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作者:曲青山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简称《党史》第二卷)记述的是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9年的党史。这段党史是我们党90年历史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时期。历史是一面明镜,可以映照现实,折射未来。党的历史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重温这段历史,不仅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
一、全面了解我们党29年所走过的艰难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29年。按照党史分期,这段党史被称为“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这段党史,《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即“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历史的伟大转折”。《党史》第二卷据此将全书的框架结构设立四编,与上述四个历史阶段相对应。第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记述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第二编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记述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第三编“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记述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四编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记述了我们党走向“历史的伟大转折”的两年。
这29年间有几个重要时间界线和节点。1949年10月,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此开始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同时,这也是这段党史第一阶段“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的开始;1956年9月,党的八大召开,全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第二阶段“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的开始;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下发“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正式发动,这是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的开始;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覆灭,这是第四阶段走向“历史的伟大转折”的开始;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是两年徘徊历史的结束,也是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的结束,同时,又是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史的开始。
通读《党史》第二卷,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段党史是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一段波澜起伏、辉煌曲折的艰难历程。这29年中,我们党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凋弊、满目疮痍的烂摊子,面对1959年至1961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遇到的困难世所罕见;我们遭到美国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政治孤立、外交压迫,受到的压力世所罕见;我们要废除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面临的任务世所罕见;我们发生和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甚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失误,遭受的挫折也世所罕见。
“未经沧海难为水,事非经过不知难”。29年的历程,艰难曲折,惊心动魄,回味无穷,富有启迪。历史是不会停止前进脚步的,历史更不会倒退和重来,今天是从昨天走过来的,只有全面地了解过去,才能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现在,更好地面向和开创未来。
二、充分认识我们党29年带领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29年。通读《党史》第二卷,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这一时期充满艰难曲折,甚至遇到重大挫折,但总体上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对这29年的伟大成就,要全面、客观、辩证地审视。
首先,从宏观视角俯瞰,29年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做了三件大事:一是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建立各级政权,胜利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二是通过“一化三改”,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三是初步探索了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三者都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
其次,从中观视角考察,29年中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思想理论、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国防外交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理论探索上,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党的八大确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判断;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年总结》等著作,集中了全党智慧,是这一时期富有建树的理论成果。在政治建设上,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我国两项基本政治制度,即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经济建设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197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了几倍、十几倍的增长。在文化建设上,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普及了科学文化知识,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提升了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民生上,改善了人民生活。鉴于当时的国力状况,我们实行了低水平广覆盖的分配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解决了几亿人口吃饭穿衣的大难题,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在国防外交上,巩固了国防,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此间我们建立和发展了强大的国防力量,国防科技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自行研制生产了核武器,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和核垄断,成功地保障了国家领土的完整,维护了国家主权。我们开展多边和双边外交,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再次,从微观视角透视,在那火红的年代,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创造了许多中外历史上的第一次。譬如制造了第一架“初教5”飞机;生产了第一辆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和第一台“东方红”牌54马力拖拉机;第一次向全世界自豪地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可以基本自给;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震惊了世界;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实现了先人遨游太空,九天揽月的梦想;还有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令世人刮目相看。许多类似的第一次,充分说明我们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不能割断,历史更要全面辩证地观察。无疑,这29年如果不发生失误,不出现曲折,我们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无论怎么说,29年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为后来的改革开放,为我们今天的发展创造了根本条件,奠定了制度基础。
三、深刻学习和领悟我们党29年中所培育的时代精神
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9年的一个时期里,全党上下万众一心,坚定理想信念,大力继承革命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弘扬体现时代特色的精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使全党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使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进而转化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物质力量。
