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度书法学习总结
2017年书法学习总结
从开始学书法,我就喜欢上了它。后来认识了刘老师,加入了他的书法小组,认识了很多真心喜欢书法的大朋友。刘老师的书法课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他对我总是耐心细致的指导,再加上我的同学——叔叔阿姨们业余时间努力习字的上进心,这些共同影响和激励着我。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书法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并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的一副作品在“第八届山东省少儿书画摄影大赛”中,荣获书法类三等奖;另一副六尺隶书长条在“济宁市第四届全市教育系统廉政文化进校园书画篆刻比赛”中获奖,并在市博物馆展出。我还和我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在“济宁市园林管理局‘挥毫颂盛世 翰墨迎新春’庆新春送对联”活动中为市民书写对联。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一副书法作品、每一张奖状都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字写得好,是自己掌握的一种本领,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把字写得更好!
第二篇:寒假书法学习总结
寒假你学了什么做了什么,你会好好总结一下吗?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寒假学习总结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整天对着电脑打字,人们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字也写得越来越难看,而且经常提笔忘字……我们手写用的很少了,基本上在电脑面前就可以完成很多任务了。现在很多学生都沉醉于与时代同步的高科技的产品中,特别是网络对我们的影响,很多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已经失去兴趣了,其中书法也不例外。现在很多事情都可以上网做的到,效果还比起传统的方法要理想,使很多传统的文化和习惯都失去了他原有的功能。幸运的是,小时候我喜欢写字,在书法热消退的今天,仍然对其热情有加,而且能不断地接触到书法、认识到书法,有学习书法得机会。这个假期,我与书法接触的时间就更多了,真正明白书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用毛笔书写汉字。
㈠ 春联
1月27日,我参加了由小榄镇宣传文化中心和中国银行小榄支行主办的春联义赠活动,现场为群众书写春联。参加这次活动的除了有老中青年儿童的书法爱好者,还有部分的青年志愿者。过年贴春联是中国最传统的民间习俗,家家户户都会在门的两侧贴上精美的春联。红红的春联承载着人们对新春的祝福和未来的寄托,抒发美好的愿望。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印刷春联快速兴起,各家各户的笔墨、砚台闲置了,印刷精美、烫金勾边、物美价廉的印刷春联占据了市场。人们也乐得图个省事,挑选几幅自己满意的吉利话,花花绿绿望门上一贴,简单地完成节日里的一道程序。但是我觉得印刷的春联千篇一律,很难表达自己真切的心情。因此,这次为现场的群众和为孤寡老人院书写春联活动,我认为是成功的,而且意义不凡。当我看到前来取春联的群众露出满意的笑容;看到老书法家赏心悦目的春联作品;看到小朋友的积极书写春联;看到青年志愿者的孜孜不倦的服务,我充分地感受到我镇书法艺术事业的繁荣。其繁荣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群众的安居乐业,构件和谐社会,打造文化强镇,天时也;深厚的文化底蕴,物质经济的发展,地利也;政府的重视、企业家的支持、艺术爱好者的积极参与,人和也。同时也让我感受到我们挥毫弄墨的春联,蕴涵着墨的清香、春的喜悦、笔的情深,在我们的手中变成一幅幅好的春联,一幅幅好的春联再配上气韵生动的书法,不但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又成为一件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参加这次活动,从裁纸、选内容、调金粉颜料、书写、粘贴等,这不仅让我更了解春联文化,还让我更接近社会、更接近生活。今年,家里的春联全部由我来撰写。这样的春联,用词恰如其分,内容随心所欲,不但增添节日喜庆的气氛,而且更能反映自己的愿望。
㈡ 读书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中国书法这棵树》和《书法美学教程》。让我明白了真正学好书法除了在技法方面下工夫之外,还要培养其他有关方面的修养。要多读书,对文学、美学、艺术、哲学等的广泛涉猎,增强对艺术的感悟能力和鉴赏水平。只有头脑聪明起来才能使拿起笔来的手指挥如意、灵活自如。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就是这个道理。通过读书,一是提升人文精神,培养人格理想;二是增加传统文化积累,涵养气质和自外功夫。熟读书史,多读书论、文学、哲学、美学、心理学,增强书法的内涵,协调发展,不呢感顾此失彼,书法除写外,更重要的是强调学问修养。
㈢ 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主要途径之一。寒假期间,我临了几个碑帖。从黄庭坚的《松风阁诗》中领会到结体中宫收紧、长笔四展、用笔锋利的黄书特点,还有诗人黄庭坚借景抒情,表达对贬谪生涯的不满,对先师文友的怀念,不屈于当权的决心;从汉《曹全碑》中理解了其“秀丽俊美”的风格特点,全临完800多字,耐心也不可少;从《城隍庙碑》中领略到小篆的笔画细而匀整、圆浑流丽,虽然通篇仅86字,但每笔每划都 要细而匀,明白细节的重要。我知道临帖的学习过程中,并不只是表面临古人留下的字帖,学习优秀的传统书法,更重要的是体会临帖的学习态度。如果在临帖时,看到某一字或某一笔画不喜欢。不要改写字帖,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去学习揣摩,以这样的砚台度去学习才会学到很多。