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反思)
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大窝中学
林家洪
(教学反思)
没经过培训是不能当老师教书育人的,但很多人当了家长却没培训。这使得当今的教育很无赖,学生的两面心理尤其突出。
一日,年轻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到政教处解决学生违纪问题,因该生违反学校住校生管理条列。按规定:该生将读两周走读,进行反思教育。违纪学生知道自己做错事该接受处罚教育;但学生家长考虑到走读麻烦、辛苦,不断向班主任求情免于处罚;赖着不同意。家长的不配合,班主任束手无措。为了维护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年轻班主任不知所措。只好求助政教处。
我先了解了学生家庭情况,再听班主任反映学生的行为表现;面对护短的家长我到是经历不少。估计是老师与家长沟通、合作出现分歧。我没有强制家长遵守学校制度。首先我帮他分析孩子违纪的原因,家长只知道孩子违纪了,同时引导家长如何关心教育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千万不要对他错误行为(他能自己负责)一味维护,让孩子是非不分。因为与家长是同龄人,回顾我们当年读书的经历,光着脚丫子天天来回几里路求学,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相互理解,产生共鸣。引导孩子进行感恩励志教育。(不要把读二周走读看成丢人的事,好多家长认为暂被取消住校是一件失面子的事)。要充分抓住走读这段时间让孩子感受读书的辛苦;家长花钱接送不容易(我知道农村家庭经济来之不易),学生需要感恩教育。不要把学校对学生的处罚教育当成是为难学生、家长。该生多次违纪,家长求情老师原谅,效果不明显。我告知家长既然要悔改,口头表示没有诚意;通过这二周走读(家长要密切配合)督促孩子改正。随后我表明学校的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学会感恩、励志。
家长沉闷半刻;感受到老师并非有意为难他,欣然接受学校对学生的处罚。接下来我授意班主任如何处理这二周学生的到家到校情况。
通过这件事我反思我们平时对学生的关心和了解并不到位,与家长的沟通存在问题;让不懂教育的家长觉得孩子读书是一件麻烦事。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是当前教育当务之急;因为不懂教育孩子的家庭太多太多!
很多家长怕老师通知到校(你的孩子在学校惹了麻烦)。一般情况:孩子不听话,在学校违纪,或生病等重要事情才会接到通知,叫学生请家长到学校来的目的——解决孩子存在问题,不是叫家长来受训,(教师职业道德规定不准训斥学生家长)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如果就事论事怒气冲冲把学生的问题直接倒出来:该生如何让人讨厌,那天某人又被他欺负;干了多少违纪事儿,一系列不良行为如竹筒倒豆子数落出来,(表现出不可救药)让学生、家长脸上无光,在大家面前丢人现眼。再有涵养的家长恐怕都要当面体罚孩子以使老师平息怒气。家长来学校陪同孩子一起受教育,人都有自尊;常言道 “千万别当着父亲的面“打”他的孩子”
第二篇: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班主任要主动联系家庭,共同研究对学生的教育,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那么,该如何做好与家长沟通工作呢?
1、端正与家长沟通态度,勤与家长沟通。在和家长说话时注意斟酌语言,措词要有分寸,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
2、与家长沟通要及时。学生如出现不良现象或问题,就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学生,把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等问题累积成堆后才匆忙去找家长解决,如我班有个学生成绩很好,有一次他欺负低年级的同学,并向低年级的同学索要财物,得知此事后,我马上向该生父母反映,共同了解事件的起因,分析过程及后果,引导其思考,指出他所犯错误,帮助他提出改正错误的措施。
3、做好准备。与家长沟通前,班主任要对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与家长沟通时能信手拈来,提高与家长沟通的实效。我们的学生性格各异,家长们的性格也各有不同。有的家长性格随和,知情达理,你就可以想什么说什么,家长是不会怪你的。有的家长性格直爽,你就不必卖什么关子。而有的家长脾气暴躁,点火就着,你就得讲究一点谈话的技巧。
4、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一般来说,要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得到家长的认同,然后再适时提出学生的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不能把与家长沟通当作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要告诉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学生。
5、总结与家长沟通收获。与家长沟通后,要把所收集上来的信息及时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到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
教师与家长沟通时的方式无处不在,涉及的内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教师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第三篇:任课教师与家长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任课教师与家长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教师与家长间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是学校与家庭两种教育的结合点,要使这两种教育有效结合,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然而,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由于学校与家庭教育间交流形式较单一,使得双方沟通不多了解不够,尤其是后进学生的家长更是心存顾虑怕见老师。而教师作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尤其是班主任更有责任经常性地做好教师、家长、学生间的协调沟通工作,排除干扰增进共识,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的确是个难题。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和家长,众口难调,无论班主任怎么努力,总会有不满意的,这就会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校关系的和谐。下面,我就自己如何与家长沟通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应了解家长。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就是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其所在家庭或是其父母的缩影。这一点我在做班主任后深有体会。因此,首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等,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前提,有助我们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只要家长是重视孩子,关心孩子的,那么我们和家长的沟通就会有共同点。知道了家长和孩子的长处和缺点,有的放矢,家长也就容易接受老师的建议 其次,应尊重家长。
