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报告

时间:2019-05-12 06:3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报告》。

第一篇: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报告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报告

这次讲座主要讲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引言

结构抗火性能主要有三种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并相互制约,三者应协调发展。

试验研究是建筑结构受火性能研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其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

二、试验标准及方法的选择 1试件尺寸的选择

目前,国内外对构件进行高温性能试验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大型构件抗火试验,二是小型构件高温试验。

采用足尺还是缩尺构件是两个不同的思路,但只要能满足试验的目的和要求,尺寸不要小到影响其受力即可。

2试验炉的设计

现在的实验炉一般采用两种不同的加热方式,即电阻丝加热和明火燃烧加热。为了试验的复杂性,要求在不同的实验室做试验时在所有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应该得到相同的结果,这就对火灾实验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时间——温度曲线的选择

测定温度曲线主要的主要依据来源有二:一是特定场景的燃烧及温度蔓延实验,二是将建立在大量的统计分析及模拟计算基础上得到的温度变化规律作为试验用曲线。

不同的升温曲线也就是升温速率不同,对结构的影响也就不同。

尽管标准火灾升温曲线并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火灾中的升温状况,单它提供了同样的可进行比较的依据。

三、实验条件和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异

1实验室内约束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别

对三面受火轴心受压混凝土柱做实验时,由于试件受热膨胀,使得压力增大为保证试件所荷载不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时时调整千斤顶,增加了试验难度。

实验室内所提供的约束与实际构件所受约束之间的差别表现在二者之间的热膨胀和热转动不一致。

2试验用构件较大含水率的存在

首先,含湿量的存在影响到温度场的分布,其次较大含湿量会引起混凝土的爆裂进而影响构件的力学性能;再次,较大含湿量还会影响构件的变形;最后,含水率还对混凝土材料的热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较大含湿量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测量数据和实验结果,也为数据分析增加了困难。

3难以模拟在役构件碳化层的影响

碳化层与为碳化混凝土抗水性能差距有多少,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主要,在实验条件下不可能对新浇混凝土采取措施使之产生预厚度的碳化层,因此,在役构件表面碳化层的存在也是一个在试验中难以模拟的。

四、参数的测量及修正

1高温下参数的测量,仪器的选择,温度,应变位移特殊现象。2实验过程中现象的观测和记录。

如压弯构件中裂缝的出现位置,发生过程等,受压构件中偏心距变化情况,受火试验中构件爆裂的问题

3试验数据的修正

构件及较大含水率是影响试验的主要原因之一,含水量不易测量使用相同实验炉进行重复试验,实验的结果数据也不完全相同,消除高温环境带来的误差影响。

五、目前试验研究不足

1对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等的研究,热工参数及其他基础数据不多,火灾下和火灾后是两种不同的状态,都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2高温条件下混凝土爆裂机理(这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作用的复杂问题)尚不完全清楚。

3非均匀温度场模拟缺少

在真实火灾环境中,构件所受温度具有波动性,而同一时刻统一构件不同部位及不同构件所受温度可能各不相同,表现出极大的不均匀性,可能会使结构产生不均匀的变形和较大的温度内力。

4整体结构的实验不多

应当重视按照整体结构来研究建筑物的抗火性能,特别是超静力结构体系。5对火后结构的加固修复研究没有形成体系

还没有针对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特点而专门制定的统一的国家标准规范,此项工作我国还处在经验判定阶段,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结论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向。

6,对加固结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结构,异性结构及结构中的特殊部位的抗火实验研究较少。

环氧类有机胶并不耐火,最高适宜温度一般在60摄氏度左右,在更高温度下会丧失粘结强度,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则极易引起加固材料的剥离和脱落,同时,由于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也会因粘接胶性能的劣化而影响加固效果。

7火灾对结构损伤性能研究不系统

现在对升温时对结构的影响较多,对降温条件下结构的损伤性能的研究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应加强对升温——降温全过程的损伤性能研究及安全性能评估、修复,提供依据。

