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校六记》读后感2000字
《干校六记》读后感2000
邓小军
再识杨绛
似乎是自己初入大学象牙塔的年纪,又一次在书店翻阅起当时放在最醒目处相当热的一本书--即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可惜在那个还只知追求浓墨重彩振聋发聩完全“不识愁滋味”的年纪(想来那会好像是很喜欢类似余秋雨《文化苦旅》之类的“大散文”),这种在少年自己看来平淡如白水的文字,其结果可想而知。我翻了几页便无趣的草草放下,脑中只有四个字:索然无味,以及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样的书怎会如此畅销?
然后一个默默离去的身影和与杨绛先生十几年的“疏离”。这就是我和杨绛先生在许多年前第一次也唯一一次的偶然“交集”,转折点也是相当偶然: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出现在了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里,出于长久来对文道兄的欣赏和信任,我将书橱里崭新不知何时买来的《干校六纪》翻出并放到了枕边,恰逢一个失眠之夜,我用这本薄薄的仅用不到两小时就看完的小书,成功治愈了自己。
读完的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曾在少年自己看来不过是“一杯白水”的文字,实则是一杯泡了许久,渐渐由浓转淡的还冒着淡淡热气的中式茶,当是普洱,有点苦,当是龙井,有点清甜,是一杯经岁月才能喝下的茶。
胡乔木曾评价这本书: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
《干校六记》,书页极薄
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区区75页,33千字,书页极薄。
读完后,我是终于知晓缘何这样一本小书,历年来被各大图书排行版奉为经典长销不衰,口碑销量俱佳。梁文道甚至在《一千零一夜》里专门开篇做了评鉴。当然我是特意避开不看的,因为怕“剧透”,习惯看完书后才去找书评,寻找的多是一种阅读体验的“验证”和“找同好”的快感吧。
约莫也就一个半小时,我倚在床头,借着灯光,很顺畅的看完了。倘若是其它书,这么薄,字印这么大,定价又不低,我一定会边骂“奸商”,边没有耐心“不怀好意”的看下去。
杨绛的书,总是例外
字数少,只因太过精炼,所谓“四两拨千斤”。这些及其认真甚至刻意雕琢过的文字,我觉得先生一定是改了很多遍的,直到好像是拿来一个涮子,仔细来回的涮来涮去,一句话也删不去,一个字却漏不掉才罢休。看似随意的文字,流水账似的点滴,实则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良苦用心。
全书共计六篇,或为六记,记述了在文革期间,杨先生在接近六十高龄仍被下放到干校改造的轶事若干。字里行间透出杨先生的坚强,果敢,无奈,乐观和苦中作乐的风趣,仅从她的文字里,你定猜不出届时她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
这本书堪称“干校文学”的扛鼎之作,经典中的经典,据说当年出版时唤起了很多有过干校改造经历人的喜爱和共鸣。
生活是苦的,劳动是累的,环境是差的,贫下中农们是不友善的,但她的内心是火热的,是满载着爱的,是依旧看得到生活的甜,未来的盼,人性的善,甚至是一只小狗的情谊的。
不动声色,是大师们才有的功底
先生全书未有半点直接之抱怨或讽刺,读者却可从字里行间读出对那个时代人和事之讥讽嘲弄,也让我们这些对那段历史颇为不明的人,获得最直接的感受。
先生内心是充满爱的,特别是其纪录的和小狗“小趋”的那段缘分,看得人动容伤怀。()个人觉得,杨先生更想表达的也许是,在那个残酷的人性爆炸的年代,狗有时候比人多情通性多了,人在那种环境里的境地又好过狗多少呢?只是狗的性情品德是远好于猪的,那些时代里可爱的贫下中农也许更像后者一点呢。