生活中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孩子的家长,因此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一定换位思考,尊重家长。许多教师的本意是好的,但有时方法不好,态度不好,说话会不注意用词,有时候说出来的话很伤害家长的自尊心,使家长产生反感,对老师有抵触情绪。进而家长对老师说的话不相信。这样即影响了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又进而影响到学生。所以,老师要尊重家长,家长才会尊重老师。那么才会有利于沟通。
最后,积极做好做好家访工作。
教师要认识家访的重要性、必要性。老师和家长两地相隔,一般就是电话联系,虽然方便,但是不够全面,而家纺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家访前,老师要对家访学生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及其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尽量做到学生、家长都在场,不空讲;家访时注意保护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氛围,不能只告状、诉苦,做到因人而异;态度诚恳,重视家长意见,对家长提出的正确意见虚心接受。这样,家长对于老师的登门拜访是很欢迎的,也很容易沟通。总之,只要我们为了孩子,用一颗真诚的心诚心诚意地和家长沟通,是会取得一定效果的。
工作已经快十年了,我认为要搞好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很重要,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和家长沟通,为什么要和家长沟通?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新形势的需要。我认为,家长是一个高音喇叭,可宣传好的,也可宣传不好的。有的学校抓住了家长,取得了进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些教育发达的地区,都十分重视家长的工作。有研究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二倍于社区与学校两项教育因素的总和。”美国华尔街日报用显著标题载文提出:“改革教育应从家庭着手”,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
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必须纳入社会大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学校教育是有限的,学校德育不能包含或替代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很多家长把孩子放到学校读书以后,以为一切都万事大吉了,却不明白学校教育必须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相辅助。只有社会、家庭和学校协同作战,以各种形式拓宽教育渠道,才能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为学校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大环境,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2、班主任和家长“联手”教育的必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组成家庭的成员的数量、权益、工作性质以及组合形成的各异,便构成了多种类型的家庭。比如父母分居家庭、单亲家庭、三代同堂家庭、个体户家庭、农民家庭等等。不同类型的家庭会有不同类型的家长,也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有人把塑造学生的工作比喻为塑造一块大理石,认为有六个雕塑家共同雕着这块大理石,其中主要的两个就是家长和教师,而第一位则是家长。因为学生除了学校生活外,家庭生活时间是最长的。学生的健康成长除了学校(特别是班主任)的思想教育之外,家长的熏陶与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老师是暂时的,家长却是终身的。家长在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态度上,完全能反映时代的要求。现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家长“联手”教育学生,已经成为教育学生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成功的“联手”能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品德的进步,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互补关系,保持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3、家长教育子女力不从心。
目前在校学生的家长,普遍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最棘手的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因为家长没有教子经验的积累,对孩子的成长规律认识滞后,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甚至有许多错误做法,况且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也与教师存在着分歧。因此,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和家长沟通。
明白了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如何与家长沟通呢?我个人有以下观点:
1、让家长感受到你是“一个教师,是多么高尚的人”。
班主任在与家长的谈话中,始终能反映或体现老师对学生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体现他把孩子交给你放心,家长非常信任你!2、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由于家长和教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他们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种经验、思想和知识的互补,恰恰是双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面带微笑,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象巨大的磁场吸引磁铁一样让人无法拒绝。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事实上,我们能够从家长身上得到大量信息,也能从家长的厚望中激起从事教育事业的崇高感和责任心。很多家长又能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识技能和为教师的师德精神所感动。这样,教师与家长结成和谐融洽、互相信赖、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有的老师因为学生学习不好,打电话把家长叫到学校,连个座也不让,跟熊儿一样熊家长,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并不是请家长就一定说好的,有些时候一定要把话说重点,但老师只是在那里讽刺、挖苦,也起不到什么教育作用。