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听课心得(定稿)大全

时间:2019-05-12 06:5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千课万人听课心得(定稿)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千课万人听课心得(定稿)大全》。

第一篇:千课万人听课心得(定稿)大全

“千课万人”观摩活动

心得体会汇报

培训时间:2013年4月19——2013年4月22日 培训地点: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

在4月下旬,我们去杭州参加了“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堂”研讨观摩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应当使学生得意得言,得趣得法。在历时4天的活动中,我们观摩了26节公开课,聆听了10场点评、报告和专题讲座。为我们呈现精彩课例的既有贾志敏、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也有全国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赵昭、甘密、刘广祥等老师,还有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报告和讲座的当前的许多小语界的专家们。

一、千课各异,尽显美丽 “千课万人”的课堂,给我们的第一个感受是千课各异,尽显美丽。这次观摩课教学文体丰富多样,有一般叙事文、散文、小说、诗歌,也有童话、寓言、神话等。执教的老师既有小语界的泰斗,也不乏新生代的名师。于永正老师执教《一株紫丁香》,是简简单单教语文;窦桂梅老师演绎《魅力》,激情洋溢,倾情挥洒;王崧舟老师演绎《去年的树》,为我们展示了诗意语文的魅力;孙双金老师带来《小偷罢工》,告诉我们语文课可以“好玩”;戴建荣灵动风趣的诗歌吟诵,薛法根紧抓叠词的散文赏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在名师的巧妙安排下,看似平常的教学内容却被演绎得精彩纷呈;在名师的循循善诱下,显得如此清亮动人、赏心悦目,顺理成章。名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知识储备,对教材深度的挖掘,对课堂生成资源独到的把握,以及课堂驾驭的娴熟大气都让我们赞叹不已。

名师们不仅在目标的设计、环节的安排,还是内容的取舍、问题的考究都能基于儿童立场,注重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构建高效又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文课堂。他们的课堂关注语言,从词、句到段,到篇,再到标点;注重朗读,朗朗读书声是课堂主旋律。教师用朗读感染学生,学生在读中解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师生一起畅游在语言文字的百花园中。课堂上没有花哨的多媒体课件,没有繁多的教学手段,但是专家们却用长期积累、感悟、磨练,具备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语文素养,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比我们的课堂挖得深,走得远,教得活。

感受之二——从“课”中悟出一种精神

王崧舟老师说:真正的教育就是一场精神的“相遇”。我在上课,同时又在享受上课。我在课堂上彻底敞开心扉,和学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我彻底打开自己的生命去体会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我会在不经意间邂逅生命的高峰体验,我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于是,我就是课,课就是我,我和学生一起全然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这样的语文课堂,就如古诗所描绘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也许,这一段话就是王崧舟老师以饱满的感情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的最好诠释。不是名师的赵昭老师,他和我们大多数一线老师一样,师范毕业以后,怀着那份对教师职业的盲目崇拜踏进校园,从普通教师到教研员,再到全国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者,在他那里蕴藏着十五年如一日,苦练“技艺”全身心投入到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对教育饱满的热情,执着地热爱。我想,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一份热情,多一份追求,多一些研究,深一些的思考,或许我们的课堂就会离名师的课堂更近一些。

感受之三----在讲座中收获理念

在这次研讨会上,我们聆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小语理事会长崔峦老师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得意,更要得言,不仅要得趣,更要得法”。他说: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的理解、人文的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到写,了解文章写法的学习。这种失衡的做法,这种单纯分析内容的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微,更糟的是磨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滋长学生厌学情绪。其实,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只要再向前走一步,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探究、品味作者是怎么表达的?为什么这么表达?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可能提高得更快些。他说,教好语文不容易,难在哪里?难在“舍”。在“舍”的基础上“得”。就是我们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我们不教什么,学生不学什么。

