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点总结
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
看书报能力是指能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够给课文分段和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认真阅读的习惯主要是指边读边想的习惯。查字典和运用其它工具书的习惯以及质疑问难的习惯等。
一、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
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2、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这一段前后两部分分别介绍了面对许多读物和一本读物时不同的读书方法。前后显然是并列并系的。
3、总分式。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如《爷爷的芦笛》第1自然段。在强强的相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中,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
更有趣的是,海水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这一段先总述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再具体描绘周围景色之美、芦笛曲调动听。
再如《夹竹桃》第三个自然段。先总述我们家常见的花应有尽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儿依次开放的景象,最后总结园子里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盛景。
4、转折式。
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折词分开。
例如《灰椋鸟》第一自然段。“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这一段可概括为: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自从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决定去看看。有时,前后两部分内容间没有转折词,但其中的转折关系仍显而易见。
如《烟台的海》第一个自然段: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这一段前后两句问虽无转折词,然转折关系一读便知。
转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转折后的内容概括段意。上面这段可概括为由于烟台是我国少数北面临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5、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情况。
例如《莫泊桑拜师》第一个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这一段
段
意
可
概
括
为
莫
泊
桑
早年写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楼拜为师。
以上是先因后果,再举一例先果后因。
《真情的回报》最后一个自然段“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送报快多了。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下车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因为我永远记住了: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和爱意。”
这一段前面是结果后面说明原因,从而突出了原因,点明了课题的含义。
二、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
分别举列如下:
1、《夹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没有中心句,可根据主要意思概括为:“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阅览室,与青年学生一起吟诵诗词并谈论古典文学常话。”
3、《碧螺春》各段则可以小标题形式概括各段内容。a、久负盛
名;b、名称来历;c、采焙情形;d、品茶之趣;e、茶漾春光。
三、写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2、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文章的主要内容;
3、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第二段写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写了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写顶峰歼敌;第五段写英勇跳崖。把这五段段意连起来,稍加整理,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写了五位壮士接受了上级交给的掩护群众的任务,有计划地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终于把敌人引上绝路,歼敌于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经过。
又如《颜黎明的信》一文叙述了这样几个问题:
1、青年人该怎样读书;
2、谈在上海看桃花;
3、能不能把信发表;
4、指出所署的是假名。
把这几个问题综合起来,稍加整理,可以这样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鲁迅在信中谈了青年人读书要博采众长、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又谈了关于在上海看桃花和同意发信这个话题,最后指出寄信人所署的是假名。
第二篇: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考察的题型:
一:汉字
小学阶段要求学会二千五百个常用字,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大部分会用,要掌握汉字的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学会三种查字方法,并能熟练地查字典;能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及课本中出现的多音字,改正词句中的错别字。其中重点、难点考察的是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错别字改正和查字典。
解决方法:(以查字典和改错字为例)
(一)查字典
查字典一般采用音序查字、部首查字和数笔画查字三种方法,以哪一种为好,这要因字而定,一般说来,熟字查音序,生字查部首,没有部首用数笔画查。
查字典要注意选择义项。给多义字定义项要从词的整体考虑,有时需联系上下文。
(二)改错别字
用错字,写错字是小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常见的现象,它不仅影响学生的表达,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建议】
1、查找班级中常见的错别字,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错练习。
2、组织自改、小组改错字的活动,通过学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改错字的积极性和能力。
3、作业设计灵活多样,留出空间,让学生主动查找自己习惯性错误,真正达到不写或少写错字。
(三)多音字:多音字是很多同学头疼的一大问题,下面是几个解决方法:
1、平常自己多动手,多查字典,加深印象。
2、认真分析不同读音的意思,便于记忆。
3、记少留多的方法,对一些字词的读音多,但并不多用的,或者有固定用法的字,要记少留多,减轻负担。
二、词语
词语复习要做到能正确地读,写已学过的词语,理解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能按要求给词语进生归类。其中理解词义、辨析词义、关联词的用法为重难点。
【理解词语】
理解词语的方法:
1、弄清这个词语中,两个关键性的字的意思,然后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例“凝神谛听”这个词,其中“谛”是“仔细”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注
意力仔细地听”。
2、有些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们的比喻或引伸义。例:“目瞪口呆”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惊讶的样子,而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
3、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这茶叶的香味吓煞人。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前一个“煞”是“杀”的意思,后一个“煞”是“极”的意思。
辨析词义的方法:
1、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团结”和“勾结”,都有一个“为了一个目的联合和结合“的意思。“团结”用于好的方面,而“勾结”用于坏的方面,指“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结合”。
2、注意运用的对象。如:“爱戴”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
3、注意范围的大小。如:“辽阔”和“广阔”,都是指面积广大,但辽阔比广阔所指的范围更大。
4、注意程度的轻重。如:“喜爱”和“酷爱”,都有爱好某事某物之意,但“酷爱”比“喜爱”的程度重。
5、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如“提高水平”,“改进方法”,“改善生活”等。
关联词语复习指导
用关联词语的句子,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分句与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符合我们表达的需要。因此,学会正确选用关联词语是非常必要的。
【常见的几种关系】
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以上几种常见的关联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有一些是比较容易混淆的,如;尽管……还是、不管……总…与…即使……也……,教学时不要仅从理性关系上让学生分辨,甚至记忆,而应着重通过具体的句例让学生读懂它们在句子中表达分句之间关系的作用。
三:句子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词按照语法规则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能把话说(写)得完整、通顺、清楚、明白,并且比较具体生动。考察的主要方向是:句式转换、正确使用修辞手法和
修改病句以及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一:句式转换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例: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改为陈述句: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例: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改为反问句: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难道我们应该让他们伤心吗?
