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剧也能学面试,从人民的名义看起
追剧也能学面试,从人民的名义看起
最近一部电视剧火爆荧屏,那就是让我们再忙也要搬好小板凳必看的《人民的名义》,这部正能量主旋律的反腐大剧不仅因为其剧情台词空前的尺度,以及各个老戏骨炸裂的演技引起大家的热议,相信各位备战公考的小伙伴一定敏锐得捕捉到这里面的面试热点一箩筐。中公教育专家将带着大家一起走入这部剧,看看除热点之外,这部神剧到底还有哪些知识可以怎样助力我们的面试备考。
一.从老季说起,学会严守程序
相信大家一定会记得第1集里,那辆横在要去抓捕丁义珍的陈海面前的车,也一定跟我一样去忍不住质疑坐在车里的老季有问题,但是剧情更新到后边,尤其是他力保被陷害的侯亮平,老季实力圈粉无数。剧中角色对老季的评价是胆小怕事,但其实我觉得老季是一个严守工作秩序的楷模,对于公务人员来讲,能够遵守程序原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保证我们工作程序正义的基本前提,而这一点在面试考试中也有测查。
【例题】你是一名税务工作人员,一天,一位纳税人来办理税务登记证但是没有带全手续。你让他改天再来,但是他说你不给他办理就投诉你,请问你怎么办? 【思路点拨】大家都知道我们要贴心为群众服务,而且这道题目当中要投诉的压力也在压迫着考生,于是有一些考生在这样的情境下会选择在安抚了对方的情绪之后,陪同对方去补齐手续从而方便办事群众。而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群众是方便了,但是我们也玩忽职守了。所以,公务员在处理工作过程中,程序是应该严守的一条底线,一根准绳,就像剧中所说“这样才不会授人以柄”。
二.从宇宙区长看“为官不易,为官不为”
孙连成一开始出场并不起眼,但是他的性格却很快表现了出来,比较懒,不办事,后来他沉迷宇宙,抱着“无私无畏”的心态实力再现了在加大对官员监管力度后一群不作为官员的形象。老检察长陈岩石说“这类官员可能不贪污不腐败,但是他们对于老百姓的危害一点不比贪官小”。现在在官员当中悄然流行着一种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思想,这种想法导致很多人在其位不谋其政,导致很多老百姓的诉求得不到及时的解决,非常严重的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而这个点在面试考试当中也有测查。
【例题】总书记说:如果组织上管的严一点,群众要求多一点就感到受不了,就要“为官不易”,那是境界不高,不负责任的体现。对于总书记的讲话你怎么看? 【思路点拨】以我们了解的部分官员不作为作为基础,我们知道,总书记的这句讲话主要是对当前不作为官员的一种批判。而我们可以围绕着官员不作为所产生的多种危害去谈出
总书记这句话的必要性,然后再从不作为官员产生的原因方面分析,最终通过加强思想教育、科学考核成绩、加强群众监督等来落实习总书记的话了。
三.从达康书记了解裸官
达康书记是剧中第一网红,他是GDP狂魔,他有欧式双眼皮,他也是著名的背锅侠,而且一个锅就是他的前妻欧阳菁甩给他的,险些让小康康成为“裸官”。那么究竟什么是“裸官”?为什么它能让连权贵都不怕的达康谈“裸官”色变呢?裸官是裸体做官的简称,指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而“裸官”之所以成为达康的大忌,主要是由于“裸官”作为贪腐高发群体,在升迁任命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例题】《广东省预防腐败条例(草案)》2014年10月22日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明确裸官不得担任领导职务。对这一规定,你怎么看? 【思路点拨】广东出台这一规定主要就是为了打击“裸官”,因为“裸官”是贪腐高发人群,这一规定有效地震慑了“裸官”,应加大落实,如及时对干部队伍进行监督,发现担任重要职务的“裸官”及时调整岗位,把政策落到实处。
《人民的名义》中值得了解的知识还有很多,比方说官员的等级级别、小官巨腐、绿色发展等等。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们以学习的态度好好看看此剧,一定很有收获。
第二篇:《人民的名义》版时政理论考卷,追剧也可以备考[定稿]
《人民的名义》版时政理论考卷,追剧也可以备考
本卷适合党政军机关人员和拟参加军转考试、公务员考试、高考等人员参阅。填空题
1.《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特别是陈岩石隐瞒年龄入党那一段,感动万千网友。新修订的《党章》规定,入党必须年满_______周岁。
参考答案:18
2.沙瑞金组织召开省委常委会时,现场有一名穿军装的常委。这名常委来自_____。
参考答案:省军区
3.剧中最神秘的组织莫过于“反贪总局”。其全称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
4.陈岩石的“口头禅”是“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党章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_______,__________,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参考答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5.“达康书记别低头 GDP会掉!”最近,这个段子在网络走红。关于经济工作,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了______的工作总基调,把其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上升到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的高度。
参考答案:稳中求进
6.省委书记沙瑞金让季昌明转告侯亮平,沙瑞金和汉东省委感谢他,是他拦住欧阳菁,挽救了李达康的政治前途,否则汉东就会失去一个能干事的改革干将。党的十八届_____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参考答案:三中
7.《人民的名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四个全面”是指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参考答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定项选择题
1.《人民的名义》讲述的故事多是十八大以后,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的事情。以下()选项不属于“八项规定”? A.改进调查研究 B.精简会议活动
C.推进网上群众路线 D.改进新闻报道 E.严格文稿发表 F.改进警卫工作
参考答案:C
