国与全世界的母亲。”
查维斯夫人为她的礼拜堂服务超过25年,当她在72岁逝世时,41 岁的女儿安娜,立志创立一个母亲节,来实现母亲多年前祈求的心愿。安娜先后写信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要求他们支持设立母亲节,以发扬孝道,初时反应冷淡,但她不气馁,继续向各界呼吁.1907年5月12日,安德烈卫理教堂应安娜之邀为母亲们举行一个礼拜仪式。隔年,此仪式在费城举行,反应热烈,终于获得维州州长的支持,并于1910年宣布在该州设立母亲节。1911年,庆祝母亲节的活动已经开展得非常广泛,不仅席卷美利坚合众国的每一个州,而且连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的一些国家也都开始庆祝这个节日。美利坚合众国人还把宣传母亲节的传单用十种不同文字印发到各国去,以便扩大影响。此后几年中,庆祝母亲节运动的热潮有增无减。1912年,美利坚合众国专门成立了母亲节国际协会。
1913年5月,美利坚合众国众议院一致通过决议,号召总统以及内阁、参众两院和联邦政府的一切官员一律在母亲节佩戴白色石竹花。1914年,美利坚合众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并要求总统发布宣言,号召政府官员在所有的公共建筑物上悬挂国旗。紧接着,威尔逊总统昭告全国公民也在自己的住宅上挂国旗以表达人们对美利坚合众国全体母亲的热爱和尊敬。此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每年都要发表一篇内容相同的宣言。此后,母亲节便在各国开展。
母亲节礼物
康乃馨
由来
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之花,受到人们的敬重。国际上献给母亲的花是康乃馨,它在纤细青翠的花茎上,开着鲜艳美丽的花朵,花瓣紧凑而不易凋落,叶片细长而不易卷曲,花朵雍容富丽,姿态高雅别致。红色的康乃馨象征热情,正义,美好和永不放弃,祝愿母亲健康长寿;粉色的康乃馨,祈祝母亲永远年轻美丽;白色的康乃馨,象征儿女对母亲纯洁的爱和真挚的谢意;黄色花朵象征感恩,感谢母亲的辛勤付出。
萱草
由来
萱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的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
萱草花,又叫忘忧草。它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叶狭长,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黄色的花,十分艳丽,非常适合供人观赏,它的花蕾叫金针,所以也叫金针蕾。在母亲节,子女为母亲送上一株忘忧草,祝福母亲远离烦恼和忧愁,身心愉悦,健康长寿。
母亲之花、母亲节的主花:康乃馨
康乃馨花语:魅力、真情、母亲我爱你、温馨的祝福、热爱着你、不求代价的母爱、亲情思念
香草:代表母亲品德高尚、高贵的花卉。
勿忘我的花语:真实的爱、永恒的爱
台湾地区送母爱的主流花卉:羽扇豆
羽扇豆的花语:母爱
萱草的花语:永远爱你母亲,伟大的母爱,慈母
送客家母亲的主流花:鲁冰花
鲁冰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母爱、刻苦耐劳、奉献
18枝康乃馨+满天星代表给母亲的爱;
4枝火百合+18枝红色康乃馨+黄莺代表幸福安康;
2枝火百合+18枝康乃馨代表母恩永远;
20支粉色康乃馨、绿叶、石松、满天星代表永恒的爱。
93朵康乃馨象征永远年轻。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给天下所有的母亲送上最好的祝福吧!朋友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的母亲过一个愉快的节日,尽一份子女的义务吧。
第二篇:9月10日是什么节日
9月10日是什么节日
9月10日是中国教师节、世界预防自杀日
关于教师节
教师节是我国仅有的包括护士节、记者节在内的3个行业性节日。自1931年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共有过4种不同日期和性质的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1931年。当时,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提出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增进教师修养3项目标。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教育家孔子
鉴于“六·六”教师节是教师自发组织设立的,国民党政府没有承认,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决定另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1985年,彭真为全国第一个教师节题。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并一起作为我国教师节。由于种种原因,教师节实际上并未实行。
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地位,1985年1月21日,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老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的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在第一个教师节,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向全国教师发出慰问信祝贺节日,同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青团中央、全国教育工会等单位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集会,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万里在会上发表讲话,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向全国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热烈祝贺节日。教师节期间20个省市共表彰11871个省级优秀教师集体和个人。
关于世界预防自杀日
诞生过程
“世界预防自杀日”(World Suicide Prevention Day),是由创建于奥地利的国际预防自杀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从2003年开始设立的。[1] 国际预防自杀协会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Ringel于1960年在维也纳成立的,1996年后总部改为轮流制,现总部在法国。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为预防自杀和降低自杀率,自2003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将每年9月10日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以帮助公众了解诱发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增强人们对不良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预防自杀行为。[2]
世界预防自杀日历年主题
2014年——防止自杀,联系全世界
2013年——歧视:自杀预防工作的绊脚石
2012年——全球预防自杀:加强保护因素,唤醒生存希望[3]
2011年——多元文化社会之自杀预防
2010年——无论是谁,无论在哪里:全球携手预防自杀
2009年——社会文化因素与预防自杀
