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县委十六届二次全委
学习县委十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心 得 体 会
泾川县科技局 贾华宁(2012年2月14日)
县委十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于二月十日召开,本人通过局务会议和职工会议集体组织了解和学习了此次会议的相关内容和精神。通过学习李全中书记题为《凝心聚力 实干攻坚 努力实现山川秀美富裕小康文明和谐新泾川建设的良好开局》和王廷佐县长题为《坚持稳中求进 加快转型跨越 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讲话使我对会议的精神实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对于按照《讲话》的要求做好今年的和各项工作更加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刚刚来临的2012年是我县发展历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县委十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是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谋划和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浩久安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我县2011年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明确提出了2012年的奋斗目标、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需要把握的重点工作。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对于统一认识,凝聚力量,确保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本人学习贯彻县委全 委(扩大)会议精神的主要心得体会归纳如下:
一、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是对去年工作的全面总结 会议提出,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首先,要在全面总结工作、充分肯定成绩中增强发展信心。其次,要在寻找发展差距、破解发展难题中积极应对挑战。第三,要在研究宏观政策、发挥比较优势中墙砖发展机遇。
二、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是对新一年工作的指引和推动 会议要求,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要发扬成绩,乘势而上,切实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紧握拳头,抓主抓重,全面落实今年经济工作各项任务。
会议提出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总要求,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切实强化项目支撑,深度开发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着力改善民计民生,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奋斗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7.5%,达到4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达到4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5%,达到1.7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2%,达到15.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7%,达到808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达到142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6%,达到4342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 量分别下降4%和2%,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5%、2%和2%。
这是县委对我县2012年工作的总体规划,同时也对全县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做好2012年各项工作的新要求。作为全县党员干部的一份子,责无旁贷,为此,我要努力做到: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非学无以正德。”在学习内客上求“广”,在学习方法上求“活”,在学习态度上求“严”,从而加快知识更新和理念更新。要以此次学习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契机,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两个《讲话》讲话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努力学深学透、联系工作实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运用,并且在应用中检验学习效果,在应用中转化学习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为切实做好2012年的各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和物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和要矛盾和矛盾的和要方面、并根据事特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按照《讲话》的要求,坚持把变化变革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不负重托,树立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勇敢地承担起历史使命,忠实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增强 肩负重任、身受重托的光荣感,奋发进取、为民造福的使命感,勤奋敬业、严格自律的压力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意识,千方百计把本职工作做好,为扎实完成2012年的目标任务做出应有的努力。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创新不意味着否定过去,而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区分对待。创新的关健在于依托现有条件、整合现有资源、发挥现有优势,借鉴以往的经验、条件的同时,发挥主、客观能动性,客观查找存在的问题,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总结有效的做法,找出新思路、新方法。因此我们要按照《讲话》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破除求稳怕乱、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守旧思想,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跨越式发展。同时,要把真抓实干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切实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要在务求实效上狠下功夫,倡导重实绩、说实话、干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真正实现“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要求,为全面实现泾川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是对科技工作的动员和鞭策 我们一定要以这次会议提出的要求为契机,创新理念精谋划,转变职能优服务,完善机制促落实,改进作风干到位。落实工作做到“早、快、实”,即启动早、落实快、措施实。为“努力实现山川秀美富裕小康文明新泾川建设的良好开局”发挥好科技人应尽的责任。今后,我要以县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讲话》中提出的:“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总要求,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切实强化项目支撑,深度开发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着力改善民计民生,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总要求,创先争优,奋发图强,为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全县2012年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
第二篇:学习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体会
科学定位的新战略引领发展的新指针
学习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体会
张 俊
刚刚结束的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划时期意义的盛会。会上宋长生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入地分析了当前形势,全面地总结了2005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了“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成就及取得的重要认识和经验,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和2006年“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龙江强市”的战略目标。其重大意义在于对今后五年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科学定位,成为新时期凝聚人心、统揽全局、引领全市发展的指针。笔者无论是与会时切身感受,还是会后对会议精神的学习、研究、探讨与贯彻,体会颇深。
体会之一,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龙江强市作为战略核心和战略目标,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保持高度一致,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同时,与我市发展基础和发展走势相适应,体现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主题,体现了市委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
体会之二,科学定位的战略核心。
我市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战略核心,切实抓住了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体现了战略核心的科学定位。“十一五”期间,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有“工业食粮”之称的矿产资源供需形式势必将更加严峻,部分矿产资源开采强度的加大,储量消耗过快及地质工作投入相对不足和找矿难度增
