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讲 力 物体的平衡总结(学生版)
洋泾中学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讲座
第1讲 力 物体的平衡总结
一、知识点思维导图
物质性
力的概念 矢量性: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
相互性
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
按性质分
力
力的分类
摩擦力 弹力:条件,方向
静摩擦力:0 按效果分:拉力、压力、牵引力等 原则: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正交分解 方法 平行四边形法则 静止(非瞬时)匀速直运动 力的合成与分解 状态 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F合=0 Fx=0 Fy=0 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M顺=M逆 二、能力目标训练题 洋泾中学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讲座 例1 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水,器壁AB成倾斜状。有一个小物块P处于图示状态,并保持静止,则该物体受力情况正确的是()A、P可能只受一个力 B、P可能只受三个力 C、P不可能只受二个力 D、P不是受到二个力就是受到四个力 例2 如图所示,物块M通过与斜面平行的细绳与小物块m相连,斜面的倾角可以改变。讨论物块M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角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 B、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角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小 C、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角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 D、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角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小 例3 如图所示,轻杆上端有一个小滑轮C,下端握在手中。一根细线绕过滑轮C(不计滑轮摩擦),上端固定在A点,下端挂一重物。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保持C的位置不变,仅使轻杆转一个角度,如图中虚线所示,则C对线的作用力将()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判定 例4 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变小 B、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变大 C、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都小于这个力的一半 D、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都大于这个力的2倍 例5 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已知合力F=40N,分力F1与F的夹角为300,若F2取某一数值,可使F1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数值,则F2的取值是_____________。 例6 如图,轻杆的一端紧固一光滑球体,杆的另一端O为自由转动轴,而球又搁置在光滑斜面上。若杆与墙面的夹角为b,斜面倾角为a,开始时轻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b C、F逐渐增大,T先减小后增大; D、F逐渐减小,T先减小后增大。 例7(多选)如图所示,物体G用两根绳子悬挂,开始时绳OA水平,现将两绳同时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0,且保持两绳之间的夹角不变(>900),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在旋转过程中,设绳OA的拉力为T1,绳OB的拉力为T2,则()A、T1先减小后增大 B、T1先增大后减小 C、T2逐渐减小 D、T2最终变为零 例8 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质量均为m,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B两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作用在小球A上,此时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小球的大小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AOB=600,则力F的大小___ mg。 洋泾中学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讲座 例9 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的一点O,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将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环对杆的压力N将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例10 如图所示为两个相同的竖直木板A、B间有质量均为m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设所有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m,则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例11 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A,在力F的推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F与水平方向成角。 (1)力F与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A、一定竖直向上 B、一定竖直向下 C、可能向下偏左 D、可能向下偏右 (2)若角超过某临界值时,会出现摩擦自锁的现象,即不论推力F多大,木块都不会发生滑动,试用m值表示该临界角的大小_________。 例12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根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匀速滑下,若保持两木棍倾角不变,将两棍间距离减小后固定不动,仍将水泥圆筒放在两木棍上部,则水泥圆筒在两木棍上将()。A、仍匀速滑下 B、匀加速滑下 C、可能静止 D、一定静止 例13如图所示,轻杆BC的C端铰接于墙,B点用绳子拉紧,挂重物G。当重物G从C缓慢移动到B的过程中,墙对轻杆BC的作用力大小变化为_______,绳子上拉力的变化为______。 例14 如图所示,在墙角有一根质量为m的均匀绳,一端悬于天花板上的A点,另一端悬于竖直墙壁上的B点,平衡后最低点为C点,测得绳长AC=2BC,且绳在B端附近的切线与墙夹角为,则绳在最低点C处的张力和在A处的张力分别是多大? 例15如图所示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候机楼的结构简化图。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利用两侧斜壁向外倾倒的趋势,将钢索拉紧,而拉紧的钢索能承重,从而将屋面托住。现假设一面斜壁质量为m,分布均匀,在地面处有一固定转轴OO/,斜壁可绕OO /轴转动,此时斜壁与地面夹角为60,斜壁上端所有钢索的总拉力为F,与斜壁夹角为300。设两侧斜壁结构相同且对称,屋面通过短钢棒支撑在两钢索上。则所有钢索的总拉力F=____mg,如果钢索的总重量为0.1mg,则钢索能承担的总重力(包括屋面、钢棒等)G=_____mg。 例16(多选)如图所示,均匀的直角三角板ABC重为20N,在C点有固定的转动轴,A点用竖直的线AD拉住,当BC处于水平平衡位置时AD线上的拉力大小为F。后将一块凹槽口朝下、重为4N的木块卡在斜边AC上,木块恰能沿斜边AC匀速下滑,当木块经过AC的中点时细线的拉力大小变为F+F,则下述正确的是()A、F=10N B、F>10N C、F=2N D、F=4N 0 M F O A N 3 洋泾中学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讲座 例17 如图所示,曲臂杠杆所受的重力不计,AO=10cm,OB=6cm,BC=8cm,AO⊥OB,OB⊥BC,今用细线将O点悬挂起。AO呈水平。当A端挂一重为30N的物体时,欲使杠杆连同过O点的悬线在图示位置平衡,则C端应施加的最小力为()A、50N B、37.5N C、30N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例18 如图所示,均匀长板AB重300N,长为12m,可绕过O点水平轴转动,O点距A点为4m,B端用轻绳系于天花板上的C点,BC与杆成=30,板恰水平,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 N,有一重为500 N的人在板上行走,求人能安全行走的范围。 例19 如图所示为一根均匀的杠秤,O为其零点,A为一提纽,若将秤杆尾部截去一小段,在称某一物体时读数为m,设该物体的实际质量为M,则()A、M B、M>m C、M=m D、无法确定 例20 如图所示,力矩盘因偏心,在距轴心水平距离6cm的A处挂10g钩码后盘转过300静止在如图位置。若在A点处挂30g钩码,则圆盘与最初相比要转过多大角度才能平衡? 例21密度为,边长为L的匀质的表面光滑的立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并抵住一个小木桩,如图所示,有风(与水平方向成450角)斜向上地吹到立方体的一个面上,产生的压强为p,则使立方体刚要翘起的p值应为_________。 例22 A、B为相同的两物块,如图所示铰接于M、N、P三处。M、N在同一水平面上,A、B的重量不计。顶边水平,且各长3m;侧边竖直,高4m。今在B的右边中点处加一水平力F=36N,那么,B对铰链P的作用力的大小为___N,方向___。 例23 0如图所示,两根均匀杆AB和BC,长均为L,质量均为m,它们之间用绞链连接,并在A端装有固定转动轴,使两杆均能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现于杆上某处施一竖直向上的力F,使两根杆恰好都保持水平,求所施外力F的大小和位置。 例24 圆桌面由三条相互等距的桌腿在圆桌的边缘上支撑着,桌腿的重量忽略不计。某人坐在正对着一条桌腿的圆桌边缘上,恰好使圆桌以另两条桌腿着地点的连线为轴而倾倒,圆桌倾倒后,他再坐到桌面的最高点上,恰好又使圆桌恢复过来。