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共产党历史》1(第二卷)心得体会5月 - 副本

时间:2019-05-12 06:5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中国共产党历史》1(第二卷)心得体会5月 - 副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中国共产党历史》1(第二卷)心得体会5月 - 副本》。

第一篇:读《中国共产党历史》1(第二卷)心得体会5月 - 副本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历史》这本书去年就已经买了,一直在读《苦难辉煌》,没有认真来看这本书,今年将其列为了理论学习的书目,是因为我感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军队的政治干部,没有丰富的党的历史知识,是不合格的。所以,我抽时间认真学习了这本书。虽然还没有读完,但结合别人学习的一些体会,自己也深有感悟。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共29年。这是一段波澜壮阔而又曲折复杂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它离我们很近,同今天有着直接的关联,深入学习和研究这段历史,意义重大。这本书讲得就是这段历史。

学习这段历史,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是怎样把一个四分五裂、极端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除台湾等岛屿以外的空前统一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荡涤旧社会留下的污泥浊水,采取了哪些重大步骤;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又遭受了哪些严重挫折和失败的教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犯错误、遭受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在复杂多变和严峻的国际环境中,怎样审时度势,从容应对,而始终立于主动地位;为了维护祖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进行了怎样坚定而有理有力的斗争;在严重困难面前,以怎样的姿态和精神面貌去战胜和克服困难;我们党是怎样依靠自己而不是依靠任何其他政治力量纠正自己的错误;党的领袖们是怎样殚精竭虑、苦苦思索,通过调查研究去寻找建设社会主义规律;他们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采取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是何等地令人钦佩,等等。了解了这29年的历史,就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怎样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不是对29年的否定,它恰恰是在29年所奠定的制度的和物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其正确的,改正其错误的,与时俱进地增添了许多全新的东西。

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是这29年党史的真实纪录,对上述一系列问题作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和阐述。它的出版,不仅是党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而且是党的整个思想理论宣传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这部党史优点很多,至少可以举出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党史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要求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二者必须统一。对于党史,站在不同的立场,就必然有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因此,我们写党史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的立足点,这就是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即党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就是实事求是,符合实际。《党史》第二卷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反映了29年的历史真实,紧紧把握这段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重大历史事件,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理论等等,作了比较准确的记述、精辟的分析和公正的评价。对于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所取得的成就和成功的经验加以充分肯定。对于党所犯的错误及其后果,如实反映,既不回避,又不渲染,以严肃的态度和语言来表述,写得恰如其分。对于党犯的错误,不是简单化地笼统地加以批评了事,而是作全面的分析。比如,对‚大跃进‛,《党史》二卷是这样写的:‚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的初衷,是希望以最快的建设速度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使中国真正发展、强大起来,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愿望,与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愿望是一致的。问题在于实际工作中背离了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没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便从主观愿望出发,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提出了一些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目标和方针、政策,造成了实际工作中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情况。这种头脑发热的现象,不仅毛泽东有,其他中央领导人有,而且在当时的党员和干部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是当时那个发展阶段由急于改变中国‘一穷二白’落后面貌的心情而萌发出的一种历史现象。‛书中对‚大跃进‛造成的严重破坏和巨大损失作了详细叙述,同时也讲到另一面的情况:‚广大干部群众以空前的热情和干劲,战天斗地,昼夜苦干,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也取得了一部分实际成果。还有那些修建得合乎需要的农田水利工程,那些新增加的后来形成了生产能力的工业设施,不仅在当时发挥了作用,而且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发挥着效益。科学技术也有了可喜的发展,尤其是在某些尖端科技领域填补了一些空白。在全国许多从来没有工业的地方办起工业,虽然很大一部分当时没有能够巩固,但终究为这些地区后来的工业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这部党史在讲党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完全是为了总结经验,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以增长才干,使我们更好地前进,而不是为了别的。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历史决议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我们党就是在正确总结经验教训中逐渐成熟起来的。

这部党史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于重大的历史事实,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判断,而不是离开历史条件的变化,用今天的政策去衡量和评价,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比如对统购统销政策的评价就是这样,书中说:‚历史地看,实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是我国工业化初创阶段必须采取的一项重大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项政策不仅稳定了市场,在不高的水准上解决了全国人民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吃、穿问题,而且基本满足了初期工业建设对大宗粮食的需要。‛‚实施这一政策20多年的实践说明,它对供给和支持经济建设,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安定,维持物价和社会秩序稳定,每逢灾年调集粮食赈灾度荒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也应看到,统购统销制度在客观上割断了农民历来同市场的联系,限制了商品生产的发展,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以避免的。‛对于党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这部党史也写得比较公道,不因为犯过错误而抹煞其贡献,也不因为有过功劳而掩饰其错误。

