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锣中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05:0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铜锣中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铜锣中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第一篇:铜锣中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铜锣中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2012—2013学年度)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文明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深化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强化教学、学生和行政服务管理,推动优良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的全面提升和根本好转,根据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活动、从严治校的实际需要,校办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活动。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行动纲领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本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和广大师生的思想状况,以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我校在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全面提升师生文明素养,以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推动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和办学内涵建设,提升学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以师德建设为切入点,提高道德文明素质,努力形成良好的教风

1、加强师德教育,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师德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对教师的思想作风、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师德修养、知识结构、业务素养等方面制定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着力解决师德建设、教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树立师德表率和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争当文明教师,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教风。

2、加强教学规范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推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认真组织开展讲课比赛和教学观摩、集体备课、教学质量检查评比等活动。通过建立教师间互相听课与评课机制,加强教师听课制度管理与检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通过开展教学测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活动,实行奖优罚劣,促进良好教风的形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以文明教风带动学风建设。积极倡导建立“在人格上尊重学生,感情上关心学生,工作中信任学生”的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教育和引导,采取有效机制,切实把教书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关注困难学生群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对学习困难生、经济困难生和心理困难生的关心、帮助,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

(二)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养成教育,全方位培育优良学风

1、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严格养成教育,规范日常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学生管理,加强对各种违纪现象和不文明现象的教育处理;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在全校努力营造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

3、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律意识。认真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和文化交流活动;鼓励学生社团开展各类有益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认真组织各班级召开“学风建设主题班会”活动,大力宣传学风建设中的好人好事、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在学生中开展道德规范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活动,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文明宿舍等活动,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中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展示我校学生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培育文明校风

1、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广大师生热爱学校、努力为学校建设发展做贡献的工作热情。

2、加强处室工作作风建设。各处室要积极投入到“三风”建设活动中,开展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和效率型处室为目标的文明创建活动。强化管理、服务育人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一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3、加强育人环境建设。重视发挥校园环境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营造多层次、多维度的环境育人氛围。以“平安校园”为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稳定预警机制,构建扎实的安全保障系统;以“学习校园”为目标,培育高标准的教风和学风;以“人文校园”为目标,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以“和谐校园”为目标,创建高质量的育人生态环境。

三、工作步骤这次学校“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活动从9月初开始到12月底结束,整个活动分思想动员、学习提高,查摆问题、剖析原因,集中整改、解决问题,考核总结、健全机制四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思想动员、学习提高(2012年9月初至10月上旬)

主要任务是通过广泛的思想发动,提高我校广大师生员工对校园创建和加强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校园创建和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这个阶段重点抓好三个工作环节:

1、搞好思想发动。学校于2012年10月15日召开动员大会,全校师生参加动员大会。校长作动员讲话,部署安排校园创建和加强教风、学风、工作作风集中建设活动。各领导、各处室、各班级也要进行深入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开展活动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增强参与校园创建和加强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搞好学习培训。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搞好师生员工的学习培训。充分利用每周一例会活动时间,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学习文件与专题辅导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等形式,组织学习相关文件,提高思想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党委、行政的重大部署上来。并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相关的文件精神及学校的相关制度。

3、开展科组专题讨论。要围绕校园创建和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开展科组专题讨论活动,提高各科室对校园创建和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教务处、教研室要组织教职工围绕“为什么要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我校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怎样才能促进我校校风、教风、学风的好转?”、“如何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等问题开展讨论。

针对讨论内容,每一位教职工和学生都要撰写1—2篇心得体会文章。

(二)第二阶段:查摆问题、剖析原因阶段(2012年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

主要任务是认真查摆我校师生员工在校园建设和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剖析原因,明确整改方向。

1、广泛征求意见。学校将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公开信箱等形式,广泛征求师生员工对在校园创建和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办公室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征求教职工、学生对专任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政教处也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在学风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梳理后,通过一定的形式在学校文化长廊及校园网内公布。

2、自查自纠。各处室和师生员工要联系自身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实际,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风方面重点查找:教师师德修养不高,教学言语失当,行为失范,对自己要求不高,对学生要求不严;遇事推诿扯皮,干工作讨价还价,缺乏奉献精神;无视教学纪律,随意调课、换课、迟到、提前下课;缺乏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不强,教学不认真,课前不认真备课,课中敷衍了事;监考不认真,学生作弊视而不见,甚至阅卷不讲原则,无视学校纪律,不参加集体活动,先斩后奏,临时打电话请假等问题。

