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泰安长城中学2014-2017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泰安长城中学2014-2017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泰安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的精神,扎实有效地实施好“幸福教育工程”,进一步提升我校德育工作水平,培养快乐学生,建设幸福学校,特制定《泰安长城中学2013-2016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国家《中小学生德育纲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德育体系,创新德育方法和途径,切实推进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人格健全和学习自觉、行为自律以及社会实践能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快学校建设,创办幸福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德育发展目标:“人格健全,举止文明,和谐共处,持续发展”
三、德育管理目标:“以人为本,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
四、学校德育网络:
建立和完善“一个中心、四个系统”的德育管理机制。
“一个中心”即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位副校长为副组长,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心,负责制定德育工作方案,协调各方关系并定期检查、总结、评估执行情况,形成全校一盘棋。
“四个系统”,在校长指导下开展工作:
1、分管德育校长——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级部主任、副主任——班主任组成的行政管理系统,负责制定德育工作具体活动计划,并监督落实各项计划的执行情况。
2、分管教学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任课教师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管理系统,负责制定学科德育渗透方案,并监督检查评估执行情况。
3、分管德育校长——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团总支)——班委(团支部)组成的学生自我管理系统,负责具体检查、落实各项德育工作;
4、分管德育校长——政教处——家长委员会——校外辅导员组成的社会教育管理系统,负责协调监督落实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
五、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建设。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完善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模式,加强班主任师德建设,明确班主任职责,完善班主任评价办法,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自觉性、能动性和主动性。加强班主任培训,努力提升班主任队伍整体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起一支学习型、探究型、创新型班级管理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
(1)不断修订、完善《班主任工作条例》(另见),明确班主任的道德规范、聘任方法、工作原则和方法。不断完善班主任考核奖励方案,激发班主任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常规和创新两手抓、两手硬。继续做好班主任日常工作量化考核,对课间操、活动开展、主题班会、晚休到岗、计划 与总结、各类材料的上交等方面进行日常量化,做到客观、公正、公开。建立创新量化评价机制,鼓励班主任创新班级管理方法,探索班级管理的新途径。建立竞争评价机制,引导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力争上游,促进全校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
(2)加强班主任培训、指导,大力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加强理论学习:订阅、印发教育理论及管理经验材料,让班主任自主学习,认真记录,总结心得体会;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通报学生管理情况,分析学生在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和特点,统一部署学校的学生管理计划;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交流班级管理理念、方法及创新,实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利用假期进行班主任集中培训,通过观看德育教育的专题片、听取专家报告、军训、拓展训练和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努力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让班主任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3)引导和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全面提高班主任科学管理水平。鼓励、引导班主任申报、立项德育课题,开展针对性、时效性、前瞻性强的课题研究,培养德育研究团队。继续总结和探索新道德教育的经验和途径,认真研究和践行德育教育规律,实现教育本真。充分利用学校“思想着的苇草博群”平台,积极撰写班级管理心得博文,加强交流、共同发展。指导本班“成长的足迹”学生博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实施全员“导师制”。完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机制, 3 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全员导师制,落实“以人为本、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目标。
(1)探讨全员育人的方式方法,积极推进任课教师“一岗双责”制度的落实,关注学科渗透,创新德育活动载体,全面开展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管理无死角,学生的事情时时有人问、事事有人管。
(2)制定、完善《学生成长导师制》(另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导师,让所有的老师都成为导师”,践行“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回归教育本真,充分展现教育的科学、公正、公平,关注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让每个学生都有沟通和倾诉的良师益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师教育、管理学生仅仅是班主任的偏见,充分体现教师的“教”与“育”的职能,引导教师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探索、拓宽师生沟通渠道,利用单独谈心、集体座谈,关注、点评学生博客,与学生建立QQ等沟通渠道,加强师生沟通。学生导师不仅要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学生情况,还要通过电话、短信、QQ、博客等网络平台,与学生家长沟通,有条件的进行家访,将教育管理职能延伸到家庭、社会,架起学生、家长、班主任、学校之间的桥梁。
(3)继续深化落实任课教师课堂点名制度。任课教师上课前必须进行课堂点名,将班级人数、实到人数、迟到、旷课、早退和请假学生的姓名如实记入《班级课堂考勤》记录单,并签名;班主任审核注明学生缺勤原因,签名后 4 上交级部;级部进行统计,审核无误后,上交政教处常规检查组备案。
(4)加强学生管理干事的管理职能,对常规管理的每个项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及时统计学校其他部门的各项学生活动考核评价,按时将班级管理统计表反馈到班级。常规组继续做好学生请假条的审核、统计工作和迟到学生的审核统计工作,检查、评价学生课间活动情况。
(5)建立健全全员管理的评价、奖励机制,确保教师育人、管理的积极性。印发“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手册”,将导师的工作评价与定期检查记录、学生评价和学生的发展状况挂钩。建立全员育人、全员管理的评价机制,确保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二)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和管理。
