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研讨会的心得体会(含5篇)

时间:2019-05-12 05:0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加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研讨会的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参加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第一篇:参加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参加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高三年级历史组

为了帮助高三一线教师提高今年高考复习教学的质量,提高广大一线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学校领导的安排带领下,我们参加了由神州智达组办的“2013课标高考复习设计与实践经验指导研讨会”。

做为历史组的教师代表,有幸聆听了来自三位名师有关高考展望与复习的精彩讲座,感觉获益颇丰。现将收获概括如下:

一、研读《考纲》和《考试说明》,明确基础考点。

《考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框架和依据,是高考的复习方向和指导。三位老师在各自的讲座中都以《考纲》为基点,结合近年来高考试题,分析指出 2013年常用考点的分布状况、热点范围、特点、作用、意义及复习方法。这些无疑对我们历史组复习指明了方向和范围,明确了复习的重点。

二、依据评分细则,强化复习备考。

根据2012年高考文综历史评分细则,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得出以下结论:(1)解答试题要尽量避免在答题形式方面高频出现的偏差,(2)解答试题要尽量准确而简练地运用重要的概念术语,(3)一些问题在教学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着手加以解决,(4)选修部分优先选修一教材的复习,兼顾选修四或选修三的复习,(5)克服选做题在操作形式上发生的偏差或者失误,避免由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失分:高考试卷上明确标注,(6)复习过程中应当特别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全面落实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基于评分细则基础上的备考。

三、分析考试规律,增强复习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从典型试题研判考试规律,总结近年来全国新课程卷的题型与考点,得出近年来全国新课程卷的思考结论:

结论之一:新课程试题以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新式史观为命题范式,以文字、数据、图形等各种形式的材料为命题载体,考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热点知识,考查历史学科的各种思维能力。结论之二:总结新课程高考历史必修教材高频考点,高频考点有的反复出现,有的轮换呈现;有的仅出选择题,有的常出主观题。加强高频考点的广角度、全方位复习与训练,十分必要。

结论之三:新课程试题选择题12题48分,必修1(政治)、必修2(经济)、必修3(文化)选择题的比例分配随着必做主观题类属的变化而改变,如2009年必做主观题考查经济类(新中国统购统销),选择题比例为7∶3∶2,2010年必做主观题考查经济类(明清手工业和英国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选择题比例为8∶1∶3,2011年必做主观题考查政治类(中国古代近代人才选拔),选择题比例为5∶4∶3,2012年必做主观题考查经济文化类(三次工业革命),根据考点轮换与平衡思想,选择题比例为4∶5∶3。

结论之四:新课程试题必做主观题重视综合考查与运用,注意平衡各种关系,如古代近现代史的比例分配、中外历史的比例分配、政治经济文化的比例分配、知识与能力的比例分配等,所以要注意对第40题有时间或空间大跨度问题的设置方式和解题规律的研究,加强对第41题开放式问答题新题型的训练与解题规律的探索。

结论之五:新课程试题选做主观题每题设置两问,共15分,试题材料绝大部分不是选修教材内容,有的甚至利用必修教材知识为背景材料,建立关联,借船下海,还有的游离在高中历史教材之外,更多的是关注学习方法的考查,所以要注意选修与必修课程内容的整合、探索共性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

结论之六:全国新课程卷设问指向归类(以2012年全国新课程卷为例),试题设问往往是根据材料或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考查多种学科能力,(1)概括特征(观点、内容、变化)类,(2)分析历史原因(历史背景)类,(3)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鉴别类,(4)评价(说明)历史事件(现象)的历史影响(作用、意义)类,(5)适度发挥、各抒己见,开放试题类。

四、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一轮复习

形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想,:(1)新式史观领航复习,锁定命题基本立意 从文明史角度备考:高考命题注重考查不同文明类型的主要成就、特点以及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所以,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抓住两个重点: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华文明(古代)、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文明(近现代);三要突破一个难点:以政治制度文明为核心,辐射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四要把握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从友好交往、战争冲突两个基本角度分析中西文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五要把握文明史学范式与其他史学范式的关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工业文明自欧美向全球不断扩展的过程,就是全球化的过程。

