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化景观,品学校文化——参观清华附小有感

时间:2019-05-12 05:5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看文化景观,品学校文化——参观清华附小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看文化景观,品学校文化——参观清华附小有感》。

第一篇:看文化景观,品学校文化——参观清华附小有感

看文化景观,品学校文化

——参观清华附小有感

一滴水可以映出整个世界,一个学校景观或许可以映反映出学校文化吧。我驻足在清华附小的大门前,看着名为“月光”的铜质机械造型,标牌上写着“彼此的抵达”,英文“Each takes what he needs”。我在想:这代表着什么?带着问号我步入校园。一路走来,粗浅解读四点。

一、“与其马马虎虎做许多事,不如认认真真做好一件事。”

清华附小是严谨、精致的,一如清华大学这所以理工科见长所特有的那种规正、严谨,也一如机械造型给人的第一印象:严谨、缜密、理性。校园里每一景每一物精心雕琢,匠心独具,可谓生态田园、儿童乐园、书香校园、人文家园。看似随意的儿童涂鸦处,谁知却是历经三次景观的变更,充分体现了教育人对满足儿童个性需要的精益求精和执着追求。

二、“每一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

机械造型中紧密咬合的齿轮,给我灌输的一个词汇是“唇齿相依”。附小窦校长与那个自闭的孩子感人的故事,让人久久回味,走进孩子的心灵,心与心的交流,用全身心去影响孩子是最好的教育。师生情与智自然的融合中,实现了“彼此的抵达”,教育之美在于人与人间的自然影响与濡染。窦校长身体力行并倡导的教师与孩子的这样一种关系,让我再次想到了这个词“唇齿相依”。

三、“让学生去问吧!延迟给学生答案。”

机械造型外形似怀表、似胡琴、似罗盘......不确定,无答案。附小提倡学生质疑,“低段孩子敢质疑,中段孩子学质疑,高段孩子会质疑。”《乌鸦喝水》那个课例令人震撼。学生的质疑是成年人所想不到的,正是“为什么是乌鸦喝水,而不是其它鸟呢?”这个看似无聊的问题,却直指寓言是如何选材的这一个研究性课题!在宁夏的大沙漠里,干涸中能生存的鸟儿只有乌鸦!探究总能给人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而创新就是在忽略中被失之交臂。我们不能轻易忽略孩子的视角、想法、问题,不能扼杀孩子的好奇和兴趣!“让学生去问吧!延迟给学生答案。”

四、“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机械造型的底座牢牢置于地面,我想到两个字“落地”,附小的工作落地,关注细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附小从一年级新生入学的那一刻,就关注到了诸如:识别厕所、上课手放哪里、喝水、记录作业、倾听等等细节,做集体教研,并统一、细致地传递给新生。

驻足机械造型前,我想:清华附小的教育不仅如阳光般灿烂照人心田,更如清华园内荷塘的月光融融通润肺脾......如此规整的外形却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月光”,我猜意该如此吧!

第二篇:参观清华附小后的感受

参观清华附小有感

今天我们带着崇尚与激动的心情参观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在这所全国知名的小学,我感受到了浓重的素质教育的气息,与之相比我们的素质教育则步履维艰。

行走在校园,犹如进入教育的“世外桃源”,教师的“师魂”以精神富足的方式滋养着成长中的孩子!从不同角度诠释着“愿景”所在!

教育职场的幸福与尊严,来自教师对教育的热爱与无悔的追求!学生无条件地热爱学习,教师无条件热爱教育!这应该是我最深层的感悟。

第三篇:学校工作总结(清华附小)

2011年,清华附小这样走过 ——2011年岁末盘点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对于清华附小来说,则是《清华附小的“十二五规划”办学行动纲领》(以下简称《纲领》)实施的第一年。

这一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一年里,好比一场战役,一次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没有墨守成规,更没有坐井观天。而是在《纲领》的引领下,进行大刀阔斧、披荆斩棘的改革。经历改革的阵痛期,对于每一个附小人来说,是一种磨砺,更是一种考验。有水土不服、痛苦挣扎的,有迷茫埋怨、不知所措的;也有埋头苦干、奋勇拼搏的、更有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的。不管怎样,我们互相扶持着、相依相偎着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也许,我们经历的是附小发展史上的教育长征路,在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思索,遭遇了狂风暴雨的洗礼、经受了脱胎换骨的蜕变后,我们终于凤凰涅槃,走向了明亮的那一方。作为经历者,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日后回顾这段日子时,我们筛下的是不愉快和煎熬,留下的是生命中那些珍贵的体验和写满真情的记忆了!

于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让我们共同来回望一起走过的2011,在2011年,我们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第一次”,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第一次”。这难忘的一个又一个“第一次”,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附小的每一个人!

下面,就让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走进它,盘点一番。

一、第一次: 有了《清华附小“十二五规划”办学行动纲领》

走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道路上的清华大学,在2011年,迎来了百年校庆,百年 的辉煌成就受到世人瞩目与赞誉。作为大学的附小,我们能否胜任世界一流大学校园的奠基石,能否为学生聪慧与高尚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决定了我们是在循规蹈矩中销声匿迹还是在继承发展中华丽转身。带着“选择了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的誓言,带着对附小深沉的爱,带着三年后就要进入附小百年的重担。我开始梳理附小过去、诊断附小现状、展望附小的未来。明确“原来在哪里,现在在哪里,将来在哪里。”问题清晰、目标明确后,确定附小今后五年行动纲领。引导师生员工的行为,构建学校提升空间,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发展提供指导。于是,就形成了《清华附小“十二五规划”办学行动纲领》。

这部凝聚了我和附小全体老师心血与智慧的《纲领》共15章、100条、24000多字,写满了“责任”与“目标”。经过校代会教师代表的讨论、通过、学习、考试、修订,2011年,正式开始实施。这在清华附小是前所未有、开天辟地的。有了它,我们就不是一盘散沙式地管理思路,也不是无头苍蝇式地前行,而是变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明确的发展战略、培养目标、学校管理方式、教育教学理念指引下,实现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

《纲领》经典语录摘要:

使命:选择了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我们努力将清华附小塑造成为一所让人难忘的温暖的学校,一所值得信任的品牌学校,一所受人尊敬的卓越学校。

理念:为聪慧与高尚的幸福人生奠基!

