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最大限度促进自身持续、和谐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呢?为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一、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现在许多的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我们小学数学,很多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我们的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更具体、生动、直观,让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10的组成》后,我就设计了超市购物的情境。假如妈妈给你10元钱,让你买自己喜欢的物品,你应该付多少钱?营业员应该找回多少钱?然后出示超市商品的价格:
这样一来,小朋友兴趣很高,都积极地寻找自己喜欢的物品。说:我买1元的橡皮,找我9元;我买4元的自动铅笔,找我6元;我没有水彩笔了,要买8元的水彩笔,找我2元;还有小朋友说要买2元的小刀和8元的水彩笔,不找钱给我了;甚至有人说我要买2元的小刀、5元的圆规,找我3元;更有小朋友说要买1枝铅笔和1本笔记本,正好用完;„„这样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又调动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课本上的画面营造了一个个很好的生活场景,因此,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场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
二、在操作实践中体验,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新课程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地放手让学生操作。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哙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
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为了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我把10本作业本分给5个同学(先每人分一本,再分一本),让学生看清楚每人都分得2本,接着要求学生拿出8个小正方体,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摆一摆、分一分,由学生说出分法和每份几个。再引导学生看图,说出怎样把15个桔子平均放到5个盘里,每盘有几个,让学生拿小棒代替桔子动手分一分,说说自己的分法,最后我向学生明确像这样的分法就是“平均分”;引出“平均分”的概念。然后继续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5个桔子,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的意义。通过上面的演示、动手操作和实物图例,启发学生思索:像上面把10本作业本平均分给5个同学,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把15个桔子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学生回答后我就指出这样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一些东西按每份是几个,可以分成这样的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接着写出:10÷5=2,8÷4=2,15÷3=5。再向学生介绍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除号。这样运用教具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效果较好。
所以说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不断增长智慧的有效措施。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参与从事实践操作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这是每位数学教师应有的责任,只有成为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学习数学从动手操作开始的精心设训—者,我们数学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演绎生命的华丽乐章,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智慧。
三、在合作交流中体验,鼓励学生互相竞争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主动的操作活动中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索,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儒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教学“年、月、日”时,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 1999年到2008年的年历,探究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学生合作交流,很快就理清了年与月的关系:“每年都有12个月,即1年=12个月。”但是在寻找月与日的关系时,学生之间产生了严重分歧,各执一词,有的说:“2月是28天,因为从1999年到2007年的9年间,有6年的2月份是28天的,而2月是29天的只有三年,可能是印错了„„”有的说:“2月是29天,因为我弟弟就是2000年2月29日出生的„„”有的说:“不对,2月是28天,因为今年(2007年)2月就只有28天,你忘了?那天是星期三,我们班与三(2)班进行跳绳比赛,我们班赢了„„”通过交流合作,学生得到结论:2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思考、交流和讨论后,明确了“平年的2月是28天,闰年的2月是29天”和“是4的倍数的年份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的,必须是400的倍数的年份才是闰年”的结论。在这节课里,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和生活经历进行分析、讨论,在交流中反思,最后达成共识,从而体验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课堂中开展交流的目的,不在于学生解决多少问题,获得多少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去发表自己的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我组织了学生分小组学习,让他用手中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去拼摆,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他们有的剪,有的拼,互相讨论,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小组的成果;交流时,台上学生讲,台下学生不时地争着补充,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体验了求得同一种结果,在交流中也看到自己的力量。在与别人协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成功与挫折的体验。
数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体验数学。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足够的机会进行思考探究,而且要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多一些尝试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体悟数学的思想方法,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理解知识、获得
第二篇: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过程,经历学习体验。为了更好地凸显数学学习中“体验”的重要性,我与同组的几位数学教师经过讨论,决定选择《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来开展研讨课。我们围绕着为学生多创造有效体验活动的目的,进行了多次的研讨,最终,我们的课堂成果展示受到了全校教师的一致好评。下面,我就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的教学,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数学教学中体验活动的重要性。
关键词:体验
探究
操作
能力
一、让学生体验,有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一教学理念,在这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例如:在围绕着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这个环节,教师为学生共创设了五次体验活动。第一次是:课前导入部分,利用提供的学具,让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从而初步体验了转化思想。第二次是:当学生说到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立刻为学生提供利用数格子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体验报告,让学生经历了亲自数一数的体验活动。第三次是:当学生发现还用数格子的方法不能求出大大的鱼塘的面积时,教师又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当他们猜到是相邻两条边的乘积时,教师又及时让学生经历了“通过量一量相邻两条边的长度、算一算乘积,再与之前数出的那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比较”的体验过程,最终通过实践所得出的数据推翻了这一猜想。
第四次是:验证第二次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是底乘高时,教师让学生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来初步体验。此时学生有的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拼出了长方形或正方形,有的没有沿高剪,仍然拼出平行四边形或其他图形。这时教师请学生汇报为什么拼成长方形,怎样拼成长方形的?重点让学生理解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是将我们不会计算面积的图形转化成我们会计算面积的图形。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为学生创设了第五次动手操作:让每位学生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拼,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有了这样切实的体验后再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将自己的发现填写在《体验报告
