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药学概论论文—食疗中的中药学知识
食疗中的中药学知识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疗逐渐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之中。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可见,食疗与中药乃至中药学有着非同一般的联系。同时,食疗又反映出了中医里“药食同源”的思想。关键字:食疗 中药 药食同源
食疗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营养治疗学等知识,根据药食同源、养医同理,充分发挥各类食物即可做食品,又有药用,无毒副作用的功效,以达到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益寿的目的。
战国时期的《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专著,《素问·五常政大论》主张:“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书中高度评价了食疗养生的作用,也是食疗养生理论的重大进步。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卷二十四专论食治也主张“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体现了“药治不如食治”的原则。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了谷物、蔬菜、水果类药物300余种,动物类药物400余种.皆可供食疗使用。
食疗这一概念是近几年被大家所认识和接受,但饮食文化的起源却很早。
远古时代,有“神农尝百草”,人们在发现了食物的同时,也发现了治病的药物,很多动植物“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生动地说明了先民再寻找食物过程种,发现有很多种类的食物可以解除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有些食物吃后具有健体的作用。于是,许多既可以果腹,又可以治病的食物被人们所重视,这就是中医学“药食同源”的理论依据。
据现今较为科学的解释:食物是人类治病最好的药品,食疗就是用食物代替药物而使疾病得到治疗、使细胞恢复功能、使人体恢复健康。高级均衡营养素能增强细胞营养代谢功能,使细胞获得了强大的能量;同时能激活细胞健康免疫基因,使细胞免疫活性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成倍增加;能使免疫细胞有能力释放大量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直接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病毒,直接中和清除被细胞吸收的物理化学物质;强壮的免疫细胞可直接吞噬病死的细胞和废弃的代谢物,帮助功能低下的细胞恢复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有医药之父之称的希波克拉底说过:药物治疗,不如食物治疗,食物是人类治病的最好药品。他相信人体天赋的自然免疫力是疾病真正的终结者。
对于中药和食物,其实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晰。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饮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即为药食两用。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所以,“药食同源”的理论由此而得到证实。
食疗固然好处多多,但是食疗也有食疗的规则。食疗也需要分对象,对于不同体质的人,食疗程序也不尽相同;食疗也分时间来对待;食疗还要针对不同病症对症下药„„ 不按食疗规律盲目进行食疗是非常错误的。某医院曾追踪与分析数名女中学生贫血患者的病史发现,虽然她们都有既往月经不调的病史,但都在严重大出血之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盲目进补补过了头。女儿带经时间长,好心的妈妈怕失血过多身体虚弱影响学习,让女儿大量进食桂圆、羊肉及其它补品,频饮红糖水,认为缺血就得补血,甚至在医生叮嘱“不要吃‘上火’的东西”之后,还进食了过多的巧克力和炸辣鸡腿,结果适得其反,“补”得血热妄行,流血不止。这些现象的原因,其实就是“吃错了药”,每个人并不是什么食物都能吃,体质不同,适用的食物是不同的。可见盲目进补的危害有多大了。
出了盲目进补之外,同时更应该注意不要滥用“药物食品”。如“人参软糖”、“鹿茸软糖”、“人参奶粉”、“人参饼干”等“药物药品”,如果滥用,后果就会很严重。它能使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遭到破坏,甚至致病。社会上有人认为甘草是有益无否的良药,加上其甜味很可口,于是便把甘草泡水当茶饮。这是十分危险的。这种“甘草茶”服久了会产生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的副作用,使血钠排出减少,钾排出增多,导致高血钠、缺钙性抽搐。更有甚者,久服甘草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一旦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问题就比较麻烦了。有的患者就需要终生服用强的松之类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才能维持生命。
清代医家郑钦安言“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意思是说,所谓有毒之药,只要应用适当,能够救人于水火,滋补之品如果不对其证,那就如同毒药一样能杀人于无形。
根据个体特点可选择合适食材进行食疗,以真正达到“食治治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食疗1500方可供参考使用。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都有与之对应的食疗方法。现在网络上流传有九种食疗疗法:1.红萝卜治痛风:东北一种特殊的红萝卜富含大量的钾、磷、硒、活性酶、维生素c、维生素k等物质,对人体的酸碱平衡的调节具有很好的效果。2..红茶防治流感 日本科学家用比一般红茶水浓度淡的红茶液在病毒感染区浸泡5秒,该病毒就会失去感染力。3.维生素B6防治糖尿病4.牛奶防治支气管炎5.蜂王浆防治关节炎 6.橘汁防治尿道感染7.南瓜子防治前列腺病8.淀粉类食物防治肠癌9。苦瓜清暑祛热、明目解毒、养血益气 对热病烦渴、中暑、痢疾、目赤、痈肿丹毒、恶疮等有食疗作用。中药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中药的发现与利用更是祖先留给后辈的一笔巨大财富,食疗是中药的合理利用,中药的深入研究更快速的推动了食疗疗法的完善与成熟,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人类寻求健康身体和幸福生活开创了新纪元。参考文献:[1]雷子 《食疗是最好的偏方》[A]