愿景:我们努力,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充满教育的智慧与欢快的笑声; 我们努力,让学生的每一个时刻都能享受学习的收获与成长的乐趣; 我们努力,让教师的每一天工作都能体会职场的幸福与专业的尊严。教师誓词:我是清华人,要努力用敬业、博爱、儒雅成就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 学生的成长当作教师的最高荣誉!

学生誓词:我是清华少年,要努力成为健康、阳光、乐学,拥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现代人!……

变革是需要力量的。就如世界著名咨询巨头麦肯锡也难逃做出的规划遭遇束之高阁的命运一样,《纲领》如果没有贯彻实施,那也只是一堆蒙受尘埃的废纸。因此,在2011年里,我身体力行地带领大家修订纲领——解读纲领——背纲领——考纲领——用纲领,将《纲领》内化为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的指南。我们也不难看到附小的精神风貌也在学习中悄然发生中变化:

一位入职不久的80后女教师看到这本《纲领》,豪情万丈,热血沸腾。立志自己的人生规划与附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仅仅三年,她就被入围“2011清华附小感动人物”候选人。因为在她心中矗立着无数个心中楷模:文敏老师以校为家、先人后己的感人故事;张静老师倒下后又爬起来,心理装着学生的爱生情怀;尹红丹每天给学生写信的温暖故事;老教师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教育的无限忠诚,无不深深感动着她……

而所有这些人物的身影,在《纲领》中是如此清晰可见:从“班主任职责”的爱在细节、赋予热情、有效沟通到“教师要求”的师德高尚、教风严谨、学养深厚再到“师生关系”的彼此真诚、彼此热爱、彼此信任、彼此尊重、彼此赢得。无不深深地烙在老师们的心中。

就如丘吉尔所说,我么先是建造我们的房子,然后是我们的房子塑造我们一样,我们制定了《纲领》,但它正在塑造和改变着一群人。有人说,《纲领》就是一个人在唤醒一群人,是一个人的智慧转化成一个集体的智慧,是一个人的澎湃热情在点燃一群人,是一个人的气质塑造整个附小的气质、是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带动一个集体的精神信仰,朝向伟大的事物迈进,走向明亮的那一方。在这场刚刚开始的教育长征路上,《纲领》成为了我们前行的灯塔和路标,我们需要对目标的认同、对自己身处发展阶段的清晰认识,并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规划与学校的发展结合,与卓越为伍,与精英同行,相互扶持,携手奋进。

二、第一次:有了北京“CBD”实验小学分校

2011年,清华大学常务校长陈吉宁带领附小一行人首次走出清华园,走进CBD,与朝阳区合作签约,成立了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这是我校第一次跨区域合作办学,这既是社会对附小办学理念与水平的肯定,也是对附小新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更是附小百年发展新的机遇,中国灵魂与世界眼光的融合,势必会给附小的教育事业打开更加宽阔的视野,为学校的理念注入国际理解的新鲜元素,推动附小的教育事业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可以说,这是清华附小发展壮大过程中迈出的具有战略眼光的重要一步。

今年初,学校派出管理团队进驻CBD。目前已经招满一年级四个班,在本校管理理念的引领下,在全体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得到家长和朝阳教委的广泛赞誉!

三、第一次:参加中美教育论坛,为学校国际视野打开渠道。

正是肩负着开拓清华附小国际视野的使命,我于4月9日——29日,随国务委员刘延东带队的中美高层人文交流教育考察团参加了“中美第二次人文高峰论坛”。在这个旨在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管理观念的基础教育管理者”的访问团中。我走访了华盛顿特区、芝加哥市、维斯康辛州、洛杉矶等地区。其中参加了国务委员刘延东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会谈,参观了华盛顿、芝加哥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景观,更重要的是走访参观了美国的学校,对美国基础教育有了宏观的认识。了解到了美国“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德育方式;欣赏了蓝顿男子学校古典城堡式学校的文化景观;感受了芝加哥大学对音体美艺术教育的重视;浏览了他们设施齐备、精巧舒适的图书馆,感受了他们对阅读的重视;走进课堂,从课程设置到教室布置,从和谐的师生关系到育人环境,都感受到了他们关注个人目标、鼓励创新的教育理念。所有这些观察和自己的思考,汇成了几十篇美国学习笔记,成为了我日后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设计、教学方式变革、课程改革的思想源泉。

应该说,这不是我个人的美国之行,而是带着思考上路的清华附小国际化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出访。

四、第一次:参与清华百年校庆活动。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对于每一个参加者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这一次,清华附小从老师到学生到家长,都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80位四年级女生,为了演绎好《荷塘月色》下的荷叶角色,在瑟瑟寒风中连续几天彩练到半夜。让我们像记住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名篇一样,记住这些为了月光下的这抹绿而付出辛苦的孩子、家长、老师们吧。还有在“百年清华,百年好合”集体婚礼中担当花童的一二年级学生,他们的出场,让婚礼多了童话梦幻般的色彩,成为婚礼的一大亮点。同样值得记忆的还有轮滑队的学生们,在百年校庆的运动会开幕式上,一个个英姿飒爽、身轻如燕,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再过三年,清华附小也将迎来百年华诞。我们成立了附小百年校庆工作组,召开了老校友座谈会,并且还召开了 “附小百年、有你有我、继往开来、再创卓越”的百年 校庆校园动员会,标志着百年校庆工作已经正式启动。百年校庆,我们需要去找寻、搜集、整理、抢救性地采访老教师和校友,捋出学校百年的发展脉络,找寻附小百年风雨沧桑的足迹、整理尘封多年的那些人和事,挖掘能让清华附小延续百年的精神,让每个在这里学习过、工作过、甚或是走过的人都能找到回家的路,找到自己的根。因此我们面临着这样的重任:回顾百年、总结经验;宣传成就、扩大影响;凝聚校友、争取支持;展望未来,再创辉煌。

五、第一次:创造奇迹地成功完成了“抗震加固”

