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时间:2019-05-12 06:2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第一篇: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摘要】 目的 助产士是医院这一特殊环境中为特殊人群服务的群体,经常会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从而导致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发生,危害了助产士的健康。因此,关注并降低助产士职业风险势在必行。方法 探讨医院产房工作中存在着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 本文总结了助产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认为这些因素分别为医源性感染、体液污染、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从助产士职业安全教育、生物、理化、环境和心理等方面提出做好安全防范对策。结论 结合临床,针对助产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及防护对策进行综述以保障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助产士;危险因素;防护措施;产房;安全管理;针刺损伤;感染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有可能意外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而导致感染。产房环境封闭,助产士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经常会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从而导致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发生,危害了助产士的健康。最常见的是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助产士防范意识不强、防护意识缺乏和防护措施不严,可使助产士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大。因此要关注助产士职业危害,将各种危害降至最低,保障助产士身心健康。

助产士的职业性危险因素

1.1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因素。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血液、羊水、恶露,从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另外,助产士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预知的后果而需要紧急处理的事件,如新生儿窒息抢救、急产、产后出血、羊水栓塞、DIC等,往往在患者未得到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就投入抢救,抢救工作在时间上不允许助产士进行自我防护。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病原体包括: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和艾滋病毒(HIV)。而含病毒浓度较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有资料表明,眼、鼻、口腔因暴露于污染的血液和体液中而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1]。

1.2 化学因素 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相对密闭,存在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如各种消毒液,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戊二醛有刺激和致敏作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哮喘和鼻炎;高浓度的甲醛可刺激黏膜引起职业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触更可致肺水肿,同时致细胞突变,致癌、致畸,也是职业性皮炎最常见的原因[2]。有研究表明,长期值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比普通女性高(8%~60%),这与夜间灯光会使褪黑素分泌减少有关,助产士长期倒班,成为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1.3 物理因素 针刺伤是助产士被感染的主要途径。在进行会阴缝合术和各种注射操作时,助产士常因产妇不配合或操作不慎而被刺伤。有研究表明,只需要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CV的比率为1.8%[2],被HIV血液污染的针头或利器刺伤皮肤会有0.3%感染危险[3]。助产士在接生时,需保持前屈侧屈的体位,易引起腰背部疼痛、颈椎病、肩周炎等。

1.4 社会心理因素 心理健康水平与工作环境、工作风险、工作压力有关,助产士的每项工作均关系到母婴安危,责任重大常使助产士在工作中长久地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而且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紧急事件,如急诊入院、新生儿窒息抢救等,这些都会对助产士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刺激。同时随着产科服务模式的改变,社会对助产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助产士面临专业发展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另外,助产士还会受到来自人际关系、晋升评比、学习进修及家庭等诸多问题,这些社会心理因素都会使助产士产生疲惫感、焦虑感,影响其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 2.1 制定职业安全培训制度 应定期对助产士进行在职培训,学习有关医院感染和防护知识宣教,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牢固树立“任何患者的血液及污染有血液的物品都存在严重潜在感染危险”的观念[4]措施,护士在接触患者血液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让助产人员了解其工作对身心安全的直接或潜在威胁程度,提高防护意识,教育他们用理性和健康的心态对待工作,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以使危害点降到最低限度。

2.2 改善病区环境 产房应布局合理,在设计上考虑空气的流通性好,并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志明显。墙壁、地面、天花板无裂缝,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被血液、羊水污染时便于清洗和消毒。对分娩后的产妇及时行终末处理。每月定时进行空气监测。

2.3 生物因素的防护

2.3.1 防止交叉感染 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如备皮包、灌肠袋、婴儿吸痰管、便盆等。遇传染患者必须隔离待产、隔离分娩。在为患者做产检、会阴冲洗等操作时,手被污染的机会最多,所以要严格执行接触患者前、后认真洗手的制度,洗手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为提高助产士洗手的依从性,最好在待产室内设感应式或脚踏式的流动水洗手池,在洗手过程中要规范。可将六步洗手法贴于墙面。

