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邹华道—2011年暑期南京培训有感
2011年暑期南京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有感
全椒县西王小学:邹华道
盛夏,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南京苏教版小学实验教科书骨干教师培训,8天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专家的报告,也有实地参观。经过培训,我感觉每天过得都很充实。因为每天都有不同方面的教授专家讲座,所讲的案例都是来自一线教学中,我每天都有所思有所想。培训让我重新解读了新课标,进一步认识新课标发展方向和课改的新理念,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我应像贲友林老师那样,在繁琐的教学中应多了一份“心计”,多一份“经营”。在新教改实施以来,在我心中有许多困惑,但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们茅塞顿开,听着专家们的讲解,我如沐春风,醍醐灌顶。在本次培训中,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从来自教编委和一线特级教师以鲜活的案例、丰富的知识内涵,给我们深刻地解读了新课标修改设计理念、教材编写、重组和教学过程。我现在将这次培训学到的东西和感受总结如下:
一、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本次培训重点之一是郑君威专家讲的新课标的修订和黄为良编委讲的教材重组修订问题。新的课标充分体现了“数学味”,它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数学是什么?2.数学教学(教育)是什么?修订后的课标更加明确、规范、明了、全面。增强了可操作性,更适合于教材编写,教师的教学、学习评价。课程设计是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能引发数学思考,体现数学的实质,结果与过程统一。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使自己向“学者型,钻研型”的教师靠拢。要明晰了修订后课标和教材主要有哪些方面变化,在优化课程设计和学
段上做了哪些调整。为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以符合新课标,设计的教学目标让绝大多数学生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够达到。因为现代化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选拔教育,其课改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任意扩大、拔高。学校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其课改要给学生全面而丰富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我深感只有学习和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并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让自己的教学忙而不盲。
二、重视教学设计,给学生创设自由发展平台。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习题。教学设计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突显其个性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创新的平台。通过修订后教材的选修课的教学,使学生的兴趣、个性等得到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作好铺垫。这是培训学习给我的启示。以往教学,我不敢放手。但通过贲友林、王凌、魏洁一线专家讲授,使我知道,教师要充分信任我们的学生,相信他们完全有能力自主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做得只是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平台。新课标修改后更强调:“什么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为什么要学?→学什么→学生怎样学?)要以生为本”。数学课堂教学要能引发学生数学思考,体现数学的实
质。新教材强调要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应当创设好合理情景。好的情境可以让学生迎向数学本质与学科合理性,特别是问题情意设计,要以数学实质为源,巧妙地、合情地提出来数学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识冲突,这正是郑君威教授和教材编委黄为良反复强调的。要使儿童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状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勾得着”,这样才有助于形成猜想,发现新知。同时在教学中要解放儿童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和空间,给他们想、做、说的平台,让他们探讨、质疑、交流、大胆“辩论”,让学生有更多地参与思考发言机会,这样教师才能发现学生会解知识点程度。从而组织有效教学。有效的教学强调教师素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特级教师:张勇成)。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式,有意识培训学生的交流能力,为学生长远利益考虑,让他们自己建构属于自己的学习模式。这些都要求教师用心设计教学每一个环节,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也解开我心中的困惑。
三、教师要有意反思,做个“有心人”。
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同化,是探索,是发现,也是再创造(教材编委:候正海)。通过本次培训体会到:数学教师应善于反思,做个“有心人”。要有意识发现问题,这是成长一名优秀数学教师的必要条件。正如贲友林老师所说:做个有想法的老师,用思想提升教育生活的品质;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将无益、有害的改为有益的习惯,哪怕只是一个
