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区工商局服务组深入企业(第一次帮扶简报稿)
新区工商局服务组深入企业 开展“调增上”帮扶活动
根据区委、区政府和市工商局的统一部署,按照新区工商局“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实施方案的工作安排,2011年3月24日下午,新区工商局局长李荣强带领服务组工作人员走访了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和天津金元宝商厦集团有限公司两家重点服务对象,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希望,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活动。
在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李荣强局长向企业负责人和中心商务区管委会负责同志简要介绍了新区工商局的历史沿革、组成建制和职能作用,听取了中心商务区和新金融公司关于企业经营、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情况的汇报,着重了解了企业在市场准入、商标注册上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对企业提出的问题给予了具体的解答。李荣强局长表示,中心商务区建设是滨海新区“十大战役”之一,事关开发开放大局,新金融公司业务较多涉及新兴行业和新兴业态,时刻都在考验着创业者的决心和勇气,新区工商局作为市场准入的审批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企业排忧解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势必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力以赴,服务企业。最后,李荣强局长还希望中心商务区管委会和新金融公司能够高度重视知识产权问题,在将全部精力集中于扩大总量和规模的同时,从起步阶段做好商标、企业名称、字号的规划和管理,充分发掘和保护知识产权背后蕴藏的巨大价值。
在与天津金元宝商厦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层进行座谈时,公司负责人简要介绍了企业的成长历程、现有规模和发展规划,对企业长年致力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而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说明,对工商部门多年来给予企业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针对企业在施展商标战略过程中遇到困惑进行了提问。李荣强局长认为,金元宝集团公司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上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同时也推动了工商部门规范执法和依法行政的深入开展,很好的诠释了“政府主导、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互利共赢”的消费维权体系。针对商标战略的问题,李荣强局长指出,“金元宝”是一块金字招牌,在新区和全市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为字号和商标,都要下大力气使用好、保护好,要在商标注册上下足功夫,实现跨界注册、防御注册,形成以主商标龙头带动、副商标遥相呼应的多层次商标集群,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内在价值,扩大社会影响。最后,李荣强局长表示,“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是区委、区政府的重要部署,新区工商局要以崭新的风貌面对服务对象,以高效优质的服务解决涉及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第二篇:沁源县工商局企业帮扶情况
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 全力助推沁源新农村建设--------沁源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沁源县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当前,如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是沁源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为此,沁源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决心从“合同帮农”、“商标富农”、“经纪活农”、“市场助农”“政策爱农”等方面助燃推力,着力解决好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推进沁源新农村建设。
一、合同帮农
推进订单农业发展是工商部门充分发挥合同监管职能参与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沁源县工商局按照转型跨越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开展合同帮农活动,有效促进了订单农业发展。在工作中积极开展“三段式”工作法,即合同签订前的规范指导,合同履行中的追踪服务,合同纠纷后的监督维权。实行“四个走进”,即要走进农户,宣传订单农业;走进龙头企业,规范合同范本;走进政府,争取政策支持;走进行业协会,发挥职能作用。根据全县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求各工商所结合辖区特色产业及辐射农户数量选择至少一家当地涉农企业开展订单农业重点帮扶工作,负责宣传合同法规,讲解合同疑难,宣传订单农业的好处,消除农户思想顾虑,使之成为“订单农业”发展的“领头雁”。对与农民签了订
购合同的企业,举办针对其法人代表及主管人员的培训,明确合同管理员的职责义务,由事后监管变为在订单签订前就主动介入,把监管融入“订单农业”全过程。同时强化服务,建立合同示范文本推广到户,合同订单备案建档到户,合同双方诚信公示到户,合同争议调解到户的“四到户”机制,增强了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契约意识。针对“订单农业”发展势头迅猛的实际,引导涉农企业通过“统一供种、技术指导、就近收购、价格保证”的形式,大力推广农产品种植。如高山土特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苦荞麦种植就是由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农民种植,秋后由公司统一收购。对涉及的大宗订单,专人负责跟踪帮扶指导,深入企业和农户,现场指导双方签约,督促双方按约履行义务。这些举措,增加了农民收入,确保了农民利益,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二、商标富农
农民增收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发展需要动力,需要活力,更需要竞争力。商标作为重要的知识产权,是市场竞争的利器,在促进贸易、提高声誉、拓展市场、引导消费、发展经济等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逐步推进,商标的功能作用正在从生产经营企业向农村田间地头拓展延伸。沁源县工商局把实施商标战略和“一企一标”、“一社一标”活动与促进新农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这项工作列为支持和服务“三农”的重点,坚持“突出重点,全面铺开”的培育思路,分三个阶段积极开展指导工作。一是事前指导。充分利用“3.15”、“12.4”等重要