2.3.2 做好个人防护 对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和黏膜暴露等危险时,应使用防护具。行肛查、阴道检查、人工破膜等,接触孕产妇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羊水时均应配口罩,戴乳胶手套。接生时,由于胎膜张力高,羊水呈喷射状飞溅时应戴防护眼镜,穿防水接生衣。手皮肤有破损时戴双层手套,据新加坡的调查研究表明,针刺入手套,通过有弹性的两层橡胶手套再刺入皮肤,其感染率仅为0.20%~0.25%,故戴两层手套能有效防止感染和降低感染率。在操作中若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同时要穿雨靴,避免血液、羊水从接生床交接处漏下溅到脚上。如产妇的血液或体液不慎飞溅到脸上或眼中,应立即用消毒液清洗颜面部,并用抗生素眼药水做好眼的保护。

2.4 物理因素防护

2.4.1 避免针刺伤,安全使用锐器,制定和完善避免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助产士应养成用镊子或持针器放取缝合针,使用后的手术缝合针、刀片、针头及时置入防水耐刺容器,避免锐器与其他器械混杂,防止清理器械时损伤自己。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直接传递针头及锐器物;行会阴侧切术和宫颈、阴道、会阴裂伤缝合术时,由于操作部位隐蔽,要特别小心谨慎,尤其给不合作的产妇进行操作时应有他人协助。避免缝针和剪刀损伤。

2.4.2 建立刺伤登记上报制度 一旦发生锐器刺伤,应立即做好局部处理,从伤口近心端至远心端挤压出血液;用肥皂水和大量流动水清洗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同时要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刺伤登记表。72h内作HIV、HBV等检测,当怀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当怀凝暴露于HIV感染血液、体液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AZT(叠氮脱氧核苷)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抗体,并进行后期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若确定被患者血清污染的针头刺伤,立即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做到早期预防[5]。

2.5 化学消毒灭菌剂防护 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掌握其使用方法、浓度、时间,并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和使用,解决好消毒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接触各类化学消毒剂前,应先了解该消毒剂的性能和不良反应。进行消毒操作时,穿戴不渗透的个人保护装备,最适宜的手套材料是丁基胶[6]。可以有效地避免与消毒液的接触。甲醛消毒灭菌必须在无菌箱中进行,消毒后开窗通风;戊二醛应存放于有盖的容器内,且室内应有良好通风设备,减少与有害气体接触。

2.6 心理因素的防护 在工作管理上,助产士的配备要充足,采用弹性排班,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助产士超负荷工作,保证助产士的休息和体力。加强助产士的业务技能培训和专科学习,以减轻助产士因学习新技术及知识更新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此外注重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应激能力,助产士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应保持自身精神健康,掌握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在工作之余培养良好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多与朋友沟通,适当宣泄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关心助产士的心理生理需求,组织各种有益活动,保持良好心态和体魄,以饱满的精神和工作状态应付日常及应急助产工作。

【参考文献】

李映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措施.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3-634.2 李映兰.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17.3 张兴友,范江.艾滋病毒感染与艾滋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5.4 陈琼芳,王惠珍,廖玉联.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与职业健康促进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4):151-153.5 曾俊,杨燕妮,任辉.护生在手术室实习中受伤情况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59.6 申翠香.使用戊二醛应采取保护措施.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5):230.

第二篇: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推荐]

[摘 要] 伴随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颁布实施,母婴健康问题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愈来愈多的关注,产妇与社会对助产士的服务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助产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必然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处理不好势必影响其身心健康与工作质量。可见助产士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科知识与专业技能,还需具备健康的体魄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助产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护理工作,也由原来的功能护理观察产程、接产转变到责任制护理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助产士是护理队伍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其担负着促进母婴生命健康与安全的重大职责[1]。笔者将分析当前助产士常常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并提出几点防护措施。

当前常见的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

1.1 心理因素: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内涵的不断拓展,护理人员的编制却未增加,变相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由于产房工作性质特殊,其急诊多,工作量大,夜班时间长且值班人员相对略少,故助产士不仅需要完成繁重的工作,还要确保不发生差错,难免增加心理负担,夜班时间较长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体内激素分泌,生活不规律易造成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影响身体健康。持续的疲劳状态,不断能够使其记忆力下降,出现焦虑等消极情绪,还会降低助产士的自信心。护理模式的改变,使产妇焦虑情绪及家属对新生儿的期盼心理大部分转嫁到助产士身上,为其带来了巨大心理压力。