求桌面半径与桌腿长度之比。 《二力平衡》教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方法1 :复习提问引入 牛顿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方法2 : 现象引入,视频引入 从学生感兴趣的真实情景出发,激疑生趣,引发学生思考,很直接的引出平衡的概念。 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电动汽车 或录像片段: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步行的学生、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提出问题:上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否受到外力? 引导: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这与牛顿一定律的内容矛盾吗? 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平衡状态 由上面学生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 观现象、究本质→认识平衡与平衡力 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结合对周围物体的观察,列举出他们认为平衡的物体,例如:桌面上的物理书,悬挂的灯管等,进而得出静止的物体是平衡状态。这是学生看到的表面现象,究其本质是什么呢?老师立刻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对他们所列举的几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对平衡物体的受力有个全面地认识,进一步指出一个物体如果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叫二力平衡,既澄清了概念,又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方法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请学生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 1) 静止悬挂的电灯。 2)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 匀速运动的拖车。 方法2: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由学生自己举例自己分析受力情况。 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对于能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物体,要分析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如水平面上拖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的二力平衡,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在学生分析中要注意纠正学生认识上的简单化和片面性。 一、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 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 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 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 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二、总结、扩展 让学生讨论课本“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后,可让学生分析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三、布置作业 活动一:学生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猜一猜] 引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方面考虑,猜想二力平衡的条件。 [议一议] 在猜想的基础上,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设计实验,并说明合理的实验步骤; [做一做]在老师的指导下,参照老师提供的实验探究卡,分组合作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具体做法:将两端带有挂钩的细线按照自己的想法,将一端钩在带孔的硬纸板上,另一端跨过定滑轮用钩码来拉,进行实验,探究出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以及合力。 [画一画]平衡状态时,学生用刻度尺将两个力的作用点连接划线,观察两根细线和所画的线的位置关系,清晰同一直线的特点; 活动二:对比演示、观察归纳 ◇ 与学生实验对比,老师对硬纸板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学生观察硬纸板的运动状态,进一步体会同一直线的深刻含义。 ◇ 硬纸板处于平衡状态,用剪刀将硬纸板一剪两半,钩码和半张硬纸板会向两侧掉下,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学生通过讨论、补充的方式完整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一个物体、同一方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活动三:深入探究、完善概念 ◇ 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受平衡力的物体一定静止吗?老师演示钩玛在拉力和重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学生通过观察,深信不疑的得出: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也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学生熟悉的厢式电梯中间的运行过程就是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结合生活,学生清楚了平衡状态,不仅局限于静止,也有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但完善了平衡状态的概念,更清晰了平衡状态与平衡力的关系,为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作了很好的铺垫。 环节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为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稳定性,实现正迁移,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讨论问题,检测不同层次学生达标情况,面向全体,激励内化。 【议一议1】:为什么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表示物体所受重力? 既学习了竖直方向的受力分析,又实现了测量物体重力方法上的逆向迁移; 【议一议2】播放视频 起重机竖直匀速吊起重2×104N的货物,在空中水平匀速移动3m,又竖直匀在这三个阶段,起重机的拉力大小关系: 注重方法教学,指导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议一议3】利用二力平衡知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一下物理课本沿水平桌面移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目的:应用知识、迁移能力 环节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以解决杂技椅子顶为话题,总结出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二力平衡条件,又结合图片,利用平衡知识解释生活中其他的平衡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应用意识。 环节六:巧布作业,动手动脑 作业的布置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层布置,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不但巩固新知,而且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总之,这节课学生从已有认知出发,以观察平衡现象为切入,经历探究、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和动手活动,不但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提升了情感。 以上是对这节课教学设计的阐述,谢谢各位!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二力平衡”这节的内容涉及到最简单的受力分析和最基本的运动状态分析,它也是将来学习多力平衡的基础,因此它是初中物理的学习重点之一。 二力平衡这一节内容安排在第三章《运动和力》的第五节,它的前面是力、力的测量、重力和同一直线的二力合成,后面是摩擦力、力和运动的关系。本节内容需要以机械运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力的作用效果和重力等知识为基础。 关于平衡状态的概念,教材是直接给出。但是生活经验和直觉告诉学生:静止的物体是平衡状态,而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是平衡状态却没有这种认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根据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将运动状态进行分类,通过老师引导,得出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都是平衡状态。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根据教材要求,要分别探究静止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对于静止物体的平衡条件比较容易探究,采用学生实验寻找结论;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探究,由于匀速直线运动不好控制,因此本节课采用DIS探究实验进行研究,学生通过观察图像,分析匀速上升的钩码受到的拉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得出平衡条件。