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抗战老兵》演讲稿

时间:2019-05-12 07:5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寻访抗战老兵》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寻访抗战老兵》演讲稿》。

第一篇:《寻访抗战老兵》演讲稿

他们等不起,我怕来不及

顾园园

2015年9月3日,首都北京,胜利日大阅兵。由300名抗战老兵组成的第一方阵缓缓经过天安门。嘹亮的军歌,花白的头发,道道深刻的皱纹,抬手!敬礼!他们给人留下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关于那段烽火岁月的民族记忆。

这样的老兵,在过去的4个多月里我采访了70位。我的家乡宿迁是全国十九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这片土地上曾走出去许许多多英雄儿女。70年过去了,他们大多已经不在,为了追寻英雄的足迹、重走英雄路,我们在今年5月策划了“不能忘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走访70位健在的宿迁抗战老兵。

采访过程中,我脑中的那根弦始终绷得紧紧的,因为老兵们大多已经90多岁,身体都不太好,他们的人数每天都在变,每天都在减少。5月6日我采访到1位96岁的抗战老兵,见面时,他躺在床上,耳朵完全聋了,我用了最大的音量搭上手舞足蹈的比划与他沟通了一个多小时,结果一无所获,老人始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天,我对自己说,算了吧,过几天我再来看他,也许过几天他的状况会好些。结果,四天后老人家属打来电话说老人走了,我匆匆赶过去只来得及在他的葬礼上看一眼他的遗像。那天我心里充满悔恨,因为那一刻我才明白,这些老人已经等了70年了,每一天他们都在辛苦地与生命抗争。他们等不起!我真的怕来不及……

通过走访,我才知道,就在宿迁这座小城还生活着1000余名抗战老兵,他们都享受民政上给予的抗战老兵待遇,但他们很少提过去,更多的只是对如今平静生活的珍惜,和对信仰的不放弃。

老兵张道干,打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争结束后他带着一身伤回到家乡,妻子已经去世,没有子女,他就一人守着过去的家生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字不识几个,年届九旬的老兵,念念不忘的却是找回自己丢失了70年的党员身份。原来,在抗日战争期间,张道干所在党组织遭到敌人破坏,他的党员关系因此丢失了。采访中,我问老人:“党员身份就那么重要吗?”张道干没有停顿,甚至是有些着急地说:“没了党员身份就意味着我失去组织了,没有向导了,所以我一定要找回我的党员身份!”。带着这份信念,张道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次次地外出寻找当初的证明人,期间他被骗过,在外地迷路过,但他始终不放弃。最终,因为我们的报道他被关注了,上了央视《等着我》节目,找到了当年的入党证明人之一杨美田。在现场,张道干从贴身的口袋里摸出3块珍藏了70年的银元交给杨美田,那一刻,老人流着泪说:“终于,有地方收我的党费了!”。老兵郭孝云,原籍安徽,十几岁背井离乡,仗打完了,他带着军功章回家,父母却都已不在了。“我离开家那一天,父母颤颤巍巍地挥着手,叮嘱我早点回来。我不敢回头看,后来却再也没能见到他们。我多后悔没多看一眼。”采访时老人说起这段过去像个孩子一般嚎啕大哭。他的子女说父亲落户宿迁以后再没回过故乡,只是每年过年时会朝着家的方向磕头。

人生有多少“对不起”,在时间面前变成了“来不及”。郭孝云如此,那许许多多因抗战他们与家人一别成了诀别的老兵们亦如此。

然而,老兵不脆弱!老兵是什么?老兵是守卫我中华民族那一堵坚不可摧的长城!