要对学习中的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才不那克服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而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㈣ 创作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应用,而应用也是对学习的检验。书法的学习尤其如此,因此,书法的创作是必不可少的。书法作品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人的知识修养、基本功、艺术品位的高低,在作品中会充分显示出来。寒假期间,我写了两篇钢笔字和一幅毛笔字。毛笔字我采用了条幅形式中的折扇式,用四个折扇写完了整篇《五柳先生传》,而且落款用了款文一体式,算是自己的一个新尝试。从中我明白到:创作,由于离开了字帖,自己去运用学过的用笔、结体、章法等因素。如果哪一部分学习得不够,一下子就会暴露出来。从学习的角度讲这是好事,这会告诉我应该在哪里加强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学习变得更具有针对性。如果总是埋头临帖,就不容易发现自己的弱点。
㈤ 科研
寒假期间,我计划在下学期积极参加科研立项,准备申报学生课外科研课题,初定课题名称为《历代书法》。希望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书法的了解,激发浓厚的学习书法兴趣,促进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培养科研精神,锻炼综合能力。
㈥ 书法教学
“从去年秋季学期开始,书法课将成为广东省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每周一节,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我们的目的不是培养书法家,而是国民教育、文化传承。’陈绍基强调。对于此决定,中小学校普遍反映开设书法课很有必要,但是成为必修课在操作上尚有难度,师资紧缺是最大的困难所在。”
据我了解,目前各级学校合格的书法师资极缺,尤其是中小学的书法教师的缺口很大。继2005年绍兴文理学院在国内首次开设书法学本科专业后,2006年中央美术学院也开设了书法学专业。以前我曾经渴望过能做些有书法教学的事,考个有关书法的研究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现在离自己的梦想已经很遥远了,也意识到自己将来的职业与书法关系不大,但是我会一如既往地把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坚持自己所热爱的。正如当初我选择书画协会的学术部,都希望离自己的梦想靠近一点。今年暑假,我期望能参加院团委组织的三下乡活动,把自己学习书法的心得与村里的学生交流,希望能给他们一些收获。
我觉得学习书法,从大的方面讲,是使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文学、历史、古典诗词,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我们对汉字以及本民族语言的热爱;具体到个体来说,学习书法不仅是掌握一种技能,而且是培养我们严肃、认真、刻苦的习惯,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因此,开设书法课不只是简单为了让写一手好字或者多培养几个书法家,更重要的是在书法课的教授中穿插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现在学生就认数理化,这三门课程在10年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基本用不上,而二十年以后能和英语打上交道的人更少了,三十年以后基本上中学学的内容忘得差不多了,能够跟随自己一生的就是这笔字。所以,我觉得书法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书法教学,能够传播书法。
从书法中,我得到了很多,学习了很多,也领悟了很多。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一,我知道学习书法,不能为了写字而写字,那样只能是字匠。只会书法,没有学问修养,与写不出好文章,只能称之为写字匠或职业抄书手;而有好文章和较高的学问修养,不会书法只能称之为作家,与艺术无缘。书法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汉字书法,其关注的重心是审美,要求把字写得美,写出神采,要求在精熟的书写技法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审美情趣、个性气质等。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也者,心学也。”又说:“书,如也,如其字,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第二,我明白学习书法,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无论做什么,只要我们有所投入,总能得到回报。学习书法也一样,尽管不是每个学习书法的人都能成为书法家,不过至少想把字写得漂亮一些,或者说能拿得出手,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因此说,在学习书法的时候,首先要去除急于求成的心理,要有耐心、有毅力、循序渐进。
第三,由于工作、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急于求成、心浮气躁,总想快一点成功,早一点成名。但是,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我们要学的知识和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而认真、踏实、充实的学习书法时间越来越少。不过只要有学好书法的热情和信心,就总会挤出时间来的。由于出自真正的热爱,所以我一有时间又会练练书法。学习书法,不仅能提高艺术素养,还能磨练性情,去除浮躁,是修身养性的好方法。
总之,感恩书法,感恩书法给予我所有的一切;也感恩所有在书法这条“漫漫其修远兮”的道路上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给我支持和帮助的人。书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人生,看看书写写字,写写字看看书,这已成为我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我爱书法!