从现代化角度备考:高考命题注重考查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思想的科学化。一要把握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二要把握现代化评价: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劳动者生活状况恶化、环境破坏问题等。

从全球化史观角度备考: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同一时期世界各地、各种文明的横向联系。包括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文明进步的影响及相互关系,西方近代文明对中国等落后地区的冲击与这些国家的变化,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与和谐世界的建设,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等。(2)整合命题素材类型,促进检测减量增效 明确历史材料的三种形式:

第一类文字材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材料形式,如从古今中外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诗歌、小说、对联、歌谣等资料中选取材料。

第二类数据材料,是文字材料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包括含有数据的饼状图、曲线折线图和含有数据的表格,它们都以各种项目的数据为主体构成,将文字材料图表化,省略大量的文字表达。

(3)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夯实历史基础知识(4)关注热点焦点问题,增强备考的实效性

五、解答典型主观试题,掌握解题一般方法,研究开放试题解答,力争突破解题难点

第一、总结复习的主干提纲,然后默写或记忆背诵。第二、课堂提问法,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监督,以提高课堂效率。第三,对知识整合和重组,真正做到融合贯通。将识记、理解、运用的知识烂熟于胸,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真正将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拟采用总——分——总的思路进行。即先总体构建知识体系,然后对考点进行高密度讲解,逐条分析,找到知识联系,最后在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严密知识网络,以知识带热点,强化理解记忆。

坚持三精原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题、材料精选,同时在选题时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所选的题目应有不同的层次与梯度。例题精讲,要突出教师的主导性。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深讲透,分析过程要强化,教会学生如何找准切入点。“精练” 例题,启发、引导学生,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复习的效率。

六、处理好新旧教材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教材相对于老教材来讲,更贴进生活,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缺少了系统结构框架的讲解。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处理好新旧教材之间的关系,对于关乎高考的时政热点,可以适度补充老教材的内容,但又要把握教学重点,不能喧宾夺主。

此次高考复习会议,内容是充实的,时间是紧张的,对我的高考复习指导意义是巨大的,其精神和方法必将融入到我具体的高考复习中,期望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二篇:参加2017年高考历史复习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参加2017年高考历史复习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温明

为了帮助高三一线教师提高今年高考复习教学的质量,提高广大一线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学校领导的安排带领下,我们参加了 “广西2017届高考复习备考研讨会”。

做为历史组的教师代表,有幸聆听了来自江西师大附中名师万维其有关高考展望与复习的精彩讲座,感觉获益颇丰。现将收获概括如下:

一、研读《考纲》和《考试说明》,明确基础考点。

《考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框架和依据,是高考的复习方向和指导。万老师在讲座中以《考纲》为基点,结合近年来高考试题,分析指出 2017年高频考点的分布状况、热点范围、特点、作用、意义及复习方法。这些无疑对我们历史组复习指明了方向和范围,明确了复习的重点。

二、依据评分细则,强化复习备考。

根据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评分细则,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得出以下结论:(1)解答试题要尽量避免在答题形式方面高频出现的偏差,(2)解答试题要尽量准确而简练地运用重要的概念术语,(3)一些问题在教学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着手加以解决,(4)选修部分优先选修一教材的复习,兼顾选修四或选修三的复习,(5)克服选做题在操作形式上发生的偏差或者失误,避免由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失分:高考试卷上明确标注,(6)复习过程中应当特别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全面落实,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基于评分细则基础上的备考。

三、分析考试规律,增强复习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从典型试题研判考试规律,总结近年来全国新课程卷的题型与考点,得出近年来全国新课程卷的思考结论:

