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传统文化交流发言稿(定稿)
学习传统文化交流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二道中心小学的代云玲,很高兴能够在这儿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学习经验,由于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国学”,现将自己这七天的学习感悟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在这短短七天里,通过学习我懂得了“人生天地间,百善孝为先,”“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真正含义,懂得了如何更好的感恩自然、感恩祖国、感恩身边的人和事,更重要的是感恩父母。总之一句话,这次学习教会了我怎样去做一个明白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识到了现代家庭教育中缺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者一方面,回校后,我从自身做起,首先在音乐课上交了一些孝亲感恩歌曲及手语,二是把学校铃声、校园歌曲换成了孝亲感恩歌曲,三是组织全校学生观看了13年最美孝心少年颁奖晚会视频。
学校2014年将在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开展如下活动:
一、教师层面:
1、观看有关视频
2、学习“弟子规”会北、会解释
3、外出学习培训:轮派老师到外地进行有关《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培训。
4、邀请行家到学校指导。
5、撰写心得体会
6、考察学习
二、学生层面:
1、观看有关视频如: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肖陈颖老师的《爱心伴孩子成长》等。并让学生写学习与体悟日记。
2、习诵“弟子规”每天晨读
3、利用每周一升旗,全校师生集背《弟子规》。
4、大课间师生做《感恩的心》和《发好愿说好话》手语。
5、将在教室前方张贴孔子圣像和感恩词,每天定时由教师或班长带领同学们向圣像鞠躬,中午、下午放学前念诵感恩词。
6、教室布置、板报与学习园地要体现出有弟子规经典内容。
7、不定期举行与《弟子规》有关内容的手抄报和绘画比赛。
8、召开主题班队会
9、学唱孝亲感恩歌曲
10、开展“孝心”实践活动
11、对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11、评选“孝心”之星
12、写心得体会
总之,许昌之行,幸福相随、感恩人生、千言万语一句话,感谢教育局给予我的这次传统文化培训———我会更加努力!你们就是我的贵人,我也争取做孩子一生的贵人。谢谢大家。
第二篇:大杨树二中传统文化交流成稿
国学启迪智慧 经典润泽人生
--大杨树二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大杨树二中始建于1988年,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在校学生2100人,现有教职工197人。多年来,学校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旗两级《关于加强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聚精会神抓教育,凝神聚力促践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按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不断加大教育力度,完善工作措施,拓展教育领域,使教育效果有了新的提升。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师资培训,为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人才支持
一方面选派骨干教师走出去感受国学经典,学习国学经典教育的精髓并与全校老师共同分享。如2013年7月我校教师去北京参加“海峡两岸读《论语》学《论语》师资培训班”,8月和10月又派两名教师赴山东泗水圣源书院学习。另一方面,组织全体教师,就国学经典相关的篇目内容进行自学和集中学习,大胆尝试国学经典研讨课,开发国学经典教育资源。
同时还开展了网上学习(季羡林、易中天、于丹的经典讲座视频)等形式来拓展视野,开设了“大杨树二中国学经典博客”,交流对国学经典的理解。
二、坚持诵读传统,为开展教育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我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秉承诵读的传统,让学生在诵读中受教育有启迪。一方面做好规定动作,如: 高一是《三字经》、《弟子规》、《论语100句》、《高中生必背古诗词》和古文相关篇目。
高二是《论语》全文、《高中生必背古诗词》和古文相关篇目。高三是《大学》、《道德经》、《中庸》经典句以及《高中学生必背古诗词》和古文相关篇目。
每天早读课利用10分钟诵读国学经典,每班每周一节国学经典校本指导课。千人背诵《弟子规》活动,宏大的气势,让观众交口称赞。与古人对话,与圣贤交流,整个校园书香盎然,国韵飘香。
三、创新活动载体,为教育活动搭建平台
多年来,我校用现代的教育思想精选儒学为主的国学经典文化,师生以“恭、宽、信、敏、惠”为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任人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把“恭、宽、信、敏、惠”等文化内容解析成“孝、礼、爱、谦、俭、信、毅、行、助”等可操作的行为方式,通过“孝敬父母体验爱”、“礼让谦和体会庄重”、“自信、信任、被人信”、“宽容理解构建良好心态”、“坚韧行动创造成绩”、“助人第一真正快乐”等活动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在道德行为中体会道德情感,进而形成“恭宽信敏惠”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习惯,为一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我校开展了八个“一”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
1、听一听: 每天清晨和中午午餐时间播放国学经典诵读或者是国学经典音乐。