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的三维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物体的平衡状态。②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③会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一对平衡力。 【过程与方法】①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感受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科学方法。 ②通过DIS实验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感受用图像来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习带来的变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新课引入时,通过直升机空投救灾物资的情景,感受生命的重要性。②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分工合作做实验,交流、归纳结论,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③通过了解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激发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兴趣。 3、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难点是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 二、说教法 为突破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本节按照以下思路进行教学:以实验和实例分析为基础,以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学生探究静止小车所受的拉力关系和老师演示用传感器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拉力与重力的关系的实验,归纳得出二力平衡条件;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要突出的重点是:二力平衡条件。方法是: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得出二力平衡条件;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加深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要突破的难点是: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本节课就是通过DIS演示实验突破难点,通过DIS演示实验,得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F—t图像,组织学生对图像进行讨论、分析,逐步归纳得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 三、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设问,猜想,实验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逐步得出静止物体的二力平衡所要满足的四个要素,即:同体、等大、反向、共线。进而演示实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F-t图像,进一步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整个过程中,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的找到结论。运用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以及喜欢动手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感悟科学研究中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和作用。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二力平衡的实例。感受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情景引入: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对运动状态的分析,提出平衡状态的概念。 环节二:认识平衡与平衡力 要求学生对所列举的几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对平衡物体的受力有个全面地认识,进一步指出一个物体如果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叫二力平衡,既澄清了概念,又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环节三:实验探究 活动一:学生探究实验 设问:物体受两个力要处于静止状态,两力满足怎样的条件? 猜想:引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来考虑。 在猜想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结合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设计实验,并合理的完成实验:交流实验结论,得到静止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 活动二:演示实验 设问:用绳拉着物体匀速上升,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又满足怎样的条件呢? 演示:分析F-t 图像,得到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 归纳两个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环节四:实际应用,巩固提高 利用二力平衡知识,联想生活中二力平衡的实例.解释杂技表演中的平衡道理。提高应用意识。 环节五: 归纳总结 总之,这节课学生从已有认知出发,以实验探究为主线,通过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活动得出结论,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还提升了情感。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设置了两个实验,分别探究物体静止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条件,课堂实验气氛较活跃,教学内容能够顺利的完成。 对于学生实验: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猜想两个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学生基本能够猜想正确,并且能够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对猜想加以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找到了静止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 对于演示实验: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关于这节课,有以下不足之处: 1、新课引入时,分析匀速吊起的货物受力情况时,没有很好引导,以致学生分析时有点偏离主题。 2、在用所学知识举出生活中的二力平衡实例时,学生举到了教室中的电灯,此时电灯受到了两个拉力作用,涉及到了多力平衡。而此时我为了把学生引入到上课的主题,也没有很好的扩展。使得教学过程流于完成教学任务的形式。 本节课完全是以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物理规律的探究课,上完这节课,我感到了要上好这节课的难度。因为要把握好此类课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需要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用新的思想和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正确的引导与分析,这样才能上好一堂有质量的好课。 《二力平衡》教案集合六篇 《二力平衡》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 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 二、引入新课 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三、力的平衡 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学生叙述)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教师演示课本图96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 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学生回答) 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演示) 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演示) 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 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 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 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 六、总结 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七、作业 习题5、6、7。 (四)说明 本节课有三个重要环节。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给出什么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研究平衡力和二力平衡条件的重要意义有两方面,根据运动状态分析力的情况和根据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 建议老师们突出这三个环节,使学生有非常清晰的思路,以免学生把平衡力和二力平衡的条件混为一谈。