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干校总结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团干校结业论文
题目
团干校学习记录与心得体会
姓名:邵玮华
学院: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团支部:09法(3)团支部
年级.专业.法学:09级法学(3)班 联系电话:*** 团干校学习记录与心得体会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二号,我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一学期的团干校如期开班。我作为班里的团支书很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学员,可以学习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念,以及如何在班里开展团工作,加强团的凝聚力。我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收获很大!下面是我对这次学习的纪实,同时也发表一下我的个人看法和心得体会。
上午八点半,我早早地来到会场坐了一个靠前的位置,因为听说学校为这次的学习活动专门请来了十分有经验的老师和前辈,我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学到新的东西,我希望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经验、知识。
上午九点钟,开班典礼正式开始。首先,全体起立,唱团歌。当我随着音乐唱起《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时,我的心都沸腾了!“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没错,这就是我们青少年所应有的朝气与激情!“‘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这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这是我们所有当代共青团员的使命!“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我们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国家做的一切都是光荣的,共青团员这个称号将因为我们的作为而变得更加光荣!“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简单两句话,代表了我们所有团员的心声!我觉得我之所以如此的喜欢这首歌不仅是因为它表达了我们的心声,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共鸣,更是因为它所要传达的精神经久不息。正如之后我们所有人在志愿者协会会长的带领下庄严的宣誓一样!“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宣誓后,我在心里认真的告诉自己,我一定会做到的!之后是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国锋对我们语重心长的教诲,他叮嘱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以及团的基层干部。每个人都在心中默默地记住了他的话。我们的开课典礼也到此结束,而真正的学习刚刚开始„„
第一位讲师是专门研究团工作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弭龙老师。他讲的题目是“服务青年——新时期共青团的使命”。在讲之前,他教了我们一首手语歌《样样红》。这首歌充分调动了我们大家的积极性,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学着每一个动作,大家都兴高采烈的,高兴极了。通过这首歌曲,我体会到了最为青年人的骄傲,亦让我懂得,人生渺渺,我们或许无法带走什么,却可以选择为敬爱的人留下爱——正如歌的开头,那清晰到震撼的字幕。接着,弭龙老师为我们讲了什么是青年,包括从生理上划分和从心理上划分;也指出,青年人的优势是朝气蓬勃,缺点是浮躁冲动。他列举了许多的例子告诉我们,正确引导青年人他们将英雄出少年;相反,如果没有及时、正确的引导他们可能会误入歧途并有强烈的破坏性!由此可以看出共青团的重要性非同小可!由此引出青年观一说。例如:毛泽东认为“青年的社会本质是先锋和桥梁”、邓小平支持用人上的“人才青年观”、江泽民看重“青年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胡锦涛认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这是青年的时代使命”。因此,我们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后来,弭龙老师又讲了蝴蝶效应的前因后果,告诫我们在团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微杜渐,以避免因工作瑕疵不断扩大而引起的重大损失。
通过弭龙老师幽默、详实的讲解,我对共青团又有了新的了解:
一、随着当代青年的生存环境向观念多元、利益多样、现实社会的转变,我们必须改变学习、工作的方式。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青年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更应满足他们的归属需求、尊重需求,甚至是自我实践需求,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支持引导青年自组织,满足青年的生命需求,而非生存和生活需求。
二、新时期共青团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根据不同需求,组织不同活动。例如,有组织建设需要,就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想发挥青年优势,就组织生产创效活动;想服务社会,就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想开发青年智力,就组织学习成才活动;想促进青年发展,就组织文体娱乐活动„„在传统活动中注入新形式、新手段,应用管理学知识进行管理,我们的活动将更加成功。
三、加强自身的EQ(情商)、AQ(逆商)。管理好个人情绪,在面对挫折、逆境时,要有摆脱困难、超越困难的能力。
四、重视团干部自身形象塑造。即一个公仆、一位老师、一个朋友、一位姐姐。
五、运用网络载体开展活动。首先、建立共青团网络组织阵地;其次、建立共青团网络宣传阵地;接着、建立共青团网络信息传递阵地;最后、建立共青团网络服务平台阵地。