以培养“人格健全,举止文明,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的合格学生为学校德育发展目标,着重开展以下学生工作。
1、重视养成教育,促进学生文明成长。
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利用国旗下讲话、文明班级评比等活动,加强学生“爱国、诚信、守法、文明、感恩、励志”等养成教育,规范学生仪容仪表,强化学生言行举止的文明习惯养成。
认真落实学校干部值班制度,通过“三自教育”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安全行为习惯,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逐步实现学生管理由“他律”到“自律”,以良好的学生个人习惯、养成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以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种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跟进、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由“教师管理学生”到“学生管理学生”再到“学生自我管理”的过渡,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1)建立和完善学生干部竞争上岗机制。
建立层层竞选和民主集中相结合的学生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学生干部的选拔采取竞争试岗、上岗、轮岗的机制。班级学生干部采取自我推荐、竞选演讲、学生投票选出,并经试用后担任班干部,班干部原则上一学年竞选一次。学校学生会干部由班级竞选推荐、竞选演讲,再进行面试答辩和试用考察,在综合评议的基础上确定最后人选。干部竞争上岗制,使学生接受心理上的磨炼和能力上的锻炼。实施轮岗和值日班长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环境,成为生活、工作中的强者。
(2)引导学生制定、遵守学生自律制度,逐步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飞跃。利用我校“三自教育”、“新道德教育实践基地”的平台,让德育回归本真。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坚持 “班值周制度”、“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主题班会”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行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感悟、自我锻造。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道德锻炼”作为学校落实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结合 重要节日、纪念日中蕴藏着的道德教育资源,开展各类主题活动,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行为习惯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中不断提高。以团队工作为载体,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与“清明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实施学生活动竞标制,将所有的学生活动通过招标、竞标的办法交给学生承办,教师作为指导者协助学生搞好活动。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用学生的成功酿造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培养良好的品德。
(4)与“新课改”相结合,加大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引导,建立健全社会实践制度,拓宽学生视野。通过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社会活动,让学生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文明修养、组织协调能力,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建立丰富、开放的学生评价机制,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建立学生自我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成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内化的过程和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先写自评总结,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经小组讨论、班级考核小组考核,最后由班主任审定。让学生通过自评,学会反思自我;通过互评,学会发现他人优点;通过师生共议,让学生领会师长期望。
丰富学生评价体系,开展并完善校园系列评比活动。每学年评选一次长城 7 之星活动(“学习之星”、“进步之星”、“文明之星”、“劳动之星”、“艺术之星”、“体育之星”、“爱心之星”、“孝心之星”、“环保之星”等),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方向,充分体现“人人有发展,个个能成材”的目标。注重评选过程的教育功能,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3、尊重学生兴趣,组织学生社团,让学生自主发展、特长发展。尊重学生特长,学生自愿放入原则,组织学生社团并积极开展社团活动。遵循新课程的改革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组织、成立学生自己喜欢的社团,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学生自己制定完善社团章程和制度。认真指导社团的各项活动,使之安全、健康,有序地发展。注重培养社团领袖,使之成为学生会、团总支优秀学生干部的有力补充。每学年举办一次社团展示日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展示学生自我风采。
4、让学生做班级、学校的主人,参与班级、宿舍、校园文化建设。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文化环境对学生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的隐性作用,构建和谐校园。
深入开展“我的班级我设计、我的宿舍我设计、我的校园我设计”活动,美化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内容包含班旗、班徽设计,班名、班训、班歌征集;舍名、舍训征集;教室、宿舍环境美化等内容。做好班级走廊文化展板,使之成为班级风采展示的舞台。进一步打造班级、学校制度文化,规范校园秩序,8 提升校园文化氛围,树立学校文明形象。
(三)加强班级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使每个班级都成为和谐向上的班集体。
扎实落实各项常规管理工作,确保班级教育教学活动正常、有序进行。根据年级、班级的具体情况,班主任充分挖掘班会课的德育功能。探索学生为主体的班会方式,精心设计班会教案,认真组织主题班会。督促检查主题班会召开、落实情况,并把检查结果列入班主任考核评价体系。班主任加强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积极向上的班级形象,争创特色班级、幸福班级。积极参加、主动组织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班级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智慧,创新管理方式方法,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和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班主任充分展现个人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班级,使班级深深刻上班主任的烙印。
(四)完善各种量化管理制度,走精细化管理强校之路。