先生总是乐观的,是读此书最大的感受之一。也许就是这种达观,才能将这么苦的干校生活写的有滋有味,甚至让人笑将出来。
四两拨千斤,短短几十页,却如一部微型史诗。书中不仅囊括了作者在干校时期的细节和处境,更不时通过别人的境遇,暗暗点出当时大环境对知识分子的不屑,糟蹋和迫害。比如不堪凌辱最终选择自杀的女婿(即独女钱媛的丈夫,多么让人心痛!这是杨绛人生中第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吧!),比如死后被草草安葬在山野连姓名都未知的同伴,比如在看电影学习活动结束后因过度疲惫突发脑淤血当场倒地的老人,比如总是成群结队将他们辛苦改造的劳动果实偷偷掳走的贫下中农群众颇为来无影去无踪呢。这是一幅简约却不简单的风景画卷,为本对这段历史脑中苍白一片的我们,开了一扇透亮的窗,可以觅见那些历史的尘埃。
再来说说先生的文字
初初读来如白开水般无味,过了一会方觉得这是一杯泡了各种宝贝各种配料,味道清淡不腻有滋味的茶水,这些宝贝们在里面翻腾,热气四溢,不时漂浮起来,刺激一下你混沌的味蕾,却又总不过分。白水里的宝贝就是那些精心准备的料,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它将无趣枯燥的干校经历变成了有趣有味有情有深度有思绪的风景画。
这杯茶历经岁月打磨发酵,唯有用心,唯有阅历和足够的心性,才能喝出其中沉淀的甘甜和苦涩,表面无味,实则浓烈。一切大爱大恨的过往,都在这杯已化作“清淡”之物,冒着不够丰盛热气的茶水中,幻化成最好的财富和记忆。
文中有好几处让我忍不住噗嗤笑了,又有几处顿觉眼角润润的。“含泪的微笑”,大抵就是这本书的气质吧。
整本书中,钱钟书是一个明显的“配角”,是打酱油的角色,但是杨先生寥寥数笔,几次不经意的带过这位,就将钱先生可爱傻萌的形象活生生勾勒出来,让读者会心一笑。两人的伉俪情谊,和作者对小狗小趋的倾注,是书中最暖心的两处。
读了杨绛先生的文字,你也大致能明白一代才子钱钟书,缘何为并非花容月貌的她一见钟情并倾注一生,赞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了。
这就是杨绛先生的魅力,人淡如菊,品厚如松,文如其人,字映其神。
遂谓,大师文笔也。
作者:武汉软体工程部 邓小军
第二篇:干校六记读后感
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
最经磨的还是人的血肉之躯!
---《干校六记》有感
《干校六记》
杨绛著
三联书店
2010年7月第1版
书很薄
但是封面十分之清新
一如杨绛老师的文字给人的感觉:平实
干净
成熟而不世故
书的历史很久
内容也离我很远
短短的两万三千字却让我感觉到平淡之中的坚强韵味
尽管经历层层磨难
却依然对生活饱满信心与爱
也许因为外公曾受过批斗
我在中学时期就对人们文革期间的经历比较感兴趣
余华、钱钟书、巴金老先生关于这方面的回忆录都有所涉猎
但是女性和男性的视角毕竟是不同的大一时因同学的推荐看了英国华裔女作家张戎写的几本关于中国的“禁书”(也希望文化的氛围能更加开放
早日解禁这些书
是非明辨
人民有权利做自己的判断)
我对《鸿》这本书的印象最为深刻
恰巧它也有很大一部分写的是中国女性知识分子在那段时间的经历
所以在读《干校六记》的过程中
我总是不自觉的将张戎笔下她的生母夏德鸿与杨绛的经历相对比
相比什么都不了解的来读
主观感想倒是更多一些
曾在网上看过一些关于《干校六记》的评论
总觉得都有失偏颇
要么太过偏激责备先生精明、自私、无慈悲心
犹有甚者
纠缠钱家与林某家的恩恩怨怨
以此鄙薄钱杨夫妇;要么过度讴歌大师的风骨与风范
就算在泥中、在难中、在别中
仍是一派宠辱不惊
在我看来呢
宠辱未必不惊
但只在心中罢了
杨绛夫妇能相濡以沫、相互鼓励
早日脱离苦海并记下这六记
在那个年代中
何尝不算是幸运的呢?历史上许多的知识分子没有他们的运气
因为环境的苛责而连肉体也一并毁灭掉
抑或是即便活着也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痛
徒留下一腔报国热血
这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么?