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力平衡》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 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 二、引入新课 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三、力的平衡 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学生叙述)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教师演示课本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 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 (演示) 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演示) 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 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 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 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 六、总结 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八、作业 (四)说明 本节课有三个重要环节.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给出什么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研究平衡力和二力平衡条件的重要意义有两方面,根据运动状态分析力的情况和根据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 建议老师们突出这三个环节,使学生有非常清晰的思路,以免学生把平衡力和二力平衡的条件混为一谈. 《二力平衡》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 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 二、引入新课 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三、力的平衡 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学生叙述)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教师演示课本图9—6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 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 (演示) 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演示) 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 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 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 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g=50千克&ties;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 六、总结 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七、作业 习题5、6、7。 《二力平衡》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图9-3-1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最后的小结应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学生认知结构中建立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具:滑轮、钩码、细绳、木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方法1 :复习提问引入 牛顿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引导: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方法2 : 现象引入 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电动汽车 或录像片段: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步行的学生、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提出问题:上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否受到外力?请你再举出几个静止和做匀速直线的物体,分析它们受到的力。 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平衡状态 由上面学生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2. 二力平衡条件 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9-3-1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 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任选其它两个孔重复上述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自己得出结论。可在教师引导下由多名同学互相补充使其完善。 方法2:学生探究性学习(学生分组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同上。 教师明确实验目的:观察分析总结满足什么条件木板静止? 学生探究性实验 学生讨论、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根据力的合成的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3.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方法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请学生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 1) 静止悬挂的电灯。 2)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 匀速运动的拖车。 方法2: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由学生自己举例自己分析受力情况。 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对于能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物体,要分析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如水平面上拖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的二力平衡,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在学生分析中要注意纠正学生认识上的简单化和片面性。 一、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 A. 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 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 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 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二、总结、扩展 让学生讨论课本“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后,可让学生分析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三、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实验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教师提供实验工具,实验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并思考其应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二力平衡》教案 篇5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就一定不受力呢? 放在桌上的书是静止的,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可见,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为什么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这是因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也就是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 2.新课教学 [板书1]三、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 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来研究这种情况. 问: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 答:不一定.如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要沿斜面向下滑.汽车或电梯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物体受到的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板书2] 2.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1]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将光滑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为45厘米×60厘米,板上安装2个定滑轮,3个羊眼圈.