以学校“三自教育”活动为抓手,学校值班干部与学生面对面,及时检查、教育、督促,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安全等方面自主能力的培养。学校干部全程的管理跟进管理,一天一检查,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价,学期总考核。坚持学生管理“班级日常量化制度”,学生管理干部、干事、宿舍管理人员、学生会成员等组成检查组,对校园所有学生活动及场所的安全、卫生、秩序、纪律、公物等全方位检查、量化。班主任考核实行“班主任量化制度”,将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和创新工作一并计入班主任量化考核之中。建立学生会干部、班干 9 部量化考核制度,建立学生干部培训机制,对学生干部及时指导,培养好学生群体的骨干力量。
(五)建立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
1、建立健全学生家长委员会,成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参与班级、年级、学校建设,使家长委员会成为学生家长和学校联系的桥梁。学校向家长委员会及时沟通学校建设和发展,征求家长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寻求学生家长对学校建设的支持。邀请家委会参加学校的重要活动,让家委会参与学校重大决定。
2、每学期举办一次家长开放日,请家长深入课堂、宿舍、餐厅等各个学生活动场所,举办学生、家长、老师恳谈活动,让学生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吸纳家长对班级、学校的建议,征得学生家长对学校的理解,让家长成为学校的宣传窗口。
3、挖掘家长的教育功能,邀请有专长的家长助教,开展家长报告、开发家长校本课程、拓展校外社会实践基地。
4、成立学生家长学校,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定期召开家长学校培训会,针对当代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造健康、和谐的环境。
5、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通过多种形式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沟通的桥梁。交换学生家、校的表现,指导 10 学生家、校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沿正确的轨迹成长。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充分发挥校外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
(六)加强研究、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强化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根据学期和年级特点,开展相应德育活动。高一年级以“养成”教育为核心,高二年级以“自主”教育为重点,高三年级以“自强”教育为主要内容。高度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重点培养学生言行举止文明。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让文明礼仪转化为学生的内驱力。完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职能,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过度,使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强教育主要以学习、生活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磨练,让学生适应社会,提升社会竞争力。
2、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新形势下,充分利用电话、网络等新媒体优势,拓宽师生、家校沟通渠道,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网络。充分发挥 “成长的足迹”学生博群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加入学生博群,规定教师特别是学校干部、班主任必须加入学生博群,吸收有条件的家长加入学生博群。把学生博群打造成学生自我展示、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欣赏自、我教育,增进师生、生生、家校沟通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共青团微博的“微言微语”功能,倾听学生心声、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解决学生的疑问,宣扬青春正能量。利用QQ、微信、人人网、短信,加强师 11 生、家校沟通的途径,拉近师生、家校的距离。关注校园学生贴吧,及时了解学生动向,正确引导,使学生健康发展、快乐成长。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完善“全员导师制”,做到学生导师全覆盖,及时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建立心理咨询室,鼓励教师考取心理咨询资格证,力争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班级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后进生转化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重落实。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定期组织班教导会,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面对面,发现学生闪光点,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4、抓好安全教育工作,把安全工作放在学生管理首位。
每月一个安全教育主题,通过安全课、主题班会、宣传栏和节假日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继续做好部门联合安全检查和疏散演练,把学生安全教育做成一个常规教育过程。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安全行为习惯。
5、提高学科德育渗透功能。
拓展课堂德育教育渠道,根据学科特点,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自然科学学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求真精神,在人文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做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学生思想修养相统一,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科学、12 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德育活动科学化、系列化、常规化。
加强对国家《中学德育大纲》研究,把德育教育内容设计成丰富多彩、学生喜爱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道德教育。每月一个大的德育主题,每月一个安全教育主题、中华美德主题。根据节日、学校工作计划特点,按月份设计学校德育活动。根据年级特点和阶段德育目标,制定各年级各月德育活动。
后附《泰安长城中学德育活动规划》
泰安长城中学 2013.12.16 13
第二篇:泰安长城中学2010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学校、年级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学《常规》为准则,以提高学科教学教育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这一工作重点,发挥备课组教师积极性,团结协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泰安长城中学2010---2011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二、主要工作1.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完成历史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的新授,在此基础上对必修一、二、三进行复习,迎接学业水平测试。2.在备课组内努力推进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工作,建构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展现知识的发现、发展及形成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切实的体验、感受,全面地、系统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3.研究新课程下的考情与学情,认真备考,编制、精选模拟试题,做好阅卷、讲评工作。4.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为高三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赢在起点。
