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杨校长讲座有感
听杨校长讲座有感
杨文普校长的精彩讲座给我很宽的视野,很丰富的养分。每个老师,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人主动地发现并解决问题,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主流是人被动地接受和思考问题。
每节课都要为学生一生奠基,都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奠基。培养学生八会二都:会提问,会自学,会展示,会倾听,会评价,会质疑,会讨论,会总结。都参与,都成功。
选对了方向,一天走一寸,十天就会走十寸。
杨校长决定在西峡全县推行课改的初衷:我为了河南山区的孩子,在以后就业的时候,不输给北京上海的孩子。
这些想法,看似有点空,但是我非常认同,并且可以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比如这周要讲的《中国剪纸艺术》这一课,我得好好渲染下祖国传统文化的珍贵,培养学生爱我大中国,时间充裕的话,教他们亲手剪纸。
第二篇:听徐建平校长讲座有感
缘,让你我相识
——听徐建平校长讲座有感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回今生的相遇。细想一下,芸芸众生,能共谱一首师生之曲,真的是缘分也是上天注定。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情怀,我们的校园还会有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吗?我们做为一名教育者,本应该成就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那么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我们扮演的应该是一名引导者的角色。但是在现实社会、家庭付于教师责任的重重压力之下,我们引导者的心态在逐步的转化甚至是扭曲:体罚事件、学生在学习重压之下轻生、师生严重冲突事件屡见不鲜。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老师怎么了?
是呀,我们老师怎么了,我们为什么总要以成人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孩子,总要用自己都无法相信的道理去给孩子们苍白的讲解,总要用善意的谎言去蒙蔽孩子求知的双眼。面对这些,有时自己也很彷徨,但有种改变不了现实的无力感。但听了徐校长的讲座,我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徐校长的一些观点真的和自己有些想法不谋而合:学生犯错不是学生的错,学校就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用平常心看学生正常的错。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如果学生都是一块完美无暇的美玉,不需要我们的雕凿,我们教师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所以共建以尊重学生的为前提的和谐师生关系,我们老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以下就是我有关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些想法:
一、平等对待学生,尊重之心
人类对精神世界里有种重要的需求:被尊重。无论富贵与贫穷,无论伟 大与卑微,无论古稀与年幼,都希望被尊重。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同样也
有尊严,而且他们对此更为敏感,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眼神,在孩子的脑中可能都会激起滔天巨浪,引发无尽的联想。所以做为一名教师要有一种平等对待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精心呵护学生脆弱的自尊心。这种思想不单只是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还包含师生之间,老师要放下姿态,走进学生的世界,用心感受学生的喜乐哀愁,不能总是以一种师者的心态去面对学生,那样容易产生距离和隔膜,也很难做到对学生内心的尊重。要学会换位思考,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多从他们的角度去着想,如果盲目地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想,也许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损害了学生的自尊。总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的教育工作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善待学生错误,关爱之心
我们的教师都已为人父母,在面对自己孩子时,我们往往有足够的耐心约束、教导、引导他们,也有足够的爱去包容孩子,让他们快乐的成长。但面对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感情投入似乎变成非常奢侈的事情。学生在我们心中变成了一具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产品,我们只知道麻木的对这些产品按照我们的思路去加工复制,一旦出现不合格的产品就立刻淘汰,没有丝毫的怜悯与同情。真的,教育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作者,我们应该比普通的工作者要更有耐心和爱心,我们的学生并不是一个冰冷的产品,而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有思想的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波折,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其成长更加真实。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面对我们的工作心怀敬畏之心,善待学生的错误,用自己的爱去感化他们。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后进生都是后来进步的学生,只要你能倾注你的爱心和感情,静静的等待,那也是一种幸福。
三、启发引导学生,扶助之心
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不加了解就大发雷霆或严厉处罚,也许只能对学生的问题起到暂时的压制,终究不能解决实质的问题,久而久之,容易与学生产生一定的隔膜,再加之学生的逆反心理,那么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漠然对待,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已经与你存在一条对立的鸿沟,你的说教再也无法触动他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往往我们经常看到不少老师因为学生的问题在那里暴跳如雷,但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无动于衷。学生的错误大部分是因为一些不良的习惯缺少有效的监督造成的,是成长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一种代价。当发现问题的时候,冷静是
第三篇:听郭校长讲座有感.