加,使一些重要矿产储采比不增反降,供需缺口加大,供需矛盾突出。而我市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工业型城市,煤炭生产及加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靠煤炭开采、洗选和焦化,将发展核心定位在发展循环经济,既抓住了推动市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充分发挥我市优质煤炭的资源优势,推进主导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将煤炭产业做大、做强,提升档次、做出特色,实现战略核心与建设龙江特色强市战略目标的有机结合,又有效解决低效扩张、产品层次低、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给城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对推进煤炭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有效缓解供需矛盾,使我市真正实现健、高效、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面对未来,我们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这一战略核心与战略目标必将成为统揽全局、引领发展的指针。
体会之三,引发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思考。
六届十二次全会对我们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深有启发,获得的经验和启示,对国土资源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正确贯彻会议精神,就要正确把握全会精神,要学习把握一个指导思想、一个统领全局、一个重大原则、一条主线、一个关键问题、一个根本目的,同时,要充分分析和正视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和困难。综合分析我市新形势。“十一五”时期将是我市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较快的时期,对国土资源的需求增大,资源有限性与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突出,加之国家从严从紧的土地利用政策,使得经济发展需求与资源保护矛盾日益尖锐。我认为,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发展和新的挑战,要进一步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工作全局,以支持发展、保障资源供给为己任,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置于市场经济的时空背景下思考和推进,以理念更新为先导,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管理和服务机制,努力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国土资源保障。
1、强化更新管理与服务理念
一是强化服务大局的理念。牢固树立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理念和支持发展、保障发展的意识,坚持把国土资源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把握和推进,主要做好土地、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管理三大主业,搭建资源保障平台,实现国土资源工作与全市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机结合。
二是强化改革创新的理念。摒弃因循守旧思想,大胆实践,在资源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方法和工作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有效解决制约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开创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提供不竭动力。
三是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理念。按照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行资源资产并重管理,大力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化配置,推动资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转变,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为我市建设与发展积累资金。
四是强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理念。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在资源管理方面做到早谋划,快行动,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为经济发展积攒后劲,拓展资源利用空间。
2、着重做好六项工作
作为国土资源部门,必须以支持发展、保障资源供给为己任,研究分析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所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结合国土资源部门工作职能,2006年,我局将在五个方面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为建设和谐、富裕、文明的龙江强市作出
应有的贡献。
一是围绕服务加快发展中心任务,实施宏观调控,进一步增强国土资源对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坚持把为全市加快发展服务作为全局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点落在为经济发展当好先行提供资源保障上。实施宏观调控,努力为互助、金河、荷兰三个工业园区,七桃路工业走廊、桃山水库二期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及民营经济、招商引资项目提供用地保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地质工作,加大地质勘查力度,拓宽煤炭资源延续的渠道,拓展资源利用后续空间,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接续支撑。
二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资源综合整治。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切实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严格履行占用基本农田的法定审批程序,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强化市、县、区、乡、村主要领导的耕地保护责任,实现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的监督检查,坚决防止随意圈占、少报多占、谎报瞒报等非法行为。加强土地资源综合整治,以土地复垦整理为手段,加大标准化农田的建设力度。以东部区中低产基本农田整理和西部沉陷区和矿山废弃地复垦为重点,采取争取国家投资、耕地复垦专项基金、社会投资等多种投资融资方式,投入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能力,促进优质高效粮食产业工程的实施。今年,在规范实施《七台河市万宝河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和《七台河市红旗镇煤矿废弃地复垦项目》的同时,要启动《中心河龙湖土地整理项目》,力争新增耕地130亩。
三是围绕优良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加大国土资源市场整顿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秩序。为建立公平有序的国
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要做好土地清理整顿的相关工作,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严格防止反弹,巩固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成果。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按照工作方案的部署和要求,把握好原则,执行好政策,狠抓案件查处,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集中打击非法勘探活动,杜绝无证勘探、越界勘查和以采代探行为,坚决打击和取缔无证采矿、一证多井、超层越界和以探代采等非法采矿行为,重点是宏岚矿区私开小井、铁南矿区人背井、七煤公司未划入待验收井口之列的关闭井口、无证非法开采的沙场、石场。在下大力气抓好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度建设和小散乱矿山企业的资源整合工作的同时,探索建立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有机结合的规范管理长效机制,推动资源管理走上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是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推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政策措施、激励约束机制和评估考核体系,促进资源合理利用。进一步落实国土部、省国土厅节约集约用地会议确定的政策措施,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要特别加强供地管理,防止出现新的粗放利用现象。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的项目坚决不能供地,对限制供地的项目要设定用地条件,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实行用地定额指标和投资强度“双向控制”制度,凡投资强度和容积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能批准供地;强化土地供应和利用的监管,不论出让还是划拨土地,都要严格约定使用条件,并加强监督检查,进行跟踪问效,凡是不按约定条件使用土地的都要追究违约责任,确保新供土地集约利用;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促进矿山企业
合理开发、充分回收和节约利用矿产资源。
继续深化国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土地市场化配置要着力推进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和工业用地的招拍挂出让,进一步扩大有偿使用范围;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的工作以煤炭为重点,适时调整提高基准矿价,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体系,通过市场手段和价格机制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节约高效利用。
五是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加强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
开展地质环境防治专题调研,全面掌握我市地质环境现状和破坏底数,界定地质环境治理资金来源和投资范围;编制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以规划为依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有计划地对历史遗留的地质环境破坏区域进行综合治理改造;落实“谁破坏、谁治理”的政策,全面实施矿山闭坑抵押金制度,确保现有矿山的地质环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治理。强化在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向“绿色矿山”迈进。