时期,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加大商标法宣传力度,介绍通过商标注册增收致富的实例,提高农户对品牌培育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对申报商标注册的涉农企业给予整流程的指导和服务。二是事中指导。建立起“企业主动,工商指导”的良性互动创牌机制,对有一定实力支撑的沁源县灵空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开展重点行政指导,先后上门指导7次,宣传商标法,推介其靠品牌优势将产品向全全国辐射,成功地实践了“公司+品牌+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山珍菜、小杂粮已成功销往北京、深圳,深受消费者欢迎。同时,深入开展农产品商标培育活动,新确立农产品驰著名商标培育对象5个。三是事后指导。在引导涉农企业和农户提高知名度的同时,指导他们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管理水平。目前,全县脱毒马铃薯基地,山珍菜、小杂粮产业,粉条粉皮加工、药材种植都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成为全县的涉农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
三、经济活农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大潮中,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适应市场竞争,走合作、联合和组织化的道路,是弱质产业、弱势群体必然的选择。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广大农户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出资、自主兴办了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的各种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是新时期农民群众的创造和选择。沁源县工商局全力挖掘农村经济增长新潜能,全面落实各种帮扶措施,催生并壮大了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柱力量。一是抓住农民关注的重点,采取宣传进农村、指导下田地、送法入农户、走访到企业等形式,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富农宗旨,大力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绿色通道”,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培训班,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发展;二是加强工商法律知识宣传,使农户了解工商登记管理过程中“低门槛、零收费、重扶持”的基本原则,使其消除思想顾虑,增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三是开展超前服务,组织人员对每一户准备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进行登记前辅导,使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办理手续,在办理登记时,工商部门还提供无偿代理服务,帮助企业一次性完成登记。目前,全县32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破土而出”,并日益壮大,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市场助农
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需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布局合理、数量充足、功能完善的市场体系予以支撑和保障。沁源县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靠改革和创新,在培育、规范和繁荣农村市场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鼓励、引导农村的各类企业发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支持农业生产资料专营机构在农村建立连锁经营机构,活跃繁荣农村市场,搞活农村流通。二是推动地方政府、市场开办方改造、提升现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改善市场设施和环境,增强、完善市场的服务功能。三是根据农村市场的季节性特点,认真开展保春耕、保夏种、保秋播
专项执法行动。全面清理市场主体,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无照经营、虚假宣传、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假劣农资流向农村市场,规范了农资市场秩序,维护了农民权益。
五、政策爱农
一是登记便农,服务涉农市场主体准入。实行事前指导制。依托工商联络员和农村经纪人,深入辖区种、养殖大户,宣传农村个体工商户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工商服务内容。对涉农市场主体准入,特别是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的,提前介入,予以指导,从名称预先核准、合作社章程起草及登记注册相关申请材料等方面进行积极指导。实行事中服务制。积极帮助、指导涉农市场主体准入,从名称、投资人、组织形式、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等主要登记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引导其进行登记注册;开辟注册登记“绿色通道”,开展预约上门服务,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提供受理、审查、核准优先的一站式服务。实行事后引导制。在注册登记后,工商所不定期进行回访,重点回访经营状况,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二是引导“村企联建”活动,按照“共谋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共促农民就业、共办社会事业”的工作思路,一企一村,一企多村等形式,成功地引导明源公司与郭道村签订共建大棚种植基地项目、结成共建对子,使产业更具针对性,结构更趋合理,达到了“以企带村、村企共赢”的目的。
三是建立银行与涉农企业联动机制。注重协调沟通,大力促进“银企”对接。充分发挥工商牵动作用,加强金融部门与企业、个体工
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把各金融机构的贷款种类、条件、利率等信息传递给企业并提供帮助,将企业的融资困难和意向反馈给金融机构,主动为金融部门提供信息,架起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融通资金的桥梁,有力地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目前,已有120家多涉农户向银行贷款3.5亿元。
沁源县工商局始终把尽心尽力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大繁荣大发展作为工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建设“三个过硬”执法队伍,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把支持服务农村改革发展、落实“五农”机制纳入工商行政管理服务发展的整体布局中,以重点行业为抓手,带动农村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沁源县工商局企业帮扶情况
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全力助推沁源新农村建设