第二,做到材料和观点的统一,即所谓史论结合。这部党史不是简单地叙述历史,而是夹叙夹议,在叙述历史过程中都有所分析和评论。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得很清楚,分析意见说得比较中肯、深入而恰当。当你读了一段事实的叙述之后,感到需要评论的时候,一段精彩的评论果然就出现了,使读者产生一种满足感,提高到理性的认识。书中引用了许多材料和数字,都是为了说明问题的。不是材料的堆砌,也不是平铺直叙,材料和观点融合得比较自然。对于重大历史问题,不仅说明事实是什么,并进而说明事实是怎样发生的和为什么发生的。比如,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现在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部党史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是有说服力的。它分析了当时的实际情况,用事实说明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经济客观发展的趋势,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不是人为制造的。拿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来说,当时情况是,就总体而言,国有企业优胜于公私合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又优胜于私营企业。正如书中所说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随着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虽然也出现过一部分群众生产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但从总的方面看,所有制关系的变革不但没有破坏生产力,而且明显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粮食产量逐年都有所增长,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技术改造逐年都有所发展。原有私营企业在接受改造过程中,生产增长和效益提高也比较显著。‛同时,书中又指出了‚三大改造‛的不足之处以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

第三,达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这是历史书,主要写历史发展过程,但不能写成编年体。这段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国防、统战、外交、党建等等,头绪纷繁,非常复杂,而又互相联系。因此,全书的编、章、节的划分和编排需要有精心而周密的设计。我认为这部党史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整体结构是合理的,条理分明,思路清晰,逻辑性比较强,前后连贯而不重复,可以一口气读下来。关于结构,有两点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一是关于前七年要不要分为两编的问题,即所谓‚前三后四‛。我赞成现在这个本子的划法,把前七年作为一编。前七年中也有阶段性,即前三年的经济恢复时期和后四年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和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其实,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中社会主义因素也在不断地增长,正如书中所说:‚实践表明,在新中国成立的头三年,在某些方面(不是在一切方面)已经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工作。‛‚前三后四‛这两个阶段,同前七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十年,不是一个层次的历史阶段,不宜分成两段同它们并列,而应以前七年作为一个历史阶段,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也就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或叫新民主主义社会,毛泽东、周恩来都多次说过,过渡时期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二是关于第四编‚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放在第二卷好还是将来放到第三卷好的问题。这两个方案都各有其道理。中央党史研究室经过反复研究并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后,决定放在第二卷。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如果第二卷以第三编‚‘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作为本卷的结束,读完全书会使人感到压抑、茫然,中国将向何处去呢?得不到答案。以第四编作为本卷的结束,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景况:经过拨乱反正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有了前进的正确方向,人们看到了重新振兴的希望,令人鼓舞。第四,文风比较好。文字平实、精炼而顺畅,遣词造句比较考究。用概括而准确的语言讲述历史,翔实而不烦琐,用尽可能小的篇幅表达了最大容量的内容,又有典型事例和代表人物的形象描述。特别是一些点睛之笔、提神之笔,读后令人感奋。书中对中国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的历史风采就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帝国主义越是封锁,国民经济越是困难,人民却越是团结在党的周围。这是因为,人民群众坚信,党所代表的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发展工农业生产,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一个乐于奉献的年代,一个理想闪光的年代和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这种时代性的社会风尚和思想氛围,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烙下了深刻的印记。‛‚文似看山不喜平‛,这部党史读起来很吸引人,不觉得枯燥。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的权威党史基本著作。它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论断为指导,吸收了多年来党史研究的积极成果,以翔实的材料,大大丰富和充实了《历史决议》的内容。这部党史的出版,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了解这段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有助于正确把握未来。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读了它,可以有新的认识,受到新的启迪,温故而知新。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们,读了它,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从前人的艰辛探索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汲取经验和教训。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都有这方面的重要论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说:‚倍加珍惜党的历史,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重要的政治教材。对于全党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学习这部著作是非常有益的和必要的。