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体系的网络建设,加强险情巡查,强化重点防灾地区的检查和指导,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点,多方面筹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统筹安排,科学谋划,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治理改造,恢复山体植被,确保山体长青。
第三篇:六届十二次全会报告定稿
迈入主城区
率先现代化
不断开创北翼新城和南通强区建设新局面
——在中共港闸区委六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沈 雷
(2010年12月29日)
同志们:
这次全委(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工作,谋划‚十二五‛发展,部署明年任务,动员全区上下抓紧转战‚十二五‛新战场,全力推动发展新跨越,全面开启‚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的崭新征程。下面,我受区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报告工作。
一、突出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以‚稳增长、抓转型、建新城‛为主线,以‚五大工程‛30项重点工作为抓手,紧扣‚项目突破年‛和‚工作落实年‛两大主题,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狠抓重点突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转型升级起步良好、城市建设再超历史、‘十一五’圆满收官‛的喜人态势。
转型升级起步良好。呈现‚一个刷新‛、‚两个提升‛、‚三个增强‛的转好转优态势。‚一个刷新‛:即税收结构发生历 1 史性变化。预计全年完成营业税5.06亿元,同比增长56%,在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的占比高出增值税6.5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增值税,成为地方财力的主导税源,改写了港闸以增值税为主的历史。‚两个提升‛:即服务业占比提升。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0.75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在GDP中的占比较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升。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在规模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较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三个增强‛:一是创新驱动力增强。预计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5亿元,同比增长97%;新增省科技创新型企业15家,省民营科技企业24家,国家重点新产品4个,省高新技术产品10个;新增科技孵化面积8万平方米,省级工程中心10家,市级工程中心7家,建成一个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和首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年完成专利授权2096件,新增专利示范企业41家。精华制药、润邦重机两家企业成功上市。二是重大项目引领力增强。一批体量大、功能新、品位高、带动力强的领军型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总投资350亿元的市北高新科技城、70亿元的‚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全面启动,总投资近80亿元的华能‚上大压小‛项目预计明年一季度开工建设,总投资18亿元的华强城市乐园项目成功落户,总投资1.5亿美元的天安数码城项目业已奠基。全年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外资2.8亿美元,实际到账7641万美元,净增私营注册资本30亿元。三是服务业赶超力增强。全年新开工服务业项目15个,竣工5个,完成服务业固 2 定资产投资56.5亿元,同比增长35%。预计实现经营性服务业税收5.8亿元,同比增长36.8%,在经营性服务业税收中,地税收入首次超过国税。房地产、现代物流、服务外包和软件等新兴服务业全面提速,在建高档楼盘8个,全年实现房地产行业税收5.18亿元,同比增长141%,万科、保利等国内一流的品牌开发企业进驻我区,品质新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火车站北物流园全面启动,中国公路物流网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实现物流产业税收1.03亿元,同比增长69%;建成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全年新增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40余家,实现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税收327万元,同比增长28%。
城市建设再超历史。坚持把城市建设摆在转型升级的首要位臵,加大投入,加快突破,再创历史最好水平。一是城建项目数和投资额再超历史。全年实施城建项目86项,比上年净增18项,总投入58.3亿元,比上年净增17亿元。江海大道、通宁大道高架全面开工,城市绿谷一期对外开放,唐闸老镇四个老小区实施改造,北城大桥建成通车,静海大桥开工建设,长华路更名为北大街,核心区与老城区无缝对接,南北互动、融合发展的格局更为明显。二是安臵房建设面积和安臵户数再超历史。全年续建及新开工安臵房面积224万平方米,竣工104.8万平方米,全年安臵拆迁户5000户,是上年的2倍。三是拆迁项目数和拆迁量再超历史。全年开拆项目65个,比上年增加19个,拆除民居5668户,非居361家,分别是上年的2.4倍和1.7倍,民居拆迁量占到全区历史拆迁总量的四分之一。四是城建资金回笼再超历 3 史。全年出让经营性地块17幅,回笼城建资金33亿元,首次实现当年区级城建收支略有结余。
“十一五”圆满收官。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3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同比增长20.2%;全部工业应税销售收入430亿元,同比增长27.2%,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最好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23500元和110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9%和8%。全区主体经济指标顺利完成,实现‚十一五‛圆满收官。
经过历届领导班子不懈努力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不断牢固,‚十一五‛实现新的跨越,地区生产总值超额完成‚五年翻一番‛的目标任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五年增加2.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增加3.7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89.1%和66.5%,全区‚十一五‛主体指标圆满完成,比计划提前一年、比全市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小康,南通强区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重点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新工作举措,不遗余力推进转型升级。在全市率先确立转型升级发展方略,并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努力从政策上加以引导,从机制上给予保证,在重点上全力突破。抢抓机遇,启动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在全省不仅工程建设标准最高、投资规模最大、规划审批时间最短,而且积 4 极创造条件,先行启动安臵房建设,推行‚农民住宅臵换低价位商品房、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臵换基本生活保障‛‚双臵换‛政策,群众利益保障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积极调整招商思路,潜心研究招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相关政策,突出‚选‛字抓招商,全力主攻造城型、功能型、领军型重特大项目,市北高新科技城等城市领军型项目顺利落户。为加快产业和城市功能转型升级,推行了企业主辅分离,设立了生态农业、服务业、社会事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激励五大引导基金。针对安臵房建设滞后以及安臵中遇到的矛盾,积极调整安臵房开发建设模式,实行政府企业主导,不仅缩短了安臵房建设周期,而且提高了安臵房品质。突出休闲、设施农业,都市型生态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二)改进工作方法,不遗余力突破重点难点。把今年确定为‚项目突破年‛和‚工作落实年‛,明确了‚服务业加速、工业提升、新城建设亮点、社会事业培育、转型升级保障‛五大工程30项重点工作,并把每项工作都细化到具体项目和时间节点,明确了责任部门、打分细则和督查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在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班子成员绩效考核中直接加减分,对未按时间节点完成的工作进行延伸考核,实行累进制扣分,对配合部门进行延伸督查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机关日常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有效地提高了重点工作的组织程度和推进力度。组织开展拆迁会战、项目集中开工、招商引资集中签约、城建项目和安臵房建设集中检阅‚五大活动‛,集中精力突破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有效地 5 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设立机关作风建设保证金,加大对区级机关‚五条禁令‛的考核与处罚。以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事务职能有效分离为原则,合理划分了开发区内部职能,完善了管理机制,激发了发展活力。组织开展四季度攻坚、拆迁扫尾冲刺、信访老案化解等阶段性重点工作会战,拆迁扫尾民居11户、非居24家,化解信访老案22件,化解率名列全市前茅。