--------沁源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沁源县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当前,如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是沁源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为此,沁源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决心从“合同帮农”、“商标富农”、“经纪活农”、“市场助农”“政策爱农”等方面助燃推力,着力解决好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推进沁源新农村建设。
一、合同帮农
推进订单农业发展是工商部门充分发挥合同监管职能参与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沁源县工商局按照转型跨越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开展合同帮农活动,有效促进了订单农业发展。在工作中积极开展“三段式”工作法,即合同签订前的规范指导,合同履行中的追踪服务,合同纠纷后的监督维权。实行“四个走进”,即要走进农户,宣传订单农业;走进龙头企业,规范合同范本;走进政府,争取政策支持;走进行业协会,发挥职能作用。根据全县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求各工商所结合辖区特色产业及辐射农户数量选择至少一家当地涉农企业开展订单农业重点帮扶工作,负责宣传合同法规,讲解合同疑难,宣传订单农业的好处,消除农户思想顾虑,使之成为“订单农业”发展的“领头雁”。对与农民签了订 1
购合同的企业,举办针对其法人代表及主管人员的培训,明确合同
管理员的职责义务,由事后监管变为在订单签订前就主动介入,把
监管融入“订单农业”全过程。同时强化服务,建立合同示范文本
推广到户,合同订单备案建档到户,合同双方诚信公示到户,合同
争议调解到户的“四到户”机制,增强了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
担”的契约意识。针对“订单农业”发展势头迅猛的实际,引导涉
农企业通过“统一供种、技术指导、就近收购、价格保证”的形式,大力推广农产品种植。如高山土特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苦荞麦种
植就是由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农民种植,秋后由公司统一收购。对
涉及的大宗订单,专人负责跟踪帮扶指导,深入企业和农户,现场
指导双方签约,督促双方按约履行义务。这些举措,增加了农民收
入,确保了农民利益,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二、商标富农
农民增收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发展需要动力,需
要活力,更需要竞争力。商标作为重要的知识产权,是市场竞争的利器,在促进贸易、提高声誉、拓展市场、引导消费、发展经济等
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逐步推进,商标的功能作用正在从生产经营企业向农村田间地头拓展延伸。沁
源县工商局把实施商标战略和“一企一标”、“一社一标”活动与促
进新农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这项工作列为支持和服务“三农”的重点,坚持“突出重点,全面铺开”的培育思路,分三个阶段积极
开展指导工作。一是事前指导。充分利用“3.15”、“12.4”等重要
时期,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加大商标法宣传力度,介绍
通过商标注册增收致富的实例,提高农户对品牌培育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还对申报商标注册的涉农企业给予整流程的指导和服务。二
是事中指导。建立起“企业主动,工商指导”的良性互动创牌机制,对有一定实力支撑的沁源县灵空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开展重点行政
指导,先后上门指导7次,宣传商标法,推介其靠品牌优势将产品
向全全国辐射,成功地实践了“公司+品牌+农户”的发展模式。目
前,该公司生产的山珍菜、小杂粮已成功销往北京、深圳,深受消
费者欢迎。同时,深入开展农产品商标培育活动,新确立农产品驰
著名商标培育对象5个。三是事后指导。在引导涉农企业和农户提
高知名度的同时,指导他们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管理水平。目前,全县脱毒马铃薯基地,山珍菜、小杂粮产业,粉条粉皮加工、药材
种植都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成为全县的涉农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
三、经济活农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大潮中,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
群体。适应市场竞争,走合作、联合和组织化的道路,是弱质产业、弱势群体必然的选择。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广大农户在家
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出资、自主兴办了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的各种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是新时期农民群众的创造和
选择。沁源县工商局全力挖掘农村经济增长新潜能,全面落实各种
帮扶措施,催生并壮大了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新农村
建设中的支柱力量。一是抓住农民关注的重点,采取宣传进农村、指导下田地、送法入农户、走访到企业等形式,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富农宗旨,大力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绿色通道”,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培训班,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发展;二是加强工商法律知识宣传,使农户了解工商登记管理过程中“低门槛、零收费、重扶持”的基本原则,使其消除思想顾虑,增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三是开展超前服务,组织人员对每一户准备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进行登记前辅导,使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办理手续,在办理登记时,工商部门还提供无偿代理服务,帮助企业一次性完成登记。目前,全县32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破土而出”,并日益壮大,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市场助农
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需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布局合理、数量充足、功能完善的市场体系予以支撑和保障。沁源县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靠改革和创新,在培育、规范和繁荣农村市场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鼓励、引导农村的各类企业发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支持农业生产资料专营机构在农村建立连锁经营机构,活跃繁荣农村市场,搞活农村流通。二是推动地方政府、市场开办方改造、提升现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改善市场设施和环境,增强、完善市场的服务功能。三是根据农村市场的季节性特点,认真开展保春耕、保夏种、保秋播
