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真分数与假分数》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但现在有些教师在数学情境下进行教学,总是让情境活动流于形式或太偏重情境活动而忽略知识的掌握,下面我就结合课堂实际教学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
二、【案例描述】
《真分数与假分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的意义。让学生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片段一:
(在学生经历“把3张饼平均分成4个人,每人分到多少张饼?”“把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多少张饼?”这些分数的产生过程后)
师:像、、、……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像、、、……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像1、1、1……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
师: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都和1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讨论后全班交流,一致认为:真分数都比1小,假分数等于1或大于1,带分数大于1。本节课教师设计的探究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教师有些用新教材走老路,牵着学生走,课下调查发现学生的兴趣一点都不高,对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特点只知道老师是这么说的,我们就这样学、就这样用。
教学片段二:
(在学生经历“把3张饼平均分成4个人,每人分到多少张饼?”“把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多少张饼?”这些分数的产生过程后)
师:你能把黑板上的分数按一定的标准来分类吗? 生自己分分,然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生1:我把、、、分一类,分一类,、、分一类,1、1、1分一类,因为第一类分子比分母小,第二类分子和分母相等,第三类分子比分母大,第四类是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分数。生2:我把、、、分一类,、、、分一类,1、1、1分一类,因为第一类分子都比分母小,第二类分子等于分母或分子大于分母,第三类是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分数。
生3:我把、、、分一类,、、1、、1、、1分一类,因为第一类都比1小,第二类等于或大于1。……
师:那你觉得谁的分法有道理? 学生这时一阵沉思……
这时,生2:我的正确。因为我在一本小学生读物上见到过,分数有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带分数是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
生3:我的正确。因为我也是在一本小学生读物上见到过,他说“分数分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类,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这时学生中议论纷纷,有的说好像也在哪见过,有的说××的说法就是有道理并说出自己的根据…… 师总结:的确,生2和生3说得都又道理,我们前辈在长期的生活中总结出了: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带分数是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带分数大于1。分数分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类,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本节课教师设计的探究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学生自己动脑先分一分,并说出自己分类的根据,这时教师并没说出谁的对谁的错,而是在此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讨论谁的有道理,在学生们有的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有的根据自己学习的知识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教师这时再总结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和特点,会给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有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课下调查,学生一说起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就“眉飞色舞”起来,学生对这些内容兴趣很高,并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
三、【案例分析】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感受到,教师在数学情境下进行教学时,总是让情境活动流于形式或太偏重情境活动而忽略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要创设有价值的活动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一般教师在课的开头都创设一个有趣的情景活动导入新课,然后开始学习新知,使这一情景流于形式,为导课而导课。教师创设情景时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使创设的情景贯彻课堂之中,让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探究新知,让学生在情境中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新知。这样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动手、动脑的热情很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的价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要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景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心理上的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由好奇而达到求知的目的。如:在学生经历了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后,教师创设了“让生给它们按一定的标准来分类”的数学问题,在学生分类讨论后教师再总结出真分数、加分数与带分数的概念和特点,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有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要创设有价值的合作情景
新教材中有很多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通过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去发现、去探究、去总结其中的规律或方法。教师应创设和谐的情景,让生在这样的情景下合作学习,充分给予合作的时间和空间,形成数学结论,获得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要创设有价值的习题情景
新课标中指出:“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改中,情景创设是一节好课的开端,情景创设在导入新课时非常关键,但我想谈的是在数学解决问题中也必不可少。如:解决乘船、座位类问题中有这样一题:图中显示每张桌子配4个座位,对话框告诉“还有7张桌子”“我们有30人,能坐下吗?”这道题目虽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紧密,但学生在收集有用的数据进行计算后,也不一定能体会到“能不能坐下?”后来,我单独创设了个情景。让教室空出7张桌子,说明每张桌子坐4人,再安排30个人一个一个地去坐。全班人都吼出来不能坐。为什么?很明显,有人站着,人多了,位置少了,就不能坐。这样,通过学生最基本的经验就体会到这类题目的比较过程。
总之,情境教学在数学新课程中已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创设良好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自我探索的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学于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学习“乘法估算“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新学年中队辅导员用同学们捐的1912元钱给“希望小学“的同学们买59个书包,商店里有三种书包,它们的价格分别是:22元、31元、37元。学校要求剩余的钱要尽量少,应该买那一种书包?最多还可以剩多少钱?。“
请你帮中队辅导员设计一个买的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又例如:在教学《稍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谁汇报一下上几个月你们家中用电或用水的情况。(事先安排学生收集有关数据)
生1:我家八月份共用电150度,九月份共用电130度,十月份平均每天用电3度。
生2:我家七月份共用水35吨,八月份共用水38吨,九月份共用水29吨。
生3:……
生4:……
(师选择一些数据填入空表中,后形成下表)
姓名
八月(31天)
九月(30天)
十月(31天)
丁@家
共用电150度
共用电130度
平均每天用电3度
郑@家
平均每天用电4度
共用电65度
共用电50度
程@家
平均每天用电8度
共用电210度
平均每天用电6度
师:你能根据上面提供的数据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1:三户人家八月份共用电多少度?