当然
这只是就事论事
这本散文在当下依然有很珍贵的价值
花上两三小时品读一本大师的作品远比看一本漫画集有意义的多
先生笔下娓娓道来的叙述让我感触良多
孔子提倡“哀而不伤”
恰似杨先生笔下的那种闲淡
细细品味居然是“哀”也无处安插
在《下放记别》中看到这样一段描述:“见女儿”踽踽独归“
我”心上凄楚“(这时
女婿已经自杀)
非常静的笔调
有淡淡的哀伤自然流露
却丝毫不见呼天抢地那种外露而夸张的情绪
书中还有一处令我印象深刻:”我以菜园为中心的日常活动
就好比蜘蛛踞坐在菜园里
围绕着四周各点吐丝结网;网里常会留住些琐细的见闻、飘忽的随感
“这句话出自《学圃记闲》
先生因为上了年纪没有去干苦力活
被分配做一个人看菜园的闲活
当时看来甚为微妙
很少见人自拟为蜘蛛
不联系前后文来看似乎充满童趣
以这种轻松的笔调来回忆这段沉痛的岁月
竟叫人更加感伤
触动较之记别更为深刻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这本散文
我想没什么比”最经磨的还是人的血肉之躯!"合适了
这是杨先生在书开头中反复提到的每次看到总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也代表着那个年代苦难灵魂的呐喊
虽然
于国家于人民
都是大不幸
历史是用来铭记的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
痛定思痛
这段让人耳不忍闻的历史虽然残酷
却能让我以及千万像我一样的后来人更加深入的感受到中国的政治
政治能为人民带来什么?未来政治的路要怎么样才能更好、怎么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我们的目光正逐渐清晰起来
??
??
??
??
第三篇:干校六记读后感
读《干校六记》有感 说起杨绛,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有些陌生,但说起她的丈夫钱钟书,也许大多数人就比较熟悉了,他所著的《围城》算是妇孺皆知了,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写作背景是这样一种情形,它的诞生与杨绛对钱钟书的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杨绛,作为钱钟书先生的夫人,同样也取得了不容小视的成就,其最著名的代表作就是《干校六记》。《干校六记》是散文,由《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组成。每一篇都包含了杨绛内心最真实地感受。
首篇《下放记别》写杨绛一家4口下放干校的两次离别。第一次是杨绛和女儿钱瑗、女婿得一送别钱钟书,第二次是女儿钱瑗一个人独自送别杨绛离去,其中还有与女婿得一的生死之别,至此一家4口各自散落天涯。字里行间无一不透漏着那种心酸无奈的感情,杨绛想与丈夫约好60岁生日吃长寿面这一小小的愿望都无法实现,还是在餐馆吃了简简单单的一顿饭,却也是难以下咽。《凿井记劳》杨绛被分配在菜园班,每天早出晚归,集体劳动,又参与掘井的工作,体验了乡下地道农民的农耕生活。在这其中,杨绛产生了“合群感”,在她的描述中,有了“我们”与“他们”的区别。在乡下,农民对这些下放的知识份子是有敌意的,杨绛的字里行间也有了轻微的讽刺。
《学圃记闲》记录的是在干校的工作。杨绛的工作其实不太艰苦,就是单调。杨绛专管菜园,菜园距离钱钟书的宿舍不过十多分钟的路。钱钟书看守工具,杨绛的班长常派她去借工具,于是,我们老夫妇就经常可在菜园相会,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年近古稀,加上这次的下放,彼此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简单、随意的生活,仅此而已。“他们在风和日丽时,就同在渠岸上坐一会儿,晒晒太阳;有时站着说几句话就走。钱钟书平日三言两语,断续写就的信,就在这时亲自交给杨绛。杨绛陪钱钟书走一段路,再赶回去守菜园,“目送他的背影渐远渐小,渐渐消失。”生活就是两人的心心相印。