八项规定是指2012年12月4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一、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二、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三、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四、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五、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六、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七、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八、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2.《人民的名义》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府,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下列做法中,直接体现这一要求的是()。A.国务院取消下放618项行政审批事项
B.某省民政厅开展“廉政亲情寄语”活动
C.某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推行“开放式决策” D.某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规范网络反腐”议案
参考答案:AC
3.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一些官员无视党纪国法,肆意践踏法律,也反映了要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下列属于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是()。
A.某地政府在网站上开设网络举报监督专区 B.国家审计署加强对财政资金管理等的监督 C.某地人大代表就当地环境治理状况进行检查
D.中纪委通报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
参考答案:B
4.近年来,我国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渠道检举腐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在这样背景下,“老虎”和“苍蝇”纷纷被绳之以法,这表明()。
A.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
B.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既要健全法制又要发扬民主
D.拓宽监督渠道就能调动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BC
5.人民警察以(),进行社会行政管理。A.党的名义 B.国家名义 C.人民的名义 D.个人名义
参考答案:B 6.铁腕反腐、涤荡“四风”,是中共十八大以来赢得民心的一大政绩,这已成为国内外各界的共识。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法治反腐”逐渐成为重要议题。这些都显示了党中央决心狠抓党内廉政建设,对于中国共产党加强法制反腐工作认识正确的有()。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B.是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需要
C.说明依法执政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D.表明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民执政
参考答案:AC
7.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推进反腐败斗争就要()。A.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B.坚持惩治不放松 C.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D.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参考答案:ABCD 简答题
1.陈岩石同志为省委常委上党课,讲到了自己入党的事情。当时电视镜头有一个入党宣誓的画面。请问,现在的入党誓词是什么?
参考答案: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2.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沙瑞金到汉东省任职之初,开展全面调研。能否谈一谈沙书记为什么要这样做?
参考答案: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3.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大风厂“116事件”陈老的妥善处理,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出现。请谈一谈应该如何应急处理问题?
参考答案:应急事件的处理要围绕问题的症结,分清轻重缓急,进行妥善处理。应着眼于表明身份、秩序控制、问题了解、科学处理、及时反馈、制度建设等方面。
4.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关于“权力”,有这样一句话:有权不可任性。习总书记对此也多次作出过专门论述。对于“权力的使用”应该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①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要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②大家都要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用好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5.在剧中,汉东省委书记沙瑞金到任后首次召开的省委常委会议却没有把祁同伟的人事事项纳入正式议程,也就是“没上会讨论”。中央组织部2016年底对2001年制发的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作了修订,《守则》明确了“三个不上会”等要求。“三个不上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三个不上会”,就是讨论决定时,没有按规定进行酝酿动议、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的不上会,没有按规定核实清楚有关问题的不上会,没有按规定向上级报告或报告后未经批复同意的干部任免事项不上会。
6.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多次提及“政治资源”一词,请谈谈对该词的理解?