木块上安4个挂钩.如图1所示)在木块挂钩1、2上拴好细绳并跨过滑轮,绳下端各挂若干钩码如图2所示. 研究对象:木块.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绳施加的两个拉力. 观察木块在什么条件下静止,什么条件下发生运动. 提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二力大小不相等,左端挂1个钩码,右端挂2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 (2)二力大小相等.左、右两端各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保持静止. 问:是否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就可以互相平衡呢? [实验2]如图3所示,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的挂钩1、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2、3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看来两个力只是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反,是不能互相平衡的.如果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反,是否就可以平衡呢? [实验3]装置与图3相同,将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挂钩3、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1、2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发生转动. 小结: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力要想互相平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在同一直线上. 请同学们自己做一个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4]每个同学桌上有2个弹簧秤,一块塑料板,板上有几个洞.用两个弹簧秤拉这块塑料板,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板保持静止不动?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用投影仪打出实验的投影片. 请一位同学归纳、总结一下要使塑料板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在塑料板上的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板书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大量实验表明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请同学们用力的示意图把塑料板上受到的两个力画出来. 教师打出相应的投影片.(可用复合片) 问: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答: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板书4]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板书5]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例1.(1)吊在空中重5牛的电灯(如图4),静止不动时,电线对它的拉力是多大? (定)研究对象:电灯. (析)受力分析:重力、拉力. (判)运动状态:静止. (找)两个力的关系:互相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结论:拉力是5牛,方向竖直向上. 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事例. (2)放在桌上的书.(重力、支持力) (3)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重力、阻力) (4)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牵引力、阻力) 例2.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F,受到的阻力为F. (1)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2)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3)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研究对象:汽车.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牵引力F,阻力F. 两个力的关系:F>f,两个力不互相平衡,F合=F-F. 运动状态:不能处于平衡状态. 结论:汽车在F合作用下将做加速运动. 当F=f,F<f时汽车将做什么样的运动,请同学们分析. 例3.如图5所示,物重6牛,弹簧秤向上拉示数为牛,水平地面给物体的支持力是多大? 答:支持力是2牛. 3.布置作业 (1)思考题:课本第108页“想想议议”. (2)书面作业:课本第108页练习1-4. (3)做做看:课本第112页巧找重心. (四)教法说明 1.讲述物理规律的课,一般分四步进行:(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2)通过实验研究问题;(3)分析、概括得出规律;(4)运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体现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使学生懂得按照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来认识、处理问题会更有效. 2.教法上采用边提问,边实验,边讨论,边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教学中结合一个个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领会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有序地进行观察、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对传统的二力平衡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使演示的现象更直观、鲜明,便于从实验现象导出结论.为使更多的学生能看清现象,可在实验装置后放一面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力平衡》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作出二力平衡的图示。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愉快中具有更强力的探索问题的。 教学难点 物体的受力分析。 教学重点 二力平衡的概念及条件。 教具准备 弹簧、铁架台、钩码,课本图2-22的装置、细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以师生谈活式形式进行)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有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这两个物体中,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你能否准确地分析。下面举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说出它们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各是什么和力的方向是怎样?①粉笔盒的重力。②手把粉笔盒提起来的力。③用手通过绳子在桌面上水平拉小车的力。④人推墙壁的力。以上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分析,然后各人把答案写出来,再教师分分析,同学有错进行订正。 二、讲授新课 1、边演示边问 ①用手拿起一只钩码,然后放开,钩码就往下落,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由于钩码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②演示再将这只钩码挂在固定的铁架台的弹簧上,问学生,钩码现在还受到重力吗?为什么不落下来?启发学生分析此时钩码的受力情况,再把同学位正确的分析结果填在下表中。 力的名称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力的方向 受力物体的状态 重力 地球 钩码 竖直向下 保持静止 拉力 弹簧 钩码 竖直向上 保持静止 2、根据上表,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分析吊在电线上的电灯泡的受力情况。 3、再要学生分析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的受力情况。 4、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上几个例子并得出:一个物体,受到二个力的作用,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二、二力平衡条件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 1、问题: (1)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就能平衡对吗? (2)只要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就能平衡,对吗? (3)只要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就能平衡对吗? (4)只要两个力同时满足上面的任意两个条件就能平衡,对吗? 2、按书本图2-22演示 (1)在静止的小车上加上两个大小相等的水平同方向的力,看小车的状态有无变化。 (2)在静止小车的一直线上加上方向相反的大小不同的力时,小车的状态怎样。 (3)在小车上加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然后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则小车的状态怎样变化?以上实验问学生看到小车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小车从静止变为运动或转动)。 (4)再演示静止的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加上二个力时,小车仍然处于静止状态。