根据国务院部署、海淀区教委要求,为了提高我校结构抗震效能,从7度提升到9度,我校从6月1日到9月1日,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抗震加固改造。它包括加固、装修、水电改造、消除安全隐患、校园文化景观建设这五大工程。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此紧张的工期,我们竟然在规定时间内拿下了它!9月1日如期开学,成为海淀区所有抗震加固学校中唯一一所按时开学的学校!可以说,我们创造了清华附小历史上的奇迹!从下面这组数字中,能解读“抗震加固”这四个字承载着怎样的份量:

“抗震加固”是90天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是700工人酷暑下的战天斗地、是3500平米地面的精巧铺设、是掘地2、6米包钢10公分的震天动地、是7座楼的改头换面、是1000平米临建、4处新建筑的拔地而起。还有这些数字背后,我们每天的忙碌奔波、艰辛担忧、焦虑争论。幸好有大学领导、专家学者、家长们的鼎立帮助,我们才完成了这个重担。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段难忘的日子。

1、抗震加固大事记:

2010年年底,以窦桂梅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抗震加固领导小组成立。2010年12月——2011年5月,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组织清华大学房产处、基建处、财务处、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清华街道等单位的部处领导,多次在工字厅开会。就工程施工、财政拨款、项目招标、设备存放等问题进行商议。同时,中国电子企业、华宇企业集团、赛尔集团等也给予学校大力支持。2011年5月初——28日,在大学的支持下,附小抗震加固领导小组拿出科学完善的改造方案。抗震加固正式进入开工前的临战状态。与此同时,全校老师在教学上加班加点工作,终于在5月28日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育教学任务,成功举行结业典礼后,开始进行办公用品的打包、装箱等工作。5月29——31日,全校搬家、教学设备等一切“家底儿”安全存放。5月29日——7月15日,北京六建集团开始进驻,进行主体结构加固装修,完成水池、鼓楼、东西大门、传达室4处新建工程。7月15日——8月27日,内部装修、整体地面铺装。8月28日,大学基建处带队,组织施工、使用、监理、设计四方验收。验收合格,抗震加固工程圆满竣工。8月27——31日,全体教师开荒、搞卫生、布置教室、准备教具……9月1日,开学典礼!

2、加固感言:

在抗震加固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担当”。有大学领导团队的担当、有附小领导的担当,还有全体教师的担当。开工初期,基建处等单位的领导来到附小实地考察,组织本处人员来附小支援建设;抗震加固过程中,清华美院和建筑学院的董书兵、陈磊、杨冬江、董素学、张宝华、洪兴宇、李薇、罗云兵、曹军等专家全程参与、精心设计,无私奉献。

7月7日,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副校长张凤昌率校办、保卫处、基建处领导亲临附小工地检查抗震加固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8月24日,正值酷暑高温,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到附小现场办公;一场暴雨后,张凤昌副校长再次冒雨来到附小检查安全。8月30日开学前夕,顾秉林校长亲自来附小检查抗震加固工作并慰问全体老师。学校是否能按时开学,抗震加固工程牵动着清华大学领导和老师们的心。

2011年7月14日,暑伏期间,附小领导班子慰问工人,送上一锅猪肉,表达一份关爱之情。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装修过程的环保安全,领导们整整一个假期,没有休息一天。废寝忘食、挑灯夜战,为了一个设计反复斟酌、夜不能寐是常有的事。正因为这份操劳,才有了耐用环保的渗水砖、低碳的太阳能路灯;增设保温层的墙面、增高的走廊护杆;方便健康的直饮水、现代化的电学设备;鲜艳活泼的紫窗绿门、童趣盎然的涂鸦墙;兼顾年龄特点的洗手池、儿童喜爱的跳房子;晨鼓暮钟、天圆地方的校园景观;焕然一新的新校门、拱形雕塑;人性化的座椅、安全警示标志。

整个抗震加固期间,清华大学给予附小很大帮助,为附小提供了临时办公地——清华学堂、经管报告厅、水利系报告厅、继教学院、建筑馆、主楼报告厅、清华附中、幼儿园。老师们就在这里,抓紧时间进行业务培训和《乐学手册》的编写;开学前夕,老师们又当起了保洁员,在学校教室开荒、清扫。每一处胶水污渍,都在用手抠、一遍遍反复清洗。为的是,当9月1日到来,呈现在学生们面前是焕然一新的教室。就这样,老师们挑灯夜战,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美丽校园。

六、第一次:教学楼有了名字、有了雕塑及各种人文景观

与此同时,我们还以抗震加固为契机,对校园进行了一番改造,建设一个安静、肃静、雅静具有浓郁文化气息和艺术气质的书香校园。

清华附小作为清华大学僻静的后花园,它在书香校园的建设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朱自清、冯友兰等大家在这里留下的足迹,足以让这所学校有着满载历史的厚重;杨振宁、陈校悦等一批清华之子的从这里走出,赋予了学校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马约翰、杨武之对学生们的谆谆教诲,更让清华附小人的身体更强壮、人格更健全,以至于走近百年,它依旧精神矍铄、焕发着青春的活力。沐浴着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在务实踏实的学术氛围影响下,附小的学生们都有着爱读书的好传统。清华附小不同年段都有自己的阅读书目。立足学校的文化背景,我们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文化校园、书香校园的建设。

1、七大主体建筑楼有了自己的名字

博雅楼:教师办公楼,取自我校教师誓词中的“博爱、儒雅”。顾明远先生题写的校训“立人为本、成志于学”赫然于楼上,走廊里有我校办学《纲领》中的经典语录。

启程楼:

一、二年级的教学楼,取名自“扬帆启程”。希望刚入小学的孩子们,能心怀梦想,奋勇向前,扬帆启程。楼内有会“说话”的墙壁、有提示学生爱护校园环境的标语,有精美绘本书的展示,充分体现了低年段学生的特点,并显示了学校对孩子的人文关怀无处不在。

知行楼:

三、四年级的教学楼,取名自“知行合一”。希望中年段学生在学习生活上,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把所学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行为准则上能传承清华大学“行胜于言”的校风。

修远楼:

五、六年级的教学楼,取名自“其修远兮”。希望高年段学生能登高望远,努力攀登知识的高峰,拼搏向前,心怀天下,放眼未来。

华韵楼:艺术教学楼,取名来源于我校民族吹打乐团十周年庆典“丁香华韵”音乐会。寓意着我们要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民乐,让古老的音乐艺术大放异彩。