(2)学风方面重点查找:教职工队伍中学习风气不浓,自觉性差,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刻苦,不踏 实;有职称(职务)到位、工作到头的思想,学习上没有压力、缺乏动力,进取精神差;教师教学创新意识不强,对本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不学习、不钻研,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效果差。学生中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上课睡觉,下课无所事事,抄袭作业,甚至不做作业;纪律观念淡薄,无视校纪校规,迟到、早退、旷课,吸烟、酗酒、打架;生活浮躁空虚,考试作弊,夜不归宿进网吧,读书只为混文凭等问题。

(3)工作作风方面重点查找:职工工作意识不强、创新意识不强,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办事不按程序,不讲原则,大局意识差,对学校重大工作安排或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处室之间相互沟通协调合作不够;责任感不强,精神不振,工作拖拉,缺乏时效观念;深入基层一线少,服务意识差,搞形式主义,作表面文章;工作有为难情绪,主动意识差,怕得罪人,怕承担责任,遇到矛盾绕道走;无视校纪校规,随意让外在人员及车辆进入校园,迟到、早退甚至旷职,工作时间闲暇乱逛,上网、聊天、玩游戏等问题。

3、深刻剖析原因。在对存在问题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研究确定需要集中整治和重点解决的问题,召开专题讨论会,围绕事业心与责任感、工作作风、管理体制机制、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深入剖析原因,抓住问题实质,找准思想根源,不能就事论事。对缺乏事业心与责任感、工作作风、学习风气不正等问题,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存在管理体制机制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勇于提出改革的建议。

(三)第三阶段:集中整改、解决问题阶段(2012年9月上旬起到11月下旬)主要任务是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整改。

1、制定整改方案,实行公开承诺,签订责任状。

各处室、各科组、各包班领导要对集中整治和解决的重点问题,逐个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处室工作职能和个人岗位职责,就整改措施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2、集中整改、解决存在问题。

(1)教风建设的整改要以加强师德建设和责任心为重点,主要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师德修养。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完善和修订学校绩效考核方案,建立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二是突出严谨治学。端正教师教学态度,积极主动承担教学任务,从严执教,做到教学大纲齐备,授课计划详实,教案符合要求。三是严格教学管理。要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监督,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评教评学的监督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督导的有序开展。四是强化激励机制。在外出培养培训、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引入教学工作,激发教师努力从教的积极性,约束和制止不良的教学行为,形成扶正祛邪、奖优惩劣的教学风气。

(2)学风建设的整改上,要以端正学习态度为重点,主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是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师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意义,强化学习责任,改进学习方法。二是加强规范,改进管理。通过规范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压力,自觉杜绝松懈散漫;要以强化管理与改善管理并重,对学生管教结合,重在教育,重视对学生的激励;实行学业导师制,建立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思想和生活中的问题;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广播网络等方式,拓展学识视野。三是积极搭建活动载体。要不断丰富活动新载体,促进教风、学风建设。四要把加强和改进学生宿舍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营造有利于学风建设的内宿环境。

(3)后勤工作作风建设需要集中整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以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务实意识为先导,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政风学风。二是以建立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为突破口,建立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等,建立推进工作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

在整改阶段,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将适时召开集中整改工作情况汇报会,听取各处室、各科组、各包班领导的汇报。

(四)第四阶段:考核总结、健全机制阶段(2012年12月下旬)

主要任务是根据开展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要求组织考核,总结加强领导作风和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经验并探索建立推动校风好转的长效机制。

1、考核总结。主要采取处室自查和组织验收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进行。

(1)自查。各处室、各科组、各包班领导、各班主任要对活动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形成自查报告,上报学校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组织验收。由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成立检查验收组分别对各处室、各科组、各包班领导、各班级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对教师的教风,由年级组牵头,教务处参与,抽调部分教学骨干组成检查组,交叉到各科组采取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抽查教案等方式进行检查考核。

对于学生的学风,由政教处牵头,班主任参与,团委参加,对各班班风、室风、学风建设进行考核检查,到教室等公共学习场所等检查学习情况,检查文明宿舍建设状况、食堂文明用餐状况、校园文明行为状况,对损害校风、松懈学风的行为进行检查纠正,对违规最多的班级、宿舍及个人将通报整改乃至纪律处分。

对管理服务部门工作作风,由校长办公室牵头,校长、副校长、助理和部分教师参加,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进行工作纪律、工作状态、工作环境检查等方式进行验收。

(3)搞好总结提高。各处室、各科组、各包班领导、各班级要对校园创建和教风、学风、工作作风集中建设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同时完善机制,进一步巩固扩大建设活动的成果。要适时开展一次“回头看”活动,重点检查突出问题的整治、整改措施的落实、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切实做好查缺补漏工作。

2、积极开展争先创优主题实践活动。结合此次活动,进一步制定且修订“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教学能手”、“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标准和评选方案,在全校广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创先争优的工作机制和良好氛围。

3、建立长效机制。要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把在建设活动中的好做法、新经验上升为制相关制度再学习、再研究、再修订、再完善,不断推进我校校园创建和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为学校的教育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三、工作要求