(二)》中:
至此,学生在独立探究之后,再与小组成员边演示边交流,最终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活动在足够的时间、空间下,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达;既有小组的合作操作交流,又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操作思考;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恰当、精准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仅“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利的保证。
二、让学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它是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得出新知识、新方法、新规律,就是创新的表现。这节课中,在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底乘高时,让学生通过两次剪、拼的体验活动,以及在第二次的剪、拼体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操作中的感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完成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体验报告二》。这一系列的体验活动都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前提下,再与小组成员边演示边交流,最终成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整个体验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再如,教师让学生大胆去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如何计算,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大胆去创新的体验机会。我们教师在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创新求异,对学生敢于提出的问题要及时鼓励,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设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要素。在这节课中,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是相邻两条边的乘积后,教师紧接着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对比等体验活动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想,这就是实践能力的体现。
三、让学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中,在对情感态度方面的阐述中提到了: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理念在这节课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教师的这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感染着学生学习数学不能有半点含糊,要有大胆质疑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当学生用自己的计算出来的实际的数据推翻了原来的猜想时,就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在严谨的求学态度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促进学生终身持续发展是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用活用好教材,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就一定会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三篇: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祁连山小学 陈万华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提倡“体验性学习”,需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本领,达到学习的目的。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最后两种学习的效果相比,后者明显好于前者。原因是后者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从而增进了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与同情,达到教育目的。同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只重视书本内容的教学,不给学生进入到生活中感受数学存在的机会,不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引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时间久了,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趣味与意义,数学能力的提高就难了。
一、走近生活,在情境中感受“活”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领悟并且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原因是具体、生动、形象的生活更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应从生活中引入活水,引导学生将视野投向五彩缤纷的生活,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感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中感受数学生命的灵光。
1、课前走进生活,体验有价值的数学。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丰富,学起一些数学知识来,常常找不到生活中与其相关的数学知识原型,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之前,组织学生走进生活,或参观,或动手,或收集,与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结成亲密的朋友。如教学“统计”时,就可结合学校的“六一”节活动向学生提出“学校要买水果、糖果、书籍,购买的教师不知同学们喜欢些什么,你们能作出调查吗?”这个问题与同学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在课前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调查中去。正式上课了,教师根据同学们收集来的数据,引导他们作出整理分析,绘制统计图,帮助购买教师作出合理的决策。原本像“统计的意义、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过程”这些很难传授的知识,学生在亲身经历之后,有了相应的生活经验,思路打开,上课热情很高,学习起来就很轻松。这些体验都将为学生课堂中的成功打下基础。
2、课中链接生活,开放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绝大部分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实际生活融入到学生学习中来,学生才会感到倍加亲近,才会感到数学其实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当数学学习与生活挂上了钩,数学知识就不再是抽象的,不再是个模型而已,而是活生生的有了生命了。学生学习兴趣浓了,探索欲望强了,这都来自对生活的体验。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摸摸自己指头的面、桌子的面,测测、量量、算算黑板、教室的面积,来到操场上,走走、跑跑,来到野外看看、想想,用目测法估计操场与田野的面积大小。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说出生活中一些与数字相关的号码的作用,如你穿几号的鞋子?报警电话是多少?你今年几岁了?通过对这些来源于学生生活的数据体验,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含义,学起来也就不难了。
二、自主探究,在课堂中经历“学”数学。
1、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引入探究中去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对学习数学过程的体验。学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规律的第二次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到这种再创造活动中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与经验找出自己心中的定律。实践经验进一步说明,那种只注重新鲜知识传授的做法必定要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必定会影响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定是失败的。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从情境练习出发,先让学生计算校园里一块长方形面积的草地,在完成之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教学楼右边那块三角形草地的面积?”这个问题的价值体现在两处:一是有利于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二是这里面隐藏着一个数学思考方法,即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找到未学过的知识。有价值的问题常能将学生思维的焦点聚集在探究上,引导学生去体验知识获得过程。这一点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
2、提供探究机会,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