联盛馆:原风雨操场改建,取名源于联盛集团对下一代的关怀。此馆是兼多媒体、体育设施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场馆,能容纳600人的会议,又可提供学生开展多项体育运动。

丁香书苑:丁香书苑里有图书馆、虚拟演播室、机器人、信息、美术、科学、书法教室。这些教室集现代与古典于一身,汇专业与个性于一体,共同营造了附小浓郁的书香氛围。

大操场:操场设有300米塑胶跑道和人工草皮足球场,旁设棒球场、篮球场和国际水准的轮滑场。

2、校园文化景观 华宇池:取名源于华宇集团对下一代的关怀。这池碧水是丁香校园灵动气质的最佳代表。池中纵横交错着戏水栈道,供学生课间嬉戏玩耍。具有现代艺术气质的雕塑“天方地圆”就位于其中。象征着中国古代最朴素的文化哲学观,寓意做人要包容、圆满。雕塑主体是个能折射校园全貌的球体,隐射着每个过往人的心灵。球体上方的三个方形,隐喻着《道德经》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意思。其雕塑形式有方有圆,在形式力量上有很好的均衡和牵引,有着一种阴阳和谐、化育万物的意味。

人文·科学浮雕:名为《自然生命、文明发展》的浮雕全场18米,宽3米。由清华美院董书兵教授亲自设计的。壁画左端以日为题,右端以月为题,象征时间的永恒和不可重复,壁画中间,以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为题材,展示了古老辉煌的中华文明,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

超越之门:其形状理念来源于清华大学图书馆门前的拱门雕塑,有着传承,超越、圆满之意。它既有提供学生嬉戏,分割操场与教学区的功能,又有美观,教育的意义。一排有缺口的拱形雕塑,象征着一路成长的生命轨迹,总会有缺憾,只要我们用心超越就能走向完美。

鸣鼓亭:鸣鼓亭由来于成语典故“晨钟暮鼓”。里面安放的是国庆60周年,天安门庆典使用的60面大鼓之一,意在警醒学生珍惜年少的宝贵时间,好好学习。

学校愿景墙:我们知道脚下的路还很漫长,但是,当我们把愿景刻在墙上,就像把一份责任握在手中,充满了前行的力量。

桐荫园:桐荫园是低幼学生们的乐园,这儿有沙坑、五颜六色的涂鸦墙、有高大粗壮的梧桐树,童趣十足。

跳房子:这是嵌在操场上的传统游戏项目。希望孩子们在融入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游戏中,获得健康强壮的体魄。

3、名家雕塑汇聚校园

知识之门:雕塑以书为造型主体,如一扇打开的大门,展开新纪元的新篇章。雕塑中用青铜铸造的文字和各种符号象征清华附小在教育上的全面发展,体现清华附小开阔的胸襟。清华附小全体教师秉承“选择了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的教育服务理念,开启学生和教师的知识之门,为幸福的人生而奠基。

清源:雕塑位于丁香书苑的幽雅的庭院中,刻有流水祥云的大型铜绿色的底座上矗立着小巧精致的“清华园”二校门,其形状设计巧妙,构思大胆,充分体现了大与小、直与曲、重与轻等艺术形式的关系,或许是取“水清木华”之意,让人反思清华的源,文化的根,雕塑润泽着华清之气,使得丁香书苑更显清远幽香了。

春华秋实:雕塑极具线条的美感,青铜的质感配上柔软的线条,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春日里挥汗耕耘、适时播种,才有秋天里丰收的喜悦。此雕塑正是附小人艰苦创业、奋勇拼搏,创造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美好明天的写照。

月光:学校东门这尊傲然挺拔的雕塑,名《月光》。附小好比月亮,清华大学好比太阳。自古月光象征着纯洁美好,学生纯净的心灵,需要有这样甘于寂寞的守护!月光还代表着柔和谦卑,借清华大学这轮太阳的光辉,便挥洒在每一个角落。附小不正是这样仰仗着大学,滋养着每一颗嫩芽绿草茁壮成长!

诸子论道:纯大理石雕刻,沉重、深厚。浮雕的魅力就在于对理念空间的把握,先贤圣人的轮廓好像浮出水面,在热烈地讲学论道。又像在殷切地关注着一群现代的清华少年,想用他们的文化经典陪伴他们一天又一天的学习。就这样,雕塑与人有了一种交流,文化有了根,有了传承。

流韵:雕塑是把水与人体做了一个完美的融合与想象,在长条形的底座上,趴着似水一样的人体,既有水的宁静,又有人体的温情。人体与水那有节奏的曲线与底座的直线组合成了特殊的美感,其文化意义就是,生命特征永远是方与圆的融合,从来没有偏颇。

大道微茫:一盏马灯正冲破层层雾霾,正准备发散出它的光芒,指引着人们前行,激励人们不畏艰难险阻。马灯的整体与雾层的琐细,给人有很强的视觉冲击,这种由各种综合材料缠绕而成的雕塑令人遐想无限,是孩童般想象力的延伸。

福寿门:雕塑是我校的吉祥物,在底座的福寿几字说明了文化的倾向与心愿的表达。要进入福寿门,就得有拼搏的精神,底座的半圆形结构预示着每个生命总会有不圆满的地方,其上是由象征甲骨文的门字花纹,构成的中国古式亭台建筑,表达了中国人最素朴的心灵愿望。

我们的家:充满现代气息的雕塑,有着未来主义的倾向。我们的家有着很好的寓意,象征着附小这一家人,在冰冷,棱角的现代屋檐下,人性的团结互助,人性的关怀与凝聚尤为重要,当学生在屋檐下嬉戏时,笑声将穿越这冰冷的屋檐。

凝固的风景:台柱式雕塑,综合材料,柱上是镂空的中国地图,斑驳琉璃,似是在预示着什么,台柱的光滑与地图的斑驳形成了新的艺术风貌,在地图镂空的一瞬间,风停了,泥沙停了,时间也停了。

水木之夏:人体曲线的畅快,表达了水的自由,当鱼儿也融到水里来时,将是一个和谐的局面。鱼与人体都是象征的生命力,自强不息的生命力,有着夏天的热情,生命力此刻正在燃烧,雕塑告诉学生最朴素的生活态度。