(三)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一般句式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不仅是形式的改变,句子的意义也随之有所变化。改为把字句时,原来的主语(施动者)得到强调(放在最前边);改为被字句时,原来的宾语变为主语(受动者),被放到了强调的地位(放在最前边)。
例如: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改成“把”字句:熊猫有趣的动作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
改成“被”字句:孩子们被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哈哈大笑。
(四)直述句和转述句的转换
1.标点:去掉冒号双引号,改冒号为逗号
2.双引号中的“我”改为“他”
如:张红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
改:张红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3.双引号中的“你”
看句子中的“你”指谁→能明确就改为相应人名、人称→不能明确就改为“我”
如:叶一茜对周笔畅说:“《笔记》那歌你唱得真好,能教教我吗?”
改:叶一茜对周笔畅说,《笔记》那歌周笔畅唱得真好,能教教她吗?
4.双引号中的“他”
看句子中的“他”指谁→能明确就改为相应人名、人称→不能明确就改为“我”。
如:父亲说:“我早已不管他了。”
改:父亲说,他早已不管我了。
5.双引号中有“这”改为“那”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6.双引号中有“来”改为“去”
如: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改: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五)缩句和扩句
缩句
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
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例: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缩句:话包含着哲理。
扩句:加上修饰词是句子更生动。
例:花很美。
扩句:公园里的花十分的美丽。
二: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着手修改。修改时,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成份残缺、搭配不当、前后矛盾、重复罗嗦、不合逻辑、词序不对、形容不当。
例如:
不合逻辑
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因为“水果”包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
前后矛盾
例: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
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
三: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辨别句子的语气,分清句子结构,识别句子性质,从而正确了解句子的意思。
名称
符号
说明
举例
句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逗,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
号
记,才会写好作文。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燕子、雁、布谷、夜莺都是定期迁徙的候鸟。
分号;
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屋子里,我是主人;屋门外,蝉是最高的统治者。
冒号
:
用来提示下文
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过:冬眠不是睡眠,和日历上的日月也扯不上关系。
问号?
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小朋友,你们的暑假生活过得丰富么?
叹号!
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
引号
“”
1、引用对话或文章里一段文字。
2、表示反面或否定意思的词语。
3、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大娘说:“同志,谢谢你呀!”雷锋说:“谢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
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书名号
《
》
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文件、影片等名称。
今天,我读了《给颜黎民的信》。
破折号
——
1、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蝉的幼虫爬到地面上来,常常在圆孔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方——一棵小树,或是一根灌木枝——
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示声音的延续。
脱它的皮。
吃的不是白面包——黑面包能吃饱就不错了,菜只有鱼。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省略号
……
1、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2、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
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我跺着脚大声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四:阅读:
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
一、划分段落层次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顺承式、并列式、并列式、并列式、因果式。
二、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
分别举列如下:
1、《夹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没有中心句,可根据主要意思概括为:“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阅览室,与青年学生一起吟诵诗词并谈论古典文学常话。”
3、《碧螺春》各段则可以小标题形式概括各段内容。a、久负盛名;b、名称来历;c、采焙情形;d、品茶之趣;e、茶漾春光。
三、写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2、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文章的主要内容;
3、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第二段写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写了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写顶峰歼敌;第五段写英勇跳崖。把这五段段意连起来,稍加整理,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写了五位壮士接受了上级交给的掩护群众的任务,有计划地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终于把敌人引上绝路,歼敌于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经过。
又如《颜黎明的信》一文叙述了这样几个问题:
1、青年人该怎样读书;
2、谈在上海看桃花;
3、能不能把信发表;
4、指出所署的是假名。
把这几个问题综合起来,稍加整理,可以这样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鲁迅在信中谈了青年人读书要博采众长、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又谈了关于在上海看桃花和同意发信这个话题,最后指出寄信人所署的是假名。
五:作文
作文是字、词、句、段等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小学阶段要求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做到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会写常用的应用文:留言条、请假条、板报稿、日记、书信、通知及简单的读书笔记和会议记录等。要写好一篇作文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清题意。即要看懂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第一,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对象。
第二,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
第三,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重点。
二、认真选材
选用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这就是选择题材,选材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有关的就选取,与中心无关的就不采用。
第二,要选择熟悉的有意义的材料,使别人读了能受教育或有收获。
第三,题材要力求新颖,吸引人,避免一个模式。但也不能为“奇巧“凭空编造。
三、把事写具体
记叙事情或活动,必须将事情或活动写具体。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在动笔时,要把材料准备充足,对要写的事情作认真的回忆。其次,要重点写好一些重要的场面或过程。把它写得具体形象,整个事情就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不要停留在一般现象的记叙上。
四、有条理地记事
无论记事写人,都离不了事。认真写好一件事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记叙一件事(或一项活动),要有条理。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清楚,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下来。
一般来说,记叙的顺序可按时间的先后。事物的发展的顺序和地点变换、方位推移的顺序等来写。但有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也可采用倒叙或插叙的方法。
五、怎样写好写人的文章
写人的文章,必须抓住所要写的人物的特点,具体描写他的外貌、行动、语言和心理活动,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感人。
1、人物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着、姿态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写。
写人物的外貌要注意三点:
第一,写人物的外貌是为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第二,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就拿“眼睛”来说,千百万人就有千百万双不同的眼睛。
第三,写人物的外貌,要有先后次序。东一笔,西一笔,就没有条理了。
2、人物动作描写。
人的思想品质和性格是表现在行动中的。因此要写好人物,一是要多写他“做了什么“”和“怎样做的”。写人物的行动,既要仔细观察动作的全过程,又要观察整个动作是分几个环节进行的,分辨出动作的变化,这样才能将一连串的动作写好。同时还要用确切的词语,特别是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以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3、人物的语言。
⑴ 先写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场合,怀着什么心情说的,然后写说的话。