留够动手的时间。“活动是认知的基础”,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能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与认识,在头脑中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觉表象,有助于揭示数学问题本质特征和本质联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担心学生没有自主探究能力,达不到预期目标,不敢让学生动手太久。其实许多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差,很大原因是教师的不放心造成的。教师在一些数学活动过程中,要相信学生,给足学生时间动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立方厘米与立方分米两个单位之间关系时,笔者让学生先猜1立方分米要多少个立方厘米?学生说100、500、1000„„,然后让小组几个学生合作用多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叠,学生动手实践了足足有5分钟,40分钟的课堂,5分钟是宝贵的,但也是值得的。不管是叠好了,还是没有叠好,凡叠过看过的同学,对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都会有一个具体表象,此时引导他们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留够思考的空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数学也同样需要学与思相结合。当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当学生在学习后提出有争议价值的问题,教师也要抓住时机,给足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的时间
三、实践活动,在快乐中感悟 “玩”数学。
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把学生学习圈固在小范围的课堂中,动口不动手,缺少实践操作。现代教学论要求:学生不光是口、耳要进课堂,手、脑甚至于整个身子都要在课堂上发挥作用,即就是要学生参与数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中来,在活动中玩数学,在玩中感悟数学,在感悟中深化情感,深化表象,在感悟中形成自己的数学能力。
1、在“玩”中培养兴趣。
实践证明,凡是丧失了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生,一个“玩”字开始是很有效的方法。因为玩中有真情,玩中有快乐,玩能带给学生清晰的表象,玩能酝酿学生探索的内驱力。在“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之后,我和同学们“玩”起了快乐了游戏:我让大家拿出铅画纸,引导他们画出能折成正方体的图案来,并在图案的各个小正方形上分别写上每个面的代码,不管用数字还是字母。在完成后,我让学生走出座位找自己要好的同伴,开展“你猜我验”的游戏活动,验证的同学可出:“‘A’对面是什么面?‘B’在前面时,它的左面是什么?右面是什么?”等问题。猜的学生不仅要说出猜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说出理由。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忘记了疲劳。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空间观念、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在“玩”中捕捉数学规律。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时,教师要努力把课本中的一些知识转化成实践活动内容,营造符合小学生心理规律的学习氛围,来满足儿童天性。在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我只是要求学生准备了供实践体验的学习材料: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硬纸板,一把剪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求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学生在剪、拼、凑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这种“玩”的过程,学生是终身难忘的。又如在引导学生认识“圆柱体表面积”时,就可以让学生摸摸圆柱体模型,分析各个面的组成规律,然后拿出长方形的纸,动手做做,在做的过程中分析圆柱体各个面与长方形各个面的关系,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圆柱体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加上上下两个圆的面积。在学生有丰富感性认识后,学生自己也能推出圆柱体面积计算公式。
四、回归生活,在现实中体验“用”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并非像数学课本中的数学一样现成与呆板,要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真正提高,就要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发展数学。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学生的运用意识就会提高,学生创造意识就能得到加强,在生活中运用也让学生得到了宝贵的体验——学有所用。在教学“乘法分配率”之后,学生对它的生活意义理解不了,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组生活问题:如果你在商店买东西,买了7只鸡蛋,每只0.8元,买了7袋黄酒,每代1.2元,又帮你爸买了 7包烟,每包8元,你能很快知道共要多少元吗?这时学生速度投入到运算中去,当有些同学很快就算出70元时,我请他说出理由,并点明主旨:看,乘法分配率跑到商店里来了,在其它哪些地方也会出现呢?在寻找过程中,学生感到了学数学的意义,体验到做数学的乐趣。又如在教“圆的认识”知识后后,让学生想想马路上的路盖一般是什么形状,为什么?在学习了“圆锥”知识后,让学生回家测量谷堆或沙堆的体积;在学了“比例尺”后,让学生走出教室,画画学校平面图。数学就是这样精彩与浪漫。
第四篇: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小学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小学数学
盱眙县鲍集中心小学
刘巨祥
【摘 要】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已是当前教育的普遍共识,如何让小学生真正寓情感于学习活动,就是教育者须认真探究及实践的课题。为此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来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以解决生活数学,尤显得重要。
【关键词】经历
体验
探索
生活化
实践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用“经历、参与、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可见数学活动与学生的体验过程已息息相关、不容孤立。而我们知道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他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区感受客观事物,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教学尝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将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想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两种学习的效果一比,后者肯定由于前者。因为后者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从而增进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这种学习活动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所以这种学习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在创新教育的大前提下,我觉得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来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
一、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定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他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便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即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小学加减法法则”的教学,我先让学生到商店调查有关商品的单价,以及商品的买卖,并且亲身去买一些商品。上课时,在复习了小数的意义及整数加减法的法则之后,让学生报出所买商品的名称、单价及应付的钱。然后讨论:怎样列竖式计算共应付的钱?列式和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经亲身体验后,能从元、角、分的角度表达列式和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也有的学生由于见到小数的都是小数的单价,能用小数的组成表示列式和计算的依据。然后观察找出所列竖式的共同点,并与整数加减法比较,从而理解小数点对齐的含义。这样巧妙地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亲身体验知识的来源,有亲切感、真实感、兴趣高、体验深。提供机会,让学生在中体验