本次集中建设活动时间紧、任务重、意义重大,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时间进度服从质量,确保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副校长和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校长办公室实行分工负责。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利任办公室主任,谢云飞、张显刚为成员。各相关负责人也要认真负责,要把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建设作为学院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抓实抓好,做到有计划安排,有督促检查,有总结,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形成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既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此项活动,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教学、管理各项工作,切实把文明校园创建,加强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活动和推动当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加强督促检查。采取处室自查、学校抽查、组织检查相结合等方式,督促检查各阶段工作任务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了解掌握工作的进展情况,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走过场或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批评,及时“补课”,确保取得实效。

(四)搞好舆论宣传。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及宣传栏等阵地,大力宣传建设活动的重大意义,宣传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成效,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各处室、各科组、包班领导、各班级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方案,上报学校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向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活动进展情况及工作总结等料。

第二篇:汤泉中学校风教风学风范文

汤泉中学校风教风学风

校风:求真、求实、求新、求美

教风:

学风:敬业、爱业、精业、乐业勤学、爱学、乐学、博学

第三篇:教风 学风 校风

教风 学风 校风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秉承和弘扬我院“厚德、博学、善技、创新”校训,形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优良校风学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去年9月份,我院开展了以“进一步规范教学秩序、加强学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建设活动。为配合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和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均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经过一年的集中治理和整顿,我院学风有了明显的改善。

为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年我院将教风建设列为工作重点。开学伊始,院长陈建民就带队检查了我院教师的教学情况。检查中发现,我院教风整体较好,但也有个别教师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改变这种状况,学院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众所周知,教风是教师育人观念、工作态度、治学精神的综合体现,也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流风气。教风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甚至影响着学校未来的发展,因此,教风建设一直就是所有学校的工作重点。

我院已进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并处在示范性建设关键阶段。为确保示范性建设顺利进行,也为我院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院希望通过加强教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切实提高学院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学院的发展,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愿望;学院的腾飞,也一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全体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了学院美好的明天和辉煌的未来努力奋斗吧!我们期盼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学风

学风有二种含义,一是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有时也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

评估学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是校园氛围,包括校园的建筑、景点、绿化等物质文化,这些都能起到耳濡目染的教化作用。

二是学生管理,包括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制度文化。这些能对学生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

三是教育载体,学风的形成总是通过一定形式的活动载体实施教育而逐步形成的,这些活动包括学校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特别是以素质教育和“三创”教育为核心的科技活动、社会活动等,也包括学术风气、文化氛围等精神文化。这些对学生起到陶冶心灵的作用。

该项有 2 个二级指标,共 4 个观测点。

教师风范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权重

等 级 标 准

A

C

教师风范

●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1.0

学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责任,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

教师履行岗位责任,从严执教,教书育人

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教师风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文化水准、精神面貌等的综合表现,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教师风范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核心,是学校品牌和校风的象征。教师的教风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及各项教学活动中,也表现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还表现在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等方面。在当前形势下,教师抵制学术腐败也是教师风范的表现形式之一。

考核教师风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校倡导优良教风的措施,制定的教师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等;

二是教师从严执教、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典型事迹和表现;

三是学校整治学术腐败、处理教师违规违纪情况。

学习风气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权重

等 级 标 准

A

C

学习风气

●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

0.3

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优良

能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良好

●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与效果

0.3

措施得力,效果好

有措施,效果较好

●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0.4

校园课外科学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多数学生积极参与,效果好

有一定的参加人数和活动效果

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

学习风气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学习作风和精神风貌,是在长期教育和建设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一种风尚。

考风是学风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考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风气。考风在近年来有恶化的趋势,因此要看学校为端正考风而制定的规章制度、政策、措施、执行效果。考风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考查。

“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良好”要一看制度、二看管理、三看效果。

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与效果

良好学风的建立和形成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学风也有很多载体,这些载体对形成良好学风有一定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校园氛围。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气氛、安全状况等都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作用,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学习、努力成才。

二是管理体系。学生工作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科学的管理体系,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管理。

三是教育载体。学校组织的科技活动,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都对形成良好学风有促进作用。

四是形象表现。学生群体的形象表现和学习、生活作风也能反映学风状态。

学风是一种无形力量,体现在很多细微之处,是群体的综合表现。

学生考试的作弊情况、迟到早退情况、旷课情况、自习情况、课棠听讲情况等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风状况。

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科技活动分课内和课外两部分。

课内科技活动是指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如创新、创业活动、社会调查和实践等这些活动要取得相应的成绩或学分。

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愿参加的科技活动和文化活动。如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科技活动、竞赛活动等,也包括科技讲座和文化沙龙活动等。