⑵ 说的话写在前面,然后交代这话是谁说的,以及说话人当时的心情、表情、语气等。
⑶ 先写说的话,然后交代这话是谁说的,以及说话时的心情、表情、动作等,再接着把话写完。
⑷ 只有说的话,前、后和中间都不交代这段话是谁说的,读者一看就明白。但这种对话形式多用于写两个人之间的对话(群众场合,七嘴八舌,不需要说明说话人时,也不用这种形式。)
4、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反映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品格,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直接写出人物对事物的感受,表露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暗示人物的心理状态。
第三篇: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单韵母:a o e i u ü
2)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 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ǎi ‘ōu
二、查字典的方法
1、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ǐn)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三、理解词语
1、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如:“疾驰”,“疾”是“飞快”,“驰”是“奔跑”,“疾驰”就是“飞快奔跑”的意思。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如:(近义)“焦急”就是“着急”的意思。(反义)“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养花》一文,从“到院子里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环”是“不断重复”的意思。
四、词的感情色彩
褒义词:形容好的,如“顽强”;贬义词:形容不好的,如“顽固”;中性词:形容不好不坏,如“环视”“桌子”。
五、选词填空:
先分清楚所给的近义词在意义、用法或感情色彩上的区别,然后联系所给的句子进行判断选
填。如:正确 准确
1)勘测地形必须十分(准确),不能有半点马虎。2)这个意见提得非常(正确),我应该接受。
六、常用关联词使用列举:
1)她(既)是个三好学生,(又)是个优秀队干。2)他(一边)听音乐,(一边)画画。
3)
3、(因为)今天是六一节,(所以)不用上学。4)武松(不但)勇敢,(而且)非常机智。
5)小明(不仅)学习刻苦,(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6)(只有)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人,(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功。7)(只要)你肯去钻研,(就)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8)(无论)刮风下雨,我(都)按时到校。9)(虽然)今天放假,(但是)小花还是呆在家里认真学习。10)(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爬山。11)(即使)你这次数学考了满分,(也)不能骄傲。
12)凡卡心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乡下爷爷那里。13)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屈服。14)这道题(不是)你做对了,(而是)我做对了。15)他(一)读起书来(就)废寝忘食。
七、变换句式
1、“把”字句或“被”字句。改写时可这样思考:什么“把”什么怎么样;什么“被”什么怎么样。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如:我打死了一只老鼠。应改为:我把一只老鼠打死了。不能改为:一只老鼠把我打死了。
2、转述:把一句话通过你的口转告给别人。改写时注意人称的变化,要去掉冒号、引号,根据句意及通顺与否可对个别文字作适当改动,但不能改变句意。如:王老师对小明说:“我下去买水,你在这里好好练习。”改为转述句:王老师对小明说,他下去买水,叫小明在那里好好练习。
3、陈述句和反问句:转换特点: 陈述句 反问句(肯定)------(否定)(否定)------(肯定)如: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马跑得越快,难道不是离楚国就越远了吗?
4、肯定句和否定句。如:(“肯定句”改为“否定句”)街上的人很多。—— 街上的人真不少。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一定要在句子中加“不”“没有”等词,然后将“不”“没有”后面的词换成反义词。
八、扩句和缩句
1、扩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再在主干词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扩写后的句子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但主要意思不变。如:小明去看电影。扩写为:小明(穿着一件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不能扩写为:小明和妹妹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
2、缩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然后找出每部分的主干词,再去掉修饰性的词语,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如: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应缩写为: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不能缩为:曹操听到呐喊声。
九、修改病句
1)句子不完整。如: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改为: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2)用词不当。如:我的书包里还缺乏一个像样的铅笔盒。“缺乏”用得不恰当,应改为“缺少”。
3)搭配不当。如: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一顶红帽子。
“穿”与“帽子”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戴着)一顶红帽子。4)词序混乱。如: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应改为:我对打乒乓球是很感兴趣的。
5)前后矛盾。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黄的菜花,五彩缤纷。“一片金黄”与“五彩缤纷”相矛盾,应把“五彩缤纷”去掉。6)重复啰嗦。如:他是我们班成绩最优秀、功课最好的学生。“成绩最优秀”和“功课最好”意思重复,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个。7)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如:他在霞光中读着书,不知不觉过了两个钟头。“霞光”稍纵即逝,持续两个小时是不符合现实的。应把“霞光”改为“阳光”。8)注意常用修改符号的用法:
十、认识修饰句子的方法
1)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犹如”“仿佛”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变成”“是”等代替比喻词,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比喻句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有些相似,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所以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小花长得好像她妈妈。(X)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像人一样。如:青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此句用“告诉”“快乐”等写人的词语来写小动物。
3)夸张: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如:(夸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缩小)在巴掌大的牢房里,他照样锻炼。
4)排比: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的人民心一齐欢跃起来。
5)设问:自问自答。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6)反问:无疑而问,问而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如: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7)疑问:提出问题。如:今天你去图书馆看书吗? 比喻句: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真美!拟人句:太阳揭开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视着大地。排比句:青蛙叫起来,无边的田野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反问句:光是学习优秀,就能算得上“三好学生”吗? 夸张句:桂花十里飘香。
设问句:小明为班级做贡献,是为了老师表扬吗?不是的,他是诚心诚意为班级做贡献。
十一、掌握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号(。):陈述句的末尾停顿用句号。如:请你稍等一下。2)问号(?):问句末尾的停顿。
3)感叹号(!):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如:这儿风景真美啊!4)逗号(,):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如:他来了,又走了。
5)分号(;):一个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如: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水泡。6)顿号(、):句子中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国的四大河流。
7)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提起下文,表示后面还有话要引起注意。如:她说:“我明白了。”
8)引号(双引号“ ” 单引号‘ ’)引号的三种用法:
a)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书刊等的话。如: 她说:“我明白了。”或:楼的前面挂着“镇隆中心小学”的牌子。
b)表示强调,引起注意。如: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c)表示意思否定。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 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如: 他问老师:“老师,‘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9)省略号(……):省略号有三种用法:
a)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如:我读了“渔夫皱起眉……别等他们醒来”这一段,心里很感动。
b)表示例举事物的省略。如:动物园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c)表示话没说完。如:指导员伤心地说:“我没有把你们照顾好,你们都瘦得……”
d)表示声音断断续续。如:“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10)书句号(《 》):表示书籍、报刊、文章、影视剧等的名称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时候,这些名称应用上书名号。如:昨天,我读了《林海》这一课,还看了《惠州日报》和《西游记》。
