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作文水平
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作文水平
摘 要:“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新课标规定,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语文的学习,尤其是讲究传情达意的作文学习,其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应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在习作指导中激活亲身体验,并在多种激励中满足成功体验。
关键词:体验 激活 多元评价 作文能力提高
目前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的作文内容空洞,或随意编造,或抄袭作文。造成这种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缺乏习作方面的体验不无关系。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段话告诉我们:写作的冲动来源于学生心灵的震撼。如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体验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1.1引导学生关爱校园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庭。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也感受着集体的温暖。教师应设法通过诱导,引导学生关爱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让学生充分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鼻嗅一嗅,动口尝一尝,动手做一做,用心想一想……活动中学生尽情展示自我,切身地体验过程。体验的直觉并不意味着体验是一种感知活动,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不能够事事亲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体验不能继续,体验还包含高级的心理活动,如想象、思维。虚拟体验可以补偿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的缺乏。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创设模拟情形,如法庭、采访现场、争辩现场、商场、工地、军人营地、清洁工的任务场地等,要求学生寻觅一个岗位,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学生制造一种场所、一种气氛,从而发生表达的愿望、写作的资料和作文的灵感。
1.2引导学生关爱家庭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天地。学生与家庭成员特别亲近,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中充分展示着性格的真实。作文课程向家庭生活开放,成长的烦恼在家庭生活中解读,瞬间的感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这是又一个不容小视的方面。开发作文课程资源,让孩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点,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家庭实践活动,如洗衣做饭、布置房间、打扫卫生,让孩子当家一天,体验父母在家庭中的辛劳。学生在家里学做家务,掌握了家庭生活的技能和技巧,养成自理自立的生活习惯;在家庭开展娱乐活动,可以丰富家庭生活色彩,加强孩子同父母的感情。
1.3引导学生关爱社会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指出:“美不仅存在于自然界,而且在于人们的创造性劳动中,存在于人们的英雄业绩和日常的高尚行为中。”社会生活五彩缤纷,社会生活和人的个性生活的美,为学生提供了无穷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挖掘其中的“宝藏”,可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如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去敬老院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去公园或其他公共场地打扫卫生;调查采访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参观书画展……,有条件的学生还可当商店营业员、公交车售票员等。
二、在习作指导中激活亲身体验
2.1教师语言引领,引发共鸣
学生的情感是纯真而又丰富的,引人入胜的语言,有趣的故事,能让学生融入到浓浓的情感氛围中,这样可激发他们快乐的情感,才能畅所欲言,使作文成为其内在的需求。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首先是一个满怀激情的人,应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拓宽思路,帮助他们打开记忆的闸门,从而融动学生内心的“情弦”。
2.2利用现场表演,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中,往往发现学生主体部分内容不具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表演,创设情境,为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可大大减缓习作坡度。对于精彩动作,要求表演者“定格”、“慢放”、“重放”,引导其他同学观察描绘。创设情境进行体验习作,以观察为基础,以激发兴趣、扎实训练为核心,把学生独立的个性融于语言文字之中,是进行作文指导的好途径。立个性之人、主体之人、真实之人,正是作文教学的崇高追求!
三、组织多种活动,拓展体验空间
教材是一个根据地,尽力拓展教材空间,就是尽力扩大语文学习的根据地,但是,仅靠这个根据地还是远远不够的,应由此走向外面的世界,与外面的世界加强联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沟通,与实践的沟通,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主张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既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如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可先出示“小桥、花卉、动物、游人、天空”等词语,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借助想象画成图画,然后要求将这些图画剪下来拼成一幅完整的、自己喜爱的图画,最后让学生把这幅图画的内容写下来。这种训练使文字与形象配合,画面与习作互补,从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另外,好动、好表演也是学生的天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学生表演的过程也是对教材语言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要提供学生表演的机会,在表演中提高创新能力,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表演后的感受和发现写下来。如果发现学生主体部分内容不具体,要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表演,创设情境,为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可大大减缓习作坡度。对于精彩?幼鳎?要求表演者“定格”“慢放”“重放”,引导其他同学观察描绘。此外,面对课堂内外涌现的大量信息资源,教师应用敏感的心灵去捕捉,用深刻的眼光去洞察,用灵活的机智去重组,并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激发他们的内心体验。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只要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习作指导中激活亲身体验,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作文教学的目标“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也就不难达成。总之,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学习才称得上是主动的;只有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才能实现迁移并在实际中应用,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自由自在地想,无拘无束地说,挥洒自如地写,写出个性来,从而开创“百花齐放”的作文新天地;才能更好地让作文教学在学生的体验中获取、深化、升华!
参考文献
[1]郑灵芝.“情境教学”尝试[J].云南教育,1997,(Z1).[2]陈浩.语文“活动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学语文,2010,(05):10.
