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苏州革命历史博物馆感想
参观苏州革命历史博物馆感想
时光荏苒,90个冬夏已悄然走过,时至今日,终于迎来我党的九十诞辰。在此之际,为增强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参观了苏州革命历史博物馆,重温了这一段历史。
那日,我们苏州地区的五个同学相约而至。抬起头,高高的台阶尽头是九个金色的大字,在年岁的力量下,失了光泽,取而代之的是历史的厚重感。
进入博物馆内部,我们先在大厅的党旗下合影,随后进入展厅,几乎没有其他人,我们的声音在空荡的展厅里回荡,更显出一丝历史的凄凉。穿梭在一幅幅黑白照片中,沉思于一篇篇旧得发黄的报纸中,我们仿佛回到了那段心酸的时期。除了记录英勇革命者和重大革命事件的照片和报纸外,还有一系列实物为我们讲述那段历史,其中包括当时农民起义者打倒日本鬼子的武器,简陋粗糙的刀、矛、斧子等,还有一些烈士的遗物,破旧的棉袄,鞋和书。
最后,我们在“建党90周年”的宣传海报下合影留念,以记录我们这次的参观之旅。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沿着长长的展厅,看着革命先辈一路走来的辛酸血泪,那段历史,有屈辱,有艰苦,有胜利。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而如今生活在这个安定幸福时代的我们,是无论如何了解或学习,也不可能对那段历史感同身受的,而仅仅是现在了解到的一点就已经让我震惊,悲痛而惭愧了。我们挥霍着现在的幸福生活,不以为然,但在另一个意义上,其实是挥霍着无数革命先辈的鲜血与生命。
我感到了这段历史的厚重深沉,也感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90年来,我们的前辈们一步一步从屈辱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以后的90年,就由我们来继承发扬这种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二篇:苏州博物馆参观感想
苏州博物馆新馆参观感想
粉墙黛瓦,清新雅洁,古色古香,江南情怀。这是苏州博物馆留给我的总体印象。作为一名建筑系的学子,贝聿铭的封山之作是一直想要去参观的。所以这篇感想的内容也多是设计建筑方面的。
贝聿铭,是一名建筑界多产的华裔建筑师,祖辈是苏州望族,童年时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著名园林——狮子林里度过。贝聿铭也是自己比较尊敬的建筑师之一,站在苏州博物馆中,一股浓厚的江南气味迎面而来,贝聿铭没有因为在国外生活了大半辈子而被现代主义风格所感染,反而更有一种现代与传统的融合的独特美感。
苏州博物馆新馆外观呈几何形,极具现代特征,但精妙之处在于从新馆任意空间的窗户向外看都会发现新馆的坡度与远处或更远处的苏州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几乎不差分毫。在建筑结构方面,现代几何结构形成的坡顶隐含着苏州古建筑传统的斜坡屋顶的基本概念,三角形、正方形不断地繁衍和重构,西方古希腊罗马神庙的三角体立方体的构成、哥特式夸张的三角形、立体主义极简主义艺术的冷峻理性与苏州传统建筑潜在的三角形、围墙线形的运动以及建筑的方形空间交织在一起,东西方的图形自然转换。见解、抽象、有力度,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并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转换。
新馆整个运用轻型钢架和混凝土构筑墙体,黑白相间的中国元素颜色与现代冷峻的建筑材料再加上随处可见的晶莹剔透的玻璃天窗。空间既有围合感,又有通透感,折射出了一些禅宗文化、道教文化的深层信息。
因为去过很多的江南园林以及江南水乡,穿梭在苏州博物馆中,虽然是极具现代感的建筑,但是仍然可以感受到在水乡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的感觉。新馆保留了苏州温和、清淡、俊秀的黑白基调,为了与周围的古建筑的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材料尽管都是新型建筑材料,但外墙和内墙都是以纯净的白色作为主色调,仅仅在空间转折处用灰色的线条来勾勒外形,同时深灰色石材的屋面与白墙相配,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色彩肌理相融合,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
苏州传统建筑为木质梁架结构,贝聿铭在新馆的设计中采用了钢化结构,再用优质木材为钢结构镶边包装。在屋面材料运用上,则以现代材料花岗岩取代青瓦。建筑的中庭借鉴了传统“”老虎天窗的做法,但是折角的做法使得室外投射进来的光线有了韵律的变化,光影交错。走廊由透过天顶造成的线状光线书写着,如同走在古老的竹帘下,传统符号在光线中简洁的演绎着现代气息。
大厅顶部的米字型钢结构没有任何支撑,他在风格上和整体建筑非常协调,但这不仅是处于美学考虑,而是建筑的原因。通过精密计算之后,只有这样的几何形体变化才能进行力的转换,在这样一个既定空间里承载负荷。贝老这样的设计很巧妙。
在庭院的处理上,贝老想通过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亭的额元素进行现代的融合,其屋顶方式与建筑相同,八角亭与建筑融合在一起,周围的水与片墙营造的假山感使人不禁有一种苏州传统园林的感觉。
由于参观时的关注都集中在建筑本身,陈列品没有仔细欣赏,只拍摄了少许照片。陈列品多是古时东吴的器物,还有一些独具苏州江南风格的物品。
苏州博物馆不仅是贝聿铭大师的封山之作,还是他回馈给祖国回馈给家乡最好的礼物。作为一名建筑系的学生,在设计以及空间方面还需要多多体会和感悟。
第三篇:游苏州革命历史博物馆
参观苏州革命博物馆