小小的改变,假以时日,必能受益无穷。所以我们要有意的反思我们教学中的得失。去尝试改变自己,做个会思考性的教师。本次培训的10位专家都讲述自己生活经历,讲到了要有意识、客观地进行有效反思总结和再学习,就是比别人多想那么一点,多做一点,多写一点,这给我的触动很深。候正海专家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反思不是教师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反思教学中出现问题;反思教材设计意图是否符合数学本质;反思学生什么要学?学什么?怎样学?反思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自我满意度);反思教学中出现偶发事件等等。要做教学上多化点心事,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要多看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总之要做个“有心人”。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我明白,“骨干”这一称谓带给人的不会有太多的荣誉,却有无尽的责任,系数学教育之重任于肩。骨干教师培训使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骄气,焕发出无限生机。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写在纸上的是思想的足迹,化作动力的是思想的延伸,我们得到的是人格的提升、生命的升华。
2011年7月30日于江苏省检察官培训中心(石景山庄)
第二篇:邹华道-南京听课有感1(2015-2015第一学期11.6-11.9)
南京观摩课心得
古城小学 邹华道
2015年11月6-9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体育馆举办的“‘七彩语文杯’全国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届优秀课评比暨课堂教学观摩会”。(本次活动共有两个会场,第二会场在南京雨花台中学)在为期3天半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全国16位优秀教师评比课和5位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并聆听了苏教版教材专家的精彩点评。虽然天气寒冷,但难得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这么高水准的课堂和高水平的名师授课,所以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详细记,感触很深,收获甚多。下面我简单谈几点感受:
一、课前亲切谈话,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
上课的21位老师各有各的引导方法,如江苏盐城王恒干老师,让学生说出自己名字“干”怎么读,和滁州紫薇小学华德勇老师,从刚刚放开的二孩政策进行谈话,最后从“姐弟”的相互以存关系开始因数与倍数的探究。另外印象极深的是数学王子张齐华让学生对自己初次给一个评价,学生说出:颜值爆表等评价,让学生畅所欲言,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整节课,学生沉浸在自豪感当中,自信心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精心独特的课堂设计。
一节好课的标准,那就是敢于真正放手,给学生讨论汇报的时间和空间;敢于让学生出错,甚至期待学生出错,然后充分利用错例把它变成学习的资源;敢于尝试个性化的课堂设计,把数学知识游戏化、活动化,让数学课堂好玩起来。特级教师魏洁《单式折线统计图认识与应用》一课,就是一节大胆的课。他突破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枯燥的列举设计,甚至是打破了教材中的课题,引用了接尾巴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感悟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和作用,是玩中学、学中玩的最好诠释。另外喻老师讲的《抢数》一课,她就是通过播放游戏视频,明确游戏规则:两人从1开始轮流往后报数,每次至少报1个数,最多报2个数,谁先抢到指定的数谁赢。然后喻老师和同学连玩几次报数游戏都是老师赢,学生就很好奇,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需求。
三、注重孩子主动参与课堂。
上课开始,骆老师就以“为猴子接回尾巴”的游戏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发学生探求新知和奥秘的动机。接着,一节课就在玩重新接回尾巴的游戏,在 “猜、转、记”游戏过程中,不断呈现新问题,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就这样,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认识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同时还掌握了它们的求法,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探求出来的方法,那种智慧火花一次次的点亮。整节课下来,都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愉快,并且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样喻老师的《抢数》的教学中,让孩子从游戏中开始,一步一步深化到数学方法的提炼,在意犹未尽的游戏中掌握游戏该如何去赢,接着带孩子逐步验证,让数学知识深化到孩子的内心。总之,通过这两节课,让我认识到课堂上原来也可以让学生这样好玩的学会,这——就是我追求的课堂“玩中学”。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收获很多,我会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努力学习其他老师身上的优点,取长补短,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老师与你们数学老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的课堂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一、能够根据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自上海的马亚琴老师在《复式折现统计图》的教学中能够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巧妙用好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与学习经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埋下伏笔。