第三篇:书法学习
儿童学习书法相关知识
学习书法至少有四个好处:
第一,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教育部早已将其列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少儿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经常有规律地训练,对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少年儿童正值生长发育的高峰期,12岁时大脑发育已基本接近成人。在此之前,抓住这个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学习书法,对促进少儿大脑的生长发育,开发智力,培养高智商的人才非常必要。这一点往往被很多家长忽视
第三,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阶段,主要是识字,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又学习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提高,把字写得更加整洁美观,又合乎规范。
第四,学习书法需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对于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少年儿童来说,通过书法学习,可以逐步养成细致耐心、自觉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有益于意志的锻炼,进而促进文化课的学习。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学习书法还应注意:
1、由于孩子较小,缺乏自制力,家长尤其要多加关照。不骂、不打,多表扬。你要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这时就要做什么样的人给他看,他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你的影响。
2、孩子写字家长要一直陪在身边,因为这时,他还没有定型,要一个孩子做到非常的努力用功,是不现实的。如果不监督,他很可能会乱写,偷懒,如果动作坏了,反而适得其反。这样家长就会比较累,学生坚持不下去,实际上都是家长坚持不下来的缘故。所以家长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有足够的耐心。
3、有些好习惯,也要在这时注意培养,比如,不让孩子动作效率过低,做事要强调连贯,有效动作之间的无用动作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样,在他上学后,就不至于做事拖沓,作业完成不了,这样,晚上睡觉太晚,家长、孩子都会非常疲惫而造成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
4、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找个好的书法老师。老师不但对孩子要有爱心,还必须是个掌握教育心理学,能灵活运用正确书法教学和心理疏导方法的老师。
第四篇:学习书法
学习书法
孩子从何时开始练习书法比较好?
小孩子从五六岁起就可以开始练习书法,五六岁前后就让孩子熟悉笔墨纸砚,同时在初练书法的过程中也可学认字,了解字的笔画、结构及笔顺。
练习书法的起步阶段应注意什么?
在起步阶段,重点是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对汉字笔画的摆布、黑与白的空间关系有新的认识,具备对书法的初步审美眼光,能说出哪能些字写得好,好在哪。
练习书法从什么字体开始?
孩子练习书法一般从楷书开始,字帖主要选颜柳欧赵等字体。
在练习书法方面家长应对孩子作何要求?
果不想在书法上成名成家,家长应当让孩子把书法当成是一种兴趣和爱好。孩子最好是按指导老师的要求来练习,每天练一练,贵在坚持,每天写两三张都行,绝不可以一次写几下张,然后好几天不动笔墨。每天的练习不要过于疲劳,要让孩子始终保持对书法的新鲜感。
如果想把书法当成专长来培养该如何做?
大多数孩子是把书法当爱好,如果想让孩子将来在书法上有所造诣,就要使孩子接触更广泛的书法知识,博览众家,多赏名贴,在达到一定的水准后,还需要拜师学艺,进行专业的训练。
孩子练习书法有何益处?