8对火灾后结构及加固后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动力性能关注不够。

六、今后火灾试验的研究方向展望

1材料方面 2构件方面

3结构方面 结语:由于火灾试验的复杂性,目前在混凝土结构抗火试验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任何一个试验的成败得失,首先看试验的目的要求,侧重点和出发点而不能简单看试验过程和结果,应结合试验的目的和要求,忽略某些影响不大的因素是可以的。

虽然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我们还未学,但是通过这次讲座,对钢筋混凝土试验有了初步的了解,使得接下来的学习将会更加有体会,也给我们学习提供了方法建议。同时,这次讲座也告诉我们,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要勤于思考,善于提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快的提高自己,丰富把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第二篇: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心得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心得

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地震时有发生,带给人类的惨重损失仍记忆犹新。柱或墩丧失支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倒塌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强柱或墩是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现有的多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得最为普遍,其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因为其具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延性和较强的整体性,目前广泛用于地震设防地区。在地震作用下,一味地追求结构的强度并不可取,结构的延性是非常重要的。当小震来临,应确保所有的结构构件在抵抗地震作用力时,具有足够的强度,使其基本上处于弹性状态。在中震作用下,结构的某些关键部位超过弹性强度,进入屈服,发生较大变形,达到非线形阶段,这时,我们就特别提出延性要求。当中震来临的时候,因为结构具有非弹性特征,某些关键部位超过其弹性强度,进入塑性状态。由于它有一定的延性,它的非线性能够承担塑性变形,使它在变形中能够耗费和吸收地震能量。

由于我对该领域的知识比较陌生,有许多专业性的内容不是完全理解,但是至少我认识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性,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受到相关的知识普及后,极大的引发了我对此领域继续探索的兴趣,我相信,我会通过更广泛的途径学习更多的知识,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关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报告

关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报告

(201404-003号)

致:重庆市港城工业园区建设有限公司:

我部进场以来对道路部分原覆盖层进行了清运,并破除了原有混凝土路面等结构物,开工近2个月我部对现场施工环境和地下管线的走向也有了清楚的了解,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部发现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问题一:翻挖深度的确定。

道路部分(桩号填入)覆盖层大面积为全新人工填筑土层,部分地段底部分布少量厚度差异较大的粉质粘土层。填筑介质主要以粉质粘土、砂岩及泥岩块石等为主,硬质含量30~50%,结构松散,堆填时间无法确定,按设计的估计约为一年,局部为近期堆填。

为防止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设计建议对路基范围5m深度范围内的填土进行翻挖碾压,其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4,压实填土承载力由现场检验确定,以压实后的填土做路基持力层。在2014年4月8日的验收会议上,地勘单位也提出此问题,建议对5m范围内的填土进行翻挖,以保证工程质量。

如参照设计及地勘单位的意见执行,则翻挖深度较大,为保证施工安全,即使坡顶无荷载的情况下,开挖坡度至少也应在1:0.5-1.5之间,现道路左右两侧几乎均紧邻已建大楼,如此放坡开挖势必无法实施,如按照设计及地勘单位的意见施工,则须设置临时挡护等措施,以保证开挖后边坡安全稳定。

在之前的多次例会上,由业主及监理提出将翻挖深度控制在2m,翻挖后进行压实度试验,如压实度能保证在90%以上(设计要求填方路基深度大于1.5m压实度须大于90%),即可分层碾压回填,无需再向下翻挖。如此避免了深开挖造成的施工安全隐患,且节省工程投资、缩短施工周期,但此方法能否保证路基成型后的质量。再次,由于5m的翻挖深度远大于现管网底标高,在翻挖深度确定之前我部无法组织对管网部分的施工,恳请业主尽快咨询各方意见,确定翻挖深度及翻挖区域(是否仅是行车道路基部分翻挖)。给予我部明确书面答复。