1.2 理化因素:现临床使用许多高科技医疗仪器,如心电监护、胎心监护、新生儿辐射台等,使用时的声音、产妇生产时的叫喊等噪音,长期会影响人体健康,导致心情烦躁、失眠、头痛、注意力涣散等现象,极易因此引发医疗纠纷。此外,长期慢性接触化学消毒剂,不仅能够刺激呼吸道,还可能对肝、脾、肾等器官造成伤害。紫外线消毒的同时对人体的皮肤细胞也具有较强的杀伤力,长期处于此环境中,甚至能导致皮肤发生癌变等。

1.3 社会因素:伴随产科传统服务模式的转变,有家属陪伴,助产士全程导乐陪伴等服务的开展,大大增加了助产工作的透明度,对助产工作的要求也大大提高[2]。与此同时,助产士如何协调与患者本人及与患者家属的关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加重助产士的心理负担。在部分医疗卫生体系中,因院领导对护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助产士严重缺编,而然护理强度却不成比例的大幅度增加,报酬不高,使其劳动付出与报酬不成正比,这也能够使助产士产生心理失衡。助产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2.1 重视护理工作:助产士作为护理人员中的特殊群体,培养困难、编制缺乏、工作量大、工作环境特殊为其主要特点,医院的管理者应重视对助产士的培养,院领导应加强人文关怀、合理安排薪酬,以保证助产士获得与之劳动付出相匹配的所得。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助产工作,科学合理配置助产士,降低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制度,进而有效缓解助产士的心理负担。

2.2 改善理化环境:不可轻视噪音对人体的伤害,在对产妇进行产前宣教时需讲解阵痛原理,应尽量避免喊叫,以取得产妇合作。对所用如心电监护、中心供氧及吸痰等仪器不用时关闭,说话轻、走路轻,尽量保持产房安静。平时应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需了解消毒剂的性能和不良反应,熟练掌握其用法、浓度与时间,严格按规范操作。消毒时佩戴口罩与橡胶手套,避免皮肤与消毒液直接接触。紫外线消毒时应控制好时间,应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面积与接触时间,不要用眼睛直视紫外线灯。

2.3 加强业务学习,完善对产妇的护理:助产士需加强业务学习,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建立高效的工作,面对紧张繁忙的工作有条不紊,处理业务能够分轻重缓急。医院应定期组织一些医源性感染防护知识与方法的讲座,以增强助产士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在工作中应主动做好孕产妇待产过程中的心理、生活护理,及时与家属通报产程进展[3]。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观察产妇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做好记录。整个过程中需加强与孕妇的沟通,了解其身体状况,做好产前常规检查。

2.4 合理休息,调节心情,释放心理压力:助产士目前是一个面临心理压力重、劳动强度大的高风险职业,没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难以应付紧张工作,故应合理利用时间,注意休息,保持精力旺盛以适应繁重工作。助产士在工作中应秉持廉洁奉公,保持良好心态,认真分析一些纠纷原因,勇于面对医疗纠纷,在纠纷中积累经验,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平时需要多与同事和朋友交流,调整好心态,适当缓解释放心理压力,使自己能够以饱满的情绪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小结

助产士是一个高风险、高强度的职业,要求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熟练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助产工作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神圣事业之一,找出助产士工作的潜在风险,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关心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实行人性化管理,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保证母婴健康,提高产科工作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自 锦程医学论文网

第三篇: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助产士在操作过程中面临各种危险因素,如何提高助产士的职业暴露的防护能力,己成为本行业领域中的—个职业性问题。