5、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指导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在重大节日(如五四运动)纪念期间开展活动,缅怀先烈,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探讨交流,形成论文。
6、加强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科研水平。关注教学教研动态,加强学习,积极撰写教学博客。
三、工作要求及措施方法1.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备课相结合,工作计划《泰安长城中学2010---2011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要求每次集体活动前,中心发言人作好教材分析发言准备,提出教学的设想;其他教师也要认真研究课标相关内容及教材。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在备课过程中,应注重研究教材和学情。要求做到教学资源的优化处理。集体备课既要做到凝聚集体力量,又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个性。2.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并进一步强化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备课组将遵照学校、年级组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贯彻教学《常规》,在备课、上课、课后作业、辅导、测试等环节上经常督促教师自觉执行教学《常规》的要求。特别是作业布置一定要做到适量恰当,课堂教学要做到精讲巧练。在常规有效的管理下,保证课堂质量的高效、有序落实。3.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教学要以“立足课本、狠抓基础、培养习惯”为教学指导思想,做到“起点要低,讲解要透,因人施教”。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积极思维、自主学习等行为习惯。坚持抓学生基本素质的积累。高考要求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即使是主干的、基础的内容。因所开课时有限,教师在课前也要充分备好课,提高单位课堂效率,课堂授课做到精讲多练。教师要研究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方法、策略,为教学提供较为成功的范例。4.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课程的理念,推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鼓励备课组老师间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同时,注重教学的研究,以公开课的形式来探讨可操作型课堂教学模式等。在组织教学中,鼓励教师积极探讨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5.培优、补差工作要真抓实干,教师要做到思想重视,情感投入,时间落实,辅导要活,重视检测、反馈,不断改进方法。培优工作要平时分层教学,要统筹安排,确保效果。对于补差工作,更要重视个别辅导,分类评价,及时激励。对培优补差工作要交流信息,及时调整改进。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争取学业水平顺利达标,并为高三的教学铺好路,搭好桥。
第三篇: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15—2018年)
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以及省、市、县有关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2015年至2018年期间,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针对当前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积极探索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规律,开展六种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努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进一步落实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德育职能,初步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工作局面,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把握学校整体规划,以人为本,构建德育框架。培养学生“礼仪、诚信、勤俭、学习、健体、卫生”等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为祖国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具体目标:
1、德育组织网络化。三年内,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学校为主渠道,齐抓共管、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营造全社会关心的育人氛围。
2、德育队伍专业化。至2018年,100%的班主任接受轮训,德育专职干部和德育管理教师接受专业培训。
3、德育评价科学化。力争在三年内,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教师绩效考核、德育学科评价和学校德育工作评估四项德育评价机制。
三、主要举措
(一)丰富教育内容,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贯彻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和重
要人物纪念日,结合民族文化、历史名人、革命传统等教育,开展系列活动,学校要着重落实好“四个一”,常抓不懈:即每周一次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每周一次举行升降国旗仪式,每学期一次组织参观或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一次以上组织全校性主题教育。
2、以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六种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以诚信和亲情教育为切入口。要树立诚信立校、诚信立教、诚信育人的思想,通过“创诚信校园”、“当诚信少年”等形式,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立身之本,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形成以重信、守信为荣的良好校园氛围。大力开展以孝敬长辈、友爱同学、关心幼小、帮助弱势为基本内容的亲情教育,培养学生珍爱真情、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自觉养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行为习惯。
4、以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今后法制教育着重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普及教育,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参观、开设模拟法庭以及案例分析、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聘请的法制副校长能更好地指导学校法制教育。二是要加强学生不良行为的纠偏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课,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经常性心理辅导活动,接受咨询,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咨询、辅导服务,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