问题二:道路左幅电缆沟

最新设计变更之前,污水管网紧邻现左幅电缆沟,污水管基坑开挖必然破坏电缆沟,并使所有电缆大面积裸露悬空,施工时有较大安全隐患,为此,最新设计变更将污水管向道路中线移动了2m,基本避免了管沟开挖时对电缆沟进行破坏,同时,电缆沟也没有了拆除的必要性。但我部在施工过程中以及对现场的勘测了解中认为电缆沟仍需拆除。

第一:现有电缆沟成旧,墙体、盖板多有破损,且污水管变更前我部已拆除部分电缆沟。原电缆沟施工质量较差,沟内几乎无排水纵坡,积水严重(这条请核实)。如不拆除,与建成后的美观、整洁的人行道格格不入。

第二:现电缆沟顶标高与建成后的人行道标高差异大。我部技术人员对左幅电缆沟全线标高进行了测量,其成果整理如下图所示:

由此图可看出,电缆沟变高起伏过大,许多地方远低于或高于人行道标高,如不对其进行拆除,为保证电缆沟断面尺寸,则必须对电缆沟进行加高和挖深,在不拆除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对电缆沟进行挖深处理。

第三:现行车道路基左边线大部分紧挨电缆沟,在进行路基土石方施工时,须对路基进行压实处理,而紧贴电缆沟的大型振动压路机必然会对电缆沟墙体造成挤压和振动破坏,如远离电缆沟进行碾压又无法保证路基施工质量。

第四:电缆沟右边墙体边缘离左幅行车道边缘最远处仅为1.5m,且沿线大部分电缆沟右边墙体均紧挨左幅行车道边缘。如路基翻挖最终按照设计及地勘单位的意见翻挖5m执行,电缆沟无疑全部位于放坡开挖线以内,拆除时必然的。如按2m深度翻挖,电缆沟也大部分须位于开挖线内,也须拆除大部分电缆沟。

电缆沟是否依然遵循最初设计变更的意图拆除重建,请业主尽快确定,以便我部能组织下一步施工和编制针对性的电缆保护方案和措施。如确定拆除,肯定业主单位引导我部与该

此外,电缆沟沿线有两处横穿新建道路交叉口(请把两处交叉口桩号填入),而电缆沟高度比交叉口路面设计标高高出(请填入此高度),我部建议埋设过街排管,具体如何处理请业主咨询设计确定处

理方式。另道路沿线有两处现有过街电缆,一处位于(桩号、电缆大致埋深、根数请确定),另一处(桩号、电缆大致埋深、根数请确定),该两处过街电缆如何处理也请一并给予答复。

抄送重庆市政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江西顶峰园林建设有限公司重庆港城工业园区11号道路延伸段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电气预防性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电气预防性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一、变压器(包括电抗器)和油浸互感器变压器油中总烃、氢和乙炔超标问题

由于变压器油只有在局部放电(温度可达3 000℃以上)或局部过热(温度可达1 000℃以 上)时才能分解出氢、乙炔和其它碳氢化合物。所以通过定期预防性试验发现总烃、氢或乙 炔超标,或未超标但有上升趋势时,说明设备内部可能已出现局部放电或过热故障了,应给 予足够的注意。一般单位对这项试验都能按原部颁《电力设备预防 性试验规程》(以下简称“预试规程”)执行,但对测试数值的分析和处理往往注意不够,主 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认为测试数值不超标就平安无事。

如有的单位在定期试验时突然出现乙炔,但不超过标准5 ppm,就认为没有问题,让设备继 续运行,实际上乙炔的出现即说明设备内部可能出现局部放电或局部高温过热。如某厂一台 互感器在预试中出现乙炔,在安排吊芯检查前一天发生爆炸;某厂一台互感器出现微量乙炔,通过及时吊芯检查,发现了局部放电点。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流互感器氢气超标比较普遍。