正如管建刚上了一节六年级的《理想的风筝》那样,这节课是运用阅读教学进行写法指导,发现、寻找、总结、归纳“写人”文章的奥秘。管老师上课的思路是:首先老师让学生去发现,其中两件事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另外两件事写课余发生的事。老师问学生这其中是巧合还是有什么奇妙?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这是作者在故事分配上别出心裁的安排,从而明白用故事写人的奥秘之一——“故事的分配”;然后老师又引导学生去数数作者讲述的4个故事分别用了几行文字?继而总结出用故事写人的奥秘之二——“故事的长短”,也就是我们的写作的详略;最后老师问学生文中写刘老师“追线拐”这个故事可不可以去掉或换成“拉二胡”之类的故事,继而引导学生去发现未知的用故事写人的奥秘之三——所选材料应与表现的人物品质有内在的联系。

后来崔老师在点评这节课时说,语文课应该这样上,第一课时,就是学生反复读,读文章,谈感受,品语言;第二课时,讨论作者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发现文章写法。两课时,把读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悟文章写法,体会文章主旨与写人物品质这几点结合起来,语文教学得意得言,得趣得法的问题就解决了。这就是用最好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并取得最佳的效果。

短暂的相聚,一生的绵延!在活动中,我们触摸着前沿的语文教学之道,聆听着大师们的妙言慧语,受益匪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积极反思,借鉴学习,用专家的方法来引领课堂,创设有效的课堂!

第二篇:千课万人听课心得

千课万人听课心得

2013年11月6日,我有幸与几所学校的13位老师一起来到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逸夫体育馆,参加了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成长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本次观摩活动的主题是“成长课堂”,那么何为“成长课堂”呢?由“长”才“成”顺天道,“长”是基础;由“成”而“长”接地气,“成”乃目标;这就是“成长课堂”的真谛。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如同公鸡啄米,要宽松,自由,顺合自然之道„„

“成长”是“人”的成长,是教学主体儿童的成长,所以,成长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以学为重的课堂。走进新课改,教师不只是教材的执行者,他们同时也是教材的创造者。于是“教什么”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而且甚至以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渐成共识。然而“成长课堂”里。我们首先瞩目的却是“为谁教”。同样“教什么”和“怎么教”都会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处在不同成长水平,而各异的孩子又有着不相同的成长状态、成长心情、成长困惑。正是从这个角度思考,我们应当说的是“为谁教”比“教什么”和“怎么教”更重要。主会场中央的两句,让我印象深刻。“长德,长智,长能,唱响中国好课最强声音;成功,成人,成才,构筑教师梦想第一基础。”其意深远啊!整个会场都洋溢着数学的气息,一副副数学对联更是巧妙,发人深省啊!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我觉得不虚此行。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我更多的是想到在我的课堂上,是否对于在课堂内外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整理、分析、探讨,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多加以干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学会数学学习方法呢? 本次活动安排非常紧,每天安排10节课或报告点评,上午5节,下午5节,晚上还安排了讲座,可以说每天听到后面,我都是脑袋昏昏沉沉的,但是收获也非同一般。在短短的五天观摩学习中,我走进名师,走进名师课堂。一堂堂别出心裁激情四射的示范课;一个个见解独特、观点鲜明的报告;一次次思维碰撞、火花绽放的互动点评,确实让我这个普通一线数学教师享受到了一顿丰富的有营养的数学大餐。享受过数学大餐后,给我的感触颇多,我的总体感受是:受益匪浅!老师们上的这些课,让人赏心悦目,感觉老师们教得轻松,孩子们学得愉快;有的课无论是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渗透,还是对教材的挖掘,无论是教师素养的提升还是学生的发展,都发挥得相当出色,他们的课堂师生情绪饱满,气氛和谐,非常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平等交流,给学生创设了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确实值得我学习。

有选择地说说自己的体会吧!