参考答案:政治资源不是团团伙伙,那是靠不住的,真正的资源是优秀品质。这种优秀的品质集中体现对人民的热爱上,只有人民才是党员干部的真正靠山。只有把人民当靠山,资源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三篇:反腐剧人民名义观后感
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的内容,具体内容:《人民的名义》该剧保持了周梅森一贯的贴近时代、家国情怀、重视悬念、层层剥笋的风格,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反腐败决心和人民检察官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民的名义》该剧保持了周梅森一贯的贴近时代、家国情怀、重视悬念、层层剥笋的风格,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反腐败决心和人民检察官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篇 1
一名官员被人举报受贿千万元,当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前来搜查时,看到的却是一位长相憨厚、衣着朴素的“老农民”在简陋破败的旧房里吃炸酱面。检察院反贪局长陈海在调查行动中遭遇离奇车祸,为了完成当年同窗的未竟事业,侯亮平临危受命,接任陈海未竟的事业......3月28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定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开播。时隔多年,反腐剧再次回归荧屏,而且“尺度”颇大——剧中级别最高的贪腐官员“官至副国级”,一个大省的“半壁江山”都陷入贪腐。
本剧导演、制片人李路说:“本剧的力度、布局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电视剧能拍到这个尺度,是国家反腐力度使然。”
原著小说作者、编剧周梅森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作为一个作家,如果你不敢写,或者写得不痛不痒,你的作品就失去了读者和观众的信任。老百姓是真的关心反腐,对腐败的切齿痛恨不容置疑。”
没有人脸上写着“贪官”二字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周梅森出生于 1956 年,代表作有《人间正道》《绝对权力》《国家公诉》《至高利益》等。他只在徐州市政府挂职过一年副秘书长,并没有从政经历,如何写好官场,“只能说我非常关注这个时代,关注这个时代的政治生态,看透了权力背后的面孔”。
李路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没有人天生是贪官,没有人脸上写着贪官二字。从导演的角度,我更看重的是描绘官员内心世界和人格的演变过程。对人性的挖掘,是反腐剧需要思考的。”
小说中,某官员家属受贿 150 万元,破案过程就来源于南京市浦口区反腐部门的一个真实案件。“我曾经下到反腐第一线,和办案的同志们聊。我们以前觉得,反腐就是把犯罪嫌疑人抓过来,软硬兼施,其实不是,是斗智斗勇。像这个案件,完全是零口供办案”。
当时,受贿的方式是卡,可以用来消费和提现,但写的不是受贿人的名字,而银行取款机的监控录像也因时间久远已经销毁,案子一度陷入僵局。但反腐部门的同志注意到,卡里还剩几千元“零头”,“就看受贿者舍不舍得这几千块钱,如果他拿着这张卡再去取钱或者消费,证据就拿到了。最终,受贿者还是舍不得,拿着卡去买了贵重物品,还和自己的卡合并使用”。证据到手,犯罪嫌疑人立刻被捕。周梅森把这个案子写进了小说,也
成为电视剧中的一个重要案件。
从年轻时候起,巴尔扎克就是周梅森的偶像——巴尔扎克所处的是一个新旧交替、金钱至上的时代,和现在有很多相似之处。“巴尔扎克有一个观点讲得非常好,小说家必须面对现实生活,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的风俗史家;小说家的任务不仅在于描摹社会现象,还要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小说家又必须同时是道德家和政治家。”周梅森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对社会思考的追求,这也是我这部小说所追求的东西。”
弱势群体对贪腐有切齿痛恨
在《人民的名义》中,除了描写官场,周梅森还花了近一半篇幅写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我的几乎每一部小说都会有一定篇幅触及弱势群体,这个群体我非常熟悉。”周梅森自己曾是一个煤矿工人,十几岁就在煤矿半工半读,1979 年离开煤矿后,仍有很多亲戚朋友在煤矿工作。
“高楼背后有阴影,霓虹灯下有血泪。一方面,我们改革开放,物质极大丰富;另一方面,两极分化严重,这是非常可怕的。”周梅森在《人民的名义》中写到一个老工人郑西坡,工厂破产,工人下岗,他本来是帮助政府做说服工作的,但后来被贪腐官员欺压,打官司又被司法腐败压迫,为了保卫自己的工厂,他被逼无奈搞出一个群体性事件。
“这正是贪腐的可怕之处,侵害了老百姓的权益,败坏了世道人心,激起了人民的愤怒。”周梅森说,“有些无耻的腐败官员,连老百姓的救济款都贪,没有底线到这种程度。底层老百姓对腐败有切齿痛恨,我的作品就要写出老百姓的这种痛恨。”