第二篇: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心得体会

钟淑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完成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后,党始终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开展还是在遭遇困难曲折的情况下,我们党都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力量。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时期,我们的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变,党显示了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党在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之后,不断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学习《党史》二卷,我们会从中深深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光明磊落的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从而自觉增强对党的信任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坚定不移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一名党员,我再次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这次学习让我从思想到灵魂都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

通过学习我们党的光辉历程,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时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

一、业务精一点

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光讲大道理不行,没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先锋和模范作用也就显现不出来。

二、奉献多一点

做一个优秀的党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奉献比别人多一点。我们讲奉献,是指为了党的事业、集体利益,不计报酬,不在乎金钱、地位和荣誉,发自内心地去为社会和他人做一些事。谁能真正做到奉献比别人多一点,谁就能得到大家的承认和肯定,他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总之,作为党员,要发挥先锋和模范作用,就要在业务上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业务比别人精一点,工作效果比别人高一点,贡献也就会多一点、大一点。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心得体会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体会

近几日仔细阅读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不仅重温了当年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史和领略了当初老一辈革命者的峥嵘岁月。还真正体会到了自己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上的责任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充分吸收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史学界的重要研究成果,以大量真实可靠的档案材料为主要依据,全面准确地记述了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9年里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及出现的失误和曲折,是一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权威性党史基本著作,是一部政治性和学术性、党性和科学性都非常强的党史精品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这是新中国的成立,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而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建国的喜悦冲昏头脑,而是转而将工作重心果断放在了巩固人民新生政权的努力上。中国共产党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使得新中国得以通过三大改造等有效措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前一个十年,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了祖国大陆。而且完成反封建的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从而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了社会主义革命。通过建立国营经济和新的经济秩序,全面实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恢复国民经济与使得各项建设得以展开。中国共产党所集全党的智慧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可以看出新中国需要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开创出一条属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有错误,也有缺点。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阻碍和打击,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的扩大为全党带来了深刻教训。但道路虽然曲折,前途依然光明。中国共产党是善于学习、善于改进的政党。党的八大和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无疑证明了这一点的正确性。九个月的初步纠“左”和纠“左”过程中的探索,庐山会议纠“左”的曲折和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思考等一系列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为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大助力。由此看出中国共产党蕴藏着何等的生命力,具有何等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磊落胸怀和政治品格,能够毫无愧色地担当起中国各族人民领导者的光荣职责,这在今天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文革为中国共产党,乃至全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左”的错误的发展,发展至“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不得不说是党在领导上的错误和漏洞,这使得“斗、批、改”运动开展而使7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出现的大倒退。但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了错误,并积极修正了错误如彻查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阴谋活动及使其覆灭,并且批判极左思潮和落实党的政策。通过1975年的全面整顿,使得经济中心又放在经济工作上来。可见体现了我党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左”的指导方针的延续,这使得社会主义建设依然停滞不前。我党果断进行了拨乱反正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同志更是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实现历史的伟大转折。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有三个特点:第一,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反映了29年的历史真实,紧紧把握这段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也如实反映这一时期党所犯的错误及其后果;第二,做到了材料和观点的统一,在叙述历史过程中有所分析和评论,事情的来龙去脉交待得很清楚,分析意见说得比较中肯、深入而恰当;第三,达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全书的编、章、节的划分和编排设计精心而周密,整体结构合理,条理分明,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总结,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权威性党史基本著作,是一部融思想性、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为一体的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的好教材。学习这部著作,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增强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有利于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我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以史为鉴,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一名党员的应尽之力。

第四篇: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心得体会

最近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壮志雄心,报效祖国;我体会到了古之圣贤慧语的精辟,感受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我学会了如何去活着,如何去做人、去做好人。读完而意义深刻的党历史,然而党的思想和具体的实践却永远学不完,做不完,接下来就是要全身心的投入到社区建设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党服务。

经过党史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得认识了党,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通过对党史的学习,使我更深刻的了解到党的发展历程,加深了对党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党性修养,增强了党员素质,更坚定了我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决心。

(一)就是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明白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二)个人方面:对党员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有了更加全面地认识,充满了继续努力的动力。

通过学习党史,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学习体会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学习体会