2008年——全球化思维、全国性计划、地方化行动
2007年——终生预防自杀
2006年——理解激发新希望
2005年——预防自杀是每一个人的事情
2004年——拯救生命,重建希望
2003年——自杀一个都太多
第三篇:2012年5月10日党课材料
2012年5月10日党课材料
不断提高思想意识水平正确把握网络舆情导向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曾经提出,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要注重增强“舆论引导和新兴媒体运用能力”。李源潮同志也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重视网络、利用网络、管理网络、引导网络”。当前网络已成为民意表达的集散地。从“华南虎”到“云南躲猫猫事件”,从“巴东邓玉娇案”到“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从“天价烟局长”到“天价表县委书记”,从“我爸是李刚”到“王立军事件” 等话题,无一例外都是网上炒作的热点。其声势浩大、影响深远,若不加以重视,不及时澄清、引导和处理,轻则出现“一边倒”的负面消极言论误导舆论,损害党和政府形象,重则煽动不稳定因素,由网络走向现实社会,演变成真正的群体恶性事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媒体对人们工作生活和社会舆论格局的影响日益深入,已成为重要的大众传媒、社会民意的晴雨表和群众表达诉求的新平台。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广大党员干部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使网络成为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因此提高对新兴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的认识,增强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是新形势下作为我们国家的执政党,作为我们每一个普通党员刻不容缓的一门必修课。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网络及网络舆论的发展现状,要准确把握“三个关系”
一是网络与主流舆论的关系。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伟大里程碑,它带来了信息革命,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据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上网普及率超过25%,互联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媒体,网络舆论从附属型的舆论阵地转向舆论主阵地,成为影响社会的主流舆论。通过网络,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社会的满意程度和和谐程度,网络已成为社会观念和思想的显示器,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
二是网络与党群之间的关系。网络的方便快捷使得社情民意快速直达,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为我党快速组织动员群众、传递党和政府声音搭建了新平台。网络成为思想文化信息和社会舆论的集散地,既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为党正确实施舆论引导开辟了有效的新途径。另一方面,网络公开透明、开放互动拓宽了群众的监督空间和渠道,进一步增进了党群之间的关系。
三是网络舆论与党的执政的关系。网络舆论的多元化的信息使我党的思想舆论阵地主导地位受到冲击,控制能力削弱,教育引导群众的功能难度越来越大。党员领导干部对网络的认识、运用和应对能力与网络的快速发展不适应,难以有效地利用网络、引导群众。党政工作的滞后与网络监督的快速广泛透明不相适应,使党员干部提高能力、树好形象的任务更加迫切,这些都给党的执政带来新的考验和挑战。
二、客观评价当前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应对网络及网络舆论的水平,总体体现“三个面对”
一是领导干部用网的主动意识淡薄、观念陈旧,体现“不愿面对”。一些领导干部主动用网的意识淡薄,或曰没时间,或曰不懂上,宁愿花时间应酬而没空上网。他们认为网络离自己还很遥远,觉得“上网那是年轻人的事情”,抱着“网上曝光怎么也轮不到我”的侥幸心理。有的认为网上信息缺乏权威性和专业性,“不值得重视,无须大惊小怪”。一些领导
干部依然抱着传统观念,沿袭“堵、避、封”等对付传统媒体的手段来对付网络,而有的则视网络舆论为“洪水猛兽”,找各种理由拒绝回复,千方百计阻挠采访,出了问题绞尽脑汁“捂盖子”。
二是领导干部网络技能缺乏,被动应对网络问题,体现“不善面对”。当前大多数领导干部的网络运用技能仅仅停留在浏览信息上,网络知识一知半解,对网络运行规律、网上信息甄别、网上舆情研判等缺乏认识、反应较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快、范围广、先发制人,不及时、不充分的应对导致形势陷入被动,受制于人,从而造成党和政府形象的损害。同时,由于领导干部不善于运用网络的话语方式和特点,不懂“网言网语”,难以与网民进行有效交流;即使勉强应对,也常常由于不适应网民之间嬉笑怒骂方式,对于交流过程中的尖锐、过激的嘲讽甚至辱骂不能泰然处之,阻碍了进一步的交流。
三是网络影响日深,领导干部对网络舆论的管理和引导工作亟待加强,体现“不得不面对”。随着网络的普及,各地地方党委和政府都深刻感受到,网络已成为掌握群众舆论动态,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现实中,社会上各类矛盾几乎都能在网上形成舆论热点,几乎所有的危机事件都会在网上有所反应,网络影响日益加深。但是,由于网络舆论的管理和引导工作还不够完善,如出现了“人肉搜索”冲击法律规范、“网络推手”扰乱舆论秩序、“网民宣判”干扰司法等的实际问题。对于个别网络事件,地方政府或重视不够或未能及时引导,造成谣言扩散,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造成社会恐慌,威胁社会稳定,因此对网络舆论的管理和引导势在必行、亟待加强。
三、加强新形势下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做到“三个坚决”
一是要高度重视网络,提高对网络舆论的认知能力,对待网络问题坚决不再“躲猫猫”。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要充分认识、重视和尊重网络:互联网作为大众媒体,影响深远;广大网民地域分布广、职业范围宽;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主流舆论和主要声音。其次要充分认识网
络舆论的热点话题及其影响。涉官与涉“腐”,涉富或贫富差距,涉及社会公平正义,涉及民族主义及宗教信仰、中外话题,涉及伦理道德,涉及百姓切身利益,涉及公共安全、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涉及明星绯闻、知名企业或敏感地域等八个方面是网络舆论的热点话题。这些方面的的舆情应该引起各级领导干部和我们每个党员同志的重视,成为了解民情、引导舆论的重要参考,对待这些舆情我们每个共产党人应该要主动出击,坚决不再“躲猫猫”。