反腐主题的文艺作品在过去十几年一度出现空白,反腐剧也在电视屏幕
上消失,此次《人民的名义》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回归观众的视野。周梅森说:“文艺作品对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的描写,也是一种监督。过去我们的文艺作品对这些群体性事件都是回避的,官僚们以为你不写,老百姓看不到,就能掩耳盗铃。”
在《人民的名义》中,一个大省的“半壁江山”都沦陷了,老书记、接班者、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法院副院长、大型国企老总、省会城市副市长......全是腐败分子;小说中级别最高的贪腐分子更是官至“副国级”。
周梅森说:“我们写出来,不是要让人民绝望,而是要给人民希望,引导人民正确地看待这场反腐斗争。要让人们知道,像侯亮平、沙瑞金这样的肩负着反腐职责的同志,面对多么大的风险,要让老百姓相信我们。”
后剪完片子称“重塑三观”
当周梅森刚写完 3 集剧本的时候,制片人兼导演李路就与他签约;为了筹拍这部“很有风险”的电视剧,李路差点抵押了自己的房子贷款,最终,投资方是 5 家民营企业“个体户”,而且从不干涉拍摄。
周梅森告诉李路,之前他的《绝对权力》和《国家公诉》两部反腐剧,审查修改意见有八九百处,这次也要做好心理准备。“结果,这次我们给最高检影视中心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都呈送了剧本,审查过程比较顺利。当下的国家形势和反腐力度,需要这种重拳出击的剧。”李路说。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还公开表示:这段时间,我们在审看周梅森编剧、李路导演的《人民的名义》时,一直被这部现实主义大剧感染着......剧中腐败势力非常猖獗,形势非常严峻,但看的过程中,每一集都有正面的力量,光明 hold 住黑暗。从这部剧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温暖,看到了正义的力量,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曾有不少人建议李路给电视剧改个更抓人眼球的名字,但他坚决不同意。“先立正,再观剧。主旋律不是喊口号,也可以拍得很好看。好莱坞电影也是弘扬美国精神、正义战胜邪恶,商业和娱乐元素并不代表不是正剧”。
《人民的名义》集结了陆毅、张丰毅、张凯丽、侯勇等 40 多名实力派演员。相比之前传出的“抠图演戏”等新闻,李路用“敬业得不得了”来形容这些演员。因为夜戏太多,演员们熬夜是家常便饭,晚饭都常常顾不上。
在《人民的名义》后期制作中,剪片子的工作人员有不少是 95 后,剪完后对李路说了 4 个字,“重塑三观”。“他们跟我说,原来官员是这样的,生活是这样的。本来以为是年轻人的父母才爱看的剧,结果发现年轻人这么感动,观众是全年龄段的。”
篇 2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主要讲述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长侯亮平临危受命担任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坚定支持下,率领检察官抽丝剥茧、层层突破,依法查处京州市山水投资集团侵吞大风服饰集团股权案背后的职务犯罪,最终将腐败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的故事。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以宽阔的视野、超拔的视角关注重大现实题材,主题鲜明,立意深刻,故事情节宏大曲折,角色刻画丰满生动,艺术反映了党的以来反腐败斗争成果,歌颂党和国家利剑反腐的决心和行动,形象
地揭示了反腐斗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积极的姿态对反腐斗争给以艺术的表现与思考。在注重从反腐败的视角切入剧情的同时,更加注重塑造廉洁典型形象。该剧用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反映中国共产党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反腐败坚强决心和严惩力度,塑造了以检察官侯亮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忠诚果敢、一心为民、刚直不阿、清正廉洁的群体形象,是一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优秀影视作品,是一部紧扣时代的用心之作。
