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题片《周恩来的家风家规》观后感650字3篇
专题片《周恩来的家风家规》观后感650字3篇
专题片《周恩来的家风家规》观后感650字1篇
周恩来总理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不仅是党风的楷模、治国的典范,更是治家的榜样。在其总理生涯中,他给亲属制订了“十条家规”,即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来看看;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按理说,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每天日理万机,有很多大事、要事处理,对于亲属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节问题,本无须小题大做,有太多计较。然而,周总理却偏偏要“斤斤计较”,给亲属们订立了“十条家规”来规范和约束他们的行为,不许其谋取半点私利,不许其享有任何特殊照顾。他对亲属如此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着实难能可贵,令人敬佩。显然,这“十条家规”不仅是周总理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更展现了共产党人处理家国关系的崇高境界,尤其值得领导干部学习和借鉴。
家规,顾名思义,就是指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它规定了家庭成员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从而有利于塑造其良好品行。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才能长治久安;家有家规,才能教子成才。因此,从古至今,许多贤德之士都非常重视立家规来教育子孙。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要避免权力滥用,既要管好自己,以良好的作风言传身教,更要对亲属们严格要求,严格监督,过好“亲属关”,这样才能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却忽视了家规的作用,自认为订立家规是多此一举,毫无必要。因此,在对待自己亲属的问题上,就肆意放纵他们,不仅对他们的不当行为和错误做法不教育制止,反而包庇袒护,甚至放任自流,结果让感情代替原则,让公心让路于私情,把人情凌驾于人民利益和党纪国法之上,不惜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滥用手中的权力,以身试法,为亲友谋取非法利益提供庇护。这样一来,既害了自己的亲属,也让自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专题片《周恩来的家风家规》观后感650字3篇专题片《周恩来的家风家规》观后感650字3篇。纵观近年来那些被查处的贪污腐败分子,因为受家风不正、亲属拖累之害而腐败堕落的官员不乏其人,教训可谓深刻。
家风连着党风,家风关乎形象。领导干部能否管好自己的亲属,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的自身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党群干群关系,是一个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原则性问题。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在处理亲情与党性的关系问题上,不妨学学周总理,也给自己的亲属来个“约法三章”,在亲属问题上有向私心私情开刀的勇气,经常给他们敲敲警钟,教育其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对他们的错误不娇纵、不袒护,努力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来影响他们,消除其头脑中的特权思想,从而营造良好的家风,让自己过好权力关和亲属关,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
专题片《周恩来的家风家规》观后感650字2篇 开展领导干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立家规为切入点,开展系列化活动,促进领导干部正思想、正家教、正作风,做到科学治家理政、弘扬优良家风、致力社会发展,以实际行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争做好家长、好干部、好榜样。
#from 专题片《周恩来的家风家规》观后感650字3篇来自 end#
以立家规正思想,力促严修身实谋事。坚持思想引领,以抓学习、立家规等方式,促进领导干部学思正源、修身谋事。一是带头认真学。县委书记带头讲家风专题党课,县委中心组专题研讨,邀请专家授课,观看《周恩来家风家规》等专题片,微博微信发送精典家训家规,四套班子每人撰写学习体会,科级以上领导深入联系点作家风专题报告,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思考中认知不足,增强了科学治家理政的自觉性。二是带头立家规。开展领导干部立家规活动,副科职以上干部寻家谱找家训,提炼修改家规,传承美德、融入时代;没有家谱家训的,紧扣核心价值观和“三严三实”要义,从治家、教子、修身、立世上定立家规,33名处级领导和90名正科职单位负责人,率先立家规726条(篇),要求全部悬挂厅堂,让干部在“磨合”思考中增强修身意识,在日常阅览中树立正确“三观”。三是带头受监督。实行“三公开一承诺”,定家规需经家庭会议讨论决定,在家庭成员中公开;定好家规后,要在班子会、学习会和单位内部公开;经过“磨合”修改后,要向媒体公布,并作出公开承诺,接受各方监督,促进领导干部遵规守矩、认真工作、谋划发展。