科技活动要注意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要体现文理渗透和结合。第二课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的课外活动要体现和落实“学生以学习为主”的原则。

该项考核一是看活动形式和内容;二是看参加活动的人数;三是看活动的效果。在统计人数时是指经常参加,而不是偶尔参加的人,多数人参加是指参加人数(次)达到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校 风

一个学校的风气。如:抗大的校风就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校风建设,既是办好社会主义学校的重大实际问题,又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教育理论问题。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培育优良学风、教风的根本保证,它全面地反映出一个 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办学水平。每个学校都应该建立起优良的校风并显示出自身的特色。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使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并接受正确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的高校有优良的校风,有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的政治空气,有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我们的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才能正确地接受社会价值观 念和社会规范。在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中,有许多同志对校风的认识不一,理解各异。例如,有人认为校风就是学风,抓校风建设就只需抓学生工作;有的认为校风就是学校的教育、行政措施,是学校的管理秩序,抓 校风建设就只需抓管理,整顿学校的管理秩序。也有这样的认识:一个学校的校风就是自身有别于其他学校校风的独特风尚,这种理解也失之偏颇。我们认为,学校除了有由其自身历史传统、专业设置、培养方向及人员 组成上的差别而形成的特有风尚外,更应作为社会主义高校所体现出来的共性,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有严明的纪律、有民主的空气、创造的精神等。在这点上,即使是国别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学校校风也同样存 在一些共同的内容。现在,我们如何适应当前形势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优良的社会主义校风,已日益引起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就校风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一点探析。

一、校风的理论内涵

1、校风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

“风”,风气、风尚也。校风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辩证唯物主义和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 行为活动,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即环绕人并作用于人的一切客观现实所激发,其活动过程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当然,活动也反作用于环境,改变着环境条件。环境对人的活动的激发作用又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 心理的影响以至于对行为的影响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当客观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人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时,才能对人的活动有所作用,成为有主观意义的因素。这种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逐渐在人们的 心理上转化为某种观念,那么,这种以观念形式而存在于人们心理上的环境,我们称之为“心理环境”。校风就是体现为这样一种特定的心理环境。

2、校风的基本构成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曾经明确指出:“校风是一个学校内的人物在各方面生活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趋向。所谓人物是:校长、教职员、学生、校役等;所谓各方面的生活是:学艺、健康、社交、服务等;所谓态度及趋向是:适合时代、环境及他种情形的要求等。由这种种要素融合成的‘空气’,就是所谓的校风”。①目标的一致和角色、任务的不同,使学校人物具有方向及内涵一致而表现方式略异的相 对独立的心理倾向,具体表现为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作风、学生的学风和职工的工作作风。这也是校风的基本构成。在高等院校这一人物集合体中,学生是占绝对多数的,他们学习风气的好坏,品德言行的优 劣,直接关系到校风的质量。因此,学风最容易体现为校风,是校风建设的归宿。校长,是教育家,是学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优良的校风要靠他们去倡导,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校风。因此,以校长为首的领 导集体的工作作风是形成优良校风的关键因素。教师,则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他们对学生的接触是直接的、频繁的,教师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其思维方式、治学态度、行为准则无不直 接制约着学生的品德、言行和知识的积累、才能的增长,因而,教风之于学风,其影响是直接的、重要的、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校风建设中的主导因素。那么,领导对于学生呢?其接触便相对地表现 为间接的少量的,而对于教师的接触才是直接的经常的。因而,领导作风对教风的影响是直接的,对于学风便是间接的。这样,领导作风、教风、学风之间便形成一种相对的单链关系:领导作风→教风→学风。当然,他 们之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反作用。至此,我们便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好的领导,没有领导的倡导,形成不了好的教风和学风,也就没有好的校风。学校领导必须依靠广大教师培育起优良的教风,才能带动起优良 的学风,进而使优良校风形成。这一单链关系详见下图:

(附图 {图})

3、校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此,高等学校必须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创造一个优良的校园环境,形成热 爱祖国、献身教育、开拓进取、团结协作、严谨求实、文明守法的教书育人的风气,这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校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校风形成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不同时期的校风受不同历史社会现实、经济状况和政治空气所制约。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闭关、锁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级官吏,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三纲、五常、六经为核心的儒家经典,选拔人才主要的方式是科举。形成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皓首穷经,脱离实际的风气。

在中国近代史上,从冯桂芬、梁启超、康有为等倡导“西学”开始到后来的“洋务运动”、“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便形成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算学、得学、视学、光学、化学”等“凡有益于国计 民生者”都是应该学习的风气。在学习中国儒家经典的同时,也开始认识到废除科举制度,学习自然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