11)破折号(——):破折号有三种用法:
a)表示解释说明。如: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b)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如: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c)表示声音延长。如:“嘟——”火车进站了。
十二、给文章分段(归并法)
1、按时间顺序分段。
2、按地点变换分段。
3、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4、按事物的内容性质分段。
十三、概括段落大意
1、学会摘句法:A、总分结构的段落,概括段意抓住总写句。
B、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其中“承上”部分往往是上一段的段意,“启下”部分往往是下一段的段意。
C、要摘录几句才能概括段意时,要对句子作适当压缩。
2、采用层意归并法。(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
3、选取主要意思。在一段中写到几个内容,其中有主要内容,也有次要内容,在概括这类段落的段意时,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选取主要内容作为段意,删去次要内容。
十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用课题发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抓重点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用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十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1)、用分析题目的方法概括思想。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舍身”二字包含有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鸟的天堂》一课的中心句是: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从这句可知作者对鸟的天堂、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用分析主要情节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麻雀》一课,母雀为了护子,挺身而出准备与猎狗搏斗。这体现了老麻雀的爱子精神。
4)、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来概括思想。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的中心,要从指导员的身上去分析,从中体会他关心下一代及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部分列举)1)、课文写了()表达了()。2)、课文写了()赞美了()。3)、课文写了()说明了()。4)、课文写了()告诉了()。5)、课文写了()表达了()赞美了()。第二部分:小学语文1-6年级作文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
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它体现出每位同学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一般说来应做到:
一、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二、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三、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四、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五、善于观察,想象丰富。
六、书写工整,格式正确。
除了平时留心观察事物,认识和抓住事物特点,自觉积极地积累写作素材外,还必须具备审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编写作文提纲和修改文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1、审题。只有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起来才能保证不偏题,不致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里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方法:
(1)分析法: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的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比较法:根据所给题目,自已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写作范围和要求。如写《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3)设问法:先提出几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目对假设的问题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如《她变了》,可提问:变之前她是怎样的?她变的原因是什么?她变后是怎样的?有哪些人说她变了?另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气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2、确定中心 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教给大家确定中心的方法;第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如《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确题目的重点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要紧扣这个中心。
第二、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来确定中心。如写《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现王小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3、选择材料 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常犯的毛病有:(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3)选材平淡,不典型。因此,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材料。第二、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4、组织材料
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二是对材料的处理。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方法有:(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2)按时间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4)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5)层层加深中心思想,由浅入深地安排材料。
5、编写提纲 提纲包括:中心思想和段落。一篇文章分几个层次,几个段落,哪个先写,哪个后写,哪个略写,哪个详写,在提纲里要反映出来。但又不能写得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要写得简明扼要,切实具体。如:
作文题目:有趣的蜗牛比赛中心:通过对蜗牛比赛的记叙,反映少年儿童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
材料安排:(1)我和表弟捉到几只蜗牛,想举行一次比赛。(略)(2)为参赛蜗牛命名,做好比赛前准备。(略)(3)比赛中蜗牛各自的表现。(详)(4)比赛结果。(略)(5)结尾。(略)
6、开头与结尾 常见的开头方法有:(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2)说明情况,交代背景。(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4)提出问题,引人入胜。(5)巧讲故事,引人注意。(5)先说结果,倒叙开头。常见的结尾方法有:(1)事情完整,自然结尾。(2)总结主题,抒发感受。(3)照应开头,留有余味。(4)含蓄结尾,引人入胜。
7、过渡与照应 过渡要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言连贯、彼此衔接。办法一般有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三种。
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应,就是照应。照应方法一般有三种:前后照应、首尾照应和正文与标题照应。
8、修改作文 修改文章包括: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词;修改有毛病的句子;修改用错的标点符号;理清个别颠倒的句子和段落;看看开头是否吸引人,结尾是否有力;看看是否有内容表达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检查并修改中心不明确,不集中的毛病。
二、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复习要点】
1、了解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的区别
2、掌握人物外貌描写与心理描写方法
3、学习一人一事与一人几事的写法;
4、掌握描写场面,记叙活动的方法;
5、掌握定点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6、学会参观记、游记的写法;
7、掌握描写动物、植物和物品的记叙文的写法。(一)写人
1、掌握人物外表描写的方法
要介绍一个人,首先要把这个人的外表特征讲清楚。外表特征,一般指人的长相、身材、衣着、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时,一定要写出人物的特点。所谓特点,就是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2、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比较细致地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进行描写,称为心理描写。心理描写,主要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即人物心里想些什么,尤其要写好莱坞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矛盾、斗争。心理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法。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这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是借用作者的笔让人物倾吐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常用在第一人称“我”身上,《十六年前的回忆》就是这种方法。
二是直接、客观地分析描写人物内心活动,对文章中的人物的思想活动及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等进行合理推测。如《穷人》一文就是这种方法。
三是用回忆或梦境、幻觉来寄托人物的情思。
3、掌握一人一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一人一事是写作的基本功。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弄明白“一件事”所包含的意思。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写清楚,对这件事的相关内容进行“插叙”或“补叙”,但要注意略写。