吴正宪老师的课堂。吴正宪老师,带着与生俱来的美感,每一个笑容都是发自内心深处对孩子的呵护,她用一种无法言语的魅力,把《商不变的规律》诠释得美轮美奂。课后吴老师又对自己的这一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这一节课是吴老师30年前讲过的一节课,而今又拿出来讲,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课的结构也发生了量得变化。以前的课是老师把定义教给学生,再大量的练习;而现在吴老师引导孩子打开数学建模的那一扇窗,从窗外到窗内,窗内再到找寻。吴老师层层递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找规律。真正的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也让数学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发芽、成长。

对于黄爱华老师我并不陌生,曾在电脑上看过他的几堂诸如《数的比较》这样的经典名课,而真正让我对他肃然起敬的是这一堂《认识三角形》。本课围绕三角形的名称、定义、底和高、特征四个方面展开,黄老师首先让学生课下完成《认识三角形》的工作纸,让学生先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黄老师根据学生收集的情况,制定教学环节,每一个环节又环环相扣,总结出三角形的名称、定义、底和高、特征,这样的一条课堂主轴配上黄老师风趣的谈吐与睿智的思辨就结合成了一堂充满智慧而又精彩绝伦的优质课。正如他说的那样“用一个又一个话题去引发孩子们的思考,让他们的思维深度碰撞”。是啊,同样也引起了我思维的深度碰撞。感叹,名师毕竟是名师!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给我们展示的是他刚刚新鲜出炉的《整数背景下的平均数练习》。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的课,华老师也说过:“平均数”的计算不难,难在理解其意义。低年级的孩子理解的能力有限,因此华老师建议本堂课推到五年级的学生试一试,效果会更好。从学生计算比赛引入,比赛的数据一一现实出来,为研究平均数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讨论评判标准,解决争议问题。从猜牛重赢大奖到猜想8个人得年龄,体现的平均数的意义以及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让学生该怎么办?这种课是自创课,难度很大,我很欣赏华老师这种求真务实的追梦行动。

唐彩斌老师的《长方体表面积的复习》,以一种理性的严谨实现了由薄到厚的积累;刘延革老师的一堂《小数的意义》,从变化的角度,呈现了数的发展和小数的衍生;叶柱、俞正强、潘小明、徐长青、张齐华„„一个名字仿佛代表着一股新鲜的空气,让我们享受着不同的课堂,感悟着不同的幸福。

本来,对于讲座,尤其是晚上的讲座是很怵的,但坚持着听了,居然每每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郑毓信教授的《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张梅玲教授的《对成长课堂的学习与思考》; 蔡天新老师的《自然数的奥秘》等等等等,都给予了我们一线老师最前沿的引领和最智慧的启迪。

在这紧张的五天观摩课中,我们收获颇丰。不仅欣赏了名师们别具一格的个人教学风采,更体会到如果少教却能多学;浅教却能深学;粗教却能精学;直至不教也能学,那么,这样的教才有效、才高效。此次“千课万人”活动,不仅课堂精彩,风景也十分优美,真是不虚此行!

还有很多老师的精彩课堂我也不一一陈述,听了这些课,我更深深感到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更感觉到要不断虚心地向老师们学习,汲取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经验,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的水平。作为一个教师,多听一些好课非常必要,对自身的锻炼成长也是极其重要的。听课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人就是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第三篇:千课万人听课心得

千课万人听课心得

王意琳

2015年4月16日-4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本次活动汇聚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名师、教授学者等。有史宁中、鲍建生、吴正宪等专家的精彩报告,也有华应龙、袁晓萍、徐长青等名师们各显功力,40节观摩示范课,互动评点和专题报告,多元化、多角度地诠释了“学本课堂”的要义,给予了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最前沿的引领,最智慧的启迪。

短短的4天时间,40节示范课,加上讲座,从头到尾,我都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不时为大师们严谨的设计,风趣的语言,深刻的数学思想,所深深折服。这4天时间里,让我在享受享受一个又一个视听大餐的同时,更让我学到了来之不易的教学经验,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重视课前的交流。

每位老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课前交流拉进师生关系,有的利用课前交流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埋伏,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新知,从交流到课题的引入,行如流水,令人叹服。

二、重视情境的创设。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

三、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做”中积累起来的。本次观摩会上很多老师都非常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学生从数学课堂上的 “看一看”、“比一比”、“圈一圈”等数学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调集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逐步获取了新知识并牢固掌握。