[2]董 杰, 曹金发 谈《养老奉亲书》的食疗思想[J]
[3]李显锋 《浅论中医食养疗法》[J]
第二篇:中药学概论论文—食疗中的中药学知识[定稿]
食疗中的中药学知识
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疗逐渐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之中。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可见,食疗与中药乃至中药学有着非同一般的联系。同时,食疗又反映出了中医里“药食同源”的思想,这一思想反映了药物的发现与使用,中药学的起源和形成,均与人类饮食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说明了饮食疗法是人类最古老的治病强身的方法。
人类在原始社会,饮食水平极其低下,不知道贮藏食物,“饥即求食,饱即弃余”(《白虎通·号》)。然而人类的食品不可能如此固定,随着人类的繁衍过程,人们对食物与药理也逐渐通晓,食疗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营养治疗学等知识,根据药食同源、养医同理,充分发挥各类食物即可做食品,又有药用,无毒副作用的功效,以达到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益寿的目的。
战国时期的《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专著,《素问·五常政大论》主张:“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书中高度评价了食疗养生的作用,也是食疗养生理论的重大进步。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卷二十四专论食治也主张“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体现了“药治不如食治”的原则。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了谷物、蔬菜、水果类药物300余种,动物类药物400余种.皆可供食疗使用。
食疗这一概念是近几年被大家所认识和接受,但饮食文化的起源却很早。
远古时代,有“神农尝百草”,人们在发现了食物的同时,也发现了治病的药物,很多动植物“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生动地说明了先民再寻找食物过程种,发现有很多种类的食物可以解除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有些食物吃后具有健体的作用。于是,许多既可以果腹,又可以治病的食物被人们所重视,这就是中医学“药食同源”的理论依据。
据现今较为科学的解释:食物是人类治病最好的药品,食疗就是用食物代替药物而使疾病得到治疗、使细胞恢复功能、使人体恢复健康。高级均衡营养素能增强细胞营养代谢功能,使细胞获得了强大的能量;同时能激活细胞健康免疫基因,使细胞免疫活性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成倍增加;能使免疫细胞有能力释放大量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直接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病毒,直接中和清除被细胞吸收的物理化学物质;强壮的免疫细胞可直接吞噬病死的细胞和废弃的代谢物,帮助功能低下的细胞恢复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有医药之父之称的希波克拉底说过:药物治疗,不如食物治疗,食物是人类治病的最好药品。他相信人体天赋的自然免疫力是疾病真正的终结者。
对于中药和食物,其实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晰。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饮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即为药食两用。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所以,“药食同源”的理论由此而得到证实。食疗固然好处多多,但是食疗也有食疗的规则。食疗也需要分对象,对于不同体质的人,食疗程序也不尽相同;食疗也分时间来对待;食疗还要针对不同病症对症下药„„
不按食疗规律盲目进行食疗是非常错误的。某医院曾追踪与分析数名女中学生贫血患者的病史发现,虽然她们都有既往月经不调的病史,但都在严重大出血之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盲目进补补过了头。女儿带经时间长,好心的妈妈怕失血过多身体虚弱影响学习,让女儿大量进食桂圆、羊肉及其它补品,频饮红糖水,认为缺血就得补血,甚至在医生叮嘱“不要吃‘上火’的东西”之后,还进食了过多的巧克力和炸辣鸡腿,结果适得其反,“补”得血热妄行,流血不止。这些现象的原因,其实就是“吃错了药”,每个人并不是什么食物都能吃,体质不同,适用的食物是不同的。可见盲目进补的危害有多大了。
出了盲目进补之外,同时更应该注意不要滥用“药物食品”。如“人参软糖”、“鹿茸软糖”、“人参奶粉”、“人参饼干”等“药物药品”,如果滥用,后果就会很严重。它能使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遭到破坏,甚至致病。社会上有人认为甘草是有益的良药,加上其甜味很可口,于是便把甘草泡水当茶饮。这是十分危险的。这种“甘草茶”服用久了会产生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的副作用,使血钠排出减少,钾排出增多,导致高血钠、缺钙性抽搐。更有甚者,久服甘草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一旦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问题就比较麻烦了。有的患者就需要终生服用强的松之类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才能维持生命。
清代医家郑钦安言“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意思是说,所谓有毒之药,只要应用适当,能够救人于水火,滋补之品如果不对其证,那就如同毒药一样能杀人于无形。