有的供电局氢气超标的电流互感器多达几十台,甚至上百台,大都未采取措施及时处理。部分单位对氢气超标问题有不同看法。如某省电力试验研究所规定,若其它各项试验合格,仅单一的氢气超标可当成一级绝缘使用。但在国外制造厂中有的却把产生氢气作为掌握和控制设备内部故障的唯一指标。

因为变压器油中的溶解气体色谱分析是目前掌握和控制变压器类设备内部故障的一项 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既是定期试验,又是检查性试验。为此建议,在试验中若发现总烃、氢、乙炔超标,或虽未超标但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

(1)用“三比值”法分析故障类型;

(2)对已超标或虽未超标但情况比较严 重的设备如产气速率较快等,应创造条件进行吊芯检查和对变压器油进行脱气处理。经上述 处理后的设备还应缩短试验周期,加强跟踪、试验、分析,直到气体不再产生或产气平稳不 再增加为止;

(3)电流互感器如产生氢气,若确认是 因变压器油质量不合格,应及时更换,更换后仍应继续跟踪试验分析。若产氢的原因无法确 定,应在跟踪试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脱气处理,然后再继续跟踪试验分析。情况严重的应创 造条件吊芯检查。

二、变压器绕组、套管和互感器tgδ试验问题

因变压器绕组、套管和互感器中使用了大量的绝缘纸,当绝缘纸的含水量超过其固有值时,设备会出现受潮现象。测量tgδ的目的就是对绝缘受潮作出准确的判断。预试规程中除了根据不同的设备规定了不同的tgδ允许值外,还规定了应将试验测得的tgδ与出厂值、历年值或上一次试验值进行比较,要求变压器绕组的增量限值一般不大于30%;而对油纸电容型套管和电流互感器的增量限值虽未作具体要求,但在说明中规定“有明显增长或接近允许限值时进行综合分析tgδ与温度电压的关系。当tgδ随温度增加明显增大,或试验电压由10 kV升到 Um/3,tgδ增量超过±0.3%时,不应继续运行”,对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只规定tgδ不应大于表中的限值;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规定tgδ与初始值相比不应有显著变化。

各单位对tgδ试验和预试规程中规定的限值都很重视,但对将试验值与出厂值或历年值或上一次试验值对比则普遍注意不够。如某供电局对数十台主变压器和上 百台互感器都按规定进行了定期试验,记录了大量数据,但没有一个按规定作对比,就下结 论为合格。由于不进行对比,可能会有绝缘受潮未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大隐患。如某发电厂 在一台110 kV主变压器试验中tgδ虽然偏大,但未超过限值,就下结论为合格,在继续运行 中套管发生爆炸,造成变压器严重损坏重大事故。由于电容型套管和油纸电容型电流互感器 的主绝缘是由若干串联的电容链构成,外部充有绝缘油,当设备由于密封不良等原因受潮时,水份往往通过外层绝缘逐步浸入电容芯,因此在受潮初期测量末屏对地的绝缘电阻和tgδ更 为灵敏,同时还可以通过比较主绝缘(导杆对末屏)和外层绝缘(末屏对地)的绝缘电阻和tg δ来判断绝缘受潮程度。所以在预试规程中规定对电容型套管和油纸电容型电流互感器在定 期预防性试验时,应测量末屏对地绝缘电阻值,若小于1 000 M 时,应测量末屏对地tgδ不 得大于2%。此外预试规程中还规定应测量主绝缘的电容量与初始值或出厂值差别,若超出 ±5%范围时应查明原因。对这几项规定有的单位均未执行,有的单位仅做了绝缘电阻测定,但对低于1 000 M 的设备没有进行tgδ检测,就下结论为合格,有可能留下事故隐患。