听郭正光校长讲座有感
---------------蔡民权 2014-8-31 “教育是一个影响人的一生的、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人生多歧途,无非两岔。一是为己,一是为他;人生多追求,无非两种,一是精神,一是物质;追求精神,成不了富翁,但很富桌。” ——郭正光
我们共同欣赏了胡校长请来的名师郭正光老师的专题讲座,题目是《谈教师主体专业发展》,这是所有教师值得一听的精彩讲座,他告诉我们要成为一名好教师,必需首先对自己进行定位,只有不断进行自我修炼与反思,才能在专业上求得发展的硬道理。听了郭校长的讲座,我很有感受,也受益非浅。他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用自身的成长经历与成功教师的先进事例谈教育,所以对青年教师很有说服力与感染力。对我而言,如同聆听一位智者兼长者的心灵独白,他的语言令人如品香茗、如嚼菜根。
首先,郭正光校长紧紧围绕‘定位、修炼、反思、发展” 谈教师主体专业发展。他认为学校主体发展理念是三位一体:校长发展是前提,教师发展是根本,学生发展是归宿。他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教育的本质,指出了校长、教师与学生的内在联系。他用唯物辩证论谈教师与教学,对我感受很深。
其次,郭校长指出:职业理想是成长的动力,目标设置是成长的方向,知识水平是发展的根本,教学能力是成长的核心。教学能力不光是具备一定的书本知识,还得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与过人智慧。他的三位一体思想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让我受益匪浅。
最后,郭校长深情指出:一位好教师应该在不断“分析反思”中进行有效教学。他认为教师应从教学分析、教后反思、纵横对比来促进自身的创新发展,并为自身打造教学风格。
郭校长说话幽默,谈教育时深入浅出。我相信并且坚信:他的精彩的语言如一缕春风吹进校园的芳草地,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吹绿了芭蕉也孕红了樱桃。
第四篇:听武建谋校长讲座有感
听武建谋校长讲座有感
初中部
孙芳红
对于我——一个参加工作一年的教师,可以说是初出茅庐的黄毛丫头。从小就憧憬能站在三尺讲台做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民教师。有幸的是,在生命当中总可以遇见一些贵人,她们总是指引着我,一步一步走着我的人生之路。这又是我遇见的一个贵人,一个良师——武建谋校长。最深的感慨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当付总介绍武校长时,说真的仔细打量了许久,看到这个穿着普通,体型微瘦的中年男子,很难想象他就是今天要给我们讲谈的人。可是在他说了几句话之后,我就断定:这个人很棒。他的魅力就在于他的朴实,内涵和幽默。
武校长说:“当今教师的心态,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做一个有职业情结的人。”对啊!在我的教师生涯终,我是否放弃,抛弃过?在我们要求学生的时候,如果人摆正心态,放低要求,那么教书就是意见幸福的事情了。
一眨眼,一年时光悄然流逝,可我觉得自己并不像众人认为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配这句话是有点当之有愧的。我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引导者,一个陪伴者。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能教会她们多少,有幸能站在讲台上与她们一起成长是何等的幸福!当她们一双双魅力的眼睛注视着我,认真地听,那时的我是多么的感动啊!她们真是伟大的倾听者。其实真正能教会她们什么的是她们自己,有时反而觉得自己能在学生身上学到什么。她们像一块水晶,把我照的清清楚楚。
现在的我,就像武校长说的学开车的人,我还是那个学了一年开车,就去开快车,闯红灯的人。总想不按部就班,总想有一些心的教学方式,总想让每一个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而事实却有时会事与愿违。有时是因学生的情况不同,有时也是自己准备不充分,这样总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武校长又说:“教育需要的是综合知识,只有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教师价值。
想了很久,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选择教师职业(在累了的时候想过放弃,而如果有一天,真的离开,一定会很不舍得。总会对自己的职业有所眷恋。)大家都认为,教师是一项非常理想的职业,不论对于家庭,社会,都是受益很深的。但有一点,从听了无校长的讲谈才突然明白,原来当老师会培养一些宁静的气质,会更加的学会包容,不会那么容易犯错。更能看清“真假,善恶,丑美”。会让恩心里充满着爱与责任。
而我现在要做的也是了解学生生活。可我总是记性不好或许是不 用心,不过我教26个班,要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谈何容易啊!记得才开学的一个月,我居然觉得每个班的学生都长得一样。我知道这正是我要努力的方面之一。我深知,能在校园里或大街上叫出学生的名字,他该会多么快乐啊!可我连这点快乐都不能给予这就是爱得不够的表现。
