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音乐上册 第六单元《对鲜花》教案 新人教版
《对鲜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
2、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
重点难点:学唱歌曲并能完成一至两段的歌词续编。课前准备:电影《刘三姐》片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看看影片中人们在做什么?
2、介绍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歌”,大家通过对歌,比谁机智、谁的生活经验丰富。
3、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对歌形式的歌曲,名字叫《对鲜花》(出示课题)。
二、教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跟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指导、纠正。
三、歌曲处理
1、“什么”两字要加重语气,唱出一定要难倒对方的心情。
2、“瞒不了我”一句要唱出得意之情。
3、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
四、创编活动
1、创编歌词
师提示:“什么开花在水里”这个问题谁有和歌曲不一样的答案? 生:荷花、水仙花……
师生接唱:用学生的答案唱第一段。
2、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
3、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对鲜花》。
第二篇:二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二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下雪啦》
第四时《小动物告别会》教案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动物告别会》
表演《小动物告别会》
教学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珍重友情的精神
2、通过学唱歌曲,为下一步表演做准备。
教学重点:注意区分2/4拍及3/4拍,并能按要求演唱
教学难点:表演唱《小动物告别会》,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大的曲目,可能会有一定难度,需要靠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完成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小动物告别会》、小动物头饰及场景布置、《小动物告别会》歌词。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小动物告别会》:
1.教师播放有关动物冬眠的画面。
2.听录音范唱。
3.教师分段、分句教唱,可放慢速度教唱。
4.教唱第一乐段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应唱得抒情、优美。
.教唱第二乐段歌词。注意第二段与第一乐段在节拍、情绪、速度等几方面的区别。
6.教唱第三乐段,注意情绪的对比:小动物们在依依惜别,相约明年再相会。
7.学会歌曲后,第一、三乐段齐唱,第二乐段可按歌词内容分配角色演唱。由于歌曲较长、歌词较多,要求学生背唱有一定难度。学生能跟着录音比较完整地延长就可以了。在以后排练、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还有机会进一步熟悉这首歌曲。
(二)歌表演《小动物告别会》
播放《小动物告别会》的伴奏带,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上台,为大家表演本小组为歌曲设计的动作,并组织大家简单讨论。
2.教师与学生中的骨干分子领先起舞,另两组同学,一组伴唱,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奏出三拍子的节奏型(如“×××”、“××××”等)。
3.其他学生陆续加入,可以模仿教师的舞姿,也可模仿同伴们的舞姿,即使动作不太协调,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参与,要能感受到三拍子的韵律。
4.如场地条稍差,无法让全班学生同时表演,也可分三组进行,分别表演歌曲的三个乐段。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设定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丰富语言的积累。
5、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之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丰富语言的积累。
21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
a.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 楚 孤 帆 亦 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b.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②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②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教师重点指导:潋liànyàn 空蒙kōngméng 淡妆浓抹dànzhuāngnóngmǒ 相宜xiāngyí
③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②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②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板书:
21、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李白(唐)苏轼(宋)天然美热爱大自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读完这篇课文就会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
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②检查生字新词。小黑板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深蓝洋 披甲 划来划去 威武 拣贝壳 形状 渔业工人 肥料 祖祖辈辈 富饶 岛屿 山崖 鸟粪③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朗读感悟
四、课后拓展
①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谚语、歇后语等。②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④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②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二、举行“可爱的祖国”古诗名言展示会 ①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如: 《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钱塘湖春行》。②学生交注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
三、积累语言
①学生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②听写刚才抄写的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批改、订正。③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板书: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岛上儿女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懒洋栖息51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一、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二、读书闯关
①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②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检查巩固
①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②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继续闯关
①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a.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b.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②闯关总结: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
三、拓展活动
①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②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板书: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夏秋冬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宝库
24“东方之珠”
学习目标
①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③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教学重难点: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①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吗?(香港)
②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具体感受这颗璀璨无比的“东
方之珠”。
二、整体感知
①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③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三、诵读体验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
②交流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③师生共同释疑。
四、拓展活动
举行“香港的昨天与今天”发布会。
学生自由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板书:
24“东方之珠”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
应有尽有
一应惧全
举世闻名
光彩夺目
璀璨无比
语文园地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
2、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教学过程:
1、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3、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4、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5、拓展延伸。
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积累词语。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②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④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⑤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二、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②指名读。集体齐读。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①了解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②了解有关祖国山河的知识。
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读读记记
①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③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④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二、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 风景类,物产类;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吗?
第四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六、采摘节 ——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60页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现在是什么季节?果园里都有什么水果成熟了呢?
这一切都在等着我们来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采摘节上逛一逛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采摘活动入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身心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根据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请看,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贴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板贴数学问题)会解决吗?请同学说一下算式。
2、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与刚才的图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数学信息吗?