专项执法行动。全面清理市场主体,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无照经营、虚假宣传、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假劣农资流向农村市场,规范了农资市场秩序,维护了农民权益。
五、政策爱农
一是登记便农,服务涉农市场主体准入。实行事前指导制。依托工商联络员和农村经纪人,深入辖区种、养殖大户,宣传农村个体工商户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工商服务内容。对涉农市场主体准入,特别是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的,提前介入,予以指导,从名称预先核准、合作社章程起草及登记注册相关申请材料等方面进行积极指导。实行事中服务制。积极帮助、指导涉农市场主体准入,从名称、投资人、组织形式、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等主要登记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引导其进行登记注册;开辟注册登记“绿色通道”,开展预约上门服务,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提供受理、审查、核准优先的一站式服务。实行事后引导制。在注册登记后,工商所不定期进行回访,重点回访经营状况,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二是引导“村企联建”活动,按照“共谋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共促农民就业、共办社会事业”的工作思路,一企一村,一企多村等形式,成功地引导明源公司与郭道村签订共建大棚种植基地项目、结成共建对子,使产业更具针对性,结构更趋合理,达到了“以企带村、村企共赢”的目的。
三是建立银行与涉农企业联动机制。注重协调沟通,大力促进“银企”对接。充分发挥工商牵动作用,加强金融部门与企业、个体工
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把各金融机构的贷款种类、条件、利率等信息传递给企业并提供帮助,将企业的融资困难和意向反馈给金融机构,主动为金融部门提供信息,架起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融通资金的桥梁,有力地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目前,已有120家多涉农户向银行贷款3.5亿元。
沁源县工商局始终把尽心尽力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大繁荣大发展作为工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建设“三个过硬”执法队伍,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把支持服务农村改革发展、落实“五农”机制纳入工商行政管理服务发展的整体布局中,以重点行业为抓手,带动农村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帮扶简报
7月10日,县委、县政府明确县旅游局与宁厂镇花栗村结对帮扶后,我局高度重视,积极响应,明确一名副局长专门负责与花栗村进行沟通交流,调查研究,分析现状,针对该村实际情况,共谋发展大计。,包村定点帮扶工作调研组一行12人,在刘夏宁同志的率领下,远赴伽师县,深入到铁日木乡、英买里乡五个建设厅所包的村,从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建好村级组织办公阵地和群众活动场所、理清村脱贫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路、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训扶持贫困户等方面,进行走村串户,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贫困原因,理清发展思路,进一步摸清底数,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包村定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做好充分准备。
目前,建设厅包村定点帮扶工作调研组正紧张有序地在伽师县进行调研。经过1月7日一天的走访调查,发现贫困户致贫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生病治疗致贫、男主人去世无劳动力致贫、人多地少致贫、缺少生产资料产量低致贫、无其它收入来源致贫等原因,村集体经济主要靠出包集体土地有一点收入,村居建设没有规划,村级组织办公阵地、群众活动场所缺乏场地和基本设施,村民没有参加合作医疗,感到包村定点帮扶整村推进任务十分艰巨。
调研组成员在了解情况、摸清底数的同时,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以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两项工作为重点,以提高村级组织“四个能力”为根本,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关键,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为落脚点,积极探索脱贫致富措施,帮助所包的村做好规划、整合资源,理清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整体脱贫的思路,使村容村貌发生明显改观。
调研组计划在古尔邦节期间,将继续走访农户,不断收集、总结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并将党的政策和温暖送到每一户农民家中。
第五篇:幼儿园帮扶简报
简
报
第二期
南津镇中心幼儿园
编
2013年3月6日
结对互动 共创双赢
——区三幼赴南津中心幼儿园开展帮扶活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文件精神,努力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提升乡村幼儿园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能力,切实建立起完善的结对帮扶工作长效机制,3月5 日,雁江区第三幼儿园的两名骨干教师在田园长的带领下,再次来到我园进行帮扶活动,从园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校园环境创设、软硬件配置、保教质量升、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以及支教教师的示范与引领作用的发挥等方面,与我园的领导和教师开展了深层次交流。通过相互交换管理心得、座谈研讨、现场实地了解与观察,彼此就区三幼在结对帮扶过程中,认真落实帮扶项目,把握时间节点,强化帮扶措施,实施帮扶计划,促进南津幼儿园阶段性建设与未来发展达成了共识,区三幼表示将加强多层次、多领域的指导与帮扶,加强两校教师间的交流,让城乡帮扶活动落到实处,促进南津幼儿园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两园就下派支教与上派学习教师人选进一步进行了落实,通过这次帮扶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两校的联系,搭建了两校互助协作,优势互补的广阔平台,促进了两校教学教研交流。两校决定,在今后的交流活动中,将进一步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学精细化管理、特色活动创新、等方面展开交流合作,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