通读《党史》第二卷,我们可以了解到,29年间,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培育和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影响巨大而深远的时代精神。诸如体现高度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国际主义的抗美援朝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憎爱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甘当螺丝钉”的雷锋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以及其他精神等等,可以说,举不胜举,难以尽书。29年中,党和人民以独有的精神风采和风貌,给这段历史烙下深深的印记。从中我们触摸到那个时代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看到了这些精神所折射出的伟大光芒。伟大的时代和事业,呼唤和造就伟大的精神。正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呼唤和造就了这些伟大精神。这些精神给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以鼓舞和支持,成为他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动力。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的重要政治资源。今天我们学习党史,应该继续接受这些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的教育,继续经受这些精神的洗礼。虽然时代不同了,社会已经转型,但这些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永远不朽,其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仍然会给我们教育、启迪、感动和激励。
四、牢牢记取和把握我们党29年所获得的经验教训
对党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是党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也是党史的价值和学习党史的意义所在。通读《党史》第二卷,我们可以知道,该书对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9年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其基本经验作了简要归纳和概括,这就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从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判断把握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按照民主和法制紧密结合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要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国际形势变化,制定和及时调整我国的外交战略,积极创造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部条件;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上述总结归纳,从正面、从我们做的比较好、比较成功的方面讲,获取的是经验;从反面、从我们做得不够好、不够成功、甚至是失误或错误的方面讲,得到的是教训。我们党这29年,经验丰富宝贵,教训深刻沉痛。对于后者,原因多重复杂,具体讲有以下几点:一是我们党执政时间短,缺乏治国理政与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思想理论准备,对其客观规律还没有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党内的民主制度不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逐渐遭到破坏,党内存在着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等现象。国家的法制也不健全,某些封建主义的思想遗毒未能肃清。三是革命胜利后,党和党的一些领导人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出现了脱离群众的现象。四是外部不利环境造成的压力,使我们一段时间对国际形势作出了不准确的判断和过度的反应,等等。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对于29年付出沉重代价而获得的经验教训,我们要牢牢记取,永远铭记。
恩格斯曾经指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身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的快。”对于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自身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宝贵财富和前进的动力。邓小平也曾多次强调:“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的财富。”他还说:“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我们党是一个光明磊落,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勇于纠正错误的党;是一个认真总结经验,并善于总结经验,敢于从困境中奋起的党。正是我们党总结和汲取了29年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辟并形成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理论,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古人曰:“作始也简,将毕也巨”。通读《党史》第二卷,回顾我们党所走过的90年历程,审视当初之“简”和现在、未来之“巨”,则能深刻感悟此语的份量和含义。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们党29年乃至90年的历史昭示: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不断地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不断地从人民群众中得到支持,不断地从自己的历史中汲取智慧,才能披荆斩棘,不断开拓出前进的道路。我们要倍加珍惜党的历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过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两个重要历史节点,努力实现我们既定的宏伟目标,再创中华民族的复兴,再造社会主义的辉煌。
时间:2011年01月13日 09时49分
来源:光明日报
第二篇: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人民日报评论员: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高度重视和备加珍惜党的历史,注意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对事关党史工作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过许多深刻阐述,提出过一系列明确要求。党中央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史工作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向全党发出了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的号召,为党史工作的长远发展从根本上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必将成为党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89年来,我们党走过了辉煌而曲折的历程。党在历史进程中的探索和努力、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都可以为我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历史借鉴,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提供有益启示,为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精神动力,从而,可以为我们的开拓前进提供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正确地对待历史,善于总结经验,这是一个郑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而要正确地对待历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们只有对党昨天的奋斗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各项工作,才能勇敢地承担起明天的历史责任。各级党委要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史工作,要把党史工作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深入认识和正确应对前进道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历史借鉴;同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加深对党的认识,牢固树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同探索世界政党兴衰成败规律紧密结合起来,从中汲取有益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
开展党史学习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必由之路。中央已经把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要教育和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自觉学习党史、带头学习党史,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经验,着力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要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学习党的历史,加深对党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代代相传。要把党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教育。
我们要增强党的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科学意识和责任意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牢牢把握正确方向,不断创新工作形式和手段,全面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全党学习党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党的事业伟大而光荣,党史工作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让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这次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继续谱写党的历史新篇章!