4、掌握一文几事记叙文的写法。
注意:一是所选的几件事都必须表现同一个人的同一个特点,不能一件事表现一个特点。二是所选的几件事最好不在同一个场合,内容不大同小异,应一件比一件深刻、深入。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就讲了几件事,一件比一件深刻。
(二)叙事
1、掌握记叙一件事的方法。所谓叙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有三种方法:一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二是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写;三是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写。无论按哪种顺序都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
2、掌握记叙几件事的方法。记叙几件事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几件事有几个中心。要写好文章,要注意几件事间的衔接、过渡。
3、掌握描写场面的方法。要写好场面,离不开观察。观察时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场面描写以“动”为主,要刻画特定环境中的活动,使整个场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形象真实而富浓厚的生活气息。场面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参加进去的;二是自己看到的场面。描写场面,要有一定的线索,一定的顺序,常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由主要的到次要的;二是定点观察,按空间顺序描写,按一定的方位顺序去表达;三是采用移步换景法,按自己活动的顺序去观察。
4、掌握记叙活动的方法。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有许多人参加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记叙活动,开头也要和记叙文一样,先交代一下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写活动的开始、经过和结果,重点是写活动的经过。
(三)写景状物
1、掌握定点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写景状物就是指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然景色或一些动物、植物、建筑物和其它物品描写,陈述出来的写作方法。
观察是写景状物的基础,观察时一定要确立好观察点,固定了观察点,对观察对象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注意景物出现的顺序和变化。观察时要讲求方法,写景顺序有四种:一是按景物方位来写,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里到外,由外到里,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二是按时间顺序写;三是按景物类别写;四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写。
2、掌握参观记、游记的写法。
写这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在文章的开头要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参观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目的。二是一定要把参观的过程写清楚。三是参观记结尾可谈点参观后的感受工收获。四是要做到点面结合,既要突出“点”,又要用“面”作陪衬。写游记时,要学会取舍材料。有特点或印象深刻的要详写,一般的景物要略写。
3、掌握描写动物、植物和物品记叙文的写法。写好动物要注意四点:
第一、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写;第二、抓住动物的生活习性写;第三、抓住动物鸣叫的声音写;第四、写出动物与人的关系。
写好植物要注意:第一、要着眼于各种植物特征;第二、注意植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及生长变化情况;第三、要按一定顺序来写;第四、记叙植物随着生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第五、可以运用拟人、比喻或想象等手法作动态描写。第六、要带着感情去写。写物品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细心观察,抓住物品的整体、局部、细节和特征;第二、要写清物品的结构;第三、要交代清楚物品的来历和用途;第四、要融进对物品听感情;
4、掌握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方法。要做到写文章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必须根据感情抒发的需要,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景物并抓住物点进行详细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
三、供材料作文
根据提供书面材料作文时,要注意三点:
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二、紧扣主题,决定取舍。
三、活跃思路,发挥想象。
(一)缩写 注意: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②不能改变原文的记叙顺序和主要内容,保留主干。
③概括复杂的内容要全面,语言要简明扼要。④改后的短文要衔接过渡自然,首尾连贯。⑤合理安排各部分之间的大致比例。
(二)扩写 注意: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体裁、人称、叙事方法和顺序。②不能改变原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③扩充的内容只能根据原文情节合理地发展,不能任意增加。
(三)改写 改写,就是改变原文的体裁与人称、结构及语言等,写出与原文形式不同的文章。一是改变体裁。把原文从一种体裁改写成另一种体裁。二是改变人称。常见的是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改变第一人称,内容不作变动。
(四)续写 注意:①续写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弄清原文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要根据题目要求,大胆想象。③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续写中可以增添次要人物,但主要人物不能改变。
④续写部分的语言特点和风格要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
(五)看图作文第一,看单幅图作文。第二,看多幅图作文。看图作文的一般步骤是:看、说、写。
四、应用文
(一)便条 格式:①“请假条”三个字要写在第一行正中。②另起一行顶格写上称呼,后面用冒号。③第三行空格写正文,要写清请假的原因和起止时间。④正文写完后要写上祝语。⑤署名要另起一行靠后写。⑥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的下方。另外:留言条、托事条格式与请假条相同。
(二)通知 格式:①在第一行正中写上“通知”二字,或“紧急通知”或“关于××的通知”,以引起读者注意。
②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清时间、地点、事情、请谁参加、应注意什么。但一定要简明扼要。
③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空格写上“特此通知”。④在正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出发通知的单位和日期。
⑤被通知的单位或有关人员,可以出现在正文中,也可以在第一行顶格写上,后加冒号。
(三)日记格式:一般在第一行居右写清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也可以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然后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有时也可以给日记加个标题,点明主要内容。
注意:(日记只能是一天中发生的事)。
(四)写读后感或观后感 方法:一般是先引,开头写读了什么(可包括书名、作者、内容梗概等),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总的感受;接着是议(感),这是重点,在引述有关重点内容或主要语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谈感想;最后是结,即总结全文,总谈感想、体会,结束全文,简洁有力。观后感的写法跟读后感一样。
(五)书信 一般书面的内容由称呼、问候、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六部分组成,基本格式是:
1、称呼。称呼要独立成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
2、问候。问候的话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单独成行。问候语不宜长,使收信人感到亲切,礼貌即可。
3、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你对收信人说的话,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4、祝颂语。要单独起一行,空两格写上“祝”或“此致”等,再另起一行顶格相应写上“身体健康”或“敬礼”等。
5、署名。要单独成行写在信的右下方。
6、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下方。
(五)表扬稿表扬稿分三部分:
1、名称。在第一行正中间写上“表扬”二字。
2、正文。要把这件事真实、完整、简明扼要地写清楚。
3、落款。在右下角分两行写上写稿人的姓名和写稿日期。(六)建议书 格式:先写上标题,再写清楚建议书是给谁写的,具体建议是什么,最后写上提建议人的姓名和写作日期。
第三部分小学语文1-6年级阅读知识点
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看书报能力是指能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够给课文分段和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认真阅读的习惯主要是指边读边想的习惯。查字典和运用其它工具书的习惯以及质疑问难的习惯等。
一、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2、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这一段前后两部分分别介绍了面对许多读物和一本读物时不同的读书方法。前后显然是并列并系的。
3、总分式。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如《爷爷的芦笛》第1自然段。在强强的相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中,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更有趣的是,海水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这一段先总述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再具体描绘周围景色之美、芦笛曲调动听。
再如《夹竹桃》第三个自然段。先总述我们家常见的花应有尽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儿依次开放的景象,最后总结园子里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盛景。
4、转折式。