如果仍然要问“还剩多少个篮子?”你会解决吗?自己在数学本上试试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总结:不管哪一种算式我们都是用了同一种方法,都是先算要分多少个篮子,再算还剩几个。
【设计意图: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理解算理。明白分布算式与综合算式都是同一种方法,为后面进一步学生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3、观察综合算式,总结算法,揭示课题
观察综合算式,是怎么算出得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总结:像这种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综合算式,还有一个名字叫乘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抛开情境,单独看算式,自己归纳概括出乘加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你能从图中找到什么数学信息?(板贴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一共来了多少人?
同学们会做吗?请你自己解决,开始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交流、讨论你是怎样解决的
【设计意图:通过进行乘加混合运算的仿例练习,进一步巩固乘加混合运算的算理及算法。】
3、观察算式,交流算法,揭示课题 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先算——,再算——
总结: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这种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叫乘加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有了乘加的学习基础,在学习乘减时,大胆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以及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轻松掌握了乘减的运算顺序,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
4、总结算法
请你认真观察这几个混合运算,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乘法)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重要先算什么?
归纳: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后算加减。
四、巩固练习
现在,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我们知道了,下面看你能不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采摘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1、走进苹果园,苹果树上接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可是有的苹果让虫子吃过了,你能把坏了的苹果找出来吗?
【设计意图: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是初学的孩子们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辨别对错练习的设计,起到了及时提醒孩子们的关键性的作用。】
2、柿子树上黄澄澄的柿子可诱人了,你想摘到吗? 想得到柿子可不容易,先完成下面的问题吧。
【设计意图:喜欢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为枯燥的巩固练习增添了趣味色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现在来看看咱们班一共可以收获多少柿子吧!你能解决吗?自己试试看吧。
五、全课总结,谈收获。
刚才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解决了采摘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我们的采摘活动也马上就要结束了,你能跟老师说说这次采摘之旅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66页
信息窗3 【课
题】: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通过尝试改变运算的顺序,理解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运算顺序,熟练进行混合运算。
3、培养进行较复杂运算的能力、能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并会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情景图展现了学生解题需要的信息,孩子们在阅读中了解相关信息,教师借助引导、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探索新知可以产生浓厚兴趣。
1、谈话:秋天到了,果园里硕果累累。愿意继续和老师一起去果园里领略丰收的喜悦吗?请看大屏幕:
出示信息窗3中的情境图片一。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看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收集到的信息也很全面。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非常好。善于提出问题的孩子才会喜欢动脑筋解决问题。这么多问题,有没有你一下子就可以解决的? 生交流。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数学信息。
预设:一筐苹果60个。一篮苹果比一筐苹果少38个。一箱梨8个。小孩摘了43个梨。爸爸摘的梨比小孩多21个。学生汇报所提问题。预设问题:
1、每篮苹果多少个?
2、3篮苹果多少个?
3、小孩摘的梨可以装几箱?
4、爸爸摘的梨可以装几箱?
2、整理思路,尝试解决
师:想一想,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然后拿出练习本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预设:
(1)先求每篮苹果多少个? 60-38=22(个)
(2)再算3篮苹果多少个? 22×3=66(个)
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自主练习,交流巩固。
让学生借助信息出示的条件进行研究,圈一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列式计算。可以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直观策略的优势。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是算法多样化的实质,体现了“用不同的方法学习数学”的思想。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去思考、去议论、去探索,在引导学生自己介绍选择的方法及理由的同时,促使学生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进一步梳理了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说运算顺序对前面所学知识做以巩固,通过红点问题三的解决,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1、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咱们先要完整的把题目说出来,你能把问题完整地叙述出来吗?(指名生说)。预设:
一筐苹果可以装60个,一篮苹果比一筐苹果少38个,3篮苹果多少个?
师:想一想,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然后拿出练习本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师小结:咱们同学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看出第一种写法不对。后面三位同学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告诉我们要先算60-38,这非常好。老师也很喜欢第四位同学的写法。而且这位同学的写法和我们的数学家不谋而合。像这样的算式,为了先算60-38,数学家们用了一个符号来帮忙把应当先算的一步突出起来。它就是第四位同学用的小括号。板书:小括号()。
追问:你觉得小括号有什么作用呢? 生交流。
预设:小括号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在计算这个算式时需要先算减法,所以把它加上小括号。师:有了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遇到括号该怎么办呢?对,要先算括号里的;也就是说小括号括出的一步要最先算。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1)师:现在,你知道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该怎么计算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86-56)×8(82-79)×13 130×(90-87)(45+36)×2
9×(260+40)
374-74×2 指名交流,集体订正。
出示红点问题三:你会计算下列各题吗? 84÷(8-4)
56÷(5+3)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那么,你能根据我们学习的内容来解决问题吗?
