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科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总结
产科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总结
为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和防范护理风险,确保医疗安全。现将我科上半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使我科护理人员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做到举一反三,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具体总结工作如下:
一、上半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例:皮肤破损1例,护理投诉1例。
二、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1、宣教不到位,未引起产妇及家属的重视。
2、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
3、交接班不仔细,未进行全面交接。
4、产科新进护士多,相关专业知识欠缺,服务意识不够,红灯接应不及时。
5、管理不到位,存在常用药品不足和物资缺乏。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宣教,告知目的性和重要性,让孕产妇主动配合,达到宣教的效果。
2、落实基础护理,规范会阴护理,落实口腔护理及面部清洁,做好晨间护理,责任护士完成,责任落实到人。
3、规范交接班,提前到岗,了解病区动态,重视皮肤和管道交接。
4、加强业务培训,增加新进护士培训内容,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加强服务意识,病人提出疑问,耐心解答。
5、护士长加强督查,每天对基础护理,交接班,宣教等各方面检查。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只有通过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不断的总结、分析、讨论、整改,护士的安全意识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才能增强,工作责任心也会加强,差错才能逐渐减少。在管理上,安全和质量同样重要,避免走入以前的误区,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二篇: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2014年3月5日,护理部组织全体护士长在院小会议室举行了2013年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会上各科室护士长针对各科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针对压疮、用药错误、跌倒、坠床、管道滑脱、告知不到位引发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针对发生的不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让大家从已发生的不良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此次会议由院护理部主任许梅主持,院党总支副书记唐应时参加。会上唐书记要求全体护士长及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要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习惯,任何操作必须牢记查对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技术,落实好各项工作制度,防范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切实做到“服务好,质量好”。
第三篇: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防范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防范
一、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
(一)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息息相关:病人就诊、住院、出院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且有可能发生与护理相关的不良事件,因此护理人员应在病人诊疗过程中及病房安全设施等方面,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在为病人进行生活护理、功能锻炼、卫生宣教,心理护理中要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提高安全护理的水平。
(二)护理工作需要各方密切配合:在护理工作中,经常需与医生、药剂师、信息工程师等密切配合,以保证病人用药治疗的准确性。杜绝用药治疗错误发生,同时还要加强与营养师、后勤保障人员的沟通并及时去除安全隐患,保障护理工作各个环节的安全性。
(三)护理安全隐患随处可见:诸如因药品的相似性,可能会导致用药错误;输血的各个环节如处理不当,也可能会发生输血事故;老年人和儿童以及感觉障碍的病人易发生烫伤等不良事件;危重患者可能会发生管路滑脱;医嘱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处理错误;因不能有效的识别病人的身份,可能导致病人错误的事件的发生;病情观察方面未能意识到可能发生的风险。
(四)护理工作风险:给药错误、患者受伤、因护理工作失误或技术不到位发生的不良事件,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意,护理病案记录不完整,仪器故障以及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问题和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生,这些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需要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和加强防范。
二、不良事件的定义与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
(一)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定义:是指与病人自身疾病的转归无关,但与医疗处置相关,并对病人造成伤害的事件。
(二)需要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一般包括护理差错,诸如给药差错、输血、标本采集及治疗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等,近似差错;病人压疮、管路滑脱及出现跌倒、坠床、自杀、烫伤、走失、患儿丢失等意外事件;在输血输液过程中发生输血输液反应。
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护士方面
⒈ 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法律责任;
⒉ 专业思想不牢固,工作马虎,厌倦情绪,工作态度不严谨,违反操作规程; ⒊ 操作技术不精湛,经验不足,不能正确执行医嘱或不能发现医嘱中存在的问题; ⒋协作能力不强,延误病人的治疗,护士语言生硬,行为不当,导致病人情绪激动,甚至引起病情恶化。
(二)设备和环境方面
包括医疗用品污染、过期、食物烹制过程中的污染等均会给病人造成院内感染等不良事件。
(三)管理方面:管理不力、要求不严、缺乏相应措施;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护理制度没有落到实处;护理人员严重缺编,护士超负荷工作;护理人力安排不合理;医疗设备陈旧或维护不佳。
(四)环境与卫生方面 ⒈医院的基础设施及格局不合理:医院地面过滑导致病人跌倒,病床无床挡导致病人坠床,隔离措施不到位造成环境污染或交叉感染;
⒉危险品的管理及使用不当:氧气筒、氧气管道、酒精、汽油放置或操作不当。
(五)病人及社会方面
⒈病人的违医行为:不按时服药,擅自外出; ⒉ 个别病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无故挑剔、刁难; ⒊个别媒体片面报道:病人对医护人员失去信心。
四、不良事件的防范
(一)防范原则:一般所看到和暴露出来的护理不良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其大部分非严重的不良事件,对未发现的隐患要做到有效防范。对所有的风险事件进行收集,并通过分析制定出相对应的对策,才能够有效的减少意外事件和不良事件的爆发。
(二)转变观念
⒈预防:工作中加强对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的预防,诸如错药、输错血,可能会发生病情变化没有观察到,可能会发生压疮、脱管、跌倒、坠床或自杀等情况,也可能会因工作态度以及技术的缺失造成病人的投诉发生医疗纠纷。