一般来说,经过一个学期坚持不懈的训练,孩子就能掌握书法的基本要领,看出明显的长进;练习两年,就可以达到一定的书法水准。通过学习书法,孩子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会有较深的认识,最显著的收获是:不仅毛笔字写得有模有样,而且钢笔字也写得更漂亮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意外的收获:
1、陶冶性情,锻炼意志。刚开始学书法,有的同学爱丢三落四,心绪浮躁,无法集中注意力,练了二三十分钟就坐不住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法练习,这些毛病都消失了,能平心静气地写字,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都能善始善终地写好。家长也能看到这种可喜的变化,有的孩子原来上课总是“打野”,练了书法以后,注意力更集中了,学习效率也高了。书法要靠日复一日、连续持久的练习,这对人的意志、毅力是极大的考验,因此有的家长出于锻炼孩子意志力的考虑,也主张让孩子练习书法,锤炼品性。
2、养成勤于观察、思考、总结的好习惯。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比照字贴学习运笔,每一种毛划,都让孩子们充分感悟、领略书法的美妙之处。这种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必将转移到学科学习中去,最终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提高。
因此,教育专家们认为,无论是有志于成名成家还是作为兴趣爱好,让孩子从小练习书法都是一项很好的活动,这对孩子心智的锻炼、习惯的养成都大有裨益,也将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第五篇:书法学习浅谈
书法学习浅谈
——寄语初学书法的爱好者
陈凯生
第一部分 概述
大家接触书法也有一段时间了,可能大家会觉得,越是深入,发现的问题越多,难度越大,甚至会迷茫不知所向。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为大家指明方向或给大家一点启示,仅限于个人水平,错漏之处还请方家指正。【一】学习书法的意义: 很多人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传统书法走上了“不归之路”,学习书法已经没有必要了。事实上,很多人为了“装点门面”,也热衷于练习书法。其实书法的意义远远不止如此。国学大师周汝昌说过: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一切实用的事物艺术化。文徵明耄耋之年,每天依然把练习书法作为必修课,米南宫更是“学书无日不临池”,他们是出于某种功利目的吗?显然不是,书法自有外行人难以理解的魅力。古人说:字如其人,这是非常科学的,一个人的字往往和一个人的性格爱好和人生经历有关。我们通常用“格调”两个字来评价一个人的书法,这同时也是对这个人的品格的侧面解读。可以武断的说,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文字,而书法又不能单单看作一种实用工具或艺术形式,她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她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特征。
总的来说,学习书法不仅能解决实用问题,她对于锻炼人的耐心、提高人的审美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内涵都有着极大的帮助。【二】学习书法的方法: 书法的入门:书法,顾名思义就是书写的方法。为了统一,为了美观,古人把它规定为固定的准则,或称法则。我们学习的就是这个法则。临帖的目的是通过某位书家学习汉字的法则,而不是学习他的风格。“取法乎上”,因此选帖也是学习书法的重要方面。选了一本好帖之后,开始要做的是什么呢?很多人上来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写起来,其实不然。选定一位书家和碑帖之后,先要了解这位书家的生活背景、学书历程、心路历程以及写字时的背景和心态,然后通读全文,知其大意,不求甚解,这样就大概完成了临帖前的准备工作,然后就可以开始深入的临写。