2、写一写: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每两周至少写出一篇感悟颇深的心得体会,在全校举办国学经典读书成果展览。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国学手抄报展览。使学生既能熟背又能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启迪。
3、说一说:
根据学习内容每学期开展一次“名人轶事”或“我学经典”谈学习国学经典收获的演讲比赛。充分挖掘国学资源,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升心理素质与口语表达能力。
4、比一比:
每学期开展一次国学经典吟诵比赛、经典书法大赛(教师组和学生组),绘画比赛(用优秀学生作品布置实验楼),班级“国学经典网页制作”比赛,“经典百句竞赛”和班级板报比赛。
5、演一演:
举办读书汇报演出,在体验中升华。各班级收集本班级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典型趣事写成总结,编成各种文艺小节目。汇报演出形式有:国学经典自编班规(歌谣)、道德短剧、红歌大合唱、经典小品和课本剧、成语接龙大赛、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发挥着经典文化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
6、讲一讲:
结合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国学经典大讲堂”(心理咨询中心---敖 文丽:“学会爱—作智慧父母”)、“道德讲堂”,“心理讲堂”引导着师生与家长的共同成长。
7、背一背:
高一军训背《弟子规》、高二《论语》、高三《大学》的背诵、考核,“每周一诗”,并搞古诗词经典名句竞赛活动。夯实学生的国学底蕴。
8、动一动:
以活动为载体,学校阶段性开展诵读擂台赛;运动会上的千人武术操表演、“恭、宽、信、敏、惠”的汉字队列变换;国学经典文化节活动----孝德活动、感恩活动、诚信活动、待人接物礼仪规范巡检、传统节日赛诗会;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活动;时光隧道(励志教育:写给20年后自己的一封信)…… 我校特别突出三项活动:
(1)“书香班级”建设:利用校图书馆的国学经典资源和每位学生手里的图书,开展“图书开放日”“班级图书角”“好书交换站”“亲子阅读”“我最喜欢的经典文章”好书分享活动。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就是与智慧牵手。学生视野得以开阔,国学素养得以提升。(2)时光隧道活动,每年六月份,全校师生聚首操场,高三学子将充满希冀与梦想的“写给20年之后自己的一封信”交到校长手中,并存放在坐落于“希望之星”下的时光隧道中,20年后再相聚,我的梦、中国梦,祝愿美梦都成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国学经典理念深入人心。(3)、学期末 “国学明星”的评比。我们融伟人气质于综合评价之中,开展“班级十星”活动,即从十个方面开展自评、小组互评、班级评议,再结合教师和家长评议,推出“国学明星”。“国学明星”的评比,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孝德之星、礼仪之星、诚信之星、节俭之星、行善之星、友爱之星”等一颗颗“国学明星”的耀眼之光。经典国学思想在践行评比中不断得到积淀和升华。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我校将国学经典教育融入学生“十个好习惯”培养过程、六名(名言、名人、名著、名画、名片、名歌)的展示、“日行一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国学经典带来乐趣的同时,更加感受到经典的力量,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加强学科建设,为开展教育活动提供多元支持
以国学经典活动课为主,与各学科有机结合,形成国学经典教育推进体系:古诗美文与语文教学水乳交融,古典名题丰富数学课堂,剪纸艺术、国画绽放于美术课堂,墨海书香飘溢写字课堂,中华武术纳入体育课程,86人的管乐旋律奏响鄂伦春全运会库图尔其广场,泥塑、版画、编织充实综合实践活动等等。力求通过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
体育、音乐的自由选课制,瑜伽室、太极拳、诗社、话剧社、乒乓球队等社团活动,成为二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学科渗透中,学生感悟着高尚,品味着正直,孕育着纯洁。
五、提升校园文化,为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为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我校注重环境和配套设施建设,构建和谐环境文化:
1、设置专门的经典文化墙、宣传橱窗,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开放学校图书室(馆)、阅览室、班级图书角(柜)和网络教室,为师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文化环境,开展国学经典展播交流活动,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2、楼体建筑命名“明理楼”“诚信楼”“启智楼”等能体现学校文化特点,显现良好的育人氛围。
3、美术教师自制的艺术雕塑、学生作品布置的文化长廊:设立在校园主景区,能展现学校内涵文化和传统文化精神气韵。经典文化标牌:或集中布置在主景区与文化长廊遥相呼应,或分散布置在校园各景区与其它景观相互映衬;内容以古代经典文化中的《三字经》、《千字文》、《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内容为主;图文相配,亮丽耀眼。
4、格言词赋标牌:布置在教室及辅助用房外墙、楼道内,内容以中小学必背古诗文、教育格言、历史文化科技名人生平事迹为主,图文并茂,色彩和谐.展望未来,为使我校文化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我校将继续开展以上三方面活动,并将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强化体系,紧扣主题,狠抓落实 紧扣一个主题: “国学经典进课堂”活动 突出二个重点:校本课程、中华传统美德 打造三支队伍: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学生队伍