根据个体特点可选择合适食材进行食疗,以真正达到“食治治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食疗1500方可供参考使用。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都有与之对应的食疗方法。现在网络上流传有九种食疗疗法:1.红萝卜治痛风:东北一种特殊的红萝卜富含大量的钾、磷、硒、活性酶、维生素c、维生素k等物质,对人体的酸碱平衡的调节具有很好的效果。2..红茶防治流感 日本科学家用比一般红茶水浓度淡的红茶液在病毒感染区浸泡5秒,该病毒就会失去感染力。3.维生素B6防治糖尿病4.牛奶防治支气管炎5.蜂王浆防治关节炎 6.橘汁防治尿道感染7.南瓜子防治前列腺病8.淀粉类食物防治肠癌9。苦瓜清暑祛热、明目解毒、养血益气 对热病烦渴、中暑、痢疾、目赤、痈肿丹毒、恶疮等有食疗作用。
中药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中药的发现与利用更是祖先留给后辈的一笔巨大财富,食疗是中药的合理利用,中药的深入研究更快速的推动了食疗疗法的完善与成熟,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人类寻求健康身体和幸福生活开创了新纪元。参考文献:[1]雷子 《食疗是最好的偏方》
[2]董 杰, 曹金发 谈《养老奉亲书》的食疗思想
[3]李显锋《浅论中医食养疗法》
[4]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5]孙思邈《千金要方》
[6]李时珍《本草纲目》
[7]中国中医药咨询 2011年7月中 第三卷 第20期
[8] 《白虎通·号》)
[9] 《素问·五常政大论》 [10] 《内经》 [11]《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1995年03期 [12] 杨维霞《中药学概论》
中 药 与 食 疗
食疗中的中药学知识
姓名:项 丹 班级:2011级39班 学号:1071113917(17号)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
第三篇:中药学简史论文
假如没有《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学会怎样发展
——史晓飒(20120222020)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药学专著,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秦汉以前的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为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研究中药和方剂的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首先,在药学方面,所论365 种药物的疗效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创立了药有“四气”、“五味”的理论,和药分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方法,并反映了部分化学知识。其次,在方剂学方法,指出药可单用亦可组方配用,创立了药物之间“七情合和”理论和组方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则,总结了丸、散、汤、酒、膏等基本剂型。再次,在用药方面,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达170 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
《神农本草经》标志着中国药学的诞生。后世对它进行注释、补充,形成了众多的本草文献。较早的有汉魏之际的补注本《名医别录》、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494),后有明缪希雍撰《神农本草经疏》(1625),清代张志聪撰《本草崇原》(1663)、徐大椿撰《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736)、邹澍撰《本经疏证》(1837),今有尚志钧著《神农本草经校点》(1981)等。
《神农本草经》的历史地位不可低估,它将东汉以前零散的药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总结,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被历代医家所珍视。而且其作为药物学著作的编撰体例也被长期沿用,作为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神农本草经》的问世,对中国药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部《本草》,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都渊源于《神农本草经》而发展起来的。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药学一大关键,《神农本草经》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药物之间,有的共同使用就能相互辅佐,发挥更大的功效,有的甚至比各自单独使用的效果强上数倍;有的两药相遇则一方会减小另一方的药性,便其难以发挥作用;有的药可以减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常在炮制毒性药时或者在方中制约一种药的毒性时使用;有的两种药品本身均无毒,但两药相遇则会产生很大的毒性,损害身体等等。这些都是业医者或从事药物学研究的人员必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十分重要,甚至操纵着生死之关隘,不可轻忽一分半毫。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神农本草经》都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或者是作为必读书,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书中对于药物性质的定位和对其功能主治的描述十分准确,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到今天,也仍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支柱。对于现代的中医临床,《神农本草经》的论述仍旧具有十分稳固的权威性,同时,它也成为了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从以上可以看出《神农本草经》对中国药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神农本草经》是中国药学诞生的标志,假如没有了《神农本草经》中国的药学的发展将会滞后几代人。