出示问题4:爸爸摘的梨能装几盒?请你先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指名板书交流。第一关:我会算:
师:刚刚我们说了运算顺序的六道题,你能准确地计算吗? 课件出示:(86-56)×8
(82-79)×13
130×(90-83)(45+36)×5
9×(260+40)
374-74×2 指名交流,集体订正。第二关:我会比 算式有无小括号对比教学
师:这两题你会算吗?请大家在本子上计算。(50-20)÷5
50-20÷5
师:我们已经知道在混合运算中,遇到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用这个知识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学校有6间微机室,每间有35台电脑。现在每间增加了10台电脑,现在有多少台电脑?
2、整理思路,尝试解决 预设:
(1)先求每篮苹果多少个? 60-38=22(个)
(2)再算3篮苹果多少个? 22×3=66(个)
4、集体交流,碰撞思维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生交流。预设: 生1:我这样写 60-38×3 =22×3 =66 生2:我这样写 60-38×3 =22×3 =66 生3:我这样写(60-38用圆圈圈起来)60-38×3 =22×3 =66 生4:我这样写(60-38)×3 =22×3 =66 生交流。
预设:小括号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在计算这个算式时需要先算减法,所以把它加上小括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做法 小组讨论运算顺序,交流。预设: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生计算,交流订正。预设: 列分步算式: 43+21=64(个)64÷8=8(盒)列综合算式计算(43+21)÷8 =64÷8 =8(盒)
(50-20)÷5
50-20÷5
指名交流。课件出示:
(50-20)÷5
50-20÷5 =30÷5
=50-4
=6
=46 生交流。
课件出示:解题过程。检测目标1和目标3的达成 检测目标
1、目标2和目标3的达成 检测目标
1、目标2和目标3的达成 检测目标
1、目标2和目标3的达成 总结提升 领悟方法 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仅有知识上的收获,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梳理探究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或什么新的问题,也可以说出来,会提问题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孩子。谁先来?
生交流,师相机强调:算式中的小括号有什么作用?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要注意什么?强调自主探究的重要性。学生可能的回答:
检有小括号的运算先算有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乘除、后算加减。测目标2的达成 【课堂检测】
下面给你五分钟的时间完成达标检测。
(一)谨慎计算 1、917÷(4+3)
2、24÷(48-40)
3、98-19×2
(二)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妈妈给了小兰80元钱,小兰买书花了56元钱,剩下的钱正好买了3支钢笔。每支钢笔多少钱?
【设计意图:通过当堂小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找到学生掌握好和不好的地方。做好有针对性的辅导。】 八: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1、2、每篮苹果多少个?
60-38=22(个)3篮苹果多少个?
22×3=66(个)
(60-38)×3 =22×3 =66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组
【单元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之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41个生字,读准字音即可;会写31个生字,掌握字的音、形、义。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能摘录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和语段,积累语言。
3、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4、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3、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2、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检查交流。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 楚 孤 帆 亦 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2)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a.学生个人读悟。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1、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2、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重点指导: 潋滟 liàn yàn 空蒙 kōng méng
淡妆浓抹 dàn zhuāng nóng mǒ 相宜xiāng yí
3、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4、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1、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2、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4、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2、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板书设计:
21、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李白(唐)苏轼(宋)天然美 热爱大自然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读完这篇课文就会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生字新词。小黑板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深蓝 懒洋洋 披甲 划来划去 威武 拣贝壳 形状 渔业工人 肥料 祖祖辈辈 富饶 岛屿 山崖 栖息 鸟粪
3、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朗读感悟
四、课后拓展
1、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谚语、歇后语等。
2、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二、举行“可爱的祖国”古诗名言展示会
1、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如:
《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钱塘湖春行》。
2、学生交注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
三、积累语言
1、学生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听写刚才抄写的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批改、订正。
3、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岛上儿女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二、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三、读书闯关
1、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检查巩固
1、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2、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继续闯关
1、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1)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2)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2、闯关总结: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
三、拓展活动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2、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
板书设计: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夏秋冬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宝库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3、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吗?(香港)
2、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具体感受这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二、整体感知
1、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3、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三、诵读体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
2、交流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3、师生共同释疑。
四、拓展活动
举行“香港的昨天与今天”发布会。
学生自由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香港,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应有尽有 一应惧全 举世闻名 光彩夺目
璀璨无比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
2、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3、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4、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5、拓展延伸。
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第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2、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3、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4、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5、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二、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2、指名读。集体齐读。
3、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4、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5、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6、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第三课时
一、读读记记
1、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3、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4、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二、宽带网
1、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2、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风景类,物产类;
3、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