(三)着力改善民生,不遗余力推进统筹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市区首发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向15248名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基础养老金950.68万元。三个档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补助标准每月分别提高20元、20元和50元,全年安臵失地农民2581人,被征地农民回归社会保障工作基本完成。城乡低保每月分别提高60元和50元,近5000人从中受益。新组建组级资产股份合作社78家,享受股权人数8179人。积极实施社会事业培育工程。968890求助服务热线实现全覆盖,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全市领先。秦灶、彦明、八一三个公益性公墓及殡仪服务站基本建成,文明办丧、惠民殡葬以及迁坟工作有序推进。北城中学春季如期开学,新永兴小学、第六人民医院建成使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色明显。成功承办全国少儿五子棋比赛,并分获个人、团体冠军,区女足在省十七运勇夺金牌。美术作品《荷塘清秋》荣获省五星工程银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全市前列。‚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国家白内障无障碍区‛顺利通过验 6 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进展顺利。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市容环境、公共秩序、小区管理、社会风尚‛四大整治,推进‚志愿服务、氛围营造、结对共建、清洁家园‛四大行动,‚讲文明、树新风、迎世博‛主题活动富有成效,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验收。全面加强法治、平安建设。‚五五‛普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大信访‛、‚大调解‛、‚大防控‛机制进一步健全,诉前调处、检调对接以及技防体系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强化,法治城市创建稳步推进,‚四位一体‛长安工作经验全市推广,区法院建成首批全国文化建设示范法院。
(四)推进“创先争优”,不遗余力强化党建保障。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紧扣转型发展抓党建、强保障,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圆满完成,党建十六项重点工作全面实施,荣获全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突出绩效优考核。全面改革对街道(开发区)和区机关部门的考评机制,变单位和部门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为领导班子和领导班子成员绩效考评,率先推行领导干部绩效考评分类排名,有效地增强了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激励性。突出创新增特色。以大党建为统领,不断推进党建创新,机关、社区、企业、学校‚四位一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党务公开‛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文明使者文明行‛、非公企业党群共建示范集聚区、廉政文化艺术节、党外干部实职安排等品牌特色得到巩固,条线有品牌、街道(开发区)有亮点的创先格局基本形成。突出重点抓深化。顺利完成区 7 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了行政管理体制。村居两委以及村经济合作社、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村居党组织‚四诺两争‛主题活动卓有成效。推行了领导干部公开选拔、机关中层干部换岗交流、区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公开选调,通过差额推荐、差额面试、差额考察、差额票决选拔科级后备干部61名。首次组织领导干部赴新加坡境外培训,组织科级后备干部和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分赴浙江、江阴、昆山跨区培训,‚研训一体式‛培训干部151名。大力推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两大体系‛建设,《廉政准则》有效落实,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初见成效,宣教、监督、预防、惩治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积极开展地方人大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人大、政协依法按章履行职能,在转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武装、老干部、统战、群团、保密、双拥、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成绩浸满汗水,成功饱含艰辛。这是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发有为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委常委会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还不快,服务业占比、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制约项目推进的因素和环节较多,项目突破较慢,见效周期较长,违法用地比例居高不下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少数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新形势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极 8 少数干部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尤其是区级机关作风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以“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为统领,开创港闸“十二五”科学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和指导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各自实际,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和省、市委全会精神,把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融会贯通到港闸‚十二五‛发展中来,贯彻落实到转战‚十二五‛、开创新局面的行动中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上下的首要任务。‚十二五‛是港闸发展进程中实施根本性转型、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关键五年。区委对谋划好‚十二五‛发展高度重视,从去年10月份开始,就组织有关部门着手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并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
(一)“十二五”时期的战略定位
综合分析未来五年港闸所处的历史方位,可以作出三点 9 判断:一是港闸正处在转型升级的突破期。去年区委六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了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决策,着重解决了为什么要转的问题。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全区上下基本上形成了共识。就港闸而言,转型升级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着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难得的机遇,特别是城市建设不断提速,近两年的城建项目数和投入量在市区两个区中已平分秋色,以北城大桥通车、静海大桥开工为标志,以通吕运河为中轴的两翼齐飞、融合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加快转型升级条件具备、时机成熟;特别是机遇呈现叠加之势,不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效应全面释放,而且随着沪通铁路和南通西站的开工建设,我区正日益成为‚接轨上海、融入苏南、辐射苏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城市门户,打造和确立南通乃至江苏沟通江海的枢纽之区,机遇难得、机不可失。因此,未来五年是我区加快转型升级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立足怎么转、如何快转、转好,力促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和重要任务。二是港闸正处在‚主城区‛地位的确立期。随着通州去年撤市建区,‚大市区‛建设的序幕业已拉开,港闸地处城市中心区域,经过区划调整二十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近几年城市建设的提速,已经基本具备向‚主城区‛迈进的基础和条件。紧紧抓住未来五年的关键时期,咬紧牙关转型升级,锲而不舍塑造城市,力保实质意义上‚主城区‛地位的确立,不仅是港闸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是确保在‚大市区‛ 10 建设中不被边缘化的现实需要,更是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迫切要求,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三是港闸正处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按照‚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战略定位,明确提出2018年左右在全省江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区作为主城区,现代化进程应该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走在全市前列。立足‚十二五‛期末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坚持把现代化建设与‚主城区‛建设融为一体,双轮驱动,互为促进,共同突破,不仅城方能新、区方能强,实现北翼新城与南通强区的统一,而且有利于抢占发展制高点,开创港闸更美好的未来。
基于上述判断,‚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要以‚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为战略定位。这既是大势所趋,又是现实需要,既是上级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是区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谋远虑、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历史赋予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神圣使命。全区上下要树立更加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用‚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的总目标引领‚十二五‛发展,坚定不移地朝着‚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的目标奋进,不断开创北翼新城和南通强区建设新局面。
(二)“十二五”时期的总体要求和战略目标 根据上述战略定位,‚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11 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港闸实际,突出“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城市化为引领,以项目等要素集聚为带动,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民富居安为根本,加快实现产业向高端、工业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城郊型向主城区、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全面小康向现代化“五个跨越”,推动“品质新城”和“四优强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初步建成市区北翼业态、功能、形象皆优,活力、实力、魅力兼备的现代化新型主城区。