第三篇:从党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从党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2010-08-03 02:47:00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内容提要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是可以转化运用于现实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倍加珍惜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努力从党的历史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智慧和开拓前进的力量。应坚持不懈地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把党的历史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强大动力;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科学地继承优良传统又不断地与时俱进,使党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水平,更加成熟和科学地领导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深刻认识发生失误和挫折的原因,时时提醒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全力加以防止和避免。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以转化运用于现实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总揽全局,作出了加强和改进党史工作的部署。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我们要倍加珍惜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坚持不懈地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努力从党的历史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智慧和开拓前进的力量。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
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理论创新和飞跃的历史;是党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成功地领导了两次革命、干了三件大事、实现了两次飞跃。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正在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与此相应的第一件大事,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第二件大事,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三件大事,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两次飞跃,是以波澜壮阔的实践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两次革命、三件大事、两次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和世界历史上值得永远记载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是能够对全党和全国人民产生巨大激励作用的重要资源。这些成就,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准确把握社会前进的方向;更加深切地感受中国发生的历史巨变,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更加具体地体会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艰辛,坚定继续开拓奋进、迎接各种风险挑战的决心。
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要把党的历史放在1840年以来中国170年的大背景中,认真研究和大力宣传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揭示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作出的重大贡献,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深刻揭示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深刻揭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历史必然性,把党的历史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强大动力。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
人类文明是一个不断积淀又不断发展的过程,党的历史也是不断地继承传统又不断地开拓创新的统一。一个成熟的政党,只有科学地继承优良传统又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更加坚实地走向新的未来。
在将近90年的奋斗、探索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锤炼和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这种传统,既包括制度规范,又包括价值理念;既包括组织体系,又包括精神文化。通常我们习惯性地强调的,主要有作风和精神两大类。
作风是大至一个党、小至一个人在其思维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风格特点,包括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将近9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的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优良的作风。它们包括:自党成立起就开始形成的勇担历史使命、深入工农群众、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作风;党的七大系统总结和概括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强调的“务必”继续保持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十一大上邓小平同志强调“一定要恢复和发扬”的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民主集中制五个作风;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2007年胡锦涛同志大力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大兴的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四个作风;等等。在形成一系列优良作风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培育形成了许多富有内涵和特色的精神。在革命时期,主要培育形成了以坚定信念、救国救民、敢于斗争、勇于探索、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严守纪律、维护团结等为基本内容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主要培育形成了以建设国家、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等为基本内容的建设精神,如大庆精神、大寨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培育形成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敢闯新路、开拓创新等为基本内容的新的时代精神,如“六十四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等。这些作风和精神,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为核心,以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基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灵魂,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世界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行为活动的基本规范,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些作风和精神,融汇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优良传统,不仅在过去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未来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要充分利用各种历史资源,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党在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优良作风和精神,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加以充实、丰富和创新,使党的优良传统内化为广大干部党员的思想并成为重要的精神力量,外化为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通过党的优良传统的学习和宣传,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和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使党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