我们也存在这种情况,这样什么作用也起不了,只能败坏我们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当止。3、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个性”突出。因为家长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没有哪一种家庭教育方法是万能的,某种方法在这个家庭有效,但到另外一家则可能不灵。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可以用书信、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沟通。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对于那些对孩子失去信心而放任孩子的家长,班主任要及时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反映给家长,激发他们对孩子的信心;对因离异而不管孩子的家长,要劝他们不要因个人恩怨而影响孩子,帮助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4、要正确地评价学生。
首先肯定学生的主流,避免挫伤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教师与家长接触,往往离不开评价学生。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可以先请家长谈学生在校外的表现,而后教师谈学生在校内的表现。肯定主流,肯定进步,肯定成绩。这样彼此之间容易达到心理平衡。应该极力避免在与家长的交谈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产生老师和家长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学生”的心理阻碍,导致搞僵关系。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使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
再次要讲究方式,在共同语言上多交流,更要注意语言技巧。切忌挫伤家长的自尊心。因为家长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庄稼别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在他们心里,自己的孩子是不错的。假如,我们教师在家长面前尽说学生这不好那也不好,把学生看扁了,会严重地挫伤家长的自尊心,毕竟最差的学生也还有他的闪光之处。
5.开好家长会: 新班级的第一次家长会一定要开成功,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认真准备,因为这是在众多家长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可能孩子在开学的第一时间已向家长说了很多:班主任漂亮、人好;或者说班主任罗嗦、对学生不够尊重等等,但百闻不如一见,班主任就应该抓住这个时机把自己的睿智、口才等优势体现出来,当然有些班主任在这些方面是很出色的,也有些班主任这方面可能不一定是强项,但对孩子的关怀以及对学生的要求应该都是有的。总之,能够争取到大多数家长的认可与支持就说明这次家长会没白开,应该算是成功的。所以作为班主任,你已经处在这个位置上,别无退路,那就咬着牙上,能有几把刷子就全拿出来。总而言之,班主任和家长的交往非常重要,班主任和家长良好关系的建立需要靠老师的责任心,靠相互的尊重,靠彼此感情的沟通,而它又建立在对学生正确评价的基础上。班主任应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去学习、总结、融合他人的成功经验,以创新思维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上形成新的思路,开创新的局面。
有效沟通 无限可能
家访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要达到预期目的,体现其实效性就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家访教师在本次家访活动中的具体做法是坚持“两个不”、“三个要”。即:家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要有针对性,要主动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联系,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登门造访时,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对话”,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家教的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教师的期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这样的家访没有了抵触与推诿,避免了以往家长、学生一听老师要来家访就认为是来“告状”的心态。另外,登门造访时,家访教师每进入一个家庭时都主动向家长道一声:“我们代表学校来拜年了。”离开学生家庭时,都说一句感谢的话“谢谢您对高桥小学的支持和关心,有什么宝贵意见和建议请告诉我们,让我们再接再厉。”这种嘘寒问暖、温情告白紧紧地把教师、家长、学生连在了一起,家访成了相互交流、互通信息的一种最好形式。老师们用耐心和诚心,换来了家长对教师、对学校的舒心和放心
为突出家访成效,我们把两困生(“学困生”和“家庭贫困生”)、优秀生作为家访的重点,对双困生雪中送炭,对优秀生锦上添花。每联系一个贫困生家庭,家访教师都详细地向家长询问家庭收入、身体状况,表示学校将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部分困难,把学校大家庭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每走访一个学困生家庭,家访教师都与学生家长、学生本人促膝长谈,出点子,谋方法,鼓舞学生树立信心,帮助家长坚定信心。每沟通一个优秀生家庭,家访教师都和家长、学生一道探讨如何挖掘潜质,取得更好成绩。
沟通从心开始,教育因家访更加精彩。三尺门外送关爱,三方对话谋发展,一家家真心实意的热情接待,一番番和风细雨的情感交流,一场场深入人心的亲密接触,拉近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增进了教师与家长、学生的感情,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我们发现开学后,各班的学习风气更加浓厚,教学秩序更加稳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更加高涨。
每次和任课老师家访回来,我们都有一种成就感。那感觉不是用什么就能表达出来的。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沟通的注意事项