1.助产士的职业性危险因素

1.1针刀及锐器伤:对助产士构成职业危害的主要是针头及锐器伤,也是助产士被感染的主要途径,助产士在进行会阴缝合或进行各种注射操作时司因产妇不配合或操作不慎而被刺伤。据文献报道:在医疗服务中,存在由于针刺或利器造成AIDS从病人传给医务人员的危险性,发生率为0.1%-0.3%,被污染的锐器刺伤的感染率为1.8%,针刺伤时只需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有一所医院手术室一年病例牛,仅HBV病毒感染就占12.7%。助产士在各项操作中,最易发生皮肤粘膜损伤的是缝台。

1.2化学因素: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相对密闭,存在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污染的空气可直接引起呼吸道感染,各种消毒剂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

造成的伤害缓慢却不容忽视。如戊二醛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哮喘和鼻炎,甲醛司诱发细胞突变,并且有累积效应。另外最近有研究表明,长期值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痛的几率比普通女性高出8%-60%,这与夜间灯光会使体内褪黑色素分泌减少牙口梢神高度紧张百关。

1.3皮肤粘膜暴露:经血液传播疾病如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AIDS),性传播疾病(STD)等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外周血液和体液中,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不司避免的接触到血液,羊水,恶露,从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有些资料表明(1)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而感染AIDS的几事为0.1%,皮肤暴露感染AiDS得几率为0.1%,暴露含HBV的血液或体液的感染率为6%-30%,暴露含STD的体液的感染率为I%一5%。

1.4社会心理因素:助产士印每项工作均关系到母婴安全,责任重压力大,是助

利器时不要使利器面对人,以免伤及他人:不能将针头丢入垃圾袋内,应按规定扔入锐物箱内:给不合作的产妇进行操作时最好有他人协助。

2.1.4意外暴露的处理:血液或羊水溅到眼睛,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局部或碘伏消毒皮肤。锐气刺伤后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血,并用流动清水冲洗,碘伏消毒包扎伤口,更换双层手套再进行操作,司注射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

2.2空气及物品消毒:产房应定期通风换气,每口开窗,采用自然风通气,每天空气消毒或产妇分娩后再进行消毒,司采用三氧消毒,消毒前保持湿润,每次消毒30分钟。所有物品表面用有效氯擦拭,被褥经常阳光下暴晒消毒,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2.3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应激能力:助产士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怎样保持自身精神健康,需掌握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在工作之余培养良好的兴趣牙口爱好,多与朋友沟通,适当宜池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必须学习—些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心理技巧,提高对紧张刺激的承受能力。

2.4确定政策,做好宣传教育:完善医疗机构感染监督机制,确定相应保护政策,是医务人员感染预防措施得以落实,加强助产士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定期绍织培训学习,充分了解职业感染的危害性,增强防护意识加强无菌观念,正确认识各项技术操作的重要性。

第四篇: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楚雄州人民医院手术室

胡兰花

手术室是一个集手术、麻醉、抢救工作为一体的特殊科室,有别于门诊和病房。而手术室护士又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工作的群体,在承受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面对一些职业危险因素。来源于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诸方面的不良因素时刻威胁着手术室护士姐妹们的健康。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各种职业危险因素并正确的加强自身防护。

一、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

1、意外伤害:

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使得护士极易发生针、刀、剪等锐器伤。例如器械护士传递器械频繁或方法不当容易刺伤别人或误伤自己。巡回护士在抢救病人时由于时间紧、节奏快也极易发生针头刺伤和玻璃划伤。这种伤害除了造成开放性伤口外,最严重的后果是直接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而造成感染。

2、感染手术的污染:

随着现在疾病谱的改变,手术室接待的手术患者中时不时都会有一些传染病患者。最常见的是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近年来也越来越多,我们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要直接或间接的接触病人的血液和分泌物,工作过度紧张时极易发生锐器伤而造成感染。

3、化学消毒剂、麻醉残余气体:

手术室中不可避免要使用一些化学消毒剂,这些消毒剂在物体表面和空气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残留,再者就是各种麻醉药品和麻醉气 体在空气中也有一定的挥发性浓度。手术室护士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会给呼吸道、皮肤、粘膜、眼睛、神经系统等带来不良的刺激。

4、易燃易爆因素:

术中使用的氧气、酒精等都有可燃性,使用不当或大意疏忽都可能造成危险性后果。

5、电离辐射与x线损害:

目前高科技在手术室中广泛应用,各种先进仪器不断引进。给我们的手术带来了便捷,但是这些高科技产品对人体有一定的辐射,长期电离辐射与x线的蓄积可引起作业人员的疲劳、困倦、食欲不振甚至致癌。

6、心理因素:

手术室护士工作量大,心理压力大。长期处在快节奏、高效率、不间断的工作中。容易造成身体疲劳,高度精神紧张。遇到危重、复杂手术和抢救时表现更为明显。新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举证倒置的新举措使护士的心理压力更加增大。在日常工作中常出现对自己的行为不自信,偶有强迫行为倾向。

二、防护措施: 1充分的术前准备:

为了能在术中更好的和医生配合,不至于慌乱中出现问题。术前一日要到病房看病人,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部位、包块大小、有无血液传染病。这样我们就能完善的准备器械,并做好自身防护 工作。

2、认真做好特殊感染手术的消毒隔离: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伤害,手术室护士应多学习病毒的传播方式和相关知识,学会看各种检查化验单,术前认真查阅病历,对已确诊携带特异性感染因素的患者应做好特别记录,提高警惕,加强自身防护。对急诊和未确诊的患者一律按阳性处理,并重点抓好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在进行静脉穿刺、抽血、清洗器械、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时应戴乳胶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隔离衣、脚套等。在工作中各项操作要谨慎,动作要规范,尽量避免意外锐器伤。如不甚发生刺伤,应立即脱掉手套,挤出伤口的血液,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再用2%的碘酊消毒,不脱碘。并及时采用相关病毒血清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手术结束后,受污染的手术间用2%的消毒灵拖地,内用物不得移出。紫外线空气消毒1小时。所有器械均应用2%的消毒灵浸泡30分钟后彻底清洗,再送高压灭菌备用。

3对有害气体和有害液体的防护:

3.1有害液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术中常用化疗药物做局部治疗,如顺铂、5fu.、丝列霉素等,如药物喷落可造成局部刺激症状,吸入可引起头晕、恶心。所以我们配置的时候一定要戴好口罩、帽子和乳胶手套。还有就是化学消毒剂,气味相当刺激,但手术室中必不可少,原则上能用高压灭菌的物品就首选高压灭菌。

3.2有害气体: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品可能在空气中残留,尤其 是有时候忘记关麻醉机的挥发罐,导致的伤害更大。因此我们要做好检查工作,做好自身防护。

4特殊仪器使用的防护:

现代医学在日新月异的进步着,各种高科技仪器不断涌现在手术室中,如:冷冻治疗机、微波治疗机、超声刀、激光治疗仪、等离子消毒机等,这些高新的仪器都可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危害。我们在使用时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正确使用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例如使用激光治疗仪时,我们戴上防护眼镜可减少对眼睛粘膜的刺激、防止灼伤。骨科手术要做术中透视时我们尽可能穿上防护衣,减少伤害。

5锐器的管理:

手术室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地关心手术步骤,精神压力大,其针刺伤发生率高,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提高警惕、手术台上不可用手弯曲手术缝针,不可用手装卸手术刀片。锐利器械不可手对手传递,也不可将针头或刀片尖端对准他人。废弃的各种锐器应有固定的锐器盒放置。

6自我调节:

手术室的工作是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工作,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耐力。倘若身体不佳,那么在工作中就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就容易发生差错事故。因此我们在平时要注意营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睡眠充足,加强锻炼身体,每天精神饱满的面对工作。综上所述,在手术室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存在着诸多的职业危险因素,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些职业危险因素,提高自己的防护意识,正确的做好自身防护,保持一个良好健康的体魄,全身心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为手术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第五篇: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

刘洁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院手术室,陕西安康 725000)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主要场所和各种病原体最集中的场所,细菌病毒污染、化学消毒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以及锐器刺伤、噪音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因此,如何运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充分做好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由于工作的需要,每日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集中;长时间的颈椎前屈位站立;巡回护士经常需快步行走;处理重物;进食时间的不规律;并且不可避免的接触各种化学药物、浓度较高的有毒气体的污染以及频繁的直接接触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各种体液,使得从事本专业的护士成为高危群体。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1. 刀片、针刺伤打针、输液、配药、传递器械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操作,手术室护士经常与手术创口接触,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的过程中,难免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刀片、安瓿等锐器刺伤。术中锐器伤、骨科手术操作如敲打、器械的意外松脱或脱落都可能造成手术人员的眼睛、皮肤、黏膜的污染。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等,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机率最高。