《“小趋”记情》“小趋”是一头黄色的小母狗,在人与人之间难以建立互信的日子,与狗倒能发展出一段真挚的感情。这头瘦弱的小狗,因为得到杨绛和钱钟书的一丁半点食物救济,就成为他们忠实的朋友。后来干校搬家,狗不能带着走。有人传话说,他们走后,那小狗不肯吃食,又跑又叫,四处寻找。也许就是文革期间人性的悲凉,动物是真诚的,起码它会真心真意地对待你。《冒险记幸》记的是三次冒险的经历。其中一次是在阴雨天,杨绛只身奔去看钱钟书。荒天野地四水集潦,几经磨难,冒险过河,总算到了钱钟书的宿舍门口,在钱钟书的极力催促下,杨绛又孤身一人返回,期间的危险就不言而喻了。但是也可以从中看出杨绛对钱钟书那满满的情意。
《误传记妄》一次钱钟书听闻自己将获遣送返京,结果只是谣传。杨绛自然十分失望,她想到去留的问题,便问钱钟书,当初如果离国,岂不更好,钱钟书斩钉截铁的说不,他引柳永的词自喻,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幸而二人最后还是一起获准返回北京。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的是杨绛独自返回菜园时对“咱们”与“我们”的思考,从中也可看出钱钟书对国家的忠心,“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亿万的人们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的自己的一部分。”
这些就是《干校六记》的简介。这本书的景是被称为黑色十年的“文革”,在那个文化被摧残,人性被侵蚀的时代,人都会“吃人”,难以计数的知识份子被“文革”所毒害,杨绛夫妇自然也是难逃此劫。看到那个时期的作品,无非都是些苦记、悔记、怒记、屈记,由于在那个时期均是受到红卫兵湮灭人性的对待,心中只有冤屈、愤怒,头顶只有黑夜。老舍、傅雷夫妇、杨朔等文人都是在文革期间逼迫致死,无疑那个时代是没有光的。但是在看完《干校六记》,忽然觉得文革的黑暗却还是压不住真正的光明,即使在压迫的现实面前,杨绛还是表现出不同于常人的平常心、乐观主义,即使是在难以果腹的时代,还有一份温情存在,那就是对生活的期待,对丈夫钱钟书的眷恋。对的,在人生充满黑暗的时候,只要心存一份信仰,无论是什么,亲情、爱情、友情等等,都会成为你坚持下去的力量。很明显,杨绛夫妇做到了。在被下放的时期,杨绛没有放弃,她还会找到生活中的乐趣,像是小趋,在人与人难以建立信任的时期,唯有它是忠心的,这不难看出是一种讽刺,是对人吃人的社会的一种嘲讽,但同时也是度日如年的生活中一抹卑微却又情深的幸福。
《干校六记》以整个时代背景的惴栗荒谬烘托出人们如蜉蝣、蝼蚁的无助和渺小,但杨绛又以之记情,点滴可见钱钟书与杨绛两人的鹣鲽情深,仿佛这悲剧里还能滋长浪漫。于是那小小的温情仿佛黑暗中的微光,让人不至于过度绝望。我们可以说幸亏杨绛有钱钟书的陪伴,那么,对钱钟书又何尝不是呢?夫妻本是同林鸟,患难临头各自飞。但这对夫妇为我们展现的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动荡中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或者说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依托了。杨绛在《我们仨》里写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沦陷上海期间,饱经忧患,也见到世态炎凉,我们夫妇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杨绛在干校就是以这种心态生活吧,她是把在干校里的点滴都当作美酒品尝了。正是这样,才更加坦然:朴素单纯,与事无求,与人无争。
《干校六记》,这本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的书,在杨绛的笔下,我既看出了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但更多的是那黑暗中的光明。钱钟书的关心,杨绛的乐观,让他们在那个年代也心存希望,是对生命的希望。通过读完这本书,我敬佩杨绛的精神,更羡慕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不必轰轰烈烈,只要在身边默默的支持,即使遭遇失败,也会勇敢向前。杨绛的《干校六记》与其说