第二篇: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此文于2009年6月在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的“2009中国教育系统优秀教案(论文)全国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让 学 生 在 体 验 中 成 长
----新课标下的数学体验学习
台城中心小学方青云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体验,就是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带来的成功感受,是真切的、深刻的,是自立自愿的情感渗透和价值态度的自然融合与升华。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即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在特定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在经历数学问题中从提出到解决的整个过程,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教师必须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在体验中不断成长。
一、在自主参与中体验“探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便是他的不幸。”学生,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好奇、探索的愿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体验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让每位学生在顺境中探究,尽情表现自己,那么学生就会拥有通过主动参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体验到探索的成功和创造的乐趣。如学生学习了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后,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特殊情况时,我
1先出示了几组数让学生求最大公约数,并要求他们找规律:(1)35和7、40和5、12和6、77和11(2)8和9、15和37、16和9、4和7,探索过程中,学生兴奋地叫了起来:不用短除法就能很快地找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啦!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秘密”:两个数是整除关系,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接下来我让他们举例验证,他们态度认真,不断尝试,为证实自己的发现毫不放松。最后,我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两个数是整除关系,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数是互质关系,他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探究中推向问题的关键。这个过程,从探索到发现再到完善结论,不仅加深了对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方法的理解,还为后面学习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情况作了学习方法的铺垫,学生完全在自主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规律性。
二、在实践操作中体验“玩数学”。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中,把课本中的一些知识转化成“玩”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心情愉快,而且还能从“玩”中自觉地探求有关知识、方法和技能,使“玩”向有收益、有选择、有节制、有创造的方面转化,所以玩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中,我先播放配乐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中米老鼠躲在圆栓形滚筒里四处奔跑、滚动、嬉闹的滑稽画面,然后话外音质疑:米老鼠躲在一个怎样神奇的小屋里?为什么跑得那么快?这种紧张而有趣的场景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他们情绪高涨,很兴奋地 “玩”了起来: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桌面滚动,再拿出一个圆柱体学具在桌面上滚动,在探索比较中同学们感悟到: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很多角,跑不动,而圆圆的柱子可以滚动,所以米老鼠躲在这种形状的小屋里跑得特别快。又如“装有水的容器里放入石头”,为了让学生理解升高的水的体积等于石头的体积这一关系,我把学生分成六组,每组一个装满水的量杯,一块长方体或正方体铁块,一个小桶,让他们玩起“测一测,量一量”的活动。为了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让学生玩起“剪剪拼拼”的活动。学了轴对称图形后,我又组织了学生玩起“画一画,剪一剪,作出最美的图案”活动,学生通过“玩”展示了一张张美丽的图画,不但懂得了什么是“对称”,还感受到对称的美。由此可见,实践操作不仅让学生体验到“玩数学”的乐趣,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拓展。
三、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相互的讨论、交流、启发、帮助、协作中,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学生就会在交流中萌发我要学数学的心理需求。例如我在教学“把35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7段,每段是多少米?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这类题目对于初学的五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些难理解,且容易混淆。教学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说一说“你怎样区别并解答两个问题的?”经过一番的讨论,得到了始料不到的效果:有学生说,求每段长几米,就是把35平均分成7份,用35÷7=5就可以算出,而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就是把35米看作单位“1”,意思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那每份就是全长的了。又有学生说,求每段长几米,是求每份数,我根据“每份数=总数÷份数”这数量关系用35÷7=5就求出来,而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我理解为每份所占的分率,把总数看作单位“1”,用117
÷7=就求出来,还有学生说,求每段长几米,就是把35平均分成7份,根据“每份数=总数÷份数”这数量关系用35÷7=5计算,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我利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根据“每段长度÷总长度=每段占全长几分之几”这数量关系用5÷35=,等等不同的说法,道出了学生心中的所想,道出了各自卓越的思维方法,同学们也体验到精彩的畅所欲言学数学的情趣。又如,我在教完“归
一、归总应用题”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根钢管长300厘米,截下30厘米的一段钢管重450克,剩下的一段钢管重多少克?”先让学生思考再分组讨论并解答,场面非常热烈,解答的思路有多种情况:①先求出1厘米的钢重几克,再求剩下几厘米,最后求剩下几克,列式为(450÷
30)×(300-30);②先求出1厘米的钢重几克,再求出共有几克,最后求剩下几克,列式为450÷30×300-450;③把30厘米的一段钢管重450克看作一份的数,求出剩下的厘米数即剩下几份,再求出剩下的重量,列式为450×【(300-30)÷30】;④先求出300厘米可以截成长30厘米为一段的有几段,再求出共几克,最后求剩下几克,列式为450×(300÷30)-450等等,学生通过思考和合作交流,畅开了思路,深化了认识。
四、在生活实际中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新课标强调让学生走向自然、面向社会,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每个学习内容的引入,都尽可能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例如我在教学“利息”这节课时,我让学生解决以下的实际问题:
1、生活实际中储蓄的种类有哪些?哪种的储蓄方法利息最高?