目标取向是:
——加快建设经济业态与质态领先的现代化新型主城区。以增强综合实力、提升产业层次、优化经济质态为取向,到‚十二五‛期末,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占GDP比重超过1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3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5%,房地产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1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突破3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2%,基本建成以现代城市产业为支撑,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强的高端产业之区。
——加快建设城市功能与形象上乘的现代化新型主城区。到‚十二五‛期末,‚功能完备、能力充分、衔接顺畅、安全生态‛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以商、办、住、游、购、娱为主体的消费集群初具规模,优质、均等、多层次的 12 公共服务总体配套,集滨江水城、生态绿城、功能新城为一体的宜居环境初显特色,城市化水平超过90%,城市绿化覆盖率突破48%,基本建成以核心区为龙头,‚1+6‛空间布局合理,形象优美、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之区。
——加快建设社会祥和与文明一流的现代化新型主城区。就业充分,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以及城镇失业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100%、95%和9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小于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3.5万元和2万元;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显著提升,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明显加快,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放大,到‚十二五‛期末,教育文化卫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到50%;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长安港闸‛、‚法治港闸‛、‚诚信港闸‛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基本建成生活安康、社会和谐、充满现代文明气息和社会发展活力的幸福首善之区。
(三)“十二五”时期的战略原则
1.必须始终高举转型升级大旗。转型升级是港闸刻不容缓的战略选择,是‚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过去一年的实践表明,转型升级固然会遇到过渡性减速的阵痛,面临破旧立新带来的诸多矛盾,但如果不加快转型升级,不仅现在没有出路,发展道路会越走越窄,而且将来会遇到更大的困难,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在任 13 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论难度有多大,我们都要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舍得弃小利,敢于图大成,不受眼前诱惑,忍住一时之痛,持之以恒地把转型发展贯穿于‚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的全过程。
2.必须始终突出城市化建设。现代城市是高端资源、高端产业、高端信息、高端人才的集聚地。坚持以城市化为引领,加快城市化进程,不仅可以有效化解我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矛盾,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而且有利于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位提升,推动优质资源要素集聚,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因此,加快城市化是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和有效抓手,是‚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举足轻重,事关全局。
3.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港闸过去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科技创新,‚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更需要改革开放激发活力、科技创新加大推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引进和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效破解制约转型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进全方位开放,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仍然是我们制胜未来的重要法宝和动力源泉。
4.必须始终致力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优先,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不断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加快发展社会事业,14 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创造高效、有序、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既是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的立区之本,更是激发广大群众支持发展、共建新城热情,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保证。
三、以“五大工程”为抓手,力促“十二五”强势开局 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经济城市‚双转型‛向纵深迈进的关键之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紧扣“十二五”战略定位和总体目标,以城市建设为突破口,以强攻项目为切入点,全力实施“城建引领、产业升级、社会管理创新、民生优先、创先争优”五大工程,力促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二五”发展开门红。
2011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GDP增长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16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以上;新开工安臵房300万平方米以上,安臵拆迁户2500户以上。
明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五大工程:
(一)全力实施城建引领工程
新城之要在于建,建才能出功能、出亮点、出形象,建才能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区位价值、促进产业升级,建才能打造主城区品质、造就主城区内涵。因此,对港闸来说,城市建设是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必须一马当先,率先突破。建立城市建设指挥部,强化综合统筹、组织协调、政策研究和工作推进,并在工作上优先安排,力量上重点保证,力促城市建设再提速,全年实施城建项目88个,开展前期项目8个,重点打造城建亮点18 个,确保投入50亿元以上。积极顺应沪通铁路和南通西站开工在即的新形势,组织开展新一轮区域战略性发展规划的研究,超前对接,放大沪通铁路预期效应。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构建交通枢纽之区为目标,依托南通火车站,对接南通西站和兴东机场,突出快速化立体交通和贯通性路网系统建设,加快构建高效、便捷、通畅、安全、一体的现代交通体系。保障江海大道、通宁大道两条高架建设,实施高墩圩桥、高店路口两座立交建设,启动南憩亭大桥西侧立体化改造,加快构建立体化交通体系。推进静海大桥、永兴大道通扬运河大桥、中心河路通扬运河大桥‚三座大桥‛建设,加快城北大道东延、工农路北延、幸福大道、机场路等主次干道建设,着力形成东西贯通、南北一体的路网体系。启动长平路九圩港大桥前期工作,接轨沪通铁路南通西站。
加快核心区打造。按照‚三年出雏形‛的节点要求,积极放大北城大桥通车效应,在全力打造北翼新城商住品牌的同时,更加突出商业商务、文化娱乐等城市功能建设。明年重点抓好三个‚两‛,即全力突破华强城市乐园、美食城两大龙头项目,力争华强城市乐园项目上半年开工建设,美食城项目地块9月底挂牌出让;加快通吕运河绿廊、草场河整治两大景观建设,力争通吕运河绿廊上半年启动建设,草场河上半年完成整治,下半年启动景观建设;加快推进国税大楼、北城小学两个公共服务型项目,力争国税大楼上半年开工,北城小学下半年建设。与此同时,加快尚海城、嘉御龙 16 庭等项目建设,抓紧万科等地块开发,幸福竖河、秦灶河景观建设上半年完成,绿洲国际假日大酒店明年10月份试营业。
加快‚一城一镇两片区‛开发。以市北科技城建设、唐闸老镇改造以及城闸大桥北片区、崇川大桥北片区开发为重点,加快形成以核心区为龙头、其他板块相呼应的开发格局。突出市北科技城建设。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见成效‛的目标,全面启动市北科技城建设,确保搬迁工作上半年完成;市政配套设施、水系调整和景观建设明后两年全面完成;一期开发地块明年上半年挂牌出让,二期开发地块明年年底前完成征地报批工作;招商选资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太阳能项目为龙头,力争3-4个高端项目落户。认真做好失地农民预安臵工作,确保3月底前安臵到位。突出唐闸老镇改造。以‚南通〃1895‛项目为抓手,融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元素,加快张謇广场、红楼保护区等项目建设,推进新工房、东工房等区域改造,实施通扬运河‚一河两岸‛景观建设,初步显现近代工业遗存旅游等功能。突出城闸大桥北片区开发。抓紧上海保利地块开工,有序推进永兴商城片区开发,力促该区域早出形象。突出崇川大桥北片区开发。抓紧静海大桥周边地块拆迁,加快秦灶镇区以及飞鹤物流、添宝宾馆节点开发,推进该区域与核心区融合发展。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抓紧启动江海大道南憩亭大桥至崇川大桥段城市景观大道建设,力争与高架建设的后续工程同 17 步实施,着力打造一条档次一流的城市风景线。实施城市绿谷二期工程,加快南通盆景花卉展示展销观光园、龙潭公园、南工房绿地等生态景观项目建设,确保南通盆景花卉展示展销观光园、南工房绿地年内建成。全年绿化造林3000亩,其中成片造林1000亩,建设公共绿地500亩。
加快拆迁腾地步伐。拆是建的前提和保证,是项目建设的首要环节,是腾空间、促转型、育亮点、出形象的首要任务。坚持拆迁先行,按照全面突破与积极稳妥相统一、拆迁与安臵相同步的原则,全力推进拆迁搬迁工作,全年计划拆迁民居7000户、100万平方米,非居300家、50万平方米。进一步完善非居拆迁推进机制,加大非居拆迁突破力度。继续开展拆迁扫尾攻坚,力求做到开拆一块、拆净一块、腾出一块。进一步规范拆迁市场和拆迁行为,不断营造良好的拆迁氛围。积极开展拆违综合整治行动,坚决消除乱搭乱建等顽疾,大力提升港闸的市容市貌。加快经营性土地的收储和出让,全年出让经营性土地1000亩以上,收储经营性土地2000亩以上。