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折词分开。例如《灰椋鸟》第一自然段。“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这一段可概括为: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自从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决定去看看。有时,前后两部分内容间没有转折词,但其中的转折关系仍显而易见。
如《烟台的海》第一个自然段: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这一段前后两句问虽无转折词,然转折关系一读便知。
转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转折后的内容概括段意。上面这段可概括为由于烟台是我国少数北面临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5、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情况。
例如《莫泊桑拜师》第一个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这一段段意可概括为莫泊桑早年写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楼拜为师。以上是先因后果,再举一例先果后因。
《真情的回报》最后一个自然段“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送报快多了。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下车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因为我永远记住了: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和爱意。”
这一段前面是结果后面说明原因,从而突出了原因,点明了课题的含义。
二、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
第四篇: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概要
▊
一、拼音
▊
二、汉字
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
三、词语
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词语的仿写。
▊
四、句子
1、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2、掌握常用修辞手法。
3、句式的互换。
4、修改病句。
5、格言、经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备古诗的背诵及默写。
▊
五、标点认识及运用
▊
六、阅读
1、朗读、默读和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4、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6、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
七、作文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拼音
▊
要点知识
1、掌握汉语拼音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1)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
①单韵母(6个):ao e i u ü
②复韵母(9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特殊韵母)
③鼻韵母(9个):an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3)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按顺序背诵和默写26个大小写字母。
(1)大写:A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2)小写:a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3、掌握拼读方法,能够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1)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gòu zào láng bèi qū gǎn hóng qí
构 造
狼
狈
驱
赶
红 旗(2)三拼法:声轻介快韵母亮,三音连读很便当。piào liang qiǎo miào xiǎo jiàng biān jiāng
漂
亮
巧
妙
小
将
边
疆
4、读准声调。
字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声调,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重要,有区别字义的作用。相同音节标上不同的声调就会产生不同的读音,也同时表示不同的意思。如: bāo(包)báo(雹)bǎo(饱)bào(抱)。普通话只有四种声调,分为阴平(-),阳平(ˊ),上声(ˇ),下声(ˋ),它们的读法是: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5、读记标调口诀。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可记口诀:看见a母不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不写点,遇上轻声不标调。如:休会(xiūhuì)。
6、注意ü上的两点要省写规则。
拼读音节时,以ü开头的韵母与声母j、q、x相拼时,ü上的两点要省去,如:巨人(jùrén),以ü开头的韵母与声母n、l相拼时,ü的两点不能省写,因为声母n、l还能与韵母u相拼。如陆地(lùdì)、绿地(lǜdì)。
7、注意儿化音变。
“er(n)”作为词尾带在别的字后面,它不能单独构成一个音节,而是和前面一个音节连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带上一个卷舌动作的尾音,这叫儿化韵。拼写儿化韵时,只要在儿化音节的韵母之后加上一个“r”即可。如红花儿(hóng huār)。
8、区别平舌音与翘舌音。z、c、s与zh、ch、sh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上腭(e)前,因而叫翘舌音。以z、c、s做声母的字,都是平舌音的字;以zh、ch、sh做声母的字,都是翘舌音的字。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汉 字
▊
一、要点
1、认识常用的汉字3000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能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
2、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和多义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知道一些汉字的基本知识。
4、掌握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三种查字典的方法。
5、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行列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汉字笔顺
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叫做笔顺。汉字的笔顺有一定规律,一般是:
先横后竖
十 一 十
先后捺
人 丿 人
从上到下
主 亠
从左到右
川 丿
先外后里再封口
田
先中间后两边
山
从外到里
向
此外,还要注意下列比较特殊的书写规则:
1、关于写点的顺序,应注意:
点在左上先写,如:斗、为、头
点在右上后写,如:戈、发、我
点在里面后写,如:瓦、丹、叉
2、竖在上面(左横的左面,在上包下或全包围结构里,一般光写,如:战、冈、圈。
3、“之”“廴”作偏旁的字,和一些下包上的半包围结构,一般先内后外,如:过、延、画。
▊
三、汉字结构
独体字:天、木
左右结构:说、你
上下结构:忠、秀
左中右结构:谢、做
上中下结构:意、喜
全包围结构:国、园
半包围结构:同、凶
品安结构:森、晶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词语
词语复习要做到能正确地读,写已学过的词语,理解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能按要求给词语进生归类。
▊
一、辨析词义 辨析词义的方法:
1、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团结”和“勾结”,都有一个“为了一个目的联合和结合“的意思。“团结”用于好的方面,而“勾结”用于坏的方面,指“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结合”。
2、注意运用的对象。如:“爱戴”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
3、注意范围的大小。如:“辽阔”和“广阔”,都是指面积广大,但辽阔比广阔所指的范围更大。
4、注意程度的轻重。如:“喜爱”和“酷爱”,都有爱好某事某物之意,但“酷爱”比“喜爱”的程度重。
5、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如“提高水平”,“改进方法”,“改善生活”等。
▊
二、用词造句 用词造句要做到:
1、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它的使用习惯,特别要留心这个词语用在什么场合,常跟哪些词语搭配。
2、把意思表达完整。
▊
三、词语的归类或排列
常见的可以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
▊
四、成语运用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粹,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汉语中的成语常常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许多成语都有一个生动有趣、富含哲理的故事,如:杯弓蛇影、天衣无缝、一鸣惊人等。因此,学习成语不仅能积累词汇,而且能增强阅读、理解水平,了解历史,拓宽知识面,另外如果能恰当地使用它,会使语言更精练,更形象生动,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关联词语
用关联词语的句子,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分句与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符合我们表达的需要。因此,学会正确选用关联词语是非常必要的。
▊
【常见的几种关系】
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以上几种常见的关联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有一些是比较容易混淆的,如;尽管……还是、不管……总…与…即使……也……,教学时不要仅从理性关系上让学生分辨,甚至记忆,而应着重通过具体的句例让学生读懂它们在句子中表达分句之间关系的作用。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句子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词按照语法规则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能把话说(写)得完整、通顺、清楚、明白,并且比较具体生动。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
一、句子的构成
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怎么样”“是什么”。例如:“春天来了。”“我们是少先队员。”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表示动作对象。例如:“外宾们游览了狼山。”有些句子除了这三种成份外,还带一些附加成份。“的、地、得”常常是这些附加成分的标志。例如:“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老人悠然地谈着。”“人们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
二、句式变换
有的句子可以变换句子的形式。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有的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有的为使所表达的语句更简洁,把两句改写成一句。