通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这两个力具有什么特征,共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举例 (2)电灯泡用电线悬挂在天花板上不动,下列叙述中是平衡力的是——,不是平衡力的是——-;原因是什么? a.灯泡的重力和电线的重力。 b.灯泡的重力和灯泡对电线的拉力。 c.灯泡的重力和灯泡对地球的吸引力。 d.灯泡的重力和电线对灯泡的拉力。 e.灯泡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泡的拉力。 (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二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二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对吗?为什么? 针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再次二力平衡条件。要特别强调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平衡,必须要同时具备四个条件,即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缺一不可。 4、如果在已经作匀速成直线的小车上再加一对平衡力时,小车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作图与学生一起分析: ①F1的作用是什么?②F2的作用是什么?(是阻碍小车的运动速度加快),所以小车仍然作匀速成直线运动。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三、巩固练习。 1、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重1.5牛顿?它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关系怎样?请作出这些力的图示。 2、在书图2-22的演示中,除了水平方向的二个力外,还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它们共有几对平衡力?请用力的示意图将小车受到的力都表示出来。 3、起重机的钢绳吊着400千克的货物,当货物以0.4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绳对货物的拉力为多少?当货物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绳对货物的拉力为多少? 四、布置作业 1、课本30页第①、②、③题。 2、作业本 《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使学生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索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索实验中,渗透物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物理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二力平衡条件 难点: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线”问题 2.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具: 教师用:演示用弹簧秤,铁架台,滑轮组; 学生用:每组(四人)2把弹簧秤,一块轻质塑料片(片上有几个洞,如图1所示),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图1 一.引入新课 提问: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反过来说,凡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有受到外力呢? [电脑演示]: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静止在路边的人、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提问:他们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平衡 小组讨论(四人一组):让同学充分发表自己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举出身边一两个受力物体的实例,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并在投影片上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同学所举的实例,利用这些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得出“力的平衡”的概念,指出这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 [板书1]:“ 一、力的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在几个力平衡中,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我们来研究二力平衡的情况。 2.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仍从同学所举的例子中找出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并不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要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 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二力平衡的条件,并建议同学们用实验去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对于提供的实验器材感到不能满足的,还可提出实验设计方案。) [学生实验]:用两把弹簧秤拉扯桌上的塑料片,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片保持静止不动?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请学生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实验过程,并归纳小结塑料片静止必须满足的条件。 [电脑演示]: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用电脑显示这两个力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形(二力大小不相等、二力方向不相反、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并动态显示最终的结果(均不能保持静止状态): 图3 对第四种情形(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进行点拨:将塑料片从中剪断,变成两部分,这两部分能静止吗? 结论: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演示实验]:手在绳端用力F拉弹簧秤和物块,使之静止,观察弹簧秤的示数。然后用力拉弹簧秤和物块使之匀速上升,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并比较两次弹簧秤示数的大小。F 分析物块受的两个力的大小、两个力的方向、两个力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通过上述演示实验,归纳: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图4 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得出二力平衡条件。 [板书2]:“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将条件归纳成口决:“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思考:根据学过的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回答:此时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板书3]:“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合力为零”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或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其中一个力。 [板书4]:“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两个力是否平衡 2.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可求其中一个力” 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举例并分析。 4.反馈练习 A组 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或 状态,这几个力就相互平衡。 2.汽车在斜坡上所受到的重力和斜坡的支持力(填“是”或“不是”)平衡的力。 3.每方十人拔河时,某时刻绳子静止不动,这时这二十个人拉绳子的合力是。 B组 1.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500牛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是 牛顿,方向是,重力和支持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 和。 2.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向东行驶的汽车重为5000牛,受到的牵引力是200牛。那么,汽车受到的阻力是 牛,方向是。 C组 1.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静止悬挂在绳子上,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是多少牛?若提拉物体使它匀速向上运动时,拉力又是多少?(g=9.8牛/千克) 2.如下图所示,物重6牛,弹簧秤竖直向上拉,示数为4牛,水平地面给物体的支持力是多大? 三.课堂小结 [电脑展示]:本节课整体板书,进行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1)书面作业:第二篇:《二力平衡》教案
第三篇:《二力平衡》说课稿范文
第四篇:《二力平衡》教案
第五篇:《二力平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