六、管理好个人时间,将自己的学习工作妥善安排好。可以把事情分为重要急迫的、重要不急迫的、不重要急迫的、不重要不急迫的四个类型。根据类型不同,安排不同的精力。像重要急迫的,就要马上做;重要不急迫的,可以定出时间以后做;不重要急迫的,可以让别人做;不重要不急迫的就可以不去做了。我以前总是觉得事情多时间少,但想想很多人比我事情多得多却可以做的井井有条,现在我终于茅塞顿开。
七、加强自己的沟通技巧。在谈话前,认清自己与对方的目标与底线,尽量使对方卸下盔甲,能够信任自己,与自己进行心灵的沟通。弭龙老师讲了很多我以前从不知道或说不清的在工作方面的技巧,使我获益良多,我觉得凡事都是有技巧的,这不是投机取巧,而是一种做人与做事的艺术。我在这非常重要的方面知之甚少,因此,上午的讲座,让我有一种很充实的感觉,我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
下午第一场,是我校工商管理学院原团总支书记侯艳利老师关于“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的讲座。她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修炼成功,二是是个自我管理的工具。在讲修炼成功时,侯老师首先问了我们“什么是成功”、“快乐与成功的关系是什么”两个问题,使我懂得赢不是成功与否的标准,其实成功很简单,成功就是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实现时的满足感。而我们要打造成功的自己,首先就要修炼成熟的心灵,做明白的自己。其次,我们要与环境和谐相处,积极、乐观、坚强、强韧的面对困难,改变自己,征服自己、最后超越自己,同时要避免产生消极的情绪。而侯老师所讲的成功与自我管理的是工具又让我收获颇多。就好像一个练武之人荣获了一门梦寐以求的内功心法。其中有几个,让我记忆犹新。一是A、B、C控制法,A代表重要,B代表次重要,C代表不重要;二是SWOT分析法,S代表优势,W代表劣势,O代表机会,T代表威胁;三是六顶帽子思考法,白帽子代表纯粹的事实,红帽子代表纯粹的感觉,绿帽子代表冒险,黑帽子代表理智但暗含消极,黄帽子代表积极,蓝帽子代表冷静。这三种方法,在应用到我们做事时可以让事情更有条理,事半功倍。
第三讲是我校工商管理学院07营销2班的团支书刘学良姐姐讲的“以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加强基层团的组织建设”。听完之后,我的感触颇多,她在组织团日活动时所想到的点点滴滴有很多是我没有想到的。听完她的报告我明白团日活动前期进行活动调查,不仅要想到确保每个人的安全,还要有实际行动以充分保障大家的安全,如携带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证明身份,以前组织活动,我只停留在能考虑到安全的层面上,并没有切实可靠的措施,这正是我以后要改进的地方。活动中分工进行,充分发挥每个人自身的优点,调动团支部成员的积极性,是每一位团员都加入其中,并将责任明细到人。这样每一次的活动就可以确保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也可增强班内团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此次团日活动的利弊得失,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为下一次活动更好的组织打下基础。
通过这次团课,我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团支书,并不仅仅是组织每一次的团内活动就可以的了,而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团内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教育意义,更要为广大团员提供帮助,成为一名贴心公正的团干部。
第二篇:骨干校建设
我为骨干校建设出把力
以骨干校建设任务目标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特色项目建设为载体,从培育学院特色与创新项目入手,力争从标志性成果中求突破,凝练专业特色、打造职教品牌,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充分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立足学校实际,创新办学思想,坚持特色办学理念,认真审视学校发展定位,从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与实践中,找出我校的“亮点”和“看点”,在办学思想、目标定位、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逐步总结出一套特色办学经验和一批特色办学项目,并形成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强力支撑骨干校建设检查验收。
申报立项。骨干校建设各项目组、职能组以及学校各部门、单位要积极申报骨干校建设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项目。坚持“大项不怕大、小项不怕小”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以典型实例开发为基础,注重经验特色的逐步积累和凝练。其中,大项目由学校成立评审组、小项目由各二级学院成立评审组进行评审论证和立项。
批复实施。对评审论证通过的项目,经各二级学院或学校批复后实施。各承办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做中学、学中做”,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广泛学习、大胆创新,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把项目建设成果真正落到实处。
督促检查。为督促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项目的实施,建设办每月将对申报立项的项目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各项目组进一步改进策略和方法,提高创建实效。
第三篇:青马工程干校培训总结论文
八字箴言,吾新青年所宗
直属部门四 秘书处 先厅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千百年前先贤提出的“大人之学”的终极目标,而直到今天它依旧句句铿锵,不容置疑。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箴言,寄予了他当代新青年的殷切期盼和谆谆告诫,也可以看做是现阶段实现“大学之道”的不二法门。