例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真理吗?”(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为了强调突出劳动创造财富这一真理。)
例2、凡卡说,他在给爷爷写信。改成:凡卡说:“我在给爷爷写信”。(把第三者的转述改成某人直接叙述的话,使人读起更亲切。
例3、我羡慕他。他聪明。改成:我羡慕他聪明。(把两句合并成一句使语句更简洁。)
例4、我把三百颗菊秧救活了。改成三百棵菊秧被我救活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
▊
三、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着手修改。修改时,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
⑴ 成份残缺。即句子不完整。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
⑵ 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
⑶ 前后矛盾。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
⑷ 重复。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改变了原意。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缺点”当然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删去句子就简洁了。
⑸ 不合逻辑。
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因为“水果”包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
⑹ 词序不对。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
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调整为“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艰巨任务”。
⑺ 形容不当。
如: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教室里不可能出现“排山倒海”的掌声,形容不当,可改为热烈的掌声。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辨别句子的语气,分清句子结构,识别句子性质,从而正确了解句子的意思。小学阶段要会用的标点符号如下表:
句号(。)表示一个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冒号(:)用来提示下文
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叹号(!)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引号(“”)1、引用对话或文章里一段文字。2、表示反面或否定意思的词语。3、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书名号(《 》)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文件、影片等名称。
破折号(——)1、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3、表示声音的延续。
省略号(……)1、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2、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修辞手法
认识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能让我们把话说得更好,说得更准确、生动、鲜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排比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夸张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反问是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阅读理解
▊
一、划分段落层次,理解段落大意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小学阶段常见的自然段组合方式有:
1、总分式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如《夹竹桃》第三个自然段。先总述我们家常见的花应有尽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儿依次开放的景象,最后总结园子里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盛景。
2、转折式
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折词分开。
例如《灰椋鸟》第一自然段。“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这一段可概括为: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自从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决定去看看。有时,前后两部分内容间没有转折词,但其中的转折关系仍显而易见。
3、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情况。
4、顺承式: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5、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
二、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作文
作文是字、词、句、段等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小学阶段要求会写简短的记叙文。要写好一篇作文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
一、审清题意。即要看懂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第一,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对象
如:《我这个小孩》和《邻居家的小孩》,虽然都是写小孩,但前者是写自己,后者却是写别人。又如在状物的文章《我最喜欢的××》一题,仔细研究,它要求我们写最喜欢的东西或有趣的动物等。如果按《我最喜欢的人--妈妈》来写这就弄错了写作的对象。
▊
第二,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夏天的晚上》、《课间》。有的从地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操场一角》、《在公共汽车上》。有的从内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学洗衣》、《植树》。也有的从几个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放学路上学雷锋》,就是从时间、地点、内容几方面规定了写作的范围。
▊ 第三,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重点
重点是指题目中表示思想意义或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如,《二十年巨变》重点应放在“巨变”上,写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或家乡)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以赞颂改革开放政策的辉煌成果。
▊
第四、认真选材
选用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这就是选择题材,选材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有关的就选取,与中心无关的就不采用。
第二,要选择熟悉的有意义的材料,使别人读了能受教育或有收获。
第三,题材要力求新颖,吸引人,避免一个模式。但也不能为“奇巧“凭空编造。
▊
第五、把事写具体
记叙事情或活动,必须将事情或活动写具体。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在动笔时,要把材料准备充足,对要写的事情作认真的回忆。其次,要重点写好一些重要的场面或过程。把它写得具体形象,整个事情就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不要停留在一般现象的记叙上。
▊
第六、有条理地记事
无论记事写人,都离不了事。认真写好一件事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记叙一件事(或一项活动),要有条理。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清楚,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下来。
一般来说,记叙的顺序可按时间的先后。事物的发展的顺序和地点变换、方位推移的顺序等来写。但有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也可采用倒叙或插叙的方法。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多音字组词
乘shânɡ(千乘)chãnɡ(乘法)
降jiànɡ(下降)xiánɡ(投降)
卷juàn(卷子)juǎn(卷发)
间jiān(时间)jiàn(间隔)
涨zhǎnɡ(涨潮)zhànɡ(涨大)
恶 ě(恶心)â(凶恶)wù(可恶)
屏pínɡ(屏幕)bǐnɡ(屏息)的de(我的)dí(的确)dì(目的)
调tiáo(调整)diào(调动)
供ɡōnɡ(供养)ɡînɡ(供品)
缝fânɡ(缝隙)fãnɡ(裁缝)
给jǐ(给予)ɡěi(送给)
冠ɡuàn(冠军)ɡuān(鸡冠花)
禁jīn(情不自禁)jìn(禁止)
似shì(似的)sì(似乎)
兴xìnɡ(高兴)xīnɡ(兴奋)
闷mēn(闷热)mân(闷雷滚动)
喝hē(喝水)hâ(喝彩)
铺pū(铺路)pù(店铺)
应(yīnɡ)应该(yìnɡ)答应
难nán(困难)nàn(灾难)
转zhuàn(转圈)zhuǎn(转弯)
号hào(号子)háo(风号浪吼)
薄bï(单薄)báo(薄雾)
称chēnɡ(号称)chân(匀称)
数shǔ(不可计数)shù(数学)
模mú(模样)mï(模型)
空kînɡ(空隙)kōnɡ(空间)
重chïnɡ(重叠)zhînɡ(重要)
折 shã(枝折花落)
zhē(折腾)
zhã(打折)
差 chā(差别)
chà(差不多)
chāi(出差)
cī(参差不齐)
强 qiánɡ(强大)
jiànɡ(倔强)
qiǎnɡ(勉强)
蒙měnɡ(蒙古)mēnɡ(蒙人)mãnɡ(蒙眬)二、四字词语
十二生肖成语:
胆小如鼠
对牛弹琴
杀鸡吓猴
如狼似虎
守株待兔 狗急跳墙
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呆若木鸡
人仰马翻 顺手牵羊
人怕出名猪怕壮 动物成语
杯弓蛇影
狗急跳墙
瓮中捉鳖
兵荒马乱
顺手牵羊
蝇头微利
噤若寒蝉
悬崖勒马
混水摸鱼
龙盘虎踞
包罗万象
车水马龙
九牛二虎
老态龙钟 数字成语
一丝不苟
五湖四海
九死一生
百家争鸣
千山万水
千辛万苦
独树一帜
五体投地
十万火急
十拿九稳
百闻不如一见 寓言故事的成语: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
铁杵成针
望梅止渴
完璧归赵
四面楚歌 负荆请罪
精忠报国
手不释卷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神话故事的成语:
精卫填海
画龙点睛
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
海市蜃楼 天衣无缝
牛郎织女
三、积累 运用
(一)对联(有关自然景观的对联)
1、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2、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3、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二)花名歌谣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三)成语故事