5、以环保教育为底线。重点开展环境保护意识教育。通过加强环保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通过组织校园集体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劳动意识、锻炼劳动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的能力。积极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禁毒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二)拓宽育人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全员育人。德育工作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学校每位教师都应强化育人意识,自觉地承担起育人责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人格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加强教职工师德建设,建立健全的师德考核制度,规范全体教师的育人行为,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团、队组织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以正面激励为主的原则,大力开展榜样教育、先进教育,用身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教育学生。
2、学科育人。高度重视学科德育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充分挖掘所教学科中的思想道德内涵,有机地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努力探索教书育人的内在规律,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现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学校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应把育人放在首位。一堂好课,首先要体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3、班级育人。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基层组织,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挥班级德育主阵地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班会以及团队、劳动、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能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和谐的学生关系,形成良好班风,以开展“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的创建为抓手,积极探索班集体建设的内在规律,使学校优秀班集体面不断扩大。
4、实践育人。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德的基本途径,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建立和完善学生社会实践制度,组织公益劳动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等活动内容,结合各种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让学生丰富生活体验,开拓视野,增进理解,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5、环境育人。学校要从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文明行为的角度出发,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达到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布置合适的目标。重视教室环境布置,学校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争创绿色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和文明校园。学校将更加主动的与社区及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密切配合,不断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6、家庭育人。家庭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学校将主动承担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设立家访记录卡、学生行为习惯记录卡、家校联系卡等,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状况并及时教育。
(三)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1、德育科研机制。德育科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针对新时期教育规律和特点,加大德育科研力度。建立健全德育研究机构,配好专兼职德育科研教师,三年内,学校要将德育教研纳入教科研整体工作之中。成立德育研究会,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掌握教育工作动向,为德育工作决策服务。确立学校德育课题,激励学校所有教师参与德育课题的研讨。
2、德育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德育教师绩效考核、德育学科评价及学校德育工作评估四项德育评价机制。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
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师评、校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最终引导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3、德育激励机制。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出发,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各类先进集体评比的重要依据,把德育与教师的行政奖惩、职务晋级、职称评聘等挂钩,与学生的先进评比、素质评定等结合,建立一套有利于调动师生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师生素质、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今后三年,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奖励制度,着重开展德育先进集体、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优秀班主任、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先进集体、个人评选活动。
总之,通过采取切合我校实际、科学、有效的德育措施,力争在三年内形成“严谨治教、和谐施教、情深研教、奉献乐教”的校风,使学生“尊师、守纪、诚实、勤奋”,具有良好 的思想品德,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阿拉力马木克小学
2015-9
阿拉力马木克小学德育
工作三年规划
(2015-2018)
阿拉力乡马木克小学
第四篇: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皮拉力乡帕拉齐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11—2014)
一、现状分析:
(一)外部背景分析
善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
(二)内部背景分析
1、学校基本情况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完
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凝聚力强的教师和辅导员队伍。教师平均年龄较年轻,并且富有朝气,能为人师表,全体班主任均参加过新一轮班主任培训,德育教导员并评为2011年区德育学科带头人。学校德育教师队伍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基础。
2、学校德育工作优势分析
(1)学校德育工作已经形成自身特色
学校以“涉台教育”、“生命教育”为切入口,在区级重点课题《系列化、体悟式实施生命教育的行动研究》引领下,以故事妈妈进课堂、维权进课堂、开展“生命组合章”等多种实践活动,推进学校生命教育的做法,得到市区专家领导的认可,并获区生命教育试点学校称号。