在如此重大的反腐题材影视作品面前,该剧能够像所要求的那样,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剧中腐败势力非常猖獗,形势非常严峻,但在每一集都有正面的力量,光明 hold 住黑暗,让观众能够看到人性的温暖,看到正义的力量,看到光明和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该剧播出后必将引发良好社会反响,为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发起,与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湖南广播电视台、天津嘉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正和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利达影业有限公司、大盛国际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凤凰传奇影业有限公司、弘道影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出品,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湖南卫视、天娱传媒、光环影业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篇 3
反腐剧尺度放大,法治面前,没有“禁区”(微信号 长安剑)
仿佛是呼应,又仿佛是接力。戏很足的西安地铁“电缆门”,在问责处理期间,迎来了一部正戏的开播——检察反贪大戏《人民的名义》。
这部由最高检影视中心立项出品,被称为“史上最大尺度”的反腐剧,甫一出手,就以 3.9%的收视率斩获全国网收视第一。
俗话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反腐,这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攻占了各大媒体的收视榜。以人民名义进行的依法反腐,如约收获人民的认可与关注。
这部剧,尺度超出预期。
在反腐剧领域,我们之前很少见到,反面角色的“尺度”能突破市级。而在格局和人设上,《人民的名义》有了重要突破,其中反面角色的最高级别直至副国级,也因此被称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剧”。
这也正应了小伙伴们耳熟能详的那句话——在反腐面前,没有潜规则、没有丹书铁券、没有铁帽子王。
(图:陆毅在剧中饰演反贪局长侯亮平。)
不仅尺度大,而且这部“颜值”很高的反腐大戏,有非常明显的现实观照。
小伙伴们都知道,以来,省部级以上的落马高官有五六十人之多。在这个基础上,《人民的名义》对反面人物,才能有如此“大尺度”的展现。此外,据媒体披露,一开篇,那个贪污金额高达 2.3 亿元的处长,角色的原型正是国家能源局原司长魏鹏远——“小官巨贪”的一个典型。而剧中还有这样一个情节,反贪局长侯亮平为清点某贪官家里的现金,用坏了 12 个验钞机,这个细节也并非完全虚构,它就来自真实的新闻报道。
艺术源于现实。西安地铁追责帷幕渐开,《人民的名义》剧情柳暗花明,昔日津门“武爷”过堂受审,台上台下,依法反腐的进行曲持续推进,鼓点渐密。
识破“两面人”,去伪存真的“照妖镜”是什么?
不知小伙伴发现没有,这三件事如果说有什么共同点,除了都是“反腐”题材外,还都暗合了三个字——戏很足。
前者的跪地、鞠躬等戏码,自不待言;中间者,则塑造了一幕幕颇具张力的“两面人”形象:比如《人民的名义》一开场,就演了一个国家部委的项目处长被人举报受贿上千万。当反贪总局侦查人员前来搜查时,看到的却是一位长相憨厚的“老农民”在简陋旧房里吃炸酱面......后者,“落马”后被查抄 12 皮卡物品这一细节,本就令人咋舌。在 29 日的一审庭审后,更有媒体盘点,武长顺“创造”了后几个最高纪录:罪名数量 6 个,创纪录;涉案金额超 5 亿元,更创纪录。
是的,没有人脸上写着“贪官”二字。在问题暴露之前,这些官员们可能是一种样子,“落马”之后,另一种隐秘的样貌才浮出水面。
对号入座,“两面人”在现实中更不乏其人。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曾说了不少诸如“腐败没有后悔药”之类的话,暗地里却打招呼干扰纪委办案;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落马之前言辞“恳切”,请别人监督自己,私下却疯狂敛财、多次出入豪华会所;山东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常常把“守纪律讲规矩”挂在嘴上,背地里却全家上阵、大肆贪腐。
要识破日益隐秘的腐败,揪出官场中的“两面人”,必须要有一面去伪存真的“照妖镜”。这个“照妖镜”,就是法治。
身在官场,不管你是“一面人”、“两面人”还是“多面人”,毫无疑问,规
矩与红线确实存在,但这是由法律而非权力,或是行政级别划定的。更准确地说,是由法律为权力划定的。
权乃公器,法为国纲。法治的要义,就是一切治理难题都要依靠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化解。在立法日益公开、透明、民主的今天,法律除了人民意志与公共利益的凝结,再无其他身份。
法律,就是权力的界河。你恪守法律、秉公办事,道路才会远走越宽;你若背弃初心、“两面三刀”,在大众面前演得再好,等待你的是同样的结局——由法律编织的大网,平等地敞向每一个贪官,不管他官位有多高、戏有多足。
自当引法律之剑共击之。
演技褪去,才知谁在裸泳。托底的岸,永远用法治的砂石筑成。
第四篇:反腐剧《 人民的名义 》观后感
观看《人民的名义》感想