(二)全力实施产业升级工程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产出强度。实施产业升级工程,关键要立足构建现代城市产业体系,突出项目带动,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前提下扩大有效投入,实现增量调整。
力促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继续把服务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臵,政策上加强引导,要素上重点倾斜,确保服务业投 18 资增长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服务业增速高于GDP增速、服务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加快发展房地产业。经过近两年的蓄势,我区房地产业逐步步入厚积薄发的良性阶段,不仅发展明显提速,在建高档楼盘和即将开发地块达到16个,而且质态明显提升,万科、保利等国内一流品牌开发企业进军南通首选港闸,加之较高的性价比,我区正在日益成为市区房地产市场的新热点。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坚定不移地把加快发展房地产业作为‚打造北翼新城‛的先导,加快桂花小镇、皇家花园、北城名郡等项目建设,抓紧上海保利、绿墅湾等项目开工,推进柠檬酸厂周边、静海大桥周边等地块开发,力争全年新开工房地产面积100万平方米,竣工房地产面积50万平方米。加快发展城市商业商务。以北城大桥正式通车、静海大桥明年竣工为契机,大力发展高端商务、现代商贸等业态,年内确保金海岸竣工运营,鸿鸣摩尔购物中心、百安谊家国际商务中心等项目主体工程竣工,鸿鸣商务中心、佳达商务楼宇等项目启动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着力培育现代商务商贸集群。加快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业。以紫琅科技园、南通软件园北园、南通数字科技园为主阵地,推动软件和服务外包业跨越发展,力争紫琅科技园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南通数字科技园年底前具备开工条件。加快建设物流园区。建立站北物流园管委会,强化工作统筹,确保规划编制工作明年年内全面完成,幸福大道、机场路以及园区内路网、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交运物流项目上半年 19 正式开工,力争新引进大型物流企业2-3家,到‚十二五‛期末建成省级物流示范基地。
力促工业转型升级。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高新技术产业摆在工业发展的首位,加大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引导力度,强化高新技术产业招商,着力构建以开发区和市北科技城为龙头,园区为载体,企业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倍增发展格局,确保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快于工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工业发展速度。开发区要先行先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促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翼齐飞,勇当全区转型升级的排头兵。积极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优质企业上市‛行动,注重培育上市后备资源,引导企业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手段实现裂变发展,力争明年新增上市报会企业1家以上。大力实施‚重点企业提档‛行动,强化商标工作,推进品牌创建,以企业技改为抓手,加快华能‚上大压小‛等项目开工建设,抓紧宝通合金钢、东鑫船舶等项目投产,力促宝钢线材等项目全面达产,全区亿元以上企业达到60家以上,其中超10亿元企业8家以上、超50亿元企业1家以上。积极推进企业属地管理,理顺关系,优化服务。不断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园区为载体、以中心为平台、以人才为根本、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0个,新增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各类科技基础设施平台20项以上,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50项以上,专利授权1000 20 件以上,新增入孵企业15家以上。
力促招商选资创新突破。主动顺应转型发展趋势,重点围绕功能性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及行业领先企业开展招商选资,实现由招项目向引产业、引业态、引园区的转变。进一步提高选资门槛。重点招引符合省‚点供‛条件的项目,招引世界500强、中国1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的项目,招引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对注册资本强度低于100万元/亩、税收低于20万元/亩的制造业项目,原则上不供地,把有限的土地指标优先用在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带动城市功能升级的战略性龙头项目上。进一步优化招商机制。逐步淡化街道招商职能。强化开发区、重点园区和区级招商职能,强化街道和相关部门服务项目落地建设职责,整合招商力量,完善考核方法,健全区投资促进局以及各产业主管部门与各重点园区全面对接机制,进一步形成整体合力,提高专业化、精准化招商水平。进一步提高招商实效。不仅要注重信息捕捉,更要强化信息梳理和分析,强化对项目招引过程中遇到的政策、要素等问题的研究,加大项目突破力度,力促太阳能、轮胎子午线等项目顺利落户,确保全年引进注册资本超3亿元或3000万美元以上的重特大项目3个以上,注册资本超500万元的软件和服务外包项目30个以上。
(三)全力实施民生优先工程
进一步加快安臵房建设和安臵工作。按照‚建得快、质量好、分得顺‛的要求,全力以赴推进安臵房建设和安臵工 21 作,千方百计缩短过渡周期,为加快拆迁、推动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要强抓开工。以幸福人家、陈桥佳苑二期等8幅地块为重点,抓紧前期工作,明年上半年集中开工,并由此掀起新一轮安臵房建设热潮,确保全年新开工安臵房300万平方米。要坚持进度与质量的统一。从前期、建设、后配套、安臵等各个环节入手,细化节点,环环扣紧,有效组织,加快推进,确保明年竣工安臵房面积55万平方米。始终把质量第一贯穿于安臵房建设的全过程,强化工程监理,加强过程控制,积极探索拆迁户代表参与规划论证、方案设计、工程监理等机制,让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赢得群众支持。要强化规划。未来五年是我区拆迁最为集中的时期。要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缩短过渡‛的思路,认真分析今后5年的安臵需求,进一步完善安臵房布局规划,同步考虑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适度超前建设,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即拆即安臵的历史性突破。积极做好剩余房源的处臵工作,着力解决急需安臵的拆迁户实际困难。
积极推进万顷良田建设。把保障群众利益、改善居住环境贯穿于万顷良田实施的全过程,全面落实‚双臵换‛保障政策,确保群众利益最大化,坚持安臵优先原则,全面加快安臵房建设,确保一期安臵房2012年6月底交房,二期安臵房2012年年底前交房。围绕‚7月底完成项目区一期搬迁、12月底通过省厅复垦验收‛两个必保目标,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确保万倾良田建设一期工程按计划如期建成。积极做好农业招商工作,推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和‚菜篮子‛基 22 地建设,做到复垦一片整理一片,整理一片建成一片。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充分就业创建成果,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充分就业村创建率90%,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切实解决弱势困难群体的生活困难。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积极推进南通职业大学落户,推动紫琅学院专升本,逐步打造南通职业教育高地;以‚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优质化、均衡化。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第二人民医院扩建,完成唐闸、永兴、幸福三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任务。加快残疾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老年人事业,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文体惠民工程,高标准建设‚十佳‛业余文体团队、‚十佳‛社区健身俱乐部和‚十佳‛农家书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人人争创文明城、个个争当文明人‛主题活动,全面推行文明城市、卫生城市长效管理,确保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三年大考‛和全国卫生城市复查。深化‚文明使者文明行‛系列活动,提高文明新风的示范效果。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加快北城停车场建设,开展乱倒垃圾、乱停车辆专项整治。加快农贸市场配套和改造升级,实现服务与管理的双提升。
(四)全力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
以南通被列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为契机,突出‚法治港闸‛、‚长安港闸‛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加快社会管理创新,着力构建科学、全面、有序、务实的社会管理机制。
优化村(社区)管理。加快村(社区)组织职能转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发展要求的提高,依靠土地资源粗放式发展村级经济已经没有出路。要弱化村(社区)组织经济职能,强化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的职能,从明年开始,街道(开发区)要取消对村(社区)招商引资等指标的考核。扶持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顺应形势的变化,采取直接臵业、合股臵业、融资增值等多种途径,从根本上转变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式,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增强经济‚造血‛功能。区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鼓励村(社区)转变集体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意见,积极从优惠出售安臵小区商业用房、扶持添臵商业用房、集体资金有偿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积极创新村(社区)管理模式。积极整合村(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民政服务站等资源,着力构建融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社会救助、福利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进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探索征地拆迁农民个人身份与经济身份相分离的机制,在保留原村(社区)经济身份的同时,推进拆迁安臵户属地化管理。