“五四”时期,“民主、科学”的呼声响彻海内,因而“兼容并蓄”、“学术自由”的校风在蔡元培先生领导下的北京大学出现,杨贤江先生也提出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有“强健的体魄和精神,有工作的知识和技能,有服务人群的理想和才干,有丰富生活的好尚和习惯。”②至此,“严谨”、“求是”的优良风气开始在中 国高等院校形成。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争环境极为艰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西南联大力主”刚毅、坚贞、自强不息”;还有一些高校倡导“忠诚、团结、紧张、活泼、战斗”的风气。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重政治轻知识,视教育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盛行阶级斗争之风。在“白卷”光荣的年岁里,学校的形象被扭曲,文明被践踏,钻研科学文化知识的风气十分淡薄。

近年来的改革、开放,给古老的中国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经济体制迅速转换,人们认识到教育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生产力,百年大计,需要“教育为本”,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高校开始形成重视科学、重视实 践、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良好的校风。然而,在与外国进行科技文化交流的同时,有的人对所谓的“海洋文化”、“蓝色文明”毫无批判地大加吸收,全盘西化和自由化的思潮一度有所滋长;又由于改革开放的力度还 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利益关系有待进一步调整,“脑体倒挂”破坏了教师应有的心理平衡,给高校的教风学风带来一些影响,人心思商成为一部分教师学生一时的趋向。

显然,校风是与“时代趋势、社会环境和各校自身的特种需要”紧密相关,鲜明地体现着时代精神。

2、传统文化的反映

任何一种风气的产生,既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也为本民族文化传统所制约。我国经历了人类文明史特有的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封建文化制约着历代求学执教之风。儒家学 说中“学思结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业精于勤荒于嬉”以至“学而优则仕”等经典论述,对我们今天的校风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教育思想上,儒家经典学说中的许多论述对今天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例如:第一,肯定教育和环境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指出主观努力、不断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强调良师善友渐染的重要性,人的教养不能单靠 读书、钻史,更重要的是选择良师,去效法现实的榜样;强调学习知识和道德修养都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要使积累不至于半途而废,就须专心一致,坚持到底;学习修养的最高目标是“成人”,对礼义要融会贯通,思 想要纯粹,精神、德操要坚定不移。正因如此,“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风贯穿于中国历代的学校教育之中。

在教育方法上,“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循序渐进”等精僻论述,成为历代教育所遵循的规律。

在思想政治、道德情操教育上,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十分重视对人的志向的培养,重视学生对远大政治道德目标的追求,这对我们今天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儒 家思想轻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重义轻利的思想成为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行为的准则,也渗透于历代的校风中。在当今弃教以商、弃学经 商、学店之风盛行的时下,这些传统的思想更有它的积极作用。

在教育培养规格和成长目标上,“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学校只注意培养、学生也希望成为大学者、大专家和政府要员。这些思想也曾一度使我们的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培养应用学科与实用技术等 各方面的人材。同时,由此而衍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使部分学生轻视工农,脱离实际。

由此可见,社会传统文化对校风有重大的影响,不可避免会打上清晰的烙印。

另外,校风的形成还有赖于学校自身的办学思想、教育方针、管理体制、学校传统等内部环境的培育。在一所学校里,办学思想是否明确,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是否坚决,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否科学、民主,学校内 的人际关系是否融洽,校园环境是否整洁优美等等也对优良校风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制约作用。同时,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等对形成有特色的校风都有较大影响。

三、校风形成的过程、心理机制和作用

优良的校风一经形成,就会构成一种独特的教育心理环境,成为影响整个学校生活的重要因素,在各种场合如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里,在各个不同的校内群体如领导集团、教师、学生、职工中,在各种活动如 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学术报告和各种人际交往中,都可以觉察到它的存在,觉察到它在起作用和它的权威力量。但是,校风是一种心理环境,是无形的,而不是学校的教育、行政措施,因而,它的形成需要一个认同理 解、相互教育、坚持成习的过程,它的作用的产生也有其独特的方式和机制。

1、心理感染—一同化集体舆论、更新教育观念

任何一种新的良好校风的形成都是从破除旧的不良风气开始建设的,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实现观念的更新。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感染”就是指个人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无意识的、不自主的顺从。它不是由于自觉 地接受了某种信息或行为的模式,而是由于直接受到别人情感传播的感染。新的校风作为一种新的心理环境,通过潜移默化,使个体将这种新的集体心理环境非强制地、非逻辑地移植到自己的心理系统之中,经过同化而 成为个体的心理特征。因此,在校风创导阶段,需要创导机构用一切舆论工具,调动各种力量,造成一股强大的声势,还需要选择最佳的时机,如新生入学、领导班子的调整或较大社会变革等。同时,要实现舆论的同化、观念的更新,还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教育行政措施和手段。如整顿领导作风和教风,依靠领导和教师去整顿学风,严格校规校纪,赏罚分明,破除各种不良习气,对教师的评职、晋升、考核、分房,对学生的考试、考 查、考勤、升留级、违纪处分等等必须严格照章执行,并尽可能增强透明度,调动教师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正确利用良好的社会风气对校风的促进作用,抵制各种不良习气的侵袭。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组织、倡导,新的 集体舆论和教育观念便会形成一种必须接受的形式,即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应当如何做,集体又期待他有什么样的表现,否则,便为集体所不容,要受到谴责。一种共同观念和准则便在形式上形 成,为新的良好的校风的形成打下基础。