2、如果某客户把5000定期储蓄3年,而他两年半就提款,该怎样计1717
算他所得的税后利息?如果延迟半年提款,又怎样计算他所得的税后利息?
3、张平有500元,打算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办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2.43%;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2.25%,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税后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选择哪种办法得到的税后利息多一些?这样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学生就会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就会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用于生活。
五、在总结反思中体验“评数学”。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学的得与失,师生共同总结与反思是一种很好的评价体验。学生可以在评价中体验到与人分享、相互鉴赏,促人进步的乐趣。为了发挥这种“双促进”导向功能,每次上完课,我都要求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情感过程以及学习结果等方面进行以下的总结评价:
1、你认为这堂数学课有什么作用?自己在这堂课学得怎样?给自己打几分?
2、选择班里的一两个同学,评价一下,表现怎样?你给他打几分?
3、老师在这堂课中表现怎样?还有什么改进?通过这样的评价就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断激励自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还可以互相督促、相互赏识、取长补短。
“让学生体验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过程性目标,也是时下数学教坛的流行语。体验学习确实能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在接受知识,更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在构造自己对认识客体的理解,不仅是用“脑”去学习,更是用“心”去学习,用
心灵去体会,用整个身心去感受、理解。只要我们适当的指导,学生就会在体验过程中健康和谐地成长。
第三篇: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
──浅谈一年级“长、短”教学的体会
四川省郫县合作第一小学林良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倡导探索、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
一、创设有趣情境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一年级学生是一个刚由幼儿转变为小学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的兴趣,同时孩子的兴趣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非常容易转移。在教学中大胆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开展竞赛等这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旨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下乐于自愿进入到学习场景中来。比如,在“长、短”的教学中,我便用这样的故事导人:“国庆节快要到了,智慧爷爷特意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礼品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看。”这样一来,既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了进一步激起学生参与学习体验的热情,当学生倒出袋子里的尺子、铅笔、彩纸之际,我便又一次利用儿童好动好玩的天性,用一句“请大家摆一摆,看看你会发现什么?”来创设
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动中玩,乐中学,达到自由交流,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实现自主体验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自我发展。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学说认为,对儿童的自主活动采取何种态度,是区分教育好坏的分水岭。儿童不只受教于成人,自己也能独立学习,乐于学习。我们首先应该充分相信儿童,让他们自由地主动地学习,其次留给学生充分的时空自由,让儿童自己在探究过程中找寻自己的答案。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那么他在课堂上就有权去讲、去说、去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去摸一摸,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培养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还因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更能充分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
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向学生提问:“你想用手中的图形变换出更奇特的新图形吗,发挥你的想象力,自己试试!”围绕这一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厂,有的观察、有的动手、有的合作„„最后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在全班广泛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几组最富于创造力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
既有学生亲身体验,又有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动,最终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三、体验“生活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人情化。为此,在课堂练习中,为了拉近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生活数学”的意识。根据儿童特征,我特意设计了一组 “小小商店”的游戏活动,学生可以自由结组、自由下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结果在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热闹的购物场面。
四、重视激励,蕴涵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反之则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整个课堂上除了采用合理的教法学法外,我还注意用生动形象的儿童化语言贯穿教学始终,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汇报比较长、短的方法时,我采用了激将法问学生“谁能比”“看谁最能干”“谁比他说得更好”等。当学生回答问题后,不论回答得是否令我满意,我都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是让全班
给他掌声。这样一来不仅对回答者是一种激励,也是对其他同学学习兴趣的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着眼于学生发展这一总目标,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情景中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去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那么数学课堂将会变得轻松而富有活力。
三、体验“生活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人情化。为此,在课堂练习中,为了拉近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生活数学”的意识。根据儿童特征,我特意设计了一组 “小小商店”的游戏活动,学生可以自由结组、自由下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结果在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热闹的购物场面。
四、重视激励,蕴涵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反之则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整个课堂上除了采用合理的教法学法外,我还注意用生动形象的儿童化语言贯穿教学始终,进而
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汇报比较长、短的方法时,我采用了激将法问学生“谁能比”“看谁最能干”“谁比他说得更好”等。当学生回答问题后,不论回答得是否令我满意,我都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是让全班给他掌声。这样一来不仅对回答者是一种激励,也是对其他同学学习兴趣的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着眼于学生发展这一总目标,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情景中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去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那么数学课堂将会变得轻松而富有活力
第四篇: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过程,经历学习体验。为了更好地凸显数学学习中“体验”的重要性,我与同组的几位数学教师经过讨论,决定选择《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来开展研讨课。我们围绕着为学生多创造有效体验活动的目的,进行了多次的研讨,最终,我们的课堂成果展示受到了全校教师的一致好评。下面,我就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的教学,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数学教学中体验活动的重要性。
关键词:体验
探究
操作
能力