陆上行舟:雕塑气质忧郁,想象无限。陆地上多了一个木筏,木筏里呆坐着一个人,人与木筏有着孤傲之意,在人生路途中,总不免孤独与惆怅。雕塑的孤独正好说明了人情的温度,教育人总需要一种向上的精神。

结构方式A:由几把类似利剑的不锈钢柱,斜插成一个倒立的A字母,形态结构着实有意思,是在说明人性的复杂,还是在说明万物的真理,真是见仁见智的命题,此雕塑给了师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芥——岸上行舟:一个巨大的木质小人横躺在校园中,表面的材质已经给人思考的灵感了,芥有微小之意,当我们看到雕塑时总会发生语义学上的错觉,雕塑的显著存着莫名的美感。岸上行舟个人一种无奈感,似乎也预示着我们对教育的困惑,对文化的思考。

4、特色功能室、专业教室、文化长廊建设

图书馆:清华附小图书馆占地约三百平方米,藏书十万册。图书馆分教师阅览区和学生阅览区两大部分,用图书和杂志架自然隔开。教师阅览区又分为两小部分,外面是一个小会议厅,可供十多位教师开展研讨活动或开展读书、休闲时尚等沙龙活动。里面是一个小型的休闲阅览区,教师可以在这里阅览图书、无线上网,也可以在这里促膝谈心或小憩片刻,调养身心。每天中午和放学后,图书馆都对学生开放,仅放学后的书香托管班,平均每天就有一百多人次,大大提高了书籍的使用率。清华附小的图书馆,目前是国内小学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图书馆。

金帆排练厅:我校金帆民乐团的训练场地。场馆内有编钟、大小鼓等多种民族乐器,每天夜幕降临,这里依然鼓乐齐鸣,学生沉静在对中华民乐的热爱之中。

书法教室:古朴的回型窗格、浓浓的墨香。身处其中,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回归。看,学生们屏气凝神、挥毫泼墨。清华附小每一个学生都有幸在这里与古人用笔墨对话。

美术教室:每一个象形文字就是一幅画,因此在美术教室的墙壁上,就有了“牛”“奔”“艺”“果”“采”这样以象形字为骨架的充满想象的美术作品;也就有了“拔苗助长”、“刻舟求剑”这样的成语画作。各种题材都可以入画,各种作品都陈列在教室:剪纸、年画、石膏脸谱、木刻、雕塑等学生和老师作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科学教室:金鱼缸、学生设计的《昆虫世界》、自制《知识小报》,无不体现着“动手做、玩中学”的学习理念。

信息教室:“E线连南北,一键知天下。”学生轻轻点击鼠标,创作的电脑绘画作品:《清华园的二校门》《清华四大古建筑》《荷花》等就成为了信息教室里最美的风景,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学生们的趣味无穷、创意无限。

机器人教室:从这里走出了很多位在世界机器人大赛上获奖的清华少儿,机器人社团开启了他们对未知的探索。

钢琴教室:这里有21架电子钢琴。在这里,你能倾听意大利钢琴家莫莱诺·多纳德的“钢琴即兴伴奏”培训,能欣赏热爱钢琴的学生们的倾情演奏。这里是启迪学生艺术梦想的地方。

音乐教室:粉蓝色的“六面体凳”,轻巧灵活,便于学生分声部排练的临时组合。音乐教室里钢琴等专业设备一应俱全,专业性极强。荣获北京市合唱一等奖的清华附小紫光合唱团就是从这里走出的。

形体教室:从黑板上的“形体、礼仪”的板书中,不难看出:学生从形体课上,懂得了举手投足、站立坐行的的要求,这种奠定他们一生习惯的教育源于古时的“礼”。在清华附小的《大纲》中提出了“为学生聪慧与高尚的幸福人生奠基”的使命。因此,可以说,形体教育既是给学生美学的启蒙、也是礼的熏陶和渗透。

艺术长廊:艺术长廊里中外著名科学家、著名文学家的挂图,激励着孩子们从小树立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向善向美的人文精神;科技发明墙里获国家专利的12位小小发明家的介绍,鼓励学生始终保持勇于创新、充满好奇的激情。学生画廊里一幅幅题材多样、形式不拘的作品展现了学生们的美学修养和创造才能。无论是成熟的或是稚嫩的,在这里,你都能触摸到一颗颗丰富细腻的、富于创意的心,还有那敢于挑战、勇于于探索的心。

5、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校徽、辅助图形、办公用品。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源于企业,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缩写为CI。它将企业的理念、文化、行为、产品等形成统一的形象概念,借助视觉符号表现出来,全方位地传播,树立起特有的、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说,它是一种系统的名牌商标动作战略。它分为语言识别和图像识别系统。清华附小引进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设计一套属于自己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如校徽、辅助图形等,并广泛地运用于办公用品。

校徽:丁香花被定为了附小的校花,校徽以“丁香花”为主体图形。外形为圆,体现与清华大学的隶属关系;花朵中包含的花蕊似是一颗智慧之星,象征学校启智育人的宗旨,但细看花蕊,又是由四只准备展翅飞翔的小鸟,象征着附小学生的生命状态;丁香花下的书本式的弧线,既象征着附小是书香校园,又象征着学校对孩子的关心与教育,徽标像极了一双大手托住了生机勃勃的丁香花。

校园提示语:这是由家长设计的校园提示语,代表乐学女孩、男孩的图像指示出关于校园礼仪、卫生、安全,环保、纪律放面的校园提示标语。

辅助图形及其运用:辅助图形广泛运用于办公用品:(纸杯、信封、手提袋等)、教师衬衫、学生校服上。

七、第一次:两校同时进行的开学典礼

9月1日,两所以清华附小命名的学校同时开学,这在清华附小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CBD开学典礼上,大学领导韩景阳、王进展,朝阳区教委领导孙其军、尚金森到会祝贺。