优化公共服务管理。在‚968890‛求助服务热线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扩大‚968890一键通‛电话机在特殊人群中的普及面,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以及信息反馈等机制,进一 24 步提升服务内涵。创新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体系,把外来人口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着力解决外来人口子女入学、就业、医疗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实现房屋出租户签订责任书、流动人口登记办证和单位凭证(暂住证)用人三个100%;加快秦灶、陈桥‚新港闸人家园‛建设,推进外来人口‚三集中‛管理,力争3年内‚三集中‛率提高到80%以上。强化街道(开发区)物管站职能,改革拆迁安臵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变物业公司管理为自主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优化社会秩序管理。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加强区大调解中心建设,改善硬件条件,充实人员,建优队伍,着力将其打造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综合性平台。强化街道大调解中心和村(社区)大调解工作站建设,完善大调解中心与各专业调解的对接机制,着力构建‚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融帮助、教育、管控、就业于一体的区、街道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中心,完善刑释解教人员的‚救济‛机制,确保特殊人群安臵率不低于80%。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加强防控指挥系统建设,着力构建公安分局二级视频指挥平台与派出所三级视频指挥室一体化协同作战的格局。进一步整合公安、专职保安等专业巡防力量,加强社会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着力形成具有港闸特色的群防群治新模式。按照‚简便、价廉、实用‛的原则,深入推进技防建设,经过1-2年的努力,力争居民户技防入户率90%以 25 上,要害部位技防入户率100%。启动‚六五‛普法,推进法治城市创建,不断优化区域法治环境。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和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五)全力实施创先争优工程
突破重点,实现目标,贵在精神,重在落实。要不断完善重点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传递压力,进一步形成创先争优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
进一步健全目标责任机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要求,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要求具体、操作性强的目标责任体系。一是工作项目化。将‚五大工程‛分解到重点工作,细化到具体项目,并做到责任主体、目标任务、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四个明确‛,实行全程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加大重点工作的突破力度。二是项目节点化。每项重点工作、每个重点项目都要细化到具体时间节点和具体考核标准,采取‚挂图作战、倒轧进度‛的方式,切实加以组织推进。三是节点责任化。推行城建项目信息化管理,将每个项目的工作标准、时间要求、进展情况以及推进流程中各个节点的责任部门完成情况在局域网公布,相互掌握情况,互动推进落实。建立重大项目会办制度,实行重点服务业、工业项目领导挂帅、部门负责责任制,全程跟踪,定期会办,集中攻关,全力突破,切实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进一步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总结完善街道、开发区和区 26 级机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一方面,突出刚性化。在指标设计上,进一步突出引领转型,重点在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服务业税收、重点项目推进、城市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刚性指标上加大权重,综合考虑上年的实绩和计划,更好地体现差别化考核和创先争优。深入研究城建考核机制,加大出让地块、市级城建项目的考核权重,强化考核的刚性,更好地体现考核的导向性。另一方面,突出‚双捆绑‛。在继续坚持延伸挂钩等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同时,对‚五大工程‛牵头部门和相关配合部门实行节点责任捆绑考核;实施街道、开发区和机关部门按节点‚联考‛,同一节点捆绑加减分,并分别纳入街道、开发区和相关部门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总分。
进一步健全督查督办机制。进一步完善‚三办‛机制。一是催办。把各责任单位的节点指标列出来,定期通报,提醒催促,鞭策激励。二是督办。对未按期保质完成节点目标任务的,即时扣分并向全区通报,同时下发督办单和节点完成承诺书,相关单位承诺完成期限并公开公示。责任部门全年节点完成率低于70%的,要向区委、区政府说明情况。三是帮办。坚持领导挂帅督查,区分管联系领导和挂钩街道、开发区的领导要定期亲自到一线督查督办,及时掌握工作的进展情况和落实效果,及时协调解决问题,落实好‚帮办‛责任和‚帮办‛措施。建立重点工作问责制度。研究出台重点工作考核问责办法,明确具体的问责情形以及相应的问责方式,并将问责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以强有 力的组织措施确保重点工作落实。
实现转型发展新突破,关键在党,核心在人。要按照‚领导有方、引导有向、保障有效、推动有力‛的要求,以创先争优为统领,以党建重点工作为抓手,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切实为转型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四位一体‛推进模式,突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省、市、区委全会精神的学习,切实把全区上下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区委‚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的工作要求上来。组织开展‚建设主城区应该做什么、当前怎么做‛大讨论,进一步拓宽眼界、思路和胸襟,树立‚打造精品、成就经典、不图一时、不留遗憾‛的长远观念,围绕区划调整20周年,开展‚万人看港闸‛活动,全力营造‚转战十二
五、争作新贡献‛的强烈氛围。积极做好区委换届工作,精心组织各党派、工商联、侨联、文联、海外联谊会等的换届。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机制,组织开展优秀科级干部评选活动,加大后备干部分类差别化培养力度,全力打造素质过硬、干事有为的干部队伍。开展面向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招录公务员、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选拔副科级干部工作,为基层干部成长提供平台和空间。深入开展村(社区)党组织‚四诺两争‛活动,不断深化党群共建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开展‚党员先锋行‛活动,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 设,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和务实意识,坚决克服不推不动、不催不办的不良习惯,形成雷厉风行、立说立行、讲实话、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建立联系群众‚123‛制度,每位区、街道(开发区)、村(社区)干部分别建立1、2、3个经常性联系户,全年分别走访群众100、200、300人次以上。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推进领导干部思想道德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创新宣教载体、权力监督机制、源头防范举措,狠抓案件查处,力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积极推行区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不断提升公信力、凝聚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启动‚六五‛普法,推进法治城市创建,进一步优化依法办事的环境。积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开展工作,同舟共济谋发展,合力奋进建新城。巩固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积极发挥各民主党派以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为转型发展凝聚力量。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力促人民武装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全区各级党组织要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强烈的机遇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以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致力转型,聚力赶超,不断开创北翼新城和南通强区建设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第四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论形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描绘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正确认识形势,把思想统一到以胡锦涛 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进而把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科学分析和判断国内外形势,历来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只有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才能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圆满实现。一
孙中山先生曾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国家的兴衰,社会的进退,与世界的发展、时代的潮流息息相关。
近代中国,封建统治者常以“天朝上国”自居,虽有“天下”观念,却乏世界眼光,闭目塞听,抱残守缺,自绝于世界潮流之外,以致中华遭遇“五千年未有之变局”,国势衰微,饱受欺凌。
“不先审天下之势而欲应天下之务,难矣。”残酷的现实令诸多仁人志士痛定思痛,思考中国社会的根本性质和振兴之路。他们竞相“睁眼看世界”,积极了解世界大势,介绍域外典章制度,借鉴各国文治武功,以求救亡图存,强国富民。他们更在实践之上,或致力于器物的更新,或求助于制度的变革,又或仰赖于文明的改造与自新,凡此种种努力,无不尽心尽力,呕心沥血,从而使得古老中国逐渐踩上了现代化的“鼓点”。