相比于制度的规范,“八字箴言”具备更为广泛适应性和恒久有效性,作为一种普世存在的价值倡导,它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意义,能够为规章制度的漏洞做原则性的补充。它是一种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科学信念,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结合了相关的时代要求,故曰:八字箴言,乃当今吾青年价值选择和行为规范之宗旨。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关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
广泛的价值共识产生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具体到每个青年身上就细化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实际要求。这是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也是个众“神”喧嚣的时代,而青年群体理性框架尚未完全建立,很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误导,这不利于青年自身发展亦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因此,青年信仰的正确树立尤为重要。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勤学,不仅是一种崇高行为规范,还是一种严谨朴实的生活态度,它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体现了对进取的渴望,它倡导着一种不断追求进取、不断寻求突破、不断完善自我的价值追求,正因为如此它造就了中华民族昨日的辉煌,也必将成就中华民族的未来的光辉。
古往今来,中华文明不乏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这样的勤奋学习的典故,就连千古大圣人孔丘也留下过韦编三绝的勤学佳话。他们以勤学不倦的姿态定格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激荡,其孜孜以求、刻苦专研的精神依旧熠熠生辉,不容置疑,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勤奋学习积极进取。
时代的青年必须勤学苦练,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自身和民族发展的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对于勤学最好的回应不是一时兴起的信誓旦旦,而是从今天开始,脚踏实地地走进图书馆、走进实验室、走进知识的殿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以德为镜,可以正言行。修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一直以来以教科书的价值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修德就是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旨在成为品德高尚、秉性高洁的明德之人,这样的人才于国家于民族皆有助益。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德”的倡导不可胜数,梅兰竹菊便是“德”最典型的文化象征,它们分别代表着傲、幽、坚、淡四种高尚的德质。傲,指的是困难条件下的自信与坚持;幽,指的是不畏人所不知的豁达与从容;坚,指的是风雨不动意志不改的执着与坚毅;淡,更多的强调了深藏功与名的淡薄和闲适。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诚实守信、互爱互助、团结友善都是德的体现。作为新时代的精锐,我们应该在心中传承这样一种崇高的品质,并外化为行为上的知行合一,把彰显正大光明的品德汇编成人生的信条。
“辩理求是,辩道启真”。
明辨,是青年思想和人格独立的标志,是每个公民都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当代社会纷繁复杂价值多元,意志不坚定者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更有甚者正在处心积虑混淆视听,破坏我们的文化生态和精神生态,破坏我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来达到不可告人的企图。“网络水军”便是实施这种破坏表现的最为猖獗的始作俑者,他们在网络上肆意传播不实消息,大量消极、片面、虚假信息如洪水猛兽一般污染和侵蚀着原本淳朴洁净的网络环境。作为时代的新青年,我们理性框架尚未完全建立,更应该审慎地选择价值追求,也需要拒绝盲从和苟且,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积累知识。我们不仅要有自己的正确信仰,还要强化和培养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用明辨去求是、求真、求理,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做沉默的大多数,只有形成这样的社会风气,祖国的发展才会健康、稳定。
“博学不穷,笃行不倦”。
笃实,是对责任坚定而朴素的回答,一言以蔽之即:勤勤恳恳、踏踏实实。
目标的实现需要脚踏实地去笃行才有可能成为现实,笃实的人是沉默的砥柱,缄默无声但充满力量,具备这种品质的公民是实现国家复兴富足富强的主力军。
今天,中华民族比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国梦,越是关键时候越要有责任意识。敢于肩负时代的责任,做时代先锋,是广大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使命,青年的笃实坚定,就是对时代的召唤最好的回应。
当代的青年只有树立“勤、德、辩、实”这种正确的、远大的、崇高的价值追求,把思想意识外化为行为准则,指导自身实践,从而带头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样新青年才是时代先锋和精锐。只有这样的青年,才能更为有效地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
民族复兴已近在咫尺,国家需要的是一根根浑厚坚实的擎天砥柱,去笃定地支撑起中国梦中民族的未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此八字箴言,是时代客观的要求,是民族赋予的责任,乃吾新青年所宗。
第四篇:干校六记读后感
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
最经磨的还是人的血肉之躯!