在清华附小的开学典礼上,学校为建设者、设计者们戴红领巾、献花表示感谢;为新入校的学生颁发启程护照,预示着将开启人生最重要的一段航程。此次开学典礼,由于别有创意,体现对建筑工人的人文关怀,对一年级新同学的“启程”教育,赢得了领导家长的广泛赞誉,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开学典礼刚结束,五、六年级的师生就进入了紧张艰苦的军训。军训结束后的海军旗语、军体拳和队列等汇报演出,赢得家长和师生的赞誉。

八、第一次:课堂使用《清华附小课堂乐学手册》,进行选择性学习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带领大家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造,探索符合教学规律与学生发展的课堂模式,把学生等待学习改造成为主动学习,努力实现“减负增效”。老师历经三个月的刻苦钻研,创造性地编写出了《乐学手册》。我提出了“1+X”的课程模式建构。即“1+X”课堂学习方式(“1”指学生预学,“X”指学习增值);“1+X”原创学习单(“1”指《课堂乐学手册》,“X”指创新实践作业);“1+X”课外延伸学习(“1”指基础学科延伸学习,“X”指专业意味的社团。我校拥有44项学科基础课程,九大社团);“1+X”评价体系(“1”指期末综合能力测试,“X”指分项考试+学分累积)。

就这样,在“有兴趣、可选择、重实效、轻负担”十二字方针的指引下,学校开始了勇敢大胆的尝试和探索。9月1日,清华附小课堂第一次使用《乐学手册》,并开始走班、选择性学习。

功夫不负刻苦的团队——11月3日,在2010--2011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总结会上,清华附小语文教师团队编写的《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荣获“北京市课程教材改革一等奖”,同时附小也被评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验项目学校”,是北京市唯一的一所获此殊荣的小学,我代表学校在大会作了题为《改造我们的课堂》的发言。随后,我又在北京“增效减负”经验交流大会上做专题经验介绍,引起广泛好评。

11日24日,“北京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减负增效‟现场会”在我校隆重召开。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室主任张立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贾美华、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张彦祥、海淀区小教科科长吴瑾、海淀区小学教研室主任郭立君、海淀区小学语文教研室主任黄毅,北京市各区县专家、领导及骨干教师近500多人参加会议,观摩附小刘建伟、苗育春、张华毓、王艳四位老师的学习方式改革的研究课,大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清华附小在课堂方式改革上迈出了自己勇敢坚实的步伐。

在教学成果方面,清华附小在海淀区举行的五次全区117所小学五年级综合素质测评中,语、数、英成绩名列前茅,尤其是今年更为突出。测评成绩体现了清华附小近年来扎实有效的质量关,也充分展示了附小“为学生聪慧与高尚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

九、第一次:荣获建党90周年“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6月6日,在“北京市中小学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清华附小党总支荣获“北京市中小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在清华附小历史上是第一次。

正因此,京津沪渝四城区教育系统第二届教育党建年会于10月24日-27日在北京召开。清华附小作为本次大会的分会场,10月25日,迎来了京津沪渝四城区教育系统的领导: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张卫光、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刘向军、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党工委书记王懋功、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党工委书记冯世春等。我在会上做了题为《办一所让彼此温暖的学校》党建工作汇报。

十、第一次:民乐团获市金帆艺术团称号,社团活动捷报频传 11月3日,清华附小民乐团被授予了“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的称号。我校为民乐团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并且为社团擂鼓助威。

回顾今年民乐团的重大演出活动,2月5日,学校少年民族吹打乐团71名师生赴意大利罗马、帕多瓦、米兰、布雷西亚参加“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演出,产生了热烈反响。

4月21日,清华附小校少年民族吹打乐团参加了“2011年北京国际音乐节”演出,荣获最佳演奏奖,吴跃猛老师荣获“优秀指挥奖”。5月7日,清华附小少年民族吹打乐团在海淀剧院举办了《丁香华韵》十周年汇报演出,百余名附小师生共同登台表演。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搜狐等十几家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专家领导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我校体操、轮滑、音乐及英语合唱等均获全国、北京市一等奖。尤其值得庆贺的是,在大学的教职工歌唱比赛活动中,我校的教师百人合唱团,以气势如虹的演唱,以“特等奖”第一名的成绩,展现着清华附小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十一、第一次:成立校级家委会,举行全校、全天性的“家长开放日”

1、校级家委会成立

为广开言路,共谋发展,清华附小首次成立校级家委会。先后开展了三次活动,为家校沟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召开家长会

全校举行了家长会,全体家长参观抗震加固后的校园,观看抗震加固宣传片。听校长的《校园文化与课堂改造》讲话。

3、家长全天开放日

10月17日——10月21日,学校开展了家长开放日活动。全校所有年级,面向全体家长全天开放,这在清华附小尚属首次。家长们全方位、零距离地接触附小的教育教学,从反馈单和校级家委会交流中,家长们称附小是一所让他们感到校园文化一流、现代设备一流、教学理念一流的好学校。

十二、第一次:有了系列主题活动

1、清华附小评选“十大感动人物”

2011年,清华附小开展“十大感动人物”评选。从教师的专业技能、学养水平、职业精神、师德素养等方面进行了评选。2012年的“十大感动人物”已启动,将围绕“敢于担当、微笑园丁、课改团队、心中楷模、青年先锋”进行评选。

2、“微笑、感谢、赞美”活动

“微笑、感谢、赞美”是清华附小的一张名片。围绕这张名片,学校开展了贯穿全年的微笑活动。德育处开展“播种微笑、收获幸福”绘画展,全体学生参与,共选出了180幅微笑作品,在联盛馆展览。

“教师节”、“道歉日”、“感恩节”里,大家传递着感谢、赞美。每次全体会前的“精彩十分钟”的环节,老师们聆听名家乐曲,欣赏大师画作,分享温暖故事。

3、为一年级新生家长做专业、专题的提前培训

7月9日——10日,清华附小在大学主楼报告厅举办了为期两天的2011年新生家长学校。近500名一年级学生家长参加了此次培训。我们精心的准备、专业细致的介绍和热情的沟通,赢得了新生家长们的信赖和赞誉。

4、海淀区小学校长沙龙在附小举行,大学、市教委、海淀区领导齐聚附小

10月11日下午,海淀区小学校长沙龙启动仪式在清华附小举行。北京市教委领导,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校办主任王进展,海淀区副区长傅首清,人大主任王鲁豫,教工委书记张卫光,主任孙鹏等党政领导以及19所海淀区名校的校长出席了此次活动。我对“沙龙”做了人文解读。

十三、第一次:学校开展系列温暖工程

1、教师、学生午餐自助模式改革

学生:本学期开学以来,全校对学生餐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改良,实行“午餐自助模式”。

教师:这些年来学校没有早餐,今年有了选择性自助餐;同时改善了午餐,品种丰富、营养全面。

2、“三八节”里赠送的一束玫瑰

“三八节”这天,男教师在校门口向女教师献上玫瑰花,表达节日的美好祝福!