1、胸有成竹——也说“成竹在胸”,画竹子时心里已经有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该成语讲的是北宋画家文于可的故事)
2、杏林春满——也说“誉满杏林”,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其中“杏林”称颂医生。(该成语讲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医生董奉的故事)
(四)雨中的树林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五)关于动物的成语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
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
笨鸟先飞
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六)风景名胜区对联
1、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2、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3、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4、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七)古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该诗描写了山村风光,以及朋友的欢聚场面,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和在农村生活的情趣。)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该诗不仅赞美了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该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最后两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该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该诗借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八)古代名句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
2、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意思是说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因循苟且。)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九)探索科学的名人名言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2、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阿?费尔斯曼)
3、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五、名句归类
(一)劝学类:
诗句
作者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 游
(二)惜时类: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2.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诗题
《劝学》
《冬夜读书示字聿》
《长歌行》
(三)送别类: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 适 《别董大》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
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
白
《赠汪伦》
5.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四)四季类:
春天: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夏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五)爱国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六)友情类: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七)思乡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八)节日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贺知章
杜 甫
杜 甫
杨万里
杜 牧
柳宗元
顾炎武
范仲淹
陆 游
王 勃
李 白
王 维
李 白
王安石
《咏柳》 《绝句》 《春夜喜雨》
《小池》
《山行》
《江雪》 《岳阳楼记》 《示儿》
《赠汪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
《元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六、学了课文,我体会到了:
1、《爬山虎》
叶圣陶
道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2、《巨人的花园》
王尔德(英国)
道理:让我们体会到,快乐应当和大家一起分享。
3、《去年的树》
新美南吉(日本)
道理:让我明白了做人要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道理。
4、《白鹅》体会到作者很喜欢白鹅。
5、《卡罗纳》
体会: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关爱。
6、《给予是快乐的》
体会: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道理。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体会: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做贡献。
8、《乌塔》
体会:明白了在生活中要克服依赖,要有自立精神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
七、小常识:
1、《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家法布尔,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猫》和《母鸡》的作者是老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是肖复兴。
2、《格林童话》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德国的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共有210篇,其中有《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等。
3、截止2011年5月,我国已有105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长城、颐和园以及兵马俑都属于文化遗产。
4、《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学生,还有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亲等平凡的人。
八、重点句子理解: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句话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古”和“奇”,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而且是雄伟、壮丽、罕见的景象。)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天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具体形象地写了从近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样子,用千万匹战马来形象地比喻大潮到来的非凡气势,用山崩地裂的声音来形象地比喻大潮来临时的巨大的声响。真是“天下奇观。”)
3、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说明榕树很大,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
4、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让我们感受到大榕树枝叶茂盛,充满生机,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5、为什么“鸟的天堂”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加引号?
(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大榕树,是一种特殊称谓,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在作者心里,大榕树的的确确是鸟的天堂。)
6、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语,突出猫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痛快快。)
7、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用“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8、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用“无论——也——”说明猫不高兴时极端冷漠。)
9、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10、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多少”表示无数;“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11、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崛起”是兴起的意思。周恩来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
12、课文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因为叶老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写作文。时间已过去将近三十年了,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叶圣陶先生,就仿佛又看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所以以此为题。)
13、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干净”,在这里指句子简洁明白,不啰嗦。“规范”,指语言标准、典范。)
14、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拂”,轻轻擦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运用这个比喻,更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的感受。)
15、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让作者终身难忘。)
16、“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原指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17、“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
18、“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19、“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引用古诗,说明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