二、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总之,六节课的观摩,让我受益匪浅,各位名师对教材独特的钻研和见解让我大开眼界。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争取让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进一步提高。
第三篇:邹碧华有感
观《邹碧华》有感
中国向来不缺少埋头苦干的义士,拚命硬干的壮士,为民请命的志士,舍身求法的猛士,而今天我在电影了解的邹碧华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他们的光辉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被掩盖,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电影描述了他一生中的若干件事,电影虽然只有88分钟,但也能起到见微知著的效果。邹碧华是一位为民请命的志士,电影刚开始时候便有冲突,邹碧华上任那天,受访的群众已经围堵大门,一般领导会选择回避,但邹碧华却毅然前往了解民愿,当身边的同事康达抱怨上访人的无理取闹时,他第一时间便对其进行教育,让其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会从自身身上找原因。后来,邹碧华只身前往事故现场,做起走访调研,他用手语和同样也是受害人老伯交流,也为其不幸而感到悲伤,换位思考,以民本位的思想去开展工作,这不只是共产党员需要学习的工作要领,也是任何服务单位要遵守的工作准则。
邹碧华是一位埋头苦干的义士,“勤奋是可以感动人和带动人的”,他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在写出九步法之前,邹碧华为了搜集资料几乎是天天睡在办公室的,只是偶尔和同事一块散个步,他曾说“群众的投诉是我们的黄金资源”,这些投诉也是他写书的重要材料,为此,他特别重视信息化沟通平台上每一条意见建议,要求信息技术部门及时处理并反馈情况,这些都为他在党校完成作品打下了基础,而在写出《九步法》之后难得的休息日竟然也是让自己的妻子帮忙斧正,最后这本书也成了司法从业者必读的一本书。敬业是任何劳动者都应该拥有的品质,而极少有人像邹碧华一样如此敬业,他真的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热爱的司法系统。
自古以来改革便不是件易事,商鞅变法而受车刑,王安石改制而左迁,百日维新而六君子受戮,任何改革都会受到重重压力,但改革的人却前赴后继,邹碧华就是其中一个,在司法改革势在必行的趋势下,邹碧华冲上前线,工作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力求精益求精,面对体制上和新老司法者的压力拼命前行,“只要改革一点一点往前拱,那就算我的努力没白费”,他就像追赶太阳的夸父,死抓着“太阳”不放,就算饮尽大泽,自成桃林也不悔,他真正把工作落实到实际,落实到细节,密切联系群众,真正体现了一个人民公仆形象,他是个拼命硬干的壮士。
邹碧华也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智士,“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邹碧华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在电影里,他确实是具有卓越的创新意识和开阔视野的司法人员,譬如他曾亲自指导了上海高院互联网站改版,在最高法院三大司法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构建了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12368诉讼服务、律师服务,等“十大司法公开与服务平台”。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下,他主张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裁判文书进而评判法官绩效,“裁判文书智能分析系统”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有了巨大的反响,并在法官晋升条件中加大工作实绩的权重,为能干事想干事的同志提供了舞台。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既是党员和国人需要学习和发扬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石。
邹碧华的微博名叫做庭前独角兽,独角兽有名獬豸,怒目圆睁,能辨曲直,勇猛公正,他是希望自己能守护司法庭前的公正,他也确实做到了。可惜在2014年,邹碧华心脏病突发而离世,年仅47岁,他用心镌刻在生命年轮上的47个春秋是璀璨夺目的。古人说向死而生,死不是悲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死亡的路上,我们永远无法预知人生会在何处止步。人终有一死,要怎样度过你的一生才不负韶光?邹碧华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坚定目标,徐徐前行,那么这一生就不会虚度。邹碧华,碧华即皎月,他会像一轮玉盘悬挂在我们前行道路上,引领我们前进。
第四篇:暑期集中培训有感
暑期集中培训有感
朱泽松
在这次全镇教师的暑期集中培训中,看到这么多在一线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工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老师们的先进事迹,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心中不禁想问几个这样的问题:
一、你喜欢班主任这个岗位吗?