师:你能自己解决该问题吗?
生1:能。150+4×31+8×31=522
生2:丁@家3个月平均每天用电多少度?
生3:……
生4:三户人家八月份平均每天用电多少度?
生5:……
(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整理如下:)
条件:
问题:
a、丁@家
b、郑@家
三个月中平均每天用电多少度?
c、程@家
d、八月
e、九月
三户家庭平均每天用电多少度?
f、十月
师:小组合作,选择一至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准备汇报。(学生小组合作,利用计算器辅助计算进行探究)
生1:我们选择问题a,计算方法是(150+130+3×31)÷(31+30+31)≈4.1(度)
师:能解释一下吗?
生1:我们先求出丁@家三个月共用电多少度,再除以三个月的总天数。
生2:我们选择问题b,……
生3:我们选择问题e,……
(师逐一板书如下:)
a(150+130+3×31)÷(31+30+31)≈4.1(度)
b(4×31+65+50)÷(31+30+31)≈2.6(度)
c(8×31+210+6×31)÷(31+30+31)=7(度)
d(150+4×31+8×31)÷31≈16.8(度)
e(130+65+210)÷30=13.5(度)
f(31×3+50+6×31)÷31≈10.6(度)
师:看了a、b、c三个问题的得数,想对这三个同学说什么吗?
生1:我认为程@家应节约用电,太浪费了。
生2:……
师:比较问题d、e、f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平均每天用电量在逐月减少。
生2:这是因为天气逐月转凉,空调、电扇等用的少了,所以平均每天用电量也就逐月减少了。
生3:我想到了这三个月的平均每天用水量也是肯定是逐月减少。
师:对,大家想的很有道理,对自己身边的事非常关心,天气越是炎热,用水、用电量就会出现高峰,看来通过求平均数能反映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师:今天我们是怎样求平均数的呢?
生:先求出总数,再除以总的份数,就能求出平均数。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课始就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汇报自己搜集来的家中用电或用水情况,并根据这些数据自己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最后通过对得数的观察、比较联系生活实际,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能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第三篇: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过程,经历学习体验。为了更好地凸显数学学习中“体验”的重要性,我与同组的几位数学教师经过讨论,决定选择《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来开展研讨课。我们围绕着为学生多创造有效体验活动的目的,进行了多次的研讨,最终,我们的课堂成果展示受到了全校教师的一致好评。下面,我就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的教学,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数学教学中体验活动的重要性。
关键词:体验
探究
操作
能力
一、让学生体验,有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一教学理念,在这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例如:在围绕着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这个环节,教师为学生共创设了五次体验活动。第一次是:课前导入部分,利用提供的学具,让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从而初步体验了转化思想。第二次是:当学生说到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立刻为学生提供利用数格子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体验报告,让学生经历了亲自数一数的体验活动。第三次是:当学生发现还用数格子的方法不能求出大大的鱼塘的面积时,教师又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当他们猜到是相邻两条边的乘积时,教师又及时让学生经历了“通过量一量相邻两条边的长度、算一算乘积,再与之前数出的那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比较”的体验过程,最终通过实践所得出的数据推翻了这一猜想。
第四次是:验证第二次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是底乘高时,教师让学生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来初步体验。此时学生有的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拼出了长方形或正方形,有的没有沿高剪,仍然拼出平行四边形或其他图形。这时教师请学生汇报为什么拼成长方形,怎样拼成长方形的?重点让学生理解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是将我们不会计算面积的图形转化成我们会计算面积的图形。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为学生创设了第五次动手操作:让每位学生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拼,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有了这样切实的体验后再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将自己的发现填写在《体验报告
(二)》中:
至此,学生在独立探究之后,再与小组成员边演示边交流,最终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活动在足够的时间、空间下,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达;既有小组的合作操作交流,又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操作思考;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恰当、精准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仅“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利的保证。
二、让学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它是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得出新知识、新方法、新规律,就是创新的表现。这节课中,在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底乘高时,让学生通过两次剪、拼的体验活动,以及在第二次的剪、拼体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操作中的感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完成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体验报告二》。这一系列的体验活动都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前提下,再与小组成员边演示边交流,最终成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整个体验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再如,教师让学生大胆去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如何计算,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大胆去创新的体验机会。我们教师在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创新求异,对学生敢于提出的问题要及时鼓励,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设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要素。在这节课中,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是相邻两条边的乘积后,教师紧接着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对比等体验活动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想,这就是实践能力的体现。
三、让学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中,在对情感态度方面的阐述中提到了: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理念在这节课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教师的这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感染着学生学习数学不能有半点含糊,要有大胆质疑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当学生用自己的计算出来的实际的数据推翻了原来的猜想时,就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在严谨的求学态度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促进学生终身持续发展是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用活用好教材,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就一定会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四篇: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
一年级“认图形”教案
金北中心小学
郭正华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看、摸、画、围等多种实践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具准备:积木、图片、钉子板、橡皮筋、方格纸等。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积木,高兴吗?
