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红色读书心得
学双百,铸党魂,迎接建党90周年
----难忘岁月,苦难辉煌
唐太宗曾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的风风雨雨。有人感叹,时间易逝,有人感叹,精神长存。在党的90岁生日之年,我们是否又认真的思考过:90年的风雨路上是谁与你同抗风雨,90年的崛起路上是谁与你共同崛起?一个世纪的历程,除了感慨,更多的是一份感激。
时光的星移斗转,带走了一代革命者,但他们的精神却熠熠生辉!回首这90年来,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短短的13个字,却陪伴着我们的成长!华夏的文明流传了五千年,注定了中国是个不平凡的大国。这份荣耀,让我们骄傲,更让我们崇敬,新中国的崛起,见证了中国人民那不可抵挡的冲劲,更突显了历史留下的奋斗精神。一代人的艰苦,换来了下一代的骄傲,可是,在这生活富足,经济发达的今天,谁看到了中华大地上那民族的鲜血?又有多少人还记得他们是怎样挺过长征的艰辛,怎样流血牺牲,为革命的胜利,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万里长征路上,在敌强我弱地情况下,共同的战略目标和理想信念,塑造了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中国共产党。残美的精致中,留下最多的却是伤痛。有一种疼痛,能够让心颤抖,有一种疼痛,能够让民族战斗,也有一种疼痛,能够让我们永远不会忘怀。他们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那么伟大,他们的生命经历了苦难与艰险,却依然能够用快乐和自信的面貌读过每一天。革命让我们明白,只有经历过伤痛,才会真的长大,才会变得更加宽容,淡定。
建党90周年,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一个长寿老人由生到死一生的时间,也是一个民族由衰到盛的时间。看似两个简单的数字,而书写的却是中国的辉煌。第9个十周年,它是多么令人心潮激荡的一年。回溯历史,1921年7月,一个巨人诞生了,他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是一座巨人的摇篮,终于在那个沉寂的年代爆发了,一盏灿烂的灯塔,指引着向前进的方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经历过坎坷,也体验了幸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是由落后走向繁荣,这一幕幕都印在每个不同时代人的生活里,更是各自有着不一样的记忆。从我们小学那首“七子之歌”起,哭红了多少人的眼睛;21世纪加入世贸组织的艰辛历程;到抗非典的白衣精神;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文化的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以及汶川地震时那样一种从骨子里透露出的一个民族顽强的精神,这一切都离不开共产党最初的领导。
我们党90年的光辉历史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其英雄事迹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的队伍中涌现出了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首首青春之歌的“夺桥突击队”,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那视死如归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的夏明翰,“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的江竹筠,还有被称赞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的张学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现在身处和平与幸福之中的我们,还有多少人坚定着自己的信念,还有多少人不是为了利己而无私的作出贡献,还有多少人不在困难面前退却„ 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共产党的意志是钢的,它教给我们的是,一路向前,放宽心态,没有什么困难是可以难倒自己的!