2、群体规范—一形成共同的情感气氛

在一所学校里,新的集体舆论和教育观念通过心理感染、顺从得到认同,但这往往是形式上的认同,许多人的内心深处并没有解决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进行强化,使之逐步成为群体规范,成为学校全体 成员行为的准则。它不同于各种规章制度以强制约束发生作用,而是通过人们的心理产生的约束力,进而在学校的各种场合、各种不同的群体内产生一种共同的情感气氛。理想的情感气氛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坚持改革、开拓进取、教书育人;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献身;团结协作,以诚相待;治校民主、爱校如家;重知识、爱科学、勤学习、讲文明。因此,学校首先要引入竞争机制,在一些关键环节、敏感问题上要处理 得当。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师资管理策略,应有它的严肃性,又应富有人情,符合广大教师的需求。在职称评聘上尽快实现制度化、经常化,使职称评聘工作尽快走出次复一次地处理遗留问题的怪圈,同时,应 鲜明地反对忌贤妒能,反对排斥他人,努力建设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应研究制定并严格执行完善、合理、富有弹性的教师退休制度,以便使为数有限的职称限额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岗位考核应定性定量相结合,其结果应是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但考核等次数额绝不能与晋职指标限额挂钩。学术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能厚此薄彼。在学生中,也应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测评、考试、升留级制度。其次,学校各极领导、干部要深入到教师、学生中去,洞察他们的心理呼声,加强理解和沟通,成为他们生活、事业的贴心人,只有对生活、事业有着共同的理解,感情才能共鸣,个体的心理才能因之得到调整而趋同于集体心理,集体心理才 能因之得到加强和巩固,并植根于每个个体之中,使之内化为自己言行的准则,形成优良的校风。

3、内聚力—一共同的行为倾向

教育观念的更新、集体舆论的同化以及共同情感气氛的形成,必然产生共同的行为方式,构成学校里一种新的带有普遍性占主导地位的行为模式和风尚习惯,成为集体中绝大多数人的自我要求,集体也就成为了教育 的主体。校风一旦形成便产生出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内聚力。教者,诲人不倦,呕心沥血;学者,学而不厌,精益求精。有强大的内聚力,也就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学生一批批地进来,又一批批地出去;领导、教师、职员也在更替,流动,但优良的校风却将一代代地传下去。

校风是无形的精神力量,可以振奋精神、激励斗志,迸发出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革命精神,在这种环境中养成的行为习惯使人终生难忘,将成为这个学校里每一个成员自觉奋进的动力,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繁荣和 发展。优良的校风对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明确说过:“ 学校要大力加强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革命化”。优 良的校风使高校能够造就出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的建设者,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将使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生深刻的变化。

第四篇:校风学风教风

办学理念:幸福每一个(教师、学生)

培养目标:培养品行良好、知识技能俱佳、身心健康、具有艺术气质和创造灵感的幸福小公民。校训:幸福

校风:文明、和谐、快乐、进取

教风:严谨、务实、敬业、奉献

学风:好学、合作、探究、创新

办学理念:幸福每一个(教师、学生)

培养目标:培养品行良好、知识技能俱佳、身心健康、具有艺术气质和创造灵感的幸福小公民。校训:幸福

校风:文明、和谐、快乐、进取

教风:严谨、务实、敬业、奉献

学风:好学、合作、探究、创新

办学理念:幸福每一个(教师、学生)

培养目标:培养品行良好、知识技能俱佳、身心健康、具有艺术气质和创造灵感的幸福小公民。校训:幸福

校风:文明、和谐、快乐、进取

教风:严谨、务实、敬业、奉献

学风:好学、合作、探究、创新

办学理念:幸福每一个(教师、学生)

培养目标:培养品行良好、知识技能俱佳、身心健康、具有艺术气质和创造灵感的幸福小公民。校训:幸福

校风:文明、和谐、快乐、进取

教风:严谨、务实、敬业、奉献

学风:好学、合作、探究、创新

第五篇:校风 学风 教风

校风 教风 学风

文/李阳阳(11级农生院)