一、让学生体验,有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一教学理念,在这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例如:在围绕着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这个环节,教师为学生共创设了五次体验活动。第一次是:课前导入部分,利用提供的学具,让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从而初步体验了转化思想。第二次是:当学生说到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立刻为学生提供利用数格子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体验报告,让学生经历了亲自数一数的体验活动。第三次是:当学生发现还用数格子的方法不能求出大大的鱼塘的面积时,教师又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当他们猜到是相邻两条边的乘积时,教师又及时让学生经历了“通过量一量相邻两条边的长度、算一算乘积,再与之前数出的那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比较”的体验过程,最终通过实践所得出的数据推翻了这一猜想。
第四次是:验证第二次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是底乘高时,教师让学生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来初步体验。此时学生有的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拼出了长方形或正方形,有的没有沿高剪,仍然拼出平行四边形或其他图形。这时教师请学生汇报为什么拼成长方形,怎样拼成长方形的?重点让学生理解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是将我们不会计算面积的图形转化成我们会计算面积的图形。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为学生创设了第五次动手操作:让每位学生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拼,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有了这样切实的体验后再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将自己的发现填写在《体验报告
(二)》中:
至此,学生在独立探究之后,再与小组成员边演示边交流,最终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活动在足够的时间、空间下,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达;既有小组的合作操作交流,又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操作思考;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恰当、精准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仅“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利的保证。
二、让学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它是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得出新知识、新方法、新规律,就是创新的表现。这节课中,在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底乘高时,让学生通过两次剪、拼的体验活动,以及在第二次的剪、拼体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操作中的感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完成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体验报告二》。这一系列的体验活动都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前提下,再与小组成员边演示边交流,最终成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整个体验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再如,教师让学生大胆去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如何计算,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大胆去创新的体验机会。我们教师在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创新求异,对学生敢于提出的问题要及时鼓励,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设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要素。在这节课中,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是相邻两条边的乘积后,教师紧接着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对比等体验活动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想,这就是实践能力的体现。
三、让学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中,在对情感态度方面的阐述中提到了: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理念在这节课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教师的这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感染着学生学习数学不能有半点含糊,要有大胆质疑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当学生用自己的计算出来的实际的数据推翻了原来的猜想时,就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在严谨的求学态度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促进学生终身持续发展是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用活用好教材,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就一定会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五篇: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
一年级“认图形”教案
金北中心小学
郭正华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看、摸、画、围等多种实践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具准备:积木、图片、钉子板、橡皮筋、方格纸等。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积木,高兴吗?
请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积木,先看一看、摸一摸它的表面,再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积木,摸上去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自主活动,然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集体交流:让学生拿着积木,先摸一摸它的面,然后说一说感受。
二、认识图形
1、师: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平平的面画下来呢?(交流)
2、学生操作:画一画,比一比,看看谁想的方法多。
3、集体交流。(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演示,并把得到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4、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呀!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上得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把这些图形分一分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再指名到黑板上分一分)交流对所出示图形的分类。
5、提问:每一类图形,分别叫什么名称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6、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7、那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图形,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组里先说一说,再汇报)
8、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图形吗?说说看。
9、完成试一试的题目。找一找,下面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
三、操作巩固,加深认识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围图形。
(出示钉子板)请你们两人合作,用钉子板和橡皮筋,很快围成一个今天学习过的图形来。
刚才老师让大家在钉子板上围成一个图形,你们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要你在钉子板上围成这么一个圆来(用手比划),你觉得可能吗?
师总结:我们在钉子板上可以围成长方形、正方形,但不可能围出圆来。2.画图形。
师:下面我们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完成后互相评一评,说说画得怎么样。
3、涂图形
用三种不同的颜色涂下面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并且数数各有多少个。友情提醒:学生不要将颜色涂到外部,涂出后就不是原来的形状了。
四、深化
在一个正方体上选几个面分别画正方形,比比画出的正方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用一个长方体能画出多少个不同的长方形?,五、全课总结 1.学习内容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游戏。
师:我们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口袋,里面有许多长方形、正方形、圆的纸片,请小朋友们闭起眼睛,从口袋里摸出一件来,并猜猜它的名称,猜对了就下课。
(学生在各小组里摸一摸和猜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