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原部颁《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是总结电力部门技术监督工作40多年经验和教训,吸取近年来国内外新出现的试验项目和诊 断技术编写而成的,是法规性文件,对其中规定的试验项目、标准和要求,应认真执行,不 得随意删减或将标准降低。为了便于将试验数值与初始值、出厂值、历年值进行对比和审查,可在现行的试验数据表格中,加入规定限值和初始值或出厂 值,历年值和对比值三栏。试验人员在试验前先从试验档案中查出初始值或出厂值、历年值,以便试验后立即在现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tgδ试验的准确性除了直接受试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影响外,还与采用的仪器有关。一般tgδ试验可以采用西令电桥,M 型试验器或其它仪器,但每种仪器由于精密度和抗干扰能力不一致,测量误差不同,因此测出的数值都不相同,为了便于对比,建议将试验人员和使用的仪器固定下来。tgδ试验由于精密度较高,易受仪器和外界因素的干扰,最大误差有可能接近0.3%,所以当试验数值很小,如在0.3%以下时,通过对比变化稍大于30%,一般可不算有明显变化。

三、有载调压装置的试验问题

许多单位对有载调压装置的试验普遍重视不够。按预试规程规定,对这个装置应进行的试验项目共有6个大项和5个小项。在部颁《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和《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护导则》中,对检查、试验的规定和要求更为详尽和具体。共分为5个大 项25个小项。如其中规定在检修时要用直流示波器测量触头的切换时间,弧触头的桥接时间 和三相同期误差(限值标准分别为30~50ms,3~5 ms,3 ms),测量过渡电阻值误差不大于 10%,测量各对触头接触电阻应小于500μ 等。此外,对运行中的有载分接开关还增加 了不少规定,如:对开关室内的绝缘油,每6个月至1年或分接变换2 000~4 000次至少 采样试验一次;击穿电压低于25 kV时,应开盖清洗换油或滤油一次。新投产设备1~2年或 分接变换5 000次应吊芯检查一次;每年结合小修,操作3个循环分接变换等。在安全性评价 中我们查阅了有关单位的检修维护记录、运行记录和大修报告,仅有一个单位有比较详细的 记录,但检查试验项目还是不够完整。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对变压器的有载分接开关的检查和试验应按部颁《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护导则》和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中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建议国家电力公司下属有关单位按上述两个部颁导则要求修改和补充预试规程中 的有关检查试验项目。

四、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问题

电力变压器在运行中发生低压侧出口短路或近区短路事故时,冲击电流很大(可能超过10倍额定电流),对变压器有较强的破坏力,尤其是国产变压器承受这种冲击的能力较弱,往往造成内部结构,特别是绕组严重变形。如某供电局一台220 kV 150 MVA主变压器在低压 侧出口短路后,做了各种绝缘试验和对变压器油进行了色谱分析均良好,但在做绕组变形试 验时,内部绕组呈现严重变形,经吊罩检查,打开围屏后发现低压侧绕组已乱成一团,及时 进行了处理,避免了一起变压器损坏的重大事故。由于预试规程中没有绕组变形试验的规定,致使一般单位对此项试验重视不够。我们还发现有的单位由于配电装置(包括线路)可靠性较 差,有的变电站在一年中连续发生过100多次速断过流保护跳闸事故,有的事故发生在变压 器出口,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认为事故后只要强送电成功就平安无事了。根据上述的 经验,在变压器出口或近区短路事故后,不进行绕组变形试验很可能会留下十分严重的隐患。为此建议: 在主变压器发生出口或近区短路事故后,除了进行各种绝缘试验和色谱分析外,还 应及时进行绕组变形试验; 建议国家电力公司电科院等有关部门在预试规程中补充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的项 目和要求; 据了解,目前一般发供电企业大都没有测试绕组变形试验的仪器,只能请外单位协助进行,且每次试验费用较大。若供电局自己拥有较多的变压器(如50台以上),建议购置一台试验仪器,对故障后的变压器都进行试验,作为历史档案保存,便于日后对比,这对加强 设备管理,防止重大设备事故发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避雷器试验问题