四、重视数学思想内涵的渗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

五、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从这次观摩会中发现我每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解答问题时不只是要求学生得出结果,更要学生写出过程。这样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学生是怎样思考的,他的思维是否有根据。从而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从40节观摩示范课中,我们学到了做老师需要执着的修炼。

1、教师的个人修炼。徐长青老师说教育的产品是课程。老师就是生产课程的人,要是“觉人”——自觉、觉悟、觉他。只有自己的对教学的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影响他人,学生。

2、对教学设计的理解。老师要和学生一样知道:教什么,怎样教?观摩课中,名师在教学设计中利用“一条主线”将知识进行了层次性串联,组合。更注重了学生的反思,自主学习。

3、不断的思考。四天学习中,专家、名师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只讲“情境设置”不提去情境;动手实践,不提活动内化等,需要我们不断反思,总结。

短短的4天,对于我今后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将是深远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希望自己能有所成长,有所进步„„

第四篇:千课万人听课汇报

“西子湖畔,春意盎然;千课万人,受益匪浅;回归沂蒙,泽育花朵。”

--------“千课万人”中小学英语衔接课堂观摩研讨课汇报枣沟头孙志慧

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我们一路上带着一份欣喜,带着一份期待,为能出去聆听全国著名教师的课而欣喜,期待能在他们身上学习到新的教学设计理念。

到了杭州,走进浙江华家池的校园,浓浓的校园氛围让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现在的自己也像是又化为一名学生,来学习新知识,来充电。会场内的我们聆听各路名师讲课,认真笔记,低头沉思......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我更多的是想到在我的课堂上,是否对于在课堂内外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整理、分析、探讨。

在三天的听课活动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们的教学风采和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

来自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的主维山执教的是六年级Water一课。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用他个人的魅力感染了与会的全体老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学生在故事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听了主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成功永远属于一颗强者的内心加上一个创新的灵魂。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小学的王超老师为我们呈上了一堂生动幽默的英语课,整个上午是本次千课万人最大的亮点。王老

师个人素养非常高,英语歌曲的演唱和hip-pop的完美结合,让我大为震撼,四十分钟太过短暂,我意犹未尽。如今坐在电脑前,再次翻开听课记录,精彩仍是处处可见,值得一品再品.江苏镇江的徐美老师上的内容是“Let’s learn, Let’s talk”,徐老师通过对话交流的形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看图片引入主题,为导入课程打下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友谊的宝贵。接着又通过整体感知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了解人物特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徐老师的课设计新颖,层层递进,有效发散了学生思维。

广东珠海市拱北小学的鲍当红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他的课堂扎实、有效,平淡中现出真功夫,并且能在课堂中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鲍老师独具匠心的课前自由对话环节更是让我感受深刻,看似平常的师生对话,处处为后面的教学重点埋下伏笔。

此外,专家老师的讲座也让我们感触深刻,如同被洗礼一般,他们优美标准的语音语调,他们知识储备如此丰富,他们对资源利用的巧妙“如绘本”,他们教学设计的智慧“如对文本的再构或重整,如语篇中进行单词的教学”,这些全部都让我佩服。他们确实是我的偶像。听他们的课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与会老师如此,更何况学生呢?

千课万人只是一个开始,名师的课堂给我带来的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更多的理性思考。教学永远在路上,如何使英语课堂真实、自

然而厚重,是我教学之路的永远追求。每节课、每位专家的发言,都能在脑海中引燃无数的思维火花,觉得每一朵火花绽放开来都能让我在教学中向前跨越一大步。

精彩的课堂,与名师们注重英语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是分不开的,与名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好学上进,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当然,这更来自名师们的勤奋钻研和独特见解。回来后,我也在细细思索一些问题,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是根本,细心发现并研究课堂问题,提高钻研教材的能力是关键。在大师的带领下,希望能演绎出自己的精彩。

第五篇:千课万人听课体会

千课万人听课体会

张敏芝

11月,我们四位老师结伴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参加了“‘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千课万人”对于我来说吸引力极强,许许多多专家、大师们独特的教学魅力,精彩的课堂演绎,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会让我激动不已,我满怀期待地走进了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逸夫体育馆的观摩现场。