老兵曹瑞宝在战争中失去右手、右眼,返乡后他自力更生凭着残躯养活一家人,如今依然乐观地生活着。面对记者的镜头,他铿锵有力地说:“要是小鬼子还敢来,我还能上阵杀敌!”。

老兵严翠爱,在20岁时被炮弹炸掉了下巴,此后的70年,他只能吃流食,喝水必须仰着头喝……然而,他至今不悔当初上了战场

不渲染,不夸张,采访中,我们用最朴实的镜头语言记录老兵的肖像。他们就坐在那里,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带着时光的仆仆风尘,本身已经足够有力量。

我们的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有社会团体给老兵们送去慰问金、慰问品;还有学校邀请老兵们去给孩子们讲抗战故事;张道干、郭孝云上了央视的节目;我们的版面还获得了全国大奖。

9月3日,我们举办了“致敬老兵”摄影展。摄影展当天,我们邀请了部分抗战老兵来参观,参观结束后,老兵陈建安感慨地说:“我们不会忘记战争,更不会忘记大家对我们的认同和关注。”这也是我们采访了这么多老兵深切感知的一句话。

4个月,我和我的同事们全力以赴,顶着酷暑冒着风雨,奔波三千多公里,记录下这70张面孔,70个抗战故事。老兵不曾死去,却在无声凋零,他们等得太久,已经等不起,我们再不行动,就真的来不及了,我们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老兵、关爱老兵,让年轻一代记住他们的脸,抚慰他们的心。

第二篇:寻访抗战老兵 留下历史记忆

寻访抗战老兵 留下历史记忆

——淮师传媒学院赴轮窑村传播红色精神

7月10日至12日,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红色记忆,寻访践行”志愿行动启动,团队来到淮安市轮窑村,对抗战老兵乔国柱进行采访和慰问,针对其抗战经历拍摄纪录片,并组织红色精神宣讲活动,对红色精神进行保存和传承。

志愿者们手捧鲜花和慰问品来到老人的家,立刻让这个安静的村庄热闹了起来。现年88岁的乔国柱老人16岁从军,加入陈毅部队,期间参加过数次大大小小战役,右手臂上的炮弹疤痕现在还清晰可见。

倾听红色往事 留住历史记忆

正如全国各地其他抗战老兵一样,乔国柱老人虽然思维清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语言表述能力越来越不好,能听到他们故事的人越来越少。此次,志愿者们利用自身专业优势,选择了用文字和纪录片的方式,将乔国柱老人的历史记忆留存,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老人家在镜头前并不拘束,提及抗战,情绪很是激动,他为志愿者们展示那枚代表荣耀的纪念章,用并不流畅的语句描述那个炮火连天的时代,讲述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第一次上战场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与敌人对战时,以千抵万的战斗激情;肩扛重机炮行军时,咬牙坚持了耐力。说到动情处,老人轻轻的唱起了国歌,志愿者们渐渐的加入到歌声中,村子在响亮的国歌声中显得更加祥和。

镜头忠实的记录下了老人对当年历史的记忆,也记录下了乔国柱老人珍贵的红色精神。

传承红色精神 履行志愿义务

“从今天起,我自愿成为关爱老兵志愿者·······”作为抗战老兵志愿者,大学生们在乔国柱老人的带领下进行了宣誓。然而对于老兵,要做的不仅仅是关心和爱护,对他们的经历也不仅仅停留在保存上,而应当把他们的精神传播传承下去。

作为红色精神的传承者,志愿者们为村里带来了一场图文并茂的红色精神宣讲,将抗战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把历史故事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让孩子们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下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年迈的老兵、青春的大学生、天真的孩子,构成了一条红色精神的传承链。

抗战胜利70周年,作为社会新生力量的大学生应当肩负历史责任,不忘历史使命,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张洁)

第三篇:抗战老兵采访稿

抗战老兵采访稿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抗战老兵采访稿范文一|

我们在山西的候马、降州一带,开始和日本兵接火,我们这个营在第一线。我正式成为一线救护站负责人。本来有两个护理,团里支持一个担架排(二三十个人)、一个医生。救护战在连部后这、营部附近树底下插一个十字旗,备下止痛、止血药、止血带、夹板、绷带。那年四、五月份,我们已经换了单衣,先开始接到命令,团部发来相关的物资和支援的人手,营长在开会时就交待了救护站的位置和相关的安排及作战时间。我就在营部附近设了救护站待命。当时所有的药都是国产的西药,没有美械美药。