以比家风正家教,力促严用权实创业。专题片《周恩来的家风家规》观后感650字3篇文章专题片《周恩来的家风家规》观后感650字3篇出自wk-78500000562504.html,此链接!。创设载体推动,在比较、交流中,促进领导干部严明家教、秉公用权、实干争先。一是开展“三比三看”活动。领导干部相互比家教严不严,看是否家风严谨、言行规范,有无违纪违规情况;比品行高不高,看是否践行“五德”、洁身自好,有无失德谋私情况;比尽责好不好,看是否敢于担当、勤勉敬业,有无不为乱为情况,人人反思撰写剖析材料,在民主生活会上交流,让他们自查自纠、管好家人,把牢廉政“后院”,全心投入事业。二是组织干部给身边人立规矩。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按照廉政规定、党纪条规等,严管身边人,给秘书、司机等工作人员立规矩,明确规定细致实在的刚性约束事项,一经违反,严肃追究。组织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专题报告会,列举身边人参与导致干部腐败的案例,促进领导干部严以立身,严管身边人,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室”。三是组织群众评议领导。设计专题问卷调查表,组织群众客观公正评价,调查结果向领导反馈。媒体采访领导干部议家规,刊登他们家规家风故事,设立领导干部家规家风“点评台”,选载优秀评议意见建议;组织“群众眼中的领导干部家规家风”演说与征文大赛,促进领导干部注重家教、建好家风、勤勉敬业。
以重运用正作风,力促严律己实做人。将立家规正家风运用于工作实践,促进领导干部严律己、正作风、干实事。一是运用于“五德”教育。开展“创建廉洁家庭、树立清廉家风”、“践行好家风,争当贤内助”活动,建立家规文化墙、家风宣传长廊、廉政教育基地等平台,引领党员干部科学治家理政、坚定理想信念,严于律己、规范行为,争做 “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二是运用于干部考核。利用干部考察、谈心谈话、群众监督等,深入了解领导干部守家规、正作风情况,列入领导干部德育考核和年度“四述”内容,融入干部培养选拔、监督管理全过程,并作为特别档案,纳入干部选任管理数据系统,加强综合研判和结果运用,促进干部树家风、正作风、实做人。三是运用于先进评比。在各类先进评比中实行“两倾斜”,即在名额分配和推荐评比中,向人际和谐、民风淳朴、乡风文明、政风清明的镇(街道)与部门倾斜,向科学跨越发展指标完成出色的镇(街道)与部门倾斜,引导各级领导重家风、正作风、清政风,激发社会正能量,以创新务实的举措推动幸福洪泽建设。专题片《周恩来的家风家规》观后感650字3篇书籍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说读后感-教师读后感等-中小学生读后感。
专题片《周恩来的家风家规》观后感650字3篇
1968年,周恩来的一个侄女赴内蒙古插队,由于表现好,经当地群众推荐,应征参军。周恩来得知后说:“你参军虽然符合手续,但内蒙古那么多人,专挑上了你,还不是看在我们的面子上?我们不能搞特殊化,一点也不能搞。”周恩来还专门给相关同志提出:“你们再不把孩子退回去,我就下命令了。”这个侄女最终脱下军装,返回内蒙古草原插队劳动。临行时,周恩来说,我自己没有孩子,但要教育侄子侄女走自己这一条路。
事实上,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不少故乡亲友要谋求一官半职,周恩来曾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下“十条家规”:
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
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
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
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
五、不许请客送礼;
六、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
七、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
八、生活要艰苦朴素;
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
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周恩来是国家总理,管理着一个“大家”,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做起,决不让亲属之事影响“大家”。周恩来的十条家规,不仅是对亲属的严格要求,更是培养干部家风的极好教材。它像一面镜子,告诫我们如何掌好权、用好权,如何过好权力关、亲情关。
第二篇:周恩来家风家规观后感
周恩来家风家规观后感
周恩来是国家总理,管理着一个“大家”,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做起,决不让亲属之事影响“大家”。
周总理不但是从严治国的典范,也是从严治家的榜样。他的“十条家规”至今为人称道: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等等。这“十条家规”明确具体,至今看来仍发人深省。
亲情是人伦之根本,共产党人也不例外,但领导干部绝不能因此而大搞“近水楼台先得月”,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和亲人谋私利。这方面,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做出了榜样。相反,错位的亲情,就是一根温柔软滑的绞绳,容易让原则在亲情面前失守,底线在亲情面前突破。现实生活中,不乏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为了子女亲属的仕途或“钱途”,打招呼、递条子、搞暗箱操作,败坏了党的形象和作风,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要避免权力滥用,既要管好自己,以良好的作风言传身教,更要对亲属们严格要求,严格监督,过好“亲属关”,这样才能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父母是子女最重要的老师,儿女是父母最真实的镜子。共产党员应以清正廉洁、高风亮节的行为,去教育、影响和带动家庭成员,以党纪法规管好自己的家人亲属。党员领导干部留给子女最宝贵的财富,是包括做人、干事、创业等在内的精神财富,而不是身外之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却忽视了家规的作用,自认为订立家规是多此一举,毫无必要。因此,在对待自己亲属的问题上,就肆意放纵他们,不仅对他们的不当行为和错误做法不教育制止,反而包庇袒护,甚至放任自流,结果让感情代替原则,让公心让路于私情,把人情凌驾于人民利益和党纪国法之上,不惜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滥用手中的权力,以身试法,为亲友谋取非法利益提供庇护。