2.噪音 无影灯、麻醉机、电动吸引器、电刀电钻、空调及病人的呻吟等是手术室噪音的主要来源。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在紧张和高噪音的环

境中工作,易影响其心血管、内分泌和听力系统的生理变化,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化学消毒灭菌剂 各种消毒灭菌剂在手术室工作应用较多。每台手术

结束后特别是感染手术,污染手术后器械,一次性物品的初步处理都要

使用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戊二醛和含氯消毒剂喷洒、熏蒸、擦拭室

内污染的器具,长时间吸入混有高浓度的戊二醛和含氯的空气或直接接

触戊二醛、84消毒液,可引起皮肤灼伤、头痛、头晕、胸闷、气促、咽喉干痒、色素沉着等症状。甲醛对人体的毒性最大,当浓度>20mg/L

时,接触者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持续头痛、心悸及失眠等。医院

中戊二醛的使用会引 起皮炎、过敏、结膜炎及鼻窦炎、是引起职业性

哮喘的主要原因。2%碱性戊二醛含氯消毒液对皮肤也有轻度损害。4废气 主要是氨氟醚、异氟醚等,它可从麻醉机的面罩活瓣、螺纹管

等衔接处漏出,污染手术室的空气。微量的麻醉废气可对手术室护士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能力及操作能力等产生影响,甚至可引起

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能力下降。激光手术的不良影响目前,在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矫形外科需采

用激光手术的方法,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光化效应的作用光谱

光化反应可引起酶、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活性发生变化,分子的高级结构也

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产生如杀菌作用、红斑效应、色素沉着、维生素D

合成等生物效应护士的工作姿势、站立时间与处理重物、心理疲劳

专家们已证实:[3]护士的工作姿势与能量消耗有一定关系,工作姿势与疲劳也有一定关系。我院手术室洗手护士配合手术时保持颈椎前屈15~20℃。连续站立均6.5h/日或更长、巡回护士均用240步/min的急速行走工作,累计时间4h/日或以上。处理重物,如按20例/日手术计算,需搬动约5kg重的器械包20余次,约为6kg重的敷料包20余次,2kg重的手术衣包50余次,以上合计约为350kg重的物品由护士完成。疲劳、从职业因素比例高的项目看,有心情焦虑、精神紧张等因素。身体局部症状,如腰疼受工作姿势、处理重物的影响、全身症状中胃症状与心情焦躁、责任感、处理重物、饮食不规律、超负荷工作有关系。[8]

手术室护士每日高度精神紧张。遇有重、急症及复杂手术、抢救等更为明显。责任上的压力来自多方面,医护人员的心理性危害,主要是精神压力和轮班。1.1针刺、刀伤的预防

1.1.1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正确认识职业暴露医疗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职业关系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而致感染的称职业暴露。医生手术前常规为病人做好血液的HBV、HCV、HIV检查,急诊手术病人按阳性处理。术中医护人员只关注病人的手术进展和生命安全问题,而自身的个人防护无暇顾及。手术室护士要重视把保护病人及“自身无伤害”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尽可能排除各种因素造成的污染和伤害,确保病人和自身的健康。

1.1.2安全处理针头、刀片用过的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应及时放入利器盒内。传递刀、缝针时放慢速度,或将手术刀放在弯盘中传递,避免直接手-手接触。不可直接用手装卸刀片,弯曲或折断针头。要用持针器夹取缝针,勿用手中的纱布垫直接擦拭手术刀刃上的血液,用毕及时撤除所有不必要的锐器,将电刀、钻头等锐器放入固定保护位置或锁定,以免意外触动开关造成损伤。手术间内物品及用物只限一人使用,手术结束后将刀片、缝针置入利器盒内按医疗垃圾焚烧处理。清洗、消毒器械时,锐利器械单独放置,打包时器械尖锐端使用保护套,避免刺伤。