第二篇:《红色深夜》读书心得
《红色深夜》读书心得
你曾经想过当你失去了所有东西,过着辛苦的流亡生活,每天还得面对死亡的恐惧吗?在茫茫的大海上,一艘小舟怎么能装得住希望? 故事发生在一个瓜地马拉的小村落Dos Vias,在一个夜晚,政府军闯入村落,以支持共产党的无端罪名烧毁他们的村落,杀死村民。有两个小孩逃出村落,横越了大半个瓜地马拉,用他们的叔叔留给他们的独木舟经过墨西哥湾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州,试图在那里找到自由。红色深夜,就是指在这恐怖阴影下的半夜,就连现在,这个世界上仍有成千上万个经历这样恐怖夜晚的人。一颗小小的星球,竟然有那么多人正在受着这样的苦。当你抚过地球仪表面,你可能从来都不知道你正触摸到的那个村落,正被战火燃烧出一片红色的天空。战争所带来的不幸与灾难,绝对不是像我们生活在自由、安和社会中的人可以想像的。再想想看自己,经常会抱怨这、抱怨那,我们真的不幸运吗?为什么我们是在这里享受电脑科技的人类,而不是努力的争取温饱的难民?为什么我们可以过着平静的生活,而别人却在战火中逃跑? 我常在想,自己是多么的幸运,能处在一个安乐的生活环境中。每当看到世界各地难民的报导,总会让我觉得惭愧;生为地球村的子民,我们竟然无法为他们做什么事?幸好还是有一群有爱心的人,为这些人奉献出他们的心力,像是国际红十字会、无国界医生组织、慈济和绿色和平组织等。我想我也可以和圣诞小鼓手一样,做一个和平小鼓手,透过我的文章,让大家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不幸的人。我们除了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外,更应该多尽一份心力去关心这些生活在绝望中的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透过国际的救援组织,伸出你我关爱的双手。
第三篇:暑期读书心得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孙元培
一本书,一杯茶,一下午慢慢品味。在暑假期间找本书来读一读,已经是我们学校的一种习惯了。游走在图书馆,一个人静静的边看边找,突然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进入了我的视线。拿起它我翻了翻,感觉就是它了。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的教育经典丛书。它给教师的建议共有100余条,每条建议既有生动的教学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尽管现在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苏霍姆林斯基那闪光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教育理论大师,本书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像与教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一样每句话皆让人感觉出自实践的经验之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好教师,始终需要责任意识的推动。实践证明,一个受到良好责任教育并有责任意识的教师,在人生道路上也比较容易有所作为。一个对国家与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既能给学生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又能帮助学生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接下来我来谈谈读书的三点感悟。
一、成功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
何为教师素养呢?苏霍姆林斯基从三个方面阐述教师的教育素养: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广博的知识。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教育素养还有一个方面,谈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这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教育素养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塑造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教师讲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谈的学生发表议论。教师不是宣讲真理,而是在跟学生娓娓谈心。
如何提高教师素养?众所周知,名师、大师的教育素养都是很高的,能够集文学家、艺术家、书法家等大成于一身,而且具备很好的人格修养。我自知距离名师还很远,应想尽一切办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还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好,那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把读书当作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告诫我们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读好书能够净化我们的灵魂,开启我们的教育良知,锻造我们的优秀品质,因此静下心来读书是提高教师素养最有效的手段,是教师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二、成功教师应善于引领学生。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论述:“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顺利获取知识,在体验一次次成功之后,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师要钻研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法,例如,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那样,我们若能把带有游戏性质的作业、科技知识、百科知识、趣味故事、趣味实验等列入教师备课的内容,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课堂提问。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教师要能“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初看
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够激发求知的愿望。”
课堂提问便是一种引领,课堂中提问的意义是要激发求知欲,提问点应该恰当到位,应该是铺垫学生获取知识的台阶,好的提问就像节奏明快的韵律操,流畅优美。想想自己的课堂上真正有效的问题有多少呢?想来觉得如芒在背!