学生的成长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家境研究。如通过多种途径增进对学生家庭成员的特点、文化层次、经济收入、对孩子成长的期望以及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了解。随着 与家长沟通注意事项。其一,以理解宽容赢得家长支持。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要注意把握分寸。面对学生所犯错误,班主任不要把怨气撒到家长身上,挫伤家长的自尊心,要用商量、征询的口气与家长沟通,向家长解释,主动协调,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共同处理学生问题;其二,平等对待学生家长。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情况不同,班主任不能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是碰到处理学生问题涉及双方家长时,班主任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有世俗的功利色彩,应一视同仁;其三,增强沟通的目的性。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时要充分考虑谈论话题、切入点、谈话要点,在时间安排上要尊重家长。 老师与班主任沟通的主要信息有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积极性、学习能力、课堂组织纪律、完成作业情况、学习氛围、教学质量、教材使用情况等具体表现,班主任通过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管理制度和方法,加强学生管理和班级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班主任的帮助,而班主任跟学生接触的机会和时间远多于任课教师,将学生的性格特征、动手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在同学中的美誉度等信息传达给任课教师。此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沟通的时间和次数并没有被严格规定,所以这种沟通限于班主任的意识和责任信,沟通的效果难以估计。班级教师集体的产生取决于班级全体教师在教育上是否持有共同的目标,这是班级教师集体形成的最重要的标志。班主任要善于与科任教师进行协调与沟通,形成有效的育人团队。班主任在与科任教师的沟通与协调中要努力做到:使班级全体教师形成共同的目标;要通过各种方式树立科任教师的形象;要与科任教师定期沟通思想,经常交换意见及时化解矛盾,增强班级教师集体的凝聚力;协调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工作,对于班主任来说,的确是个难题非常不容易。班主任除了教育学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影响家长。从某种意义说,只有影响了家长,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才能真正成功。但是,毕竟一个班级几十位孩子,上百位家长,众口难调。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不断提高处理问题的层次与境界,切实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家校及时沟通,能够有助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良好的家校沟通,能够及时传达信息,能够使家校双方形成一股合力的作用,使我们的教育更有效果。 家校双方及时沟通,及时传递信息,有助于家校双方的相互了解。但是,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里,老师每天的工作也是比较多,家长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动不动就占用对方时间也不太好,而且频繁的沟通效果也不见得就好。所以,最好还是要注意一下沟通的时机。例如,在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学校应该告诉家长,既能让家长分享这份喜悦,同时对孩子也是一种鼓励;在学生有了困难的时候,家校双方及时联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在孩子有了问题的时候,双方也不妨坐在一起,讨论商量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握较好的沟通时机,才能够起到较好的沟通效果。 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家校双方沟通的方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采哪一种沟通的方式更为妥贴,更有效果,还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像是通报学生的成绩,就不妨采取电话或是贺卡的方式,简单明了;如果说是学生有了什么丞待解决的大问题时,就不妨请家长到学校里来。有时间我们还可以采取书信的方式,以便于一些事情的陈述;像学期结束时的考试成绩的汇报,我们当然可以采用家长会的形式,当然,家长会既可以集中来开,也可以分层进行,也可以个别交流。采取适当的方式,往往会使沟通更为顺畅。三注意沟通内容。在这个方面,我们想要强调的是,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双方所要沟通交流的问题,也应该所选择。有的家长考虑不到这些,有些本来孩子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也要亲自跑到学校去和老师说明,例如有些家长往往找老师解决学生的座位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学生自己就能找教老师解决,家长的越俎代疱往往会让学生失去了自我锻炼的机会。当然,对于学校的一些事情,如果老师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好,也不必事事都要和家长说明。毕竟,动不动就要找家长往往也会让人看低自己的教育能力,而且,作为老师,在教育方面来说,还是受过专业的培训,比一般的家长的教育更有效果。甚至,有时间,涉及一些学生个人的隐私的问题,可能还需要老师在一定的时期内给学生保密,更不要说和家长说明沟通了。这也是家校双方在沟通上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我们沟通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沟通的态度往往会对事情的解决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这个环节上,双方的态度都要保持平和,即使有时间会遇到让人生气,甚至让人难以接受的问题,双方也要尽可能的冷静下来,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才能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和问题的解决。在这个方面,特别要注意一个现象,那就是有时候,一些学生的做法让老师难以接受,老师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就把自己的不好的情绪带给了家长,把气撒在家长身上,这就是很不好的做法了。我们一定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是学生,家长是家长。问题是出在学生身上,家长是来解决问题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失去了解决问题的基础。有时间很多家长迫于学校的压力或是孩子自身的利益,不得已答应,而心里却对老师极为不满。很多悲剧的发生,大多和这一点有关。当然,一些家长利用职务优势,对学校对老师颐指气使,横加指责的做法也不足取的。 沟通有了效果,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所以,最后,我们还要注意沟通的效果。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前提,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双方的目的也往往是一致的,也就是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如果达不到这个效果,那就失去了沟通的意义。