1.1.3针刺刀伤的应急处理 立即将伤口用清水冲洗,离心端挤出残血,用5%碘酊消毒,若病人HBV阳性则应在受伤24h内注射高效价乙肝病毒抗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如果病人HIV阳性设法在暴露后24h内尽快服药预防,直至IDV感染预防有效果。发生职业暴露后做好详细记录并上报院感科,尽快采暴露者血液做HIV抗体检测,如为阴性,则分别于暴露后6周、8周、3个月、6个月定期查HIV抗体。

2.1 噪音防护 电动吸引器、麻醉机、推车等需定期维修,活动部件上润滑剂。要求工作人员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

3.1化学消毒灭菌剂的防护 将戊二醛熏箱安放在有排风能换气的房间,从里面取物时尽量集中操作,戴好防护镜和口罩帽子;用甲醛液固定标本时必须戴上防护手套,注意勿翻拨。接触戊二醛溶液时戴好橡胶手套和防护镜,防止溅入眼中或吸入。用84消毒液喷洒地面时,30min后通风。

4.1 麻醉废气的管理 选择质量好的麻醉机,添加麻醉剂时要防漏,全麻过程中废气排放管道应通向室外或使用二氧化碳吸附剂吸附废气,管道连接要紧密防止漏气,室内有良好通风设备(送新风换气)。

4.2高频电刀使用产生的烟雾、关节置换使用的骨水泥异味,对人体呼吸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使用电刀时要及时吸去烟雾,并持续送新风净化室内空气,减少医务人员有害气体的吸入。

5.1 激光手术的防护

我们规定凡手术配合人员必须戴上防护镜。操作时关闭房门,在房门上并注明“激光”字样。在术间内有明显标牌示:用氧浓度要低于

40%,必须使用水溶性润滑剂,防止引起火灾。并将激光手术固定在一个手术间,保证安全。

6.1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在工作安排中,我们注意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洗手和巡回工作的次数,既要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要注意缓解护士因工作姿势带来的身心疲劳,教育和传授年青护士学会恰当的选择工作速度,缓解紧张程度。尽量减轻行为负荷,借助有效客观条件,注意节约体力和能量,不断地改善工作条件,简化人工运作的行程和程序,减少无效劳动,合理设计工作流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007年以来,我们在护士工作的班次,时间安排方面打破了几十年的常规。根据次日手术情况,合理调整,灵活安排人员。使以往上午护士多,下午人员紧张的状况有了明显改观,既保证手术的安全配合,也为安排工作提供更宽松,更有利的条件。讨论 手术室护士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在严格执行感染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防护用具和屏障,减少各种危险行为,加强医务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定期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加强医疗废物危害性的认识,抓好每个环节的管理,切实作好职业防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使职业损伤的危害性降低到最低,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文献:

刘俐、孙建平传染性手术中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0(1)1420

陈云芳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护(J)当代护士2005(1):86-87

程月娥、叶志霞手术室麻醉废气污染与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

(8):626-627

下载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助产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与自身防护[五篇材料]

    助产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与自身防护 摘要:目的 探讨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以保证助产士的职业安全。方法 分析医院产房工作中存在着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

    2012~2013年我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及防护措施

    2012~2013年我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及防护措施 【摘要】 目的 分析本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防护措施。方法 对发生职业暴露的148名工作人员进行调......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 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主要场所,也是各种病原体最集中的场所,细菌病毒污染、化学消毒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以及锐器......

    护士职业损伤因素与防护措施

    护士职业损伤因素与防护措施 【摘要】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已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护士职业损伤因素的分析,针对护士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提出相......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2--01 中国论文网 /1/view-13036432.htm 1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

    基层实验室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探讨

    基层实验室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研究 Investigation and security occupation hazards basic laboratory protective measures 尚红光1王爱珉2 (1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摘要:手术室护士是一群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工作的人群。手术室的特殊环境使得手术室护士经常暴露在一些危险的因素当中,从而......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各样的职业危险因素之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又只注重病人的安全,而忽略了护理人员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