这样一来,既害了自己的亲属,也让自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家风连着党风,家风关乎形象。领导干部能否管好自己的亲属,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的自身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党群干群关系,是一个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原则性问题。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在处理亲情与党性的关系问题上,不妨学学周总理,也给自己的亲属来个“约法三章”,努力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来影响他们,消除其头脑中的特权思想,从而营造良好的家风,让自己过好权力关和亲属关,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
第三篇:《周恩来的家风家规》观后感
《周恩来的家风家规》观后感
在专题教育片《周恩来的家风家规》中,一个个饱含深情的回忆、一段段珍贵的历史片段,为我们再现了周恩来同志的优良作风和高尚情怀。从他侄女的亲口讲述中,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周恩来总理严格苛刻的家规家风,使我们倍感亲切,倍受感动,感慨之情更是无以言表。
周恩来总理亲自制定的十条家规:1.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出差顺路时看看。2.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3.来者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出钱,没有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4.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5.不许请客送礼。6.不许动用公家汽车。7.凡个人生活中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别人去办。8.生活要艰苦朴素。9.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10.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从这十条家规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总理具有高尚人格的感染力。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国走过了一条漫长的路,上下求索的中国人民始终难忘一个名字:周恩来。记得国外曾有人做过这样的评论,新中国的设计师是毛泽东,而一砖一石地把设计变成现实的建筑师是周恩来。虽然外国人对于中国的事情往往很难理解得清楚,但这样来评价周恩来总理在建国以后所起的作用,还是很确切的。
为什么周恩来总理能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那样广泛而挚烈的爱戴和深切而持久的怀念?这不仅因为他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而且还因为他具有极为高尚的品德。他不仅是党风的楷模、治国的典范,也是治家的榜样。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可以说,周恩来总理没有给后人留下一砖一瓦、一钱一物,却为后人留下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家规家风,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子孙为之自豪,世人为之敬仰。正如周秉德女士所讲述的,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我们都是在伯父的教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的。在我们周家兄妹中,我们就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人当大官,没有人经商挣大钱,没有小车子、大宅子。
由此可见,党有党风,民有民风,家有家风。正是因为周恩来在二十多年的总理生涯中,形成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家规家风,才得以使他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全身心为民干事,成为人民信赖和拥戴的领导干部。
我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这样的家规家风,都会让人钦佩、感动、传颂。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的家规家风却不是这样。这些年,有些领导干部因腐败而纷纷落马,查查他们所走过的轨迹,大都是“微风起于青萍之末”,首先都是从家风开始的。他们一旦当官,老婆子女亲朋好友也跟着他们“有官同享”。这种家风,既有悖于党纪国法,也有违于人民的意愿,自己栽跟头不说,其不少亲属也随之滑入犯罪深渊。
家庭是缩小了的国家,国家是放大了的家庭。因此,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有必要来听一听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女士讲述的家规家风,想一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正人先正己,廉政亦廉家。有了好家规才会有好家风,正了家风才能正党风,如此,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取得威信,从而产生“万众一心跟党走”的强大号召力和牢固的凝聚力。
第四篇:《家风家规》观后感
《家风家规》观后感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观看了动画片《家风家规》。看完了这部动画片,很多地方都深深打动了我。
这部动画片一共有十二篇——爱国篇、诚信篇、节俭篇„„其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便是爱国篇了!