同时《神农本草经》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神农本草经》规定了药物的剂型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主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 越。”此处既讲了药物炮制加工方法,同时也说明了不同药物在具体应 用时要适宜于不同的剂型,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治疗效果。
《神农本草经》提出药有“七情和合”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这就是药物配伍理论中“七情和合”的源头。“七情和合”是指药物配伍中的特殊关系。
《神农本草经》的学术价值还有很多,如其提出的“君臣佐使”的方剂理论,一直被后世方剂学所沿用。等等。均可体现出《神农本草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所以说,假如没有《神农本草经》中国的药学的诞生时间将会滞后几代人。但是并不能说中国药学将不会发展。
《神农本草经》将我国东汉以前的零散的药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所以说假如没有《神农本草经》中国的药学的发展将会滞后一些,但是中国的药学还是会发展的,只是时间上相对滞后而已。因为在未出现《神农本草经》时中国的药学就已经有了一些的发展。
至于将《神农本草经》做为中国药学诞生的标志是因为《神农本草经》系统的总结了前人的零散的药学知识,形成了系统型的药学。所以说假如没有《神农本草经》中国的药学仍会发展起来,只是会相对质滞后,没有系统的整理出中国的药学而已。
所以说假如没有《神农本草经》中国的药学依然会向前发展,只是发展的速度没有存在《神农本草经》发展的快而已。中国的先人依然会整理出来一部类似于《神农本草经》的著名的经典的药典,来替代《神农本草经》。
所以假如没有《神农本草经》中国的药学首先是简单的零散的发展,不具有系统性,不能完全算是一门学科。可以预见的是必然会有一位或者一些人将那些零散的药学知识总结起来,形成系统的药学。具备了系统型的才是一门学科。所以说假如没有《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学的发展只是会滞后发展一段时间。并且在这一段时间内并不是药学不发展,而是零散的不具有系统性的发展。直至出现一部类似于《神农本草经》这样可以系统的总结零散的药学的知识。
总之,假如没有《神农本草经》中国的药学的起步会晚,没有系统的总结,中国的药学只能是零散的发展。直至出现一部类似于《神农本草经》这样一部系统性的经典著作,然后中国的药学才能够系统性的发展。
体会:通过本草史课的学习,使我了解了我国药学的发展历程,认识到了我国的药学渊源的历史,对我以后学习中药方面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了本草史课,让我对我国灿烂的中国药学文化有了很深厚的了解,让我不禁生出自豪之情。
建议:本草史课可以增加去西区博物馆的次数,这种去博物馆的方法可以大大增加我们学习的兴趣。(只去了一次我感觉意犹未尽啊)
第四篇:中药学论文
中药学论文
[关键词] 中药;安全性;思考
论文摘要:中药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毒性低、安全,事实上也是如此。安全、有效是对药物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中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必备条件。但是近年来一系列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如: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欧洲的马兜铃酸事件,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黄连事件等,以及国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种种报道,使人们对中药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来自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统计,1997年1月~2001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中药不良反应报告301例,涉及中药品种87种。注射剂在品种上占32.18%,在不良反应例数上却占到68.71%。在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药占14%。2006年6月1日国家药监局叫停中药鱼腥草注射剂无疑是对长期被标榜为“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的又一次挑战。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日益严重,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1药物本身有毒性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中药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它具有较强的治疗作用和独特的临床疗效,许多疑难杂病离不开它;另一方面临床又很难驾驭、使用它,稍不小心就会产生不良反应。使用不当是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首要因素
在对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及中毒事件的综合分析后发现,使用不当是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首要因素。概括其原因大体如下。
2.1误服伪品
药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中药的药材非常讲究产地、品种、采集季节及药用部位。同一种药材,若产地不同,安全性会有较大差别;同一种药材,若产地相同,采收季节不同或药用部位不同,对其作用、安全性也有影响。
2.2药物的使用剂量过大