有人说:班主任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是班主任却又是那么重要的一个“主任”。因为班主任是在用自己的人格来培养学生的人格,是在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班主任是教师工作的根,做教师要从班主任做起。因为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是最密切最经常的,了解学生也是最全面最深入的。班主任能够从繁忙的事务中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从处理学生大量的问题中总结教育经验,从时间和思考中掌握教育学生的一般规律。我很庆幸自己成为一名教师的那一刻我也成为了班主任。我也觉得班主任这个岗位挺适合我,和孩子的交往可以净化灵魂,完善自我,不断进取。
自己刚当上班主任时状况不断,给学校、老师带来麻烦。当时的自己也觉得受到了挫折。是那些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言童语让我走出阴影。记得有一次,要上公开课,自己觉得挺有压力的。那段时间心情特别烦躁,可以说那时学生是战战兢兢过了一星期。可是当要上公开课前,我让学生别紧张,教育他们上课要遵守纪律。天真的孩子才不管这些,他们只是好奇地问:听课老师多不多?自己该坐哪个位子?课在哪里上?聊着聊着,就把紧张这回事给忘记了。看着他们跃跃欲试、兴奋不已的表情,自己的情绪也被感染了。等到上课铃一响,他们端端正正地坐在位子上,等你上课。一个个表情认真,态度端正。想着不能给班级丢脸,要给老师们留下一个好印象。看到他们这样力求表现,自己当然应该更认真地对待这堂课。紧张早抛到脑后了。
如果让我单纯地就班主任这个岗位来说我的回答是我喜欢,因为我知道它很重要,在这个岗位上能体现我的人生价值。其实,班主任工作与读书一样,有一个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的过程。班主任工作最初看起来没什么事情,但是有人却深陷其中痛苦不堪,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处理不完的麻烦,等到参透其中真谛,又可以变得很轻松,班级治理得很好,班主任却显得游刃有余。
二、你爱你的学生吗?
老师爱学生就是对学生诚心诚意的“关注”。细心发现他的闪光点,认可他的努力,鼓励他的点点滴滴的进步,理解他的苦衷和需要,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充分发挥他的特长。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爱学生是要做到这些,我 “爱学生”是做得不够的。
首先,分析我个人反思觉得失败的一例。
班级里总会有后进生,不例外的,我也碰到过这样的学生。我接的第一个班,有个男孩子。爸妈在深圳上班很忙,孩子自己也很不自觉,挺懒散。家里没人管学习,学习态度又不好,因此成绩拉下一大截。遇到这样的学生当然得补课了。于是我开始利用放学时间给他补课。从最简单的基础开始。我辛辛苦苦讲了一遍又一遍,可他就是搞不懂。勉强记住了,可是第二天还是不知道。我气学生也气他的家长,怎么家里都不管管。一个电话打到他们家,把孩子的情况讲了。谁知
他的妈妈性格偏激,当晚拿了针刺孩子,还说了一些威胁的话,结果孩子离家出走,虽说很快找到了,但是我仍觉得自己有责任。这样根本没有解决问题。
其次,分析我个人反思觉得成功的一例。
现在的这个班中也有这样的孩子。家里不重视:爸爸做生意,常常不回家。妈妈文化水平不高,不会教。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基础差。我了解后常常打电话给家长和家长一起讨论教育学生的方法,一起想办法将问题一个一个针对性地解决。原来他写字非常乱,作业本上从来不好好写。老师家长又常常督促他要认真写。好几次他写得烦了,就发呆不做作业。看他那么厌恶写字做作业,还真担心。有一次,我出黑板报,他一直十分好奇地在一边看,于是我灵机一动,让他也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一开始的确写得很糟糕,他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看得出来他很喜欢写粉笔字,我和他的家长联系后,家里给他买了小黑板,让他在家里练写。在学校里我也在放学后,让他在黑板上写字、默写。还时常表扬他,让他出黑板报现在他的作业本字迹干净、端正。特别喜欢默写生字词语,一有空就叫我报他默写。还常常喜欢找我聊天,人也活泼了。看得出来,他很喜欢学校。其实爱学生就是帮他解决困难嘛。
三、你是研究型的教师吗?