二是要提高网络沟通能力和技巧,应对网络事件坚决不做“周老虎”。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要主动学习,主动接受网络,切实把网络作为除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之外的“第五习惯”,增加了解信息的渠道,提高信息的甄别能力,作为领导干部要保持政治敏锐性。其次要快速反应、及时出击。某一事件一经发生,往往几分钟就有网民将相关信息发到网上,十几分钟后就有网站转载,1个小时后网上讨论就可能达到高潮。主流媒体保持沉默的过程正是导致谣言扩散的过程,尤其是公共突发事件最容易对政府形象造成损害,必须抢占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权威信息,掌握主导权,并且要关注事前、事中和事后等关键节点上的舆情走向,及时发布事件处置的新情况,回应公众的质疑和猜测。再次还要加强学习网络语言,掌握网络沟通技巧。要使用网络通行的语言方式和特点,不能严词说教,不能官话套话连篇。对待网络事件,领导干部要坚决不做“周老虎”,惟有以坦率真诚去赢得网民信任和理解,任何推诿敷衍、投机取巧都逃不过网民的眼睛,甚至弄巧成拙,落下笑柄,作为普通党员我们要掌握正确的看待和处理问题,要用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坚定自己的信念,积极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是要进一步增强对网络舆论的管理,引导网络舆论坚决不出“范跑跑”。第一是要加强网络舆论管理。网民在网上反映的社情民意,实际上也是一种信访,现在各级政府也逐步将处理“网络舆论”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安排专职人员收集网上有关信息与材料,按期汇
编,提供给有关负责领导参阅,作为领导决策和改进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民意渠道和信息来源。条件允许的,还将建立完善责任部门答复机制,通过网上公布的形式,以正视听、以解民怨。第二是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论一旦出现,就必须积极应对、正确引导,坚持“学习有益的,采纳有用的,澄清有误的,抵制有害的”。第三是要加强领导干部培训和实践锻炼。通过研讨、调研、模拟和现场互动等形式,加深领导干部对网络规律的理解,提高网络思维能力和舆论引导才干及公共突发事件应对的能力。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要减少应酬,顺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多抽时间上网,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践中掌握网络语言的表达能力,不逃避、不误导,引导网络舆论坚决不出“范跑跑”。
今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八大,这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网络舆论的力量也越来越大,作为我们每个共产党员来说,积极引导好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信息平台及时传达好党的相关路线、政策、方针,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局面,也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克不容缓的责任。
第四篇:5月10日演讲稿感恩
《学 会 感 恩》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
有人说,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怀着感恩的心,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古稀之年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怀着感恩的心,诗人艾青在他的诗中写到:“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懂得感恩,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一个人要学会感恩,对生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心才能真正快乐。一个人没有了感恩,心就全部都是空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都因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泽万里。
那么,作为一名高中生,怎样感恩呢?
首先要感恩自己的父母,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血脉的延续,父母给了我们全部的爱,让我们享受到了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因此,我们要感谢父母。
在刚刚过去的母亲节中,你做了些什么呢?在将要到来的父亲节中,你又准备做些什么?你感恩了吗?
老师是我们成长的领路人,是我们的朋友,老师尊重、理解和爱护我们,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终身,老师为我们付出心血和汗水,我们应该感恩老师。
同学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同伴,同学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同战胜困难与挫折,共同品尝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我们应该感谢天天与我们相伴的同学。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读书环境,是我们锻炼的场所、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应该感恩学校。
祖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源。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的安栖之所;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做人的尊严;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我们应该感恩祖国。同学们,“学会感恩吧!”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
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更快的长大,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一年十八班全体同学2010年5月10日
第五篇:社区建设讲话(5月10日)
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5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全面部署全区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全区社区建设再上新水平。刚才,永利同志宣读了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刚同志结合工作实际,做了很好的发言,省民政厅亚明副厅长、市民政局世田局长百忙中亲临大会指导。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兰厅长、王局长的到来,以及对我区社区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就做好全区社区建设工作,我讲三个问题。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社区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是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载体,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是党中央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在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建设的新要求。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加强社区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加强社区建设已经成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大举措。