在本次“学本课堂”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与4000多位与会老师共同探讨思索 “学本课堂”的命题。本次活动历时4天,16场专题报告、29节研究示范课,多个互动点评环节,多角度、多元化,名师云集,优课荟萃,相互切磋,各显风流。

一、累并快乐着

本次活动安排时间非常紧凑,这些天里,我们更像是在进行一项极限运动。看上去是近乎“残酷”而“不近人情”,听下来是眼花缭乱、腰酸背疼。但内心的满足,让我们累并快乐着。

二、名师印象

短短四天的学习,让我们与大师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走进名师,让我们的心灵震撼着,感动着„„每一位名师特色各异,或儒雅、或风趣、或睿智、或沉稳,给了我们不同的启示和引导,让我们从中受益良多。那些精心的设计,那些经典的话语,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精彩演绎,感触颇多

感触一:课堂需要“激情”,但决非煽情,课堂还需“本色”。本次上课的各位名师,其课堂教学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课堂上没有“花哨”的课件,没有看似热闹却没有必要的小组讨论。老师上课就像小时候听姥姥讲故事,亲切平和,过渡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味又不失数学味,数学课充满欢声笑语,充满趣味激情,充满生命活力。例如:刘伟男老师的六年级的《口算成绩》这一课:他巧妙地设计课堂,通过脚越长,口算能力越强,勾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冲破难关,到达胜利的彼岸。

感触二:把课堂放手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质疑”、“问题”意识。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些名师的课堂,老师说的并不多,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突破难点。华应龙老师在展示《找次品》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循循善诱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了数学思维的方法。

感触三:教育的最佳状态就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索,去思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适当放慢脚步,聆听每个孩子的心声,尊重学生稚嫩的思考,思维的萌芽,有的时候我们要耐心点再耐心点。在张齐华老师的课堂谈话中,我又学上了一招,今天又“涨知识”了:张老师不走偶像路线,讲究“内涵”,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引入,立竿见影。这样的课堂,没有一个学生不会喜欢的。正如一位老师感言:张老师亲切自然,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如沐春风。在不断激励中引领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学生的本质,让我们看到别样的课堂。

四天的听课课中,我们细细地品味着名师课堂的同时,也在思考着自己。跟大师们比较起来,我们也清醒地知道还有很多有差距。但是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们还在路上。

下载千课万人听课心得(定稿)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千课万人听课心得(定稿)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千课万人听课体会

    千课万人的听课感想 2011年4月6日,天气晴朗,我们一行四人带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千课万人的行程。虽然是第二次去了,但是第一次仿佛还是个懵懂的老师,只知道一味去崇拜,一味去惊叹,......

    千课万人听课体会

    走在学导的路上2011年4月19日—23日,我有幸参加“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学导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学导课堂,很多专家老师都对学导课堂有自己的研究......

    千课万人听课随想

    相遇千课万人享受学导课堂 泽国二小王晓 千课万人汇聚了全国各省的特级教师,如窦桂梅、金明东„„也汇集了各流派的语文教学,如“厚重、大气、精致、灵动”的浙派风格„„此次......

    千课万人听课收获[范文模版]

    千课万人、思绪万千 天水市实验小学 李旭 一、我的反思近年来的工作中,我们常发表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既不听话,又不爱学习。其实,这样的状况与我们教师自身的因素存......

    千课万人听课体验

    10月21日——23日,我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位一年级语文教师怀揣着对部编本新教材的好奇、对教育的使命以及对学生的责任共同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部编新教材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暨......

    千课万人大会听课心得 小娣

    “千课万人”学习心得 十一月二十九日晚十点,我们一行三人怀着令人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前往杭州的火车,这次我们将要去参加“千课万人”全国小学体育成长课堂研讨观摩会。既能够......

    数学千课万人听课反思

    于无声处见有声 ——观刘武华老师《乘法分配律》有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

    杭州千课万人听课体会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 ——杭州„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 李萍 2015年4月,我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参加了„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