所以,有时间,我们要做好准备,要有反复沟通的思想,很多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学生的思想方面的问题,更是这样的。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讲究沟通的时机、方式和态度等,都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沟通的好效果服务的。如果沟通没有效果,那就说明我们的沟通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做到位,还有待于继续做好下一步的工作。 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盐城市尚庄中心幼儿园 孙加玲 【摘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同样,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有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旨,那就是“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其中,做好与幼儿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是为幼儿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家长的积极参与能使我们的各项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会成为我们教师的合作伙伴,同时也能提高家长的素质,更好的促进了幼儿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师 家长 有效沟通 策略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同样,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有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旨,那就是“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其中,做好与幼儿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是为幼儿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家长的积极参与能使我们的各项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会成为我们教师的合作伙伴,同时也能提高家长的素质,更好的促进了幼儿的多元化发展! 作为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幼儿,还有我们的家长朋友。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但是由于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思考角度、对孩子的期望等方面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因此双方在沟 1 通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充满艺术性的沟通可以使双方心情愉悦,沟通起来很容易,既能解决问题,又让彼此都感觉很亲切,也能让家长对老师产生信任,拉近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为以后的进一步的家园共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保证良好的保教工作的同时,做好家长工作,加强家、园合作,成为教师的另一项职责。 家园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也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能够茁壮成长,更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很多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指导不再唯马是瞻,他们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有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家庭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工作中双方交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反馈教学。有的家长育儿观念会与教师冲突,使教师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因而导致双方合作不愉快。为了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交流、注重方式,让家长了解具体教育目标及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与幼儿园取得共识,从而使家园同步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首先有利于家园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 “家园共育”的本质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幼儿。只有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教师对幼儿实施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同样家长也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帮助。 由于各方面不同的因素导致家长在对待幼儿的教育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各不相同,从而其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方法也就自然不同,甚至有些极端。有些家长主张采取粗暴的打骂,有些家长则主张哄骗。此时,幼儿教师有责任通过不懈的沟通工作转变家长的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家长观念转变了,那么家长的家教水平也提高了,自然而然地也会自觉配合幼儿教师的工作。 要达到“家园共育”的目标,幼儿教师仅仅是转变家长的观念还是不够的,应该通过与家长的长期沟通,让家长正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关系的同时,2 还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了解教师的工作,明确家园配合的重要性。只有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使家长有可能来配合幼儿园的一切工作。真正做到“家园共育”。 其次有利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幼儿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绝不能以为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在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还应认识到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向家长学习的好机会。