是一部散文,不如说是一部教人如何面对困境的哲学书。再苦口的药,我们也可以当做美酒来品,这便是杨绛教给我们的道理,叫做低到尘埃的幸福。
第四篇:干校六记读书笔记
杨绛《干校六记》读书笔记
姓名:夏宇学号:11213052班级:电信学院自动化1105班
《干校六记》是杨绛先生的散文集,从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干校六记》的书名和篇目,都源自清乾隆、嘉庆年间沈复的《浮生六记》。全书分为《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从和丈夫钱钟书、下放伙伴们的感情出发,文笔淡雅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
干校,本来是对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培训的地方,但在“文革”中,却赋予了它新的定语——“五七”,新的含义——对上述人员中的大多数进行“劳改”。1981年,杨绛提笔回忆了文革时期下放干校的生活,将点点滴滴串成了六个小故事。
文革期间,政治混乱,在政治的最上层,这本来就是一场夺权的运动,弥漫全国的,就是互相猜疑、互打报告,乃至于文攻武斗的一种局面。在这场运动中,人性的尊严不但尽失,也受到了极大的扭曲,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血泪史。但我们读《干校六记》,却读不到对这种不合理现象的强烈控诉和谴责,字里行间只是平和的语调,或顶多是一点点淡淡的无奈和婉转的讽刺。只是,在仔细咀嚼后,也许会尝出一点辛辣的讽刺意味。此外,书中写夫妇之情十分细腻,这种情,也是在字里行间表达,而没有甚么激情的爱的宣言。在这六记中,杨绛处处显出对钱钟书的关怀和了解,在“冒险记幸”中,为了见钱钟书一面,杨绛便不惜冒上生命的危险,在回忆中这些险境都写得稀松平常,但如果设身处地,回到当时境况,命悬一线的险状,其实令人不寒而栗。
《下放记别》中写道钱钟书比杨绛先被下放,当时杨绛、阿圆、得一一起为钱钟书送别,等到杨绛也被下放了,只有阿圆来送别,得一被“过左派”逼迫自杀,特殊时代的知识分子经历了无法想象的噩梦般的对待,一些人选择了放弃生命,即如先生的女婿,阿圆孤身一人离开车站,“得一和善忠厚,阿圆和他在一起,我们可以放心“,作者眼中噙着泪水,非常静的笔调,不见“痛定思痛”那种“痛何如哉”的情绪。在这种环境下,多想一步便悲观,而杨绛选择了“坦然面对”,该过去的过去,该做的还得做。于是有了后来作者下放干校之后亲自挖泥凿井、种植菜园,每天按规律劳作,过的真是农民的生活。
在干校时杨绛已逾六十,但是字里行间都表达出和钱钟书夫妻情深,他们被分在两个地方、不能随意见面,杨绛在看守菜园的当儿,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菜地,只为与默存见上短短一面,两人相视一笑,“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
文革剥夺了杨绛的自由,一介读书人突然干起农民的活儿,每天的作息、劳动都有严格的规定,而杨绛先生在“严格”之中却有自己的一方净土,文中时不时出现一些经典的语句,如“我常记起曾见一幅画里,一个老者背负行囊,拄着拐杖,由山坡下一条小路一步步走入自己的坟墓;自己仿佛也就是如此”,作者仿佛已经看透自己的结局,从而内心平静,坦然接受了一切,对于自己遭受的苦难,没有抱怨、没有怨恨,静静地做着手头的事情;又如文中写道:默存和我想起小趋,常说:“小趋不知怎样了?”,默存说:“也许已经给人吃掉,早变成一堆大粪了。”我说:“给人吃了也罢。也许变成一只老母狗,拣些粪吃过日子,还要养活一窝又一窝的小狗„„”人就像小趋一样,命运无常、世态炎凉,此一时彼一时,怎样的境遇必须有怎样的适应。