今之三风,历史之淀

校风,是风尚,是全校师生形形色色的精神风貌;教风,是教制,是老师用满腹才华凝结成的治学良方;学风,是学姿,是学生对知识的奋力追逐。如今的校风、学风、教风,经过无数次日月星辰的洗涤,世世代代学人血液的凝集,以及屡屡时代变革的砥砺,不断积淀,成为精华。

古代,万世师表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制,和“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精神风貌及“学而时习之”的学道。这种儒家风尚,或说它化作一本经典——《论语》,流传至今,为世人传诵;或说它深深融入到中华人民的骨子里,为历代学子所继承,其中的精华,虽然曾有过新文化运动时期“打倒孔家店”的抨击,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生生不息。在如今“义务教育”“专业性教育”的教制,“及时复习”的学姿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中,儒家经典依然保持着应有的姿态屹立。

近代史里,北京大学学生为维护国家主权,彻底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剥削,所发起的至今仍被传诵的五四青年运动,使全国人民高举起“民主 科学”、“新民主主义”的大旗。如今,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仍勉励着各校师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甘于奉献,成为校风、学风和教风的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的六十甲子中,牛胰岛素在特殊的时势下成功合成,袁隆平院士开创出水稻高产之路,王选教授主持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开创了汉字印刷的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全球的华文报和印刷出版业引发了一场革命。隐藏在其成就之后的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已成为各中小学、各高等院校所崇尚的精神风貌,无论是在校风、学风还是教风中。

1911年,清华学堂初创时提出“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清华学堂章程》)。1914年,著名学者梁启超莅校作《君子》为题的讲演,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学生,就这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继承下来,铸入校徽,高悬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也成为百年来清华面向社会的精神风貌。

“含弘光大”语出《周易》第二章《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继往开来”出自宋﹒朱熹《朱子全书﹒周子书》:“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西南大学将此继承发扬,并以之训,引领全校师生风尚。可见其三风源于百年老校的历史积淀。

历史的长河,总是这样不断沉淀着教育中的精华,不断为校风、学风、教风铸就着基奠。而今之三风,在时代的发展中汲取精华,引领起全校人的行为规范。

今之三风,中外相融

魏源曾经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上、工业上应当这样。其于教育上也应当这样。

中国文化名目繁多,如儒家的“仁义”,道家的“弃世”,墨家的“兼爱”,吸收并加以改造的中国化的佛学,及至宋明学者的“天理”与“良知”,大体可概括为一个字——道。西方文化之中的古希腊文化却偏向渺小的人生,主张实验和亲证,提倡走向物质自然环境,鼓励人们着力追求欲望,可谓科学和艺术的起源。所以,中国文化里的老师,一定是一个有德行的人;而西方文化中的老师,一定是一个专家,他的为人如何则是其次的问题。如今的教风,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兼爱”及“浩然”,也吸收了古希腊文化的“实验”、“科学”和“艺术”。如今的老师不仅是一位有德行的“君子”,还是一位有着深湛专业知识的专家。如今的学风,随着知识文化的不断丰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专业划分更加细致,学习内容也更加深入。而对于校风,全校师生展现出“气有浩然”、“追梦求实”的精神风貌。

随着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素质教育”这个词汇引入中国词典,对填鸭式教法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学生的应试目的减弱,能力培养意识增强,以“创新”为主的各种能力的培养成为一种风尚。心理辅导、伦理教育逐渐走进中国校园,走进人们的视野。

西南大学于2011年9月开创的全新学院——含弘学院,每年会从各个学院的新生经过考试体检等方式从中挑选出精英分子,由各个学院的精英教师进行精英教育辅导,培养精英人才。在这个学院,他们接受着中国文化的渲染和西方文化的熏陶,感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和西方技术的先进与高超,并强化英语学习,甚至使用全英式教学方式。这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国学子出国留学,学习西方更加先进的专业技术和科技文化。不仅西大如此,还有更多的高等院校也如此。这就是中西文化相融的结果。

中西文化的交融,在让三风不断进行更新的同时,也对三风建设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自1949年10月,中国人民第一天当家作主,就梦想着中国的团结统一、繁荣昌盛与长期和平安宁。教育事业作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更需要发展,更需要创新,也更需要“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

三风建设,党风为先 党风,是共产党的作风,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种态度。党风建设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它规范着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和内涵,是三风建设的关键所在。所以,作为一位党和国家的领导分子或者学校领导,就要发挥好党委的领导作用和先锋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就要具备为人师表的道德修养、为国育才的思想修养、博大精深的学识修养以及勇于探索的科学修养。