结论之一:新课程试题以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新式史观为命题范式,以文字、数据、图形等各种形式的材料为命题载体,考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热点知识,考查历史学科的各种思维能力。结论之二:总结新课程高考历史必修教材高频考点,高频考点有的反复出现,有的轮换呈现;有的仅出选择题,有的常出主观题。加强高频考点的广角度、全方位复习与训练,十分必要。

结论之三:新课程试题选择题12题48分,必修1(政治)、必修2(经济)、必修3(文化)选择题的比例分配随着必做主观题类属的变化而改变。

结论之四:新课程试题必做主观题重视综合考查与运用,注意平衡各种关系,如古代近现代史的比例分配、中外历史的比例分配、政治经济文化的比例分配、知识与能力的比例分配等,所以要注意对第40题有时间或空间大跨度问题的设置方式和解题规律的研究,加强对第41题开放式问答题新题型的训练与解题规律的探索。

结论之五:新课程试题选做主观题每题设置两问,共15分,试题材料绝大部分不是选修教材内容,有的甚至利用必修教材知识为背景材料,建立关联,借船下海,还有的游离在高中历史教材之外,更多的是关注学习方法的考查,所以要注意选修与必修课程内容的整合、探索共性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

结论之六:全国新课程卷设问指向归类(以2016年全国卷为例),试题设问往往是根据材料或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考查多种学科能力,(1)概括特征(观点、内容、变化)类,(2)分析历史原因(历史背景)类,(3)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鉴别类,(4)评价(说明)历史事件(现象)的历史影响(作用、意义)类,(5)适度发挥、各抒己见,开放试题类。

四、夯实基础知识重综合,强化一轮二轮复习

形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想: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明确备考方向;主要历史事实;主要观点;知识关联;逻辑联系;对历史发展线索的理解

形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思想:历史线索(特征);主题探究: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社会发展与政治文明历程、器物与社会面貌的变迁、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学习主题

五、把握高考方向 以史为鉴,通古今之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精选贴近时代的题材;整合历史知识,探求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素养。

六、研究文科综合试题(历史)发展趋势,做好复习计划

对试题的编制和选用,要求以问题为中心;强调试题专题化和综合性,对事物发展变化全过程的认识;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调整复习的方式方法,加强训练的针对性。

此次高考复习会议,内容是充实的,时间是紧张的,对我的高考复习指导意义是巨大的,其精神和方法必将融入到我具体的高考复习中,期望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三篇:参加高考复习专题讲座研讨会心得体会

参加高考复习专题讲座研讨会心得体会

今天学校请得省教育厅教研员姚跃涌主任为我校高三级师生开高考复习专题讲座,并与参会领导老师探讨高考复习相关问题。会后,参会领导老师都觉得这是一次落到实处的教研。讨论过程中,大家都能畅所欲言,提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疑问和想法,虽然姚主任只研究物理和理综,但他的高度和视角决定了他的影响力,为我们参会的老师开拓了视野眼界。我参加了后阶段探讨过程,及时将收获和自己的想法整理如下:

一、高考不会那么难,要降低平时练习题的难度

1、现在高中已经不分专业,而到了大学,某一专业只面向5%的学生,而要让另外95%的学生去学那5%的知识,显然不人性化,所以单科试题不可能出得很专业;

2、全国各省就广东没有设置学业水平测试(?我的理解:应该是指理科生不用考理化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所以广东高考内容设置和难度设置上需要承担学业水平的内容;

3、区分度不需要很大,对中等及下的考生不设区分度,而在数学和物理两科的大题上设置重点线(考生)区分题。

4、教育厅长不换人,试卷难度、内容、方向基本不变。

5、高考有两种功能

普及功能:各科“中等难度”题量比例大;

选择功能:6科中有3.5个题(共70分)区分尖子生;

思考:二A线以下考生应该承担放弃这70分的心理,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在大题难题区分度大的题中,哪些可得分,哪些不可得分。