关于学生注意力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形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丝线。他在带领孩子们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课后这样写道:“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围拢来看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这根很细的丝线把孩子们都拴在我的身边来,这就好比是一根无形的缰绳,只要一个儿童的注意力转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丝线就断了,于是我给他讲的和所指给他要看的东西,他就再也不看,不听了——思想开了小差。”我在教育教学中体会到,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完全在于教师的引领与调控,教师要抓牢注意力这根“丝线”,使用好这根“缰绳”,才能确保高效课堂。
三、成功教师应善于思考。
善于思考才能有创新,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们可以看到苏霍姆林大师的教育智慧,似乎能看到他正在凝神思考,郑重地审视着学校教育的每一细节,我觉得善于思考是他精彩人生中最具魅力之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五条提出“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第一套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源来源。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来看,第二套大纲是保证第一套大纲顺利完成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思考学生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发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识记和保持在头脑里的知识是很多的,因为它是进行后继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种保障,许多学生却掌握得并不牢固,要么是不理解去死记硬背,保持得不
长久,要么是记住了不知道如何去运用,成为一种“死”的知识。久而久之学习上失去兴趣,沦落为“差生”,那么如何避免呢?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种办法,就是实施第二套大纲。具体地说,就是每呈现一种新的知识或材料时,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与此相关的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进行阅读,以使他们更好地去理解这些知识,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疑问,从而进一步激起他们的求知愿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感受性”,教师要“尽力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这样,他的智力背景越广阔,他所需要识记的教材就会变得越简单。反观我们平常教学,不顾知识积累和学习体验过程,只顾死记硬背结论的做法简直就是一种摧残。
再如,关于后进生,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苏霍姆林斯基以成功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为了帮助一个叫费佳的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自己亲自编了一本书《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他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收集或编写很多有趣的、能够引起儿童思考的习题来训练他。并且还为他提供一套适合他阅读的书籍,大概有一百本,后来又为他配备了另一套图书,约有二百本,正是这种大量的阅读,使费佳的成绩逐步赶了上来。可见,“阅读能教会学生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觉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 我们每一位教师对待教育教学中的每一项工作或每一个细节若能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善于思考,相信学困生在我们手下会越来越少。
读过这本书我才知道要做一名成功的教师要做的要学的还很多。提升教育素养;借助思考,使教育充满睿智。因为只有智慧含量较高的教育才算得上是一种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润,才能真正涤荡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素养,这样的教育才算是成功。
第四篇:2014暑期读书心得
2014暑假读书心得
——读《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有感这个假期学校购进了一批新书,待我去挑时,已剩下为数不多的几本了,一眼就看到了这本泛着古朴的牛皮纸黄色的小册子——《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一直想要有机会了解中国教育史的我,看到了这本书,非常开心,捧着就回家了。
回到家打开一看,才发现学校挑的书果然不一般,简直是捡到宝了。原来这本书是前国立东南大学校长,被誉为“中国现在大学开创人”的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时的博士论文,英文名为《The Chinese System of Public Education》, 在此对校长组织的读书活动和学校购置这样好的书籍深表感谢!
这篇具有通史性质的教育制度史论著,分为八章。全书显出简古厚今的特征,古代内容相对简略,主要从学校形式、教育宗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选举制度等方面选择性地介绍,重点描绘和分析了1842年以后中国现代教育萌生和发展的详尽过程。
相对于中国卷帙浩繁的教育文献,本书不是精细考据的专著,而是教育史纲要。同时它又颇有新意:一方面勾勒出了比较精要的内容,并准确点明中国古代教育宗旨在于陶冶国民的性情,凝聚民心,使国家趋向稳定统一。另一方面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叙事方式,避开了写出全史的模式,限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仅集中讨论中国自上古以来的“公共教育制度”沿革概况。
本书讨论的主题“公共教育制度”虽非中国传统的视角,却是当时中国教育变革的现实需要。所以本书事实上是依据当时哥伦比亚大学的学术视角和中国教育变革的现实需要,叙述中国教育管理的历史演变,既方便西方学人了解中国教育历史,也有利于当时中国人从历史中找到变革现实的历史借鉴。
作为21世纪的一名中学教师,自认为从小接受的教育中,西方视角多过东方视角,现代语言多过古代汉语,因此,读郭秉文先生用现代语言写成的中国教育制度史,感到无比的轻松与自在。本书就像一本中国教育史的科普读物,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翻译成浅显易懂的现代语言,并按照现代教育研究的思路加以梳理整合,读来倍感亲切,让我仿佛回到了夏商周、汉唐宋,亲身体验了当时课堂、考场的氛围,学生求学、老师解惑的场面。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读的书。在书中,我不仅概览了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教育制度,还获得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例如书中提到一位专家卡勒里
(M.Callery),他曾概括道:“礼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全部思想观念,依我看,《礼记》是中国现有各种文献中能够最精确完整的向中国人自己和世界其他民族阐明礼的专著。”这让我了解到了《礼记》的魅力,激发了我研读的兴趣。
读书摘要:
1、古代学官与学校的性质反映当时的教育内容为礼、乐与五伦之道三个方面。
2、“礼”,最初仅包括祭拜天神、地神和祖神(人神)。在那时,“礼”一词还包括各种宗教和社会的惯例、礼仪与习俗,以及当地法律等,比如我们发现《周礼》、《仪礼》、《礼记》三本书都讲“礼”。
3、政府的政策、家族的组织、社会的信条都建立在真正的礼的基础上。
4、卡勒里(M.Callery)曾概括道:“礼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全部思想观念,依我看,《礼记》是中国现有各种文献中能够最精确完整的向中国人自己和世界其他民族阐明礼的专著。”
第五篇:暑期读书心得
暑期读书心得
朱巷中学:徐金永
2012-9-10
借假期时间我认真拜读了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这本书令我深深地感到:品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高尚的人在交谈。