近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建设精品”的发展理念,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工作机制,在扩大基层民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社区用房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十一 1
五”期间,投入近3800万元,改造、建设社区用房近2万平方米。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建立了文体、医疗、养老等便民服务社施和便民服务网点3200多个,社区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区组织体系和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建立和完善了社区干部培养、选拔、使用机制,一批年纪轻、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目前,全区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为45岁,85%以上具有高中以上学历。2009年我区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2010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
社区建设工作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易,我们深知没有省
市民政部门大力支持与具体指导,没有全区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民政部门以及在街道社区一线工作的同志们极其辛苦、极为辛酸的付出,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区所有社区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随着我区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功能的不断调整,尤其是长吉图、长吉一体化和长东北战略的深入实施,二道区由边缘城区向中心城区转变的趋势不可阻挡,已经步入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这种区情的深刻变化,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区的社区基础设施标准不高,社区服务功能相对薄弱,社区工作者队伍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已不能适应社会管理创新、建设新型社区的需要。因此说,加强社区建设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充分认清抓好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社区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加快推进社区建设发展步伐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如何破
解社区建设中的难题,精心谋划如何加快社区发展步伐。我们要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创建示范活动为载体,把社区建设成为组织体系健全,管理规范有序,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新型社区。
(一)着力抓好社区组织体系建设。社区组织体系建设是社
区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工程,我们要根据各自职能职责,以大力弘扬谭竹青精神为引领,以“创建十委社区式”党组织为动力,在社区内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社区群团组织为支撑的功能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一是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4]25号)精神,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工程”为统领,不断推动基层组织工作服务化、规范化、项目化、品牌化,力争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二是提升社区自治管理能力。要不断强化社区居民自治体系的建设,逐步推行居民直选制度,坚持扩大基层民主,努力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决策和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在社区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定期组织居民代表、成员单位代表评议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者工作情况,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是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性组织。在抓好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工作的同时,要着力抓好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综治、老龄、残联等单位在推进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培育、规范管理“两新”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满足社区成员的多层次服务需求。
(二)统筹规划社区建设布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
快,尤其是我区地处长吉一体化区域的中心地带,由原来的边
缘城区向中心城区转变的趋势已然形成,二道经济开发区、英俊镇都将成为我市中心城区的一部分,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必然要使我们提早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人口规模、管理幅度等多方面因素,统筹规划功能设置、合理布局社区建设,为实现“十二五”末期,全区社区总量发展到71个的目标打牢基础。