请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积木,先看一看、摸一摸它的表面,再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积木,摸上去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自主活动,然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集体交流:让学生拿着积木,先摸一摸它的面,然后说一说感受。
二、认识图形
1、师: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平平的面画下来呢?(交流)
2、学生操作:画一画,比一比,看看谁想的方法多。
3、集体交流。(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演示,并把得到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4、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呀!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上得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把这些图形分一分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再指名到黑板上分一分)交流对所出示图形的分类。
5、提问:每一类图形,分别叫什么名称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6、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7、那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图形,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组里先说一说,再汇报)
8、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图形吗?说说看。
9、完成试一试的题目。找一找,下面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
三、操作巩固,加深认识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围图形。
(出示钉子板)请你们两人合作,用钉子板和橡皮筋,很快围成一个今天学习过的图形来。
刚才老师让大家在钉子板上围成一个图形,你们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要你在钉子板上围成这么一个圆来(用手比划),你觉得可能吗?
师总结:我们在钉子板上可以围成长方形、正方形,但不可能围出圆来。2.画图形。
师:下面我们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完成后互相评一评,说说画得怎么样。
3、涂图形
用三种不同的颜色涂下面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并且数数各有多少个。友情提醒:学生不要将颜色涂到外部,涂出后就不是原来的形状了。
四、深化
在一个正方体上选几个面分别画正方形,比比画出的正方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用一个长方体能画出多少个不同的长方形?,五、全课总结 1.学习内容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游戏。
师:我们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口袋,里面有许多长方形、正方形、圆的纸片,请小朋友们闭起眼睛,从口袋里摸出一件来,并猜猜它的名称,猜对了就下课。
(学生在各小组里摸一摸和猜名称)
第五篇: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祁连山小学 陈万华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提倡“体验性学习”,需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本领,达到学习的目的。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最后两种学习的效果相比,后者明显好于前者。原因是后者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从而增进了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与同情,达到教育目的。同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只重视书本内容的教学,不给学生进入到生活中感受数学存在的机会,不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引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时间久了,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趣味与意义,数学能力的提高就难了。
一、走近生活,在情境中感受“活”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领悟并且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原因是具体、生动、形象的生活更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应从生活中引入活水,引导学生将视野投向五彩缤纷的生活,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感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中感受数学生命的灵光。
1、课前走进生活,体验有价值的数学。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丰富,学起一些数学知识来,常常找不到生活中与其相关的数学知识原型,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之前,组织学生走进生活,或参观,或动手,或收集,与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结成亲密的朋友。如教学“统计”时,就可结合学校的“六一”节活动向学生提出“学校要买水果、糖果、书籍,购买的教师不知同学们喜欢些什么,你们能作出调查吗?”这个问题与同学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在课前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调查中去。正式上课了,教师根据同学们收集来的数据,引导他们作出整理分析,绘制统计图,帮助购买教师作出合理的决策。原本像“统计的意义、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过程”这些很难传授的知识,学生在亲身经历之后,有了相应的生活经验,思路打开,上课热情很高,学习起来就很轻松。这些体验都将为学生课堂中的成功打下基础。
2、课中链接生活,开放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绝大部分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实际生活融入到学生学习中来,学生才会感到倍加亲近,才会感到数学其实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当数学学习与生活挂上了钩,数学知识就不再是抽象的,不再是个模型而已,而是活生生的有了生命了。学生学习兴趣浓了,探索欲望强了,这都来自对生活的体验。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摸摸自己指头的面、桌子的面,测测、量量、算算黑板、教室的面积,来到操场上,走走、跑跑,来到野外看看、想想,用目测法估计操场与田野的面积大小。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说出生活中一些与数字相关的号码的作用,如你穿几号的鞋子?报警电话是多少?你今年几岁了?通过对这些来源于学生生活的数据体验,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含义,学起来也就不难了。
二、自主探究,在课堂中经历“学”数学。