这样不但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也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密切家园关系。 作为幼教育工作者,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每个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事实上,幼儿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比教师多得多,家长肯定比教师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气、性格和兴趣爱好等等,在教育孩子方面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经验,虽然不一定是成功的经验,但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总会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可以和家长进行必要的经验交流,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并可以从中发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方式。 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幼儿教师与家长通过沟通交流建立和谐关系是幼儿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 那么,幼儿园教师该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呢? 一、与家长沟通要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上,那就是爱孩子。这是基础,也是关键。 在沟通的时候,要让家长时刻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及关注,这样能很快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沟通能够顺利进行。要让家长了解我们和他沟通的目的是争取家长的配合,更进一步的教育好孩子。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开始,某某家长,你好,某某小朋友以前吃饭很好,不挑食,可是最近我发现他吃饭总是挑食,我也给他讲过了挑食的坏处,但是效果不太好,我觉得这样下去会影响他 3 的生长发育,我想了解一下是不是孩子最近身体不舒服,还是家里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觉得这样沟通家长会立刻感觉到老师对孩子的这种关爱,在这样的前提下的沟通应该是很顺利的。 二、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地点。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用接送孩子的时间,这时候,我们要充分对家长观察进行观察,如果家长一副急匆匆的样子,这时候我们就不要追着家长谈话,因为家长或许有事要急着上班或去做其它事情,即使家长耐着性子处着面子和你说话,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如果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就可以以后再找时间,如果是简单的交流与沟通,比如说几分钟就能解决的,可以用这个时间,所以我们在沟通之前,自己心里要明白我们要做的事和要说的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如果几分钟以后没有达到共识,那老师要先行结束谈话,可以这样说:“某某家长,这样吧,您先去上班,等您有时间的时候我们再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好吗?”老师可以和家长预约下次谈话的时间,在老师和家长时间都很充裕的时候,沟通起来能更从容、详细一些,这样处理能让家长感觉到老师的体贴入微,甚至联想到老师对成人都如此体贴耐心,那对孩子就会更好了,这样对今后开展工作更有利。其次是地点的选择。如果是谈论孩子的优点,那可以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如果是和家长沟通要改正孩子的缺点,那地点的选择就十分的重要。第一、要避开其它的家长,给家长以充分的尊重。避免当着其他人的面让家长难看、尴尬,下不来台,老师也会给家长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后的工作就难以开展了,因为有的家长会尽量的避免和老师接触,如果是这样还怎么进行家园沟通达到共识呢?第二,要避开孩子,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和家长谈论孩子的缺点,避免孩子产生老师在向家长告状的误会,这样孩子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产生良好的师幼关系,破坏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不利于老师在孩子心目中产生威信。第三,要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有利于谈话的顺利进行。 三、选择谈话方式要因人而异。 对于不大熟悉的家长,在正式谈话开始前,为了避免紧张,可以向家长关切地询问孩子的生活情况,如:孩子每天什么时候睡觉、起床,在家里喜欢做什么 4 事?平时喜欢和什么人玩,等等。这种做首先消除家长的紧张情绪,还能让家长体会到老师会孩子的关爱。 对于较熟悉、性格直爽的家长,或者谦虚、诚恳的家长,可直接进入正题,指出孩子近阶段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并互相商量对策; 对于脾气急躁、虚荣心强的家长,应多提孩子的优点,并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缺点不要一下子都提出来,每次提一两个,这样家长心理上能接受,其它的缺点要等下次再提出,否则提出太多的缺点他难以接受。其次安排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用事实说话,让家长自己发现孩子的问题,在家长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时,再与其进行沟通。 对于一些不关心孩子的家长,应直接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对于宠爱、放任孩子的家长,应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推荐一些相关的育儿杂志、书籍给家长阅读,或建议、安排家长参加有关专家讲座,以丰富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并详细分析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让家长明白溺爱孩子的不良后果,提高家长的认识。、谈话时要注意: 谈话内容要始终集中在孩子身上,尽量多介绍孩子在园积极正面的表现,多询问孩子在家里的情况。提及到孩子时要说:我们的孩子如何如何,我们班的孩子怎样怎样,会让家长觉得很亲切。尽可能以第一人称——我来表达要说的内容,而不要用你来提出要求。如你的孩子最近经常迟到,我担心他会错过很多非常好的活动,而不是说;别让你的孩子再迟到了,他会错过很多非常好的活动(切记:不要总说你家孩子) 要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看法,不要随便打断家长说话。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教师越是乐于倾听,家长就越愿意交流。