第一次是拂晓时分,我们部队开始攻击。没有炮兵支援,也没有迫击炮支援,只有机枪。第六连步兵开始进攻日本人的阵地。救护站离第一线有三百米左右,不光打枪听得清楚,子弹嗖嗖地往身边飞,我们都找了地方边掩护边工作。我们进攻时日本人不出来,只是叫援兵。拂晓作战到中午,日本人的援兵到了,受伤几人,没有死亡。第一次作战没有太多的伤亡。

日本人的援军到了以后反击得非常凶,团里无法顶住,撤到附近的高地,在高地上打得很凶。我的救护站也跟着撤到山头,离第一线还是三两百米。这个时候日本人和我们开始打得十分激烈。日本人的山炮打得很凶,一打就是排炮打,一条线来回扫着打。部队伤亡很大,连着一两个月冲杀声、肉搏声、枪炮声听得清清楚楚。营部一吹冲锋号,兄弟们带着刺刀往前冲。四川兵的喊声特别清楚,“格老子的往前冲啊”。重伤的一般只能抬下来,轻伤的扶下来。腿上受伤的把绑腿剪开,手上受伤的剪军衣,然后止血、消毒、止痛。一面包扎一面开伤票,让到后方医院入院。填了伤票,止血包扎后轻伤的指个方向,赶紧让他走到团救护站,重伤的抬到团求助站,一级一级往后送。日本人的山炮打得很凶,飞机也很凶,在地上都能看到日本人的脸清清楚楚,往地面扔炸弹、打机关枪,一点也没有把中国人放在眼里。我们也往天上打枪,但没有打下来的。

冲锋战是吹号的,肉搏战就没吹号了,和日本人拼到一起,看谁刺死谁。叫骂、哭喊声就在不远的地方,一群人绞成一团,兄弟们都没什么说的,所有人都拿勇气在上面打,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打死的埋都没有法子埋,就丢到那里的也有。好多报阵亡的连抚恤也没有,都是陷命沙场的。山头战打得十分惨烈,救护站只有两个医生在救护,有时一天三十个人,有时一天二十个人,反正来了人赶紧救,然后送团部,团部治不了再往师部送。日本人一定要歼灭我们,我们始终不让它歼灭我们,就是轮流拉锯战。团里没有粮了,买不到,只好到地方去征粮。老百姓也苦,没吃的,有的也会把粮埋起来,不让拿走。打仗时大家都吃干粮袋里的炒米,平时买点菜,再采些野菜。老百姓后来也对我们好了,知道我们打日本人,杀猪给我们吃。日本人非常残暴,平时躲在据点里,要乡公所给女人,出来就四处强暴妇女,污辱完了还要用刺刀捅下体杀死。老百姓十分愤慨。

当时老百姓淳朴得让人奇怪。作战以前,一个卖菜的来部队卖菜,部队十分奇怪,哪里有这样卖菜的,就报营部,抓来问他到底干什么。结果对方就说,皇协军让我来卖菜,顺便看看你们有多少人、是什么番号的。营长大怒,说,你这不是探子么?就抓出去枪毙了他。我还问营长,一个好好的人你就这么杀了么,营长气愤愤地说,我们的探子他们抓到了不也是杀么?就这样,一条三十来岁的老实汉子就这样死了。现在想起来还是不该。抗战老兵采访稿范文二

我叫刘海波。我的老家是祖国河南省延津县,我是一个乡下孩子,在乡下长大。我是家里的老大,外祖母只有我母亲一个,所以对我很疼爱。我幼年的生活、求学都是在外祖母家的乡下里。家里有些地可以种,靠天吃饭,不能说小康,但是能保证吃饱。十五岁那年我才回到家乡。家乡本来有弟弟妹妹,今年一个妹妹过了。