例如化学科,全卷62%的分数为80%的学生所能完成,换句话说80%的考生在化学这一科能及格。从上面信息可得化学中的大题不在此上面70分范围内,对于二A到二B的考生,化学四道大题完全可以拿80%的分数,如有机大题可以得满分。至于三A及以下的考生,后面的大题也存在大量的得分可能。因为化学卷大题一般设置五~六问,每问之间的联系很弱,甚至出现题问与题设之间完全没关联的情况。

虽说考题对于二A线以下的考生没有区分度,但分数却有高低,可见区分度还是存在的,那又是以什么为区分的呢?这让我联想到之前省召开的化学教研会中提到了“易题也有区分度”。高考的题型、知识点其实都是考生们训练过的,对于类似的问题,他们一般都懂都会,但考下来这些二A以下的考生分数却都不理想,出现了“会做”却“无法得分”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这类考生的思维方向出差错,俗称答偏了,如语文科作文写偏题跑题了;二是思考严密性不够,由于很多考生知识体系不完善,以及答题经验主义的存在,更多的考生只是凭经验做题,所以面对高考中的新题型,无法适应考题中的变化,加上考场上较紧张,做题时只想到表层或者某一方向,所给出的回答无法得高分;三是答题细节不注意,专业术语不规范,这一问题在三A及以下考生更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高三复习过程指导

第一阶段(一模前):对于中下层次的班级,不要求进度一致,只在于每个学生每个知识点都有进步;

思考:对于甲中这样基层高中,想复习三轮甚至四轮是不可能的,二轮也仅仅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一般是广州二模后),所以甲中所定的进度是比较适合自己的,各科任尽量跟上级组进度。至于班级之间存在差别,所以前后班级存在一定的进度差别是正常的。

第二阶段(二模后):

1、进行题型专题训练;

2、纵向研读主观题;

3、查漏补缺,规范作答;

4、身体、心理调节。

指导过程中要注意作答时间的训练,答题顺序的训练,优差生的差别„„

建议:理科拼重点线的学生要先做35题和36题,但需要在35-40分钟内完成;文科生一般每科先用时40分钟,后30分钟自由选做或复查。

举实例:让理科生做800道学业水平物理选择题两次,让他从中挑错,结果该生在后来的考试中,物理选择题基本可拿满分。

思考:与姚主任讨论得出:这不算题海战术,题海战术应该是无休止的做题,但现在只做一定的题。通过思考我本人觉得这样做是有好处的:一者可以用题带出知识体系;二者训练学生严谨学科态度(挑错);三者挑错不同于做题,其效果比呆板做题要好。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做简单的题,带着挑错的目的,无异于是在讨论实践,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针对化学学科,我们最近搞了元素及化合物专题练习,我觉得如果学生能认真完成,是很不错的。还有一方法,在五一假期,可以把我们之前考过的题都拿出来,进行整理,再做一次,查漏补缺,把每一道题都弄懂,想通,并且进行纵向比较,总结相同类型题的出题规律和方向。

第三阶段(自学后返校):老师在比较两年内广东省高考题、广州一二模题、各市模拟题之后,得到一两套新题,有创意的题(不算猜题)给学生训„„

思考:虽然没有高考信息,但至少让学生训练一些陌生题型,加强了心理辅导。

三、高考出题信息

1、广东省高考命题组在命题过程中一定会参考的资料:(1)广东省高考年报;(2)广东省高考学科试题分析;(3)各版本教材;(4)学科课程标准;(5)考试大纲等。其中年报和试题分析所提供资料详细,对于老师对高考的认识和复习方向的指导有很大的帮„„

2、(理综)选择题基本都取材于各版本教材。

思考、总结,及时整理成文,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应该有帮助,贴上空间,也希望给同行和学生们带来一些帮助。

第四篇:2013年历史高考复习研讨会

2013年历史高考复习研讨会

2013年4月24日下午,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市汇川区高考历史复习研讨会在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一会议室举行。

此次研讨会由汇川区历史学会、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共同组织举办,参加会议的主要是汇川区各中学高中教师、部分初中教师以及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历史教师。