预试规程对避雷器试验规定得详尽具 体,除绝缘电阻测定,检查放电记录的动作情况外,要求在雷雨季节前对阀式避雷器做电导 电流和同一组内串联组合元件的非线性因素差值;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测量直流1mA电压(U1mA)及0.75U1mA以下的泄漏电流和运行电压下的有功交流泄漏电流。对这几项技术性要求较 高的试验,不少单位虽然做了,但不够完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些主要项目,如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试验中只测定了运行电压下的全电流,未测 定阻性电流功率损耗,因而无法与初始值进行比较。预试规程规定,当阻性电流增加1倍时,应停电检查。测试数据未按预试规程进行对比分 析,如阀式避雷器的电导电流,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U1mA下的泄漏电流值阻性电流损耗,虽 然都测量了,但未按规定与初始值比较,就下结论为合格。按预试规程要求,新投运的110kV及以上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投运3个月后应测量一次交流泄漏电流,以后每半年测量一次,运行一年后,每年雷雨季节前测量一次,有的单位并未按规定执行。

针对上述问题,为防止避雷器爆炸事故发生,建议严格执行预试规程的规定,一项不漏,逐项测试,并与初始值对比后再下结论。

第五篇:企业在设计组织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在设计组织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言:

在企业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员工岗位冗杂,公司组织结构的问题复杂也就显现出来了,并阻碍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成为了企业管理人员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基于此,设计符合企业发展,能够改善企业内部的管理现状,为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组织结构的方案就显得很紧迫了。本文是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为某企业设计组织架构方案的项目纪实。

客户评价

对专家委员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是我们目前非常关注的问题。华恒智信专家团队为我们提出的“投资委员会+项目专家办公室”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配置专家资源,并通过及时的、专业的专家投资评估与审查,为我们做出投资决策提供帮助。

——Q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汪总经理

【客户行业】:投资公司 【问题类型】:组织结构 【客户背景及现状问题】 Q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是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于2001年4月设立的市直属综合性投资公司。主要承担政府重大建设项目的投融资;接受政府授权持有并运作国有股权;自主开展资本运营,促进资产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流动和重组。

Q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采用集团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目前有6各部门——分别是研究发展部、资本运营部、投资开发部、财务融资部、人力资源部和总经理工作部;公司有3个子公司,现有人员27人。

目前,Q开发投资公司的一把手是新上任的汪总经理,他进入企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企业内部管理的现状,发现企业当前的优势与劣势,并借助外部第三方专业咨询公司的力量,对组织构架及管控模式进行初步调研与分析后,提出了组织构架新的改进方案。

华恒智信专家团队在对Q公司的临时组织——项目专家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组织职能与管控模式进行分析时,发现这两个临时组织的内部管理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项目专家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职责模糊,界线不清

Q开发投资公司的专家委员会由两个临时的部门构成——项目专家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两个临时组织的职责范围模糊、界限不清,经常会造成两个部门工作相互重叠的现象。

2.临时性委员会无固定人员维持工作

该开发投资公司总是在出现运营投资项目时,才临时召集专家

组成员组成专家组或咨询专家组参与项目的决策,这些专家组成员并非公司的固定人员,都是公司从外部聘用的兼职专家。因而,当出现投资项目时,临时召集外部专家的工作一直由总经理工作部临时代理。但是随着项目量的逐渐增多,负责管理专家委员会的日常性工作越来越频繁,公司急需要专门的人员来维持日常性工作。

【华恒智信解决方案】

华恒智信专家对该公司项目专家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目前的管理现状认真分析与研究后认为,随着该公司业务量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委员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需要。该公司委员会管理的问题不是委员会成员人数不够,而是如何将这些专家进行合理配置与组织分工的问题。

因此,华恒智信专家对该公司现有的委员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提出了建立“项目专家办公室”的设计方案。

构建“投资委员会”临时机构

鉴于目前项目专家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的职责模糊、分工不清晰,两个委员会存在工作重叠等问题,华恒智信专家认为,将项目专家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职能合并、统一管理,不仅有利于对专家资源的高效配置,也将避免因工作职责重叠导致的管理混乱。