在七七事变以后,我家乡有一个少尉军官,叫周道明,他是我临近乡村的一个人,到家乡说,日本人侵略中国,要我们亡国灭种,说三个月亡中国。如果爱国就要当兵。这样约四五十个人,都是二十岁上下,同学同乡一伙在九月二十号离开了家乡。我当时带了家里的三块银元和一个饼,经过了新乡集合,制定了时间、地点,搭车上火车到了汉口。那条铁路当时叫“平汉路”,现在好象叫“京广线”了。我们坐船到武昌,在武昌的一个中学里面正式入了伍,剃了头、换军衣。那时我还穿着妈妈给我缝的长袍,在武昌剃了光头后,就把长袍卖了三块钱,穿上了军衣,分在当时在陆军预备第五师六五四团,直到此时我们才知道周道明是我们连的连长。当时只发了一套军衣和帽子,没有鞋,枪也没有。编组后成立一个连,开到武昌一个郊县叫“葛店”,是靠江边一个镇,开始集训。此时已经过了一两个礼拜,每人又发了一个毛毯。集训是徒手训练:跑步、拨慢步(一种不实用又特别累人的步法,现已不再有此项目)、正步、分列式等。不到一个月,还没领到饷,北方战事已经打得很激烈了,上海也失陷了,上面有命令挑医兵(就是医务兵)。连长知道我读过书,就让我去当了医兵。这样,参军一个月左右我就离开了连队,到团里报道,去了训练班去当了一名医兵。

当时训练班主任姓范,训练时还会打人,我没挨过打,但别人有挨过的。我们在训练班里讲卫生常识、急救教育、环境卫生等。过了两三个月,我们整个师都归了一百零九师(该师的底子是原东北军的部队,才从台儿庄战场上撤下来,由两个打残的师并起来,再加上新兵,才凑齐一个师,给了新番号。师长记得原来叫赵毅,从前张学良手下的旅长,我们一来就换成了中央派的,叫胡松林)。接着部队从葛店去了江西,我们团到了新余,我在卫生队当看护兵,一面受训。那时已经开始照顾部队里的病人了,还碰到四五个军人得了天花,但是老百姓却没有得天花

第四篇:寻访抗日老兵

寻访抗日老兵

从小妈妈就对我说:“我们现在的和平幸福的生活都是红军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它,不要等失去它才知道它的尊贵。”

在五月的一天,学校通知我们部分同学参加红领巾活动,就是第二天要代表我校学生去新桥慰问光荣的红军老战士。晚上我的心呯呯直跳,想着明天见到红军老战士的情景,一夜都没睡好。第二天,我们早早地赶到学校,乘上大巴车,前往新桥。大巴车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行进,两旁高高的山上长满了碧绿的树木,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声,峡谷中蜿蜒的小溪在娟娟的流淌,经过三个小时的旅途,我们终于到了新桥。

下车后,老师把我们这群激动的孩子带到了一个宽敞的木屋中,我们终于如愿以偿的见到了三位年逾古稀的红军老战士。他们满头银发,慈眉善目的。从红军老战士充满皱纹的脸和弯曲的背上,我们可以看到当年艰难岁月留下的痕迹。红军老战士用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向我们诉说着以前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说着说着,老战士的目光变的凝重起来,泪水在眼框中打转。老战士讲话的速度也变慢了,语气也变重了,当他们说到在他们身边倒下的一个个战友的名字时,忍不住的泪水从眼角缓缓流下。这时,在默默倾听的同学中也传来了低低的哭泣声。

下午,我们告别了红军老战士,踏上了回校的路途。在车上,我默默的望着车窗外面,静静的想着:以前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有那么多的困难,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还要和敌人作斗争,随时都有可能牺牲,但是他们为了我们下一代的幸福,仍然坚持和敌人作不懈的战斗。

我们都过着幸福的童年生活。在家里,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小皇帝,小公主,什么都依赖父母,根本体会不到战争年代的艰难。我们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红军老战士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好好学习,努力拼搏,不辜负家长和老英雄对我们的期望。