骑自行车上班,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个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然而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壁柜里、床上、冰箱里,却塞满了一沓一沓的现金,总数超过2.3亿元„„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开篇,就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个腐败官员的“两面人生”。反腐决心之强、贪腐为害之烈,通过视听语言呈现,让人尤觉震撼。
“厉害了,我的‘人民’!”《人民的名义》甫一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文艺当与时代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
电视剧中触目惊心的贪腐画面,是惊心动魄的反腐败斗争的艺术再现。在调查武长顺案件期间,举报人到中央纪委接受约谈,为避免被打击报复,一路竟换了三次车牌;白恩培放任妻子搞权钱交易,事发后,仅仅清理从白家查获的红木、翡翠、玉石等藏品,办案人员就花了十几天时间„„少数人的腐败行为,甚至让编剧周梅森感叹,“远远超出了一个作家的想象”。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我不干好事也就罢了,我还干这么多的坏事,就自己感觉到自己简直是不可饶恕”“钱财有什么用,钱财没有使我心安理得,反而让我罪孽深重”,这是落马官员**、魏鹏远的忏悔。但到要承担后果时才幡然醒悟,一切已为时晚矣。女县委书记袁菱落马后,常常回忆昔日在大学工作时的生活。她始终记得,夏天的时候,一家三口省吃俭用买了个空调装在9平方米的书房,全家挤在空调前吃饭,其乐融融。可如今,这样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滥用权力带不来幸福,不义之财给不了心安,很多人看不透这朴素的道理,最终只落得“树倒猢狲散”。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进,人们对反腐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老虎”“苍蝇”一起打,让反腐败只是一阵风、走过场等观点不攻自破;对侵蚀百姓利益之举坚决打击,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及其家人意识到,清廉是最好的“护身符”,经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钟才能“治未病”。**承认,“这一步迈出去之后,你没有外力的强制和组织上的干预,靠个人不容易停下来”。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反腐是紧箍,更是保护。雷霆的行动、强力的震慑,助推了政治生态好转,正如周梅森所说,“改善土壤,改变政治生态,理顺关系,让能干的人得以发挥,让正气得以张扬”。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要真正实现“不能腐”和“不想腐”,还要依靠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
第五篇: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清明小长假追了一部电视剧,一部反腐的大剧《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我感觉是最近几年少有的良心剧,好几年没有看到这么吸引人的好剧了。其内容就是切合当下的反腐,这部剧一经播出网上叫好声一片,对这部剧表示肯定和赞扬。《人民的名义》被称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从打老虎到拍苍蝇,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把我牢牢的拴住了。演员阵容强大,陆毅、张丰毅等新老演员同台飙戏,这也是吸引各年龄阶层的人观看的重要原因,此部剧好评如潮,豆瓣网上最高给到了9.1,连我这种对不爱看电视剧的人都被吸引了,其实最大的吸引还是剧情,它所反映的就是现今大家最关注的的我党反腐的问题。
三天追了10集,有好几处戳中泪点。前三集的故事情节,老戏骨侯勇一上来饰演的“小官巨贪”的某部委处长,贪污了两个多亿,摆放在自己别墅的书柜、冰箱、床铺底下,一分钱都不敢花。怕被人知道,一家人还是住在几十平米的老房子里,吃着炸酱面,每月给自己在乡下的老娘寄300元的生活费,过着看似很普通的生活,当调查的深入,面对着满屋的钱,一句带着哭腔、颤抖着双唇说出台词“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一分钱都不敢动,全在这„„”。看着很痛心,一个农民的儿子拼搏到这个职位,实属不易啊,最后还是没有经受金钱的腐蚀。最后陆毅所饰演的侦查处长那句“你大把大把捞钱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现在自己出事儿了,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中国农民那么倒霉,有你这么个坏儿子„„”在金钱和权力面前,很多人“前腐后继”,完成了一个人向堕落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