超过了国家《药典》规定的范围,从相关报道来看,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都与此有较大关系。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临床医生采用大剂量处方,二是患者不按规定剂量服药。
2.3 药品炮制不当
药品炮制不当也会使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上升;如果严格按照药物的炮制程序,是可以减轻或消除某些药物的毒性,这样就可使患者发生中毒或不良反应的机会减小。
2.4选用制剂不当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问题多在制剂的粗制滥造上。我国目前上市的中药注射剂中相当一部分是1985年以前批准的,安全性、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待提高。中药制剂增多,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均浓集,疗效提高,毒性亦增强。
2.5 其他原因
患者个体的差异,以及违反了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等因素也会引起中药的不良反应。3部分中药质控标准低
中药老品种、由地标升部颁标准的品种中,有相当一部分科研水平没有达到今天的新药水平,停留在20世纪50~70年代的水平上,这些药在临床应用中就是一个很大的隐患。4同一个产品多家生产
这是造成不良反应的一个高危因素。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大约批了六七千种中药“新药”,其中绝大部分是一个品种多家生产,比如鱼腥草注射剂被批准生产的药厂就有195家。一个制剂或者一个品种多家生产很难控制质量,很容易出问题,鱼腥草的问题和这有很大的关系。
导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原因是缺乏对中药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缺乏科学、客观、规范地对中药安全性的评价方法。中医药要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与国际水平接轨,研究中药的安全性是严峻的事实,是当前形势赋予我国中医药工作者的紧迫任务。
5解决办法
5.1加强中药的药学研究,寻找产生不良反应的成分
中成药多是复方,组成复方的每一味药中又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中成药的疗效是药物多层次多靶点产生的综合作用,那么也就造成了产生不良反应的复杂性。只有加强对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搞清有效成分、无效杂质、毒性成分,才能根据发生不良反应的成分,采取相应的措施。若引起不良反应的为无效成分,可在制剂过程中除去。
5.2加强中药现代药理、毒理研究
随着对中药深入的研究,在搞清有效成分、阐明药理机制的同时,应注重有毒成分、毒性机制的研究。对一些剧毒中草药不仅要测出单次给药的毒性剂量,还要了解长期连续给药产生毒性作用的剂量。要利用现代药理、毒理学的方法对有毒中药进行实验研究,确定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关系、急性中毒的剂量、慢性中毒的主要症状和靶器官、中毒机制和解救的方法,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监护和药物的毒性防治提供依据。
5.3建立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
加快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中药材标准不仅被应用于中药材质量的检验,还是制定成方制剂的标准。中药材质量标准内容包括:通过药效学研究确定药材的药效成分;专属性的鉴别方法;有害物质的检测;多指标含量测定;建立指纹图谱;建立完善的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中药材炮制方法,依法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炮制,确保炮制品质量,这也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之一。
5.4 完善中药临床不良反应监督机制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建立中药的不良反应监督机制。必须以中药ADR监测的数据和资料为依据,注重对中药ADR资料的全面搜集,并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弄清药物与ADR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开创我国中药ADR研究的新局面。
5.5加强剂型、合理用药对中药安全性影响的研究
必须选择适宜的剂型,并确定安全有效的制剂方法,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剂型,要严格控制其质量标准,最大限度地消除可预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中药的联合应用过程中,尽量收集其配伍实验资料,如果资料不全,但是临床应用确有必要的,要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如间隔用药等方案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而对于报道中明确不可以配伍应用的,要绝对避免联合应用。
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是中药能否健康、持续、高速发展下去的关键之所在。面对着新的发展机遇,中药必须走出安全高效的路子,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基础上,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加大发展力度。这也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无法逃避、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正确理解、充分认识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既不盲目乐观、夸大中药的疗效和忽视中药的不良反应,也不盲目悲观、怀疑中药的疗效和否认中药的治疗作用,加强中药安全性的评价与研究工作,尽快建立起科学、客观、规范的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
第五篇:中药学
中药学