第五篇:红领巾寻访抗战足迹

曾经枪林弹雨 今显英模风范

——寻访战斗英模徐良宝

东台市南沈灶镇小学“朝阳”小记者团

【寻访对象】

徐良宝,中共党员,1929年9月出生,1947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3月在苏中如皋——海安战斗中英勇作战,在枪林弹雨中奋力突击,为了掩护战友,被一颗炮弹击中,失去左腿,险些牺牲,为此荣立三等战功。1951年徐良宝同志因残复员回家,继续为党为人民奉献力量,为国家效力。先后担任常灶村村支书、常灶村辅导员、沈灶乡酱菜厂厂长等职务。革命生涯45年,经历过枪林弹雨,也承受过政治考验,先后被表彰为东台市优秀党员,当选过市人大代表。曾经经历过枪林弹雨,现今在南沈灶镇常灶敬老院颐养天年。

【寻访纪实】

4月26日下午,我们南沈灶镇小学“朝阳”小记者团的10名成员跟着少先大队辅导员前往常灶敬老院采访战斗英模徐良宝。一路上,小记者们有的在猜想徐老长什么样子,有的急不可耐地想听听徐老的战斗故事,所以我们一路上是全速前进。

走进敬老院大门,就遇到了徐老,只见86岁高龄的徐老白发苍苍,脸色黝黑,身材高大魁梧,上身穿一件浅灰汗衫,外罩一件深蓝中山装,虽然洗得已经掉了色,但是很干净。左腿裤管空荡荡的,绾成一个结。他双手拄着拐杖,微笑站在门前,像一棵饱经风霜的松树。

我们连忙向徐老问好,然后将徐老扶进屋内坐好。我们的采访也就开始了。我首先提问:“徐老,您什么时候参加革命的?在您的红色生涯中,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徐老清了清嗓子,向我们娓娓地讲述起他的红色故事。他1947年入伍,当时他只有18岁。编入苏中四分区盐城九分区某交通连。短短的两年军人生涯中,他跟随着交通连运输衣服、弹药等物资,转移干部、伤员,每一次都是在敌人的封锁、夹击中冒险完成任务。他们交通连与敌人正面作战不多,在如皋地区打了三次胜仗,就这三次胜仗引来了敌人一个团的兵力,徐老所在的九乡大队在如皋一带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围攻,战斗非常惨烈,我军伤亡惨重,一颗炮弹呼啸着

从天空降落,徐良宝同志为了保护身边的战友,他猛地扑倒在战友的身上,自己被炮弹炸断了左腿,浑身上下十三处被弹片炸伤,有的弹片深深地嵌入了骨肉里,当即昏死过去。后来他被安排在附件的老百姓家里养伤,医治三个多月才捡回一条命。

老人那惊心动魄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低着头记录着,不敢抬头看一看已经86岁高龄的英雄。我们无法想象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枪林弹雨中辗转拼搏,挥洒热血,那残酷的战争画面和眼前白发苍苍的老人的形象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中交替浮现,我们的耳边仿佛听到了炮火的隆隆声,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位年轻的英雄拖着一只断腿,浑身鲜血,仍然抱着机枪怒扫敌军的悲壮画面„„

1951年,徐老复员回家,先后担任了村支书、辅导员、厂长等职务,继续为国家效力。革命生涯45年,经历过枪林弹雨,也承受过政治考验,先后被表彰为东台市优秀党员,当选为市人大代表。

讲完了自己的经历,徐老感慨地说:“有多少战友为国捐躯,至今不知姓名,他们的家人也无从查证,无法享受国家的优厚待遇,相对无数的英烈和无名英雄,我是幸运的,我很满足。我首先要感谢党对我们这些伤残军人的优惠政策,使我们生活无忧,安享晚年,我不会对党和国家提什么要求,作为党员,我可以为国家献出生命,再一个就是要祝愿党领导的祖国更加强大!”