3、为教师做八件实事。一天四小件:鸡蛋、奶、水果、肉;一月一大样:一箱鸡蛋、奶、米、水果……

4、全校教职工大会集体过生日,表彰30年教龄的教师,专门隆重欢送……

5、教师节请回来离退休教师和在职教师合影,留下了附小的第一张全家福

《纲领》中,有这样的描述:“我们要把附小建设成为一所让人难忘的温暖的学校”。在附小的教师大会上能感受到各种温暖:有给30年教龄教师的奖励表彰、有为老教师退休时举行的深情送别;有向调离教师的美好祝福;有对新加盟教师的热烈欢迎;还有老师们集体过生日的幸福时光……

结束语:

2011,留给清华附小的记忆是太多的第一次,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收获…… 盘点一年,这场战役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次“长征”,就是播种机、就是宣传队……这一年,让所有附小学生感受到了校园的美丽与温馨;这一年让所有附小教师对自己刮目相看;这一年让所有家长感到附小质的飞跃……正如清华大学校长评价的那样,附小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展望新一年,我们依然带着我们的使命,我们的爱,继续用“微笑、感谢与赞美”作为我们附小人的名片,心怀感恩、常怀愧疚,卓越攀行……

第四篇:参观学校文化有感(写写帮推荐)

观他山之石悟学校文化,立文化之基兴学校特色

——浅谈青岛市部分学校文化建设观摩活动的体会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全区中小学校长在杨继仑副区长和司文局长的带领下,参观了胶州向阳小学、即墨第二十八中学、青岛第五十八中学、青岛第一中学四所学校,一天的安排,日程满满,收获颇丰。通过专家型校长的介绍,现场的实地考察,观看专题录像片,与老师的随机交流,思想在观摩交流中碰撞升华,使我对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打造“名师、名校、名校长” 等工作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对进一步促进我区义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有了更深入地思考。

观他山之石悟学校文化

每所学校都拥有自己的学校文化,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几近形成“千校一面”的局面,学校文化也就没有什么突出的特色了。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我们应该主动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建设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我们观摩的四所学校就是这样实践的。

一、做足“创新”的文章,感受环境文化的魅力

创新的理念充分地体现在胶州向阳小学和即墨二十八中的校园

环境中。胶州向阳小学是一所镇办学校,被有关专家戏称为“袖珍式学校”。学校的“IC效应”工程理念,让每一个环境设计、每一个-1-

空间细节、都渗透着“IC效应”的创新理念。我们看到的“向阳百科”是IC工程的经典之作,将校史资料、教育法规、治校方略及教育成果等内容高度浓缩于72块展牌上,又巧妙地安装在72条斜置轨道上,插放在不足6米宽的一面墙壁里。像这样的创新亮点,在学校的环境布置中随处可见。即墨二十八中“四区六楼十八苑”的格局,也被赋予了与校名紧密联系的文化内涵,每个区域、每处楼苑都有其特定的寓意。这都是环境文化的魅力。

二、做好“积淀”的文章,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参观了青岛第一中学的校史馆,只能用“震撼”来形容。青岛一中始建于1924年,在80多年的学校发展进程中,培养的学生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璀璨。其中有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中科院院士、前南京大学校长曲钦岳以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等一大批杰出人士。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记载着一中的历史,也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走进校史馆,又会有哪个一中的学生不为之自豪?这就是历史文化的魅力。

三、做实“品牌”的文章,感受课程文化的魅力

尽管因为行程安排的比较紧,即墨二十八中的李志刚校长没有全面地介绍他的“和谐互助”教学品牌,但从专题片中,我们看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助课堂,课堂上,同桌是便是互助的老师。这种课堂改革模式被李校长誉为“最简单易学”的教学模式。学校全力打造“和谐教育”品牌以来,现已有二十多个省市的学

校万余人来参观学习,在省内外兴起一股“二十八中热”。这就是课程文化的魅力。

立文化之基兴学校特色

通过本次的观摩活动大家对学校文化建设有了更深入理解。也为推进我区教育名牌创建工作做好知识储备。下一步将积极引导全区各校以学校文化统领学校的发展,走内涵式、特色化的发展之路,形成文化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地推出一批重内涵发展,办学有特色的名校,推进我区义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助推我区的“中央文化区”建设。

一、抓诊断——重学校文化现状的分析

正确认识学校文化的内涵,是对学校文化现状进行分析的前提。所谓学校文化是包含着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在内的学校意识和经验体系,是学校积累和建构起来师生共同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区别于校园文化,外延更宽泛,内涵更丰富。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要直面学校的历史,从学校历史中寻找学校文化发展的轨迹,认真分析学校发展的历史,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元素,结合时代发展,对学校的整体状况进行客观的分析,找准学校的发展定位。

二、抓规划——重学校文化体系的预设

学校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学校有文化,文化有特色,要经过长期的不断丰富、不断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要坚持整体性原则,进行全面的规划。要立足于本校实

际与优势,对自身资源进行认真的分析,明确文化定位,找准学校特色建设的切入口,明确建设目标,并达成全员共识。通过规划对学校文化进行预设,从而把学校文化的内涵挖掘出来,把学校文化的体系构建起来。

三、抓关键——重学校文化实施的组织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校长。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和领导者,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有了学校文化的规划,校长还要成为实施中的领军人物,要努力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落实管理行为,践行文化预设,积极引导师生达成规划目标。在组织实施的同时,学校文化的内在精神也在增长,也会感染身处于其中每一位师生,这种文化内涵的影响便会渗透于学校的各各方面。