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家长有时会因孩子在园的一点表现而喋喋不休,追问不停。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不耐烦,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时刻保持亲切的笑容,去面对他们,去体谅做父母的心情,以一个教师特有的耐心去面对他们,通过换位思考去了解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把他们的孩子教育好。与此同时还 5 要巧妙答复与引导。如:您的意思是„„您刚才说的话我是这样理解的„„,您看对吗?等等,倾听时可多用开放式的提问,如为什么?你觉得呢?你觉得怎么样等,尽量少用封闭式的提问,如:是不是?对不对等。交谈一段时间后可略作总结,以表示理解和认同,如果始终是教师为主,家长可能会厌烦。 在和家长沟通前、沟通中,要注意观察家长的情绪。当家长情绪不好时,最好不要再追着家长谈话,适时的转换话题或结束话题,等家长情绪好转时再沟通,或者绕开态度强硬、性格固执的家长,转而去找孩子家中比较通情达理的容易沟通的人进行沟通。比如和爷爷奶奶辈不好达成共识,那就转而找孩子的父母沟通,再由孩子的父母去做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的沟通,它的前提是:爱孩子!要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在爱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沟通。 四、掌握非言语技巧。 (一)与家长交流事要保持目光的平行交流,就是平视家长,避免用仰视、俯视的眼光或游离的眼神。(目光游离说明你不自信,所以你的语言也就不具备说服力,也不要目光炯炯的,不要走两个极端。)眼神要和蔼可亲。 (二)用发自内心的微笑、善意的表情、点头等表示对家长的尊重,身体前倾,间或以“对!是!”等短语回应来表示对他的话题很有兴趣,要让家长感觉到你对孩子的重视及你对解决问题的决心。 (三)注意力集中,不要边谈边干其他事情,心不在焉。要始终用温和的眼神注视着对方。 五、做家长工作,尤其要注重换位思考。从家长角度看待问题,及时地与家长交流沟通。 当家长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不满时,教师要认真分析家长的意见,理解家长的正当发泄,接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就会转变家长的态度,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对待家长的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如果确实是自己不对,要诚恳地向家长道歉。要始终尊重家长。如果家长的情绪激动,嗓门很大,则自己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讲话的就越要温 6 和语速也要越慢。 在交流技巧上要注意向家长询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如果您是我,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尽量不要反问,否则会让家长反感。如:为什么别的家长没意见?为什么你要我这样做? 一些教师听到家长的指责和抱怨,往往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这样只会激化矛盾。即使你很愤怒,也要面带微笑,认真倾听,千万不要抢着说话,你只要做到三个字:让他说!还有,要把“不可能,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等辩解词换成:“别着急,我了解一下情况,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满意的答复”等等。让家长将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发泄出来,如果家长的言辞带有侮辱性,则暂时找个借口回避,要面带微笑说:我还有别的事。今天就先到这里,以后再谈。 往往家长在发泄一通以后会担心:老师会对他的孩子不好,记住千万不能因为家长的过激情绪而影响对他孩子的看法,应更加关爱他的孩子,要让家长惭愧,这样做的效果远远胜于表白。 沟通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沟通除了了解每个孩子的个体情况,对于家长的情况,你也需要了解,这样你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六、特殊情况的处理。 沟通的目的是达成共识,人与人的沟通是很不容易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教育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对教师做好家长工作和沟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是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的不同的沟通方式。 (一)故意刁难凭空想象型 这类家长大多经济条件比较好,有知识,有个性,对待这样的家长要热情、真诚、主动,你越不理我,我越要接近你。例如有个小朋友的家长每次接孩子时很少进班,每次都在门口招呼一声就走,如果进来了,肯定是有问题,有一次送孩子时这个小朋友的妈妈说:“老师,你们是不是没有茶给小朋友喝呀?这时老师请她一起来到保温桶看看有没有水,并对她说:“你可以问问我们的小朋友我 7 们每天是不是有茶喝?”他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噢,不用了”自此这位家长渐渐地和老师的话多了,也不再给老师挑毛病了。 (二)过分呵护溺爱型 例如:有一位妈妈生怕孩子在幼儿园里饿着、渴着,所以每天接孩子时总带着吃的和饮料,导致孩子每天下午几乎不怎么吃饭,就等着妈妈来接,然后吃妈妈带来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况这个班的老师及时与她妈妈进行交流,先是把幼儿园每天的食谱拿给她看,然后又找到杂志和有关资料,让她明白营养过剩和不良饮食习惯的害处,渐渐地这位家长们明白了科学膳食的道理。同时通过他们的沟通,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教育上,幼儿园和家庭达到了与家长沟通的目的,但最重要的是用教师的爱、幼教经验、科学育儿的知识去换取家长的信任,这样家长工作中的难题就迎刃而解,家长工作就不难做了。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掌握了沟通,就掌握了世界”,总之,跟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幼儿教师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因症下药,因人而异,真正抱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心理,双方平等进行沟通,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共建互信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2年10月;2.李飞,杨坤.教师和家长沟通的策略.北京.中国教师.2006年8月.133页;3.史大胜.教师与家长言语沟通的策略.杭州.幼儿教育.2005年第6期.83页;4.黄倩媛.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巧.杭州:幼儿教育.2006第08期.56页;第四篇: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工作
第五篇: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