徐老从容不迫,侃侃而谈,仿佛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他的淡然,他的质朴,令我们肃然起敬。

轮到周雨欣提问了,她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说话都有点结巴了:“徐老,您为了新中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我们少先队员应当以您为榜样,学习您英勇顽强的精神。您对我们少先队员有什么希望要求?”

徐老笑了,对大家说:“孩子们哪,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一千倍,一万倍!你们一定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多学本领,将来有好的前途,为祖宗争光,为家乡争光,为国家争光啊!”徐老的话和老师常常告诫我们的话并没有两样,奇怪的是我们却觉得特别入耳,特别信服,不由得连连点头。

“作为党员,我可以为国家献出生命,现在我更不会对党和国家提什么要求,我只愿国家更强大!”铿锵话语,显现出一位曾经枪林弹雨,今显英模风范的战斗英模的崇高境界。徐老,我们向您致敬!

【寻访心语】

周雨欣:返校时,我脑海里还不时浮现出英烈们浴血奋战,保卫家园的情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英雄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呢!

王宇博:我会牢记徐老英雄的话,好好学习,好好成长,长成一棵大树,装点我的家乡,美化我的祖国!

叶 颖:采访结束后,我面对徐老恭恭敬敬行了一个队礼。现在,我还想衷心地对徐老说:“祝您万事如意,健康长寿!”

崔王蓉:采访前,我根本不知道如何理解老师说的“江苏精神”,现在我有点懂了,我从徐老的身上看到了勇敢、坚强、奋进、质朴、善良„„我也要做一个优秀的江苏人!

(辅导员: 邓吉平吴小峰)

下载《寻访抗战老兵》演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寻访抗战老兵》演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抗战老兵先进事迹材料

    抗战老兵先进事迹材料在我县村乡村有一位老人,叫。如今101岁高龄的他,虽说很多事已忘记,但一提到当年浴血奋战打鬼子的峥嵘岁月,老人显得劲头十足。老人,是一位曾经参加过台儿庄......

    8慰问抗战老兵

    慰问抗战老兵 彰显阳光大爱 ——九三学社城南支社一行慰问抗战老兵 感恩铭记心头,感动充盈心海!这是个寻常的日子,又是难忘的一天。 10月14日,秋高气爽,阳光明丽,在王爱萍女士的......

    探望抗战老兵心得体会[定稿]

    2015年8月,是抗战胜利70周年。幸福树家电经理xx,为了让员工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在8月7日,率部份员工,前往各乡镇看望我们幸存的抗战老兵。这天,我们作协一行人也随xx员工去看望几......

    抗战老兵采访提问

    抗战老兵采访 【抗战老兵——梁德恩】抗日战争时期,梁德恩的父亲随军出征,抵御外敌。受父亲的影响,当年年仅13岁的梁德恩来到了部队。由于年龄小,梁德恩在部队里主要学习医护知......

    抗战老兵社会实践报告

    抗战老兵社会实践报告1 (一)、调查资料xx镇位于x、x两县交界处,距县城 x公里。南连xx乡相邻,是附近相邻六个乡镇的物质集散地。全镇幅员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x0亩,其中田3x0......

    抗战老兵分享会有感(含五篇)

    抗战老兵分享会有感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出现了一张张沟壑纵横的脸,那页似乎渐渐封存的历史书页像被一丝风吹过似的又重新翻开来,呈现在我们眼前。但这页书......

    看采访和报导“抗战老兵”有感

    看采访和报导“抗战老兵”有感 改开以来,尤其是在每年的抗战纪念日来临之际,都会通过各种媒体看到有关抗战老兵的采访报导。尽管老兵的经历各不同,但是,每一位老兵都会说,因为不......

    致抗战老兵一封信800字以上(5篇材料)

    “古来征战几人回”,河南籍的抗战老兵,沙场征战,大多为国捐躯,能幸存至今的更是寥若星辰,他们是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见证人……小编带你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接下来要给大家提供的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