通过这次观摩了解先进的教育经验,感受了学校文化的博大精深,触发了越来越多的教育思索,关于学校文化的思考还只是粗浅的认识。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交流、共同实践,会有更大的提高。

第五篇:读《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有感

悦纳学生

唤醒美好

读《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有感

新建小学

王红霞

阅读完窦桂梅老师主编的《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让已做了十几年班主任的我感慨万分,更带给我很多关于学生德育细节方面的启发与思考。

《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是一本教育案例集。书中汇集了清华附小老师们在教育过程中的智慧和艺术,体现了教学相长、家校合作、课堂教学中的德育细节。“僵尸驾到”,“他从美国来”,“贺卡上的鱼刺”,“小奖票,大作用”„„一则则故事,一句句对话,无不体现了“唤醒”这一主题。清华附小的老师们凭借着对孩子的无限信任、对理想教育的渴望,去唤醒孩子们心中沉睡的美好的自我,去鼓励他们将最美好的自己心情地舒展开来。一个个“唤醒”的故事,无不体现着“学校是儿童的乐园,儿童站在教育的正中央”,体现着附小老师们建立的健康的儿童观。

教育需要悦纳。一个孩子,一个世界。欣赏学生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承诺,更是对德育智慧坚韧度的考验。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用细腻发现学生,用细致滋润学生成长中每一个细节。“教室最后一排的右侧靠墙处,课桌上散落着各种各样的书本,文具盒和铅笔在上乱摆一气,凌乱不堪,一个学生时而东倒西歪地看书,时而蹲下去钻到桌子底下玩„„班级里发生的事情好像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读到这里,我眼前立刻浮现出我班的夏雨琴,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学习和行为习惯不好,言行随便、不听课、打人、个人卫生差„„可是课堂上一次偶然的回答却让窦校长抓住了教育的契机,从而改变了这个叫小彭的学生。秘诀中有一个,那就是悦纳,不断地欣赏表扬,持续地关注鼓励:“你今天真不错,校服那么整齐!”“你今天走路比上次快多了”“希望你的学习和心情像糖一样,甜甜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彭变得会主动给班主任倒水,会认真检查班级卫生,最后在海淀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抽测中都得了“A”。夏雨琴呢?我有这样的欣赏他吗,我有表扬过他吗?她喜欢画画,喜欢生物,我有走进过他的内心吗?除了批评指责,我何曾做过些什么?欣赏和赞美表现优秀的学生似乎都容易做到,而欣赏那些暂时“不优秀”的孩子则需要教育的智慧和勇气。但那些表现不好、情况特殊的孩子更需要我们付出爱,哪怕呕心沥血。

教育需要打磨。打磨就是反思,只有省察自己的教学生活,教师才可能逐步自己的生命,并逐渐走向优秀。这些教育案例就是附小老师们的一个个追问:追问自己的教学习惯,拷问自己的心灵,剖析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教育事件。附小老师们与读者分享这些德育细节,实际上就是试图与读者一起分享教育的美妙过程,努力让更多的人理解:教育其实并不神秘,最重要的是要有大爱;教育是一门精致的艺术,它影响纯真的心灵,容不得丝毫的闪失、掺假和粗暴;教育是“枯燥”的事业,它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不断的创造。除此之外,本书另一个动人之处在于,每篇文章的配图都采用了清华附小孩子们的作品。在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心中的美好自我正在苏醒、舒展、绽放。这些正体现了,窦桂梅老师所说的:“教育不是戏剧,少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但从不缺乏值得玩味的细节——教育也许是平淡的,但能在这样的平淡中成就卓越。一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并反思教育中的细节,才会走向成熟、卓越。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的威逼利诱、唠叨恐吓,也许比不上一个关注的眼神、一个善意的询问、一个就地取材的故事、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这就是教育的艺术。也许,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教师的另一个身份是课堂“艺术家”.同时阅读完这本书,也让身为教育工作者之一的我对自己在教学中的姿态以及教学方式有了一个新的定位与认识。例如,应该学会宽严有度,爱而有节,学会为学生战胜自己而教,学会悦纳每一个学生,学会以宽容之心静待花开„„

作为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者,我将时刻牢记:“细节不细,铸就伟大;小学不小,奠基未来。”教育需要昂首阔步,一往直前,也需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下载看文化景观,品学校文化——参观清华附小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看文化景观,品学校文化——参观清华附小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观端砚文化村有感

    参观端砚文化村有感 第一段自己写(100字) 白石村面向北岭山,背靠西江,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唐武德年间建村,全村288户,1100多人。白石村民世代以砚为耕,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参观特殊学校有感专题

    参观特殊学校有感 今天下午,班主任带领我们班全体学生去参观枣庄市特殊学校。回来之后,我突然思绪万千。 在去那里的路上,同学们既兴奋,又激动。我们为特殊学校里的学生们带了许......

    参观初中学校有感

    参观初中学校有感 非常感谢领导给我们出去学习的机会,现在想起那半天的学习,仍觉回味无穷。 在上班的日子里,我有时候会怀疑自己的工作,我觉得自己在逼学生学习,没在意学生的需要......

    参观特殊学校有感

    感受特殊的世界 ——参观特殊学校有感 周四下午,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一所特殊学校,进行了探望聋哑、自闭症儿童献爱心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受益匪浅,深深地感觉到......

    参观特殊学校有感

    参观特殊学校有感 ——特别的爱 给特别的你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听不到小鸟的歌唱,他们不能开口欢唱,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在普通人眼里,这些特殊的孩......

    参观上海学校有感

    说的好,做的更好 ——上海之行有感 赵军伟 10月24日至10月27日,借教育部学校优质化项目工程的平台,我有幸赴上海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习交流。参观了上海曹光彪小学、华师大附小......

    参观特教学校有感

    大爱无声 ------2012走进铜陵特教有感 铜陵市爱国小学闻兰芳 怀着好奇心,我第一次走进铜陵市特殊教育学校。这里环境的优美自不必说,看着孩子们无声地走来走去走廊子,或趴在窗......

    参观特殊教育学校有感

    参观特殊教育学校有感5月16日我们胜利一小新上岗教师参观了乌兰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并带去了胜利小学所有同学与教师的一片爱心。在这里我见到了一群用自己的信念与命运做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