本是一个政治混乱、人心不古的时代,但杨绛的文笔却给我呈现了一种“闲情逸致”。无论是人与狗的情意,还是干校的伙伴们一起凿井、种菜,都让我感受到文革时期杨绛先生心中的“平和”。因为“平和”才有“闲情”去欣赏生活的乐趣,以至于让人在读完六记之后有“下放干校还有这般乐趣”的感觉。我知道这是在文革辛酸中的苦中作乐,因此更为杨绛的这种心境所折服。“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文化大革命,对那一代的知识分子来说,确实是一种苦难和折磨。杨绛也曾遭受那份辛酸和痛苦。戴高帽挂木板受批斗,被剃成阴阳头,扫厕所,被驱到大院游行„„受了这些苦难,而杨绛却还能说“打我骂我欺侮我都不足以辱我,何况我所遭受的实在微不足道,至于天天吃窝窝头咸菜的生活,又何以折磨我呢。”因为杨绛“虽然每天胸前挂着罪犯,甚至在群众愤怒而后严厉的呵骂声中,认真相信自己是亏负人民,亏负了党,但我却觉得,即使那是事实,我还是问心无愧。”问心无愧,这就是杨绛先生心中的坦然吧,面对生活对自己的责难,不去怨恨,不去抱怨,在必须面对的时候,坦然面对,奉上自己的真心和勇气。
正如杨绛在《我们仨》里所说:“我们沦陷上海期间,饱经忧患,也见到世态炎凉,我们夫妇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杨绛在干校就是以这种心态生活吧,她是把在干校里的点滴都当作美酒品尝了。正是这样,才更加坦然:朴素单纯,与事无求,与人无争。
第五篇:读后感:《干校六记》卑微是最好的隐身
“读杨绛散文犹如品茗,还魂回甘,越读兴味越佳。《干校六记》写下放干校的生活纪实,不自怜自怨反小趣丛生,文字雅洁,读过难忘。《将饮茶》写(杨绛)父亲、姑母、丈夫,写中国社会旧时教养,更写出一个独特的人格者所经历的不凡时。”
请容我就这麼抄写封底的文字起首吧,实在是没有更贴切简洁的话语可以取代了!读罢如此一本举重若轻的散文书,难免叫人自惭形秽、恨不得登下戮力简省精练、不再语多浪费。几年前杨绛以九二高龄写下《我们仨》一书,追忆生死两茫茫的亲人。含蓄节制却令人动容。尤其封底那句清浅地叹息:“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硬是惹得我泪眼汪汪不能止。通篇弥漫著旧时代文人的温润丰厚,一时洛阳纸贵这里就暂且不表了。这次台湾时报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干校六记》其实是从一九八一年北京出版过的《干校六记》和晚些出版的《将饮茶》两本集子兜上几篇零星的散文揉出来的,但杨绛“举重若轻的散文之笔,舒缓从容、含蓄内蕴的文风,细腻传 神、幽默生动的人物描绘,写生命也写生活。”不仅仅是在文采上展现旧时代文人的丰厚和气度,在美学上也符合了华人的价值观,升华过的苦难要“悲而不伤”。深深的哀痛隐身淡然的辞句,他没说的比说得多。
许多人形容杨绛的文字雅洁,温润如一方美玉。以如此秀丽的文字记趣自然是生动写意,但更难得是当这润泽之笔描写的对象文化大革命时,他不枝不蔓的冷静,远较声泪俱下的控诉产生更巨大的张力,发人深省。
正如钱锺书在书前小引所说“‘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都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当年的受害者如今写来总是不忍卒睹;当年的加害者写来似乎又多为己赎罪,反省惕励的成份究竟多些。台湾的读者想要透过文学之笔来体会这场运动,要不反胃但又能说到痛处的,的确不好找。
该如何勾勒一个时代利用人性的情感以为斗争的武器、工具,以至於人人噤若寒蝉、莫敢相依?杨绛先写那狗对待人的热烈,欢呼、跳跃、打滚,欣喜之情不言而喻。却继而自陈“但也有人以为狗只是资产阶级夫人小姐的玩物。所以我待小趋(狗名)向来只是淡淡的,从不爱抚他。”这是出自宽容体恤的刻意淡漠,对彼此的保护膜。连只狗、一本书你都不能显露出珍爱之意,否则将是更加倍凄厉的羞辱折磨,如此运动不是大悲剧还能是什麼呢?《干校六记》以整个时代背景的惴栗荒谬烘托出人们如蜉蝣、蝼蚁的无助和渺小,但杨绛又以之记情,点滴可见钱钟书与杨绛两人的鹣鲽情深,彷佛这悲剧里还能滋长浪漫。於是那小小的温情彷佛黑暗中的微光,让人不至於过度绝望。
过街老鼠般的日子决计忘不了的吧?他却说,每朵乌云都有道银边。末了,他许了个愿,就要一件仙家法宝,卑微的隐身衣。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视若无睹。存在成了最无奈的悲哀。
欸,他们是这般这般的卑微,直低到尘埃里去了,末了却从那尘埃里,开出最动人的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