第二点,在临写某一书家时,要会“探源”和“索流”。所谓探源,就是了解书家学习书法的过程(比如学习了某家某帖),以及自身书法风格面目的发展和演变。所谓索流,就是了解书家对后世的影响,有哪些人学习了这位书家的书法,间接的窥测这位书家的一些书法技艺。现在以欧阳询为例对上述观点进行解释。
欧阳询是唐代初年最著名的书法家,也是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之首,对后世的楷书影响深远。欧阳询书法的来源主要有两条,一个是魏晋南朝时的文人(主要是二王)书风,一个是北朝碑刻(主要是魏碑)的书风。他是碑帖融合最主要的旗手,锐利、挺拔的点画和结构,清远、遒劲的格调和味道,奠定了楷书推向高潮的方向,也奠定了他在楷书方面的历史地位。之后很多人以欧为宗,各成一家,因此称为欧体,如明代文徵明,清代翁方纲,民国刘春霖,当代田氏家族。
第三个要谈的是学习书法的顺序。很多初学者对书法不甚了解,经常会问可不可以不学楷书,直接学行书。最直接的回答是不可以的。书法的字体无非是真草隶篆(在古代行书有时也归在草书范围),而楷书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楷书是基本功,没有这个东西,风采神韵都无从谈起。在初学楷书的前3年(当然这只是大概的时间阶段)最好不要涉猎行书,3到5年期间可以开始观摩各家行书,积累字例,5年后就必须正式练习行书了。在学习行书的期间先积累一些草字的规范写法,只要求知道怎么写过来就行。隶书和篆书在书法史上是一条副线,初学阶段可以不必学习,但在学习草书之前最好先写写篆隶,以便弄清字形的发展。
第四个要说的是学习书法的心态。首先说,学习书法应该有耐心、有信心、无私心。有耐心就不必说了,写过书法的都知道要有耐心和恒心。所谓信心不是说我们要相信自己能成功或成为书法家,学习书法的目的不在于是否成为书法家,而在于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和文化内涵,我们要相信自己会不断进步,日有所学,日有所获,便是成功。所谓无私心,就是在学习书法的时候要没有功利欲望。在写字的时候不能想着能不能获奖或者入选,不然容易追附评委的口味和时弊,最终容易走入歧途。
最后谈谈临帖的方法。按照田蕴章先生的说法:这个字写一次不好就写十遍,十遍不好就写百遍,百遍不好就写千遍,总写就好了。但这并不全面。启功先生说:功力不是时间加数量,而是准确的重复。这两者都有道理,所以总地来说就是:无数次准确的重复,才会有深厚的功力。在临写楷书的时候更须如此。我们要尽量选碑帖中清晰、常用的字去临写,力求神似,切不可浅尝而止,不然是很难有大的进步的。我还要说的另一个观点是本阶段的积累往往会在半年之后才表现出来,期间很难感到进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量变引起质变,因此在短时间内经常练习却感觉不到进步的朋友不必灰心,你正在朝成功走去。
第二部分 详论
【一】如何选帖:
因为我们主要以学习楷书为主,所以这里主要介绍楷书方面,再稍加行书内容。(1)楷书
历史上著名的楷书大家主要有(按时间顺序):钟繇、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沈传师、柳公权、赵佶、赵孟頫、文徵明、成亲王、启功。简单一句话介绍一下。钟繇,魏,史称“楷圣”,有隶法,一般是小楷,属前期楷书;智永,隋朝,但现存墨本《千字文》是临本,且用笔圆润,不宜初学;欧阳询,隋唐,主要有四欧堂传世,且学者众多,宜初学;虞世南,隋唐,学二王,传世作品不多,学习者也不多,难度较大,暂且不学;褚遂良,初唐,学欧虞,用笔遒劲灵动,不宜初学;薛稷,初唐,学褚遂良,相比水平不高,不宜初学;颜真卿,中唐,师承张旭,传世作品多,影响大,宜初学;沈传师,晚唐,宋人评价高,作品少,不宜初学;柳公权,晚唐,用笔刚健,结体严谨,宜初学;赵佶,宋代,学用笔瘦硬,学薛稷,风格较突出,不宜初学;赵孟頫,元代,墨迹多,影响大,但用笔较圆,不宜初学;文徵明,明代,学欧,以小楷传世;成亲王,清代,学欧、柳,典型的清代士大夫风格;启功,当代最负盛名的书法家,擅楷、行。按照“取法乎上”和系统性的原则,欧颜柳三家最适合作为大家的入门书体。