开展五个融入:国学教育融入德育、融入学校学科教学、融入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融入融入班级文化和融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二、利用传媒,学科交叉,搭建平台
1、利用网络资源。借鉴“大方广”网站、电视“国学经典”讲解栏目和“感动中国”的素材,办好家长讲堂,并将曾国藩、梁启超、傅雷、康熙的育儿观传授给家长,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2、建设网络资源。完善班级传统特色文化网页;与各处办一起,精选经典材料、视频,建设“大杨树二中中华经典资源库”;开设“我身边的好人好事”专栏;开展主题教育、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尝试让学生自制TV作品,记录闪光的瞬间,弘扬正能量。鼓励教师多上“传统文化精品课、研讨课、录像课”,聘请专家指导,完善学校的“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建设。
三、完善机制,创设环境,全面提升
1、完善评价和督导机制,在评价、奖励方面加强引导。
2、完善学校硬件设施,提升文化软环境。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提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大杨树二中经典文化建设在摸索中前行,我们认为,学校的发展,表面上是教学成绩的提高(从2012:第八位;2013:第七位; 2014:第六位)和学生风貌的改观,但原动力是表象背后的校园文化,尤其是经典文化的作用。优秀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变革和创新。我们会继续努力,与各兄弟学校一起,让经典在变化中永恒,让畅想在体验中前行;让每位学生在这里都能得到最恰当的发展,让每位教师在这里都有成功的人生。备注:
校风:人本、卓越、规范、创新。
教风:高尚快乐、热爱生命、严谨和谐,严格主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风:崇真自律,笃学躬行,勤俭刻苦,厚积薄发,光前裕后,报效祖国。
汇报人:苗孔新 2014、12、26
第三篇:班级文化交流发言稿2014.3
班级文化建设交流发言稿
全河完小五年级俸琼琴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班级文化建设中,怎样能突破班级文化固有的模式、怎样的设计才能有独特的构思、与众不同的版面?这是本次班级文化建设制作过程中我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当然,班级文化离不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离开了这些,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称其为班级文化。就笼统地来看,我们离不了这些经典的班级文化板块——班规、班级口号、教师寄语、写作、书法、绘画版块。但要如何完善和创意,力求做到不随波逐流?而且我们已经做了好几次班级文化了,既不能和以前有太多的相似、又要做出和其他班不同的风格,这不得不让我深思。
以下我就本班的本次班级文化建设的设计意图做简单的介绍: 本次班级文化建设,我旨在创造一个“书香教室”。就像我在班级文化介绍时所说的一样:我很敬慕那些有内涵、知识渊博的人。我很想做那样的人,因为我始终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希望我的学生有那样的气质。不仅如此,我认为,班级文化最应该回归到它的本质:发挥教室、墙壁的育人功效,我想让学生在带有中华文化底蕴的教室里学习,从而起到熏陶、陶冶的作用。所以我打造了你们刚刚看到的——“我们的教室会说话”为主题的班级文化。
我们班的班级文化,突出指导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习、激励精 1
神等特点。
在版面的设计上,我走的是“古典+时尚”路线,主打复古风。《读书与做人》、《五个一》、《馨香一瓣》、《笋芽儿》属于“古典式”。版式就尽量做出古色,带有书香味。哪怕它们只是改了头换了面,我也要让它们“穿上马甲”,让学生有想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的欲望,不要产生审美疲劳。以此来达到墙壁的育人功效。
在内容的安排上,我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取消了书法展台,把格言警句、学生的书写、写话揉入同一个板块——《读书与做人》中。既让学生积累了句子,又让学生的写话能力、书写能力得到了提升。《外面的世界》是我本学期新增设的板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谁都向往外面的世界,我和学生都想成为“百科全书”。经过几个星期的观察,我发现《外面的世界》是学生最喜欢的板块。不断更换的“百科知识”、“童眼看新闻”专栏是它们最关注的,从他们看这几个专栏的状态、眼神中,我可以看出他们对了解外面的世界的渴望。不论别人如何评价这些板块,只要看到学生那渴望的眼神,我确信——这个板块的设置是成功的!之所以把黑板报变成现在的板块,是我觉得现在的制作在内容上容量更大、更新起来较方便,既美观又实用。
在班级文化的解说方面,我觉得解说词不能仅仅说明有什么板块,板块里有什么内容,它应该上升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渲染气氛、适时对学生渗透相应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竞争、学会合作。所以,我认为解说词更应该是一篇演讲稿,不仅能把相连的几个板块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反应出班级文化整体性;还能让 2
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总之,我想打造的是有书香味的教室,想培养的人是知识广博的人,于是就有了这次班级文化的制作。相信各位看了之后,心里早已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如果您愿意,请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谢谢!