爱国篇主要讲了宋朝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因为指责皇帝废除了王后,又指责宰相乱立官职,而遭受到了“三度出京”的故事。虽然被贬成小官被流放到边境,但范仲淹仍然为老百姓着想,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回到今天,就拿大家生活中熟知的汽车来说吧。日本品牌汽车在每月的汽车销售榜里,至少有一款上了前三。现在,日本品牌汽车的4S店无论在什么时候,一走进大厅,便看见一位位销售人员和许多客人正在忙碌地交谈着,展厅里真是“门庭若市”呀!难道大家都忘了七十多年前的抗日战争,忘了那一个个为建设新中国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忘了钓鱼岛事件?
人们平时选购汽车时,仅仅只想到了日本车省油,却忘了每月上万辆的销售量,给日本“捐献”了至少几千万元的人民币。只有有了“大家”才会有“小家”。因此,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一起自觉地拒绝日货,为我们的祖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爱国,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第五篇:《周恩来的家风家规》学习心得
《周恩来的家风家规》学习心得
为什么周恩来总理能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那样广泛、挚烈的爱戴和深切而持久的怀念?这不仅因为他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而且还因为他具有极为高尚的品德。他不仅是党风的楷模、治国的典范,也是治家的榜样。周恩来总理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不仅是党风的楷模、治国的典范,更是治家的榜样。在其总理生涯中,他给亲属制订了“十条家规”,即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来看看;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按理说,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每天日理万机,有很多大事、要事处理,对于亲属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节问题,本无须小题大做,有太多计较。然而,周总理却偏偏要“斤斤计较”,给亲属们订立了“十条家规”来规范和约束他们的行为,不许其谋取半点私利,不许其享有任何特殊照顾。他对亲属如此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着实难能可贵,令人敬佩。显然,这“十条家规”不仅是周总理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更展现了共产党人处理家国关系的崇高境界,尤其值得领导干部学习和借鉴。可以说,周恩来总理没有给后人留下一砖一瓦、一钱一物,却为后人留下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家规家风,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子孙为之自豪,世人为之敬仰。正如周秉德女士所讲述的,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我们都是在伯父的教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的。在我们周家兄妹中,我们就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人当大官,没有人经商挣大钱,没有小车子、大宅子。
由此可见,党有党风,民有民风,家有家风。正是因为周恩来在二十多年的总理生涯中,形成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家规家风,才得以使他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全身心为民干事,成为人民信赖和拥戴的领导干部。
家规,顾名思义,就是指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它规定了家庭成员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从而有利于塑造其良好品行。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才能长治久安;家有家规,才能教子成才。因此,从古至今,许多贤德之士都非常重视立家规来教育子孙。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要避免权力滥用,既要管好自己,以良好的作风言传身教,更要对亲属们严格要求,严格监督,过好“亲属关”,这样才能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