在这个“看时局”、“图振兴”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革命与建设带入了全新的境地,清醒、深刻地把握着鸦片战争后历史的变化和本质: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而,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使命就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把中国革命融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潮流,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国情之中。国民革命兴起之时,我们党审时度势,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革命转入低谷之时,我们党认真分析时局,总结经验教训,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抗日战争爆发后,我们党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了全面抗战、打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抗战胜利之后,中国面临着两个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还是“黑暗的中国之命运”。中国共产党力求“光明的中国”,在和平有望之时,积极谋求和平,在和平破坏之后,毅然展开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解放之后,我们党深入分析国际环境与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我们党对于国内外形势有明智的判断,因而政策得力,成就斐然,但也曾发生过误判,由此而导致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审视时局,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力行改革开放。随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党再次顺应时势,拨开“市场”与“计划”之争的迷雾,使改革进入了快车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无论出现怎样的分歧、争论以及波折,明辨局势、顺应潮流都是我们党制定并调整一系列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实现社会长期稳定、繁荣和发展的前提。二
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是一项伟大的实践,其中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我们对世界局势与中国国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结果。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发展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转移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在此情况之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而孤立地发展。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并存,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然而,国际风云还有云谲波诡、乱象杂陈的一面。我们应当看到,当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东西方对峙的冷战格局解体之后,大规模战争的阴影已逐渐褪去,但局部冲突依然时有所见。同时,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也给世界埋下了不安的隐患。我们更应当看到,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面对今日之新世界,中国当谋求自身之新发展。
今天,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了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一方面,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我国政治安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全世界都看好中国。抓住战略机遇期,我们的和平发展之路前途光明;把握好黄金发展期,将为我国后面十年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与市场经济改革的加速,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也日益多样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因而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
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客观形势,也是我们必须直面的具体问题。总体来看,这些特征由一系列的成就与挑战构成,每一个特征都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它们既记录了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轨迹,又为我们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世界大势与本国国情,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路线图上必须标明的“路标”。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机遇稍纵即逝,挑战不请自来,而浪费机遇则无异于放大了挑战。正确分析形势,勇于把握机遇,我们的征途上便会少去许多荆棘。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形势,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为我们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正确分析和认识形势,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认真学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形势的一系列科学论断,对于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阔步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确认识形势,才能找准历史方位,明确前进方向。“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地位。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定到2020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从目前算起还有15年。“十一五”时期能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为下一个10年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十一五”时期各项工作的重要性。
正确认识形势,才能抓住关键所在,作出科学决策。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正确认识形势,才能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在形势好的时候,越需要保持忧患意识。“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当中华民族扬起复兴之帆时,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都需要一种危机感,譬如警钟,常鸣在耳。“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是中华前人的教诲,也是一个大国应对国际风云与国内局势时应有的气度。有了这样的忧患意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敏锐的眼光与清醒的头脑,缜密思路,未雨绸缪,洞察先机,趋利避害,躲过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暗礁,抵达胜利的彼岸。
当代的世界与中国,一日千里,瞬息万变。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因时适变,为法不同”。我们要认清前方的形势,坚定脚下的征程,把握时局,破解难题,明察秋毫,脚踏实地。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走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
第五篇:中共巩留县委十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
全面开创巩留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新局面 中共巩留县委十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昨日召开伊犁新闻网讯(记者刘佳)“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和伊犁州党委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今年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各项工作,团结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大胆变革,主动担当,全面开创我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局面。”12月30日,在中共巩留县委十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巩留县委书记李世民在工作报告中如是说。
今年,巩留县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科教兴县、农牧富县、工业强县、旅游名县”五大战略,积极应对“11〃1”地震灾害,全面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3.5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8亿元,增长4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达到1.15亿元,增长3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39亿元,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13元,增长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705元,净增1278元。
2012年,巩留县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和伊犁州党委工作会议精神,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以构建“绿色巩留”为主题,以实现“跨越发展、富民强县”为目标,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全面
实施“生态立县、科教兴县、文化塑县、工业强县、旅游名县”战略,加快“三化”进程,推动旅游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齐头并进,依托“产业带动、项目支撑、援疆助推”,争创国家级生态旅游县、园林县城,努力把巩留打造成为河谷东部生态环境一流、特色产业鲜明、民生事业兴旺、社会发展和谐的中心区域。力争使农牧民人均纯收达到8721元,净增101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