2014年4月
第四篇:文化交流
自古闽台文化交流渊远流长,闽台文化习俗和语言环境一脉相承,多数台胞祖籍在福建并讲闽南语,并且同属于中华文化的一脉,历史上就在共融中发展。
据统计,台湾同胞80%以上祖籍地在福建,台湾的福建民间社团很多,在台福建同乡会有147个,宗亲会有126个,遍布台湾21个县、市,台湾省籍同胞在福建居住的也不少。两岸人民同宗、同祖、同语、同俗,这种一脉相承的人文关系,为两岸交流提供了天然的纽带。从传统文化习俗上看,福建人民移民台湾,大多是以姓氏宗族聚族而居,或是以同府同县同乡聚居一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家乡祖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不仅使泉州、漳州的闽南话成了台湾的主要方言,而且至今在台湾流行的南音、高甲戏、梨园戏、莆仙戏、布袋戏、木偶戏、闽剧等都是来自福建。台湾同胞信奉的神仙,如妈祖女神、保生大帝、关帝和临水娘娘等皆是都是由福建传过去的,每年都有大量的台胞来福建四大祖庙进香朝拜。台湾民众普遍尊奉的观音、关帝、土地公等,虽不原产于福建,但却是从福建传到台湾,并按福建的习俗祭祀的,其它的诸如服饰、饮食、婚庆等习俗也都和福建有很多的相同相似之处。80年代后期,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台湾地区的信徒纷纷前往福建朝圣谒祖,成为福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近10年来,赴嵋洲岛朝圣妈祖的台胞每年都达10多万人次,台湾成千上万的妈祖信徒云集莆田嵋洲岛与大陆同胞一起举行盛大的祭典活动。又如,从1987年至今,台湾每年派出数10个进香团到安溪清水岩谒祖,迎回清水祖师神像。近几年,闽台文化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广泛,两岸就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民间信仰文化和朱子文化等闽台共同信仰、互为纽带的文化现象进行探讨,相互交流;闽剧、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等地方戏曲受到台胞的喜爱。闽台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福建省在开展对台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闽台文化交流继续先行一步,取得新的突破是完全可能。
第五篇:大学文化交流节主席发言稿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伴随着青春奔放的旋律,现代科技学院社团联合会第九届社团文化交流节在今天拉开了序幕。在此,我谨代表社团联合会、全体社团成员对关心和支持本届社团文化交流节的领导,老师、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开发潜能、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具备辅助专业学科学习、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能力、自主育人的功能,对高校的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建设、大学精神的培育、人文素质的提高、学校品味的提升以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近年来,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我院社团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明确社团定位、加强社团管理与制度建设、增强社团文化内涵、打造高品质社团活动、创新形式创新管理等方法使我院学生社团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能把握住正确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精神和较高的层次。学生社团在类型、参与人数以及活动质量上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和改善。我院社团以学术策划类、文艺拓展类、公益宣传类和体育竞技类并重发展,参与人数逐年增多,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无论在宣传效果、专业技能、现场秩序、影响力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学生社团已成为我院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社团活动已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处于一个怀揣梦想、勇于实现的时代。
每一个参与社团的学生有一个梦想,或是施展才华赢得精彩,或是提高技能充实自我。每一个高校青年学生也有一个梦想,或是提高自己融入社会,或是贡献自我繁荣祖国。我们都有一个社团梦,我们都有一个中国梦,实现社团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任,我们的社团能够唱响新时代校园主旋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为此我们举办以“我的社团梦”为主题的第九届社团文化交流节,开展一系列以“让梦想在社团起飞”为口号的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实我们的梦想。此次社团文化交流节因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我们将深刻把握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努力办好此次文化交流节,以37个社团为基础,为广大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来树立中国梦的理想,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真诚期待我院乃至我校广大同学以及驻保高校同学积极投身和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科技创新,让梦想在社团起飞!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本届社团文化交流节将会取得圆满成功!在此,我再一次代表社团联合会以及社团成员对支持与指导学生社团的工作的领导、老师、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