历史经验,是一个郑重的党对于自身活动、经历的思考和总结。它既是昨天的记录,也是今天的认识,更是明天的向导。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并从这些经验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遭遇各种挫折时顽强奋起,在战胜各种困难中经受考验,不断开拓、不断前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革命斗争的经验,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同志通过总结经验,把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概括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在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之时,毛泽东同志总结中国和苏联的经验,提出了处理好十大关系的思想。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用“十个必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经验。198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强调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992年,党的十四大总结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14年的基本经验。1998年,江泽民同志用“十一个必须”总结了改革开放20年的主要经验。2001年,江泽民同志用“三个必须”概括了党的80年实践给我们的启示,并强调:“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2002年,党的十六大用“十个坚持”总结了13年的基本经验。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用“六个必须坚持”总结了党执政55年的基本经验。2007年,党的十七大用“十个结合”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用“六个坚持”总结了党执政60年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党在不同时期总结的历史经验,有不同的时段、环境、背景和角度,但总体上来说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深入的过程。所有这些经验,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不仅深刻揭示了党的基本历史轨迹及其本质,反映了党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的过程,而且逐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党更好地制定和坚持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要倍加珍惜党经过艰辛探索取得的这些经验,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这些经验,深刻认识这些经验都是经过长期艰难的探索、甚至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获得的。要时刻牢记和善于运用这些经验,用之启迪、指导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要用这些经验启迪、指导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个决策、每一项政策、每一个举措,启迪、指导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别是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启迪、指导我们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水平,更加成熟和科学地领导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
在将近90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书写巨大辉煌和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曾经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犯过错误,遭受过不同类型的挫折甚至失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曲折、失误、教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结合历史实际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探索。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大大超出任何一种书本知识和外国经验。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探索的过程当然不可能一帆风顺,这样那样的曲折、失误甚至失败也就难以避免。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30年代革命根据地的丢失、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等等,都是重大的挫折甚至失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发生这些失误和挫折并不是不可理解的事情。对这些挫折、失误,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态度。实事求是,首先要正视现实,既充分肯定党所取得的成就,也敢于承认党所遇到的失误和挫折。正视历史,正视事实,是一个诚实的、郑重的党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只有正视现实,才能勇敢地面对现实、科学地研究现实、正确地对待现实。当然,实事求是并不是仅仅停留于具体的事实,而是要进一步研究和认识蕴含在这种事实背后的内在联系,即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要认真思考和研究造成失误和挫折的原因,有哪些值得记取的教训,从这些教训中汲取营养和智慧,防止再犯类似的错误。只要采取这样的态度,失误、失败就能够转化为成功之母。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并不在于从来不犯错误、从来没有曲折,而是在于能够勇敢地承认和正视自己的失误和挫折,郑重、科学地对待这些失误和挫折。我们党正是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了大革命的失败,才终于选择和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正是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从中记取深刻的教训,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才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如果否认“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和挫折,实际上也就否定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否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将近90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过程中,才变得更加成熟;我们的事业不但没有因此而受到损失,反而变得更加兴旺发达、蒸蒸日上。
对党在历史上曾经遇到的失误和挫折,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科学、辩证地加以分析和看待。要始终牢牢把握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分清主流与支流、成就与失误的关系;充分认识党所从事的伟大事业和艰辛探索,充分肯定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贡献。决不能因局部的、一时的失误和挫折而否定党的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更不能允许敌对势力肆意歪曲和捏造事实,抹黑党的历史,制造思想混乱,借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因此,我们一定要在激励人、教育人、启迪人的同时,在分清是非和性质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要认识到失误和挫折本身是坏事,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变为好事。每个失误和挫折里面都包含着值得记取的教训。这种教训,是苦涩的,但也是深刻的;虽然令人痛心,但却刻骨铭心,可以让人永世不忘。要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教科书或者教科书上独特的篇章来警示我们自己、警示我们党。通过这种警示,深刻认识发生失误和挫折的原因,时时提醒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全力加以防止和避免。尤其是通过历史的比较、分析、启迪和警示,充分认识在当代中国,既不能走老路,更不能走邪路,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坚定不移地走通过改革开放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将经验的启迪和教训的警示恰当地结合起来,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的营养和智慧将更为丰富,获得的力量也将更为持久和强大。