《神农本草经》 东汉末年著者不明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我国中药学基础。载药365味,开创了“三品”分类法。所载药物确有实效。《新修本草》唐显庆时期苏敬等23位医药家。“世界第一部药典”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收药844种。采用图文对照形式。用“云石,草,木等”9类分类法。
《证类本草》1098—1108唐慎微,载药1558种。是我国保存完整的综合本草之中年代最早的一部。《本草纲目》明代 李时珍 收药1892种,绘图1109种,分为16部60类,“16世纪的百科全书”四性:每种中药分别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依据: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症寒热为基准。
五味: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分为辛、甘、酸、苦、咸不同药味。
作用:辛行散,甘补缓和,酸涩为收涩,苦池燥,咸能软下。淡为渗利。
依据:健康人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而知:药物滋味—功效—药味。
归经:药物作用对集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依据:以脏腑经络学说确定。
升降浮沉:反应药物对人体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
依据:以药物质地轻重,气味厚薄,性味及效用确定。(与病位相顺,与病势相反。)
毒性:药物的偏性。依据:药物是否有不良反应。
中药炮制:目的为增强药效;去毒;改变性能功效;便于贮存、制剂、纯净药材;矫臭矫味。水飞: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的差一只去极细药末的炮制方法。
目的为制取极细的粉末。
“勿用相恶相反者”
“十八反”: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玄参、沙参、丹参、细辛、芍药。(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五脂。(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烘炙总相依.)
“六陈”
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茱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煎法:先煎、后煎、包煎、另煎。
发散风寒药羌活: 感冒:外感风寒肌表夹湿。
风湿:风寒湿痹证用于肩臂痹痛,上半身风湿。
弱与羌活。
风湿:下半身风湿。
藁本:感冒头疼入足太阳膀胱经。作用部位:头部。治头疼(风寒湿邪循经犯上头疼)
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止咳平喘,利尿消肿。
主治:风寒表证,咳喘症,风水水肿,小便不利。
桂枝: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温助阳气。
苏叶:发散风寒,行气宽中,安胎。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止痛:入足阳明胃经。故阳明经头额痛。牙龈肿痛。治阳明头疼,头风疼,牙疼,关节疼。
发散风热药
桑叶: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北柴胡佳)性能: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表征发热,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脏器脱垂。
用法:3—10g煎用。生用,解表退热。疏肝解郁,醋炙。升阳生用或酒炙。
注意:阴虚阳气,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慎用。
清热药(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
清热泻火药
知母: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夏枯草:功效:清肝泻火,解毒散结。
清热燥湿药
黄芩: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呕方面:胃热呕吐,清胃热止呕。
黄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功效:清热燥湿,利尿,杀虫。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清热凉血药
地黄:清热凉血,止血,养养生津。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虚热(阴虚发热,无汗骨蒸。)
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清肝泻火。
泻下药
攻下导滞药
大黄:功效:泻下攻积,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清泻湿热,利尿。主治:便秘及胃肠积滞证,里热证,血证,瘀血证,湿热黄疸淋证。
祛风湿药
祛风湿止痛药
独活:祛风湿,发散风寒,止痛。应用:风寒湿痹证,风寒表证。
川乌: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风湿寒痹证,寒凝诸痛证。
秦艽:祛风湿,舒筋活络,退虚热,利湿退黄。
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化湿药
广藿香:功效: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应用:湿阻中焦证、呕吐、暑湿、湿温证。苍术: 茅苍术(南苍术):性状:香气特异,味甘、苦、辛。无毛须。气芳香,切开后断面起白霜。
北苍术:性状:香气特异,味辛苦,气芳香。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解表,明目。
白术: 性状:气清香,香气浓,断面黄白,嚼之略带粘性,味甜微辛。
功效:行气健脾,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厚朴:功效:燥湿,消积,行气,平喘。
利湿药
茯苓: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应用:水湿证(水肿,小便不利,痰饮),脾虚证,心神不宁证。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
温里药
附子:性能: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应用:亡阳证,阳虚证,寒痹证。