在这次的培训中,听了那么多位教师的事迹。潜江中学教师肖述全厚积薄发,潜心教研,敬业爱生;曹禺中学教师赵德清用青春和忠诚守望,用智慧与关爱耕耘;实验小学教师袁伶俐把最无私的爱献给孩子们。我从心底感觉他们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怎样教育好孩子上都作了研究和实践。他们很明确自己在干什么,怎样才能提高效率。他们的工作接近科学、符合规律,于是便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在这一点上,我做的是不够的。总以中学班主任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等为借口。其实只要方法正确,正确引导,用同样的时间完全可以干出不同的效果,甚至用更少的时间做出更多的工作。
本次暑期集中培训引发我的思考,也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可以说是获益匪浅。我将会以本次受到表彰的先进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巧妙绝伦的教育教学方法,从严要求,争取下次榜上有名。
第五篇:2017暑期骨干教师培训有感
2017暑期骨干教师培训有感
好的教育要走进孩子的内心
——2017暑期骨干教师培训有感
7月12日,2017年夏季伏天的首日,老天仿佛早早得到了通知,非常配合地把温度再次提高。天津也就此迎来了今夏首个高温红色预警。这样的天气里,870多名教师齐聚一堂聆听讲座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首先感谢的是进修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缜密的安排,精心的布置,让培训活动井井有条,获益良多。
今天主讲的老师是伯镛老师,他主讲的题目是《与您的学生良性沟通》。对于伯老师,我特意做了功课。伯镛老师是“爸妈在线”学术顾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培训师、天津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天津法制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应用心理学研究员。一系列的头衔代表了伯镛老师在儿童心理学领域卓有建树。这些专业的知识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最为匮乏的。我记得有一年暑期培训专门讲的就是教师专业化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在儿童心理学方面我们还显得很不专业。
伯镛老师非常敬业,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站立讲课,给参加培训的老师做出了表率。伯老师的讲座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学前部分;二是少年早期,也就是小学部分。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我收获最大的有两点。首先,我清楚地知道了教育与心理是有区别的。心理是与生俱来的。这让我想到了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1)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一阶段是思维的萌芽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认为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决定着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2)前运演阶段(两岁左右到六七岁左右)。这一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3)具体运演阶段(从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已有了一般的逻辑结构。(4)形式运演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此时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灵活性。伯镛老师在以后的讲解中分别联系实际的案例剖析了前运演阶段和具体运演阶段,也就是幼儿时期和小学阶段。其次,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与学生沟通时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伯老师举了很多实例:比如小宝宝在一起起争执该怎么办?孩子打架了该怎么办?遇到所谓的“坏”孩子(如女孩子吸烟)该怎样处理……等等。每当伯镛老师讲述一个案例时,我就会联想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在想类似的事情我是怎么处理的,当时的效果怎样,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结果,今天听来恍然大悟。原来在与孩子沟通时,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会让我们更加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总是会慢慢长大的,每个阶段的教育方式也会随即发生改变,这可能就是把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安排在一起培训的初衷吧。在少年早期(小学部分)的学习中,伯镛老师重点列举了具体运演阶段(从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孩子的心理特点。在这里我又收获了一个教育技巧——积极关注。我想每位教师的班中都会有做事、写字慢慢悠悠、效率不高的孩子。有时作业并不多,却要写到深夜。这样的孩子往往令我们头疼。今天伯老师讲述的积极关注的教育方式我想不妨尝试一下。请大家牢记那句话“你真勤奋,因为你坚持到夜里11点也要把作业写完。”温馨提示的是要坚持,要关注,要坚持关注,要坚持积极关注,相信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有所进步。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布置背诵和朗读的作业。正如伯镛老师所讲,很多背诵作业大多数孩子不能按时达到要求。不是孩子没有用心完成,二是方法、策略有问题。我们不妨把背诵作业改成复诵作业,让孩子们用心大声地读出来,讲出来,可能效果会好很多。这也印证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最后,伯镛老师明确了儿童的人气特点。他举了两个严重抑郁症儿童的案例,告诉我们有的时候孩子情绪不稳定时,要让孩子发泄,要给他们发泄、宣泄的机会,情绪发泄过去了孩子的内心也就好了,没有那么多压力了。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帮助孩子释放自己的压力和不良的情绪,比如游戏疗法等等。
教育教育永远是一门艺术,永远不能忽略专业知识。我想今天的培训让我想到最多的一个词汇还是“专业”。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才会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他们的好朋友。这样的教育也才能称得上是好的教育。
静海小语人,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