---《干校六记》有感
《干校六记》
杨绛著
三联书店
2010年7月第1版
书很薄
但是封面十分之清新
一如杨绛老师的文字给人的感觉:平实
干净
成熟而不世故
书的历史很久
内容也离我很远
短短的两万三千字却让我感觉到平淡之中的坚强韵味
尽管经历层层磨难
却依然对生活饱满信心与爱
也许因为外公曾受过批斗
我在中学时期就对人们文革期间的经历比较感兴趣
余华、钱钟书、巴金老先生关于这方面的回忆录都有所涉猎
但是女性和男性的视角毕竟是不同的大一时因同学的推荐看了英国华裔女作家张戎写的几本关于中国的“禁书”(也希望文化的氛围能更加开放
早日解禁这些书
是非明辨
人民有权利做自己的判断)
我对《鸿》这本书的印象最为深刻
恰巧它也有很大一部分写的是中国女性知识分子在那段时间的经历
所以在读《干校六记》的过程中
我总是不自觉的将张戎笔下她的生母夏德鸿与杨绛的经历相对比
相比什么都不了解的来读
主观感想倒是更多一些
曾在网上看过一些关于《干校六记》的评论
总觉得都有失偏颇
要么太过偏激责备先生精明、自私、无慈悲心
犹有甚者
纠缠钱家与林某家的恩恩怨怨
以此鄙薄钱杨夫妇;要么过度讴歌大师的风骨与风范
就算在泥中、在难中、在别中
仍是一派宠辱不惊
在我看来呢
宠辱未必不惊
但只在心中罢了
杨绛夫妇能相濡以沫、相互鼓励
早日脱离苦海并记下这六记
在那个年代中
何尝不算是幸运的呢?历史上许多的知识分子没有他们的运气
因为环境的苛责而连肉体也一并毁灭掉
抑或是即便活着也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痛
徒留下一腔报国热血
这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么?
当然
这只是就事论事
这本散文在当下依然有很珍贵的价值
花上两三小时品读一本大师的作品远比看一本漫画集有意义的多
先生笔下娓娓道来的叙述让我感触良多
孔子提倡“哀而不伤”
恰似杨先生笔下的那种闲淡
细细品味居然是“哀”也无处安插
在《下放记别》中看到这样一段描述:“见女儿”踽踽独归“
我”心上凄楚“(这时
女婿已经自杀)
非常静的笔调
有淡淡的哀伤自然流露
却丝毫不见呼天抢地那种外露而夸张的情绪
书中还有一处令我印象深刻:”我以菜园为中心的日常活动
就好比蜘蛛踞坐在菜园里
围绕着四周各点吐丝结网;网里常会留住些琐细的见闻、飘忽的随感
“这句话出自《学圃记闲》
先生因为上了年纪没有去干苦力活
被分配做一个人看菜园的闲活
当时看来甚为微妙
很少见人自拟为蜘蛛
不联系前后文来看似乎充满童趣
以这种轻松的笔调来回忆这段沉痛的岁月
竟叫人更加感伤
触动较之记别更为深刻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这本散文
我想没什么比”最经磨的还是人的血肉之躯!"合适了
这是杨先生在书开头中反复提到的每次看到总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也代表着那个年代苦难灵魂的呐喊
虽然
于国家于人民
都是大不幸
历史是用来铭记的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
痛定思痛
这段让人耳不忍闻的历史虽然残酷
却能让我以及千万像我一样的后来人更加深入的感受到中国的政治
政治能为人民带来什么?未来政治的路要怎么样才能更好、怎么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我们的目光正逐渐清晰起来
??
??
??
??
第五篇:民干校同学聚会倡议书
大理州民干校毕业30年同学聚会
倡议书
三十年前的盛夏,我们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带着青春的热情,洒泪惜别,各奔前程。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弹指间,昔日同窗,已阔别三十年。当年血气方刚、意气风发的我们也已开始步入不惑之年。在这三十年里,我们忙工作、忙家庭、忙孩子,都在试图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但无论你漂泊在异地他乡,还是奋战在家乡故里,无论你地位显赫、轰轰烈烈,还是平凡普通、平平淡淡,无论你贫穷还是富贵,都改不了一个朴素而真诚的称呼--同学。
三十年来,我们虽天各四方,但月共一轮。三十年的风雨,三十年的打拼,三十年的共进,时空距离让我们更加珍惜友谊,更加彼此思念。虽然同学之间各有问候、各有见面,但这样齐聚的机会毕业后毕竟少有。那就让我们全班同学聚在一起,给大家一个家的感觉、情的共鸣、爱的呼唤吧!
世事烦琐没尽头。亲爱的同学,来吧,让我们暂时抛开繁忙的事务,再聚首听听并不陌生的声音,叙旧情、话衷肠、增友谊、共发展,让我们齐聚2012年的盛夏,用聚会再次点燃我们心的激情!让聚会变成我们生命中永恒的灿烂!
等待着您!期待着您!
民干校同学聚会筹备组
2014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