用法用量:先煎至口尝无麻辣味即可。3—5g。
注意:热证,孕妇从阴虚阳亢者忌用。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干姜:性味:辛,热。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性味:辛,甘,大热。
功效:补火助阳,散热止痛,温通经脉。
行气药:以舒畅气积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气滞证的药材。
陈皮:归脾,肺经。
枳实:破其消积,化痰除痞。
木香: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行气之总司,妇科之总帅。——李时珍)应用:肝郁气滞诸痛者,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川楝子:应用: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痛,睾丸偏坠痛,虫积腹痛,头癣。
薤白:应用:胸痹疼痛,脘腹胀痛,泻痢后重。
消食药
山楂: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小蓟: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消痈。
应用:血热出血,热毒疮疡。(利水降压)
地榆: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应用:血热出血证,烫伤,湿疹,疮疡痈肿。
槐花: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应用:血热出血证,目赤头痛。
白茅根: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化瘀止血药
茜草:药性:寒性。功效:凉血止血,化瘀,通经。
温经止血药
艾叶:功效: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活血止痛药
川芎: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延胡索: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郁金: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
药对:乳香,没药。
活血调经药
丹参:功效:活血调经,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妇科活血要药)
红花: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桃仁: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益母草(坤草):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鸡血藤:功效: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破血消癓药
莪术: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三棱: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化痰药
温化寒痰药
半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天南星: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
旋覆花:主治病症:咳嗽痰多,嗳气呕吐。
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主治病症:肺虚久咳,肺热燥咳,瘰疬,乳痈,肺痈。
桔梗: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应用:咳嗽痰多,咽喉肿痛,音哑失音,肺痈吐脓。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应用:多种咳喘证,肠燥便秘。
桑白皮:功效:清肺平喘,利水消肿。
葶苈子: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息风止痉药
天麻:功效: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开窍药
石菖蒲:功效:开窍醒神,宁心安神,化湿和胃。
补虚药(补气药代表药:人参,黄芪,白术,甘草)
人参: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主治病症:元气欲脱证,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津两伤口渴,心神不宁。
黄芪: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积水消肿,脱毒生肌。
主治病症: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证,气虚亏虚,疮疡难溃或久溃难敛。
白术: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主治病症:脾气虚证,气虚自汗证,胎动不安。
甘草:功效:补心脾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解毒,调和诸药。
主治病症: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脾气虚证,咳喘,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热毒证,药食中毒,调和药性。补阳药
杜仲: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补血药
当归: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散寒。
熟地黄:功效:补精血。
何首乌:功效:制用: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白芍: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应用:血虚证,虚汗,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补阴药
麦冬: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收涩药
乌梅:功效: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安蛔,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