1、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引入探究中去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对学习数学过程的体验。学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规律的第二次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到这种再创造活动中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与经验找出自己心中的定律。实践经验进一步说明,那种只注重新鲜知识传授的做法必定要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必定会影响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定是失败的。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从情境练习出发,先让学生计算校园里一块长方形面积的草地,在完成之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教学楼右边那块三角形草地的面积?”这个问题的价值体现在两处:一是有利于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二是这里面隐藏着一个数学思考方法,即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找到未学过的知识。有价值的问题常能将学生思维的焦点聚集在探究上,引导学生去体验知识获得过程。这一点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
2、提供探究机会,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
留够动手的时间。“活动是认知的基础”,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能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与认识,在头脑中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觉表象,有助于揭示数学问题本质特征和本质联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担心学生没有自主探究能力,达不到预期目标,不敢让学生动手太久。其实许多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差,很大原因是教师的不放心造成的。教师在一些数学活动过程中,要相信学生,给足学生时间动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立方厘米与立方分米两个单位之间关系时,笔者让学生先猜1立方分米要多少个立方厘米?学生说100、500、1000„„,然后让小组几个学生合作用多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叠,学生动手实践了足足有5分钟,40分钟的课堂,5分钟是宝贵的,但也是值得的。不管是叠好了,还是没有叠好,凡叠过看过的同学,对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都会有一个具体表象,此时引导他们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留够思考的空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数学也同样需要学与思相结合。当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当学生在学习后提出有争议价值的问题,教师也要抓住时机,给足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的时间
三、实践活动,在快乐中感悟 “玩”数学。
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把学生学习圈固在小范围的课堂中,动口不动手,缺少实践操作。现代教学论要求:学生不光是口、耳要进课堂,手、脑甚至于整个身子都要在课堂上发挥作用,即就是要学生参与数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中来,在活动中玩数学,在玩中感悟数学,在感悟中深化情感,深化表象,在感悟中形成自己的数学能力。
1、在“玩”中培养兴趣。
实践证明,凡是丧失了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生,一个“玩”字开始是很有效的方法。因为玩中有真情,玩中有快乐,玩能带给学生清晰的表象,玩能酝酿学生探索的内驱力。在“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之后,我和同学们“玩”起了快乐了游戏:我让大家拿出铅画纸,引导他们画出能折成正方体的图案来,并在图案的各个小正方形上分别写上每个面的代码,不管用数字还是字母。在完成后,我让学生走出座位找自己要好的同伴,开展“你猜我验”的游戏活动,验证的同学可出:“‘A’对面是什么面?‘B’在前面时,它的左面是什么?右面是什么?”等问题。猜的学生不仅要说出猜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说出理由。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忘记了疲劳。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空间观念、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在“玩”中捕捉数学规律。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时,教师要努力把课本中的一些知识转化成实践活动内容,营造符合小学生心理规律的学习氛围,来满足儿童天性。在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我只是要求学生准备了供实践体验的学习材料: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硬纸板,一把剪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求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学生在剪、拼、凑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这种“玩”的过程,学生是终身难忘的。又如在引导学生认识“圆柱体表面积”时,就可以让学生摸摸圆柱体模型,分析各个面的组成规律,然后拿出长方形的纸,动手做做,在做的过程中分析圆柱体各个面与长方形各个面的关系,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圆柱体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加上上下两个圆的面积。在学生有丰富感性认识后,学生自己也能推出圆柱体面积计算公式。
四、回归生活,在现实中体验“用”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并非像数学课本中的数学一样现成与呆板,要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真正提高,就要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发展数学。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学生的运用意识就会提高,学生创造意识就能得到加强,在生活中运用也让学生得到了宝贵的体验——学有所用。在教学“乘法分配率”之后,学生对它的生活意义理解不了,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组生活问题:如果你在商店买东西,买了7只鸡蛋,每只0.8元,买了7袋黄酒,每代1.2元,又帮你爸买了 7包烟,每包8元,你能很快知道共要多少元吗?这时学生速度投入到运算中去,当有些同学很快就算出70元时,我请他说出理由,并点明主旨:看,乘法分配率跑到商店里来了,在其它哪些地方也会出现呢?在寻找过程中,学生感到了学数学的意义,体验到做数学的乐趣。又如在教“圆的认识”知识后后,让学生想想马路上的路盖一般是什么形状,为什么?在学习了“圆锥”知识后,让学生回家测量谷堆或沙堆的体积;在学了“比例尺”后,让学生走出教室,画画学校平面图。数学就是这样精彩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