(三)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薄弱社区改造工程,按照“办公空间最小化、活动空间最大化、使用效益最优化”的要求,采取“五个一批”即: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置换一批、购买一批,联建一批的形式,通过政府投入、街道匹配、政策支持等方式,筹集资金新建和改造社区用房,力争三年内使全区所有社区用房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今年,我们要启动 东站十委社区大厦建设。
(四)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着力推进以创业就业、社
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覆盖面,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区居民各类民生问题的解决,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着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工作,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祥和、稳定、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五)不断创新社区服务发展模式。坚持把社区服务作为
社区建设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专业服务队伍建设和组织网络建设,形成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主体的社区服务体系。继续加强社区老年日托站建设,实现老年日托站在城市社区的全覆盖。整合驻区资源,增强社区“造血”功能,实现城市社区经济年收入不断创新高。整合农村闲置资源,发展农资超市、农资配送、餐饮娱乐、新型农村物业管理等服务项目,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组织,不
断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社区集体经济达到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
(六)切实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社区干部是社区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动员者和实施者,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扎实、品德优良、群众信赖、乐于奉献的社区干部队伍,是推进社区建设的基本保证。今年是城市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高举谭竹青精神旗帜,发扬典型引领作用,不断提升社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通过不断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的道德修养、服务水平和待遇水平,调动社区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激发社区工作者奉献社区的热情,营造社区岗位“栓心留人”的环境。
三、整体推动,形成合力,确保社区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社区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复杂性的战略任务,是
一项体制和制度创新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在各单位各部门互相协调、管理和广大社区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合力工
程”,各单位都要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切实摆上重要位置。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社区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各
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建设的领导,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创造良好条件。要注意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定期研究部署社区工作,及时解决社区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制定好推进落实的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要强化协作意识,形成推进社区建设发展合力。社
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民政或哪个部门是抓不好的。因此,必须汇聚部门合力,整合各种资源,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综合协调和监
督检查作用;财政部门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社区建设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住建、规划、国土等部门要做好社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及监督实施等。各街道、开发区、英俊镇是本辖区社区建设的主体,要找准社区建设的切入点,以实际行动切实抓好社区建设,形成推动社区发展的合力。
(三)要坚持分类指导,积极创新社区建设工作途径。推
进社区建设,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结合社区建设发展现状,统筹兼顾,实行分类指导,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在工作标准上,不搞“一刀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落实好不同的工作要求。在工作导向上,要充分发挥优势资源,搞好特色建设。在工作方法上,要发扬创新创优精神,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工作中,要注意把实践经验及时上升为理性认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措施,指导面上的社区建设工作,把社区建设工作抓实抓好。
(四)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社区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把
社区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步增加对社区建设的投入,足额列支社区工作经费。要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的经费保障机制。要落实费随事转制度,在社区建设资金的使用上更加合理。
同志们,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
展观为统领,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谭竹青精神为动力,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气魄,为实现二道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努力开创我区社区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