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第四篇: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人民论坛)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不禁想起了当年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许多往事。那时,新四军军部设立在苏皖接壤的盱眙县和天长县农村。我永远不会忘记1945年8月14日,那天傍晚,传来了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的特大喜讯,军部附近的几个村子都沸腾了,我们热烈地互相拥抱,把军帽抛到半空,同志们大声地唱着歌,整个通宵都在狂欢中度过。只有亲身经历过八年艰苦抗战的人们,才会切身地感受到胜利的来之不易,胜利果实的可贵。斗转星移,60年过去了。历史是不能忘却的,60多年前,为什么一个只有37万多平方公里的岛国,居然气势汹汹地侵入了拥有辽阔土地、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横行霸道,烧杀掳掠。他们凭的是什么?无非是他们工业发达,拥有年产几百万吨的钢。而当时的旧中国,工业十分落后,钢产量只有人家一个零头,到1949年钢产量仅有15.8万吨。据史料记载,旧中国从清朝末年开始创办现代工业,到1949年近100年间,全国只积累起100多亿元的工业固定资产,工业净产值仅占国民收入的12.6%。包括八年日本侵略战争在内的近百年,帝国主义国家就是倚仗着他们的坚船利炮,把中国人民推入深重的苦难之中。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抗日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作出的结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了曲折历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经济建设列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才使我国的经济大踏步前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的面貌为之一变。当然,也要看到,在若干经济与技术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归根到底,要靠我们的经济实力与国防实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又想起了当年与抗日根据地群众亲密相处的种种情景。那时候,根据地要生存和发展,是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的。我们住的是老乡的房子,吃的是老乡生产的小米,穿的是用老乡生产的棉花织的土布,连行军作战也一步离不开群众。我曾经多次目睹人民战争的伟大场面。确实,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说,是人民力量的胜利,人民意志的胜利。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曾经为抗日战争作出过巨大牺牲的人民。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过去已经完全不同了,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紧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是断不能丢的。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是和平建设时期,和战争年代的情况大不相同,我们不必再像过去那样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当年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离不开群众,今日从事改革开放大业,同样一刻也离不开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定要继承并发扬联系群众的传统,创造出与群众相结合的种种新形式、新内容。今日在这方面可以做和应当做的事,远比过去多得多,也复杂得多。历史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教科书,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加快我们的前进步伐。
第五篇:从党史军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从党史军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从军梦连着强军梦。每一名军人都有一个兵之初的梦想,无论是艳羡挺拔飒爽的身姿,憧憬手握钢枪守卫边疆,还是无畏无惧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同的梦想在部队的淘洗、锤炼、淬火下,终将汇聚成一个共同梦想——强军梦。
2011年8月,我如愿踏入红门,成为消防部队一名现役军人。短短4个月的入警培训中,有一个画面至今难忘:在观看历年国庆阅兵视频时,大家看着看着都留下了泪水。我想,这泪水是看到一个个整齐划
一、气势如虹的人员方队时,流下的同为军人的自豪泪;是看到一排排铁甲洪流、势如破竹的装备方队时,流下的科技强军的自强泪;是看到一架架银鹰展翅、呼啸而过的空中梯队时,流下的祖国强大的感动泪。这一刻我才知道,帅气军装的背后是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建军90周年之际,重温军史,由衷发出感叹:
今天的巩固政权来之不易。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了。90年来,人民军队高举着党的旗帜,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浴血奋战,勇往直前,战胜一切敌人,征服一切困难,为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立下不朽
-1-功勋。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进行了土地革命战争,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国内革命战争的新篇章;进行了抗日战争,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首先灭亡中国、进而吞并亚洲和称霸世界的狂妄企图,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进行了全国解放战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而进行的伟大的人民革命战争,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给世界历史的进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道,与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队在朝鲜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在90年的战斗历程中,人民军队积累了丰富的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经验,这些经验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的发展建设成果来之不易。在长期的建军和作战实践中,军队历经艰难曲折,由一支弱小的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的、强大的现代化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告别了“小米加步枪”的艰苦年代,今天的中国国防实力不容小觑。大洋上,我们的“辽宁号”航空母舰纵横驰骋、054D等各类军舰劈波斩浪、093G核动力攻击潜艇神出鬼没,“洋人”的坚船利炮再也没有在中国门口耀武
-2-扬威的胆量;天空中,我们的四代歼击机J20崭露头角、运20大型运输机泰山压顶、空警2000预警机“耳聪目明”,恣意在中国上空倾倒炸弹的年代一去不复返;陆地上,我们的99式主战坦克无坚不摧、东风系列导弹指哪打哪,红旗系列防空导弹固守山河,从此,中国的领海、领空、领土有了“金钟罩铁布衫”。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透过建军史,我们看到,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人民军队冒着硝烟、炮火冲锋在前,英勇无畏、奋勇杀敌,舍生忘死、献身使命;在实现中国梦新的伟大进程中,立根铸魂,苦练本领,砥砺血性,锤炼品德,拒战争于国门外,保社会稳定大局,为人民创造了安居乐业的和平社会环境。我们还看到,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无数英模视死如归,抛头颅洒热血,捐身躯照汗青,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奏响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爱国壮歌。总书记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我们的“一带一路”战略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我们的高铁走出国门,成为“中国速度”“中国制造”新名片;我们的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空间站;我们的“八
-3-一勋章”首次授予10位英雄模范,她所立起的时代标杆,必将辉照于强军之路,汇聚起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大正能量……
时势造英雄。今天的世界还不太平,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强军号角催征,作为消防军人,我们要坚决维护核心,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看齐追随;要与时俱进,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新的职责使命;要继承传统,向薛军毅、玄龙海等英模学习,向八大街中队、望城大队等模范集体学习;要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战斗力标准强本领,为消防事业建设发展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