(2)学校少先队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
学校少先队在德育部门统一领导下,加强了少先队自动化建设,少先队员在队干部的带领下自主开展各项活动,学校被评为“上海市雏鹰大队”。
(3)学校德育的社会力量
为有效实现德育生活化,我校充分依托家长、社区资源优势,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与虹纺居委会签订《学校与社区共建协议》,与周桥工商所签订《校商联手开展维权活动协议书》,定期请交警、消防、禁毒社工、关工委老干部等来校作报告,初步形成了全社会都来关注未成年人教育的良好态势。
3、学校德育工作劣势
(1)德育管理
制度虽健全但考核力度不够;任务布置多但指导力度不够;各类活动多但系列化程度不够。
全员德育意识还不够到位,以身示范的作用还不够。
(2)教师队伍
缺乏“全员德育意识”,德育工作者普遍存在思索少,应付多的情况,德
育工作者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养成教育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主要依靠值勤中队的学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和部分学生工作方法和服务意识不到位,在评比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4)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并掌握在自身发展中不断优化心理状态的能力。由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学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承受了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压力,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列入德育工作的范畴之中,目前学校受过专业心理咨询培训的教师很少。
(5)特色工作
生命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在研究的深度上和力度上还不够。
在充分分析前三年德育工作现状的条件下,特制定新三年德育发展规划。
二、学校德育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阿克陶县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阿克陶县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德育建设,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确立学校是主阵地、教师是主力军、学科渗透是主渠道的德育管理理念,建立德育课程研究。整合学校、家长和社会资源,进一步挖掘社会资源的效能开展生命课堂研究,促进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活动制度化、德育管理网络化,形成有利于教师家长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德育工作体制,促使教师家长学生幸福和谐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以“故事妈妈工作室”为抓手,开展生命课堂研究。
1、教师层面:
(1)以师德建设为契机,以文明班组为抓手,通过“生命型德育教师”专题研讨等系列活动的开展,打造一支师德过硬、业务精湛的生命型德育教师队伍,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格局。
(2)组织教师及故事妈妈开展“生命课堂”专题研究,提炼生命课堂应具备的要素。
(3)开展生命课堂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教师全面综合素质。
(4)以故事形式在教职工中开展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形成以故事形式育人的良好氛围。
(5)成立“社会资源助教团”,邀请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或有经验的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2、学生层面:
(1)开展“寻找身边最可爱的人”,通过找一找、写一写、学一学帮助学生寻找并发现身边的美,并以此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2)以“三进一联”为突破口,打造以维权为品牌的特色课程。
(3)成立校级“学生故事社团”,形成以故事形式对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的新模式。
3、家长层面:
(1)继续对故事妈妈工作室成员进行生命教育理念和故事绘本的培训。
(2)继续发行2期“生命彩虹报”,让更多家长了解学校生命教育。
(3)吸引更多家长参与学校读书会,学习交流育子技巧。
(4)开设家长学校讲座,分年级编写家长学校教材。
(二)以课堂为载体,实现学科渗透。
1、将生命教育有机渗透到学科中,实现学科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整合。
2、结合教研组活动,挖掘教材中生命教育知识点,并汇编成册。
3、开展以落实“两纲”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三)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实现德育无痕化。
1、结合生命教育故事,开展“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系列教育活动,分
年级设计相关体验活动。
2、充分利用现有法定的各种节日和纪念日,特别是以世界环境日、禁毒日、重阳节等为契机,整体分层设计专题实践活动。
3、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
(四)通过争章活动,实现德育趣味化。
1、修改完善生命组合章争章目标和争章要求。
2、开发适合各年级的争章活动。
(五)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成立生命教育讲座团,提高专业技能的含金量。
(六)建立关怀生命教育氛围的校园环境
(七)强化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1、开展“闪光式”教育,采用“分级管理,分层表彰”的方式—即构建班级、年级、校级三级管理的“闪光式”教育机制,帮助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2、加强养成教育。“好习惯、早养成、益终生”,根据新版《小学生守则》,以市行为规范校为标准,制定各年级行为规范训练重点。
2、强化日常行为规范宣传、教育、训练和检查评估,使学生形成观念正确,行为规范,学有特长,身心健康,具有一定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四、成功标志
1、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举止,班级形成较为稳定、良好的班风。继续保持区行为规范称号,争创市行为规范示范校。
2、学校全员育人氛围浓厚。
3、生命教育在市区层面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4、学校家庭教育形成特色,争创家庭教育研究基地。
5、争创区关工先进。
皮拉力乡帕拉齐小学
2011年9月
皮拉力乡帕拉齐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皮拉力乡帕拉齐小学
2011年9月
第五篇: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陈楼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13—2016年)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加强德育内容、途径、方法的创新,规范德育管理,开展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实效,以适应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开展,特制定解家小学德育工作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继续以创新务实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落实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德育职能,初步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工作局面;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整体构建具有小特色的人本化、生活化、科学化的德育工作体系。
二、发展目标