十年文化革命时期,党的“左”倾错误使得“四人帮”有了兴风作浪的可趁之机。张春桥、姚文元等“共产党领导分子”直接操纵编造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荒谬的估计17年来的教育工作,将从事教育工作的知识分子归为资产阶级。学生的学制由以往4-6年缩减为2-3年,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所谓的“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主课”就是所谓的“阶级斗争”。致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被阻滞,大学的精神风貌被蹂躏,知识分子的人格被践踏。校风、学风和教风在“下乡”“劳改”“批斗”等政治活动中被扭曲。自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风及其指导思想得到拨乱返正。三十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三风建设更加得到重视。无论是高等院校、知名学府,都在通过党风建设引领拥有自身特色的三风建设。

《中共咸宁学院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曾经提到:“良好的党风能引领政风民风,弘扬清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把握党风、政风、民风建设这个导向。”李友清书记在咸宁学院贯彻落实第十八次全省高校党建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谈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良好的党风引领政风,带动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规范学校领导分子的职业道德建设,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建设好优良的党风,才能够带得出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对党风建设极为重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学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建设好党风,才会给广大师生在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中形成导向,做好引领,产生影响,发挥作用。

三风建设,与时俱进

古人云:“中兴以人才为本”。夏商西周的朝代更替,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兴衰成败,使得各代君王逐渐意识到“得人者昌”、“失贤者亡”。“察举制”“征辟制”以及开始于隋朝成熟于唐朝的“科举制”等选贤用能制度逐渐的将学问与做官联系在了一起。西汉匡衡“凿壁偷光”,晋朝孙康“映雪囊萤”,北宋杨时“程门立雪”等刻苦勤奋、努力好学的精神,适应着当时官场对人才的需求,成为流传至今的典故。

而到了清朝,“文字狱”“八股取士”等逆流而行的教条将教风和学风带向了与时代进步更加偏远的边缘。老师缺乏“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师道;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社会却有了“范进中举”“孔乙己惨死”的悲剧。之后,百日维新对教育制度改革以及新文化运动对“四书五经”式的科举制度的抨击,使得那些落后的教风和学风退出时代发展的潮流。可见,达尔文《物种起源》中的一句话:“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在这里用来也相当恰当。

三风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所以,位居“地球村”的莘莘学子不能够保守自闭;生于“科学时代”的济济人才不能够迷信愚昧;成长在“竞争社会”的芸芸众生也不能够懒惰颓废。

从1840年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腐败清政府的国门到1978年改革开放,从爱国仁人志士不断进行的“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救亡图存的探索到马列主义走进中国,从京师大学堂举步维艰的成长到200多所高校屹立华夏。三风中逐渐多了“科技”,多了“求实”,多了“创新”,多了“实践”。可以想象,未来的三风还需要增加更多的精华元素,才能够赶得上时代发展的态势!

西南大学,生于西南,立于西南;杏坛育人,劝课农桑;作为国家“211”工程建设综合大学,秉承着“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独特大学精神风貌,以其所学、所研、所育融世界发展潮流。“含弘光大,继往开来”,即是“包含弘厚,光著盛大,承前启后,开拓创新”之意。西南大学一次为校训,对学校管理人员而言,要“高瞻远瞩,胸襟宏大,秉承百年办学理念,发扬优良传统,肩负发展学校重任,实现学校规划目标”;对教师而言,要“学高身正,为人师表,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对学生而言,要“自强不息,学无止境,诚信做人,承前创新”。西大紧紧把握当今的“创新”“诚信”与“发展”,进行着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建设与完善,将一个科学的、积极向上的、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展现在当今社会面前,祖国人民面前乃至世界面前。

每所学校都是这样,依靠着历史的长度,中外文化的广度,时代的高度和党风建设的先进度体现着自身独特的校风、学风、教风及其办学理念。

下载铜锣中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铜锣中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校风、学风、教风

    浅谈校风、学风、教风 说到校风、学风与教风,就要说说我现在的单位,也就是“博雅小学”了。我们的三风是:校风——做一个具有博雅内涵的人,学风——做一个乐于学习的人,教风—......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工作总结

    底圩乡中心学校校风、教风、学风 建设工作总结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崇德、拼搏、求实、创新”为校训:以“文明、奉献、团结、竞争”为校风;以“博学、敬业、爱生......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工作总结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之我见 孔庆德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崇德、拼搏、求实、创新”为校训:以“文明、奉献、团结、竞争”为校风;以“博学、敬业、爱生、善导”为......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工作总结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工作总结 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体现学校的个性魅力、校园精神及办学特色。......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总结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总结 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体现学校的个性魅力、校园精神及办学特色。近年来,我......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规划

    攀枝花中心小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规划 攀枝花中心小学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工作总结

    召市中学校风、教风、学风 建设工作总结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整顿校风校纪、努力建设优良校风”的工作部署,从学期初开始,我校积极开展校风校纪大整顿。在整顿活动中,校长亲......

    实验中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计划(五篇材料)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计划 宁江区实验中学 校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全体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精神风貌。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校园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