楷书发展脉络:魏晋时期,楷行草进入发展的高峰期,也是书法由不知觉艺术转为自觉艺术的成熟阶段,而钟繇就是这个时期的楷书方面的代表书家,他的楷书还带有隶法,形体稍扁,格调极高。但是魏晋的时间极短,就进入了南北朝,而南北朝时间很长,全国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书法也长期处于较混乱的缓慢进化阶段,此时的主要楷书书体是魏碑,如《张猛龙》、《张黑女》、《龙门二十品》、《爨宝子》等,属过渡性书体。到了隋代,国家恢复统一,书法也渐趋规范,楷书渐渐成熟,如《龙藏寺碑》,已经接近成熟。到了唐代初年,由于欧阳询等人对南北书风的融合,楷书基本成熟,之后的褚遂良又将他们的字形稍作修改,将欧虞中形体较长的字渐渐改为正方,这为后来颜真卿将汉字最终定型为方块字奠定基础。颜真卿是一位极富创新力的书法家,他参用篆书的用笔,一反初唐瘦硬的书风,将楷书变革推向高潮,而且他的字体正是盛唐气象的象征。颜之后从者众多,其中就包括柳公权。这段时间学习颜字成风,但很多人将它的肥厚进行夸张,已出现一些不良之风,而柳公权正是这个不良书风的矫正者,这也受他老师沈传师以及裴休等人的影响。柳公权是唐楷最后一位大家,他融合了欧体和颜体之长,肥瘦适中,达到了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的地步,将楷书的笔法和字法都发挥到最高的艺术性,是唐楷的总结者。至此,柳公权已经为楷书奠下不可逾越的高峰,后人已无法超越,只能从中改动。宋代的楷书受到“尚意”书风的冲击,处于低潮时期。期间尽管有蔡襄、张即之、赵佶等人擅长楷书,但已远不如唐人。元代的赵孟頫,是唐代之后楷书方面成就最高的书家,其实他是将二王的行书笔法进行楷化,所以用笔圆笔较多,不适合初学,而且我个人觉得赵的楷书不及唐人,因此赵的楷书学者不多,但他却影响了他之后的几百年,且独领风骚。明代由于政治上的严肃,封建专制的高度发展,楷书的发展出现低糜状态。由沈氏兄弟创立的“馆阁体”成为明代乃至清代楷书的主流。“馆阁体”是欧体和赵体的结合,是明清的官方字体,质量高,但是千人一面,并无多大的发展,因此明清时期少有楷书名家。民国时期的书家受清代康有为的人对魏碑的推崇而学习魏碑,成就不高,而华世奎、沈尹默、启功等遵循晋唐法则的人颇有成就。
学习书法一条重要的准则就是“先专后博”,选定一位书家的某一本碑帖之后,就要深入的学习,切不可浅尝而止,朝三暮四,三五年内就不要改为其他碑帖,切记切记。
在上面“学习书法的方法”中已大略的介绍了欧阳询书法渊源,由于本人主要习柳,兼学欧体,颜体部分的介绍请大家自己询问其他同学或查找资料。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较详细的介绍柳公权的书法。
柳公权是晚唐最后一位大书家,字诚悬,世称“柳少师”“柳谏议”“柳河东”。幼有“神童”之称,工书画,擅六艺,27岁中进士,唐穆宗有“钟王复出”之赞。柳公权的书法来源也主要是两条。一个是王羲之、欧阳询,一路是颜真卿。柳少师取欧结体之妙,学褚线条之劲,师颜体势之博,他正如得道的仙人,在八十载的炼丹炉中,输以非凡的功力,更揽有天地精华之博,终于化成垂青书史的宝丹。柳公权著名的碑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等,墨迹有《蒙诏帖》、《圣慈帖》、《王献之送梨帖跋》等。一般来说,学柳体的第一碑是《玄秘塔碑》(以下简称玄碑)。此碑属中楷字,且传世拓本清晰,有日本三井本、故宫本、国家图书馆藏本等,是柳公权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最宜初学。柳公权的另一代表作是《神策军碑》(以下简称神碑),比前者晚两年完成,是公认的柳公权传世碑石中水平最高者。在笔者看来,玄碑用笔爽朗,结体挺拔,清新秀润,当是入门之法帖,神碑神气严穆,气象雍和,格调高远,更须苦下功夫。此两碑用功十年,当可窥得楷书堂奥。