弹指一挥间,党即将迎来成立90周年重要时刻。在这关键时刻,组织《〈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学习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全面系统系统地介绍了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平凡历程的29年历史。我出生在那个年代,亲身经历了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到结束,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过程,现在重新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后,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通书体现了实事求事,正面面对我们党在探索民族复兴过程中的失误。这正体现了我们党勇于面对失误勇气,敢于从失误中总结经验智慧。领导错误发动了十年“文化大革命”,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分裂,毛泽东误判认为绝大多数共产党、工人党变成修正主义了,中国面临帝国主义、修正主义的包围和严重的战争威胁,阶级斗争仍然是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因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反革命集团推波助澜,利用了这次运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但“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党和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和干部的共同斗争,在一定程度限制“文化大革命”破坏性。

从“文化大革命”发动过程,清楚地看出,领导对世情、国情、党情有严重的误判,从而导致党的思想理论一度出现重大失误,因此,正确掌握世情、国情、党情有突出的重要性。而如何正确掌握世情、国情、党情,将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更加突出。只要做到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进程中不断提高统筹两个大局的能力,在把握变与不变的国情中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本领,在研究解决党的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的实践中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就能掌握世

情、国情、党情。

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后,党中央、毛泽东

提出15年赶超英国的设想,虽然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尽快改变中国落

后面貌、实现民族富强的愿望,但严重违反了客观规律。党由此而产生的“急于

求成”,“急功近利”,不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提出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目标和方针、政策,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导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受到严重挫折,严重扰

乱了当然经济建设的步伐,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因此,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具有非常突出的重要性。

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想按客观规律办事,就必须先了解、认识规律,并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而这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按客观规律办事还需要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这同样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

性。所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又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规律具有客观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

客观规律的制约,这是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人们对客观规律把握程度越高,了解

得越深,越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越能取得积极的效果。必须把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要把事情办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

客观规律的要求去做。如果离开了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唯

心主义,给实际工作造成损失;如果只空谈尊重客观规律,不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去认识规律,不去创造条件利用规律,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从而放弃主观能

动性,是形而上学,工作绝不会前进一步。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不尊重客观

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二是夸大客观规律的制约作用,放

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的观点。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记载的29年里,特别是进入50年代后期,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标志的政治运动频繁。从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到1959

年全党范围的“反右倾”,从1964年的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到1966年开始、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这一场一场的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经济建设,扭

转了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向,把许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上升到敌

我矛盾的层面,使不少人受到打击和伤害,社会也因此而动荡不安。

由于,可见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3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书记讲到的“不折腾”,引

起会场和全社会强烈反响,充分表明,人们对过去那个年代搞运动、好折腾的刻

骨铭心,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由衷拥护。

“不折腾”,既有稳健的要求,但大方向是国家的“发展进步”,让一个十几亿人

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必须从前现代形态向现代转型,使之符合现代文明的标准。

既需要观念的再造,也需要制度的创新,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建设。

毛泽东曾经说过:“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正面面对党经历的这些失误和曲折,客观分析失误和

曲折的原因,认真总结了其中的深刻教训,可以总结出:错误与成就相比,成就

是主要的;党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失误的;党是注重从经验教训的总结中

开辟未来的。

2011年6月24日

下载读《中国共产党历史》1(第二卷)心得体会5月 - 副本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中国共产党历史》1(第二卷)心得体会5月 - 副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读后感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读后感 文/郭甲 《中共党史》第二卷是一部有着近百万字的巨著,编写这样一部记载新中国成立后29年党的发展历程的书籍,是坚持这29年以来我们始终在马......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学习体会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学习体会 弹指一挥间,党即将迎来成立90周年重要时刻。在这关键时刻,组织《〈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学习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座谈会发言

    青海威远有限责任公司学习宣传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座谈会发言 科学认识:两大重任、两次探索、两个飞跃。 公司董事长 柳金福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共党史是很好的教科书,......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学习体会(精选多篇)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学习体会 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再次感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体会(5篇范文)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体会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桂山林场掀起了学习党史党建知识和读红色金典的高潮,并在读书的过程中使自己对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知识答卷试题五篇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知识答卷试题姓名:单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20道题,每题1分)1、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 汇报人:郭佩雯 今天,我读完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这本书。读完以后,脑海里涌现出了很多党在艰难的时期引导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画面,思绪......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有感(精选)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有感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有希望则国家有希望! 作为一名平凡的大学生,我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理想。在我心中,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和光荣的政治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