1、加强师德建设。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魅力人格,敬勤事业,务实工作,热爱学生,开拓进取,创新求效,提升教技。
2、完善网络道德教育平台建设,通过网络和现代技术加大小学生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力度,使校园网成为学校实施《两纲》教育的有效载体,成为学生的网上精神家园。
3、切实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符合时代精神的、奋发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班班创特色;追求人性化的管理空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设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进行“童趣、童真、童乐、童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4、进一步推进小公民道德建设,在诚信意识、公共秩序、爱护环境、文明礼仪等教育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形成系列化的教育目标、内容与评价机制,使学生在规则意识及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提高。
5、继续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少先队、儿童团系列自主教育运作机制,以“和谐完美、健康向上”为主题开展少先队活动,完善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育人模式。
三、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
1、建立组织齐抓共管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
2、成立德育教育工作小组。
组长:张宝训(校长)
副组长:李延峰 韩福庆
组员:许金水 周玉桥 冯振成董玉华冯宝刚周兴忠 薛振义郑玉珂蔡建涛万希燕
三、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丰富教育内容,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以民族精神教育为重点。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落实各项工作。重点做好:①发挥《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发挥语文等学科人文精神教育的优势,发挥数学等学科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作用。②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结合民族文化、历史名人、革命传统等教育,开展系列活动,着重落实好“四个一”:即每周一次班级主题教育;每周一次升国旗仪式;每学期一次参观或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一次以上组织全校性主题教育。③要求每一位教师深入挖掘各学科教学中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将民族精神教育有机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校本培训中,注重提高教师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能力。
2、以生存教育为突破口。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充分运用学科教学,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利用课内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重点开展以自护自救能力、环境保护意识、生活劳动技能、交往沟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生存教育。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通过加强环保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通过组织校园集体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劳动意识、锻炼劳动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交往训练等,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的能力。积极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禁毒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3、以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为主线。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将行为规范的实施与少先队自动化小队、中队建设,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层施教,重点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讲卫生、讲礼貌、爱劳动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继续进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再研究,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让班级成为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基地;继续进行以“礼仪、诚信、责任感”为主要内容的品德教育,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然负责。以诚信和亲情教育为切入口,树立诚信立校、诚信立教、诚信育人的思想,通过“创诚信校园”、“当诚信少年”、“做诚信作业”等形式,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立身之本,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形成以重信、守信为荣的良好校园氛围。大力开展以孝敬长辈、友爱同学、关心幼小、帮助弱势为基本内容的亲情教育,培养学生珍爱真情、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自觉养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行为习惯。
4、以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加强法律普及教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参观、及案例分析、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加强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纠偏工作,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自我心理调节。
5、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继续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少先队、儿童团系列自主教育运作机制,以“和谐完美、健康向上”为主题开展少先队活动,完善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育人模式。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为载体,有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发展,做到让学生每一项活动都有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在班集体自主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学生自主管理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交往能力。
6、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为烘托。营造高层次、高起点的校园人文环境,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追求人性化的管理空间,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和环境氛围,进行“童趣、童真、童乐、童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的整体设计推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切实抓好校园的广播、演出、展览、展示,做到每年两次学校环境建设大展示评比(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等)。