⒉预防再发生:针对可能会再次发生的同类事件,近似意外事件加强预防。建立患者身份识别系统,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
(三)控制风险环节
⒈以病人安全为中心把握住院患者各个环节,只要病人住院了,每个环节都和护士息息相关,做好病人饮食、化验检查、治疗用药、手术抢救、功能锻炼、健康教育、转科出院等各个环节风险的控制。
⒉重点环节重点提示:
⑴医院病区安全重视控制院内感染,规范医疗行为及医疗用品,在有风险的环境里面做到有效的提示;
⑵按病情做好级别护理,在基础护理、转科护理、病情观察和健康宣教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
⑶对于手术、危重、高龄、婴幼儿、精神障碍、意识障碍及机械性通气的患者应做好交接班,做好药品保管、配制、输送、使用等各个环节;
⑷护士安全方面也应控制护患的关系,在护生教学中重点提示风险防控。
(四)建立预案
⒈基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国务院于 2004 年 2 月 28 日 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 4 个专项应急预案;
⒉按照规定,各级医疗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是最基础的机构,处于应急管理的前沿阵地和核心环节,也是应急事件的多发地带。
(五)落实并修订应急预案
⒈护理应急预案具有重要意义,在卫生部、医院整体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基础上,针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而制订。⒉其中首当病人意外情况发生的应急预案和护理操作意外的应急预案。因为此类事件的发生重要的当事人、责任者是护士、你在病人身旁遇到此类特殊情况的发生,应如何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直接涉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不容一点的犹豫和延误。
(六)落实并修订制度和流程
⒈落实核心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执行医嘱制度、输血安全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及报告制度、各类药品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书写规范、不良事件管理。
⒉人力配置:分层使用,弹性排班,充分考虑护士的能力、责任心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排班以保证安全。
⒊用好《护理工作手册》,熟悉《专科护理常规》,熟练掌握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不同层次护士做好分层培训。
⒋对历年来不良事件要进行警示教育,在特殊情况,如夜班、连班、交接班、节假日、工作特别忙或特别闲的时间段,以及护士参加考试和病房活动的时间段应该主要提示安全问题。
⒌针对新生事物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前制定预案并进行演练,对演练发生不符的项目进行修改,结合科室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风险预案,如针对患者突发心跳骤停,医生无法到场时以及呼吸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应该有针对性的预案,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要求掌握。
(七)提供工作防护屏障:设立安全屏障,应用各种分类方法,给护士充足的时间增加所有操作缓冲环节,增设警示标志,鼓励每一次不良事件的报告。
(八)临床护士应急能力培养
⒈临床护士是应急预案的直接操作者,应强化应急意识,理解各种护理应急预案是保证病人生命安全有效行使职业责任、社会责任的保证措施;
⒉应熟练掌握,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实施,必须有效实施,反之延误了时间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做为职业护士应做到效执业、安全执业。
第四篇:与护理相关不良事件
与护理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有什么?
1、静脉治疗:静脉点滴渗漏、留置针拔出、留置针脱落、连接错误、三通管脱落、输液器连接错误、输液器脱落、错误泵速、混入空气、留置针堵塞、输液反应、静脉炎、其他
2、基础护理:压疮、挤伤、擦伤、失禁性皮炎、皮肤损伤、扭伤、窒息误吸、误咽、误食、烧伤、碰伤、磁疗仪器烫伤、行动限制医嘱未执行、其他控制医嘱未执行、约束固定未告知、患者走失、骨折、皮下血肿、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约束后皮肤破损。
3、标本检查事件:患者识别错误、部位识别错误、技术不熟练、有禁忌症、未采集标本、采集标本破损、采集标本丢失、采集标本不合格、采集标本时机错误、标本容器选择错误、、标本采集顺序错误、未抗凝、标识错误。
4、输血相关事件:输血前检查项目未执行、未输入、配型错误、输错患者、刺破血袋、记录错误、输血核对错误、患者身份识别错误、输血器头皮针脱落。
第五篇: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分析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分析
一、总结
2015科室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共7例,6例均为输液反应1例针刺伤上半年发生6例输液反应,其中5例药物过敏反应,1例输液反应,下半年1例针刺伤
二、原因分析
1.药品质量不纯:药品质量不纯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关系密切。另外,抗生素制剂中有大量的微细结晶、聚合物或降解物,输液中的微粒异物可导致静脉炎,在输液装置上加终端滤器,可防止或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过敏反应: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药品种用于临床,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种类逐渐增多。有些药物试验阴性而用药过程中出现反应;部分药品在常规做过敏试验时,即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更需注意的是,某些抗过敏药物本身也能引起过敏反应。
3.给药方法不当:临床用药,有严格规定,违规操作,会增加副作用。护士未严格执行医嘱。
4.违反操作常规:医疗工作人命关天,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每个环节的敷衍了事,马马虎虎,都会造成严重后果。5.特异性体质:某些人对药物特别敏感,会出现难以想象的不良反应,所以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6.药物事件发生例数较多:主要原因为护士未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对实习学生过于放手;对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监管、考核不到位;对问题护士不够警觉。7.对院感知识培训不到位
护理人员院感意识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操作忙乱,使用后的锐器未及时放入锐器盒。
三、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1.科室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护士长组织召开科室分析会,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讨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2.科室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长定期进行追踪整改落实情况。
3.持续加强患者安全管理:①、规范危重患者风险评估,临床专业指导组每周组织抽查。②、风险评估专项督导,确保评估客观准确、护理措施到位。③、加强对PDA使用情况的监管,严格执行安全用药制度,杜绝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4.丰富健康宣教形式,提高病人的依从性。①、增加宣教的次数,让患者及陪人充分掌握与疾病有关的知识。②、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活页、手册,便于患者随时学习。
5.加强护理人员培训:①、组织全院护理人员“护理核心制度”笔试及口试,加强对核心制度的掌握。②、对实习学生严格带教;对年轻护士严格要求;关注问题护士。