建立“投资委员会”临时机构——将原有的项目专家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职能合并,成立投资委员会,为非常设机构,根据项目特点由研究发展部组织高层和外部相关专家进行投资项目论证,提出项目投资意见,为总经理做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我们将两个委员会合并统管的初衷在于精简组织机构,实现管理效率与效能的提高。

成立“项目专家办公室”固定机构

基于公司项目量的日益增多,对投资委员会日常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换句话说,对于组织与配置专家组成员的协调工作越来越“日常化”,公司急需要有一个固定的机构、固定的工作人员完成这部分组织与协调的工作,才能有效地调动投资委员会的兼职专家很好地开展工作。

华恒智信专家建议该公司在研究发展部成立一个固定的“项目专家办公室”,项目专家办公室具有固定的工作人员——2名专家秘书构成,一主一辅,负责项目专家委员会的日常管理与协调工作。

研究发展部的一个重要职能为——参与重大项目的论证,就行业背景、国家法律政策进行评审,而完成重大项目的论证及评审的工作需要投资委员会的专家组成员参与和谏言。因而,研究发展部就要负责组织与协调投资委员会的专家参与,并且推动其开展论证与评审的工作,那么,我们成立“项目专家办公室”的意义就在于此。

“投资委员会+项目专家办公室”工作流程分析

首先,研究发展部在接到投资开发及资本运营部的项目信息后,由项目专家办公室秘书负责组织与协调投资委员会的专家组成员;其次,项目专家办公室秘书协助投资委员会专家有效地参与到项目审核的工作中;最后,项目专家办公室负责将专家的项目评估与审核结果,提供给项目最终决策者总经理,总经理根据投委会的专家建议做出最终的项目决策。Q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的项目投资与开发工作流程如上图所示。

“投资委员会+项目专家办公室”模式,是将原有的项目专家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有效整合的结果,这种管理模式的考核办法也是与项目管理的工作流程规范化相一致的。基于投资委员会机构“非常设机构”、以项目管理模式运作等特点,对于投委会的专家组成员的管理也将突破一般组织岗位说明书的管理办法,而提倡采取规范化、流程制的管理方式。

下载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软环境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报告

    关于软环境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报告 我局对《2012年广西投资软环境监测调查报告》中反映的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查摆,现分析如下:一、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

    工程动迁中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本文作者:肖文 好范文原创投稿 工程动迁中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肖 文 一、引言 (一)2008年,河北省开展了颇为宏大的三年大变样工程,在中共河北省委以及河北省人民政府的统一规划下......

    农资市场监管中存在问题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大全)

    农资市场监管中存在问题整改工作情况报告今年三月,市六届党代会监督委员会与市委宣传部、市党联办、市科协以及部分市党代表组成监督检查组,对全市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

    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xxxx医院 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医院是服务窗口,由于整个社会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和生命救助的迫切性,要求医院提供更加经济有效的医疗服务已成为全社会的迫切愿望。所......

    医院爱婴医院复查中存在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医院爱婴医院复查中存在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为了进一步规范爱婴医院管理,提高母乳喂养率,完善各种制度,降低非医学剖宫率,2015年6月17日下午×××计委“爱婴医院”检查组对......

    篇章结构梳理与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篇章结构梳理与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策略和方法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语文基础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阅读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起到了......

    关于电梯使用中存在问题要求维修的报告

    关于上甲山水电梯使用情况及有关问题反映的报告 四川上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我司于2009年12月18日正式接管上甲山水一期工程电梯共8台交付业主使用(2010年12月18日至2011年1......

    学校标准化建设督导中存在问题反馈报告(范文)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督导中存在问题反馈报告1 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 1.学校个别年级存在大班额现象。建议学校控制招生规模,逐年消除大班额现象。 2.学生用计算机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