7、以主题活动开发学生潜能。继续开展“七彩大舞台”、“我们都是小能人”、“今天我来露一手”等展示学生个性才能的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充分体现“童趣、童乐、童真、童心”的原则,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进一步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教育活动,以学校传统的艺术、科普、体育、读书四大节为主,高质量完成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二)拓宽育人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全员育人。学校每位教师都应强化育人意识,树立全员参与意识,自觉地承担起育人责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人格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加强教职工师德建设,建立健全师德监督考核制度,规范全体教师的育人行为,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的原则,大力开展榜样教育、先进教育,用身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教育广大教职工,继续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开展“把学生交给最好的老师”的主题系列活动。
2、学科育人。高度重视学科德育,充分挖掘所教学科中的思想道德内涵,有机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努力探索教书育人的内在规律,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现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学校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应把育人放在首位,研究建立教师在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教学基本环节中,落实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与教师的教学业务考核紧密结合起来。
3、管理育人。以人本化、规范化的管理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德育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注重以德治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推进民主管理,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实现管理的人本化。
4、班级育人。发挥班级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最基层组织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班风。要以星级示范班、优秀班集体创建为抓手,积极探索班集体建设的内在规律,使学校优秀班集体面不断扩大。
5、实践育人。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德的基本途径,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让学生丰富生活体验,开拓视野,增进理解,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6、网络育人。发挥网络作为现代社会基本工具的作用,以其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密切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充分认识网络对学生成长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因势利导,挖掘网络信息资源,发挥网上德育阵地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正确的信息传播。
7、环境育人。要进一步从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文明行为的角度出发,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达到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布置合适的目标,使校园内活动室、宣传橱窗、旗台、旗杆等都能发挥育人功能。重视教室环境布置,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要确保设施安全,开展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
8、家庭育人。发挥家庭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学校将积极主动承担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设立家访记录卡、家校联系等,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状况,及时施教。
(三)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1、德育科研机制。德育科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针对新时期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加大德育科研力度,将德育科研纳入学校教科研整体工作之中,定期召开会议,交流经验、推广典型。重点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和谐育人、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评价等工作机制研究。实行德育成果奖励制,每年评选优秀德育课题和成果。
2、德育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班主任绩效考核、德育学科评价及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评估四项德育评价机制。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自觉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校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最终引导师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3、德育激励机制。要从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层面,把德育工作和教师的职务晋级、职称评聘、等挂钩,与学生的先进班级(个人)评比、素质评定等各级各类评优结合,与好家长、优秀家庭的评比结合,建立一套有利于调动师生家长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师生家长素质、有利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4、德育保障机制。通过举办学校德育论坛、组织优秀教育案例评选、开设德育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围绕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开展德育热点、难点工作研讨,促进教师更新德育观念,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加强德育课题研究
强调全员育人,以科研带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德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探索,特别注重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探索新时期班级活动的新思路、新理念。坚持深入基层学校,做好课题的实践、指导工作。
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13—2016年)
陈
楼
小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