作为书法四大家之一,柳公权在历史上也是小有争议的书家。苏东坡称其“一字百金”,米南宫却视其为“丑怪恶扎之祖”,同时代的人也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其实,一个人的书法地位不是一个人能捧起来,也不是一个人能否定的,书圣王羲之也是如此。柳公权与欧颜并重,自有他人无法替代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他以耿直的秉性、醇厚的功力、涉猎之广博、脱俗之境界,养心、修心,定性、炼性,终成一代书坛巨擘。作为柳体字的爱好者,在此笔者附上一首打油诗,也是表达我对此的看法:
翰墨饥鹰世最夸,抛筋露骨论疑差。
千斤不费推敲力,楷法古今第一家。(2)行书
历史上行书著名的书法家及其代表作有:王羲之《兰亭序》《集字圣教序》《丧乱帖》,王献之《中秋帖》《鸭头丸帖》,欧阳询《梦奠帖》,褚遂良《枯树赋》,陆柬之《文赋》,颜真卿《祭侄文稿》《祭伯文稿》《争座位帖》,柳公权《圣慈帖》《蒙诏帖》,苏轼《寒食帖》《赤壁赋》,米芾《苕溪诗帖》《蜀素帖》,黄庭坚《松风阁》,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董其昌《白居易琵琶行》,文徵明《千字文》,唐寅《落花诗帖》,刘墉、王文治、潘龄皋、沈尹默、白蕉等。
学习行书跟学习楷书一样,需要以一家为基础,这个基础取的点要高,一般取宋以前的法帖。一般学欧体和柳体的同学,我推荐开始学行书学的是王羲之的《集字圣教序》,学颜体的同学不宜学此帖,可直接学习颜真卿的行书,如《祭侄文稿》。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就可向唐宋的其他大家学习,如陆柬之、欧阳询、苏轼、米芾、黄庭坚、赵孟頫等。一般来说明以后的书家先不学习。学欧柳的同学,一般会有板刻、呆滞等问题,所以可以学学褚遂良的楷书或米芾的行书化解一下。
【二】如何临帖: 临帖的顺序:笔画、部首、单字。笔画和部首的练习大约需要1-2年,在这期间,可以以写整个字的方法来练习笔画和部首,但一定要理清自己的侧重点,注意笔画的质量,对每个笔画都不要马虎应付,结构方面可放在次要方面。之后就是单字的练习,在前面有了一定笔画基本功之后,练习单字会进步较快,容易成型。单字大概要遵循每日一字的方法,一天最多只写一个字,力求把这个字的法则吃透,对于单字的具体技法,我建议大家观看田蕴章教授的《每日一题,每日一字》节目(当然也可以找我或协会其他人咨询),虽然他讲的是欧体的技法,但对楷书而言大同小异,楷书的技法基本是一致的,往往只是某位书家的临时处理和程度不同而已。
第三部分 后言
在《魏晋书风》一书序言中说到:在如今社会特别是文化领域时有浮躁与投机之象。由于金钱与权势的诱惑,许多人放弃了祖先留下的许多规则,去走“捷径”,通过关系获得中国书协会员的资格,进而自抬身价,百般宣传,以获得更多的名与利。也有很多人,为了掩盖自己基本功不足或者是想制造出某种社会影响力,或者是为了依附西方的美学新概念,而声嘶力竭地提倡“创新”,如当代书画名家范曾所说:评价书法的标准在于好坏,而不在于新旧。也有人打着“笔墨当随时代”而抱怨传统书法的法则过于繁复,应该“改革”,“简化”,结果他们却弄出来一套谁都看不到的西方美学。对此我借用闻一多先生关于写诗的一些论述,放在书法上也是一样的——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带着脚镣跳舞才跳的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作诗的,才会感觉到格律的束缚,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变成了表现的利器。书法也是如此,只有不真正懂法则的人,才会说法则阻碍人性情的发挥,才会轻言“改革”,须知科学可以“改革”,书法是不可以的。像钟张羲献、欧颜柳赵、苏黄米蔡这样的大书家,严格的法则是他们的船竿,深厚的功力是他们船桨,驾以厚重的文化,悠然地在书法的海洋中扬帆起航、任其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