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它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我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上课、写反思、批改学生的作业,参加教研活动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认为: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
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不应该总是抱怨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书中所举的那个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用了终生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我们只有主动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其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这条建议也对我帮助很大。对后进生我一直认为这是属于智力问题,是先天因素造成的。无论是谁,无论用什么方法教育都是无济于事的。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观念转变了,从心底里认可了“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这个道理,只是认为操作起来还是会相当困难。书中的那个“费加”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他和我常认定的笨学生非常相似,我平时对这样的学生往往采用补课的方式,使他们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傍晚留下来反复地给他讲解、背诵直到她“懂了、会背”为止。而苏霍姆林斯基却不这样做,他给她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给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苏霍姆林斯基也从来没有给她补过课。后来,费加的学业成绩赶上来了,并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育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也从中得到启发,对费加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注重训炼他们的思维,发展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提供动力。
另外,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它字里行间洋溢出来的对学生的那种人性化的尊重与热爱。一切的教育方法都是基于对孩子成长的学习需要而引发的,在那里教育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虽然有国别的限制,但我仍深深的感受到教育者对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那种神圣的尊重。
书中还特别重视德育教育,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对学生足够的尊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大师眼里,德育教育绝对不是空洞的说
教和口号式的响亮文字,而是生活中的细节,是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应当教会儿童去爱,而不是教他们去谈论爱,应当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缺了些什么?
在阅读过程中,我从苏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笔调中读到了很多的东西,他没有空洞的理论训导,而是以提“建议”的形式,将他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与你娓娓道来。他不喜欢大而空的说教,而是深入你的内心,联系教育生活的实际,用了很多生动的事例和实际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给我们提出许多饱含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建议。整本书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的真谛,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仍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书中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学习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关于什么是从事教师工作的才能,我是这么想的,才能不外乎知识和能力,例如各学科的知识,处理事情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面对问题的能力等。那么这些也是我在教学中所要面对的东西,需要摸索着去锻炼自己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提高,正式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的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学生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成为10:
1、30:
1、50:
1。”这也使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明白教育工作不能心急吃热豆腐,一名合格的教师都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和通过不断的教学,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而成长起来的。这也使我更加坚定了在奔向合格教育工作者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有了很深的认识。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老师,要有现代的教学。
然后,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及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我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讲课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我要爱我的同事们,我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我要主动地与他们交流探讨合作,我要始终有团队精神。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伟大的。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后,我还要适时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而且,我自己还要不断地反省思索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学当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为常发事件和偶发事件,常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依靠一种经验积累;偶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取决于我的智慧、机智、应变能力的高低。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研究,把普遍的问题、个别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上升为课题,把问题做大、做细、做真,眼光高远、与时俱进地看待问题。在一边教学的同时,一边搞教研,不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
《给教师建议》 让我爱不释手,是因为它真正能够让我掩卷沉思时反省自己,使自己看到不足。因为,苏霍姆林斯基,他正像一面镜子,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他深爱着每一个学生,他关怀着每一个成长的生命,他勤奋地分析研究着每一个看似细节的教育现象。我想,当你了解他那无私奉献自己的人生,领略他的卓越成就,你也同样会产生敬仰之情,他可以是良师也是益友,他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教科书。相信每一位爱教育的人,都会爱上这本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