正值雨后,虽然街上寒风萧瑟,可冰冷的天并没有冻结我们热情的脚步。正好周六,我们宿舍六人全体出动,一齐参观苏州市革命博物馆。十几分钟的车程一下子就过去了,走近苏州革命博物馆,瞬间感受到外型雄伟、庄严、肃穆和时代气息,它充分反映了苏州古老水城的地方特色和建筑风貌。拾级而上,“苏州革命博物馆”几个金色的大字闪闪发光,令人肃然起敬。沿着参观路线的指引,我们参观了序厅、“近代苏州社会”、“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六个展厅。这里真实记载了苏州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留下了党领导人民群众经过艰难曲折革命斗争的串串脚印,歌颂了苏州人民为解放而英勇奋斗、不怕流血牺牲的丰功伟绩。看着展柜中简陋的武器,再看到缴获的日军的战刀,真是不可思议。展厅不是很大,但是里面收藏的文物丰富,大家都很感兴趣。
博物馆生动地再现了苏州革命的珍贵历史图景。为了增强陈列内容的感染力,博物馆还邀集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的艺术工作者,运用雕塑、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素描、景箱、图表、模型等 多种表现手段,围绕主题,再现历史,烘托气氛,增强效果。博物馆还特邀中国军事博物馆总设计师夏书绅等一批专家,设计创作了号称“江南第一馆”的“阳澄烽火”半景画厅,采用声、光、电、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将高16.5米、宽60米的展开油画和400平方米的地面雕塑与音响效果融汇一体,再现当年苏州军 民同日寇奋战的情景,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个半景画厅的规模,目前堪称全国之最。
一楼的大厅内,还有一些零散的展览。馆内展出了许多烈士的血衣、用过的工具等,还有抗战时的刊物,一件件都是血与泪的见证。它仿佛时时在告诫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如何的来之不易!共产党活动家门就在那里留下了革命足迹!共产党的许多优秀儿女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热血。一路参观下来,我们受益匪浅。在其他的展厅里,图片与影像展出了苏州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及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在苏州的传播。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有志于民族解放的一代又一代苏州共产党人,毅然决然地将人生的支点架在党旗下,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翻天覆地的革命洪流,谱写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和激情奔流的改革时代,苏州共产党人意气风发,理性执政,践行了敢为人先的创业观,居安思危的发展观,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创造了活力苏州美好的今天。
此外,每个展厅都陈列了革命先辈们的遗物以及报纸、书信。看着这些发黄的报纸,我们仿佛回到了那段心酸的时期。日本军兵那些丑恶的罪行,残忍的行为,染满鲜血的大刀在我们的土地上肆虐,让我们心中感到震惊与愤慨。随着步伐的前进,我们看到了希望,中国站起来的希望。那是革命先烈们用无畏的战斗和牺牲换来的希望。他们用肉体阻挡日本人的刀枪,用不屈的毅力令日军发抖,先鲜血换来了新中国。我们为此感到无比骄傲。
参观了苏州革命博物馆后,我们不禁感慨万千。这次“革命”之旅带着我们走近历史,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革命先烈们的光荣事迹,更是先驱们身上那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自信心,使我们懂得从历史中把握住今天,更要从历史中走向未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驱们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让我们的人生绽放光彩。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戒骄戒躁,时刻自我批评,在学校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模范作用,服务同学。
第四篇:参观镇江革命历史博物馆总结报告
参观镇江革命历史博物馆总结报告
通过此次参观镇江革命历史博物馆,我更加“爱党”。讲述了无数革命先烈为党的事业而坚强奋斗催人泪下的故事。他更使我感觉到党的伟大,他是用无数先烈的鲜血筑成的。他们为了革命,为了党,为了祖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更应该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完成先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表述了”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前瞩未来所做出的精辟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最新发展,是我党在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同时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三个重要思想.这四个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于发展,巩固社会主义事业有十分重大现实意义.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自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行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原因在于他有很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我国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民主集中制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奠定的基础,随后由列宁确定了它的原则,而中国共产党是坚持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在中国,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不但有严密的组织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纪律性.