我一直认为站在讲台上,并不意味着我最大。所以要从内心去尊重她们。尽量不要从言语上伤害她们。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她们,甚至一生。学生做错事是很正常的。有句话说:“年轻人是允许犯错误的。”如果要一个永远都不犯错误的人来学校,那还要老师干嘛?还要那么多规章制度干嘛?谁都不是圣人,老师也会犯错,更何况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有时会琢磨。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是差生?其实是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武校长说得对: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规律,它是一个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影响的自然规律。
一般传统的认为:在学校文化成绩好,听话的学生是好学生,反之就是差生。如果这样去评定,那么社会上有那么多事业有成的人是初中没毕业,在老师眼里是草包的人那又如何说明呢。文化成绩不能代表一切,只是因为面对这样的教育形式,我们不得不这样做而已。说不定班上成绩平平,调皮捣蛋的学生以后会成为国家栋梁。总之她们总有一些闪光点。所以我认为尽量去发现她们的有点,不断发展,有朝一日定会成才。
说到这里,其实鼓励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天,一个领导说:“谁都爱被表扬,不光是孩子,就是我们,也希望被表扬,被赞美。而特别是平时表现不怎么样的学生,更应该抓住她一点实实在在的有点去加以表扬。如果她没有那方面的长处,你也去乱加表扬一翻,她只会觉得这个老师不是真诚的。
当老师,说通俗一点,就是靠肚子里的墨水和嘴皮子混的。而说好听一点呢,当老师就是一门艺术。除了具备强硬的专业技能,掌握更多的课外综合知识以外,还要有语言表达的天赋。这样才会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一本永远也翻不完的书。所以武校长说:要多读书,读好书,要终生学习,还要懂得虚心向学生学习。
选择的教师,就意味着敬业,意味着选择爱与责任。终有一天,我会从教学生涯中体会更多的快乐与幸福。终有一天,我将永远也舍不得离开。因为正如武校长所言:教师的价值就在于可以培养宁静的气质。与世无争,却桃李满天下。平平淡淡却幸福快乐。选择教师职业将是我一生无怨无悔的选择。
第五篇:听讲座有感
热爱与激情
——我从郭育三老师身上看到的热爱与激情——这是我听了郭育三老师两个晚上的课后,最大的感触。
无可置否,郭育三老师是一个无比热爱新闻事业的人。他两晚的课堂中,都提及到了九江蹋桥事件。他强烈地对佛山台在蹋桥事件中的无作为表达了不满。可以感觉得到,他的内心对事件是真实的遗憾。一件本不关他责任的事,何以让他一直耿耿于怀?我想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才是他如此在意事件的根源。
媒体无作为不同于报道错误,一条新闻报道错误了或许会让当事人记一辈子,但那是源于对教训的铭记;如果一次无作为也会让相关人员刻骨铭心的话,那么当事者就必须是一个对新闻事业无比热爱的人了。新闻有何用?新闻的价值体现在宣传真理、反映事实的时候。佛山台对身边的突发事件无所作为,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无比热爱着新闻事业的郭育三所不能够原谅的。
听了两晚的课,郭育三老师的新闻业务能力固然让我佩服,但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对新闻的热爱更让我感动。我一直以为自己是热爱新闻才涉足这个职业,但从郭老师的身上我确确实实是看到了差距。我当初选择新闻是因为新闻工作好玩、有挑战性,但当工作不再新鲜、当挑战不再是那么困难,我却仍然无法突破自身认识上的局限。郭育三老师引发了我一次思考的机会。
郭育三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很享受新闻带给他的快乐,每一次成功的报道都让他感到满足;拍一个简单的镜头,在他看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每条新闻背后的故事,都让他记忆犹新;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他都会探究背后的新闻看点------郭育三老师表现出了他对新闻事业永不衰退的激情。
激情也源于热爱,但热爱未必就会产生激情。对同一项事物,有人会因热爱而痛心失望,但也有人会因热爱面激情澎湃。郭育三属于后者。
我想这也是郭育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一时的激情不难,但难就难在长久的激情。作为新闻工作者,无论面对的是什么题材的新闻,无论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采访对象,无论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采访条件,无论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新闻环境,都应该保持一份激情,发现其中的乐趣,享受其中的快乐。唯有如此,新闻才能天天出新、新闻工作者才能日日保持冲劲。
我入行两年多,最怕的就是热爱不再、激情缺失。郭育三老师表现出了一名新闻工作者应有的两有东西。他不是大师,但他是学习的榜样。厌倦一样事物,会产生冷淡;热爱一样东西,会产生激情。我想当厌倦时就应该重新培养热爱;冷淡了就应重新树立激情。唯有如此,做新闻、做任何事都不至于虎头蛇尾。
做一项工作,先有热爱,再有激情,然后才会有好的成绩——我想这即使不是真理,也应该是一条值得去总结的经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