会议由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闵廷均教授主持,由遵义师范学院副校长岑玲教授致辞。岑玲副校长从四个方面强调加强合作学习的意义:第一、遵义师范学院是遵义700余万人民的学校,它为遵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它所培养的学生遍布于遵义的教育、行政及各种部门,有不少的学生是各单位的领导、骨干。第二、遵义师范学院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升本至今已经得到了遵义人民乃至贵州人民的认可,说明我们的办学质量在不断提高。第三、遵义师范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得到遵义市各级学校的大力支持。我们特别需要各学校的老师、领导到我校来担任我们的客座教授,在学生的试讲指导中给我们的学生从做人做事,如何把握中学教材、备课、上课、说课、批改作业,如何做好班主任等方面进行指导。第四、学生进入社会,考各级中学如何做好面试工作,我们的一线教师、领导有丰富的经验可以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借鉴。

汇川区航天高级中学、遵义市第五中学、高坪中学、遵义市第八中学的莫庆富、张威、晏良贵、李育新等6位教师就2013年汇川区中学历史高考备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交流发言。

最后贵州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遵义市历史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遵义市汇川区历史学会理事长王源汶老师总结讲话。王理事长强调,遵义市高中历史课改已经基本走完了一轮,今年是检验课改的时候,我们课改成功与否,学生、家长、社会的反映、认可是一杆标尺,而高考成绩同样也是标尺,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次备考研讨,总结经验、相互学习。二是通过贵州省适应性考试,反映了许多问题,学生的基础固然是要提高,但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同、对新教材的重视度也是要更新提高的,观念跟不上,行动就要打折扣。三是加强与遵义师范学院的合作学习,对于提高中学教师的学术素质也是必要的,这才能适应当今高考学术引领的发展。

第五篇:2014历史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4历史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吴春祥

为了提升我校高三历史教学和备考的实效与质量,受学校委派3月9日我们一行十人于3月9赴兰州参与了2014全省高考研讨会。来自宁夏一中和兰州一中的专家和老师在会上展现了具有鲜明特色、精彩纷呈的高质量报告。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求真务实。从高考试题命题思路、高考试题分析评价、高考阅卷评分和2014年高考第二轮课堂教学复习的角度,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探讨高中新课程改革、新高考要求和发展趋势与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三者的有机结合,寻求促进高三历史教学和备考有效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9号上午是由宁夏一中的高英姿老师做了《2014年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谈》这个报告从命题的角度来探讨新课改的理念,强调“课改引导高考,高考推动课改”。历史新课程的三大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考查的内容上,强调是历史课程知识而不是历史教材知识;考查的内容与教材的内容不一定有点对点的直接的联系;考查的目标更侧重于思维能力的考查,而不仅仅是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这就要求老师要用课程观去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新课程观背景下,强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成为必然,体现课改理念,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将以往考查知识为重点扭转到对考生历知识的迁移转化。

教学、备考提出建议与反思:

一、探索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有意义的专题。

目前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知识点的堆砌,在教材外,无节制地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史实,于是出现多种教材同时用,新老教材结合上等情形。“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考试测量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探索有效的教学设计,实质是把握历史学科的功能,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掌握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设计有效的专题。另一方面,高考命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即结合时下中国发展的热点话题,运用历史知识加以阐释,以形成正确的认识。如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卷37题以“民本”与“民主”为切点,探究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希望引导大家形成认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然有自己的特色,单纯的仿效西方是行不通的。因此,理性看待时事热点,从历史的角度正确考察当下发展问题,是备考中专题设计的重要依据。

二、贯彻新课程理念,在互动探究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常规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用结论解释结论,用概念阐释概念,以致学生知识固化,不善迁移。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概念、结论活化理解,灵活运用。

2、每堂课每个专题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确的思想,用思想(观念)引领课堂,激发学生思考和共鸣,最后能用这种思想(观念)解决问题。