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党的纪律的内容有四项,包括:党的政治纪律,党的组织纪律,党的群众纪律和党的保密纪律.同时党的纪律也有其基本特征,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是自觉的纪律,是二者的辨证统一,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了指导思想,有了严密的组织原则,有了铁一般的纪律,才能使我党走向他的最高目标:实现共产主义.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是我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时刻以党员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时刻准备着为社会主义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第五篇:参观苏州博物馆心得体会
参观苏州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
为了庆祝建党90周年,学院组织我们今天去参观了苏州革命博物馆。经过差不多半小时,我们就到了目的地。透过车窗,我们清晰的瞧见苏州革命博物馆的字样,再仔细一看,那是一座四四方方,造型古朴、凝重的白色建筑。下了车后,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革命博物馆。
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有关“九•一八事变”、“七君子事件”等历史事件的图片和展览物品。活动过程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许多有关苏州解放前的历史,知道了苏州的解放日是1949年4月27日。在讲解员的耐心讲解下,大家兴致勃勃地一边参观,一边分享着各自的参观心得,也表达了自己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大家纷纷表示,之前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只局限于书本知识,来到革命博物馆后,对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更立体、更生动了,真切地感悟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
苏州的历史是一部先驱者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前仆后继的奋斗史。早在大革命时期,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萧楚女、恽代英、邓中夏等就在苏州留下了革命足迹。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江抗”部队和阳澄湖、太湖地区的游击队同敌伪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党的许多优秀儿女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热血,群众中至今仍流传着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切身体验了一下号称“江南第一馆”的“阳澄烽火”半景画厅,它通过运用雕塑、油画、版画、景箱、模型等多种表现手段,采用声、光、电、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将高16.5米、宽60米的展开油画和400平方米的地面雕塑与音响效果融汇一体,再现了当年苏州军民同日寇奋战的情景,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观看影像中,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难忘的历史回忆中,让我们想起牺牲的革命先烈们,让我们更能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最后,我们还一起进行了入党宣誓,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时刻为党和人民做出一切牺牲。参观完革命博物馆,看了这一个个令人敬仰的革命英雄的事迹,我的心中顿时热血沸腾,他们的爱国精神让我钦佩,他们为革命奉献的那种精神让我震撼,他们让我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让我对爱国主义有了新的认识。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俞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加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忠于党,随时做好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己一切的准备。我会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己 的爱国主义教育,自觉向党组织靠拢,从而实现自己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一生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