(一)参与实践操作,促进经验获得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同样,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过程,也应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如“将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6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遵循迁移规律,学会解决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和强化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的过程,所以我们要遵循认知规律,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之中,把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扩大形成内化,或者学生主动地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组去顺应新知识的学习。如“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时,是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自己探求平行四边形计算方法,很显然大部分学生用量底和边长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且很自以为是,当学生用边长相等的长方形的面积去比时,问题产生了,面积怎么会小了呢?看来量边长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呢?转化成什么图形呢?大胆想象,动手操作,协作交流,及时点拨,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发现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二、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这样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学习《比和比例》后,让学生测绘学校平面图等等。在实际应用中,既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还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小学生营造充分平等、和谐的体验 氛围是体验学习的重要前提;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空间是体验学习的关键所在。体验学习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他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才智》2011年27期 宋燕 [2]《在体验中学习数学》《中小学电教》2012年第四期 吴连峰
第五篇:案例《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2014年学前教育及中小学教育教学
优秀论文(教学设计、案例)
单
位:
白银市靖远县靖远师范附属小学 教
师:
陈 慧 艳
联系电话:
***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内容 :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包括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它的体积。
教材分析:
《圆柱的体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通过知识的迁移,把圆柱体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体来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通过图形的转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降低了知识的难度。
设计理念:
1.在观察、想象、推理、转化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2.亲身经历转化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
采用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公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学难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个大小不等、装满饮料的圆柱形杯子;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体实物,每组一个土豆或萝卜削好的圆柱、一把小刀、一个圆柱体转化长方体的演示学具。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活先前经验 1. 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口算)。
(1)半径为1厘米;(2)直径为4厘米;(3)周长为62.8厘米。(学生口答)
2. 什么叫做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设计意图:复习题抓住了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原有的知识和方法,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质疑导入
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等、装满饮料的圆柱形杯子。
师:同学们想喝那一杯饮料?为什么?(想喝大杯里的,因为大杯装的多。)师:你怎么知道这个杯子大?(看出来的。)
师:很好,老师再拿两个杯子你能不能看出来?[一个粗短,一个细长。] 师: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想办法计算它的体积或容积。)
师:如何来计算它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到底和什么有关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圆柱的体积。(揭示并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后,教师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自主探究 发现规律
1.联系旧知 猜想新知
师: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猜想一下圆柱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学生猜想与底面积和高有关系。)
师:现在我们就想办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同学们先想一想圆面积的转化过程。能不能把圆柱体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
[目的在于激活先前经验,引发转化思想。]
2.操作演示 验证猜想
师:请同学们拿出土豆或萝卜削好的圆柱,结合圆的转化过程在小组内切一切、拼一拼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抓住了学生爱说爱玩的特点,都能积极参加,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说一说转化过程。这里不要求学生切拼的很规范,只在脑海里有一个初步的转化方法就可以了。](学生可能会沿着圆柱的高切成8块,拼成近似的一个长方体。也可能沿着圆柱的高切成12块,拼成近似的一个长方体。还可能沿着圆柱的高切成16块,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师:怎样切拼成的图形最接近长方体?(切的块数越多越接近长方体。)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圆柱体转化长方体的学具进行转化。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加深记忆。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转化前后两种几何形体并讨论:圆柱的底面与长方体的底面有什么关系?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高又有什么关系?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能不能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圆柱体计算公式的推动过程。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具的演示。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让学生经历切一切、拼一拼的过程,获得感性认识;再通过议一议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每个学生都有先前的学习经验和日常生活经验,教师如果能激活学生的这些经验,帮助学生顺利的进行迁移,学生的自主发现就会自然而然的完成。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师点拨 归纳公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转化过程并板书: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来,即v=sh。
4、新知运用。
出示例1:先由学生自己尝试练习,请一位学生板演,集体讲评时提问学生: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让学生自己来概括总结出:(1)单位要统一(2)求出的是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在掌握体积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例题进行尝试练习,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
(四)达标训练。
1.基本练习(完成练习八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
2.思维拓展:
已知圆柱的体积是64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6平方厘米,求圆柱的高。(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结果)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把所学知识进一步转化为能力,在练习中发展智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防止思维定势。]
3.动手实践:
让学生测量自带的圆柱体并计算体积。
如果要知道这个圆柱体积,该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又是如何计算的?
[设计意图: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把数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我们所学的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回归于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五)总结全课。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多指几名学生谈一谈。)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六、板书设计。
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V =s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