3、题海式的训练应该被摈弃,指导学生写论文等形式可以尝试。一方面命题人一直没有放弃以小论文形式入题考查(新课标卷评价材料中西方崛起的观点);另一方面写论文的训练方式有很多优点,符合新课程理念,因为在论文写作中学生参与了整个探究的过程,找材料、论证、写成文字报告并相互协作等。

4、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已成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史观和史学研究新成果的了解和运用。例如,一线还有不少教师在讲述中国外交史的过程中,一边用“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已经被弃置的理念讲近代史,一边又用“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体系”的理念贴标签,二者相互纠缠,让学生莫衷一是,无法形成理性的认识。简单且有效的办法是发掘高考题的引导功能,将各种类型、各种专题的高考题加以整合,就可以形成很有意思的新专题。

三、培养考试能力,在教学备考中渗透学科技能培养。

下午由兰州一中的张艳老师做《由高考评分细则看应对策略》

一、制定评分细则的基本原则

1、原则上与标准答案一致。每道题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

2、整分原则:只给整数分数。

二、阅卷评分的基本要求

1、多评制

2、误差控制

3、回评制

结论:相对稳定、公正、公平原则下的高校选拔人才

学生存在问题:基础不牢,历史概念模糊不清。审题不准,能力欠缺(1)、对概括等能力要求做不到,只能照抄原文

(2)、对题意理解不到位:要求领会对秦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结果在谈关中周边地区产生的消极不利影响

(3)、表达能力差;非术语较多。民贵君轻被表达为“民为大,君为小”,“民比君大”,“民权大于君权”。

(4)、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差,答题没有层次,有的跳跃性大,条理不清(5)、思维不活,不能从不同角度发散思维(政、经、思文、对外)

三、教学建议

1、转变观念:选拔、学生

2、教学中渗透新课程要求,突出新材料、新情境(选材视野开阔,思路大而立意深远)

3、体现课改理念,基础、能力与方法并重,考查生的综合素质

分析、掌握主干知识中的可考点;结合主干知识,分析相关热点问题。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需把握以下几个结构:

1、明确课标和考纲要求;

2、把握基本历史概念;

3、明确章节知识结构和核心知识点;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究热点历史问题;

5、解析近年经典高考试题。

会议展示了我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研究和备考的成就,体现了我省高中历史教学多元发展的特色,发挥了教研的引领作用,必将促进校际交流与校本教研。我会在今后的历史课堂中不断学习与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践行,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下载参加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研讨会的心得体会(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加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研讨会的心得体会(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历史研讨会心得体会

    高考历史研讨会心得体会 有幸参加了高考研讨会。现就本次高考研讨会,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高中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考纲说明,了解考试说明的变化,才能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轻重......

    2018西安历史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参加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薛宝宝 为了帮助高三一线教师提高今年高考复习教学的质量,提高广大一线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学校领导的安排带领下,于2017年10月21—......

    高考复习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2015届高考复习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王海荣2015.3 工作以来,高三的研讨会屈指算来,参加了有几次了,感觉我们的研讨会每次都有新收获,让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受益匪浅。尤其本次的......

    2014语文高考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定稿)

    2014语文高考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4年3月1-2日,陕西省高考复课会在西安召开,我和同学科的几位老师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结合高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更加有效的复习策略,对高......

    参加历史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合集五篇)

    黑龙江省重点高中五校联盟主题研讨会在**一中这个充满浓郁文化氛围的校园里拉开帷幕。我校组织各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参加了这次活动。上午是听课观摩,下午是评课和备考经验......

    参加2.22杭州高考复习研讨会体会[模版]

    参加2.22杭州高考复习研讨会体会 语 文 【指导思想】 1.应深入研究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09年高考考试说明》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教学指导意见》,明确新的学习内容和......

    参加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参加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铁门二中 党锴 3月25日在洛阳市外语中学参加了全市2015年语文中考复习研讨会,这次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它指明了中考复......

    参加2014高考物理备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祁 维 林 2014年3月8号,我们海南州第一高级中学全体高三教师到兰州市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9号一天在兰州理工大学听取两位老师介绍高考备考经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